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归来,唐太宗大宴群臣,小白龙为何哭着不辞而别?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归来,唐太宗大宴群臣,小白龙为何哭着不辞而别?
吴承恩神魔小说《西游记》原著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求得正果,成佛成圣成罗汉,程序是先回东土拜见唐王,给人间王者李世民交差,然后才重回灵山大雷音寺接受如来敕封佛号,这个打开方式才是最妥当的,毕竟是先彻底完成取经任务,才能最终成佛。影视剧对此做了稍微修改,到西天,如来敕封完,唐僧师徒然后才回东土大唐做最后的交割。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唐王大宴群臣,隆重迎接唐王御弟唐玄奘师徒五人取经团不辱使命顺利归国的场面。在这样热闹非凡的御宴上,小白龙似乎喜极而泣,而又实际伤感无限,两只眼睛哭的跟烂桃似的,不应景,他自感尴尬,挥泪离去,不辞而别。
按理说,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历经千辛万苦,小白龙和唐僧师徒几个也算功德圆满,所谓事业有成了,好像他应该高兴才对呀!那他为什么哭着不辞而别呢?我们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长安满城花雨,君臣觥斛交错,烈火烹油,鲜花锦簇,霓裳羽衣舞动,玉液琼浆撒迷离,此情此景,却深深地触动了三太子的心,曲终人散,悲欢离合,各种新愁旧怨涌上了心头。
所谓触景生情,小白龙如此感慨,泪如滂沱,不辞而别,究竟为的哪般?亲,就让你我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吧。
首先,小白龙的家愁:有家不能归。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
小白龙原本是西海龙王敖闰家的玉龙三太子,嗯,他爹也是王者,西海龙宫里的主宰,如同人间天子唐王李世民一样。唐王李世民摆的这场接风宴,此情此景,这样热闹的大场面,他三太子又何尝不曾经历过?恍如隔日啊!
虽然东土大唐乃是当时全天下第一盛国,财货丰足,啥啥好吃的好玩的好喝的都有,可谓是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可是呢,他小白龙家的西海龙宫好像也不会差哪里呀!再者说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嘛!
小白龙虽然是敖闰家的三太子,可是呢,父母十分的宠爱他,龙宫里最好的披挂都给了他,还给他寻思了一门好亲戚,叫他跟万圣龙王的女儿万圣公主做了配对的鸳鸯,车房彩礼都给了,媒婆也请了,订过亲,就差娶上门这最后一道程序了。妥妥的高富帅配白富美,天生的一对,地设的一双。
结果呢?亲,你是知道的。
不知道什么缘故,三太子火烧了西海龙宫挂在大殿上的明珠——玉帝赐给敖闰做镇海之宝的一颗珠子。他老爹敖闰恐惧天威,怕那剐龙台上的刀片,竟然主动揭发,一纸诉状把亲儿子三太子给告上了天庭玉帝那里。要不是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了他,三太子早已经伏法被诛了。我们都说虎毒不食子,这西海龙王可真是个好爹。三太子一路就琢磨了十万八千里,请问各位,小白龙这爹真是亲的吗?
小白龙见到唐王御宴,触景生情,悲从中来。他哭了,哭的是,这样的宴席也曾经是他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算不上什么稀罕,那个时候的他,是多么逍遥,多么自由,多么快活啊!可是,一切都不复存在了,只能印记在他的心底,深深地埋藏。同时,老父亲西海龙王那么绝决的出手,他对老父亲也就抱有某种深深的芥蒂或是怨恨,不理解。此时,就是他有心思抽空回家看看,也实在是左右为难,情何以堪。——他们说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必一往情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其次,小白龙的新忧:八部天龙马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
从某种意思上说,取经路上的唐僧取经团五人组全部是待罪之身。西天求经,不过就是他们的一次救赎之旅。对他们来说,心底的,最终求的结果,无非就是个自由身,取经救赎,获得新生,呼吸自由的阳光之下的清新空气。至于生佛成圣,还真不是最重要的。
如来佛祖灵山大雷音寺敕封功德。
唐僧加升大职正果,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加升大职正果,为斗战胜佛;猪悟能加升大职正果,做净坛使者;沙悟净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小白龙加升汝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长老四众,俱各叩头谢恩。马亦谢恩讫,仍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西游记》
虽然都是取经求得正果,可这正果和正果还真不大一样。
亲,不信你看上面吴承恩原著里的一段文字,唐僧师徒四人谢恩,然后是“马”也谢恩,这次序和文字就很有意思了。
我们回头想想观音菩萨交代他们几个辅佐唐僧西天取经的话,就知道其中奥妙了。
观音菩萨对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说的是跟唐僧”做个徒弟“,对小白龙说的却是”做个脚力“。
看出来了吧,几个字的差别,很不一样的。人家哥儿仨才是名副其实的唐三藏的徒弟,小白龙,从头到尾十万百千里只不过是个”脚力“、一匹马而已。取经路上,无论是取经团的团长唐僧,还是美猴王哥儿仨,对人介绍从来都是”我们师徒四人“,什么时候提及过”五人“,有把白龙马算进数的?身份不同,待遇就不同啊!大家一起做一个项目,人家最后待遇比你好不知道多少倍,你心里什么滋味?
