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为何后来被废掉了?
▍p雍正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为何后来被废掉了?
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端午节前的一天,雍正帝在圆明园的居所中得到了一个让他极度悲伤的消息:他最为信任的心腹重臣、唯一具有手足感情的爱弟、议政王大臣会议领班、怡亲王允祥,因多年操劳国事,长期在高负荷状态下工作,导身体不堪重负、油尽灯枯,尽管自去年冬天开始修养调理,“医祷备至”,到底也没能挽回康健身体,病势愈发沉疴,于当日病故于京师王府中,年仅四十四岁。
允祥的去世,让一向有着刻薄寡恩、御下严苛、冷酷刚毅面目的雍正帝展现出了异乎寻常地哀痛之心,他为允祥举办了盛大肃穆的葬礼,同时自己亲自穿素服前来祭拜,向允祥的灵位奠酒、致哀,甚至不顾身份在葬礼上嚎啕大哭,并当着诸臣的面,悲切地追忆自己年幼之时和允祥相处的往事:
“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岁塞外扈从,形影相依。贤弟克尽恭兄之道,朕兄深笃友弟之情。天伦之乐,宛如昨日事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雍正帝的内心对允祥这个弟弟的深厚感情和近乎失态的缅怀。
允祥去世后,雍正帝著令将其名由之前的“允祥”改回“胤祥”(允祥原名胤祥,雍正帝登基后为避帝讳,改名为允祥),加赐谥号“贤”,赐“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敬语于谥号之前,以示对胤祥的恩宠怀念之情。雍正帝的这些超出常规的举动,显示了他对胤祥的思念和追忆溢于言表。
胤祥在世时,一直谢绝雍正帝给予自己以及后世子孙“世袭罔替”的爵禄待遇,多次把雍正帝想要将怡亲王爵位升为世袭封爵的旨意善意推辞掉,这使得雍正帝既感动又钦佩,愈发信任允祥,称呼他为“柱石贤弟”,并深有感触地赞誉允祥说:
““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而雍正帝对于胤祥的倚重,在雍正一朝,再没有其他人可以相比。
允胤祥去世后,雍正帝除了追崇他本人之外,还特别下旨,将怡亲王世子弘晓册立为亲王,并明确了“世袭罔替”资格: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此外,雍正帝额外再给胤祥一系加恩,册立其第四子弘皎为郡王,一并赐封“世袭罔替”:“著令怡贤亲王子第四子弘皎加恩封授郡王,以嘉王之功勋。”弘皎因此得封宁郡王,世袭罔替。
从此后,怡亲王胤祥(允祥死后,经雍正帝特许,可以改回胤祥的原名)的后代,就得到了亲王、郡王各一位的世袭资格,这在整个清朝二百多年间都是罕见的(只有清初的礼亲王代善及其后裔中因军功封爵,有一个亲王、两个郡王的世袭爵位。而胤祥的后裔都是恩封世袭爵位,这就可以看出他被雍正帝宠信和加恩之深。)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雍正帝驾崩,第四子宝亲王弘历奉遗诏即位,即乾隆帝。乾隆帝继位后,按照雍正帝去世前的旨意,在怡亲王一系已经有了怡亲王、宁郡王两个世袭王爵之外,再授予胤祥庶长子弘昌贝子爵位(清代宗室封爵制度:亲王庶子只封二等镇国将军,弘昌以胤祥庶子身份得到贝子封爵,是莫大的恩典。)
乾隆四年(1739年)十二月,因为怨恨父亲在世时对自己的压制,以及想要进一步获取更大利益,心怀不满的弘昌暗中勾结同样对父亲乃至雍正帝、乾隆帝不满的四弟宁郡王弘皎(弘皎本来是胤祥嫡长子,应该承袭怡亲王爵位,但胤祥不想让成年儿子继承爵位、从而将来给皇权造成威胁,所以特地选择了嫡幼子弘晓继承爵位,雍正帝也同意胤祥改嗣,弘皎因此失去了继承权),参与了康熙帝废太子胤礽之子理亲王弘皙所牵头发起的宗室谋夺皇权之逆事,想要推翻乾隆帝,扶立弘皙继位。
但是诸人谋事不密(或者说根本就是以卵击石、痴心妄想),事情刚刚起了个头,就被洞悉一切的乾隆帝迎头击碎,弘皙、弘昌、弘皎等人还来不及有任何实际动作,乾隆帝就把他们一网打尽,软禁关押在宗人府,并严查其罪证。
在事情水落石出后,乾隆帝下令将弘皙革除王爵,永远圈禁在景山。弘昌革除贝子爵位,降为闲散宗室,收回御赐府邸,任其自生自灭。弘皎则因为是对国家立有大功的怡贤亲王胤祥嫡子(比弘昌这个庶子重要多了)、又是雍正帝生前亲封的世袭郡王,不好过分处置,所以乾隆帝没有加罪于他,吩咐将其释放回府,但宁郡王爵位从此由世袭罔替改为降等承袭,弘皎的郡王俸禄也终身停止发放,等于不废而废。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弘皎默默无闻地死于宁郡王府,身后谥号“良”,称宁良郡王。同时,宁郡王爵位在弘皎去世后三世降封,一路从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直降到奉恩辅国公,然后才以辅国公世袭。这一支怡亲王小宗后裔,因为始祖弘皎的不谨慎,永远失去了世袭郡王资格。(当然,百年后的机缘巧合之下,弘皎后裔又奇迹般获得了大宗宗子地位,承袭了世袭怡亲王爵位。)
在两个兄长不自量力挑战皇权的愚蠢行动中,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因为才满十八岁,年幼本分、谨小慎微,所以没有被牵扯进“弘皙谋逆案”内,算是为怡亲王一系保住了根本。但乾隆帝还是对其没有主动出面举报弘昌、弘皎二人的作乱之事而心有猜忌,虽然表面上不予加罪,但私下多少有些恼怒。乾隆七年(1742年)三月和八年(1743年)八月,乾隆帝借口弘晓年幼不谙政事,将其所兼任“管理理藩院事”、“正白旗满洲都统”两职免去,让他回府“安心读书”。此后,弘晓再也没有担任过朝廷的重要差事,只是以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参与朝廷大典、按例列班朝觐、名义上参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仅此而已。
