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发生了什么?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发生了什么?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这首诗是乾隆八年夏天,中国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时,乾隆皇帝在酷热中写下的一首诗。说来,乾隆当时这诗多少有点“蹭热点”的意思。
乾隆这诗的意思是说:朕在舒适冰凉的屋子里待着,可心里却苦闷得紧,毕竟百姓还在酷热中挣扎。说得再白点就是:我在空调房里,心里却苦闷,因为你们正在极端高温的室外受苦。
作为黎民百姓听到帝王“如此”为自己“忧心”,真不知心里会作何感想。
通常,帝王都只为水患一类灾情忧虑,历史上帝王为高温忧虑的例子真真少有。乾隆八年的极端高温究竟有多极端,竟能让帝王也作诗表达关怀呢?
要解开这个答案,必须得翻开乾隆八年,即公元1743年史书来一探究竟。
中国史书中关于1743年极端高温相关的记载共计是56处,剔除重复部分,高温相关的记载总计是48处,地域覆盖北京、天津、湖北、山东、郑州、武汉等多地。
根据记载,这一年夏天,全国多地都出现了44.4度的极端高温。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当室外温度达到40度时,人在户外活动就将有生命危险,所以通常情况下,在国内若出现这种高温各大学校和单位都是要停学、停工的。
而温度一旦超过40度,其温度每增加一度,危险就会成倍增加。从医学上来讲,当人体内高烧超过41.7度时,将有诱发脑膜炎的可能。
从此可看出,44.4度对于北半球的中国人而言,绝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这种极端高温下,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因极端高温而遇难的人们。接下来是有关极端高温死难者的相关记载:
《高邑县志》记载,7月26日,“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浮山县志》记载,“浮人在中贸易者,亦有热毙者。”
此外,《天津县志》等多点县志皆有民众热死的记载。7月14日至25日,仅北京近郊和城内,因高温致死的人数就达到了11400人!
从死亡人数来看,这场高温对当时的中国来说已经构成了一场天灾。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当时的气温如此高,在没有空调的几百年前,乾隆皇帝是如何避暑的,他诗中的“冰盘与雪簟”是否就是其避暑神器呢?
首先,可以肯定,古代虽然没有空调,但是他们却有一个相当现代的避暑物件:冰箱。明清时期,冰箱已经成为皇宫和王公大臣、贵宥的家中必备消暑神器。
冰箱在明清的普及,得益于储冰技术的成熟。
中国的储冰技术早在周朝时便已趋于成熟,根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块使用,专门设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
为了储冰,通常从每年冬天12月起,负责该项目的工人便开始采取天然冰块进行储存。通常,一个这样的部门大约有“职工”80名左右。从人员数量上便可知,此时的储冰已经初具规模。
而到了明清时期,官家在储冰的同时甚至主动制冰,通常的做法便是:冬日,去到水质良好的地区,取水放置一段时日再取出已成型的冰块储存。
而这些冰块的存放地点通常是地下,一般还会有相应的技术处理,已保持其温度在0度以下。这些存放冰块的地方,便是百姓口中的“冰窖”。
时至今日,北京城的冰窖能被叫出名儿的就有无数处,其中,雪池胡同内有两座,恭俭胡同内一座,这些都是官窖。
1922年,大学问家林长民和女儿林徽因自欧洲归国后选择定居北京的雪池胡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们在欧洲习惯了吃冷食,而雪池胡同的冰窖刚好可以满足这对父女吃冰食的喜好。
有了冰块,要制作冰箱便相当容易了。林徽因与丈夫在雪池林的家中
早在南宋时期,随着储冰技术的日臻成熟,夏日的街市上就就有商贩拿着简易冰箱出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饮料。
这些饮料冰爽可口,夏日喝去不仅消暑还沁人心脾。
明清时期,冰箱开始在储存饮料等食物的同时,起到降室温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的箱子装满冰块放置于房间内,再差人用扇子轻轻扇动。古代冰箱
通常,只消用扇子在打开的冰箱外扇动数十下,房间温度便会降低很多度。这作用,几乎就和空调差不多了。
说到此处,乾隆口中的“冰盘与雪簟”究竟是什么便也呼之欲出了:冰盘,就是放在冰箱储存的果盘一类;而雪簟则是被降低室温后居室内冰凉的垫子。
有如此神奇的物件,即便有44.4度的极端高温,乾隆自然也可以“站着说话了”。
想想,当时没有私人冰窖的老百姓就着实惨了。说来,还是如今这年代好,毕竟,大多数人都是有空调、wifi的。
写完此篇后,忍不住取了根冰棍在空调房里啃……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发生了什么?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乾隆8年被称“史上最热夏季”,当时热到什么地步,发生了什么?
