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制冰的?
古人是如何制冰的?
网友解答: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是会储藏冰的,然而实际上古人在夏天也会制造冰呢!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冰箱,特别是在夏天,空调冰箱电扇一类的制冷电器能够很好的为人们消暑解热,那么古代的时候人们靠什么消暑解热呢?难道就靠一把大蒲扇吗?不是的,其实古人也会有空调冰箱一类的设计,但是它们都离不开一种原料,那就是冰了。
古人所用的冰,绝大部分都是冬天的时候储藏起来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这天气最冷的时候,把河里的冰弄成块儿拉出来,通常都是在河边建造或者挖掘一些不通风的房子和地窖,下面和周围用柴草或者其他容易隔温的东西挡开,然后在里面放冰块儿,这些冰块通常都很大,需要动用牲畜拉到里面,冰块也会有阻挡的东西,防止冻到一起,装满之后把房子或者地窖密封起来,这样这些冰可以一直放到来年的六七月份,不过通常从农历四五月份就开始把冰拉出来卖了。
能买得起冰的,通常都是一些大户人家,他们用做制作冷饮和储藏食物,用冰储藏食物的器具通常都会有夹层或者是上下层结构的金属器具,一层放冰,一层放食物,和现在的冰箱作用差不多;夏天特别炎热的白天,有的也会在房间里放一些冰,用扇子扇动,这样整个房间都会很凉快,这样就类似现在的空调了,皇宫里面通常都会有这样的设计安排。
其实古人储藏冰和使用冰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但其实古人在夏天也会制造冰,这就很神奇了,可能我们现代人不用冰箱都不知道怎么制造冰,但是古人在生产生活经验中发现了一些硝石(墙霜)溶于水的时候会吸热,于是发明了制造冰的办法,通常是在密闭的房间里,用一个大木盆里面装上水,大木盆中再放一个小瓷盆或者金属盆,小盆里边放上水,再放入硝石,然后不停的转动小盆和大盆里面的水。并且不停的换小盆中的溶有硝石的水,那么这种大盆里面的水渐渐就会变得特别凉,时间长了会降到冰点以下,当水静止下来的时候就开始结冰了。
这种制作冰的方法比较麻烦,所以制造出来的冰也很贵(通常卖冷水的比较多),明清时期南方有些地方有一些制冰厂就是这样制作冰的,因此这种方法通常在南方冬天时不容易得到和储藏冰的地方才会使用,北方通常不会用这种方法的。
-----
网友解答:
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发明了“
热水制冰
”的办法。
冰块,是炎炎夏日不可或缺的消暑物品,现代人若是需要冰块,有很多办法能够获得,最简单的,就是打开冰箱即可。
但有没有想过,古代的人到了夏天,是如何获取冰块呢?
要知道,古代可没有冰箱之类的现代化设备,甚至连电都没有,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古人照样能在夏天喝上“冰镇饮品”。
那么,古人是如何做到的呢?综合来说,古人获取冰块的途径,大致分为两种。
应用最广泛的办法:藏冰
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的古人就懂得利用低温冰镇的原理,来进行藏冰了。
根据现代考古的发现,距今约有四千多年前,曾居住在山西一带的古陶寺人,就学会了建造“凌阴”设施用来保存冰块。
所谓“凌阴”设施,其实说白了就是藏冰洞。
当时的人们,每年到了冬天最寒冷之际,会主动采集冰块,之所以选择在最冷的时候,是因为此时的冰块最坚硬也不易融化。
采集完毕后,冰块就会被运送到提前准备好的洞穴中,这种洞穴一般都建造在阴凉之处,并且深入地下,只有这样才能减缓冰块融化的速度。
当然,冰块也不是直接就放进洞穴的,而是先在洞穴的底部铺上一层厚厚的新鲜稻草或者芦席等物,然后再把冰块放上去。
并且,每放一层冰块,还需要在中间再次铺上稻糠、树叶等物品,用来进行隔离保温,就这样,一层一层码放满之后,密封洞口,然后等到来年夏天时再打开洞穴取用。
这种藏冰的方法,当然不能完全阻止冰块融化,只不过起到了减缓作用而已,因此,为了保证来年有充足的冰块享用,一般在存放时,都会多存放一些。
而在之后的历朝历代,也基本上采取了这种藏冰方式。
到了周朝时,为了供皇室享用冰块,朝廷还专门成立了采冰部门,根据《周礼》记载,当时设有冰人,专门负责为皇室采冰、运冰和储冰,并且在皇宫附近,还建有大量的“冰井”。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藏冰技术也相应随之提高,比如在隋唐时,为了减少冰块的损耗,当时的人们就开始凿深井口储冰,据记载,这些深井,基本上都在十几丈深。
