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不向北方扩张?
▍↷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不向北方扩张?
1.时代背景,披荆斩棘
三千年前的中国,文明的核心区域在中原地区,主要在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这些地带。楚国当时定都在湖北荆州,偏安一隅,距离文化发达地带还是有比较大的距离的。
所以,楚国在中原诸国都不受待见,被称为南蛮。这一点,让楚国比较恼火,所以就会拼命地想要和中原文化接轨,于是一代代楚王开拓边疆,但注意力几乎都是在北边和东边,灭了一个又一个姬姓诸侯国。
(西周初期,楚国领袖不过是子爵,属于低等爵位。而且辖地甚小,所处深山老林,就连给周天子的贡品都是抢的或借的。)
楚国最早开始兼并附近的小诸侯国和部落,然后进军中原,灭蔡国,立马进入了河南。即便是春秋末期的霸主越国、诸侯国里的“常青树”鲁国,都难逃它的魔掌。另外,楚国后期把都城迁到了今天安徽的寿县(当时叫寿春)。熟读楚国的历史,数百年的国家战略都是东进北上,问鼎中原。南边自然是无暇顾及了。
(明显看到中心在北方)
2.山高水长,国力不足
三千年前的中国,交通不便,且楚国往南去,都是原始森林,山高阻险,难以逾越。即便往南有人群,大多都是生产力低下,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即便征服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况且,那个时代,只有粮食、人口、城池才是最重要的。那时候的楚国,云梦大泽还没有消失,两湖地区还没有开发,可以说还是蛮荒的状态。
即便秦始皇派六十万精锐大军攻伐南越地区,第一次还是惨败,最后还是修了灵渠,把士兵、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岭南,才打下这块地方,那可是灭六国后,倾全国之力才做到的。即使时间倒退一百年,楚国也没那么大的雄心、魄力,更别说能力了。
3.价值不大,难以管控
岭南地区即便打下来,也不好控制,而且成本巨大,稍一不慎,前面做的努力就打水漂了。比如楚王派兵进军古颠国(云南),结果将领做了国王,再也不回去了。所以,南方即便有大片空白之地,还不如北方高素质国家,打打它们,有固定的城池,大量的人口,何乐而不为呢?毕竟,前期的楚王都是枭雄,人自然要向高处走。
4.疲于战事,祸起萧墙
战国时期的楚国,已经不是春秋时期那个楚庄王霸主时代。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就被吴国打残了。后来,君主一届不如一届,早已没有开拓进取之心,而且君王的权力很小,朝政被三大氏族把持,吴起变法都半途而废。
可怜的楚怀王被秦国耍的团团转,最后气死在了秦国。最后一代,君主都变成了外姓人的遗腹子。虽然这里说楚国方圆千里,精兵百万,不过是明面上的吹捧,在战国时期,它已经没有了争霸的实力,主角是秦、齐并列二帝,魏、赵相继称霸,楚国只是充当救火消防员,比如毛遂自荐,楚王那个怂啊。所以说,战国时期,楚国整政治上已经不会考虑南边的不毛之地。
(安徽寿县博物馆,陈列楚国最后一座都城的遗珍)
再到了战国后期,楚国的首都两度被秦军战神白起攻破,楚王被迫向东迁移,寿春(今天安徽寿县)成为了楚国最后一座都城。它的主要精力已经放在江淮之间。楚国实权派领袖项燕最后的决战也是在江淮大地上。所以说,楚国最后的国运走势还是向东走的,而不是往南扩的。
到了秦代,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刘邦等楚地的人揭竿而起,逐鹿中原,举着旗号“张楚”。可是,他们都是哪儿人呢?都是河南、江苏一带的,是楚国的东中部,可见楚国东进北上政策卓有成效,而同时期的故都湖北湖南一带发声难寻。所以,说明了楚国百年计划的正确性。
(巨鹿之战,楚国再次威震天下)
▍⚘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不向北方扩张?
好啦,废话少说,先上图!
你现在看到的这张图是春秋战国早期的诸侯国分布图,可以看到楚国还并不是很大哦!
这张图是公元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时的地图,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楚国这时候已经变得很大了,他吞并了与他相邻的蔡国等小国家,同时向南延伸了一大截!
可见楚国并不是不往南方占领地界。
而你现在看到的这张地图告诉你:此时的战国,秦并巴蜀,楚吞吴越。
可以看到楚国的南部已经没有任何小国了,如果你非要说有的话。那我告诉你,那不是周天子封的【手动滑稽】
那为什么地盘这么大的楚国为什么不继续向南扩张了那?
