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明初,有三大问题一直困扰着朱元璋。
一是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明军北伐,虽然推翻元朝,收复汉地。但明军未能将退回漠北的北元残余彻底歼灭。而未能彻底歼灭北元残余的结果,就是蒙古人虎踞漠北,复辟之志犹甚。始终对中原虎视眈眈。明朝外部形势很不乐观。
二是内部存在统治隐患。
明军推翻元朝前,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中原汉地,有两百多年被北方少数民族统治的历史。长时间的不统一,导致明朝初年时,南北方汉人在很多方面都有隔阂。这种隔阂,不小于今天的海峡两岸。
三是都城的选址不理想。
这个不必多解释。南京位置偏东南,对北方鞭长莫及。朱元璋其实也很早就意识到了都城问题,有过迁都考察。
西安、洛阳、开封,都在他的考察范围内。
只是迁都一事,牵扯太大。需要朱元璋做通盘考虑后,再下定夺。
因此朱元璋在迁都考察前,便想到了委派儿子镇守边关,以分封暂代迁都的办法。
而这也正是朱元璋在1370年,要重启分封制的原因。
搞清楚了朱元璋重启分封的原因,再来看明朝分封的特点。
相比于西汉和西晋,明朝的分封不太一样。
具体区别表现为两点。
第一点是西汉和西晋的藩王,都是对内的。
西汉建国之初,六国遗民不认什么皇帝,就认他们的齐王、楚王、赵王……
谁来做齐王、楚王、赵王……。不重要。
反正老百姓也不认识以前的王。
但是,一定要有人来做这些王。
刘邦搞郡国并行制,在帝国的西部实行郡县制度,东部实行分封制。初衷,是希望藩王治理关东,稳定内部统治,争取不再重演秦朝二世而亡的局面。
西晋也一样。
晋之前的秦、汉、魏三朝。
秦朝不搞分封,二世而亡。
西汉实行分封,虽然搞出了七国之乱。但汉室成功摆脱了二世而亡的命运,依靠藩王完成了中央集权,国祚延绵了近两百年。
曹魏不搞分封,建国仅29年,皇帝就失去了权力。差不多也是三世而亡。
司马氏和曹氏一样,都是以士族为基础,篡权上位。
有秦、魏这些珠玉在前,司马炎建晋后,自然是吸取了秦、魏教训,以宗室掌兵,抑制各地不断膨胀的士族。
因此,西晋的分封也是对内的。
皇帝以封藩,压制士族势力,慢慢完成中央集权。
不过相比于西汉,西晋的封藩策略明显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那就是皇帝过分信任藩王,把藩王都封到京城周围,寄希望藩王能和中央联手,制衡士族势力。
而这会导致士族与皇帝离心离德。
一旦当藩王造反,反噬皇权的时候,没人能站出来制衡藩王,拱卫皇帝。
相比于司马炎,刘邦当年的手腕明显要棋高一着。
他把藩王分封到关东,把功臣集团和外戚笼络在关中。
功臣或外戚反噬皇权,藩王能起兵勤王。
藩王在外地造反,功臣和外戚在中央能协助皇帝平叛。
皇帝始终能平衡各派势力,保持一个比较稳固的统治基础。
西汉和西晋的分封都是对内的。
明朝的分封则是对外的。
朱元璋把辽、宁、燕、谷、代、晋、庆、肃王分封在九边,扼守边境要塞,直面外患。
这是外屏藩王防线。
把秦、周、鲁、齐、楚王分封在二线。刻意与驻守九边的一线藩王拉开几百里的距离。
这是内屏藩王防线。
至于南京附近,则不封王。
他此等操作的目地,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想让藩王在外线镇守,做为中央的屏障存在。
蒙古人要想入侵,先得过外屏藩王一关。
过了一线屏障,还有二线屏障。中央有充足时间调兵遣将。不至于像宋朝一样,北方防线形同虚设。只要外敌入侵,就能杀至京城附近。
另外,两道屏障的设置,对藩王也是一种天然制衡。
一线外屏藩王如果造反,有二线内屏藩王在中间顶着。前者的造反很难成功。
二线内屏藩王如果造反,有一线外屏藩王负责抄后,配合中央两面夹击。后者的造反也很难成功。
中央附近因为没有藩王,不担心重演西晋藩王反噬皇权,导致八王之乱的一幕。
也不必担心像唐朝一样,边境藩镇造反,皇帝拿藩镇一点办法没有。
很多人批判朱元璋,说他小农心态,分封就是为了宠儿子。
这是不对的。
因为朱元璋分封,如果真的是为宠儿子,那他没必要把儿子们分封到北方边境,让儿子们替他戍边。把儿子们养在富庶的江南,吃香喝辣的,这不是更宠儿子?