弘晓也乐得清闲,为了不让皇帝猜忌自己,于是尽量减少对朝政的参与,一心专注于收藏古文典籍,他在怡亲王府内修建了数座精美的藏书楼,分别取名“乐善堂”、“明善堂”、“安乐堂”,把费尽心思搜集而来的古典文献、善本孤本、传世典籍都藏于其中、时时观摩,并根据诸多藏书写出了《明善堂集》,作为自己一生志趣爱好的总结。
如此低调、内敛的处世哲学,和远离朝堂、以藏书家和诗人自娱自乐的态度,使得弘晓躲过了来自乾隆帝的打击,得以将世袭罔替的怡亲王爵位安稳守住,给父亲怡贤亲王胤祥保住了家族的荣耀,从这一点上来说,弘晓也算是怡亲王一系传承不断的功臣。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月,第二代怡亲王弘晓在低调谨慎了大半辈子后平静去世,一共当了四十八年亲王,时年五十七岁。乾隆帝对于这个识相知趣的小堂弟还不错,赐其谥号为“僖”,称怡僖亲王,命礼部和宗人府、内务府按制度操办其葬礼,并额外加赠治丧金一万两,让弘晓的次子永琅世袭了怡亲王爵位(弘晓长子永杭,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去世,没有子嗣。),永琅是第三代怡亲王。
在之后的四十七年内,怡亲王经历了五代传承,传到了始封亲王胤祥的五世孙手中,其世系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弘晓次子、第三代怡亲王永琅袭爵,嘉庆四年(1799年),永琅薨逝,朝廷追谥为怡恭亲王。
嘉庆四年(1799年),永琅之孙、第四代怡亲王奕勋袭爵(奕勋为永琅次子绵标之子,嘉庆四年(1799年)绵标先于其父永琅去世),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奕勋薨逝,朝廷追谥为怡恪亲王。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奕勋长子、第五代怡亲王载坊袭爵,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年仅五岁的载坊薨逝,没有子嗣、朝廷没有赐谥号。
自五岁的载坊去世后,世袭罔替的怡亲王爵在长达五年的时间内一直空位,直到道光五年(1825年),道光帝才下旨以怡恪亲王奕勋次子、第五代怡亲王载坊异母弟、时年十岁的载垣承袭怡亲王爵位,延续这“世袭罔替”的王爵。载垣也是第六代怡亲王。
承袭怡亲王之后,载垣被道光帝、咸丰帝两代皇帝所倚重,年纪轻轻就先后出任正蓝旗汉军都统、正红旗汉军都统、镶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御前大臣、阅兵大臣、十五善射大臣、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等要职。而在皇室宗族之内,载垣还担任过管理镶蓝旗觉罗学、正蓝旗总族长、宗人府右宗正、宗人府宗令、玉牒馆总裁等地位尊崇的职位,太庙祭祀大典、皇族近支婚嫁这些重要的差事大都由其主持。此外,銮舆卫、虎枪营、御枪营、善扑营等皇帝亲卫军队也由载垣负责统管。
在道光和咸丰两朝,载垣是道光帝和咸丰帝最为亲近依仗之宗室重臣,其所受到的恩宠是包括道光帝和咸丰帝亲兄弟在内的其他皇室宗族子弟都不能比拟的,载垣的权势地位和被皇帝倚重的程度几乎可以同他的祖先、第一代怡亲王胤祥受到雍正帝的圣恩眷顾相比。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道光帝驾崩,在临终前,道光帝亲授顾命,让族孙载垣为顾命大臣(之一),辅佐即将继位的皇四子奕詝(咸丰帝)。而咸丰帝即位后,也一直信任和倚重载垣,让他出任要职,参与朝政,掌握中枢大权。
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载垣于危急时刻被咸丰帝任命为钦差大臣,与入侵的英法联军展开谈判。但是谈判最终破裂,英法联军在击败清军的抵抗,攻入了京师。咸丰帝被迫以“木兰秋狝”的名义匆匆逃往热河避暑山庄,载垣等重臣奉命随扈一同前往。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于避暑山庄,临终前他再授予载垣顾命之责,让他以“赞襄政务大臣”的名义、与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肃顺等七人共同辅佐皇长子载淳登基,并主持中枢政务,并明确“顾命大臣”中以载垣为首(实际是以肃顺为首)。载垣“两受顾命”、“两辅新君”,权势和地位达到了其一生的顶点(这个待遇在名义上甚至比胤祥当年的议政王大臣地位还要高)。
咸丰帝驾崩后,顾命大臣们拥立其独子载淳登基,即同治帝(当时拟定的年号是祺祥)。不过同治帝登基后顾命大臣们和咸丰帝皇后钮钴禄氏(慈安太后)、同治帝生母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之间因为最高权力的控制和分配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乃至于不可调和。争吵最激烈的时候,小皇帝载淳都被吓哭、甚至尿了裤子。两宫皇太后因此深恨辅政的载垣、端华、肃顺等人,欲除之后快。