那是因为,地盘大 并不代表有人啊!可以说,整个战国时期都是北方人多,南方人少。更何况被称为“蛮夷”的楚国的更南部那
其次,从自然地理方面讲,当时的南方边邑并不适合人口居住,我们可以在看张图: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楚国的更南部是两广和贵州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在以前都是干嘛的啊?
在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这些地方都是流放犯人的啊!
所以,再向南扩张也就没必要了。
我们再来看看北方,哇!不得了!
北方在当时是战国这个世界文明的中心,统治了华夏800年的周天子居于其间。人口众多,文化灿烂,经济发达,交通灵活,更是我华夏文明的起源地。
就好比 一个去非洲大陆当酋长,一个去美国当总统。这种事搁你,你会选谁?
所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向南发展?NO!根本没有必要好伐!
对了,有人可能要问,那它不还是扩张了一些吗?
我来告诉你,向南扩张更多的时候是为了稳定后方,不腹背受敌。跟赵灭中山,秦伐义渠是一样的道理,你懂了吗?
好了,有什么问题欢迎来题,如果能关注我,感激不尽哟!
▍┻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不向北方扩张?
楚国在长达八百年的征战史上,确实把主要精力放在北上问鼎中原。对于南边的大片疆域,并没有非常用心去征服。
楚国南边的大片疆域,那时候称为百越之地。这个百越之地,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地盘,派屠睢和赵佗率领50万大军前往征讨,又经历了多次失败,才得以征服。接着秦朝很快被农民军推翻,那时屠睢已死,赵佗自立为王,称为南越王。后来刘邦建立汉朝后,赵佗表示臣服汉朝,称为汉朝的藩属国。但是吕后专政的时候,赵佗又与汉朝交恶,于是又宣布独立。到了汉文帝的时候,汉文帝派人去和赵佗联系,两国关系又搞好了,南越国又表示臣服。此后南越国往下发展到第四代时,终于被汉朝所灭,这个南方的百越之地,才因此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楚国区位图)
那么,当初楚国在长达八百年的历史上,为什么没有想过把它一举征服,让它成为楚国版图的一部分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南方百越之地价值不大,征讨困难。
南方百越之地,属于蛮荒之地。没有什么出产,而且瘴疠横行。这种情况,直到宋元时候,依然如此。宋朝的时候,要惩治一个大臣,就把他发配到这样的地方去受苦。苏东坡得罪了章惇,就被章惇发配到这样的瘴疠之地。蒙古人想攻打南宋,南下把安南都打败了,但是在穿过这片地域进入湖南(楚地)的时候,却因为被瘴疠侵染,而不得不退兵。
所以,楚国虽然和百越之地交界,但是对于这样的地域,其实兴趣不大。
除了兴趣不大外,这些地方还很难打下来。秦始皇当时派50万大军前往进攻的时候,有30万大军直接对阵广西那一带的百越之地。但是打了三年,都没有打下来,主帅屠睢还战死了,由副帅赵佗带领继续征战。秦朝那么强悍的军队,尚且打得如此艰难,何况楚国。
(楚武王剧照)
第二,周朝前期楚国一直想提高自己的地位。
楚国原本是黄帝的后裔,后来在商朝败落,周朝崛起的时候,楚国首领鬻熊率领部落投奔周文王,和他一起共同灭商。灭商后,楚国被周武王封为“子爵”。这是一个非常低的爵位。之所以封得这么低,一是楚国当时的地盘确实比较小,二是楚国处于“蛮夷”的位置,不大被中原地区的国家瞧得上。这也就因此让周楚结下了矛盾。此后,楚国的地盘渐渐扩大,渐渐不听周朝的招呼。后来,周昭王的时候,率领大军攻打楚国,没想到全军覆没。因此楚国的势力更加强大。
但是,就算势力变大,楚国的爵位依然很低,这是楚人心中的一个梗。他们一直想提高自己的爵位,让自己居于正统地位。熊通的时候,向周王室提出了升爵的要求,但是周王室并没有答应,熊通一怒之下,干脆自封为“王”,一下把爵位提到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地步。
显然,要想提高地位,只能向北发展。因为向南发展,不管你占有多大的地盘,政治待遇也没有得到提高。
(楚庄王)
第三,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想取代周朝问鼎中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由于在战争中兼并了非常多的诸侯国,无论地盘和国力,都有了空前的提高。从熊通的儿子楚文王开始,历经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楚国与中原国家,尤其是晋国发生了数次大战,目的就是要争霸中原,问鼎中原。尤其是在楚庄王的时候,他打到周王室边界地方,还问了“九鼎”的大小、轻重,明显有取代周朝的意思。
由此可见,楚国作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他和其他强国一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代周朝,成为中原的霸主。既然是这样的想法,因此,楚国显然不会把兵力和精力,放在那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的南方了。
(参考资料:《史记》《楚居》)
▍►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不向北方扩张?
