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大历二年(767年)秋重阳节,杜甫登上夔州(今四川奉节)的高台,写下了《登高》一诗。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该诗被历代的诗人,评论家所推崇。明代诗人,评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称此诗“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清代杨伦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作为七言律诗首先必须和律入韵,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这对于《诗圣》来说不是问题。下面我们列出该诗的平仄对照表,就可以一目了然。
首先标出全诗平仄。(其中,“急”、“白”、“不”、“百”、“独”、“浊”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在古代都是入声字,为"仄"声。另,可平,可仄处不另行标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是完全合乎平仄格律的。但,这首诗韵脚“哀”、“回”、“来”、“台”、“杯”,给人的感觉读起来不押韵。其实,这些字在平水韵中都属于“十灰”部,是古今发音变化所致。因此,该诗和仄押韵,是规范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在对仗上也完全符合要求。特别是对仗可以说是每联皆对,工整又不留雕琢痕迹,自然天成。七言律诗要求是颔联,颈联对仗。杜甫的《登高》可以说是每联对仗,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就是"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更难能可贵的是每联中的词句相对,如"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因此,单纯就近体诗格律而言,此诗作为范本是当之无愧的。但是,诗是要有意境,诗心的。诗没有灵魂只有形式也难于独占鳌头,成为七言律诗的魁首。
《登高》一诗首联和颔联是对夔洲秋天景色的描写,如果:天高风急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小写意的工笔画,那么劈空而来的是大写意的水墨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幅:风急猿哀,渚清鸟回,无边落叶,滚滚江水的萧瑟悲凉的深秋景色跃然纸上。看到如此悲凉秋色,落木逝水,诗人不由得感慨起自己多舛的命运,坎坷的人生。写出了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概括,和总结。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啊,五十六了,从23岁科举落榜,到现在三十多年,自己就一直四处奔波,干谒求职。为了养家活口少说也走了万里路了,在羁旅中度过了无数的悲秋!目前,也就是今天,我一个活了近一辈子的老人,独自登上了高台。可谓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的日子很艰难,困苦,心中抱恨难平。头发全白了,穷愁潦倒,刚刚把劣质的酒也停了,我不喝了!
杜甫一生就是穷愁潦倒的一生。他的一个儿子竟然饿死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又一年的秋天,穷的连野菜都吃不上了,年幼的儿子饿得哇哇叫,“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杜甫不得不向姓高的朋友借些许银两度日,为此写下《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他的一生就是寄人篱下,奔波求生的一生。
《登高》是杜甫人生最后的写照,是他悲剧命运"万里悲秋"的缩影。也是诗圣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第一次对自己人生总结。概括起来就是:悲秋!因此,无论从艺术形式或者内容来看《登高》作为古今悲秋七言律诗之冠是名至实归的,但,没有题主所谓《千古悲秋的鼻祖》一说。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先说答案,杜甫的登高,算得上是中国诗歌中悲秋题材中的绝唱,属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但是绝对不能说他的这首诗,是千古悲秋的鼻祖。
好玩的国学,先从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这一方面,来说说中国人的悲秋意识从何而来,然后我们再来赏析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说是千古悲秋诗歌中的最高水平。
先来说说中国人为什么会悲秋?特别是那些多愁善感的诗人们,为何面对天高气爽的金秋天气,而变得悲悲切切?