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在奉咸丰帝灵柩自避暑山庄返京途中,两宫皇太后秘密和早就暗中联络多时、制定了抓捕顾命大臣计划的咸丰帝六弟、恭亲王奕䜣合谋,设计将顾命大臣中的实际首脑肃顺和其他七人分开,然后突然在京师和密云两处发动政变,把载垣、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全部拿获,一举夺回了朝政控制大权。咸丰十一年是辛酉年,所以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䜣所发动的政变被叫做“辛酉政变”。又因为小皇帝载淳初定的年号是“祺祥”,因此后世史书上也称为“祺祥政变”。而两宫皇太后在政变成功后即改年号为“同治”,意在“协同治国”之意。
在夺回权力控制权后,两宫皇太后以同治帝的名义下旨,将肃顺斩首弃市,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则免除显戮、“开恩赐死”,在宗人府内赐白绫自尽。载垣被赐死时,年四十六岁。他的被杀对怡亲王一系是一次最为严重的打击,世袭的怡亲王王爵因此几乎被废除。
同治元年二月(1862年),载垣被赐死半年之后,两宫皇太后已经开始了“垂帘听政”,为了收伏人心、也为了团结宗室,两宫皇太后以怡贤亲王胤祥功勋卓著、恩泽后人,其世爵不应因宗子有罪而彻底废封,于是以同治帝的名义下旨将怡亲王大宗封爵返还,但暂时没有直接归还亲王爵位,而是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以彰显载垣之罪不可轻易免除。
载垣的罪行十分严重,所以以他为代表的怡亲王大宗(怡僖亲王弘晓直系后裔)在朝廷返回封爵之后还是被取消了承袭资格,另以怡亲王小宗——胤祥第三子弘暾的玄孙载泰为新的怡亲王宗子,承袭朝廷返还的不入八分辅国公爵位,并代替原本的大宗—怡僖亲王弘晓一系,主持怡贤亲王胤祥及诸代怡亲王的祭祀(不包括载垣)。从此,原本的怡亲王大宗—怡僖亲王弘晓的直系后裔们在同治二年(1862年)之后再也没有了大宗资格,只被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奉恩将军爵位(清朝宗室爵位中最低一级),就此退出了怡亲王世序传承,实际上已经被废黜世袭亲王爵位。
同治三年(1864年),朝廷收复了江宁,因此对诸宗室及朝廷重臣加恩授爵,封赐甚厚。在“辛酉政变”中被废黜世袭罔替资格的怡亲王封爵,也因此得以复封。
这一年七月,两宫皇太后以同治帝的名义册封怡贤亲王胤祥第四子宁良郡王弘皎的玄孙奉恩镇国公载敦为怡亲王,并恢复了怡亲王封爵的世袭罔替资格,载敦也是第七代怡亲王。而原怡亲王府宗子、不入八分辅国公载泰则改袭因载敦入继怡亲王而遗留下来的弘皎后裔封爵——奉恩辅国公(宁良郡王弘皎在乾隆时期被取消世袭罔替资格、改为降等承袭,三降后以奉恩辅国公世袭传承)。
载敦在承袭了世袭的怡亲王爵位后,朝廷追封他的曾祖永福(弘皎次子)、祖父绵誉(永福第四子)、父亲奕格(绵誉第三子)为怡亲王,改为怡亲王大宗世系。
光绪十六年(1890年),第七代怡亲王载敦去世,朝廷赐谥号“端”,称怡端亲王,其长子溥静袭爵,为第八代怡亲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怡亲王溥静参与了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等宗室王公支持义和团的行动,主张和联军开战。侵略军击败清军、侵入京师后,洗劫了怡亲王府,并抓住了来不及逃走的溥静。之后溥静在王府中莫名其妙死去,传闻是被侵略军故意报复鞭答致死。
之后,慈禧太后为向八国联军求和,惩办了部分主战宗室大臣,庄亲王载勋被赐死,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被革爵流放。而已经去世的怡亲王溥静也被以“纵庇拳匪、参与启衅”的罪名革除爵位,以示严惩之意。怡亲王爵位第二次被除封废爵。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局势逐渐平息后,慈禧太后返回了京师,并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恢复了空悬三年之久的怡亲王封爵。不过,因为原怡亲王溥静的“参与启衅”之罪,他的儿子们都被剥夺了大宗承袭资格,怡亲王爵改由怡端亲王载敦次子、溥静之弟溥耀的独子、时年仅仅两岁的毓麒承袭。毓麒是第九代、也是最后一代怡亲王。
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在武昌城外的隆隆炮声中,大清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一九一二年二月,清朝的实际统治者隆裕太后以宣统帝的名义宣布退位,清朝灭亡。十二岁的怡亲王毓麒也因此失去了世袭亲王的身份,成为普通平民。
毓麒年少无知、不能持家,因此家道迅速中落,为了维持生计,他将历代怡亲王陵墓上的树木先后伐倒变卖一空,又将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怡亲王府也抵押给了别人,以此换取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到一九四八年十月,四十九岁的末代怡亲王毓麒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在默默无闻中于北平(北京)去世,而毓麒的去世,也标志着二百二十六年的怡亲王世系传承,从此彻底走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雍正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为何后来被废掉了?
