四十岁,写了两个月九成宫,感觉不进反退,对着字帖自己练的,有什么建议?
四十岁,写了两个月九成宫,感觉不进反退,对着字帖自己练的,有什么建议?
网友解答:
初学者易犯的毛病是,选个字帖就照着写,不按系统正规的训练套路练,其实,这种作法是极其错误的!
传统临帖方法有十余种,例如: 双钩法、单钩法、填廓法、扩描法、摹写法、描写法、对临法、意临法等等。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需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选用,而且,为提高临摹效率,有的问题只用一种方法,有的问题需要将几种方法搭配使用。比如,解决笔法和笔画形状问题,采用双钩法+填钩法。解决字形结构和神采问题,其中,小字采用摹写法+描写法,大字采用单钩法+扩描法。
上述这些临摹方法,不但要熟悉,还要妥当应用,这样才会不走错路,事半功倍。试想,在没有掌握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临摹法等基础常识的情况下,只采用对临法(照着写)这一种单一模式,等于中途上下车,怎么能达到优质高效? 肯定事与愿违。
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套路是,如图:
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个示意图。当今书法界,有谁按这个〈书法训练操作规程〉作了?
据我所知,即使是开设大学书法专业的院校,都没有这样的教学过程! 社会上的各种书法培训机构也不是这么教授学生的。之所以没有收到理想的训练效果,相当于第一步就上错车了。
很多人练了多年书法,从没有考虑过原帖作者(古人)究竟是怎么写的。比如《九成宫》,欧阳询自己说过 “逆势入笔、收笔回描,笔笔中锋”了吗? 他采用的是“沈氏五字执笔法”吗? 欧阳询写字的时候,是像田英章等人那样的笔法动作吗?
我认为,如果学田楷,无可厚非。要是学纯欧楷,那就应该研究欧阳询老祖师爷当时是怎么写的。我觉得,欧体笔法非常简约,绝对不会像今人理解的那么麻烦。
谁若不信,可以关注我,搜看我发的笔法示范小视频。道理、技术,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是靠潜心实践摸索出来的!
古人写字是办公,完全是一种自然书写状态,根本没有附加艺术化的元素,更不可能有描画、补笔等多余的笔法动作。所谓“跪笔弹锋”之类作法,根本不是正常的规范的用笔技法,纯属个人不良习惯!
更关键的是,很多人对范本的法度从不深入研究,单凭错误的理解去操作。例如,古人不写大字,难道不是吗? 经典碑帖、字帖当中多是中楷和小楷字体,没有大楷字体(极少),而今人却都把字写的很大,实际上,自己给自己增加了训练难度。尤其是,大笔与小笔在笔锋材质与性能上有差异,用大笔临写小字字帖,笔画个别细节肯定达不到一模一样,这是正常现象。必须明白,不能因为把字写大为追求笔画形状逼真而肆意改变原作笔法! 这个重要的因素坚决不能忽略。
如题主所述,究其缘由,主要是训练方法不正确造成的!请看一下,科学、系统、正规、专业的训练套路是这样的,如图:
请按这个〈书法训练操作规程〉仔细比对一下,看看之前自学过程中,哪些步骤遗漏了,将其逐项补上就可以了。
特别提示,练习《九成宫》需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执笔法。采用〈潘氏三指执笔法〉,优点:指法灵活自如,调锋转势便捷。通用性好,适合书写各种书体、字体,小楷、中指、大楷笔性手感转换顺畅,挥洒自如。如图:
2、运笔法。以侧锋为主。比如,点、横、竖,起笔顺势轻落直入,收笔自然驶转驻笔回提。千万不要附加“逆入~提锋~顿笔~回描……”之类。正确的写法是这样的,如图:
3、临帖法。宜采用《潘氏分步摹临法》。必须先摹写,后临写。正确的方法是,按原帖字体大小对等练习,也就是说,原帖多大字就写多大字。即使选择的是放大版本字帖,那也按同样的比例临摹。这样,便于比对和较正。例如:例如:
4、选毛笔。《九成宫》,宜用长锋、肚小、弹性好的兼毫,或羊毫加健的。如图:
以上是我的学习心得,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信息,会有惊喜。谢谢支持!
\n
-----
网友解答:
我四十一开始练,坚持四年了,二个月拿笔都拿不好,字更写不好,多看看网上视频教学,再就是坚持,加油吧!
