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有这么几张图,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各方势力的变化,非常全面:
辛亥革命后的五族共和
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12日,清廷在时局逼迫下,正式宣布溥仪退位,大清朝彻底灭亡。
时年,溥仪六岁。
此前,民国政府与清室协商,许诺对皇室将保有优待条件,每年将支付清皇室400万两银元,以供开支,新币发行后,改为400万元,民国政府同意溥仪暂居紫禁城,但不可踏出宫门一步,史称“逊清小朝廷”。
再到1916年袁世凯“称帝”,宣布“复辟帝制”,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皇宫,北洋军阀逐步形成。
第二年,即1917年,所谓的“复辟”结束,全面迎来了军阀混战:
洪宪帝制失败后,原先的奉天军务督理兼巡按使张作霖,被黎元洪大总统任命为奉天督军兼省长,坐稳奉系实权。
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张作霖一举夺取第二十八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
1918年,张作霖成功夺取秦皇岛的日本军械扩充奉军,此军械库本为直系购买。
夺取行动成功后,张作霖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被任为东三省巡阅使。
1918年9月,张作霖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势力,迅速控制奉、吉、黑三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奉系首领。
(大家可以注意上图中,东三省有一小块皖系的势力范围,但很快这块地区,即被张作霖占领。)
到此,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前夕,张作霖已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北王”。(如下图所示)
后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直系军阀做大。
到1924年9月3日,浙江军阀发生战争,浙江军阀卢永祥向张作霖发布密电,要求协助作战。
张作霖于9月4日发出响应通电,责备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并向山海关、热河一带增兵。
此时奉军编为6个军,张作霖自任总司令,于15日致电曹锟发出挑战。
17日,曹锟发布讨伐张作霖令,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此次战役奉系大获全胜,直系失败,从此直系大势已去,奉系趁机控制北洋政府,成为主导军阀局势的新主人。
两年后,即1926年蒋介石为总司令,领导国民政府及国民政府军,开展统一全国的北伐行动,史称“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于广东起兵,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重地,基本完成南方统一。
期间,伪国民政府“总统”汪精卫彻底与蒋介石决裂,北伐陷入停顿局面,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因此史称“宁汉合流”,使北伐行动继续。
在西北冯玉祥和山西阎锡山的加入下,北伐军力壮大,于1928年攻克北京,此役导致北洋奉系张作霖,被迫撤往东北,并于乘坐火车途径皇姑屯时被日军刺杀。
张作霖死后,其子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东北奉系军阀垮台。
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1931年,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完全侵占东北。
1932年3月1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受日本人威逼利诱,在东三省“成立”伪满洲国,国民政府及中共与国际社会均对此拒不承认,名为“伪满”,实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的傀儡政权。
1933年3月,即中华民国二十二年,长城抗战爆发。
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三军主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与其他各部队,在长城义院口等要地,抗击侵华日军南下进犯。
5月,因装备差距较大,在我军顽强抵抗,浴血奋战的情况下,长城防线仍失守,平津告急。(平津,即北平与天津,两地告急,意义不言而喻。)
之后国民政府成立“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被迫由参谋部作战厅长熊斌出面,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
至此,日军退回长城以北,继续发展伪满洲国。
中华民国以长城为界,与伪满洲国分庭抗礼。
然,伪满洲国于长城各地沿道,树立起“王道乐土大满洲国”界碑,挑衅国家主权。
1937年,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八年后,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于此,抗日战争宣布全面胜利。
——————————
欢迎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典故与文化趣闻,谢谢。
▍⚘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诚邀,如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清末的最后那几年里,中国虽然名义上还是大清的地盘,然而实际上各地已经军阀割据,拥兵自重不听清廷号令,溥仪退位后,中央权力归于北洋政府,然而北洋政府本就是比较大的军阀,所以这个局面依然没有得到改变。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迸发后,革命烈火越烧越猛,满清政府已呈摇摇欲坠之势。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6岁的小皇帝溥仪,在养心殿举办清王朝的最后一次朝见,公布了《清帝退位诏书》。至此,清朝走向了历史的尽头,当时是袁世凯夺取了大总统职位,中国名义上还属于北洋政府管辖,但是实际上像蔡锷这些地方实力派只是名义归顺袁世凯,实际上仍然是半独立的政权。
袁世凯逝世之后,中国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
本来的北洋军支离破碎,像段祺瑞,冯国璋,段祺瑞,张作霖,阎锡山这些人都是北洋军阀,袁世凯身后各立山头,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直系,皖系,奉系相继掌管政权。直到后边的革命军北伐,再到东北易帜,日本人进攻我国,艰苦抗战八年后又是几年的解放战争,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实质上再一次得到了统一。
以上就是小编的问题,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溥仪当上皇帝之后,国内风云变幻: 外有革命党、内有北洋军、帝国主义环视四周、王公贵族离心离德。按照溥仪自己的话就是:“历史上所出现过的不吉之兆,都集中在宣统朝一起来了。”
一个王朝的覆灭,往小了说,只是一个家族的破产;往大了说,却是各方势力抗衡的必然结果。所有登场的势力之中,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他们会努力去寻找一个平衡点,在此之前则是喋喋不休、永无止境的争斗。
总的来说,在大清亡了的时候,纷繁复杂的国内形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平头百姓、遗老遗少、各路军阀、革命新军、边陲少民、外国势力等等。
大清帝国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封建主义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所谓尾大不掉,正是如此。
从封建主义走向共和,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溥仪赶下台就可以了;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人无数年,没了皇帝,这个国家一时半会儿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往前走了。
偌大的中国,谁也没有见过共和是什么样子;习惯了被压迫的老百姓,依旧过着被压迫的日子。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昨天和今天有什么区别呢?昨天还跪皇上呢,今天怎么就跪总统了?难不成共和就是皇上变总统?