现代的气候越来越严酷,比不上古代的清凉自然,不过有历史记载在乾隆八年的夏季,曾出现过“史上最炎热的一天”,即是公元1743年7月20日~25日,当时的大清日常气温高达40度,然而25号那天最高气温逼近45度,在石头上砸个鸡蛋都要被煎熟,而此时的水异常紧张变得比油还要昂贵,据说京城内外被热死的肥仔多达1万余。那么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中,到底还发生了什么呢?
据说有一个法国的基督传教士来大清传教,刚好遇到了这个极端酷热的气候,于是他就在这一切现象写成书信寄回了法国,为此就成为“我国历史上最炎热的夏天”,根据当时清朝在灾后统计,仅仅北京内外被热死的黎民百姓就多达11400余人。为此在乾隆8年间所发生的温度高达44.4度夏季,拿它跟我国一九九九年夏天最高气温42.2度以及1942年出现的42.6度相比,实乃最高气温的夏天。
《浮山县志》有描述到当年的一幕,称夏五月大炎热,路道行人多有暴毙尸野者,而京师更甚,于京城通商者皆有热死者众多。在《东华续录》的描述是这样子的:“六月丙辰京师威暑”此书说是6月发生酷暑,而《青城县志》所讲的时间也是发生在6月,其称:“大旱千里,屋内用具皆热烫,风炙草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从天津南武定府逃走之人众多,而道路上多是被热死之人”。
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分析出,当时到底有多热,导致发生了什么事情,其一就是天气热到放在家中的各种生活用品都烤得发热发烫了,而当时的百姓们实在受不了炎热,纷纷出逃,想逃往凉爽的地区避暑,殊不知在逃亡的路上,很多人都被晒死跟热死了。
另外《《续天津县志》描述的更加具体,其称五月的时候炎热异常,将泥土岩石都晒焦了,因此许多人多被热死。而《高邑县志》也表示,乾隆8年的5月28到6月6号这段时间,天气炎热难挡,就连平时阴凉积水重的泥墙都被烤的像火烧一样,然太阳升至正午的时候(即中午12点)就连锡铅都被融化了,人们多数被渴死。
这一幕说明,当时炎热气候随着天气移动,5月28~6月6号的到达了天津,而这次的温度可能更高,甚至把锡铅等物都融掉了,人们被渴死,充分证明水源多数是被蒸发掉,因此人们又热又渴,最终脱水而死,可见当时的炎热是多么的恐怖,其威力甚比天灾人祸,像火炉一样烘烤着百姓。
事后,根据法国传教士的书信,我们发现他当时采用的是大清给出的灾后数据,称七月十四日到二十五日,京城内与郊外被热死者高达11400余人,而实际上的真实死亡人数估计不止于此,但看北京这座各种设施完善的国都就被热死那么多人,然而其他落后一点的城县估计死人数量要更多。
然而乾隆八年的人们在面对如此高温度的“杀人气候”之时,会采用什么方法来抗署活命呢?平凡老百姓的主要降温方法就是多喝凉水,然而此时的水源稀缺,乃至被商人哄抬价格,一度升至10余文钱一杯水,跟当时大清油价相比,此水简直比油还贵,最后喝不起水者众多,使得更多的人被活生生渴死人死。另外身为当朝天子的乾隆深处冷宫也热到不行,结果他还因太闷热而作了一首名叫《热》的诗。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发生了什么?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1743年,这场炎热所带来最可怕的,不仅是能热死人的四十多度高温,而是前前后后因为炎热导致的旱灾,旱灾引动的一系列灾难,整整困扰了当时的百姓、朝廷十一个月之久,惨状十分骇人。
这场炎热其实是属于特殊极端天气,早在乾隆八年年初,因为干旱少水,朝廷的天文机构早已经预警了乾隆皇帝,乾隆认为这是“用人不当”所致,这和历朝历代“天气不好就怪人”的传统没有出入。但实际上,乾隆八年这场大热,真的是诸多因素综合,最终形成了这么一副局面。
在五月份的时候,乾隆就想办法提前赈灾了,就是在五月末,天气就已经热到不行了,具体温度现在不可考,但在北方,气温或者都已经攀升到三十多度左右,从乾隆下诏的表述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天气热得都不像话了:
京师自五月杪以来,天气亢旱,且溽暑炎蒸,甚以往岁。
