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遗诏真假,雍正继位是阴谋吗?
▍✚康熙遗诏真假,雍正继位是阴谋吗?
雍正的皇位一直被世人怀疑,认为他是阴谋篡位者,他擅自修改康熙的遗诏,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雍正的修改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奇妙,但这也只是一个民间传言。老百姓总是喜欢给名人的事迹增添一些神秘色彩,不止是雍正,就连如来佛祖也有类似的故事。
如来借灵山
当初如来准备修炼的时候,由于没有合适的地方修行,便向万法教主提出借灵鹫山一年用于修炼。万法教主觉得如来很有诚意,便借给了他,但必须要如来立下字据,免得日后产生纠纷。于是如来便用笔墨在纸上写下“借灵鹫山一年”。
一年以后,万法教主找如来要求归还灵鹫山,但当拿出字据一年,原来的“借灵鹫山一年”变成了“借灵鹫山十年”!万法教主郁闷了,记得当初是写的一年啊,怎么就变成十年了呢?没有办法,只能继续等。
十年后,万法教主又准备去找如来。这次他先在家里拿出当年的字据来看,免得像上次一样白跑一趟。当他打开字据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字据上的十年如今变成了“千年”,不知什么时候上面多了一撇!
这次万法教主亏大了,本来只是出于好心把山借给如来,没想到这一借就要不回来了。
历史上关于雍正修改遗诏其实也和“如来借灵山”的故事一样,只是流传于民间,老百姓把自己的想法编成故事流传了下来。
在清朝,立储君是一件非常机密的事,而且立储君的诏书是由几种文字编写而成,除了汉字还有满文。就以汉字来说,古代是没有简体字的,“于”字的繁体字应该是“於”。因此雍正根本不可能把十字改成於字!
▍≞康熙遗诏真假,雍正继位是阴谋吗?
康熙的遗照一直都存在,并且经确认确系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所出,但是其完成的时间有着诸多疑问。
所谓的康熙的传位遗诏一直都有,现在最具权威价值、并且为史学界广泛认可的康熙遗诏有两份,一份存于北京,另一份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两份遗诏都是由满文部分和汉文部分组成。并且经鉴定与确认,这两份遗诏都是出自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也就是康熙去世的哪一年,但是这并不能确定遗诏是在什么时候完成的,因而就有了以下的三种观点。
康熙的遗照的满文部分和汉文部分,都是在康熙生前完成的;
康熙去世,只留下了满文部分,汉文部分是在康熙死后完成的;
康熙去世,只留下了遗言,满文部分和汉文部分都是在康熙死后完成的。
针对这三种观点,我们逐一来分析。
首先来说说第一种观点。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康熙去世,十一月二十,雍正登基,期间经历了七天时间,而康熙遗诏的汉文部分也是在雍正登基后公布的,距离康熙的去世也过去了七天的时间。所以,第一种观点,康熙遗诏的满文和汉文部分都在康熙生前完成,这个观点存在非常大的疑问。如果是同一时间完成的,为什么不同时拿出来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还非要等到继位之后再公布呢,这不是给旁人留下非常明显的怀疑么。
再来看看第二个观点和第三个观点。
这样认为的最为主要的理由理由就是不管是北京的康熙遗诏,还是台北的康熙遗诏,满文部分都存在大量的缺失,北京的满文遗诏大概还保留的多一些,台北的满文遗诏只有寥寥数语,其中关于继位人描述部分均是缺失的,因而无法从满文遗诏上来判断雍正是否是真的遵照继位,还是修改康熙遗诏进行的篡位。
而在汉文部分的描述则基本一致,都是: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有人说是雍正故意破坏了康熙在世时候撰写的满文部分然后自己撰写了汉文部分,或者说不管是满文部分还是汉文部分都是康熙死后才被撰写的。
但是雍正为什么只破坏满文部分,不破坏汉文部分,这不是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么,反而让人产生了误会。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重新连着满文部分的遗诏一并重新,用一份新的遗诏以传后世呢,毕竟,雍正之后的乾隆、嘉庆、道光等等,都是他的血脉子嗣,会对于自己的祖宗去如此的追究和刨根问底么,不会。