溥仪退位之后,国内的各方势力,究竟有怎样的反应呢?
突然之间没了皇帝,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整天围着皇帝转的“遗老遗少”了,也就是所谓的保皇派。溥仪的退位,对他们而言,无异于天塌了一般。过去他们是帝国最有权势的人,如今却变成了过街老鼠,心境的变化,使得他们不甘!
保皇派积极又走在各种势力之间,如同跳梁小丑一般,撺掇他们复辟满清统治。在他们看来,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终究还会回来的。1917年,保皇派的代表人物张勋,趁着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期间,率领5000辫子军挥师北上,以调停为借口跑到紫禁城“勤王”。
张勋复辟只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缩影,即便名义上统治全国的北洋军阀,其内部对于复辟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甚至历任大总统在上任之初,都会去紫禁城朝觐已经退位的宣统皇帝。
张勋复辟之前,也曾游说过北洋军阀的许多高层人物,几乎都得到了默许。否则,一个小小的张勋,又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做出如此倒行逆施之举动。
(张勋曾多次邀请各路军阀讨论复辟的可行性,从南到北大家一致认为没问题。结果张勋真的复辟了,大家都撒丫子不干了,有的甚至公开反对张勋。)
复辟失败之后,张勋成了全国通缉犯,北洋政府却并没有对他下令批捕,这是为什么呢?按照张勋的话来说,他们这是投鼠忌器,若是逼急了,就把所有同伙全都给抖落出来,到时候北洋政府的这帮人,大部分都会成为众矢之的。
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张勋只是被推到台前的“傻小子”罢了,所有人都想试探一下国人对复辟的容忍度。这个国家到底是姓共和、还是姓帝制?对于北方的大总统都一样,反倒是多了一个皇帝,还能有人替自己挡枪子儿。
当然了,共和也好、帝制也罢,江山总算又回到汉人手中了。南方的革命党人只在乎汉地十八省,边疆地区由于国外势力的干预,却被他们抛之不顾。正当这些地方纷纷闹分裂的时候,大清皇帝一纸公文把他们全都干趴下了。
“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在袁世凯草拟、溥仪颁布的《清帝退位诏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溥仪尽管已经退位了,还在“关心”领土之完整。按理说,溥仪退位之后,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权利,五族想做什么事情,也不是他说了算。为什么《退位诏书》可以命令五族共同维护领土完整呢?
