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答案是不可以!
因为韩信死于公元前197年,而白登之围发生于公元前200年,也就是说发生白登之围的时候,韩信还没死呢……
那如果韩信来指挥这次作战,还会发生白登之围吗?
咱们先从军事角度来看看白登之围具体是咋回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刘邦为了防备匈奴的进一步南下,就想设置一道缓冲地带。于是刘邦将太原郡和直至北部边界的三十一个县划给韩王信(与击败项羽的韩信重名,因为他被封为韩王,所以史称韩王信)作为封地,作为一个分封的属国去抵御匈奴。可是当年秋天,匈奴来攻的时候,韩王信却和匈奴约定好共同攻打汉朝。韩王信献出了国都马邑,投降了匈奴,并率军攻打太原。
勃然大怒的刘邦,在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十月,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反击。战役的初期,汉军进展顺利,连续击败韩王信的叛军,以及叛军和匈奴的联军,甚至还击败了冒顿单于的先头部队。此时已经是冬季,天降大雪。而棉花这样的重要御寒物资要到一千多年后的宋元时代才开始推广。因此,当时汉军士卒自然缺乏足够的御寒服装。普通汉军战士多被冻伤,甚至有20%到30%的士兵被冻掉了手指。汉军的行动越来越迟缓,各部队之间也出现了脱节。
同时,刘邦在连胜之后,中了冒顿单于的示弱诱敌之计,产生了轻敌冒进思想。当刘邦亲率先头部队进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南30里的白登山。主力二十万汉军则还停留在楼烦、马邑一线。冒顿单于抓住汉军的这一漏洞,调集整个匈奴帝国的三十多万骑兵,将刘邦和汉军先头部队合围在白登山。汉军苦战7日不得突围,情况十分紧急。
后世人绘声绘色地演绎了刘邦脱困的过程:无计可施的刘邦向随行的谋士陈平求助。陈平建议派人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皇后),让她劝说冒顿解围。汉高祖采用此计,派使者用重金贿赂求见阏氏,并送上一幅美女图。使者说“汉朝有这样的美女,现在汉朝皇帝的状况非常困厄,打算把这位美女献给单于,以求脱困。”阏氏见图,担心单于得此美女,夺走冒顿对自己的宠爱,便劝冒顿解围撤兵。她说:“汉、匈两主不应该互相逼迫得太厉害。就算你夺取汉地,可能也会水土不服,无法长住。汉帝被围了七天,军中没有什么慌乱,想必是有神灵在相助,不如放他一条生路。”冒顿听后决心动摇,于是将包围圈放开一角,汉高祖刘邦这才顺利逃脱。
其实为后世所多为津津乐道的使者与匈奴阏氏对话,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并没有提及。相反,司马迁强调“其计秘,世莫得闻。”那个对话的版本,出自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桓谭的《新论》一书。至于桓谭是如何能将一件将近两百年前,当事人都不晓得细节的事情,描绘得如身临其境一般,这就不得而知了。
更有意思的是关于白登之围的记述,同一本《史记》中都展现了不同角度的细节描写,堪称汉匈历史当中的“罗生门”。
《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後罢去。”
《史记·陈丞相世家》“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史记·韩(王)信列传》“汉令车骑击破匈奴。匈奴常败走,汉乘胜追北,闻冒顿居代谷,高皇帝居晋阳,使人视冒顿,还报曰‘可击’。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阏氏。阏氏乃说冒顿曰:‘今得汉地,犹不能居;且两主不相厄。’居七日,胡骑稍引去。时天大雾,汉使人往来,胡不觉。护军中尉陈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乡,徐行出围。’入平城,汉救兵亦到,胡骑遂解去。”