实际上在朱元璋眼里,他的儿子就一个。
就是朱标。
其余儿子,在他眼里,都是为了维护朱标地位而存在的人形工具罢了。
第二点是汉、晋的藩王,都有很大权力。
西汉藩王在自己封国内,政军财一把抓,说翻脸就能翻脸。
西晋的藩王弱化了一点。在封地内有收税权和拥兵权,没有行政权。
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政权出自枪杆子。
藩王有钱有枪,还怕没政权?所以西晋的藩王还是可以说翻脸就翻脸。
相比于西汉和西晋,明朝的分封更像是元朝诸王出镇制的翻版。
藩王没有地盘,所谓的地盘就是王府。
藩王也不能拥兵,所谓的拥兵权,就是自己王府的护军。
朝廷的军队,没有中央命令,藩王调不动一兵一卒。
藩王在没有地盘,没有兵权的情况下,实际地位只相当于总兵。
他们与总兵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是皇子。
朱元璋的这种操作,明显就是仿效元朝的宗王出镇制度,试图把一部分兵权捏在自己家人手上。避免兵权旁落,陷入唐朝、宋朝那种君弱臣强的局面。
综上。朱元璋重启分封制的初衷,是为了巩固统治。
他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把藩王封到外地,刻意得封在一、二线,也是为了巩固统治。
一切,都是为了巩固朱家的统治服务。
不过,尽管朱元璋老谋深算,尽可能的想避免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但他还是失策了。
他的失策,具体表现为两点。
一是他挑选的继承人朱允炆,以及他给朱允炆选的辅臣黄子澄、方孝孺都太迂腐了。
朱允炆继位后,启动削藩。
削藩,这本身没问题。如果朱允炆采纳齐泰的建议,直接派人逮捕朱棣,就没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但朱允炆偏偏要采纳黄子澄的建议,先削周王等二线内屏藩王。
这么搞,既打草惊蛇,导致朱棣有所防备。
也导致朱元璋布置的第二道内屏藩王防线出现了漏洞。
齐王和周王被废黜,鲁王又是个娃娃。
当朱棣起兵靖难时,北平与南京之间,缺乏内屏藩王拱卫。燕军就像进菜园子一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第二个失策是朱元璋滥杀功臣,导致外姓功臣集团与皇帝缺乏之间起码的利益绑定。
前面说了,西汉分封比西晋强的地方,在于刘邦把功臣和外戚的利益与皇权绑定了。
功臣和外戚只有效忠于皇帝,才能维持家族荣耀。一旦帝位易主,藩王登基,重用自己的一班心腹,大家都可能要靠边站。(实际上从文帝继承大统开始,旧有的功臣集团就渐渐退出了西汉的政治舞台)
皇帝有周勃、陈平、灌婴、周亚夫这些强人的辅佐,饶是不可一世的吕氏,兵强马壮的关东藩王,最终都被强大的中央给碾碎。
如果,我是说如果。
如果朱标不死,靠着朱元璋给他留下的太子党辅佐,朱棣根本不可能造反。
即便造反,也会被中央碾碎。
但朱标的死,打乱了朱元璋的部署。
为了扶持朱允炆上位,朱元璋不得不对太子党痛下杀手。顺带手,还把晋王朱济熺的老丈人傅友德,周王朱橚的老丈人冯胜给一并弄死。
而朱元璋滥杀功臣,让不谙世事的朱允炆继位的结果,就是中央的政治军事失衡,藩王对中央离心离德。非功臣家族出身,靠科举上位的职业官僚对皇帝也离心离德。
在藩王和一班职业官僚看来,无论是奉建文帝为正朔,还是改尊永乐帝。大家都是效忠朱明皇室。
他们利益、志向取向,是多元的。不像功臣集团,是与皇帝高度绑定的。
朱允炆在在位时,缺乏强人辅佐,就连可用的次阶储备人才也极度匮乏。他自然也就无法遏制朱棣的谋反了。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了。朱棣造反成功,一大半的“贡献”都来自朱允炆。
他但凡听一点齐泰建议,快刀斩乱麻。都不至于沦落到兵败失踪的下场。
所以我们也不能因为朱允炆的失误,就把朱元璋恢复分封制的举动,给一棒子打死。
毕竟一个政策推出之初,肯定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时实际情况的。
咱们现在看历史,一眼争百年的同时,也要理解当事人的选择。
作为当事人,是很难感知到错误,尤其是感知到几十年之后才可能出现的错误。
出现了错误,后世子孙在根据新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进行一定的改革就好了。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永远的真理,只有不断的革新,社会才能进步。所以我们没必要追根溯源,揪着辫子不放,老是把靖难之役的责任归咎于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分封制,是中国商代起建立的分封诸侯的制度。
分封的对象除了功臣还有宗室;分封的形式是给他们土地和军队;分封的目的是让他们与最高统治者形成利益集团,维护王朝的统治。
西周灭商后,将分封制度发扬光大,更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给那些王室子弟和为建立西周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
被封的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比如服从天子命令;定期向老大朝贡;在发生真正的时候提供兵员和军费;维护周室安全等。
事实证明,分封制有利于巩固中央政府的统治。
但是凡事都是两面的,由于分封的诸侯权力过大,是事实上的国中之国;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诸侯就会做大做强,不服从中央的命令,不履行自己的义务,甚至向老大叫板,架空中央。
周天子最惨的时候,周平王驾崩连埋葬费也没有,欠下臣民的债没有法归还而债台高筑;更有甚者,诸侯国如秦国还以下犯上攻打周天子。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诸侯争斗损害了天子的权威,伤了帝国的元气,最后一根稻草就可以将其压垮。