怡亲王胤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自己的后代换来了莫大的荣耀。
初代的怡亲王,也就是康熙皇帝的皇十三子胤祥,可以说是雍正皇帝最为信赖的兄弟,同时也是他最为倚重的大臣。
雍正同十三爷胤祥的情谊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建立并且培养的,当初怡亲王的生母章佳氏早逝,胤祥就是被寄养给了雍正的生母德妃乌雅氏的,所以胤祥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坚定的站在了雍正一边,期间还为了雍正遭到了康熙的“圈禁”,原本备受康熙宠爱的他,也开始遭到了康熙的疏远和冷落,再也没有出现在康熙晚年的政治舞台上。
而在雍正登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将自己的这位患难兄弟册封为“和硕怡亲王”,并且为了表示对于胤祥的器重,还将他的生母封为敬敏皇贵妃,同时安排重新下葬,还是与康熙同葬入景陵地宫。
受封为怡亲王的胤祥也没有让雍正失望,不管是协助雍正稳定政局,处理朝政,还是推行新政,祛除积弊,都发挥了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成为雍正最为信赖乃至最为倚重的大臣。更让人难能可贵的是,胤祥一直保持着谦虚谨慎的风格,始终没有过居功自傲和侍宠骄纵,特别是雍正原本想让胤祥葬入自己的泰陵地区,但是胤祥“吞吐明志”,坚决反对,这让雍正对于胤祥是更加的钦佩与感动。
雍正八年(1730年),怡亲王胤祥去世,雍正极度的伤心难过,特为其上谥号为“贤”,下旨配享太庙,并将其在雍正朝时期的名字“允祥”不用避讳雍正而直接重新改回“胤祥”,足可见雍正对于胤祥的爱戴之情。
与此同时,雍正册封为胤祥的第七子弘晓袭承了胤祥的“和硕怡亲王”的爵位,并且专门下旨: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
此也标志着雍正用旨意和制度的形式,正式确定了“和硕怡亲王”为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级的亲王爵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正式将“怡亲王”列入“铁帽子王”的序列。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皇帝借着为睿亲王多尔衮平反之机会,恢复诸王最初封号,重新厘定了爵位的传承世系,清朝时期著名的“铁帽子王”制度也就此确立。
乾隆皇帝首先厘定的是在清朝初年为大清王朝建立并且一统天下过程中功勋卓著的八位“铁帽子王”的传承世系,即礼亲王代善世系、郑亲王济尔哈朗世系、睿亲王多尔衮世系、豫亲王多铎世系、肃亲王豪格世系、庄亲王硕塞世系、克勤郡王岳托世系、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世系。而怡亲王胤祥,则是因为其在清朝政局发展与江山稳固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成为了第九位“铁帽子王”,也成为了第一位清朝统一天下后被册封的“铁帽子王”。
由于第二代怡亲王弘晓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当年去世,弘晓的次子永琅袭承了“和硕怡亲王”的爵位,成为了第三代怡亲王,也成为了厘定“和硕怡亲王”的“铁帽子王”世系地位后第一任享受这一荣誉的怡亲王胤祥的子孙。
第五代怡亲王载垣,在“辛酉政变”后,被废黜了爵位,怡亲王的“铁帽子王”世系地位也遭到了废黜。
第五代怡亲王载垣,是第四代怡亲王奕勋的次子,于道光五年(1825年)袭承怡亲王的爵位。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在弥留之际,册封为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位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助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这也就是俗称的“顾命八大臣”,其中载垣为顾命八大臣之首。
但是后来顾命八大臣与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以及恭亲王奕訢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辛酉政变”,也称“祺祥政变”,此后便开始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时期。
作为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载垣在“辛酉政变”后,被拿下问罪,更是被逼自尽,其“和硕怡亲王”的爵位也被废黜,同时“怡亲王”也别踢出了“铁帽子王”的序列中,此后整个世系被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才恢复了“怡亲王”世爵。
▍➣雍正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为何后来被废掉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老十三胤祥的后人,得罪了慈禧太后。
老十三胤祥,人送外号“大清常务副皇帝”,是除雍正之外,大清朝权力最大的人,而他和他四哥雍正的感情,可以说是好到能穿同一条裤子。
当然,老十三能做到这一点,除了他与雍正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外,更重要的是,他曾经为雍正做出的巨大牺牲。