《史记·匈奴传》“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顿详败走,诱汉兵。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於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 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
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乃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冒顿与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於是高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
但是如果我们综合各方面历史记述,从军事角度而不是从简单的宫斗角度分析整个“白登之围”。那么,我们就能拨开历史的迷雾,发现被后世文人所演绎和想象所层层遮盖的历史真相。
刘邦因为轻敌冒进,与汉军主力脱节,导致整个指挥中枢和前锋被匈奴主力合围。汉军苦战7日不得突围,所带的粮食也要耗尽。在这窘迫之时,刘邦派使者贿赂匈奴阏氏,阏氏劝说冒顿单于,冒顿单于将包围圈放开一角,这些事情都确有其事。但是如果我们只按事情表面的现象去理解,就明显背离了冒顿单于的为人性格和军事常识。
冒顿在当太子的时候,他的父亲头曼单于喜爱后妻所生的孩子,就想废了冒顿。于是头曼派冒顿月氏国当人质,然后却故意发兵攻击月氏国,以此借刀杀人。冒顿偷得了月氏人的千里马,才逃脱了月氏人的追杀。
头曼单于见冒顿如此勇壮,就让他当上了万骑长。冒顿也没说什么,就是制造了一种名叫“鸣镝”的响箭。然后冒顿规定:“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出猎时,冒顿射出鸣镝,随从有不随鸣镝射往同一目标的皆被斩杀了。后来冒顿用鸣镝射自己的宝马,随从有不敢射者,也被立斩。再后来,冒顿又用鸣镝射自己的爱妻,随从仍有不敢射者,又被斩杀。最后,当冒顿用鸣镝射父亲头曼单于的宝马,冒顿的随从都没有一个人敢不射了。
这时,冒顿才显露了他的真实目的。当冒顿随父亲头曼单于出猎时,冒顿用鸣镝射头曼。冒顿的随从神经反射般都随之放箭,于是就射杀了头曼单于。随后,冒顿又诛杀后母及那个差点取代他的弟弟,杀光了不服从自己的大臣,自立为匈奴单于。
冒顿刚当上单于,东胡王乘其立足不稳,派使者来索要头曼单于的千里马。冒顿不顾群臣反对,将千里马送给了东胡王。东胡王又索要冒顿单于的阏氏。结果,冒顿不顾周围大臣的反对和气愤,把自己的妻子也送给了东胡王。东胡王认为冒顿软弱可欺,不再将其放在眼里,自然也放松了警惕。过了一段时间,东胡王又来索要匈奴与东胡之间的一块荒弃地。匈奴有大臣认为可以出让。结果冒顿却大怒,称:“地者,国之本也,奈何予人”。冒顿杀掉了主张让地的大臣,发兵突袭东胡。东胡猝不及防,东胡王被杀,其民众及畜产尽为匈奴所得。
可见冒顿是一个性格隐忍果敢,下手毒辣凶狠的枭雄。别人珍视的宝马爱妻,他是说杀就杀,说送就送。只要碍到他了,别说随从大臣,就是后母、异母兄弟,甚至亲生父亲,他杀起来也毫不留情。这样一个枭雄,现在调动了全国的兵力与汉帝国进行战略决战,并且已经包围了对方的整个指挥中枢。他怎么可能因为在他看来可以随意杀掉,随意送人的女人的几句话,就中止这么庞大而关乎国运的军事行动?如果冒顿是这样一个视军国大事为儿戏、耳根子软的人,估计早就死在了月氏国,更别说成为“草原苍狼之王”,建立如此强悍的帝国了。
所以,冒顿主动将包围圈放开一个缺口,明显是一个反常举动。从心理学角度,当一个人有突然的反常举动,那么他一定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其实我们综合前面的史料,同时换个角度考虑,就能发现其中的端倪。匈奴面对被包围的刘邦,可谓占据了天时:天气寒冷,汉军非战斗伤亡增多,战斗力下降;地利:将汉军重重围困;人和:兵力上的绝对优势。