所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灭亡的教训,用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西汉建立后,刘邦实行一国两制,即在继承秦朝的郡县制的同时,恢复了周天子的分封制。
所不同的是,刘邦建国之后的分封,只封自己人即刘姓人,不封异性为王。
虽然分封的藩王权力跟周朝时相比没有那么大,但依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影响到了王朝的稳定,王爷造反的事时有发生。
西汉时期发生过七国之乱,西晋时期发生过八王之乱,唐朝时期也发生过永王反叛事件。
内乱的发生虽然没有直接导致政权更迭。但对一个王朝的统治来说终归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打开潘多拉魔盒,敲响帝国丧钟。
比如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破坏了社会稳定,摧毁了国家经济,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为五胡乱华埋下伏笔。
因此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吸取前朝教训,非常重视加强中央集权,除了杯酒释兵权,剥夺了武将的军事指挥权,对于藩王的权力也做了很多限制。
赵匡胤虽然分封他们为王,但是中央政府一不给他们土地,二不允许他们有私人武装,三不许他们离开京城。
如此一来,他们只能规规矩矩,不可以乱说乱动。
因此纵观整个宋朝,哪怕是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藩王作乱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将分封制重新拾起,开始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
除了太子朱标,朱元璋的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子(靖江王朱守谦)都被封王,欢天喜地当上王爷,威风八面去外地就藩。
这些藩王的权力比宋朝大多了,不仅被授金册金宝,有万石岁禄,还在外有封地,有私人武装。
这些私人武装其实就是军队,规模在数千到数万之间。
藩王的政治待遇仅次于皇帝,所有大臣见了都要跪拜。
亲王的嫡长子,年满十岁,就被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拥有世袭特权。
而王爷的长孙,出生不久便可以被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王爷的其他儿子年满十岁,则被授涂金银册银宝,被封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其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
郡王的其他儿子,则被授镇国将军;其孙子授辅国将军,曾孙为奉国将军。
四世孙被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以下则为奉国中尉。
跟前朝一样,分封制度成为影响国家稳定的因素,形成动乱的源头。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上任伊始就看到了朱元璋分封制的危害,开始循序渐进削藩,希望剥夺叔叔们的权力。
不料他的削藩引起了藩王的恐慌和强烈反弹,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以尊祖训、诛“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国“靖难”为名,誓师出征攻打最高领导建文帝,历时数年的靖难之役由此爆发。
从此之后,除了汉王朱高煦小打小闹的造反,没有再爆发全国性的藩王叛乱。
因为深知朱元璋分封制危害的朱棣,开始削弱藩王的权力,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朱元璋虽然不是读书人,对历史也并非一无所知,不可能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
既然如此,在他统治时期,为什么将宋朝早已抛弃的分封制重新捡起来视若至宝?
发自内心的亲情
朱元璋出身贫寒,父母死后甚至连埋葬的棺材都买不起。受过穷的人,更懂得珍惜,更注重亲情。
朱元璋的大多数儿子出生的时候,明朝还没有建立,他们跟着父亲颠沛流离吃了不少苦。
朱元璋虽然打仗时下得了手,诛杀功臣时心狠手辣,但是虎毒不食子,他对自己的儿子满怀深情。
皇子跟自己离京就任的时候,诛杀功臣动不动就让数万人血流成河的朱元璋,竟然像个娘儿们,“涕泪沾襟”,爱子之心可见一斑。
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不仅希望他们能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还希望他们彼此间相安无事,能善始善终,不受到迫害。
而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就能达到这一目的,让他们有安全感。
如果朱元璋不是爱子心切,在他内定孙子朱允炆接班的时候,就开始削藩了,不会将烫手山芋留给没有政治经验的孙子。归根结底还是亲情束缚了他的手脚,宁愿冒着之后发生动乱的风险,也不愿意去削藩。
分封制的弊端,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已经露出端倪。靖江王朱守谦
