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与东非大裂谷有什么不同?
▍Ⓒ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与东非大裂谷有什么不同?
2003年5月位于泰安市邱家店镇东羊楼村,一次偶然的地质塌陷,使人们发现了这个大溶洞,里面蕴藏着神秘的钟乳石溶洞,形成了6000余米的地下溶洞景观,让人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造化。
从上面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泰山地下大裂谷原来是喀斯特地貌,到处是钟乳石、石笋等,这表明这里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地壳,这与我国广西桂林、阳朔等石灰岩地貌类似,不同的是这种地貌在地下隐藏。
大约在2.5亿年前的古生代,泰山一带曾经是浅海沉积环境,形成了具有海相沉积的石灰岩地层,中生代期间,山东位于环太平洋上,我国发生了一次大规模造山运动,即燕山运动,受其影响,我国南方及山东半岛地区多次发生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由花岗岩构成了基岩海岸,同时也形成一些较高的山脉,如泰山、徂徕等,在造山过程中,山前出现断裂带或断层等地质构造。
山东泰山距离太平洋不远,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携带着大量的暖湿气团,受泰山、徂徕等山脉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这些雨水顺山前流淌,沿着地壳断裂带裂隙处下渗,这些石灰岩极容易受大气中的CO2和雨水的化学侵蚀,形成溶洞,进一步侵蚀,经过上亿年的变化,就形成了6000多米长的、非常壮观的泰山地下大裂谷。
而东非大裂谷是因为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在板块的张力作用之下,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在地壳活动时期,由于下面的地幔物质上升分流,产生巨大的张力,地壳不断地抬升,地壳断裂不断产生,地下熔岩向上涌出,渐渐形成的了高大的熔岩高原,也有很多火山喷出,如乞力马扎罗火山。地表断陷处,形成一系列的串珠状湖泊,如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尔伯特湖等,断裂的下陷地带形成了总长6400千米大裂谷。
东非大裂谷目前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地球上的伤疤”,未来两个板块不断受拉伸张力作用,还会诞生新的大洋,有人称之为“新大洋的胚胎”。
东非大裂谷规模非常大,是两个板块之间的拉张作用形成的,而泰山大裂谷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的断裂地质构造,进一步在外力作用下侵蚀形成的,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从长远来看,东非大裂谷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还在进一步地发展,而泰山大裂谷比较稳定,裂谷内也没有火山喷出、熔岩活动,只是喀斯特地貌存在,也是随着地下暗河对岩石的侵蚀,各种地貌缓慢地变化着。
▍☓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与东非大裂谷有什么不同?
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与东非大裂谷有什么不同?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对泰山地下大裂谷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问题展开分析,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1、泰山地下大裂谷的概括及成因
泰山地下大裂谷位于泰山宝泰隆旅游度假区内,处在泰山和徂徕山两座山脉的断裂带,它的形成与所处的石灰岩地貌有着直接关系,是卡斯特地貌的表现和大自然的历史雕琢,现已开发出长约数千米、深达数百米的寒武纪古生石灰岩溶洞群。
从泰山地下大裂谷内随处可见的溶洞、石笋、钟乳石等不难得出,这里属于石灰岩地貌,与我国西南的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暗河、溶洞、天坑等地理现象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泰山的这种石灰岩地貌藏在了地下,不易被发觉。
我们都知道,泰山处于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交界地带,年降雨量由山底的700多毫米上升至1100余毫米,由于泰山地形高峻、水资源较为丰富,并且整个泰山属于裂隙构造发育,山泉密布、河溪纵横、水流短促,因此水的侵蚀力很强,再加上泰山地下大裂谷所处的地方为石灰岩地貌,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以及卤化盐岩等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就形成了各种奇特的地理现象。