虽然被围的汉军无法突破匈奴人的包围,但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匈奴人同样也无法突破汉军的防御。这就等于,冒顿单于动员倾国之兵,将刘邦和汉军前军包了饺子。但这个饺子夹生了,吃不掉。同时,后续汉军主力也在源源不断地赶来。等到第七天的时候,被包围的汉军、包围的匈奴人、前来解围的汉军主力,三方形成了一个僵持状态。之前占尽优势的匈奴人反而要担心被汉军内外夹击了。
本来冒顿单于也在等待韩王信叛军的支援,但韩王信的叛军却迟迟不到。背叛者从来都是得不到信任的,韩王信的叛军也是如此。冒顿甚至都开始担心叛军和汉军重新联合起来。因此,冒顿单于的战役决心不可能不发生动摇。但冒顿用兵一贯喜欢用假想欺骗敌人,使敌人出现误判,从而打破僵局占据主动。比如他对付东胡人就各种委屈求全,然后突然一击必杀。冒顿对汉军同样也是如此。之前匈奴和汉军的前哨战中,面对汉军战车与骑兵的正面突击,匈奴总是处于下风。因此,冒顿故意进一步示弱于敌,面对着汉朝的使者,故意将精锐隐藏起来,只显露老弱病残。于是成功欺骗了久经战阵的汉高祖刘邦,最终促成了白登之围。
因此,冒顿单于听从阏氏的劝告,主动放开围困一角,最大的可能是一个假象和烟雾,背后有着更大的杀招。《孙子兵法》曾经说过“围师必阙”。强调包围敌人时,为防止敌军产生拼死作战的决心,要虚留缺口,以动摇敌军指挥官的意志,涣散敌军士兵的斗志。更重要的是,虚留缺口并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敌人逃跑时,发动致命一击,使敌人在仓促逃跑过程中陷入覆灭。冒顿单于够呛读过《孙子兵法》,但大草原上残酷的生存竞争无时不刻在教授在他这种战争哲学。
草原上的群居猛兽,如狮子和狼常常会进行类似的围猎。比如狼群捕猎鹿的时候,会先分散于鹿群的四周,全部隐蔽,逐渐逼近鹿群。当靠近之后,一部分狼采取骚扰或追赶的方式,把目标赶往隐蔽好的头狼附近。当鹿奔跑到埋伏的头狼身边时,头狼便开始以偷袭的方式发动必杀一击。一来鹿已经开始慌乱,二则出乎其意料,故而比简单的追赶更加容易获得猎物。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很早就学会了这种需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群体作战伏击作战方式。13世纪波斯史学家志费尼(Ala-al-Dn‘Aa-Malik Juwain)记载有关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远征国外的历史著作《世界征服者史》一书中记载到:“凡从事战争者,必先训练使用武器,必须熟于围猎,如何迫近野兽,如何遵守秩序,如何依人数多寡,包围兽类。
联系冒顿灭亡东胡之前给东胡的“甜头”,从军事角度分析,冒顿在白登之围中给刘邦的这个解围一角的“甜头”,更像是鱼饵。但当时僵持的战局,逼迫着身经百战的刘邦只能硬生生吞下这个“鱼饵”。这时候,陈平的身影出现了。历史上的陈平不是那个后世描写的谋士般的形象。当时他的官职是护军中尉,汉帝国军队里的高级军官。历史上记载的陈平奇计,也不是那个“宫斗奇计”,而是一个重要的战术建议。陈平建议:士兵手持强弩,以战斗队形,徐徐撤出围困。
草原上的哲学,面对强壮的敌人要主动退让,以减少己方的损害。野狼捕猎时也是让开最强壮的猎物,只攻击病弱者。匈奴的哲学更是如此。面对着围而不乱、退而不溃,严阵以待的汉军阵列,匈奴人找不到发动致命一击的契机。同时,前来救援的汉军也赶到了。因此,冒顿单于只能撤兵北返,汉匈两大帝国的第一次碰撞就这样落下了帷幕。虽然没有最终的结果,但双方也在这次碰撞中,体会到了对方的实力。
在正面战场上,匈奴对面汉军的车骑突击处于下风。面对严阵以待的汉军,匈奴也无法突破其防御,讨到什么便宜。但匈奴则可以通过机动力上的绝对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决定在什么时候打,在哪打,或者通过袭扰、围困来拖垮汉军。