就任后胡作非为,朱元璋也舍不得依法严惩,只将他调回京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7年之后,让其到云南为王;但是朱守谦不思悔改,继续我行我素。
即便如此,朱元璋也不忍惩罚,没有加罪于他,反而将其安置在老家凤阳。
越是这样,朱元璋越是坚持自己的分封制。因为如果自己百年之后,继任者不会像自己这样仁慈对待皇子。只有巩固分封制,才能让自己的皇子免遭迫害。
诛杀功臣后的无奈
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30岁的朱元璋消灭了各路义军,在应天府称帝,实现了自己的帝王梦。
但这时的朱元璋还不能高枕无忧,北方还有蒙古残余,妄图卷土重来;广西、四川等地还没有攻占,政权还不稳定。
明朝建立后,从1370到1388年的18年间,朱元璋亲自开展的伐元军事行动就有八次。
而就在这期间,朱元璋为了让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远姓朱,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诛杀功臣行动。
因为那些功臣都不姓朱,跟朱元璋势同水火,他们随时随地都会拥兵自重,颠覆大明政权,所以必须铲除。
尽管北方还有战事,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了。
当蓝玉、常遇春、冯胜、傅友德等忠臣良将良诛杀后,大明江山靠谁来捍卫,当然是朱元璋的儿子们。
北伐的时候,朱元璋的5个儿子都能担当重任;五子朱橚亲率兵役赴北平府援送粮草;四子朱棣能够亲自挂帅,带兵北征,还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
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将功臣斩尽杀绝;为了平定北方,就只能重用自己的皇子,将他们封王,给他们带兵的权力。
朱元璋将自己的20多了皇子分别封王,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就藩,拱卫京师,维护大明江山稳定。
朱元璋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皇子齐心协力,保卫大明江山。
比如,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让朱棣就藩燕京北平看守大明的北大门。
1388最后一次北伐结束后,又把十七子朱权封到大宁;完成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朱元璋高兴地说:“朕北顾无忧矣!”
胸有成竹的坦然
以朱元璋的精明,他不会不知道分封制的危害,更不会不知道四皇子朱棣才华超群,桀骜不驯,有野心。
而且被定位接班人的朱允炆,也看出了分封制的潜在威胁,祖孙俩曾经就此进行过探讨和交流。
《皇明史窃》记载,当时还是皇太孙的建文帝曾和朱元璋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谁)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你)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无以易此矣。
意思是说,如果有外敌,那么藩王可以协助皇帝抵御。那么如果藩王不守规矩的话,谁来抵御?朱元璋沉思之后,反问道:你觉得该怎么办?
朱允炆说:不听话,能够以德、以礼治之最好,要不然就是削地换人,实在不行只能举兵镇压。朱元璋听完说道,也只能这样。
朱元璋不知道孙子朱允炆在军事上不是儿子朱棣的对手吗?
但是那些能征善战的大将都被杀尽了,即使自己朱允炆即位后藩王发动了叛乱,无论鹿死谁手,江山还是姓朱。
正是朱元璋有这点自信,才决心推行分封制。
但是,朱元璋推行的分封制还是产生很多弊端,成为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代宗室藩王们在明成祖朱棣和仁宗、宣宗之后,权力被限制,没有了大规模的私人武装,失去了发动叛乱的能力,只能花天酒地、拼命造人。
宗室人口,从洪武年间的二十多家,至正德嘉靖间繁衍到了2万余人。
到了明末,王室宗亲人数不低于10万。每个王室子弟都张着血盆大口,挥金如土、穷奢极欲。
比如明末被李自成杀掉的福王朱常洵,拥有庄田二万顷,还垄断了江都和四川等地的食盐和茶叶的销售。
福王被杀后,李自成没收了他的财产当做军费,出动上千辆马车,搬运了几天。
由此可见,藩王们的生活多么奢侈。
这样一个特权阶层,不但吸尽了民脂民膏,加重了百姓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也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为大明灭亡埋下伏笔;这跟朱元璋设立分封制的初衷背道而驰,是他始料未及的。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历史,对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
毕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是太子外,他想要让其他25个儿子都称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
不过我们从朱元璋分封诸侯王的地形图上,可能就会有其他的认识。除了自私自利的一面以外,朱元璋还是有其他考虑的。
一、朱元璋希望皇子们负责保卫边疆。
过去我认为朱元璋的分封制对中央的皇帝,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选择。毕竟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基本不受任何任人的控制,就连皇帝也很难插手。