也正因为如此,在雍正继位之初,就将老十三胤祥封为大清朝的第九位“铁帽子王”,也就是世袭罔替的怡亲王爵位。
不过,这个被雍正亲自赐封的怡亲王王爵,却在后来出现了变故,甚至几近废除,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原因也并不复杂,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十三在雍正一朝吃得开,并不代表他的后人也能继续吃得开,并且,他的后人中有人还得罪了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因此才会在爵位传承上出现变故。
先大致捋一捋老十三胤祥这个怡亲王的爵位是如何传承的。
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序齿为十三,实际为二十二),生于康熙二十五年,其生母为康熙皇帝的庶妃章佳氏。
原本,胤祥在早年间还是深得康熙喜爱的,但在康熙四十七年,前途无量的胤祥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被康熙日趋冷落。
具体胤祥做了什么导致遭到父亲的冷落,这个已经不得而知,毕竟在雍正继位后,将有关胤祥的不少资料抹除,因此,已经没人知道当初胤祥犯了什么错。
不过,有一种说法,是说胤祥在“九子夺嫡”期间,为了帮助四哥雍正,做了一些令康熙极为不满的事情。
真相究竟如何,暂且不去讨论,但胤祥在康熙去世前,过得十分不如意却是真的。
尤其是直到康熙去世,胤祥还是一个没有任何爵位傍身的光头阿哥,从这一点来看,就知道胤祥遭受了多少冷落。
但这种冷落,到了雍正继位后,得到了彻底的转变。
康熙去世后,雍正于畅春园的灵前继位,而他继位后所颁布的第一道诏令,就是对十三弟胤祥进行加封。
并且,加封还是连跳数级,从一个光头阿哥,直接提拔为和硕怡亲王。
这种晋级速度,怕是放在整个大清朝,估计也是独一份,不仅如此,雍正觉得还不过瘾,又把诸多实实在在的权力都交给了胤祥。
比如户部,比如造办处,再比如议政大臣,另外还有八旗禁军,还有军需处等。
可以说,当时的胤祥,是身兼大清朝军、政、钱三条命脉的多个职务,正是因为他职务之多、权力之大,因此,就有了一个贴切的绰号,称他为大清朝的“常务副皇帝”。
除了对胤祥本人大封特封之外,雍正对胤祥的家人同样也是恩宠有加,比如,雍正打破先例,让胤祥从他的儿子中,任意指定一个,封为了世袭罔替的郡王。
总之,当时雍正对胤祥的超规格待遇,不仅是清朝历史上绝无仅有,并且也是封建历史上少有的。
而胤祥本人也确实对得起雍正,对待工作,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不管是雍正交代给她的什么差事,他总能圆满完成。
不过,由于职务太多,所耗费的精力也多,因此,胤祥到了后期,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在雍正八年去世,年仅四十四岁。
胤祥的去世,让雍正大为悲痛,而怡亲王的爵位,按规制就该传给胤祥的儿子,不过,最终继承怡亲王爵位的,不是胤祥的嫡长子,而是他的幼子。
怎么回事呢?胤祥一共有五个儿子,其中三个是嫡子,另外两个则是庶子。
按照古代继承原则,继承家业的一般都是嫡长子,不过,由于胤祥在生前担心如果长子继承爵位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对皇权造成威胁,因此在临终前留下遗命,要求嫡幼子弘晓继承爵位。
所以,在胤祥病逝后,雍正按照他的遗嘱,将胤祥的小儿子弘晓封为了怡亲王,而嫡长子弘晈则被封为了多罗郡王。
不过,让雍正和胤祥都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个安排,会在将来引发一场祸事。
乾隆继位后,除了明确弘晓的怡亲王,以及弘晈的郡王爵位世袭罔替的资格外,又将胤祥的庶长子弘昌晋封为了贝子。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乾隆的晋封,这个弘昌连贝子都当不上。
但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弘昌就觉得,自己好歹是胤祥的庶长子,如今却只混了个贝子爵位,因此就心存不满,而同样心存不满的,还有胤祥的嫡长子弘晈。
弘晈就认为,亲王的爵位本该是自己的,所以,对于父亲临终的安排早就多有怨恨,于是,这两个都心存不满的人走到了一起,又联络上了原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三人决定干一场大事。
什么大事呢?自然是武力夺权,他们想趁着乾隆刚登基之际,来一个密谋造反。
不过,还没等他们的计划开始实施,就被乾隆一举粉碎,而在事后,弘昌、弘皙分别被革去爵位,而弘晈虽说没被革爵,但世袭罔替的资格算是没了。
而看到自己的两个哥哥因为心存不轨最终造成了凄惨下场后,身为怡亲王的弘晓自此越发行事谨慎,不再过多参与到朝堂事务当中,而是一门心思的开始藏书,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族。
就这样,弘晓一直安安稳稳地活到了五十七岁,在他死后,爵位则由儿子永琅继承。
永琅原本是弘晓的庶子,按规制来说,他是没有继承爵位资格的,但问题是,弘晓的两个嫡子,都死在了弘晓的前面,因此,在弘晓临终前,永琅就成了他最年长的儿子。
因此,永琅就这样继承了怡亲王的爵位。
永琅的寿命,和他父亲弘晓差不多,也是在五十多岁的年纪去世,他去世那年是嘉庆四年,在他死后,怡亲王的爵位传承,出现了一点小问题。
什么问题呢?就是永琅仅有的两个儿子,全部都已经不在人世了。
不过,永琅已经有了孙子,因此,爵位就可以传给孙子,但问题是,按照当时的规制,爵位是不能这样隔代直传的,所以在最终,不得不找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先将永琅的爵位传给他的嫡子绵标(已过世),然后让绵标的长子奕勋继承爵位。