总之,这就是两大势力在不够了解对方情况下发生的一次主力会战。
刘邦如果不是太过轻敌冒进,不管有没有韩信,都不会发生白登之围。
而如果是韩信来指挥作战,就算不发生白登之围,汉匈这种实力对比依然存在。奇谋与决断是无法短时间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实力对比。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大家好,我是老王。
首先,题主,刘邦被匈奴四十万大军围困在白登时,韩信还没有死。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韩信是公元前196年死的。
白登之围之前,刘邦刚把韩信给抓了,贬为淮阴侯。 汉六年(前201年)有人告韩信谋反。韩信杀了项羽的旧部将钟离眛,去陈谒见刘邦。刘邦趁机抓了韩信,但是没有杀韩信,只是改封他为淮阴侯。从此以后,刘邦再也不信任韩信。韩信也知道刘邦畏惧他的才能,所以也称病不上朝,不跟随刘邦出行。
韩王信联合匈奴反叛大汉,刘邦帅32万大军征讨。此时,韩信肯定是去不了的。原因有三:
第一,韩信已经得不到刘邦信任。被贬为淮阴侯以后,就装病了。韩信也怕被刘邦再抓到什么把柄,所以不敢去跟着刘邦出征。(韩信不去给刘邦打仗)
第二,韩信除了在围困项羽于垓下,都是独自领兵。刘邦不会拉着韩信一起攻打匈奴,刘邦和项羽容易意见不合,反而涣散军心。(刘邦不敢带着韩信当参谋)
第三,刘邦怕韩信谋反。大汉建立以后,刘邦一直在铲除异姓王势力。白登之围前,刘邦刚贬了韩信,韩信正恼恨刘邦。所以,刘邦不敢让韩信率领大军平叛,攻打匈奴。万一韩信临阵倒戈,这样的“战神”肯定能把刘邦给灭了。(刘邦更不敢让韩信独自领军出征)
回归正题,如果真让韩信去打匈奴,能赢吗?
我觉得,有点难,但是也不会像刘邦这样败的很惨。
有点难,是因为匈奴当时太强大了。冒顿单于拥有40万大军,而且基本上都是骑兵。而,汉初年,大汉实在太穷。史书有史记载的,宰相大臣上朝,没有马匹拉车,是牛车。皇家想找到一色的马匹充数都找不到。而匈奴,正处于实力最强的阶段。秦始皇能打赢匈奴,是因为当时秦军实力最盛,秦军弓箭刚好能破匈奴骑兵!中原对游牧民族骑兵作战,必须在中原国家盛世,以强打弱才行。
但是,韩信基本不会败,应该会惨胜。韩信有过以弱胜强的战绩,是出了名的“谋将”,肯定不会冒进,更不会被围困在白登。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公元前201年,匈奴进攻汉朝马邑,韩王信直接投降了匈奴,韩王信和匈奴合兵攻到了晋阳城下。刘邦得知消息,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前去迎敌。刘邦是真的想扫平匈奴,去掉这个心腹大患,但总是事与愿违。
史料记载:
“高帝自将兵往击之。会冬大寒雨雪,卒之堕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顿详败走,诱汉兵。”
起初,汉军连战连捷,就连刘邦本人就有了轻敌之意,索性派兵快速突进。匈奴冒顿单于并非等闲之辈,他先用老弱残兵,麻痹汉军,接着将刘邦的军队引入了包围圈。汉军兵力不少,但大多数步兵,机动能力较弱,而匈奴几乎全是骑兵,兵力也有四十万之众。
在行军的过程中,汉军遇到了暴风雪,气温骤降,很多士兵的手指都被冻掉了,严重影响作战能力。刘邦到了平城,匈奴伏兵四起,这回刘邦才意识到坏了,上当了。刘邦轻敌冒进,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是里无粮草、外无救兵,足足被围困了七天。
好在陈平在刘邦身边,为其想出一个办法,派人重金贿赂冒顿单于的妃嫔阏氏。阏氏收到好处,这才帮汉朝在单于面前说了几句好话,让冒顿单于放弃了围剿的计划。见匈奴稍有撤军,刘邦率众这才突围出去,捡了一条命。
在把刘邦被困在白登山之时,韩信还活着,并没有死,那么如果韩信在军中,能帮刘邦避免白登之围吗?
