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临终前究竟做了什么准备来应对自己的死亡?
▍°慈禧临终前究竟做了什么准备来应对自己的死亡?
中国历史上有三大女狠人:一是汉高祖刘邦之妻,将其情敌戚夫人做成人彘,手段极其狠毒的吕后;二是君临天下,开创女性当皇帝的历史,是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帝的武则天;三是垂帘听政,多数人称其“误我中华三百年”的慈禧太后。要论狠,这三人可以说是半径八两,不狠怎么能够成为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呢,今天专门聊聊慈禧有多狠。
光绪之死,或是慈禧下的毒
提起慈禧,就不能不提在她垂帘听政时期,那些可悲的皇帝。第一个就是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这是一个极其可悲的人。名为皇帝,其实根本没有皇帝的权利,一直受制于自己的母亲,可叹在19岁的时候就死了,虽有雄心壮志,却难以施展。
慈禧太后对权利如此渴望,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放权,更别提自己的外甥光绪皇帝了。光绪皇帝也是一个有为之君,他想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清朝变得强大起来,可惜权利始终被慈禧紧握在手中,光有志向,却难成大事。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光绪就是一个非常强硬的主战派,虽然当时的清朝实力可能不及日本,但是光绪并没有退缩的念头,反而是迎难而上,只可惜甲午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惨败给了日本。
让慈禧太后极为头疼的一件事情,便是光绪在位期间,发动的戊戌变法了。光绪看到国家如此腐败无能,便想要通过变法来富国强兵,同时从慈禧太后手里面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慈禧太后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了,以她为首的顽固派一直反对光绪变法,再加上袁世凯的出卖,光绪可以说是彻底凉凉了,被慈禧软禁在中南海,连门都出不了。
没办法,一直囚禁着光绪是不行的,会导致非议,于是后来,光绪还是返回了京城,仍然正常上下朝。不要以为慈禧太后心软了,觉得自己错了,所以才这么做的,其实她是对光绪看管的更加严格了。光绪曾被慈禧太后所逼,将自己心仪的变法,说成是乱法,他也曾对德龄说过,自己很想振兴中国,但是这清朝的主子是老佛爷,我的志向是实现不了了。
后来光绪皇帝在病重的时候,慈禧也恰好生病了,他曾写道:我病的非常重,但是觉得老佛爷会死在我前面,如此的话,我便会下杀了袁世凯和李莲英。谁料这事被李莲英给知道了,告诉了慈禧,慈禧也曾咬着牙狠狠地说:自己不会死在光绪前面的。然后结果就是光绪死在了慈禧的前头。
后经专家鉴定,光绪是死于中毒,在光绪帝头发中发现大量的砷,那么嫌疑最大的就是慈禧了。
▍⊙慈禧临终前究竟做了什么准备来应对自己的死亡?
1908年11月15日未时(下午2点左右),曾经“垂帘听政”长达数十年之久的慈禧太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在留下“女子不可干政、太监不得擅权”的遗言后,结束了她充满争议的一生。
在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那就是慈禧太后,原本只是后宫宠妃的她,凭借计谋和手段,最终成为了大清朝的实际统治者。
不过,人都有生老病死的一天,即便是权倾朝野、坐拥天下的慈禧太后也不例外,虽说她一辈子养尊处优,但还是不得不面对死亡来临的那一刻。
那么,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即将撒手人寰时,慈禧太后都做了什么安排,来应对自己的死亡呢?简单来说,她一共做了三项安排,以保证自己的生前身后名。
让光绪帝走在自己前面
1908年11月14日,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病逝,享年38岁,此时,距离慈禧太后病逝仅相隔一天。
从辈分上来讲,光绪帝是慈禧太后的侄子,他的生母乃是慈禧太后的胞妹叶赫那拉·婉贞,他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完全得益于慈禧太后的一手策划。
公元1874年,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因病去世,由于他去世时没有留下子嗣,因此就意味着咸丰皇帝这一脉已经绝嗣。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重新找出来一个继承皇位的人,因此,在同治皇帝去世仅仅两个小时后,一场关于选定继承人的会议,就在紫禁城的养心殿秘密召开了。
期间,参会的亲王们中,有人提出将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的孙子溥伦定为新君,慈禧太后以“疏属不可”将其拒绝,之后,军机大臣奕訢又提出了让自己的长子载澂继承皇位,但依旧还是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拒绝。
最终,慈禧太后选择的新皇帝是醇亲王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即后来的光绪帝。
慈禧太后之所以选择光绪,不是因为光绪天赋异禀,也不是因为慈禧太后喜欢光绪,而是出于她一个十分自私的目的。
她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能名正言顺的继续把持朝政。
从咸丰皇帝驾崩,同治皇帝登基之后开始,慈禧太后通过发动辛酉政变,一步一步将朝政大权抓到了自己的手中,并在此之后的时间里,她不断的巩固着自己的地位和统治,基本上当时的大清朝,已经是慈禧一人说了算。
而如果按照那些亲王们和军机大臣的建议,那么登基的新皇帝,必将不会完全受到自己的控制,再加上新皇帝背后的势力,最终的结果,就是慈禧太后被架空,权力也会因此而丧失。
对于已经习惯了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来说,怎么会舍得在把已经掌握在手中的权力放出去呢?