于是,在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六岁的奕勋袭爵,成了第五代怡亲王(含被死后追封的奕勋之父绵标)。
不过这个奕勋却不是个长寿之人,他一共活了26岁,在 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便病逝,他死后,他年仅四岁的嫡长子载坊继承了怡亲王的爵位。
所以,载坊算是第六代怡亲王。
而这个载坊寿命更短,在继承怡亲王爵位后仅仅一年,也因病夭折,年仅五岁,由于他这个年纪肯定没有子嗣,所以,怡亲王爵位的传承上再次遇到了问题。
直到载坊夭折五年后,也就是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经道光皇帝以及几位宗室大臣商议,最终决定,让载坊同父异母的弟弟载垣继承了怡亲王的爵位。
载垣是奕勋的次子,其生母为小妾李氏,因此,载垣也是奕勋的庶子,而因为得罪慈禧太后,导致雍正亲赐的怡亲王爵位几乎被废的人,也正是这个载垣。
什么情况呢?说得简单点,就是政见上的巨大分歧和矛盾。
载垣这个人,还是相当有能力的,史料记载,在他袭爵成为怡亲王之后,先后担任过正蓝旗、正红旗、镶蓝旗、镶白旗以及镶红旗都统等职,同时还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总族长等职务,总之,咸丰皇帝在位时,对载垣十分倚重。
也正因为如此,在咸丰临终之际,载垣与肃顺、端华等八人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顾命八大臣”。
只不过,由于咸丰授予顾命八大臣的权力过大,两宫太后(即慈禧和慈安)的权力遭到了极大的压制,因此双方就谁才是大清朝说了算的人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而最终,两宫太后率先出手,与当时朝中另一股势力,也就是“帝胤势力”(即咸丰的兄弟)达成一致,通过一系列布置,发动了宫廷之变。
因这场宫廷之变发生的那一年为辛酉年,因此又称称作是“辛酉之变”。
辛酉之变的结果,是顾命八大臣遭到全面打击,为首的肃顺、端华等人,削爵的削爵,革职的革职,其中肃顺还被斩于菜市口。
而同样为首的载垣,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在事后,被下令赐自尽而死,年仅四十六岁。
也正是因为载垣参与了辛酉之变,且还是为首者,因此,在他被赐死的同时,怡亲王的爵位自然也被削去。
并且,当时慈禧曾有意直接将怡亲王这个爵位废除,但考虑到载垣的祖上曾为大清朝做出过巨大贡献,况且怡亲王的爵位也是雍正亲封的,所以,最终并未彻底废除,而是将爵位做了降级处理。
降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清朝的爵位从最高的和硕亲王到最低的奉恩将军之间,一共有十二大等,而慈禧则是将和硕怡亲王直接降为了第八大等的“不入八分辅国公”。
由此可见,慈禧对载垣的所作所为,真的是恨之入骨,但这还不算完,载垣的弟弟载泰虽说承袭了“不入八分辅国公”的爵位,但没过两年,就因为犯错,先是被降为第十大等的辅国将军,之后又过了两年,彻底被革去了所有爵位。
至此,老十三胤祥的儿子弘晓这一脉,算是彻底与怡亲王的爵位没有丝毫关系了。
这就是怡亲王爵位在传承中,为何会出现几近废除的前因后果,而自打载垣被削爵赐死的同时,怡亲王这个爵位就出现了空缺,空缺的时间,一度长达四年。
直到同治三年,也就是公元1864年,清廷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后,对大臣和宗室进行加封中,经由慈禧太后开恩,怡亲王的爵位才再次得到恢复。
当然,作为曾犯过大错的载垣家属以及后人,肯定是没资格继承王爵的,因此在一番甄别后,慈禧太后最终同意,让首代怡亲王胤祥的第四子弘皎这一脉的后人继承怡亲王爵位。
弘皎就是当初曾参与过弘昌与弘皙密谋造反的其中之一,当时事发后,乾隆网开一面,没有过多为难弘皎,因此弘皎就保住了郡王的爵位。
在他之后,他的儿孙们历来是低调行事,这些年也没犯过什么错,这一点让慈禧很满意,所以,弘皎的玄孙载敦,就在慈禧的恩准下,成了新一代的怡亲王。
而在载敦袭爵时,清朝已经到了日暮西山的境地,因此,自他起怡亲王这个爵位,仅仅又传了三代,而末代怡亲王毓麒在袭爵不久后,清朝便彻底灭亡。
关于这个末代怡亲王毓麒,发生在他身上还有不少故事。
毓麒是在公元1902年袭的爵,当时的他只有两岁,而清朝则是在1912年灭亡的,也就是说,在毓麒刚刚长大,清朝便没了。
而清朝一没,毓麒就没了收入来源,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却没改,因此毓麒就不得不靠着典当家中的珍宝来度日。
有资料记载,毓麒到了最后,不仅将王府中的奇珍异宝典当一空,包括整个怡亲王府都典当了出去,到了后来实在没啥典当了,就把历来怡亲王陵墓上的树木,也砍了卖给别人,换做自己的杯中酒和盘中菜。
如果老十三胤祥泉下有知,看到自己这个不肖后人,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而到了1948年,末代怡亲王毓麒终于当无可当,因此,在穷困潦倒中,默默无闻地死在了京城的一个角落,时年49岁。
综上,当年雍正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怡亲王,严格来讲并没有被彻底废掉,而是因为胤祥的后人载垣得罪了慈禧太后,才导致怡亲王爵位被削去和降级,但不久后慈禧又重新恢复了怡亲王这个爵位,交由胤祥之子弘晈的后人继承,一直到了清朝灭亡,怡亲王爵位才彻底消失。
▍♐雍正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为何后来被废掉了?