扩张了呀,不但扩张了,而且扩张的地盘还不小呢。
史载楚悼王“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不知道题主知道否?
战国
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建三军制,每军设将、佐各一名。到后来这三军的将和佐就发展成了很多的氏族,氏族之间为了家族利益你打我,我打你的常年战乱不休…
再到后来,由各代三军将佐发展起来的很多氏族只剩下了六个,史称晋国六卿…
再到后来,晋国的六卿也只剩下了四大家族,分别是智家、赵家、韩家、魏家…
终于在公元前453年,赵家的赵襄子、韩家的韩康子、魏家的魏桓子杀死了智家的智伯,连带着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此时的晋国除很小的一块土地外,其余土地皆被三大家族瓜分…
直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分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国,史称“三家分晋”…
从这一年开始,历史正式从春秋时代进入了战国时代…
楚悼王即位
三家分晋后一年,也就是公元前402年,南方的楚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说这一天,继位六年的楚声王为盗所杀,儿子熊疑即位,史称楚悼王…
史书对于声王之死这事儿只简单的几句话概括,“声王六年,盗杀声王,子悼王熊疑立。”…
春秋战国时期的盗杀事件很多,晋幽公就是半夜三更不睡觉,偷溜出去强奸女人被盗杀的…
盗杀到底是什么意思,史学界有争议,有的认为是被身份低下之人所杀,有的认为是被强盗所杀…
反正不管被什么人所杀,春秋战国时被盗杀的君主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都是那种荒淫无道的昏君。
拿楚声王来说说,他爷爷楚惠王、爸爸楚简王都是励精图治的能手,都能强霸一方。可到了他手上时,却只能让社会动荡不安了…
楚声王死后,他的儿子楚悼王即位,楚悼王应该是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了…
楚国现状
说楚悼王是楚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一点不夸张,他即位之初的楚国是内忧外患,大有亡国之危…
公元前400年,楚师被三晋联军大败于乘丘。后又接联被三晋打败过好几回,最为严重的一回是公元前393年的大梁之败,大梁之败连带着又被魏国夺去了一部分北通中原的军事重镇…
再加上国内法令不申,贵族阶级死气沉沉,长此下去楚国将永远抬不起头来,要说亡国也不是不可能…
吴起变法
公元前387年,吴起被魏公叔座设计谋排挤出魏国而投奔楚国…
正所谓:“汝之砒霜,我之蜜糖”,吴起之名响彻寰宇,而魏武侯却赶走了吴起,楚悼王真是高兴坏了…
楚悼王先让吴起做了宛(河南南阳)守,一年后(公元前286年)提拔吴起为楚令尹,实施变法…
吴起在楚国变法不到八年,“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
开疆拓土
吴起变法后,楚国国力得到发展,之后便开始了扩张国土的打算…
史书对吴起扩张国土只写了几句话:“於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卻三晋,西伐秦”
首先是南平百越,他先征服百越,进而攻占洞庭、苍梧,拓南疆于今天的广西一带;
公元前381年赵魏交恶,楚国出兵援助赵国,与魏军大战于州西(今河南武陟西南)。穿越梁门,驻军林中,饮马于黄河,切断魏国河内郡与安邑的联系。
这一战直接吞并,肃清了陈国,蔡国的残余势力,得到了大片土地。让蔡人南迁,史称高蔡…
后来楚悼王与吴起相继离世,楚国国势日衰,直到十多年后,楚宣王继位,宣王继位后,又继续开疆拓土…
公元前363年,沿汉水西上,褒汉之地旋即为楚所有;
公元前354年,景舍伐魏救赵,同年
公元前353年,景舍伐魏,取魏睢濊间地。
公元前343年,再次发兵北上,威震北方诸国,成语“狐假虎威”的故事就是出自这里…
综上:
战国时期的楚国也是往北扩张过的…
不过战国时期又称大变法时代,先是魏国变法强军,然后楚国变法强国,后来韩国变法,秦国变法,齐国的邹忌变法,赵国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等,真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这样“强则强,弱则亡”的大争之世,楚国变法最早,时间又短,再加上后世国君无能,力求自保都困难,就更别提向北扩张了…
最后
致敬屈原,屈原是那个“鸾凤伏窜,鸱枭翱翔,阘茸尊显,谗谀得志,贤圣逆曳,方正倒植,斡弃周鼎”的悲惨时代里活的唯一高洁、唯一正直、唯一明白、唯一让人可敬的士大夫!!
@夏天的雷风 一个做文史科普的人……
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不向北方扩张?