因此,为了自己能够继续说了算,也为了能继续名正言顺的把持朝政,慈禧太后就选择了当时年仅四岁的爱新觉罗·载湉。
正如当年同治皇帝刚登基时一样,因为他只有五岁,所以慈禧才得以垂帘听政,如今选择四岁的光绪,道理是一样的。
自此,慈禧太后堂而皇之地开始了她垂帘听政的生涯,而年幼的光绪皇帝,也就此沦为傀儡。
不过,虽说当时的光绪帝年幼,但他总有长大的一天,按照清朝的祖制,若幼帝长大后,只要一经大婚,便要亲理朝政,因此,到了光绪帝十几岁的时候,慈禧太后就不得不面临下放权力的尴尬局面。
那么说,慈禧太后下放权力了吗?当然没有,为了能继续掌控朝局,同时也为了不违反祖制,慈禧太后创造性地发明出“训政"这个说法,并制定了所谓“训政"的相关细则,说白了,就是另一个版本的”垂帘听政“。
同时,为了更好地加强对朝廷的控制,慈禧太后在朝中官员的任命上,多以忠于自己的官员为主,而为了便于对光绪帝动向的把握,慈禧太后更是将自己的侄女叶赫那拉氏许配给光绪帝做皇后。
一切的一切,都是慈禧太后为了握紧手中的权力,而给光绪帝设置的重重障碍。
但光绪帝毕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在他亲政之后,面对慈禧太后无处不在的控制,心中的不满越来越多,而在某些具体事务的处理上,他也与慈禧太后的冲突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戊戌变法一事上,年轻的光绪皇帝更是体现出了革旧图新决心,但这些均遭到了保守顽固的慈禧太后的反对,最终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光绪帝也因此被囚禁至瀛台。
政治上的失意,让光绪帝极为苦闷,同时,他在被囚禁后,生活质量也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严重下滑,如此一来,光绪帝没过多久便一病不起,到了1908年的时候,光绪帝已经是病入膏肓了。
而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也在这一年病倒了,并且病得越来越厉害,得知这个消息的光绪帝在日记中写到,假如慈禧太后走在自己前面,那么他就会下令处死慈禧跟前的红人李莲英。
但不曾想,这段日记被李莲英得知,为了保命,他赶忙将这件事添油加醋地告诉了慈禧太后,说光绪帝想死在慈禧之后。
本身就担心自己死后会被光绪帝清算的慈禧太后,在听到李莲英的汇报后,更加的恼火,据记载,当时她恨恨的说自己绝对不能死在光绪前面。
而最终,光绪帝比慈禧太后早死了一天,虽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光绪的死是慈禧所为,但根据近代考古学家的鉴定,在光绪帝的头发里,发现了含量极高的砷,由此推断出光绪帝可能死于砷中毒。
而砷是古代砒霜的主要成分,因此,极有可能是慈禧太后在临终前,下令毒死了光绪皇帝。
指定溥仪为皇位继承人并任命溥仪的生父载沣为摄政王
让溥仪继承皇位,其实是慈禧太后很早前就定下来的事情,只不过在她临终前,又专门为此下了一道懿旨。
溥仪是摄政王载沣的儿子,从亲戚关系上来讲,他得叫光绪一生伯父,但由于光绪和同治皇帝一样,没有留下一个子嗣,因此溥仪也就转换身份,成为了光绪的嗣子。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当时光绪帝还在世,但已经和慈禧太后的关系闹得很僵,同时他的病也越来越重,为了让皇位后继有人,慈禧太后就下诏,将载沣的儿子送进宫中进行抚养。
按照惯例,这个送进宫抚养,其实就是让溥仪继承皇位,这个消息传出来后,让溥仪的家里是一片混乱,首先是溥仪的祖母老福晋刘佳氏因为不舍,哭得几乎昏了过去,另外就是当时年仅两岁的溥仪,更是不愿意离开亲人,因此连哭带闹的不愿意去。
最终,在全家人的极力安抚之下,溥仪的乳母王焦氏这才抱着慢慢安静下来的溥仪进了宫。