比以往都要热,在后来的气象数据中,能发现乾隆八年的这场旱灾,顶峰数据要比崇祯末年的旱灾都要可怕,之所以造成的伤害不大,还是因为持续时间并不长,朝廷有着足够的力量赈灾。
不过乾隆面对如此天灾,也给出了解释:
皆因朕躬之阙失,与用人行政之失宜。
这极度不科学的“解释”,便是当时朝廷给的解释了,不过按道理讲,这也是封建社会能够给出的最好解释了,虽然理由不靠谱,但是朝廷的赈灾速度还是值得称赞的,自五月末起,乾隆就下令诸多地方开始增设流民的住所,给予赈灾的物资,由此可见,处在和平年代的乾隆八年,应急性还是很强的。
特别是六部,乾隆下令六部,纷纷设立安抚政策。
例如礼部,因为这一年还有苏禄国的使臣在北京,于是乾隆要求礼部一定要把解暑降暑的冰水、药物给准备好。预备物资中都含有了药物,也说明当时炎热已经有了致人病倒的例子了,这种病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整体的环境里的中暑人群太多,这样的中暑就会酿成灾祸。
而给予兵部的命令是在城门处增设“降暑点”,大量发放降暑的物资:
“今年天气炎热甚于往时,九门内外街市人众,恐受暑者多,著赏发内币银一万两分给九门每门各一千两,正阳门二千两,预备冰水药物以防病”
这就是针对北京城里的百姓所给予的福利政策了,这场炎热带来的是对大清赈灾机器的一种考验,总体来讲,从细节到大局,乾隆和官员们把控得都还是非常好的。
但有预防是一回事,实际情况却不是朝廷所能把控的。
旱灾带来的是绝望,收成已经注定没有了结果,很多百姓都成为了流民,收成无望,还在原地待着,那也只会被热死,于是他们便纷纷流动起来,可惜,流动起来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地方赈灾政策的保护,很多流民其实就是热死在路上的。
当时间来到七月份,温度持续攀高。
当时在北京城,有一名来自法国的神父,称之他为哥比神父,哥比神父在当时北京还是有很高的地位的,几位皇帝都曾接见过他,也就是带着当时西方测温技术的哥比神父,在乾隆八年的七月份,测出并录下了这一份震惊世人、后人的气温数据。
气温在七月二十日开始攀升,仅是七月二十日下午三点左右,哥比神父所测量的北京地区的气温已经达到了41.6摄氏度,这个温度自古以来都是少有,而哥比神父所测量的仪器正是现代常见的水银测量法。
而且七月二十日不是顶峰,接下来的五日里,整个大清迎接了这场堪称三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气温,当时间来到了七月二十五日,哥比神父再次给出测量数据,下午三点的北京气温为44.4摄氏度,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是峰值,但是知道很热,44.4摄氏度的气温,已经完全可以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了。
而早在七月十五日时,乾隆已经启程前往避暑山庄了,直到北京最高气温之时,乾隆皇帝本人都没有在紫禁城里。
到了七月二十六日,因为下了一场小雨,气温才有所降低,七月二十六日的气温是31.9摄氏度,不过相比正常情况,这个温度仅是表面看起来的解暑,因为连续几日的大热,现实环境依旧是让人坐如针毡,心也不可能静下来。
各地县志都有记载,在七月二十五日前后,有大量的百姓因为暴热而丧生,各地方官府迅速收敛百姓的遗体进行安葬,避免因为病变而造成的二次病毒灾难。
因为炎热而去世的人数已经不可考,这场旱灾折磨最严重的是北方地区,光是北京城,记载的丧生人数就已经过万,其他物资和政策远没有北京丰厚的地方更不用说。而其中在天津的某地方县志的记载中,就有这么一个描述:
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暍死。
墙壁如火烧,这都可以说是高温的正常现象,但是铅、锡这种金属出现销化,也就是因为高温而发生了化学反应,就真的是让人感到震惊了,虽然纯铅和纯锡的熔点不可能如此之低,但是应该是混合金属发生了软化,于是便有了这么骇人的记载,而也从这里反映了高温的事实,并不是无中生有。
但高温总会过去,天气使然是没有办法的,熬着熬着炎热天气就会过去了,最可怕的是旱灾之后的饥荒灾难,流民已经抛弃了原有住所,整个社会因此乱成了一锅粥。