我们还应该看到的是,康熙去世的三天前,雍正被康熙安排到了天坛去祭天,而康熙去世前后,急召雍正到畅春园,而从康熙去世到雍正到场,前前后后经历了十个多小时,要知道从天坛到畅春园的距离必然不用花费十个小时。那么这十个小时,消失的雍正去了哪儿,在干嘛,就留给了后人无限的遐想,因而也成为了雍正改诏篡位甚至是无诏夺位的最大疑点。
所以不管是雍正“遵照继位”、“改诏篡位”还是“无诏夺位”,现存康熙的继位诏书都不能成为雍正继位的关键所在。
与康熙的继位诏书相比,隆科多对于雍正的继位才有着最为直接也是最为重要的意义。隆科多,佟国维的儿子,康熙朝外戚,隆科多的亲姑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两个姐姐都嫁给了康熙,一个姐姐是雍正的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另外一个姐姐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又被康熙安排抚养雍正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所以从这层关系来讲,与隆科多关系最近的皇子就是雍正,也就是当时的皇四子胤禛。
当时的隆科多担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兼任九门提督,整个北京城以及整个皇宫的卫戍全部都由隆科多负责,并且康熙去世的时候,在康熙身边的人除了康熙的皇子,剩下的那个唯一不是康熙皇子的人,就是隆科多。
康熙死后,隆科多随即关闭九门,在北京城实施戒严,这个时候能够自由出入在皇城之间的人也就只有隆科多了。
所以,影响雍正继位的最关键因素其实并不是康熙的传位遗诏,而是隆科多,康熙的最终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有隆科多才是真正的知情人,同时隆科多更是雍正整个继位过程的见证人。康熙死后,隆科多是宣读的遗诏还是宣读的遗命,雍正与隆科多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情,现在也已经不得而知,因而也留下了最大的谜团。
尽管雍正的继位充满谜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雍正确实是一位勤政的皇帝。
雍正继位后,推行新政,在强盛大清国力的同时,也极大的触及了很多阶层以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人,不仅为新政所累,有的还遭到了文字狱的残忍迫害,因而各种正史、野史、传记对于雍正的负面记载也就多了起来。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雍正终归是“满清第一勤政皇帝”,他力主改革、去处弊政、勤勉敬业,雍正交给乾隆是充盈富足的国库,也奠定了“乾隆盛世”的基础,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了。
▍✌康熙遗诏真假,雍正继位是阴谋吗?
是不是阴谋,胤禛心知肚明,其余知情人大多早死,能活着的在保密方面都久经考验,至于“十”和“于”的问题,不值得浪费一秒钟去考虑,整个遗诏都不是康熙亲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何况其中的区区两个字呢。种种传闻中,最讨厌的就是有人传乌雅氏待字闺中就和年羹尧好上了,进了皇宫八个月就生下了胤禛,所以年羹尧才要忠心耿耿的保自己亲儿子上位。
表面上胤禛对几个兄弟够狠,其实要我说,他是下手晚了,京师乃至全国风言风语乱传,到底谁传的胤禛心理有数,通过什么途径传的他也知道,换了一般人他那帮兄弟早就死了。
与本文论述无关,无论如何推论结果如何,我觉得这个皇帝当时还是胤禛做比较好,其他的几个人能力上真是差得很远,觊觎皇位的艺术家有之,假仁假义的阴谋党有之,自命不凡的生瓜蛋子有之,聪明都够聪明,但是以从政能力论,不会有人比胤禛强。
当时康熙帝的原话是怎么说的呢?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上午3:00-5:00
『······若我能欢喜去了······雍亲王四阿哥······人······贵重······我······很······像······大统······把······继位······坐说了······此谕旨······将······交付内阁。』