到了宫里没多久,光绪皇帝便驾崩,而溥仪也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继承皇统,并过继给同治帝,同时兼祧光绪帝,也就是说,溥仪是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两个人的儿子。
这皇位是有人继承了,但当时的溥仪也就是个两三岁的孩子,指望他肯定是不能打理朝政的,而慈禧太后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若是她身体健康,自然她就会继续垂帘听政,但可惜的是,她也即将油尽灯枯。
因此,就需要一位年富力强的人来辅助摄政,而这个人,慈禧最终选择的是溥仪的生父载沣。
相对于年幼的溥仪来说,他的生父载沣在此时刚过二十六岁,正是精力充沛的年纪,由他担任摄政王也确实比较合适,只不过,慈禧的这个操作,让不少人对此十分费解。
按理说,当时的清朝已经是日暮西山,况且慈禧太后本人也是即将撒手人寰,为了保持统治的稳定,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讲,都应该立一个年长的君主,况且,立溥仪却又将摄政大权交给溥仪的父亲载沣,干嘛不直接立载沣,这样就省去了中间环节,岂不是更好?
就连当时的名臣张之洞都建议,主少国疑,不如直接立载沣。
慈禧之所以这么做,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她最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手中的权力,也为了自己的叶赫那拉家族。
首先,光绪帝的皇后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也就是说,这是慈禧的自家人,而在立溥仪时,慈禧太后首先就要求,溥仪除了给同治皇帝当儿子之外,还必须给光绪帝当儿子。
给同治皇帝当儿子,这是慈禧不想自己的儿子绝了后,而让溥仪给光绪帝当儿子,则是出于未来的考虑。
什么考虑呢?其实很简单,溥仪既然认了光绪帝,那就意味着他得叫光绪的皇后一声妈,这样以来,在溥仪登基之后,光绪帝的皇后就升级成了皇太后,如此一来,即便是慈禧死了,但朝中的大权依旧还是掌握在叶赫那拉家族手中。
但如果立载沣,情况就不一样了,从辈分上来讲,载沣是光绪帝的弟弟,他如果当了皇帝,那身为嫂子的光绪帝皇后,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皇太后,只能是哪凉快哪呆着去,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叶赫那拉家族退出权力中心,这一点是慈禧太后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并且,从更深层来讲,作为弟弟的载沣,是知道慈禧太后对自己哥哥曾经做过什么事,难保将来载沣会不会在慈禧去世后对她进行报复,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
那么,让载沣当摄政王就没有这个风险吗?有,但是很小,并且,只要溥仪登基,光绪帝的皇后成为皇太后,就能制衡载沣。
事实上,在慈禧太后病逝前,对此事还特意做了安排,在其下发的懿旨中,就十分明确地说明了,国事由摄政王载沣裁定不假,但大事还是需要摄政王向皇太后请旨。
这里所说的皇太后,就是光绪帝的皇后,慈禧太后的亲侄女隆裕太后。
由载沣来扶持自己的亲儿子溥仪,他自然会尽心竭力,说不定大清还能起死回生,而让隆裕太后制衡载沣,则保证了叶赫那拉家族的显赫,继续执掌朝廷大权。
不得不说,慈禧太后这个算计和布局真的很好,但唯一让她没算到的是,载沣和隆裕不具备这个能力,并且,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下,大清朝很快就会玩儿完。
交代自己的身后事
在交代完关系到国家的几个大事后,慈禧太后开始关心起自己的身后事了,毕竟不管怎么说,她也希望自己死后,能有个好名声。
因此,在张之洞当着慈禧太后的面,宣读完提前拟定好的遗诏后,对政治极为敏感的慈禧太后,将遗诏中一些她认为有缺陷的地方一一指出,并要求在遗诏最后,加上对自己操劳一生,且忧心天下苍生的赞美之词。