也难怪,唐僧是金蝉子,背后是如来佛祖,孙悟空看起来野路子出身,可是呢,你看看他后面站了多少高人:菩提祖师、太上老君,就这两位就足够了,绝对重量级大佬,猪八戒和沙悟净怎么地也曾是玉帝面前的大红人吧。所以,结果注定不会差。你看看你小白龙,什么路数?诸天诸佛里基本算不上数的西海龙王之子,还烧了玉帝钦赐的明珠,你品,细细品。
唐僧师徒四人虽然在如来那里挂了名号,也得遵守一定的清规戒律,可是,毕竟人家也算半个自由身吧!不能说随时想去哪就去哪,得空休闲度个假也是没什么问题的吧,探个亲访个友,人情世故,还是没问题的。何况,孙猴子那样秉性的大神,你觉得灵山能对他真有多少约束力和实际执行度?打个马虎眼,差不多算了,不过如此。孙猴子花果山照游不误,猪八戒偶尔去高老庄看看翠花也不是问题,说不准,老沙还会去流沙河里洗个澡。
这小白龙可就真悲催了,八部天龙马,注定一辈子要抱着灵山大雷音寺门前的那个石柱子华表过一辈子,须臾不得离开。这就非常尴尬,非常难受了。亲,你是知道的,这接连上夜班的人能轮番倒班,他都不愿意,身心都不好受,何况,根本就是24小时连着365天这样值班呢!小白龙等于是完全没了自由,他心想,那还真不如在鹰愁涧里过一辈子呢!虽然是个妖龙,孽龙,没有什么正室的名分,可是,怎么说也有个自由不是?吃不到山珍海味、各种仙果仙丹,飞禽野味也能充饥。
东土大唐,盛世长安,皇家宴席。然后是:貌合神离,各有悲喜。
取经回来了,同事们都坐在一个大桌子上,唐王李世民亲自作陪,夹菜倒酒,倍儿有面子啊!
这小白龙就凄楚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此时此刻的他,还真就欢乐不起来。
想想前翻往事,再想想自己的将来前程,痛心疾首,不知所措,别了,我曾经梦寐以求的风的自由,别了,鲜衣怒马的少年时代。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其三,小白龙的小小心结:泾河龙王之死与唐王李世民的恩怨。
泾河龙王违心私改玉帝降雨均旨,触犯天条,获罪天庭,被人曹官魏征梦斩。
袁守城指点泾河龙王求助真龙天子唐王李世民。然而,终是天命难违,李世民也没有能够救到他,致使他人头落地,血洒长安街。
而这个泾河龙王,正是小白龙的姑父。从这样的亲戚关系上看,小白龙见到唐王李世民会有某种私人怨气,这也是有可能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所以,小白龙落泪,伤心,不辞而别,似乎也是说得通的。不过,这肯定不是重点。因为,小白龙到这个时候也一定搞清楚了事情原委,就是,泾河龙王必须死,唐王李世民必须降旨寻找有缘人去西天如来那里求取大乘佛法三藏真经。——这,就是所谓取经事业的一个引子,由头。就单论这个事件来说,唐王李世民也是尽力了,怎么说都怨不到他头上吧?