笔者注意到,很多人说泰山地下大裂谷是人造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偌大的一个地下“人造空洞”如果没有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支撑,怎么可能确保安全?或者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任何景区的开发都需要经过人为的改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景区内的各项安全。
2、东非大裂谷的概括及成因
东非大裂谷也被称为东非裂谷带,从字面意思就能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个位于非洲大陆东部的断裂带,它是地球表面陆地上最大的断裂带,素有“地球伤疤”之称,与之遥相辉映的便是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东非大裂谷由东支裂谷带和西支裂谷带两大裂谷带组成,大致呈不规则三角形坐落在非洲大陆的东岸附近,东支南北全长约5800余公里、西支南北全长约1700余公里,属于世界长度最长的不连续谷。
关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问题,支持率较高的是与板块运动有关,由于裂谷地带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受这两大板块张裂拉伸的作用产生巨大的张力,导致地壳发生大断裂形成裂谷。
据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分析,由于东非大裂谷所处的区域地壳的抬升现象仍在持续,并且每年以3厘米左右的速度向两翼扩张,如果这一现象一直持续,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裂谷的东侧有可能与非洲大陆分离成为一个孤岛,而裂谷的底部则会成为一片新的海域(海域)。
总结:虽然泰山地下大裂谷和东非大裂谷都以“裂谷”相称,但二者不仅成因不同,而且所形成的地理现象也不相同。前者主要是由于流水对石灰岩地貌的不断侵蚀而形成的,而后者则是板块运动所引起的,前者主要形成溶洞、石笋等地理现象,而后者则主要形成了众多大型湖泊,并且非洲大部分湖泊主要集中在这一带,其中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以及马拉维湖分别排在世界十大湖泊中排名第3、第6和第9位,总淡水蓄水量约29.6万亿立方米,是占全球淡水储量约20%的贝加尔湖的1.25倍。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与东非大裂谷有什么不同?
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撞击中生代浅海环境的地球导致地台活化,形成陆地,陨石坑连接形成环太平洋断裂带和特提斯构造域。
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转化的金属态氢离子聚合形成了岩石和矿物。
太平洋东、西两岸的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逆掩形成碳酸盐,碳酸盐被后续的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穿通,形成溶洞。
陨石坑岩浆冲击波层流向西北方向运动时,会产生“双沟”现象,形成“分叉”的裂谷。
▍√泰山地下大裂谷是怎么形成的,与东非大裂谷有什么不同?
泰山地下大裂谷与东非大裂谷的本质形成原因是一样的,都是地壳运动导致的结果,但是仔细的比较起来,两者形成的方式却也有一些不同。东非大裂谷的形成更体现在地球板块的直接拉伸作用力,地表规模宏大且作用力一直在继续。而泰山大裂谷的形成,除了地壳板块造山运动时形成的地质断层以外,更有持续亿万年的地下化学腐蚀作用,且泰山裂谷基本不会再发生大的状态改变。其实泰山大裂谷的地质形态与我国西南部的广西、云南喀斯特地貌如出一辙,区别是广西、云南的喀斯特地貌已经隆出地表,而泰山大裂谷还是处在地下。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底层原因是石灰石(碳酸钙)常年在水源侵蚀下的产物,泰山大裂谷在造山运动时只形成了一个地下断层裂口,因为泰山地区亿万年的降水流经地下,与石灰石发生化学反应,最终造就了溶洞奇观。东非大裂谷当前是地球上最大的断裂带,远古时期地球上的大陆还是整体一块,后来因为地壳上层(硅铝层)在宇宙规则作用力下,逐渐发生了板块漂移,造就了今天的世界各大洲。在板块漂移的过程中,因东非地区处在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拉伸作用力的前沿阵地,所以不但造就了东非大裂谷,甚至非洲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红海都是板块拉伸的产物。总而言之,地球上裂谷的存在基本都是地壳层运动下的产物,不管是山脉隆起还是形成裂谷,都有宇宙作用力的身影。而像泰山大裂谷、临沂地下大峡谷的形成,除了地壳运动以外,主要是化学腐蚀形成。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