第一,中国人的悲秋意识,来自于我们传统的以农业为本的社会结构。以农业为本的 国家,在人类的婴儿期,基本上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所以,先人们对时序的变化特别敏感。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很明显的。春天万物萌发,夏季万物即将走向成熟,秋季万物走向成熟,但是也是走向衰老的过程,而冬天则是万物萧杀。所以,秋天到了,事实上代表着生命已经走向定点,开始向衰亡迈进了。所以,古人看到秋天,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生命的即将衰亡,心中自然会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
第二,中国哲学中,有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同样的追求。所谓天人合一,就是追求人的身心与大自然的发展合二为一,达到庄子所说的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合一的境界。所以,人们认为,人的身心与大自然是和谐的,是同频共振的。大自然怎么样,我们的生命就怎么样。所以,悲秋的意识,其实也是对自我生命的无可奈何的焦虑。
第三,悲秋是一种文学传统。当一种意识被写成了文学作品,而这种文学作品又因为写出了人类的普遍的意识而广为流传,这种文学作品的意蕴就会演化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情感。悲秋的意识就是这样来的。
从中国诗歌发展的历程上来考察,我们发现伤春悲秋的意识,首先来自于《诗经》,来自于南方的《楚辞》。
按理说,春天里万物勃发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生命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秋天天高云淡意味深长,我们应当欢喜才对,起码也是淡淡的小欢喜,为何我们会伤春悲秋呢?
我们先来看看《诗经》中的春天。《采薇》中写道: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大概是最早表达伤春情绪诗篇了。在诗中,杨柳依依的春天竟然成为诗人悲伤的起点,中国人的伤春情绪似乎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屈原在《招魂》中写道:“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屈原的“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并非仅仅是政治上的绝望,也是一种生命的悲剧意识。屈原在离骚中说得更加明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原来,屈原从春天花木繁茂的背后,看到了生命由盛而衰的悲剧。人们最不能承受的东西,就是美好的东西被摧毁。人类最大的悲剧其实不是必然走向死亡,而是英雄末路与美人迟暮,是留不住四季变化的时间。所以王国维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屈原的伤春,到了弟子宋玉那里,就变成了悲秋的情绪。宋玉在《九辩》中诗意地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明白了悲秋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我们就知道,杜甫的登高,纵然是一部伟大的悲秋的作品,但他绝对不是悲秋的鼻祖。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先,我们先分析,杜甫在登高的时候,为什么会悲秋?这个很简单,因为杜甫的一生,就是穷困潦倒的一生,要说杜甫是儒家的忠实信徒,所谓的孔颜乐处的理念,对他很有影响,因此生活上的贫困并不能对他产生什么影响。
相反,是杜甫一生理想的破灭,他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再也无法实现,所以他在晚年,精神上是极度痛苦的。所以他在登高的时候,看见满天的萧瑟的秋景,自然而然有悲秋的情绪。这既是
其次,我们来分析,围绕着悲秋的主题,我们应该如何安排诗歌的意象。杜甫在这首诗中,集中地安排了大量关于秋天的意象,而这些意象本身又是萧瑟的、灰色的,是属于悲凉的情绪的体现。秋风烈,猿猴悲哀地叫声,无边的落木,奔流不息的长江。这是自然景象。接下来杜甫说了自己的心灵的意象。
常作客是说自己就是一个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漂泊者,百年多病,是说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终日多病焦虑,头发苍白,穷困潦倒。在这个萧瑟的秋日,自己孤独无依的一个人,只能举起手中的劣酒,一饮而尽,品尝这生命的孤独!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很多人可能不知这首诗,但一定知道其中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南宋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诗“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然而,被称为千古悲秋鼻祖这样的评价,不知从何而来。
在杜甫之前,已经有很多诗人在悲秋了!屈原《湘夫人》就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名句。
悲秋鼻祖不算,是悲秋最好的七律诗。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 杜甫为何悲秋?
杜甫的诗写秋的很多,除了这首,还有著名的《秋兴八首》,都是创作于同一时期,也是杜诗中成就最高的。
诗人为何饱含深情地写秋?