首先,匈奴的实力要强于汉朝!
就算真的韩信在刘邦军中,很可能也无济于事,想要战胜匈奴,极其困难。
史料记载:
“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
在楚汉争霸之际,匈奴冒顿单于杀死了头曼单于,夺取了政权。而且在冒顿单于的指挥下,匈奴军队击败了东胡、月氏、楼烦等部落,统一了匈奴各部,于是匈奴实力大增,到达鼎盛时期。
我们反观汉朝,楚汉战争持续多年,刘邦接收的也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度,国家没钱、百姓贫困,按照国力,根本无法和匈奴抗衡。纵使韩信的统兵水准再高,可能也无法抵得过匈奴强悍的骑兵部队。
从白登之围后,刘邦就转变了对匈奴的态度,既然打不过,那就选择妥协,以和亲、送礼等方式,维持和平。刘邦去世后之后,吕后、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一直以和亲为媒介,维护两国的安定,不是说不想打,而是没有实力打,所以只能选择韬光养晦。
等到汉武帝即位,汉朝是的实力已经积累到顶点,府库钱币推挤如山,粮草甚至腐烂发霉,加上卫青、霍去病等几位猛将,这才敢于和匈奴一较高下。
由此可见,以韩信一人之力,无法解决两国巨大的实力差距,况且让韩信再上战场,也是刘邦不会允许的。
更重要的是,刘邦根本不信任韩信 !
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就好比是贸易伙伴关系,刘邦让韩信为其攻城拔寨,而韩信通过刘邦这个平台飞黄腾达。韩信对刘邦是有感激之情的,否则当初蒯通劝其三分天下,韩信就可能直接同意。然而韩信和刘邦的关系一直是不温不火,甚至经常产生矛盾。
公元前202年,刘邦趁楚军缺粮,和韩信、彭越,约定一起进攻项羽,而刘邦到了固陵,却没有看到韩信、彭越的援军,刘邦反而被项羽杀得大败。韩信、彭越表面上是归附了刘邦,但同样都各怀鬼胎,想把利益最大化。
史料记载: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
刘邦本来是很窝火的,竟然被韩信、彭越两人耍了,但刘邦还是听了张良的计策,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并赐予相应的地盘。韩信、彭越见到了好处,这才和刘邦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在韩信的指挥下,才将项羽围到垓下,一举击败了楚军。
韩信有极高统兵才能,正是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才能一统江山,但韩信经常搞一些小动作,让刘邦不胜其烦。刘邦对韩信不仅不信任,还慢慢生出了杀心。
项羽死后,他手下将领钟离昧投靠了韩信,而刘邦原本就非常痛恨钟离昧,果然,不多时,有人就举报韩信要谋反。谋反大罪在哪朝哪代基本都是死罪,只要沾上边,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
史料记载:
“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虽然楚汉争霸已经结束,韩信也是衣锦还乡,但是其野心一直没有泯灭。韩信一度想起兵造反,却又畏惧刘邦的权威,反复思量后,韩信决定用钟离昧的人头换取平安。韩信的不确定性,刘邦一直看在眼中,这次刘邦找不到实际证据,就饶了韩信一命,将其贬为淮阴侯。
从头到尾,在刘邦印象中,韩信早已经被贴上了不靠谱的标签。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在刘邦看来,杀韩信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一旦找到把柄,即刻就会将其斩杀。
公元前197年,陈豨举兵造反,韩信和陈豨约定里应外合,颠覆汉朝政权,不巧的是走漏了风声,被吕后得知了消息。萧何和吕后共同谋划,假意说陈豨已死,以祝贺为理由邀请韩信参加宴会。
韩信就这么着糊里糊涂被斩杀于长乐宫,当时刘邦率兵征讨陈豨,并不在京城,等他回来之后,知道韩信已经被杀,几乎是没有什么反应,只是问了一句:
“信死亦何言?”