其实溥仪即便是退位之后,在民间还是有着极大的影响力的。甚至很多大人物,都以能够得到皇帝的召见而感到荣幸。比如说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就曾因为和溥仪“畅聊”二十分钟激动不已,事后,他在日记里如是写道:
“我不得不承认,我很为这次召见所感动。我当时竟能在我国最末一代皇帝—历代伟大的君主的最后一位代表的面前,占一席地。”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尚且如此,更枉论那些个边远地区的藏、回、蒙、满等族了。尤其是在蒙藏地区,对于大清皇帝的崇拜,简直是发自肺腑啊!皇帝有诏书命令他们不许独立,即便有个别分裂分子,也会遭到全国人民群起攻之。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在东北地区建立伪满洲国,并胁迫溥仪出任伪满洲国皇帝。除了溥仪乃是前朝皇帝、仍有复国之意;更重要的,便是溥仪对各民族的号召力。在日本人看来,只要捏稳了溥仪这张牌,蒙回藏等族也会归顺皇军的,可见溥仪的影响力之强。
这个国家唯一对溥仪的退位感到兴奋的势力,恐怕就只有南方的革命党了。为了推翻帝制,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断地发动起义。在革命理念的不断影响之下,南方各省纷纷独立、形成南方割据势力,最终促使清王朝的灭亡。
可惜啊,他们终究也是一群各怀鬼胎之人,很快就被北洋军阀利用,从而被轻易地窃取了革命果实。俗话说,有多大碗盛多少饭,仅凭仅凭一腔热血,很难把溥仪给赶下台,权利是和实力成正比的。 不过,只要溥仪下台就行了,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们真的没想好。
▍❆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随即,国内的势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变得极为复杂。
早已成型的四个势力
清帝逊位前后,各省保持相当独立性,几乎可以自成一派。
各实权人物,按照其政治主张,已分为四个政治派别。
1、保皇派。
该派死忠于清帝。
比如:陕甘总督长庚。
在清帝逊位前,曾主张清帝摆脱袁世凯,迁都西安,重整河山!
又比如:东三省总督赵尔巽。
在清帝逊位前,曾有宗室主张引赵尔巽入京“诛袁”,又主张清帝退入东北,维系社稷。
此外,张勋等掌握军权的人物,也是死忠于大清的。
2、北洋系。
该派是以袁世凯为中心的北洋军政集团。
袁世凯复出后,虽然他已掌握大权,但其基本实力,只有北洋六镇10万余人。其牢牢掌握的地盘,只有冯国璋的直隶和张镇芳的河南。
虽其军队素质最强,但兵力、地盘、财政都有限。
3、同盟会。
该派致力于推翻清朝,以同盟会为核心。
这是推翻清朝的革命导师,也是南京临时政府的领袖。
南方20余万民军、独立的17省皆奉同盟会领导下的南京临时政府为中心。
4、立宪派、旧官僚。
立宪派主张君主立宪;旧官僚则是原本立场不明,但被形势裹挟着参加起义的官僚。
二者本不应归入一类。但是,由于他们都是原本拥护君主,却又被裹挟着加入起义的,因此,他们在民国初年的政治立场、行为方式颇为类似。
比如:湖北都督黎元洪、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湖南都督谭延闿等人。
总体上,各派虽有强弱之分,但各派都有很深的根基和一定的实力。
随着清帝逊位,彼此的势力迅速发生了变化。
保皇派:被袁世凯吞掉一半,搁置一半
清帝退位诏书明确表示:以袁世凯负责组建新政府。
对于保皇派来说,这无异于古代的禅位诏书。
虽然当时袁世凯尚未成为大总统,但清帝退位诏书的明确指示,使袁世凯已经拥有了接管相关地区的合法性。
由此,赵尔巽、长庚等实力总督,接受了新政府的命令,并陆续交出军队,退出了政坛。
尽管这些地方很长时间内仍然保持了独立性,但是,他们按照大清留下的财政制度,继续向新政府缴纳赋税,使北洋系的实力得以大增。
大清宗室,肃亲王善耆、恭亲王溥伟等人,则转入地下,企图策动复辟。
但是,总体上,保皇派已经不能成势。
当初保皇党的军队,有的成为北洋武装,如禁卫军;有的虽然仍然保持独立,但至少不再与袁世凯为敌。
当初保皇党的地盘,虽然一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有的地方陆续为北洋系所掌握,如陕西,有的虽然保持半独立,但成为了袁世凯的支持者,如东北。
立宪派、旧官僚:成为袁世凯的依附者
立宪派、旧官僚本来就跟革命党玩不到一块去,而且,他们与袁世凯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密切(除了康有为)。
辛亥革命时,他们顺应大势,联合革命党,加入了反清的浪潮。
由于立宪派、旧官僚多有比较丰富的实务经验,在地方上有一定声望,因此,在许多省份,他们成了都督。