清朝时期,宗室取得爵位有四种途径,即功封、恩封、袭封和考封四种。简单地说,有的爵位是凭借军功取得,有的是由于皇帝加恩封赏取得,还有的是通过继承或考试取得的。宗室取得爵位后,大多爵位是世袭递降的,也就说爵位的等级一辈不如一辈,降到一定保底爵位时就不再降了。但还有一种爵位承袭时无需降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世袭罔替”,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铁帽子王”。
清朝共有十二位宗室加封铁帽子王。清初的八位铁帽子王全部是凭借军功取得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八位铁帽子王中,其中有三位铁帽子属于代善家族。代善本人是首代礼亲王,首代克勤郡王爵是代善的儿子岳托;而首代顺承郡王爵勒克德浑是代善的孙子。其余五位铁帽子王则分别是舒尔哈齐的第六子、努尔哈赤的老侄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尔衮同母弟豫亲王多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第五子、庄亲王硕塞。
其余四位铁帽子王则是康熙帝第十三子怡亲王胤祥、道光帝第六子恭亲王奕訢、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和庆亲王奕劻。这四位铁帽子王属于恩封,也就是说由于特殊的功绩由皇帝加恩封赏的。第一位受恩加封为铁帽子王的便是怡亲王胤祥。胤祥的这个爵位在传到第六代载垣时,曾一度被夺爵达三年之久,这又是为何呢?
雍正在夺嫡大战胜出后,马上加封他的铁哥们十三弟胤祥为和硕怡亲王。对于雍正的知遇之恩,胤祥以殚精竭虑、操劳为国作为回报。胤祥在雍正初年为稳定政局、剪除政敌、治国理政方面立下汗马功劳。因此,乾隆帝认为他的十三叔“公忠体国,其爵位亦应世袭罔替”。
到了第六代怡亲王载垣的时候,这个铁帽子王不铁了,保不住了。载垣是胤祥的五世孙,在九岁时承袭了怡亲王爵。载垣深受朝廷重用,历任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在咸丰十年的时候,载垣曾作为钦差大臣参与与英法联军的通州谈判,后随咸丰逃往承德。咸丰临终之际,载垣和肃顺、端华等八人被遗命为顾命大臣。咸丰死后,慈禧太后联合奕訢、僧格林沁、军机大臣文祥等人发动了“辛酉政变”,载垣被赐白绢自尽。而载垣承袭的铁帽子王也不铁了,直接从亲王降到了不入八分辅国公,并且他的子孙及亲侄孙也不得承袭。
1864年,清军攻陷南京,大败太平军,朝廷推恩,这才恢复了中断三年之久的怡亲王爵位,载垣的族弟载敦继袭了此爵位。载敦是胤祥第四子弘皎的四世孙。载敦死后,他的长子溥静承袭了怡亲王爵。义和团运动兴起后,溥静响应端王载漪提出的“剿夷”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后,不但怡亲王府遭到血洗,溥静也被慈禧以“纵容拳匪”的罪名革职圈禁。不久溥静去世后,被慈禧夺爵。
最后一代怡亲王是毓麒,他是溥静的二弟溥耀的儿子,也就是溥静的侄子。他在二岁的时候就承袭了爵位。毓麒提倡办洋务求自强,是洋务运动的活跃分子。毓麒于1949年10月去世。
其实“铁帽子王”的这顶帽子是够铁的,怡亲王这个爵位在第六代怡亲王载垣手中被降爵,起因就是1861年的辛酉政变。在三年之后马上又推恩还爵,恢复了爵位。所以说怡亲王这个爵位并没有被废掉,只是戴帽子的人在权势斗争中失势等各种原因被杀或被囚,这顶铁帽子又戴到别人的头上罢了。
▍⇀雍正亲自赐封的世袭罔替的怡亲王,为何后来被废掉了?
铁帽子王绝对是清朝所有王爷们最想得到的爵位封号,因为清朝的爵位,隔代是要降级的。比如说你是亲王,那么一般情况下,世袭你爵位的下一代只能是郡王,除非他自己也立下大功。
但是铁帽子王就不同了,这玩意儿就是个万金油,你是铁帽子王,那么你的世代子孙都能继承铁帽子王的爵位,这就是世袭罔替,永不降级的特殊待遇。
因此不知道有多少王爷们,他们争取不到皇位以后,就想着争取一个铁帽子王当当。不过很可惜,整个大清朝,只有12位铁帽子王。其中8位还是在清朝开国的时候所册封的。
所以说在和平时期,想要获得铁帽子王的封号,要么跟皇帝的关系很好,比如说怡亲王胤祥,要么就是立下了大功劳,比如说恭亲王奕䜣。
一、12位铁帽子王都是谁?