根据这缺字的满文遗诏(临终遗言笔记,在正式遗诏之前),如果用固定思维去考虑的话,胤禛继位毫无异议,但是中间可填充的内容实在太多太多了,也充满了各种变数,比如“四阿哥”和“人”之间,如果中间有100字呢。
据上,有推测说康熙帝真正想传位给老十四,但其行军在外无法立刻赶回京师,所以康熙帝感觉老四老成持重,所以让他暂时统理大局,等老十四回来以后,正式按礼制传位老十四胤禵。
为什么这遗诏就不能是直接传位给胤禛呢?因为康熙帝在凌晨1点多钟的时候传召要召见胤禛,以老四的智商,这么敏感的时期单独召见自己,这可能是他要面临天大的机遇,但是对于皇帝的命令,父亲的召唤,他生生拖了至少8个小时才到达皇宫,没有任何合理的解释,所以后人们只能猜,猜想他通过某些渠道已经提前知道了自己暂时统理大局的决定,但胤禛对此并不甘心。
为何要让他暂时统理呢?因为血浓于水,他是胤禵的亲哥哥,所以康熙帝要求胤禛,在胤禵回京之前稳住局势,替亲弟弟出把力达到权柄顺利交接。可是胤禛对这种“乱命”是非常抵触的,在这段时间内,他可能已经展开行动,四处行贿,打通关节,收买关键人物等等。
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畅春园的事情也该安排安排了,快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胤禛突然出现在畅春园,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真的好像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到了畅春园后,就只剩坚定的实施下去了,胤禛短短时间出入畅春园五次,如入无人之境,这证明,当时的康熙帝已经无力传召或者已经陷入不知时间长短的昏迷之中,否则即便是皇子也断不能如此满园子窜来窜去的。(或者说,内线通知了胤禛,康熙帝处于昏迷状态他才到了畅春园,然后马上安排封锁消息,威吓魏珠、赵昌,借兵隆科多晚间回宫,密令张廷玉独自隆宗门接驾。)
而就在胤禛满园子乱窜的时候,畅春园的局势已经发生改变,这也是推断康熙昏迷的力证,自胤禛不知道忙些什么的时候,畅春园一切皇子和大臣都进不去了,除了胤禛······所有人在什么时候知道康熙帝宾天的呢?康熙帝死后并且胤禛铺垫好一切,并将遗体运回大内以后,所有人才知道康熙帝死了······
当初畅春园“戒严”,总得有点原因吧,如果康熙帝神志还清楚为什么要将自己与外界完全隔绝呢,没有这个道理,尤其是,无论他钦定的继位者是谁,这个时候都要让外界全部知晓才好,否则必将大乱,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康熙帝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最终的“戒严”行为,必然是有人为干预的因素。
胤禛说,他接受遗命的时候,一群儿子全在场,其实呢,这个谎言用了整整七年时间才堪堪圆谎,该死的都死了,没死的不想死也不敢说了,还不是你想咋说就咋说。
这个问题的细节太多优秀作者写过了,所以我就不展开写了。
真正接触到遗诏的是谁呢,肯定是康熙帝的近臣、内侍,具体到人那就是侍卫长拉锡和养心殿总理太监赵昌、总管太监魏珠。
胤禛堂堂雍亲王,大清皇子,继位的雍正帝,他欠小小的侍卫拉锡什么,何以短短两个月让拉锡连升四级呢?他俩平素关系好?没听说过。胤禩自己都还没登基,就把侍卫长拉锡升到理藩院去了,紧接着又被提拔为本旗都统(蒙古正白旗),一时间成了家族的荣耀,拉锡一侍卫的水平能管理旗务已经不多了,再简拔提干,非其力所能及了。
这人好在嘴严,即便这样在大局初定的时候,也就是雍正帝自己都说,都不知道这几年能活过来的时候,开始下手开始肃清,拉锡属于第一批受虐对象,但拉锡稳如牛,本来就是侍卫,还干侍卫挺好,没有半点怨气(憋着呢),更无半字怨怼,通过雍正帝“大力考察”后,审核合格,复授满洲镶白旗都统,后来又任了肥差江宁将军,最后还能回京师做个领侍卫内大臣,和年羹尧同年死掉,这个······有些蹊跷,最后的职务离雍正太近了,很容易算计,但没有实证哈。
写隆科多的文章也太多了,咱们把这人过滤掉不写,大家只要注意一点就好,按满洲规制,遗诏必须是内阁满洲一品大学士草拟,隆科多一个二品武官他的“专权”是胤禛直接越制指定的,所以隆科多受宠些时日不是没道理的。
雍正帝用人就那几个,有年羹尧、田文镜、李卫、鄂尔泰,年羹尧被定点清除了,其实还有个张廷玉,闲扯一句,凡是对胤禛的好的,胤禛都会真心待他一辈子,比如---张廷玉,康熙帝宾天,什么亲王贝勒、王公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亲厚远近那么多人,都被封锁了消息,康熙帝“起驾”回宫,知道的只有两个人,或者说是一拨人和一个人,一拨人都是隆科多手下的嫡系侍卫,一个人则是张廷玉。