战国时期缺的不是土地,是可为政府控制的人口,国家经济需要大量劳动力来支撑,原有领土的开发尚且不足,得到一片荒野没有任何意义。
中国对长江以南的经济进行全面开发,还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族南迁后,南方的经济和文化才有大幅度提升,在此战国到两汉之际的中国南方都属于偏远落后地区。
更应该要了解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完善的官僚制度,郡县制也还没成为主流。王国对地方的统治多靠分封之后再分封,由旧贵族掌权的国家君权不稳,这就影响到对地方的支配权。
楚国没有向南方扩张过吗?答案是有的,公元前278年,楚国遣楚将庄硚率领一支队伍到达今昆明地区,在征服当地少数民族后因道路遥远留在了当地,建立了滇国,脱离了楚国的支配。这就是最现实的问题,楚国的体制无法对偏远地区进行有效支配,出兵远征的结果如何,楚君根本管不着。
远征的经费消耗只有支出,回报时间长,大多数时候得不偿失。汉武帝刘彻的《罪己诏》里就着重把罪过归咎于远征西域,承认西征确实损害了国家经济。荒野地区的开拓是必须要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才足以支持起这样的百年大计。
战国时期七雄纷纷变法,其中一项核心就是加固中央集权,其中只有秦国变革最为彻底,由此可以高效统合国家力量对敌国进行征伐。秦国虽然占据巴蜀之地,不过主要还是取其人口,对巴蜀仍没有太大开发,当时对荒凉地区的局限性也只能如此。蜀地的经济、文化、科技大幅度上升是在刘焉、刘璋、刘备、刘禅割据政府时期,那时蜀地各方面才逐步追上中原,那已经距离战国有四百多年历史。
光是诸葛亮重新修筑都江堰就恩泽后世上千年。
莫说楚国是否占有南方地区,就以楚国所拥有长江沿岸至南阳、中原等地区的土地,倘若楚国能够有效使用所有地区的资源发展,中原无一个国家是楚国的敌手,关键在于楚国变法自吴起以后就没落了,各家贵族各自经营自己的土地,不肯完全为国家出力,无法统合国家力量才是楚国衰弱的根本。
所以版图大小没有意义,领土开发程度才最重要,占据多少地盘,并能动用当地的人力物力才是根本。当时的人力劳动力能够把全国资源开发一到二成已经不错了。
做一个现代的比较,现在上海的人口有二千四百万。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口有三百万到六百万不等的说法,但无论具体有多少,楚国这数百万人口根本没法开发将近半个中国的领土。
南方地区文明远不如中原,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科技都逊于北方,蛮族部落因文化关系,大多也不服从政府。楚国为了管理广阔的领土,催生了县制,以此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但中原各国也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
楚国的衰弱时期通常被认为是在楚怀王变革失败开始,没有完善的制度,楚国盲目扩张领土只会因为无法消化而陷入长久内乱中,甚至还倒贴人力和财力去维持地方稳定,却得不到任何好处。
赵国、楚国跟秦国争雄,往往以失败告终,并不是属于领土或人口,最主要的还是全国动员力远不如秦国,长久消耗下必然走下坡路,秦国却能休养几年后就卷土重来。
真正开辟两广的秦朝,在任嚣、赵佗的十万秦军征服下,历时四年才平地百越。为了巩固对地方的统治,这些部队需要留在当地管理。为了安抚秦兵,向朝廷申请中原女子到南越进行婚配,因为中原人还多不愿跟蛮夷通婚。赵陀为了有效治理,带头跟百越女子结婚,拉近中原与百越之间的文化融合,才为后来两汉对当地统治打下根基,所以赵陀在两广地区的历史地位很高。
赵陀的南越国也不是一个权力集中的国家,南越国的经济重心在在番禺、龙川、博罗等地,全都是珠三角地带。
再往广西那边去其实已没什么经济地区,对地方支配力度也不强,还有许多部落不服从赵陀。南越国建国93年,实际上是相当于该地区的武林盟主,受众部落推崇,但不能完全操纵两广地区的势力。
说完先秦,再说说清代。中国从清朝开始人口大增,亦成为国家上的经济大国,只是没赶上工业革命的步伐。清朝巅峰时期人口为四亿,秦朝一统中国时期人口不过三千万。十倍有余的差距可以知道战国时期的发展是多么有限。
中国数千年发展史是一步一步走科技、制度、文明中走过来,不是一朝一夕足以成形。对于现在中国偏南方和东北地区的发展都是先人一代一代努力的成果。
------------------
推荐阅读:
公安侦查阶段取保候审6个月,派出所说案件没有报送检察院,这是否还会有事?有什么依据?
上一篇:月薪4万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