就赈灾的数据来讲,仅仅是直隶地区受到波及的灾民数量已经高达两百多万,直隶地区奉命赈灾,面对的灾户有六十六万余户,人口有两百六十万,这里还不算流民,从外地而来的流民要高达了九十四万人,这都还是京城地区刻意压制、控制涌入之后的数据。
为了解决直隶地区的灾荒,清政府拨款一百一十万两,粮食一百一十万石,用以接济帮助灾民,办事的官员都设置了两百余位,可见形势已经是非常严峻的了。而大清的户部银库,据后世记载,顶峰时期也才存银一千一百万两,这也意味着,当时的天下旱灾足以把整个朝廷储备吸干。
但所幸的是,清朝是封建王朝的巅峰,也是农耕社会的巅峰,比起一味赈灾,清朝廷更注重恢复来年的生产,于是官府给出了诸多的经济复苏方案,拯救农业。在粮食上,清政府给予“无息贷款”,让心态崩溃的农民重拾希望继续栽种,另一方面,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以工代赈,让社会回到正轨。
这场炎热如人间的刀芒,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暗伤是吓人的。虽然自古以来因为灾荒而致亡的人数不少,可是直接被热死的,依旧是寥寥可数,甚至可以说没有,放到现代社会来说,被热死几乎成为了“传说”,可在乾隆八年的那个夏天,很多人就成为了这个传说的主角。
这场炎热其实也是大旱,直到几年的时间才平复下去余波,而乾隆皇帝在赈灾时所做的反应算是迅速,但是不能与北京城与共也让人对其无语,在大旱发生后,乾隆以用人不当的名义对一些官员进行了治罪,在当时的百姓看来,乾隆这样做,才是消灭了旱灾的根本原因。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发生了什么?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史上唯一44℃高温的夏天,正好让乾隆给赶上了,连锡铅等物都被融化,可想而知热到什么程度。
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这一年,乾隆皇帝登基已经有八年之久,他第一次前去大清的龙兴之地盛京前去拜谒,并在盛京的讲武台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同时祭拜了开国功臣。
此时的大清,正值国力昌盛之际,四海基本升平,按理说,乾隆帝不应该有什么太大的烦恼,不过,这年的他却相当的忧虑。
倒不是因为其他原因,主要是这天儿,实在是太太太太太热了。
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载,在乾隆八年这年,一场极端的炎热天气,席卷了当时多半个中国。其中,包括北京、天剑河北、陕西、山东等地,尤其炎热。按照我们现在的摄氏度温度进行换算,在当年7月下旬的几天里,部分地区的温度超过了40摄氏度,而在当年7月25号的那天,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4.4摄氏度。
这个记录,自有史以来,哪怕到现在,还没有被超越过,史上最热,说的就是乾隆八年。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热点有什么啊?当然按照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确实没什么,一来呢, 有空调加持;二来呢,在高温天气下,停工停学是政府为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三来呢,我们还真没经历过那种极端的天气。
虽然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之下,我们现在经历的夏天确实热,但最高也不过室外温度在三十几度,四十摄氏度都基本上很少见到,因此,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热一热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在极端的炎热天气下,是真的能热死人的,44摄氏度的高温,哪怕是铅块,都能被融化掉,更何况人呢?