仅此而已。
韩信和刘邦只是个互相利用的关系,根本谈不上什么兄弟情义。所以刘邦在率兵讨伐匈奴之时,根本不可能让韩信去统兵,他从里到外压根不信任韩信。
之所以在斩杀异姓王的战争中,刘邦总是御驾亲征,就是因为刘邦不信任所有人。而且韩信劣迹斑斑,早已经是黑名单的一员,无论如何,韩信都不可能再被重用。
其实,就算是刘邦有肚量,让韩信在军中,总指挥权还是在自己手中的,韩信也发挥不了作用。即使总指挥权在韩信手中,仍然是打不过匈奴,还是无法避免白登之围。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笔才认为,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当然可以避免白登之围。
其实韩信的军事才华在楚汉争霸中已经展示的淋漓尽致,楚汉归附于项羽的诸侯王几乎都是韩信一个人消灭平定的,剪除了项羽的羽翼,功不可没,特别是在垓下之战中,刘邦把军事指挥权交给韩信,使得韩信和项羽这两大超级人才得到一次终极PK的机会。结果在正面战中从没有失利过的项羽遭受最大的打击中,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之阵让数万楚军竞折腰。此战过后,项羽的自信遭受到了前所末有的打击,楚军纷纷逃离的情况下,选择了乘夜突围,最终乌江自刎。
然而,刘邦一平定天下,马上把韩信的兵权夺回。随后一边治国安邦,另一边开始屠杀功臣,而为建汉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英布、彭越等人成了刘邦重点打击的对象。后来聪明的刘邦,假借吕后之手,成功除去了韩信这个心腹大患。这其中萧何也成了“郐子手”,引发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来。
韩信之死,便是功高震主的具体体现。其超级的军事才华无人能及,这让刘邦极为不放心,同时,韩信不懂得“藏锋”,立下赫赫战功后,依然很“高调”,这也成了刘邦枪打出头鸟的柄把。
回到匈奴的话题上来。匈奴一直侵犯汉的边疆,刘邦在忍不可忍的情况下,才决定亲自挂帅出征。结果因为冒敌轻进,而中了匈奴人的计,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之后,在陈平的妙计下才侥幸脱险。一井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后,刘邦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图和平共处。
其实,匈奴虽然彪悍,虽然勇猛,但并不是无懈可击。而如果韩信不死,他来对付匈奴,显然是不成问题的。项羽这样神勇的盖世名将都败在了他的手下,匈奴自然也不在话下。首先,如果刘邦第一次出征匈奴时,韩信在话的,肯定不会这么轻易中了匈奴的奸计。而颇懂兵法的韩信会针对匈奴制定很多灵活的战术和战略部署,而打败四脚发达、头脑相对简单的匈奴自然也不在话下。
总之,如果韩信不死,他随刘邦出征,白登之围自然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韩信不死,刘邦可以避免白登之围吗?