取经得正果罗汉,唐王大宴群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小白龙却哭了,嚎啕大哭,不辞而别。三太子哭的,是他的不幸家事,是他的凄楚经历,更是他对彻底失去自由身的无奈和怨恨。小白龙是没资格带金箍圈,可是,这八部天龙马最后的结局,比带了紧箍咒又有何不同呢?——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归来,唐太宗大宴群臣,小白龙为何哭着不辞而别?
说来话长,唐太宗为什么要安排西天取经呢?有一段故事。
这段故事跟一条龙有关,这条龙就是泾河龙王,也就是白龙马的姑父。
白龙马跟父亲关系不好,但是跟姑父关系特别好,亲如父子。
泾河龙王遇到了袁守城,袁守城算出了泾河水族的位置并告知渔民,这令泾河龙王大为光火。
他俩就打赌,看袁守城能不能算出第二天下雨点数和时辰,结果袁守城又算出来了!
泾河龙王不得不改了下雨点数和时辰,这又触犯了天规。他去找袁守城求饶,袁守城叫他去找李世民,李世民不肯原谅他,他的凡间天官魏征杀了泾河龙王。
泾河龙王拖着李世民的魂魄去阴司对质。阴司也偏袒李世民,让李世民还魂,却将泾河龙王魂魄打入转世轮回。
这其中李世民为了追回魂魄,所以派唐僧西天取经。
而泾河龙王之所以没人救他,是因为没背景,而且他的上司水德星君也不保他。
西天取经回来,唐太宗大摆宴席庆祝,勾起了小白龙的痛处,如果不是姑父受欺负,李世民又怎会为了还魂而作的西天取经。
而今西天取经回来,姑父早已成了别人宴席上的龙肉,大家却在这里欢天喜地,两相对比,怎不叫小白龙悲戚,所以小白龙哭着不辞而别。
小白龙辞别后,孙悟空为了找小白龙也离开了宴席,这样的宴席不欢而散。
这些都是《西游记后传》记载的。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归来,唐太宗大宴群臣,小白龙为何哭着不辞而别?
唐太宗李世民大宴唐僧师徒,为什么小白龙在宴会上哭着不辞而别?
你要想知道这问题的答案,就只能去看电视剧,你要去翻西游记原著,吴承恩是不知道答案的。说实话,电视剧这个东西,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拍不出来的,我们先来几个剧情截图:
一、唐僧不是唐僧,是御弟
二、唐僧不是唐僧,是臣子
三、小白龙要哭没人拦的住,这是剧情需要
《西游记后传》第一集,孙悟空师兄弟三个去找小白龙,小白龙正在河边祭祀亡魂,痛哭流涕。原来小白龙的姑父是泾河龙王,他因为和袁守诚打赌,改了下雨的点数,被魏征给斩了。小白龙和这个姑父非常亲近,他们的亲情甚至超过了小白龙的父亲,这个小白龙因为跟父亲不对付,曾经长期寄居在泾河龙王家里,感情非常深。在唐太宗大宴群臣,庆祝唐僧取经成功之时,小白龙心有所感,于是跑到河边独自伤怀。剧情也就从此展开,跌宏起伏,引出一个惊天大阴谋……
当然,电视剧也只能是电视剧,这就只是披了一张西游记的皮,然后想着法的去赚收视率,你要把这当西游记来看,那就被编剧带到沟里去了。
那么,就以原著来看,小白龙会哭吗?答案是:还是会哭的!只不过,应该不会为了泾河龙王这件事情而哭。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在原著里面大名为“玉龙三太子”,在电视剧里又给取了个名字叫敖烈。这个三太子因为纵火烧了殿上的明珠,而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准备处死他。因为观音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
观音让小白龙随同唐僧取经,小白龙是诚心接受的,并且也潜心向佛,在此间并不伤人,我们看原文:
山神、土地对孙悟空说:“只是向年间,观音菩萨因为寻访取经人去,救了一条玉龙,送他在此,教他等候那取经人,不许为非作歹,他只是饥了时,上岸来扑些鸟鹊吃,或是捉些獐鹿食用。不知他怎么无知,今日冲撞了大圣。”
对于一条龙来说,平时饿了只是扑些鸟鹊或是捉些獐鹿来吃,唐僧座下的那匹马,对小龙来说也只是牲畜。这样的自我约束,无非是希望随同唐僧取经求得正果,为了这个正果,小白龙不会在乎观音让他去干什么。