“回念五十年来,忧患叠经,兢业之心,无时惑解,今举行新政,渐有端倪。”---慈禧太后遗诏
上述即是张之洞在慈禧太后的授意后,临时在遗诏中加上的,虽说是寥寥数语,但却刻画出慈禧一心为国的高大上形象,只是这里面究竟水分有多大,就留给后人评说了。
身后之名解决之后,最后就是对自己的葬礼进行安排,慈禧太后借助询问光绪帝的灵柩是否停放在乾清宫之际,反问大臣们会不会把自己的灵柩搁在慈宁宫。
按照慈禧太后的意思,她是不愿意停灵在慈宁宫的,因此,第一个明白她意思的庆亲王奕劻赶忙回答道,不会放在慈宁宫,而是放在皇极殿。
这下,慈禧太后所有的愿望算是全部达成了,而强打着精神开了半天会的她,也终于熬不住了,在大臣们跪安之后,慈禧太后又一次陷入了昏迷状态,这一次再也没有醒来。
当天下午两点左右,慈禧太后在仪鸾殿去世,死后被葬入定东陵。
小结:
慈禧太后临终前,面对自己的死亡,她共做了三项准备,其一是为了避免遭到清算,没有让自己死在光绪帝前面,而是让光绪帝先走一步;其二是指定了溥仪为皇位继承人,同时为了朝局稳定,又安排溥仪的生父载沣为摄政王,同时,又为了让叶赫那拉氏继续大权在握,安排侄女隆裕太后制衡载沣;最后就是对自己的生前身后事进行了交代和安排,这才放心的撒手人寰。
▍║慈禧临终前究竟做了什么准备来应对自己的死亡?
慈禧统治清朝长达四十七年,在这样的高位坐这么久,没有毒辣与果断又怎么可能呢?
争宠初显狠心
慈禧的家世并不是很好,初入宫时也没有引起咸丰皇帝的注意,但此时的慈禧已经有心机去争宠了。
咸丰皇帝喜欢会琴棋书画、会吴曲的江南女子,在这一点上,慈禧占了明显的优势,她正是南方女子,打听好咸丰的喜好好,慈禧就投其所好,苦练书法绘画和吴曲。
有了功夫还需要等待时机,慈禧是怎么把我机会的呢?她会在咸丰经常经过的地方唱吴曲,功夫不负有心人,慈禧最终用吴曲成功吸引了咸丰的注意,并得到咸丰的宠幸。
慈禧是很幸运的,得到咸丰宠幸后,慈禧很快生下了同治皇帝,被封为了懿贵妃。
可是很快咸丰皇帝对慈禧就失去了兴趣,开始钟情于其他女子,这让慈禧心生嫉妒,对于得宠的不得宠的咸丰身边的女子,慈禧都会暗暗记恨。
有一次慈禧就处理过一个不得宠的妃子,用灌水的手段将其杀死。
可见为了争宠慈禧的妒忌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手段更是残忍无比。
慈安之死
咸丰皇帝去世前,把同治托孤给八大辅臣喝慈安太后,作为同治生母的慈禧被紧紧限制,可见咸丰皇帝生前就知道慈禧的狠毒,所以才不敢让慈禧专权。
对于这样的安排,慈禧肯定心里是不爽的,况且大臣们更为信服的是慈安,而不是她慈禧,这让慈禧心里万分不爽。
但慈安还有合作的价值,就是要联合慈安先把八大辅臣弄掉,慈禧也是这么做的,如果没有慈安的默许和支持,慈禧是斗不过八大辅臣的。
八大辅臣好不容易倒下,慈禧没办法再忍受事事要和慈安商量,她太想专权了,所以不久后慈安太后突然死了,慈安太后的死极有可能是慈禧的手笔,只有慈禧才有这样的动机。
可见慈禧的手段何其毒辣。
光绪之死
前面的妃子也好、慈安也罢,慈禧都有理由下手,但光绪的死则正真显露出慈禧的狠辣歹毒。
光绪是慈禧的一颗棋子没错,但光绪也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但慈禧全然为了自己的私欲,置亲情于不顾,这实在让人胆寒。
我们都知道光绪一直是想有作为,所以才想通过戊戌变法来让慈禧倒台,光绪也因为思想开明而颇得洋人支持。
这些都让慈禧感受到了威胁,她太怕光绪成长起来了,太怕自己手中的权利落入光绪之手了,所以即便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她也害怕光绪在她死后掌权,所以就让光绪死在了自己前面。
光绪38岁突然暴毙,100年后专家通过检测光绪的头发,才发现光绪是被砒霜毒死的。
可见慈禧的残忍狠毒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
▍◙慈禧临终前究竟做了什么准备来应对自己的死亡?