-----
网友解答:
题主说自己40岁,自学书法,练习了两个月的欧阳询《九成宫碑》,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问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做。
我觉得首先学习书法和自己多大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40岁其实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生活阅历,学习起来应该更快才对。
之所以越学越退步,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1、我觉得第一个原因可能是你的学习方法不对。
题主说自己是比着字帖写,其实用书法的术语就是临帖,而题主之所以说是比着字帖写,可能是还不知道书法的这个术语,说明题主对于书法的了解还比较少,甚至是在完全没有老师得情况下写的,对于书法也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
这样很容易用一种错误的方法去学习,用错误的方法练习,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点进步,但是稍后便会错误百出,所以会越写月差,这就很正常了。
而错误的学习方法,自己是很难感受到的,需要比别人给指出来,这就需要一个书法老师,从你的执笔姿势、用笔、结构,有针对性的指导,给你及时的指出来,要不然,当一个错误你习惯以后,就很难再改正了。
有时候,改正一个习惯性的错误,比学习一个正确的做法更加的困难,有时候甚至永远改不过来了。
2、第二个原因,我觉得也有可能你是在进步。
这个可能性也是有的,刚开始练习书法的时候,你的眼光还不高、眼睛的观察能力也不够强,会觉得自己的字开始写的还不错。
但是随着你的水平不断的提高,观察能力要比手上的技法进步快得多,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写的字越来越来约难看。其实当时你已经有进步了,但是自己看起来还是没有进步,感觉还不如以前写的,这是书法学习必然要经历的一种和过程。
谢谢关注不二斋!mkkj
我个人建议,还是要找一位高明书法家,从头到尾的指导你,这样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现场和粉丝互动,形成自己的风格。
-----
网友解答:
练字两年整,最近感觉略略可以一看。
两年过去了,还有人评论这贴,也蛮有意思的,我放两张现在的,看看两年了,进步如何。
-----
网友解答:
写了两个月《九成宫》不进反退是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这个问题首先你要知道问题在哪,才能去改进。因为也没有看到你的习作,所以也不太好判断到底是哪里的问题,但一般情况不外乎两种情况:
第一,进步是有的,但是“眼高手低”
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有一种情况是“眼高手低”,放在一般情况下这个词是贬义的,但是在书法范围这是好事。说明你的欣赏力提升的较快,但手上的功夫往往会比较慢,因此造成了我们怎么看都觉得自己写的不好。
如果是这种问题,这其实是好事,会促使你更加努力去临帖。就怕那种没写几天,就举得自己是王羲之了。千万不要成为赵孟頫口中的:“
奴隶小夫,乳臭之子,朝学执笔,暮已自夸其能,薄俗可鄙!可鄙!
”
所以,你最好把自己日常的练习都留着,经常比较一下就能看出自己确实在进步了,也好给自己一点信心。
如果确实看不出自己进步了,那可能就是下面的第二种情况。
第二,临帖的方法不对,方法不对,努力白废
从题主题的问题可以看出,你是自己在家自学。自学书法没问题,我最早学书法的时候也完全是自学,但是现在回头看看,那时自己练的很多笔法都不对。
初学书法,最关键的是笔法问题,要知道怎么落笔,也就是起笔,然后怎么行笔,最后怎么收笔。转折的时候有几种情况,是使转还是翻折,是方笔还是圆笔,对于最基本的几种笔画的用笔,一定要熟悉。
但是,自学书法因为没有老师教,往往会按照书上写的去练,但有些书法教学书上教的那种什么藏锋、回锋等,画圈圈的方法现在已经被放弃了,是不对的,但我小时候学的就是这种方法。
因此我现在在头条号建立了自己的《嘉禾书社-书法交流圈》,为热爱书法的朋友们,特别是自学书法的爱好者们,提供了众多的书法教学视频资源,目的就是为了助力书友们自学书法。您在练习《九成宫》可以去我的圈子里,下载学习台湾著名书法老师陈忠建老师的《九成宫》完整教学,一定会对你有帮助的。
看老师的教学视频,学会了用笔之后,关键还是自己日常的临摹。临摹,包括临和摹,但现在很多人忽视“摹”这一步。摹就是用通明纸覆盖在字帖上,描着写。古人一开始学书法的时候,是很注重摹的过程的。
临摹的时候,每次不要求多,先写好五个字再说。把五个字,先摹写2-3遍,熟悉基本的笔法和结构之后,再进行一次“双勾”填墨。就是用透明点的纸,覆盖在字帖上,一笔一笔勾出轮廓,然后填墨,勾的时候,每一个笔画要完整地勾出来。例如下图中的右下面这种。