那么观音对小白龙在取经队伍里面的定位又是如何呢?我们继续原文:
原文片段一:菩萨道:“那条龙,是我亲奏玉帝,讨他在此,专为求经人做个脚力。你想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水千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
原文片段二:菩萨上前,把那小龙的项下明珠摘了,将杨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气,喝声叫“变!”那龙即变做他原来的马匹。又将言语吩咐道:“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那小龙口衔着横骨,心心领诺。
通过上面原文,我们可以发现,小白龙因为触犯天条遭到惩罚,对于惩罚小龙并无不忿之心。观音的话也正是他所想,他希望能够“了还业障,功成得正果”。因此,就算观音安排他变马做个脚力,他也“心心领诺”。
对于观音给自己设定的本职工作,小白龙是尽心尽力,当孙悟空他们三个大显神通,除魔卫道之时,他却耐得住寂寞,坚守自己的岗位。因此,给人的感觉,取经队伍中小白龙是存在感最低的。但是,真正到了危急的关头,小白龙却是取经队伍的最后希望。
第三十回:唐僧被变为虎精,“大师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无音信”,在此绝境下,白龙马的选择:他只捱到二更时分,万籁无声,却才跳起来道:'我今若不救唐僧,这功果休矣!这功果休矣!'他忍不住,顿绝缰绳,抖松鞍辔,急纵身,忙显化,依然化作龙。……
当小白龙为救唐僧受伤回转后,面对猪八戒的遇难则退,准备散伙,小白龙才真正的数次落泪:
八戒道:“怎的好,怎的好!你可挣得动么?”小龙道:“我挣得动便怎的?”八戒道:“你挣得动,便挣下海去罢。把行李等老猪挑去高老庄上,回炉做女婿去呀。”小龙闻说,一口咬住他直裰子,那里肯放。止不住眼中滴泪道:“师兄啊!你千万休生懒惰!”八戒道:“不懒惰便怎么?沙兄弟已被他拿住,我是战不过他,不趁此散火,还等甚么?”小龙沉吟半晌,又滴泪道:“师兄啊,莫说散火的话。若要救得师父,你只去请个人来。”八戒道:“教我请谁么?”小龙道:“你趁早儿驾云回上花果山,请大师兄孙行者来。他还有降妖的大法力,管情救了师父,也与你我报得这败阵之仇。”
危难时刻,白龙马的现身,既不是为名,也不是为利,而是真正的为了“功果”。对于唐僧的这套取经班子,可以说,真正抱有虔诚之心踏上取经之路的,除了唐僧就是小白龙了。龙是一种非常高傲的物种,而小白龙又是龙之中的异类,不然不会弄到自家父子反目,被老父告到天庭,差点丢了性命。这样的玉龙三太子,面对猪八戒的退缩,连续落泪了两次,原因却是简单之极:就是取经必须完成,“正果”不能舍弃。
西行取经路上,唐僧为了取经的成败经常落泪,能够为此同样落泪的,除了虔诚的小白龙没有旁人。观音告诉他:“你须用心了还业障;功成后,超越凡龙,还你个金身正果”,他“口衔着横骨,心心领诺”。此后,为了这个“正果”,他成为了西天取经最忠实的前行者,没有一丝私心杂念。
小说最后,猪八戒当着众人顶撞如来:“他们都成佛,如何把我做个净坛使者”?而为了“正果”,甘愿为脚力的小白龙没有任何怨言。只要能得“正果”,是佛也好,天龙也好,只要是我的,就是最好的。
小白龙最后获封:“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以菩萨之身入灵山后崖的化龙池:“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
因犯天条,接受惩罚,小白龙觉得这是应该的。泾河龙王同样因为触犯天条被斩杀,对于小白龙来说,这也是应该的。受观音点化之后,小白龙心智坚强,虔诚向佛之心始终未改,这些佛祖心中自是分明。最后的“正果”,对小白龙来说,就算有泪,也应该是开心的。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归来,唐太宗大宴群臣,小白龙为何哭着不辞而别?