《高邑县志》记载,7月26日,“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根据部分县志记载,在当年的7月下旬,许多地区都因为高温出现了被迫遇难的人们,比如在山西,大街上以及城外的道路中,随处可见因高温而被热死的人,这种情况,在距离京师不远的天津也同样如此,“土石俱焦、桅顶流金”,连是都都被晒焦了,房顶上横梁的油漆晒的都化成水了,至于大街上的人,就更不用提了。
除了山西、天津等地之外,最热的莫过于京师北京,京城内外,无论是大街小巷,亦或是贸易集市,好端端正行走或者说话的人,可能下一秒就突然倒地而亡,为嘛?热死的。
根据当年朝廷的统计,仅在京城内和京城近郊,短短10天里,热死的人数就达到了11400人之多。
在我们现代,如果碰到太热的天气,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躲进空调房,再不济也有个电风扇之类的,同时各类冷饮等降暑的物品也是琳琅满目,总而言之,对于炎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应对方法,可以让我们渡过难捱的夏天。
但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尤其是古代的穷苦老百姓,这极端的炎热,就是一场灾难了。
古代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也没有电冰箱,应付高温,即便是有事先储藏起来的冰块,那也是只有达官贵人们有能力享受的奢侈物品,老百姓们对于炎热,能做的真的不多,唯一有的,就是一把蒲扇和凉水了。
还有的古人,会在炎热的夏季躲进深山老林了进行避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温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在唐代之后,古人就掌握了利用硝石来制冰的办法,也能进行降温。
但是这些办法,在乾隆八年这样的极端炎热天气里,基本上是无济于事。
乾隆八年的热,不同于以往,前文已经讲过,是有史以来的最热的一年,气温达到了惊人的44摄氏度,地表温度,则达到了恐怖的65摄氏度。如果在正午时分出门的话,估计脚上的鞋底,都有可能被烫坏。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老百姓不可能会因为天热就足不出户,因为还要维持生计,在没有良好的避暑措施保护下,这种酷热的环境,多数人就会被热死。
蒲扇和凉水解决不了问题,那么迁徙到森林等温度低的地方可以吗?不可以,没等你走到地方,就可能会在前进的路途中被热死,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
无论是京师,还是天津、山西等地,有不少老百姓为了躲避炎热,不得不携家带口前往更为凉爽的地方,但又有很多百姓,就是死在了迁徙的路途上,各地的县志也记载了,在城外的道路两侧,随处可见“热毙者”。
家里待不了,外面又会热死人,因此,乾隆八年的这场异常高温,成为了对老百姓而言的一场天灾,当年的场景,要比我们所想像的更为惨烈,百姓们无能为力,只得直面死亡。
相对于民间的水深火热,皇家的成员们,却仍旧有各种方式进行清凉避暑。
在故宫的藏品中,有一件藏品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柏木盒子,这个盒子可不是一件普通的收纳盒,而是清朝皇室在夏天时,靠依续命的“冰箱”。
当然,这个冰箱是不会通电制冰的,它的作用就是,把提前储藏好的冰块,置于其中,同时放置各类水果或者茶水,依靠冰块的低温,来制造各种清凉爽口的冰镇食品。
至于冰块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早在周朝就有解决方法。
数千年前,周王室就专门设立了“冰政”这样专门负责管理冰块的机构,这个部门的负责人称“凌人”,每逢寒冬之际,这些人就会采集干净的冰块,进行相应的储藏,储藏冰块的地方,是一个提前经过处理好的低温场所,大部分是以地窖为主。
除了大型的采集冰块进行储藏之外,民间还有自然制冰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我们现代也随处可见,拿一桶清水在,在冬日放置室外,过一夜就能得到冰块,然后在自家找地方储藏,以备来年夏天使用,成本节约,简单易学。
在唐代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无意中发现了硝石可以在水中达到降温,使水结冰,于是这种方法就逐步被推广,在夏天取硝石溶于水,使之降温成冰,同时加糖或者水果,这就是早期的“冰淇淋”。
因此,在多种制冰、储冰技术都具备的清朝,即便是遇到炎热天气,皇室贵族们就有现成的冰块来进行降温,无论是放置室内使空气降温也好,亦或是制作类似于“冰沙”、“冰饮”等,都能够让这些达官贵人在炎热的夏季得以续命。
同时,作为夏天最为紧俏的冰块,也成了皇帝用来赏赐大臣的好东西,乾隆八年,苏禄国的使者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京城,向乾隆皇帝带来的苏禄国国王的问候以及贡品,乾隆帝大为感动,特意下旨,对苏禄国的正副使“每日赐冰一方”。
而对于异常炎热的七月,乾隆皇帝也颇为“忧国忧民”,朝中不断有各地上报的因高温而被“热毙”大量百姓的灾情,为此,乾隆皇帝除了安排灾情严重的各地官员进行安抚百姓之位,还做了一首题目为《热》的小诗,来体现他对于炎热天气的烦躁。
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乾隆《热》
总结:
乾隆八年,中国北部遭遇了史上罕见的极端炎热天气,这场突如其来的高温,造成了包括京师、天津、山西等地一万余人的死亡,可以说是历史上因为气温造成的巨大天灾之一,民间百姓面对这样极端的天气,基本上是毫无应对之力,在仅有的降温设施之下,高温对于百姓而言,就是一场灾难,相比之下,宫廷中的皇家贵族则在这场灾难面前应对自如,百姓的疾苦,是这些成员无法想象的。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发生了什么?到底热到什么程度?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瞅着这题目,俺叹了一口气。乾隆八年咱大华夏地上的老百姓那叫遭了大罪喽!