但是,在反清时,同盟会影响下的新军是最重要的反清武装力量,所以,他们往往对军队的实际影响力不如革命党。
在清帝逊位后,无论是出于巩固自己利益的需要,还是他们原本的政治立场,他们都逐渐转向与袁世凯联合。
在袁世凯与革命党的谈判中,如定都北京还是南京等问题上,他们多支持袁世凯的立场。
更有甚者,一些旧官僚还联合袁世凯,打击本地的革命党势力。
比如:湖北黎元洪。
他原本是被革命党拿枪逼着担任都督的。
因此,尽管他担任都督,但湖北革命党掌握着主要权力。
黎元洪利用革命党的内部矛盾,打击革命党,安插自己的亲信,掌控权力,并联合袁世凯,诱杀了起义元勋张振武等人,排斥革命党。
黎元洪倒向北洋,对当时的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湖北新军的势力,仅次于北洋,也是武昌起义时革命军最强的一支。
随着黎元洪倒向北洋,湖北军逐渐为北洋所掌握,湖北都督到后来甚至成了直系冯国璋“长江三督”之一。
这也注定了:后来二次革命时,革命军的势力比辛亥年要弱得多。
此后,很长时间内,立宪派、旧官僚们,都成了袁世凯的依附者,直到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彻底失去制衡,一些立宪派才开始反抗袁世凯。
革命党:分裂、削弱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的实力是很强的。
尽管南京临时政府由各起义派别组成,但是,革命党左右了局势。
当时,起义新军,多是由革命党人所领导,而在南方各省,同盟会也掌握了参议院的多数席位。
可以说,当时的革命军虽无力北伐与北洋争锋,但在南方各省,革命党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但是,革命党松散的组织和持续的内斗,使其力量迅速分裂、削弱。
首先,松散的组织关系,使许多地方的同盟会武装在袁世凯、孙中山之间纵横捭阖。
比如:山西阎锡山。他一方面联络孙中山,试图抵抗袁世凯,另一方面,又讨好袁世凯,其目的,就是为实现其对山西的控制。
同时,革命党的内斗,使其力量削弱,逐渐失去了部分军队、地区的领导权。
比如湖北。
湖北是首义之地,其军事实力也非常强大。
但是,领导武昌起义的共进会和文学社虽属于同盟会,但一直为孙中山、黄兴所轻视。
南京联合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没有给与湖北革命党人足够的席位和政治地位。
孙武等人极为不满,号召湖北革命党不承认南京政府,并与黎元洪一起排斥拥护南京的革命党人。
结果,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不断内讧,黎元洪得以控制湖北军政大权,并逐渐倒向袁世凯。
此外,同盟会与光复会的矛盾也发展到“视如仇敌”。
上海、广东,同盟会与光复会相互暗杀、排挤。结果,两派分裂,势同水火。
在清帝逊位后,立宪派、旧官僚多倒向袁世凯,革命党内部分裂,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无力与袁世凯争锋。
孙中山在让出总统之位时,曾提出3个条件:1、袁世凯要来南京就任;2、定都南京;3、袁世凯需服从约法。
当然,这3个条件,是束缚不了老江湖袁世凯的。
在政府北上后,黄兴仍为南方留守,名义上仍掌握南方各军,保存了一定的武装力量。
北洋系
北洋系是当时最强的一支,而且仍然在迅速膨胀。
他们原本拥有北洋六镇10万余人,并掌握了直隶、河南。
军队指挥统一,战力强悍,但兵力不足,地盘虽好,但不大。
清帝逊位后,袁世凯接管了大清尚留的资产。
大清当初的赋税系统,被袁世凯完整的继承了下来,财力大涨。
山东等地,直接纳入北洋势力范围,而陕西等地,也在1914年前后,逐渐被北洋所掌握。
相关地区的新军、巡防营,逐渐为北洋军所掌握。
同时,北洋军也得到了逐渐扩充,到1913年二次革命前,北洋的新式陆军已经由11万扩充到22万,翻了一番,加上巡防旧营及归附的张作霖等部,兵力达30余万!
同时,在刺杀宋教仁之前,袁世凯的声望如日中天。
无论是立宪派,还是洋人,乃至革命党人,都认为袁世凯是唯一可以安定国家的人物。
昙花一现的曙光
清帝逊位,百废待兴,民国一度出现了曙光。
1912、1913年时,北洋虽强,但尚受到各派制衡。
相互制衡之下,国家一度出现曙光。
1912年冬,第一次发生了全国范围的国会选举,议会政治已渐渐展开。
1912、1913年时,新闻高度自由。
当时的报纸,天天都有骂袁世凯的文章,不但批评他的政策,还翻他历史旧账,人身攻击。
而且,当时的袁世凯,还不敢大肆倡导尊孔读经,学术氛围非常自由,学校数量爆增,尤其是政法学校大量增加。
而在实业上,民国毕竟是资产阶级政权,实业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是历史上最接近西式民主的时刻。
然而···这注定是昙花一现。
此路不通!
▍♗溥仪退位后,中国当时的各方势力是怎样的?