双勾的好处就是让你对笔法和结构更深入地再记忆一遍,对接下来的临帖很有帮助。进行上面摹和双勾的时候,除了注意笔法是怎么运用的,还要笔画与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就是字的结构问题。
临帖的时候,因为有了前面的两个步骤,应该就会好很多。关键要学会对照着字帖,能找出自己写的字的差距,这是练眼力的,锻炼的是观察和分析能力。
王羲之曾经说过:“
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
”所以,学习书法一个月就要跟前面的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进步,如果进步不大,就一定要找出问题所在。
-----
网友解答:
练字首练心,先不管字写得好不好,应先观察下自己练字的时候是不是心静,心静时练字很容易废寝忘食,一天时间感觉真得是白驹过隙,弹指既过,常有时不待我之感。心无旁骛,则练字就会体悟很快。练字第一要详看一个字的整体结构,详观而后闭目静思,揣摩架构与行笔的手法与方向;第二,静思过后,不看字帖,先一气呵成写完揣摩过的字,然后与字帖对比,之后耐心分析写出的字与字帖的差别,并对差别处再次揣摩。练字反复揣摩至关重要,因为这是深入地内心成像的过程,字写的好还是不好,是理与事的并行,缺一不可,所以内心不断揣摩是入理的过程,然后下笔才有目的,才利于写好字;第三在整体架构写得比较贴近字帖后,要对字的每一笔每一划精写细琢,一竖一横,一撇一捺,一点一提等都要入微精写,所以初期练字不在于写很多不同的字,而是要在一些笔画最基础的字上下功夫,基本功一定要扎实,没有基本功,字很难写好,基本功到位了,写起字来才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所以功夫往往在最简单处;第四,练习书法也不能盲修瞎练,一要多看看历史上书法家留下的理论,二要多听听当代一些明师的讲解。一家之言,多有不足,呈以互琢互勉。
-----
网友解答: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学书法本来就是个艰苦了历程,要有苦行僧的执着、乐在其中的平和心态和正确的方法,日有所思,日有所进,看看齐璜老人多大才转行,但终成一代大家,以白石老人为励志,放下功利,自然会有效果!
一家之言,如果感觉还好,就移动玉指点个赞吧!
-----
网友解答:
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在临帖的基础上可以加上摹,即双钩填墨,这样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结构。自己对着字帖很难临像,双钩后就能十分准确的把握字形结构了。
第二,多读帖,总结欧体的用笔结构特征,这样更利于学习。
第三,可以找些教学视频来看,因为自己对着字帖练习往往不得要领,而且多数时候都是在重复自己的错误,有个老师指导也很重要。
-----
网友解答:
谢谢邀请,练字是个漫长的过程。一本喜欢的字帖至少得反复临摹半年左右,短短两个月,恕我直言似乎急了点。静得了心,慢慢领悟,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每天写字之前需要读帖,读字和字的关系,笔画之间的关系,墨和纸的关系,乃至每一笔的起、行、收。还要理解原帖的大概意思,见帖如见人,能够传承下来的都是精品、神品、甚至昰绝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一起努力!
-----
网友解答:
十年能成就一个好画家,但很多人一辈子都成不了一个书法家,漫漫来吧!除了悟性加苦功外别无它路!
-----
网友解答:
亦不惑之年,但有幸从小学习书法至今三十余载。几点体会:第一,临帖有精临、泛临、意临之分,除了天天笔墨纸砚,还要有大量时间读帖,看的时候,体味笔势,揣摩细节,读“贴”百遍其义自见;第二,除了九成宫,还要关注学习其它相关的字帖,比如欧阳询写的其它楷书字帖,他写行书,欧阳通写的楷书等等,这些字帖一定要是一脉相承的,通过比较发现异同,获得灵感;第四,碑文的字经过刻碑者二次加工再加上百千年的风吹雨晒,或者为了正式感书者并未放纵笔端,所以临习者很难发现笔意,多看抄经体,唐人写经,最好是敦煌抄经,抄经人意在经文无意笔端,却恰恰蕴藏着运笔的精髓;第五,字不易太大,建议四到五厘米见方,毛笔毛尖的韧性和以锥画沙感,都是在写核桃大小的字中才能体味的到的,笔锋最多压倒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处,大字和榜书不建议初学者学习;第六,宁古勿今,今人唐楷已无笔趣,多为画字,尤其是各种钩,只看间架结构,勿仿其用笔;第七,书法的学习和提升是一个不断攻克“眼高手低”的过程,有时看在眼里,明在心里,可就是写不出,这很正常,无他只能假以时日;第八,用宣纸,用好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要用习字纸、毛边纸、元书纸,一定要用宣纸,而且是生宣,驾驭不了会洇墨的纸,终难登堂入室。以上乱曰,仅供参考。
-----
------------------
推荐阅读:
岳父家拆迁,拆迁款都给了他儿子,现在要搬过来跟女儿一家住,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