每个诗人对秋都有特殊情感,不同于春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是落叶飘零,风雨瑟瑟的无尽凄凉,这对于大多数失意落魄的诗人来说,正好触动他们自怜自艾的情怀,总能写出天地同悲的旷古忧愁。悲秋的诗,是诗人们写给自己的哀曲。
杜甫也不例外,甚至更为复杂深刻。他的一生都在流浪的路上,家破国乱,生存维艰,功业无成,却始终在梦想的路上蹒跚,不懈于他的“致君尧舜上”的高尚志向,为民生操碎了心,这也是杜甫伟大的地方。
写这首诗时,杜甫已56岁了,他从成都草堂流落到夔州(重庆奉节),在地方长官的接济下,自耕自足了三年,身体越来越差,忧时伤世,写了大量的诗歌,继续着一边梦想,一边孤独的日子。770年,诗人死于湘江一所破船,一个伟大诗人的悄然离去,唯有诗证明他的伟大。
志者暮年,情感的脆弱点碰上了敏感的时节,便一发而不可收。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秋,成了寄托人生失意的载体。
2 本是秋萧瑟意象,却写出雄浑壮阔。
写秋,杜甫是得了神韵的。
比如,
《茅屋》:“八月秋高风怒号。”
《怀李白》:“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秋兴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然而,“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最为干净利落,气势磅礴。
这一句妙在何处?只有比较,才知其意味。
曹操有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丕也有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还有著名的初唐王勃的“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绩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都是写秋的名句,意境很美。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意象也不过是落叶与江水:无边树林,落叶飘飘,萧萧而下,不尽长江,浪涛汹涌,滚滚而来。
然用一个“无边”,一个“不尽”,就很不一样了,秋的萧煞似乎带着遒劲潇洒,写出了气势与境界,在落寂萧瑟中却给人雄浑旷远的美感。
再深思一步,落木萧萧是自然界无法摆脱四季轮换的命运,江水滚滚是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暗示,诗人是在感慨自己无法避免的人生暮年,理想难酬的际遇。
除此之外,这一句从形式上也是讲究的。
从平仄来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尽长江滚滚来,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对仗角度来说,
“无边”与“不尽”,“落木”与“长江”,“萧萧下”与“滚滚来”,堪称绝对。不仅是字意,还有意境,上一句萧瑟至,下一句壮美极。
超越悲秋的基调,写出秋的精神与境界的壮阔,形式的完美,是诗人博大的胸襟与非凡的笔力使然,无人可以媲美。
到了宋词,悲秋的也多,比如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之美,抒怀之温婉,词是到极致的,然而论气势,是欠缺的。
清代学者杨伦评价:“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3 感情深沉而压抑,是杜甫一生的写实。
首联颔联,诗人在刻意写秋的美境,“风急天高”是秋风急劲,天高气爽,“渚清沙白”是江水澄澈,沙石白细,“鸟飞回”是鸟儿的自由盘旋与回巢,然而“猿啸哀”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
李白写猿,“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抑制不住的欣喜与激动。
而杜甫尽管写得够有意境了,可忧愁还是没挡住,在这个秋意浓浓的三峡,一声猿啼,一个“哀”字,就像个情感的缝隙,越来越大,决堤而喷涌。
56岁暮年,重阳之日,诗人在回顾感叹自己的一生。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多少年来一直在流落漂泊,走了万里也是有的,病了多久,离家多远,也说不清了,只落得个白发暮颜,居无定所,一无所成。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潦倒备尝,家愁国恨,徒添霜鬓,因病戒酒,连一醉销愁都成了奢望。
这两句可能是杜诗中最深沉悲伤的句子了,一位老者,漂泊了大半辈子,心心念念家国天下,到头来,什么都没有,眼见的还是山河苍凉,自观的还是潦倒落魄,怎不百感交集,情难自抑!
秋,给了诗人自我怜惜,自我发泄的方式!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这个意见我不敢苟同,纵然唐代詩圣杜甫的《登高》是一个七律中的精品,写出了詩人的无限悲凉,詩中是这样的写到: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听浊酒杯。"
这是詩人在安史之乱以后,军阀割
据抢占地盘的纷乱时期,带着病体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极目远眺,望着秋天的落叶和秋天的江水,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体弱多病,又常年漂泊,无限感慨,满是凄凉悲伤。可以说这是七律中的一首传世之作,但是说这首詩是悲秋的鼻祖,还是有些失之偏頗。
我们再看看经过多年以后,元代大剧作家马致远的悲秋之作,《天净沙,秋思》是如何写的: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和黄昏归巢的乌鸦,古道的荒凉孤寂中顶着西风,走过一匹瘦骨粼粼的马,当中一句小桥流水人家富含生机,带着人间暖意,更衬托了秋天的悲凉和肃杀之气,已经很有凄凉忧伤之氛围了,作者又加重了描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太阳马上就要落山,黑暗即将来到,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写出了当时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内心凄苦忧愁孤独寂寞的情感,古往今来妇孺皆知久传不断。这个是悲秋的鼻祖,提起这个曲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也倾向这个意见。
不知我说的有没有些道理?这仅是个人的看法,可以讨论。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谢谢大家!