热的程度
就那气温,咱夸张一点的说能把石头都给烤成面面。咱不夸张的说呢?乾隆家里边用来烫酒的锡壶,愣是被热到都保持不住金属的硬度——化了。
还有那吃饭用的白色的象牙筷子,软趴趴的跟那粗面条差不多了,搁到锅里滚上一滚,真就成面条了,拎都拎不起来。
具记载,您就算是蹲在城墙根子底下所谓的阴凉地,这皮肤感觉就像搁烙铁上熨,火烧火燎的疼。
就这波热浪席卷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等,范围之广你都想象不到。
到了7月份的时候,光北京这嘎达热死的人数就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一千四百多人。
这就是天灾啊!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就这状况这得多少度呢?”
说出来您都不相信,44.4℃,就这温度,您搁石头上现烙一鸡蛋饼,这都不带夹生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还要追问:“你咋知道的?这还有零有整的,那会就有温度计了?”
您还别说,还真被您给猜对了。话说清朝的时候,很多欧洲的人漂洋过海的就喜欢到咱大华夏的地头。赶巧了,就在这一年有一个法国的传教士,他来的时候,就从法国那嘎达带来了一款老式温度计,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记录。
遇到这种情况,老百姓那是连躲的地方都没有。因为遇到了这种炎热的天气,往往伴随着的是旱灾,这降温用的水他也紧缺。
这大地您一脚丫子踩下去,飞起了土面面辣嗓子的呛人!压根就不能在大太阳下边多呆一秒,分分钟钟的就能把人给烤出油来,至于汗水压根就不会有,出来就被蒸发掉了。
这要是遇到赶路的,白天就不能走,只能晚上走。
身边要是有一池子水,见天的就想泡在水里不出来,但这也是奢望啊。
就拿乾隆的故宫了来说,好多深井这都见了底,感觉这空气都是干的,把这水都吸的干干净净的,这浅一点的井他压根就掏不出一点水来。
您要是拿把扇子扇个小风,这都卷着一股子热气,烫脸!
但这样的天气,对于乾隆来说,生活也没太大的影响,他那故宫里边有的是头一年冻起来的冰疙瘩,整一块下来搁到屋子里消暑,再不济还有宫女搁旁边扇小风。
但老百姓扛不住啊,后来山西巡抚给乾隆上折子,要求把冰窖打开,给老百姓用点冰。
结果乾隆压根就没答应,毕竟这样的天气,他自己都不够用。
哎!这事弄的!
晚上睡觉的时候,有钱的老百姓抱着竹夫人,没钱的老百姓就那么挨着热,这都没地躲。
而乾隆晚上睡觉人家睡的象牙席,在不济还有承德避暑山庄消暑,这都没得比。所以这一年老百姓那叫个遭罪。
此后咱大华夏的地头上也有温度奇高的年份,但压根就没有乾隆八年的温度高,最高的是,1942年出现的42.6度。
大家伙瞅着这温度比44.4度低不了多少,但请大家伙记住了,空气这东西,每高一度,这带来的变化都是惊人的。比方说人体内高烧达到41.7度这就可以诱发脑膜炎,您要是比这温度低,这人体还能削微的抗一下,只是时间不长,一旦到了这温度,后果谁也不知道。
这也是为嘛小孩子最怕的就是发烧,一烧起来一家老小跟着着急上火的原因。
热,真的很难熬啊!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
推荐阅读:
上一篇:苏联究竟发达到什么程度?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