其实从分封地形图上来看,朱元璋还是有考虑的,他的大多数儿子,都被分封在了北方,而当时的首都在南京。
所以说这些儿子们不光是去北方享福的,他们更是前往北方负责镇守明朝的边关。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历史上镇守边疆的大将造反的情况数不胜数,老朱认为只有自己的子孙负责镇守边疆,才能保证大明朝的安全。
1、东北片区。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平,将朱权分封在内蒙古境内的大宁,将朱植封为辽王,镇守辽东,将朱模封为沈王,驻守在沈阳。将朱松封为韩王,镇守在辽东开原。
这些地方,过去都是元朝的地盘,后来朱元璋打下来以后,逐渐成为了明朝和北元之间较量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朱棣还处于相对靠南的地区,所以他在当时对大明朝的作用,远没有历史上吹嘘的那么重要。
2、西北地区。朱元璋将朱橞封为谷王,镇守宣府。将朱桂封为代王,镇守山西大同。将朱栴封为庆王,镇守在宁夏银川。将朱楧封为肃王,镇守在甘肃平凉,后改任甘肃张掖。将朱棡封为晋王,镇守在山西太原。
这几位藩王,主要应付长城正北面的北元势力,他们也都是手握重兵,占据有利位置。地位完全不比东北地区的差。
3、内陆地区。内陆地区的分封,主要以两湖地区和四川为主。其中两湖分封了朱梓为潭王,镇守长沙。朱桢为楚王,镇守武昌。朱柏为湘王,镇守荆州。而四川则是分封朱椿为蜀王,镇守成都。
当然也做了一个实验,让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担任了永镇云南的重任。这些内陆王爵,主要还负责镇守在山川要地,并不是多么富饶的地方。
从以上的安排来说,最艰险的地方,朱元璋都留给了这些儿子们。要么让他们镇守北方边境,跟北元抗衡。要么让他们镇守内陆,镇压地方豪强。
二、最富饶的地区,依旧留给了朱允炆。
朱元璋对孙子朱允炆算是比较不错了,虽然这些诸侯王也是麻烦,不过如果不削藩的话,在短期内,未必就能掀起什么巨浪来。
除了刚才那些地方以外,剩下的平原地区,全都是比较富饶的地方。这些地方良田众多,百姓殷实,全都被朱元璋交给了朱允炆。
这么来看,朱元璋对后事的安排,还算比较妥当。他不放心其他人镇守边疆,因为历史上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汉高帝刘邦过去就把韩王信分封在北方,结果人家投降匈奴了,还带着匈奴人来打自己。后来他把那么好的好兄弟卢绾分封到了北方,结果好兄弟也叛变了。
所以说不是一家人,似乎总有些不放心。万一他们联合外人一起来对付自己,那朱元璋的后代子孙们,能吃得消吗?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有利有弊,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利大于弊的。毕竟再怎么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
三、本朝永远只吸取前朝的教训。
封建王朝其实很有意思,总会吸取前朝的教训,至于再往前的历史,由于不够深刻,所以不会被本朝的人所采纳。
比如说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的分封制教训,所以在秦朝实行郡县制。到了汉朝,又吸取了秦朝的郡县制教训,改成了分封制加郡县制。
再等到曹丕建立曹魏的时候,将兄弟们的权力都给取消了,再次在天下实行了郡县制。等到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以后,吸取了曹魏不分封子嗣兄弟的教训,一口气封了那么多司马家的王爵,结果导致了西晋的八王之乱。
紧接着南北朝时期,是大混乱的局面。一直到了隋朝,取消了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唐朝的时候,一度想要恢复分封制,结果约等于失败。
到了宋朝再次彻底废除分封制,把宗室子弟都摁在京城。等到元朝,正儿八经地实行了行省制度,算是一大创举了,是郡县制2.0版本。
那么明朝朱元璋建国以后,自然是吸取了元朝没有搞分封的教训。他认为地方官都不是自己家的人,自然不会为大元朝卖命,所以才会把江山给轻易丢了。
这话听着好像也很有道理,我们没有批评的权力,毕竟人家老朱才是当事人,最知道那个时代需要的是什么,最缺的又是什么。
总结:分封制错了吗?也不能这么说。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处于分封状态的。而且很多分封的王朝,其实也能延续很久。
比如说奴隶制社会的周王朝,延续了800年之久,汉王朝更是有400年之久。明朝也有200多年,所以不能说分封制就彻底错了。
当然了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分封制肯定错了,为啥?因为普通人分不到一杯羹啊!那些撰写历史的文人们,没有哪个是得到分封的,他们自然要抨击这种制度。如果你给他一个王爵,再给点封地,你看他还骂不骂分封制。
参考资料:《明史》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在秦始皇大一统后,封建制登上历史舞台,但在前进的途中,也曾遭遇过倒车,没有生命力的分封制曾三次入侵,分别是西汉分封、西晋分封和明初分封。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次分封也无一例外地引发了内乱,西汉分封引发七国之乱,西晋分封引发八王之乱,明初分封引发了靖难之役。这三次历史教训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分封制在封建历史的进程中确实没有机会了。
如果说西汉、西晋的分封还可以被视为对分封制的倚重,那么在封建制运行了一千多年后,朱元璋再兴分封,他又是出于何种考量呢?