慈禧太后死的前一天,光绪皇帝却离奇死亡。那么光绪之死到底是不是歹毒的慈禧所为,2008年经过专家鉴定,揭露了真相。
同治皇帝是慈禧太后唯一的一个儿子,但是只当了几年皇帝就病逝了。同治皇帝又没有生下儿子,为此,嗜权如命的慈禧太后为了继续掌控国家大权,于是想来想去就把小叔子和妹妹生的才4岁的儿子载湉收养过来,然后让他继位当皇帝,便是光绪皇帝。所以光绪皇帝既是慈禧太后的外甥,又是她的侄子。
但是后来,光绪皇帝的所作所为,逐渐令慈禧太后不满,特别是“维新变法”以及“围园杀后”这两件事彻底惹怒了慈禧。于是慈禧太后下令把光绪皇帝监禁了起来。母子俩正式成为政台上的敌人。
到了1908年,74岁的慈禧已经是年老多病了。光绪皇帝似乎看到了自由的希望。他在日记中写到,等慈禧死后,一定要杀了袁世凯和李莲英,但是此事被李莲英知道后,报告给了慈禧。所以慈禧估计叛逆的光绪一定会秋后算账,不仅会把自己死后的待遇降低,甚至会开棺鞭尸,于是起了对光绪痛下杀手之意。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不久就死了,年仅38岁。可是第2天下午,统治晚清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也死了,终年74岁。光绪和慈禧两人仅相差一天先后去世,这不得不令人们感到奇怪。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秘密?当时也没有证据,成了未解之谜。
直到2008年,为了揭开光绪皇帝的死因之谜,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联合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和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光绪遗体的头发、遗骨、衣服及墓内外环境样品,进行反复检测研究和分析后,发现光绪的衣领及头发上均沾染有高浓度的三氧化二砷(砒霜)。由于尸体腐败时的体液浸蚀,从而导致其衣服及头发都沾有砒霜,而且总含量已高达201毫克。
一般人服用60~200毫克的砒霜就会导致死亡,因此光绪的死因可以确定为“急性肠胃型砒霜中毒”而死。
结语:光绪皇帝虽然想夺回政权为国家干一番事业,但是城府不深,斗不过慈禧太后,最终导致悲惨结局。
喜欢作者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慈禧临终前究竟做了什么准备来应对自己的死亡?