满洲皇帝赋予一汉臣配飨太庙,绝无仅有,让人想破头都想不明白。您说张廷玉本事大吧,他还真没什么本事,只是体制文章比较好,记性尚可,能力上可以说是没什么能力,乾隆帝上台最看不惯的就是他,也曾经问他,你觉得你有什么资格配飨太庙呢?张廷玉说没有,好嘞,你自己都说没有是吧,那就取消了吧。
这事膈应张廷玉一辈子,死了以后,乾隆帝来劲了,我们皇族说话是算数的呀,说配飨太庙就给你,哼哼~反正人都死了,你也不知道,我可没忤逆我爹的意思,不过这事张廷玉也有错,三朝老臣该知道伴君如伴虎,不如履薄冰的踏实做事,竟然让乾隆帝写配飨太庙保证书,也就难怪乾隆整他了。
反正您看什么人在雍正帝继位后大力提拔的,谁就有巨大的嫌疑,康熙帝死后回宫,只有张廷玉事先知道消息“迎驾”······而康熙大殓是胤禛一个人的决定,他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只是快到大殓的时候召集了诸位皇子和大臣,算是通知了一声,然后各位就留下吧,甭走了,算是限制人身自由了。
在所有人的一致强烈要求下,为什么胤禛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出示遗诏,他的继位是全国上下谁都想不到的,难免遭到质疑,正式遗诏不讲,满文口头遗诏为什么不公布,当时宣读的话,真假不论,好歹能给自己卸些压力,少让他人嚼舌,多好的事,偏不拿出来,原因只有一个,遗诏还没有新鲜出炉······
等到遗诏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时候,某些人的性命就该收取了,为什么雍正继位后,质疑声不断,因为为了保险起见,康熙帝临终的服侍人员,养心殿总理太监赵昌和总管太监魏珠直接被杀掉,这种欲盖弥彰的手段也太直接太明显了吧,实际的意思就是,他俩看了不该看的,所以死了,但是他们说过遗诏是假的了么?没有对吧,其奈我何,太简单粗暴了,不质疑才是怪事。
▍•康熙遗诏真假,雍正继位是阴谋吗?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康熙遗诏”并非是康熙真迹,也就是说不是康熙所写的,所以康熙遗诏根本就无法判定其实真是假。你可以说它真也对,因为现存的四份康熙遗诏的确全都是雍正继位后颁布天下的真实遗诏。你说它假也可以,因为它的确不是康熙亲手所写的,而是雍正在继位后让自己的亲信起草的一份遗诏。所以说以康熙遗诏的真假来判定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我们在看待雍正继位合法性的问题上,还是有很多不知情的网友习惯听信那些乱编的影视剧和野史中的说法,那就是康熙真正想让其继位的人是十四皇子而非是四皇子,之所以四皇子能够登基,是因为他将康熙遗诏中的十改于,就这样四皇子才登基成为了雍正皇帝。但是事实上先不说满清的遗诏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写出来的,即使是汉文能够改,那满蒙文怎么改?再者康熙遗诏本身就不是康熙写的,也不是康熙的亲信写的,而是雍正皇帝在登基之后交有自己的亲信起草的,你说雍正自己下令写的“康熙遗诏”会有那么明显的错误让后人去胡乱猜想吗?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现今保存在博物馆中的“康熙遗诏”从未出现过“传位于四皇子”这句话。在康熙遗诏中要传位于四皇子的原话是这样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看到了吗,这才是康熙遗诏中真正的原话,试问在康熙时期除了雍正是被封为雍亲王的,谁还是呢?所以说现在网上如果拿康熙遗诏来质疑雍正登基的合法性的,绝对是假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懂历史的人所说的,我们没必要去当真。