一般被认为有三重因素:
其一,来自内部,实现“平民”对地主的管控
朱元璋和刘邦一样,都是平民出身。一个平民要建立一个封建王朝,如果没有封建地主的支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梦想的。
元朝在中原的统治,重在掠财轻于治理,北方人口少也相对落后,南方经济则相对发达。因此南方多地承担起了为元朝输送粮财的重要经济通道,江南是元朝的税收基地,粮食供应也主要来自江浙、江西、湖广等地,外加河南、陕西、辽宁等地。
元朝又将人口进行了四等划分,其中第三等为汉人,四等为南人。元朝的汉人意义有些特殊,是指原金朝统治下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而南人则专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
元朝在人口等级上的划分,也使得汉人,特别是南人,对北方的元朝统治在情感上更为憎恨,从而引发南北方在思想文化上的对立与隔阂。元末农民起义较为频繁的地区也戏剧性地出现在南方,最后致使元大都、元军都出现缺粮现象,釜底抽薪走向灭亡也正常。
尽管元朝对人口进行了等级划分,抬高蒙古贵族地位,对汉人实行高压政策,但这其中并不包括汉族的地主豪强在内。
早在蒙古灭金初期,汉族豪强地主就乘势建立起自己的军队以自保,并很快向蒙古靠拢,成为了蒙古统治者的帮凶。对于早期投靠蒙古的汉族豪强,蒙古统治者给予的是与蒙古贵族同等的至高地位。
特别是在忽必烈主政中原后,他利用汉人文化进行治理,控制了北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在南征大理、吐蕃也取得了胜利之后,他的声望在汉族地主阶级中日渐上升,许多汉族豪强士绅向他靠拢,愿意接受他的统治。比如刘秉忠、张文谦、许衡、姚枢、杨惟中、郝经、王文统等汉族地主知识分子,都是忽必烈的谋士,以及刘整、史天泽、张柔等一批武将。这些人为忽必烈攻灭南宋也奠定了基础。
在忽必烈夺取汗位之前,他早已跳出了蒙古“黄金家族”的小圈子,逐渐成为懂得汉法的新的封建统治者。元朝灭宋时,忽必烈已建立起完备的封建统治秩序。
鉴于江南地区在财政上的重要性,元军南下作战时采用了较为温和的手段,他们已经意识到注意保护江南财富,在取得江南后,也十分重用汉族地主,因此,南方的汉人地主在元朝也是受到优待的。
封建王朝本身就是一个地主阶级的政权,元朝的统治同样也是一样。到元末时,元朝军队早已失去了元初时的勇猛彪悍,不论军官还是士兵都早已腐化,元末的最后二十年基本都是地主阶级武装力量在战斗,而数量最多的也是汉人地主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安徽、浙江地区的地主阶级。
在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前,尽管农民军起义的面很广,战争区域也很大,军事力量发展也很快,但不论是刘福通,还是徐寿辉,均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很难取得大得进展。
在朱元璋加入起义军之后,他出身农民,痛恨地主是肯定的,但随着军事斗争的不断升级,他发现单单只是打击地主、消灭地主,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对地主的打击只会激发他们的顽强抵抗,但如果要想建立一个政权 ,没有地主阶级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只有联合地主阶级,与他们合作,取得他们的支持,起义军才有可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而这些地主阶级看到元朝政府不行了,转头支持朱元璋也不失为一种上策。于是很快,在朱元璋的阵营里出现了刘基、李善长、冯国用、宋濂、章溢、叶琛等,这些人都阳浙江、安徽地区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地方上很有威望,也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由此可见,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既有群众基础,也有地主阶级的拥护。那么对于北方,特别是蒙古政权还未完全消灭之际,如何加强对北方的管控,特别是对那些被元朝统治过的汉族豪强的控制,这是他要考虑的问题,实行藩王分封,让军队进驻进行威慑,在当时情况来看,也不失为一种上策。
相比西汉的分封,明初的藩王权力有限。西汉时的诸侯在自己的地盘上是完全自治的,有调兵权、使节权、官员任免权。这些权力在文景帝时期才逐渐被收回。而明朝的封藩区域,官员任免权、治权都是通过中央的官僚系统运作。
朱元璋对儿子们的分封,只给予了兵权,没有给予治权。所以,明朝分封的藩王,从本质上来看,仅是就藩于边境一线,对内可以震慑北方汉族地主豪强,对外又可抵御外部势力入侵,是拥有精锐重兵的监军塞王。
其二,来自外部,对蒙元残余势力的忌惮。
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拿下了北京,但元顺帝跑了,跑到了蒙古。元顺帝虽然舍弃了北京,但他的军事力量依旧强大,并且仍然保持着完整的政治机构。所以,朱元璋拿下北京并不代表着元朝统治的结束,元统治者只是跑到了蒙古继续执政。1402年之前国号以“大元”为主,史称北元;1402年之后国号则以“蒙古”为主,成为明朝的强硬的外敌。
所以,在明初洪武年间,明朝与北元政权有过几次激烈的战争。比如太原之战、岭北之战、沈儿峪之战,捕鱼儿海之战。甚至到了朱棣篡位之后,在永乐年间也进行了三次大战,比如克鲁伦河之战、兀儿古纳河之战、忽兰忽失温之战。再往后还有土木堡之战、北京保卫战等。可以说,北边蒙元势力一直“伴随”着明朝的统治。