慈禧虽是一妇人,但论其专横与残暴,即便是须眉男子也要望之心惊,自叹不如。
慈禧通过辛酉政变,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权诈手段和最后雷霆一击,将顾命八大臣中的肃顺、载垣、端华处死,其他的或革职或下狱,达到了垂帘听政的目的,但还未形成一人独尊的局面。
之后,野心勃勃的她排挤东后慈安,想将垂帘听政大权握于一手。据传慈安暴卒乃慈禧所害。慈安之死引发的种种传闻,可说都事出有因,凶残戾狠、行事果决的慈禧是难以逃脱嫌疑的。
有关慈安暴卒之谜,因史料记载缺失,目前还没完全揭开,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光绪七年三月慈安殁后,为慈禧专权清除了一个最大障碍。从此,清廷大权尽被西太后慈禧所掌控,她可以唯我独尊,独断专行,一举结束了将顾命八大臣斩落马下以来东、西两宫太后共同垂帘听政的历史,慈禧名副其实地成为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最高主宰,无冕女皇。
之后,她又将曾经的同盟恭王奕䜣摧垮。权欲勃发的她只希望奕䜣为她“ 管家”,而不是自己做“ 老板”。
慈禧轻而易举就罢免了奕䜣议政王的尊位,使其名位和实权大为削减,虽未将他一撸到底,但已不是从前那个威风八面的恭亲王奕䜣了。奕䜣领教了慈禧手段的厉害,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是她的对手,于是俯首帖耳,行事异常谨慎小心,像个“管家”一样小心翼翼的侍奉慈禧,唯其马首是瞻。
后来,慈禧又以霹雳手段击败力倡维新变法的帝党,下懿旨废除新政,捕杀变法分子,将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康广仁、杨深秀(康有为、梁启超得光绪示警后逃脱)等维新派干将诛杀于菜市口,“戊戌六君子” 因变法而殉难。
陈夔龙在《梦蕉园杂记》中说:
“(慈禧)手无一兵,潜入宫中,制德宗(光绪谥清德宗)如孤雏”。
慈禧确实深谙权谋,她轻松摧垮帝党,从此直接执掌朝政,且将政敌扫除殆尽,所有的障碍全被清除,从而成为清朝末期名副其实的大独裁者。
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载湉成了阶下囚,被软禁在瀛台,受尽了慈禧的百般凌虐,不但行动失去了自由,其遭遇或许比史料记载的更苦。
贵为九五至尊,遭此虐待境遇,于是引来一片同情与喟叹声。慈禧是光绪母后兼姨妈,不知为何表现出如此残忍与冷酷的一面?
很明显,慈禧如此迫害光绪,就是想致其于死地。实际上,慈禧早就想将光绪废黜掉了。
慈禧、荣禄曾经有意立端王载漪之子溥㖞为帝,然后再废掉光绪。后因各国公使反对,方才作罢。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的前一天,慈禧装扮成乡间农妇,令光绪换上蓝布衣裤,带着自己的亲信大臣和仆从,仓惶逃出北京。在仓猝离开紫禁城之际,这个凶残的老太婆仍然没有忘记对她憎恨之人进行报复,下令将光绪的难友和红颜知己珍妃残忍地推入宁寿宫外的一口水井中。
慈禧的狠毒,表现在她临死前干的最后一件恶事上。就在清王朝即将房倒屋塌之际,74岁的慈禧太后也即将走到人生尽头。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十日,这个痴迷权力的“老佛爷” 怀着无奈的心情,告别了她最爱的权力,而一命呜呼了 。
就在她死去的前一天,38岁的光绪帝也先她一步而去,慈禧在光绪死去当天即故伎重施 ,立3岁的溥仪为帝。或许她还在做着继续垂帘操纵朝政的美梦,却没想到死神第二天就突然降临到她身上。
光绪和慈禧之死,仅一日之隔,很多研究清史的人怀疑光绪也是被慈禧所害,这至今仍是清末一大疑案。如果真的是这样,慈禧实属心似蛇蝎,歹毒至极,死到临头,还在害人,真可谓坏事做绝。
光绪之死确实迷雾重重。据御医周景焘说 ,1908年10月21日早晨他入内看脉,只见
“帝东床仰卧,瞪目指口,意欲得食,而其时内监只余一人。宫中器皿皆被阉人盗窃殆尽,只余一玉鼎。正彷徨间,复见光绪转侧,见医在,招手使前,而无一言,俄顷忽吐血盈床,跪进视之,无少声息”。
在此前三天,即10月18日,给光绪治病的西医屈桂庭,见光绪肚子剧痛,满床乱滚,并对屈大叫:“肚子痛的了不得” !屈桂庭记下了光绪的病况:心跳、面黑、神衰、舌苔黄焦、便结、夜不能寐。他认为,光绪的肚痛很蹊跷,与以往之病“固绝少关联者” 。
很显然, 光绪疑似被人下毒。他的死是晚清一桩宫闱疑案,如果是被人害死,加害他的是谁呢?慈禧是最大的嫌疑人,除此之外还有袁世凯、李莲英之说 。因当时未能及时查证,年深日久,证据缺乏,到如今只剩人们的纷纭猜测了。
至于你说此事100年后被专家查实,不知是否考古发现?因没看过相关报道,在此就不妄加揣测了。
{插图源自网络}
------------------
推荐阅读:
我在上海一家知名公司就职14年,离职后发现公司只帮我缴了6年的社保,该怎么办?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