那么在真正的历史上雍正帝的继位是否是真的合法的呢?康熙是真的想让雍正当皇帝吗?这里我只能回答不知道,毕竟我们都不是当时的亲历者,谁也不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既然不是亲眼所见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切都不存在绝对的正确。其实归根结底人们怀疑雍正的继位不是合法的质疑就是一点,那就是为什么在当时康熙立遗诏的时候会只有隆科多一人在,又为什么会让隆科多来宣读遗诏,而最后我们也知道隆科多恰恰就是雍正的亲信,而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毕竟隆科多在当时只是一个步军统领兼理籓院尚书,虽然这个职位说小不小,但是比他地位高又受康熙信任的臣子可不是没有,比如满洲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马齐,而事实上这些地位比隆科多高的人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康熙的床前,直到最后就只有隆科多一人。所以说虽然我们不能确定雍正的继位到底是合法还是不合法,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雍正的继位过程的确存在着些许的瑕疵。但是不管如何这一切我们都只能等待着实打实的证据出现,我们才最终能够为雍正的继位合不合法下定论,如果没有出现我们现在的所有一切都只能是猜想。
不过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雍正的继位,对于满清来说的确是一件幸事,若不是雍正十三年的励精图治恐怕满清会亡的更快。康熙晚年较为宽厚的治政理念导致满清的官场贪污盛行,百姓更是被这些贪官弄得苦不堪言,如果说此时若不是雍正这位“暴君”的等级,满清离灭亡就真的不远了。但是正是因为雍正对官场的严厉整治才最终挽回了满清国力下降的颓势,并为后世的“康乾盛世”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同时雍正实施的改土归流、火耗归公和摊丁入亩等国策也为满清国力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助力。可以说从这点来看雍正的继位不管是合法还是不合法,对满清来说都是幸事。
▍╉康熙遗诏真假,雍正继位是阴谋吗?
雍正的继位,可以说是清朝最神秘的未解之谜之一。
不管是民间还是史学家们,对于雍正继位的合法性,都有很多争论。
不过就康熙遗诏真假的问题而言,有书君认为,雍正假传遗诏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首先,非常普遍的一种说法,就是雍正将遗诏中所谓的“传位十四子”稍加修改,变成了“传位于四子”。
乍一看这种说法,好像非常合理,而且显得特别巧妙机智,但稍微对历史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于”是现代汉字简化之后的写法,在当时根本就没有这个字。
即便再退一步来讲,存在这种简写的模式,但在清朝,帝王诏书有满、汉、蒙三种文字,各式一份。即便雍正能把汉文的版本搞定,剩下的两份也马上就会出现漏洞。
康熙尽管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帝王,但在立储问题上,却屡次出现错误,这也直接导致了诸多子嗣互相之间为了太子之位互相争夺,也就是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
在九子夺嫡前期,雍正皇帝,也就是老四,其实并不占很大优势,但他却非常难得地没有选择站队。
在当时,夺嫡主要有两派,一派是支持皇太子,另一派是支持老八,也就是大家在《宫》《步步惊心》里看到的八爷。
双方之间为了削弱对方的势力,可谓不择手段,甚至直接在康熙皇帝面前也毫不顾忌,这对康熙的感情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因为康熙心中,还是更偏向于嫡长子继承,所以对于老八,甚至是老十四,康熙在位时就已经明确表示过不会让他们继承皇位。
可惜太子实在不争气,所以也才有太子的两立两废。
等到康熙的耐心彻底被耗尽,两派势力衰微,有能力有想法,并且不轻易表露自己志向的皇四子,渐渐得到了关注。
就算抛开遗诏不谈,在康熙晚年让老四雍正去主持天坛祭天仪式,这其实就是非常强烈的一个信号,因为在古时,这是帝王才享有的资格。
因此,不管是看当时争夺储位的局面,还是从反面驳斥修改遗诏,都可以反映出,雍正继位是有比较强的合法性的。
而且,雍正继位后勤政爱民,不管是不是阴谋,对百姓大众都是一种福音。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
推荐阅读:
如果当年叶利钦把俄罗斯核武器全部销毁?美英法也会削减核武吗?
中国古代贵族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为何俄国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