≙为什么杜甫的《登高》被称为千古悲秋的鼻祖,你怎么看?▻
杜甫的《登高》极受古人推崇,称赞它不仅为唐诗七律之冠,而且为古今七律之首。还有人称它为千秋悲秋的鼻祖,它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原词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颈联写个人身世,把忧愁写到极致。前人激赏的是颈联,认为颈联是诗眼,短短十四字,却蕴含了八层意思。极力渲染了诗人哀婉忧伤,悲凉愁绝的感情,是诗人颠沛流离一生的写照。
安史之乱后,叛军攻入长安,杜甫风尘仆仆,衣衫褴褛地跟随唐肃宗入川,自此过上流离失所的生活。平定安史之乱后,也曾做了短期的左拾遗,就是提建议的言官,由于他经常提意见,肃宗嫌烦,很快把他调离京城。因他个性孤傲,不肯趋炎附势,不久就辞官去投靠四川的朋友严武。严武对他的帮助也不大,只是帮他建了一处茅舍,没有俸禄的杜甫从此过上了穷困的生活。
诗人登高远望,满目尽是潇洒秋景,想到自己才高八斗,却无所作为,不仅悲从中来。颈联包含的八层悲伤为:一可悲,做客他乡,情所不堪。二可悲,经常做客,更加痛苦。三可悲,万里做客,天长地远。四可悲,登台远眺,远望故乡,满目萧索。五可悲,独登高台,无一亲朋好友,更觉寂寞。六可悲,秋季登高,时序凄惨。七可悲,忽已半百,年岁已暮。八可悲,身衰多病,晚景悲凉。实际上,还有一悲,登台无酒,难以遣怀。人生的苦难仿佛一下子全聚集于此,这句话蕴含之深刻,无人能及,所以说这首诗是悲秋的鼻祖。
二,首联,颔联写景体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秋日,天高气爽,秋风猎猎,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往下看,水清沙白,水鸟悠然来去。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枯叶,萧萧飘落。不息的长江,滚滚涌来。如果不是后面两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久客他乡,艰苦倍尝,穷困潦倒的情形。这样,就做到了情与境的统一。
三,全诗每一句,每一字,都工丽婉约,合于格律。后人评价,诗歌如海底珊瑚,骨骼奇特,深沉莫测,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篇章法,句法,字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杜甫写诗很下功夫,经常反复修改,锤炼词语,格律诗,至杜甫才完全成熟。他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颔联中,萧萧,滚滚叠字的运用也令句子生辉,还有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诗经中的,杨柳依依,雨雪霏霏,都是靠叠字出彩的。
结束语:杜甫这首诗集中展现了他沉郁顿挫的风格。写景境界阔大,蕴含丰富广博,言情深沉悲壮,充沛字里行间的悲哀化为悲壮之情,撞击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它具有庄重,严肃,崇高的美感作用,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为什么杜甫能成为诗圣?你看他又病,又老,又穷困,还坚持写诗,那么愁苦,还写出这么优美的诗篇,一切苦难,都阻挡不了他对古诗的热爱。我甚至怀疑,写完诗篇后,他吟诵把玩着自己的诗句,付出后的自得,快乐会在他心中自然涌现。杜甫的《登高》不愧为悲秋之祖,因为诗中有精神,诗中有灵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角度,会得出不同结论,你认为悲秋之诗,哪一篇最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