对于明朝所面临的外部局势,朱元璋也了如指掌,从明朝的东北到西北,再到西域,相继被北元、东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等蒙古势力包围和占据。他们对于明朝的江山虎视眈眈,随时想着要重返中原,明朝的外部局势并不乐观。
在面对外患的形势下,为了加强北边的防御,防止蒙元势力的反攻,在北方设立防御系统派驻重兵就成为一种必然。那么把军队交给谁呢?交给部将,朱元璋不放心,一旦部将叛变,就会给老朱家造成不小的麻烦。只有交给自己人,他才放心,于是就实行了分封,将军权交到自己的儿子手上。
藩王府都设有自己的军队,同时如果接到皇帝的命令后,还可以指挥当地的军队。在有军事行动的时候,地方军都要接受藩王的指挥。这样一来,就把每一个边防地区的军队基本都直接控制在了中央指挥之下了。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分封制私心很重。那么他有没有想过藩王不听话的情况呢?从他分封的布局来看,实际他也考虑了。
明初分封有讲究,北部的辽、宁、燕、谷、代、晋、庆、肃,以及南部的蜀、岷、靖江,为最外围,主要负责守卫边疆,直面外患。而秦、周、鲁、齐、湘、楚,则在内部拉开一圈五百公里外的内部屏障。
朱元璋这样的设计是有用意的。如果外围的藩王要叛乱,那么必须要经过内围藩王的属地,这样,内围藩王与中央就形成了一股与之对抗的力量。如果内围的藩王要叛乱,同样,外围藩王与中央也可形成夹击之势。总之,中央的统治是有保障的。
那么,为什么朱棣叛乱成功了呢?一是太子朱标过早去世,无形之中改变了很多局势;二则是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杀戮太过庞大,动则几万人。朱棣起兵时,明朝的战将都是二三流角色,军事优势已然丧失;再者,由于功臣集团与帝王在利益上的一体性,如果他们还在,势必会全力拥护建文帝的统治。但遗憾的是,功臣集团覆灭了,随之建立起的是一支官僚体系。对于做官的人,朱棣叛乱就是皇家内部事务,没有改朝换代的风险,从利益上来看,和他们关系不大,谁当了皇帝,他们还一样当官。所以,这些官僚大多呈观望态度,不会尽力去为建文帝服务。其三,李景隆确实是一大败笔,空耗了五十万大军,最后还大开城门迎接朱棣,让朱棣很快收到了“擒贼先擒王”的效果。最终,分封制又一次宣告失败。
其三,来自都城。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建都南京,也有着他的考量。国家是建立了,中央政权也有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吃饭问题。
国家的官员和军队靠什么吃饭呢?此时南京的地理位置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江苏、浙江、安徽这些地方经济发达,是粮食和棉花的产区。这样的地理条件为朱元璋建都南京提供了食物和穿衣的保证。
那么以往朝代建都洛阳、开封、西安时,他们靠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我国历史发展中经济重心转移的问题。在汉唐时,有丝绸之路,边境贸易,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基本是一体化的。到了唐中期后,由于西北政局长期动荡,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在宋朝之前,国家的政治中心长期在关中和洛阳,到了宋代之后,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出现了分离,经济重心转移到了东南沿海地区。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乱,历史中的战乱基本发生在北方,战乱也是诱发人口迁徙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以往古都不会有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的情况,但到了朱元璋时代,如果再回到北方,就会面临这种尴尬的问题。
其次,朱元璋的势力也是以南京为基地发展起来的,地理位置也算险要。但南京偏安江左,对北部边防鞭长莫及。但此前在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都是短命王朝,这也令朱元璋很是纠结,他甚至还想过回凤阳建都呢。
所以,朱元璋最终建都南京,是对自身实力以及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双重考虑的结果。那么到了朱棣为什么要迁到北京呢?
其一,北京是朱棣的肇兴之地,本身地理位置也险要,此前辽、金、元在此经营过,也有着一定的建都基础。其二,从政治需要来看,明初北方的蒙古贵族不断南下袭扰,为了有效抵御蒙古贵族的入侵,加强北边防务,将北京作为政治中心,也比南京更为合适。其三,在永乐时期,在东北、西北地区的开发经营有了一定的成绩,国土面积也进一步扩大,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建都北京也比南京更为有利。其四,京杭大运河的疏通,有效解决了南粮北运的问题,北京也没有了后勤保障的困扰。因此,朱棣迁都北京是明智的选择。
朱元璋建都南京有自己的理由,朱棣迁都北京也有着成熟的条件,从一国统治的大角度上讲,没有什么问题。但从对边疆统治上来看,建都北京更有利于对周边的管控。
朱元璋当然也意识到南京建都的利弊,更加看到北边蒙元势力的凶猛,所以,分封制的出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为弥补建都南京不足之处的一个补充办法。
综上所述,以上三个因素,最终导致了朱元璋再行分封制。
▍⇣朱元璋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度?