1、清初8位创业期的铁帽子王。清朝刚开始建国创业的时候,自然是可以立战功最多的时候,所以能够获得铁帽子王的机会也就更大。
清朝初年,最有名的4位铁帽子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以及肃亲王豪格。
其中代善、多尔衮、多铎,全都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亲兄弟。而豪格则是皇太极的长子。
此外清初还有4位铁帽子王,分别是郑亲王济尔哈朗、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其中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六儿子,他是非努尔哈赤系的唯一一个铁帽子王。硕塞是皇太极的第五个儿子。
至于岳托和勒克德浑就比较特别了,岳托是代善的儿子,勒克德浑是代善的孙子,这么一来,代善这一大家子,就出了3个铁帽子王。
以上8位,就是清朝初年,在他们创业的时候,通过战功获得爵位的8个铁帽子王,除了没有后代的,一直都拥有世袭罔替的资格。
2、清朝中后期的4位铁帽子王。以上8位铁帽子王,那就是后世王爷们所希望成为的人。可是这一切谈何容易?因为没有战事就没有机会立功。而从雍正年间开始,其实清朝的战事少得可怜。有也只是局部战争,跟开国立业完全不好比。
所以说此后两百多年里,只诞生了4位铁帽子王,他们分别是怡亲王胤祥、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怡亲王胤祥,就是我们提到的主人公,他是康熙的十三皇子,也是雍正皇帝最器重的弟弟。因为他帮助雍正夺嫡,帮助雍正治理天下,所以得到了铁帽子王的封号。
恭亲王奕䜣是道光皇帝的第六个儿子,也是咸丰皇帝的弟弟。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娶了慈禧的妹妹,生下了光绪皇帝。光绪登基后,他也就成了铁帽子王。
庆亲王奕劻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孙,光绪十年被封为庆郡王,慈禧六十大寿的时候,被封为庆亲王。等到慈禧去世后,摄政王载沣为了拉拢宗室支持,这才给了庆亲王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封号。
二、怡亲王爵位传到第六代,被撤销了3年。
怡亲王胤祥,是后4位铁帽子王中,第一个被加封世袭罔替王爵的。也可以说,正是因为雍正对胤祥破例,后世的清朝皇帝们,才会大肆封赏后面3位铁帽子王。
这后面3位是沾了胤祥的光。早在雍正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胤祥就跟他关系最好。两个人从小玩到大,一起读书,一起弯弓打猎,后来又合伙处理政务。
等到要夺嫡的时候,胤祥表示完全支持雍正,甚至不惜被康熙幽禁了1年多时间。等到雍正上台以后,自然是要报答这个弟弟的。
雍正不仅给了胤祥铁帽子王的封号,而且让胤祥负责各种政务,完全就是国家总理的待遇,可惜胤祥44岁就去世了。
胤祥去世以后,他儿子弘晓继承了怡亲王爵位。乾隆四十三年,弘晓去世,他儿子永琅继承了怡亲王爵位,这是第三代怡亲王。
永琅的孙子奕勋,继承了怡亲王的爵位,成为了第四代怡亲王。奕勋在道光五年去世,他儿子载垣成为了第五代怡亲王。问题就出在了载垣身上。
因为咸丰皇帝去世之前,将载垣任命为顾命八大臣之一,虽然他不是老大,但也是位高权重。而当时慈禧和奕䜣他们在谋划夺权,发动了辛酉政变。
这场政变过后,顾命八大臣中的老大肃顺被拖出去宰了,而载垣也没能避免灾难,因为慈禧撤销了载垣铁帽子王的身份,而且慈禧直接让他自尽了。
所以说这个时候载垣的后人们,是没有资格继承怡亲王爵位的。世袭罔替的资格就这么被剥夺了,三年以后,也就是同治三年,慈禧看政局稳定了,为了安抚人心,所以恢复了怡亲王这一世袭爵位,不过是让载垣的族弟载敦承袭了爵位,跟载垣这一支没什么关系了。
此后怡亲王的爵位又传承了下来,一直到清朝末年,最后一任怡亲王是载敦的孙子毓麒,这已经是溥仪侄子辈的人了。
总结:哪有什么世袭罔替,不过是看事办事罢了。
清朝的皇帝,就是要告诉这些皇子王孙们,皇位虽然只有一个,可是铁帽子王可以有好几个。只要你们安分守己,再立下功勋,自然可以被封为铁帽子王。
不过这铁帽子王到了清朝后期,其实就没那么铁了。因为慈禧一句话,铁帽子王家族就遭受了厄运。其实从载垣这一代开始,怡亲王这一脉就算是断了。
后来再找其他支的人来承袭,纯粹是慈禧为了收买人心。所以说啊,当代人做好当代人的事情,那就很不错了,后人自有后人福。
参考资料:《清史稿》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明朝的“瓜蔓抄”是什么样的刑罚?朱棣为何大兴“瓜蔓抄”?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