小白龙可以说是取经团队中最没有话语权的人,但也是最忠心耿耿,默默贡献,是最不显眼的一个成员,但它却挽救过取经团队。
小白龙在唐僧取经归唐后,并没有哭着不辞而别。
一、小白龙地位最低
龙的地位虽然在人间很高,一度是帝王的象征,我们中华民族也是龙的传人。
但是在《西游记》世界中,龙的地位并不算很高,泾河龙王能被魏征梦斩,四海龙王被孙悟空威逼,送武器、装备。在西游记中可以说是神仙的末流,虽然管理四海,但却受水德星君管辖:
水德星君闻言,即将查点四海五湖、八河四渎、三江九派并各处龙王俱遣退。整冠束带,接出宫门,迎进宫内道:“昨日可韩司查勘小宫,恐有本部之神,思凡作怪,正在此点查江海河渎之神,尚未完也。”
连龙王身份都不高,更何况龙王的儿子。唐僧身为金蝉子转世,如来佛祖二徒弟,身份自不必说,孙悟空身为齐天大圣,也是上天亲封,猪八戒天蓬元帅,沙和尚是卷帘大将。
所以小白龙只是一个脚力,而其他人才是唐僧徒弟,这也是小白龙喊猪八戒师兄的原因。
二、对小白龙惩罚最很
师徒几人之所以能担起取经的任务,也是为了让他们将功赎罪,他们几个都犯了错:
唐僧:因为不听佛祖讲法,被贬到东土。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降伏,压在山下五百年。
猪八戒:因为醉酒调戏嫦娥,被玉皇大帝打了二千锤中,贬下界,不小心投错了猪胎。
沙和尚:蟠桃会上失手打破了琉璃盏,被玉帝打了八百下,贬到流沙河,变成怪物模样,还每七天受百余下飞剑穿胸。
小白龙:西海龙王之子,因为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父亲表奏上天,被告忤逆,被玉帝吊在空中,打了三百,要被斩首。
师徒几人除了小白龙因为身份低,能力弱,其他几人都是被贬,被困,但没有死罪,只有小白龙因罪要被斩首。
看似小白龙只烧了明珠,被自己父亲所告,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西海龙王为何不念父子之情?
因为小白龙不孝,而又纵火烧了明珠,可能烧的明珠是玉帝赏赐或者玉帝之物,西海龙王才告它忤逆,古代忤逆不孝为大罪,所以小白龙要被处死。
三、小白龙的功劳
1、小白龙受封时,如来佛祖曾说:每日家亏你驮负圣僧来西,又亏你驮负圣经去东,亦有功者。
可见小白龙主要的功劳是脚力,驼唐僧之功和驼圣经之功,跋山涉水,坚持不懈。
2、黄袍怪一难时,唐僧被变作老虎,小白龙不惧妖魔,变为宫女与妖魔打斗,虽然失败,但也算有功。同时在猪八戒要散伙时,小白龙力劝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回孙悟空,降伏黄袍怪,可以说这一难小白龙立了大功。
3、朱紫国时小白龙撒下马尿,让孙悟空做出乌金丸,治好了朱紫国国王之病。
行者又将盏子,递与他道:“你再去把我们的马尿等半盏来。”八戒道:“要他怎的?”
行者道:“你不知就里。我那马,不是凡马。他本是西海龙身。若得他肯去便溺,凭你何疾,服之即愈。但急不可得耳。”
四、小白龙最后封赏
唐僧师徒取过真经后,还是小白龙马驼经书回到大唐,只是在唐王宴请时,因为是马,不可能参加宴会,但也没有离开。
呆子挑着担,沙僧牵着马,行者领着圣僧,都按下云头,落于望经楼边。
八戒、沙僧俱扶马挑担,随驾后共入长安。
而与皇帝李世民交谈过后,被金刚带走,也是和马一起走的:
这底下行者三人,连白马,平地而起。长老亦将经卷丢下,也从台上起于九霄,相随腾空而去。
因为龙马有功,如来加升龙马正果,为八部天龙。后将马带到化龙池,
------------------
推荐阅读:
小孩子上小学了,学习是学校老师的事,家长可以一点不过问孩子的学习,你认为对吗?
健腹轮玩一个多月了,每晚做100个,按照每组20个做的,现在腹部没有任何感觉,是不是该换别的设备来练习了?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