当然避免不了,因为白登之围时,韩信就活着。
不过,哪怕韩信活着,在长安以列侯的身份“监视”居住的他,也没有跟随刘邦出征,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力挽狂澜的可能性。
而从战役本身的角度来讲,刘邦的被围,其实是必然的,而战役的结果也是必然的。
白登之围的缘起是北迁晋阳的韩王信,再次迁都马邑之后,在匈奴的进攻之下,投降匈奴,并将兵锋直指晋阳,甚至蔓延向上党盆地。
面临今天整个山西省即将丢失的局势,刘邦不得不出征平乱,在樊哙、周勃等多路大军的合击之下,韩王信与匈奴联军,多次战败,不过也借着战败,用骑兵完成了迂回的布局。
等到刘邦统领32万大军,自楼烦、宁武北上进入大同盆地的时候,整个战役进入了第二阶段。
刘邦的大军开始直接面对在代郡、雁门郡区域内游荡的匈奴单于大军。
由于匈奴的战略欺骗,刘邦在北渡宁武之后,即亲统车骑,直奔平城,在平城附近被包围。
注意,此时的汉军步兵仍为周勃统帅,在刘邦的身后,进攻被匈奴和叛军迂回部队重新占据的楼烦三城,数天后,才转头北上,解救刘邦的前锋军。
事实上,刘邦本人自起兵之后,一直亲统郎中骑兵和太仆轻车部队,作为突击的矛头,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几年,平灭英布叛乱中,甚至中了流矢。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种习惯,本身就让平城之围成为必然,而另一个原因就是汉军车骑的数量,能不能独立撕开匈奴的围困?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汉军大骑兵集团的组建,已经在彭城之战后,因为“楚骑来归者众”,也就是楚国的骑士投靠,而非秦国的旧骑士,恰恰相反,在还定三秦的过程中,汉军曾多次对抗雍王章邯的车骑部队,秦人车骑已经消耗殆尽。
所以,刘邦所部的车骑部队,实际上是秦人车骑的残部+楚骑残部+楼烦骑和其他零散的胡骑兵以及各地的轻车部队。
问题是,在平灭英布前,刘邦调动陇西、上郡、北地三郡车骑和巴、蜀材官及中尉卒卫长安,总数才3万人,而以上地区,已经是函谷关以西旧秦地的几乎全部,也就是说,三郡车骑可能只有“万人”左右,甚至以下的规模。
而郎中骑兵,只有左右二校尉,以一部五曲来计算,最宽裕的是1万骑,以一部二曲计算,则只有4000骑。
也就是说,刘邦在平城之战中所统帅的前锋中,骑兵,比照兵马俑中的骑、步比例,约为1.16%,32万人,约为3712人,略等于“一部二曲”编制的郎中骑兵数目。
至于轻车兵,则要多一些,以汉文帝时国力充裕时,10万人1000乘的比例计算,约有3200乘。
1乘去掉御手,战斗兵为1发弩、1甲士,则轻车士有6400人,加3712骑,则约为10000人。
也就是说,刘邦是以车骑10000人,被匈奴骑兵围困在白登山,而匈奴单于本部骑兵,按照《史记》、《汉书》中的记载,总数绝对到不了所谓的40万,往往是以8-10万的动员规模为一大骑兵集团。
则刘邦是被8-10倍的骑兵所围困,而匈奴骑兵的战斗力孱弱,以弓箭为主要武器,远不如汉军的轻车使用的强弩射程,所以,多日也啃不下这根硬骨头。
等到东方代郡的樊哙、陈豨部队来援助,周勃步兵也到了平城南面,匈奴骑兵,自然要集结防卫,放刘邦车骑离去。
综上所述,如果是韩信领兵,最大的可能是匈奴遁逃,歼灭匈奴主力,则是其兵种缺陷机动力缺乏的不可能任务。
------------------
推荐阅读:
你是因为某个观点而支持某人,还是因为支持某人而支持他的观点?
你小时候有没有偷偷去过池塘或者河里游泳?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
一人跳河自杀,一人失足落水,在只能救一个人的前提下你会先救谁?
上一篇:历史上有什么搞笑的发明?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