晚清的灭亡,其实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就早有先兆。
慈禧向西方列强宣战后,联军5万人马一路进逼北京,吓得她急忙下令全国督抚们率军进京勤王。但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以“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予以拒绝。湖广总督张之洞还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案”,公开表示,如果联军攻陷北京,太后和皇上遭遇不测,那么就推举李鸿章为大总统。此二位皆为晚清四大名臣,连他们都尚且如此,足见晚清对地方上的控制多么无力。
慈禧去世后,三岁的溥仪继承王位,清廷更加势微。1911年10月13日,袁世凯被任命为镇压武昌起义的湖广总督时,张一鏖、倪嗣冲就极力劝说他推翻清廷。但袁通过劝说清廷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溥仪退位后,中国局势陷入更加混乱的纷争时代,各路军阀羽翼渐丰,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们不禁要问,当时究竟有哪些势力,来参与地盘和利益的角逐呢?
(溥仪剧照)
一、北洋政府新成立。
溥仪正式退位是在1912年2月12日,当时全国18个省,已有13个省宣布独立。这时候的溥仪只有6岁,或许他并不知道这对他未来的命运意味着什么,只能听任大人们摆布。
为了让他退位,袁世凯答应每年将为其提供高达400万两白银的俸禄,铸成袁大头银元后为400万银元。于是,6岁的溥仪顶着400万年薪的许诺,光荣退位,同时也标志着清朝的正式结束。
袁世凯凭借手中兵强马壮的北洋军队,成为新政府的第一任掌舵者。总统制政体的建立,让很多人对未来的时局抱以极大希望。而此前宣布独立的督军们,虽然各有心思,但实力差距之下,也只听命于北洋政府。
所以,当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期间,皖系、直系、奉系等军阀势力尚未形成,军阀割据的局面当然也不会出现。
(袁世凯)
二、北洋系军阀争斗。
袁世凯复辟被历史所抛弃后,局面开始失控,北洋政府下的各路军阀,开始各自为政,本来北洋系军阀一致推举段祺瑞为新任总统。但为了消弭南北争端,他将这一位置让给了武汉来的黎元洪。可黎只是个文官,所以真正的掌权者实际上仍然是段祺瑞。
段、黎二人为权力争得不可开交之际,冯国璋进京调解,由副总统改任代总统,实际权力仍由段褀瑞掌控。可随着曹锟和吴佩孚崛起,他们于1920年联合向皖系发起挑战,军阀混战模式正式开启。
段褀瑞战败后,北洋政府落入曹、吴之手。到了1924年,奉系也向直系发起挑战,本来直系正如日中天,战胜奉系毫无悬念。但直系大将冯玉祥临阵倒戈,悄悄回京软禁了曹锟,控制了北洋政府,同时还把溥仪赶出了紫禁城。
冯玉祥控制北洋政府期间,力邀孙中山北上,不料国父到京不久就因病离世。接着,奉系又联合直系驱逐冯玉祥,逼他远走苏联,张作霖入主北洋政府。
(北伐战争)
三、地方军阀及南方阵营。
除了更替频繁实力雄厚的北洋军阀之外,各地方上也形成一些占据一方拥兵自治的小军阀。比如始终占据山西的阎锡山;活跃于西北,在宁夏、甘肃等地有巨大影响力的西北诸马;占据云南、贵州数省,号称西南王的唐继尧;统治广东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控制湖南的督军谭延闿;牢牢控制广西,甚至曾将势力扩展到广东的两广巡阅使陆荣廷等。
这些大大小小的军阀,大的占据数省之地,小的也有上万人马。他们盘踞全国各地,或为求自保,贪图享受;或野心勃勃意图争霸天下,相互间为了不同利益混战不止,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极大破坏。
此外,打着革命旗号的南方,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政治目标,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各方观点截然不同。在集权或是分权,究竟向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哪个国家学习上,也争论不休。革命党自身纷乱不堪,那些支持革命党的各方势力,自然也是各怀心事阳奉阴违。
除了以上势力派系外,边疆地区省份大多选择中立。由于他们对清政府还有一定感情,因此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清帝逊位及团结满蒙维回等少数民族利益上,并不支持革命党的起义和暴动,而是更加倾向于维持清朝统治或是袁世凯的和平过渡。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发动了统一全国的北伐战争,历时两年半之久,才推翻了军阀更迭的北洋政府。从此,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国际上唯一的代表政权。
但是在表面的统一之下,国民政府并没有改变军阀割据的现状。为了私利的中原大战等内斗仍然频发不止,在国家需要时军阀们止步不前互相制肘,各家自扫门前雪,不能形成统一团结的协作。这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地方军队战斗力低下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北洋时期的军阀纷争与时代主题论略》)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