朱元璋实行分封制度,名以上是恢复古制、效法汉晋,但事实上确实继承了蒙元的“宗王出镇制度”,利用血缘关系来维护朱元璋心目中的“家天下”。
明初内外局势的不稳定需要军事力量加以震慑,但朱元璋一向对家族之外的文臣武将缺乏信任,面对蒙元近百年的“宗王出镇制度”的成功经验,进行继承借鉴而形成明朝自己的诸王分封制度,就成为朱元璋不得不为之的选择。
【一】明初内外局势不稳定,需要军事力量震慑
开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选择定都南京,是因为江淮一带是其长期经营、势力巩固的地区,同时兼具鱼米之乡、水运便利等经济条件。
但定都南京也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朝廷对边远地区的控制,恐怕鞭长莫及。
比如北部边疆直接面对蒙元残余势力的虎视眈眈,元顺帝退居上都开平`“引弓之士,不下百万”,元太尉拥众二十余万盘踞辽东,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带甲数万留驻陕甘地区。
而西南边疆则是鱼龙混杂,土司势力和蒙元残余势力都在其中。
如此形势,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蒙元残余势力进行威慑乃至消灭。
朱元璋面临选择,是派大将统兵驻扎,还是派血亲出镇统兵,这是一个难题。
【二】朱元璋对文臣武将的猜忌,是根深蒂固的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明朝立国之后,通过各种理由大杀功臣。你也许会说他变态、残忍、冷血,但不得不说这是朱元璋与功臣宿将之间的信任太过脆弱,猜忌之心太甚促使他采取了这些诛杀之举。
而朱元璋对文臣武将的不信任,并不是开过之后才有,而是伴随他进入红巾军到建立明王朝的整个过程,几乎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朱元璋自加入红巾军,就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各个农民军建立的政权之间的相互杀伐、你死我活,同时伴随着太多属下将领的叛变、投降。对朱元璋自己来说,就是夺取了郭子兴的势力,并铲除郭子兴的余部,接着又被邵荣、谢再兴一再的叛变弄得几乎败亡。
这样的经历,加上朱元璋太过低下的出身,天生的自卑感带来极度保守的政治意识,他不会对那些出身地主官僚阶层的文臣武将有多大的信任。
且不说开国之后的诸王分封出镇,就是在建国之前自己的儿子还没长大,朱元璋每得一地一城,都要用义子这种“仿血缘关系”,来出镇各地进行防范。
《国初事迹》载:太祖于国初以所克城池专用义子作心腹,与将官同守。如得镇江,用周舍;得宣州,用道舍; 得徽州,用王驸马; 得严州,用保儿; 得婺州,用马儿; 得处州,用柴舍、真童; 得衢州,用金刚奴、也先; 得广信,用周舍,即沐英也。
【三】蒙元“宗王出镇制度”的成功经验,坚定了朱元璋分封诸王的信心
按照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对古代政权属性(官僚制、家产制、封建制)的界定,蒙元在政权属性上肯定属于家产制,也就是把国家视为黄金家族的“家族财产”,国家不是由皇帝一个人为代表的来管理,而是由整个黄金家族来管理。
在管理形式上,忽必烈之前实行的是“兀鲁思”制度,也就是裂土分封,每个家族成员分得一块土地,并享有高度的自主权。
而在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大元之后,由于汉地情况与草原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也受到汉地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再裂土封疆。而是改为“宗王出镇”,派出皇帝的至亲(一般是皇子)出镇地方,给与统兵军事大权,以军事威慑震慑地方,巩固元朝的统治。但出镇的宗王一般只享有军事权,而不干涉地方的行政人事等权利,与汉晋时期的封王区别很大。
蒙元的“宗王出镇制度”,前后延续百年,在镇压红巾军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在朱元璋这种亲身经历者看来,元代的“宗王出镇”无疑是有成功一面的,是值得借鉴和继承的。
在明初内外局势不稳的情况下,需要军事力量出镇地方,而家族之外的文臣武将又得不到信任,那就只有选择靠血缘关系来维护政权了。
就连明初的那些文臣武将,似乎也认为分封诸王是理所当然,没有一点反对的声音,这不得不说是蒙元“宗王出镇制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朱元璋对分封诸王的权力是有所区别的,边地的亲王才有实际的军事指挥权
朱元璋选择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亲王出镇地方,对边疆和内地又有所区别。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险要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
内地诸王只能调动自己的“护卫兵”,而不能调动“守镇兵”,具有象征性的镇守地方意义,有食邑但无行政权力。
而边疆地区(险要之地)的亲王,则作为一地的最高军事长官,赋予他们掌有军事指挥权,“护卫兵”和“守镇兵”都可以调动,可控制的兵力在数万或十数万。
如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就是因为出镇边疆,才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可供指挥,也才有了造反的实力。
总之,朱元璋实行分封制是当时政治现实的需要,也是继承和借鉴蒙元“宗王出镇制度”的经验,加以改造的结果。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民国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