不过,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冰块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有时候经常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
比如在《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某一年冬天实收冰块“三万八千段”,按照当时的计量单位换算下来,每一段冰块大约在30厘米左右,体积约等于0.36立方米。
而这三万八千块加一起,就等于将近十四万立方米。
看似很多,但当时的长安城人口大约有一百万左右,这些冰算下来还是不够,因此官府只能是出台相关措施,采取量入而出的方式来发放冰块了。
而正是因为不够用,民间有能力的人,就会自行挖掘地窖进行藏冰,而这些人除了自己享用之外,还会将多余的冰块售卖,所以,当时街头上经常会出现叫卖冰块的小贩。
也正是因为这种藏冰方式简单不复杂,因此在之后的朝代中一直存在。
到了宋、元时期,由于冰块储存量越来越大,利用冰块制出的冷食也越来越多,根据记载,宋代已经出现了“冰镇果汁”,和我们现代人喝的基本差不多。
而元代时,还出现了“冰激凌”的雏形,当时人们在冰块中加上果浆和牛奶,据说吃一口相当“爽口怡人”。
而这基本上都离不开藏冰规模的扩大,而到了清代时,全国各地都有藏冰之处,其中,山东济南的大明湖周边,已经将“藏冰”做成了当时的一个产业。
之所以这里藏冰盛行,就是因为依靠着大明湖,极大解决去哪里采冰的问题,因此,当时在大明湖畔,有上百家做藏冰、售卖冰块生意的商人。
乾隆皇帝为何喜欢去这里,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里冰块多。
根据记载,当时大明湖周边的冰块商人,采取的是预售制度,每当夏天来临之前,就会提前开始售卖,谁需要冰块,那就先去买“冰票”。
等到估摸着一窖的冰块卖完之后,商人们就开始安排人,定一个日子打开冰窖,并且也会提前通知那些购买过冰票的人。
到了日子后,随着一声嘹亮的“开冰窖喽”吆喝,几个身穿厚厚棉袄的汉子就会打开冰窖,按照提前排好队的人手中的冰票,一一进行派发。
当时的冰块,除了有一部分是卖给家庭之外,大部分都是卖给了饭店、酒庄之类,还有一部分,则卖给了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贩。
而据相关资料记载,济南也是我国最早出售汽水的地方,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大明湖。
这就是藏冰,也是古人在夏天能享用冰块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这种方式起源很早,并且流传也很久,一直到民国时期,这种藏冰方式依旧存在。
不过,不要以为古人只会用这种笨方法藏冰,除此之外,古人还发明了不少人工制冰的方式。
第一种:硝石制冰法
硝石制冰法,最早见于唐代。
前文讲过,唐代人口剧增,存冰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夏日需要,因此,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来增加冰块的数量。
而当时的人们在开采火药的过程中,无意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迅速且大量吸收水中的热量,还能让水结成冰,因此,就有了硝石制冰法。
这种方式,是利用硝石吸收热量的原理,硝石又称硝酸钾,其外观为白色,特性是喜欢呆在低温之处,常在温度较低的墙角存在,因此也被称为“墙霜”。
那么,如何用硝石制冰呢?
根据记载,具体的做法是取来大小两个盆,先往大盆中注满水,然后再将小盆放在大盆中,保证大盆中的水淹没小盆。
之后,在大盆中倒入硝石,同时不断摇晃,随着硝石不断吸收盆中水的热量,小盆中的水便会结成冰块。
并且,硝石还可以重复利用,在制作完冰块之后,将含有硝石的冰块取出,用蒸馏或者自然挥发的方式,就会重新变为硝石,可以下次继续使用。
有了这种办法,古人们就能够在夏天自己制冰,宋代时,还有人在街上利用这种方式,制作冰饮,只不过是将小盆换成一个罐子之类,而罐子里装有提前调制好的果汁,再将罐子放进桶里后,在桶里加入硝石即可。
并且这种方式也是流传很久,民国时期的宁波制冰厂,就是使用这种方式。
第二种:热水制冰法
热水制冰法,听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在古代确实存在。
西汉时期,有一本涉及到物理、化学的重要文献,名字叫做《淮南万毕术》,其作者是淮南王刘安(刘邦之孙)。
在这本书里,就记载了一种“热水制冰”的办法。
“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中三日成冰”。---《淮南万毕术》
其大意就是,取来一些烧开的热水,将其放进陶器之中,然后用丝织品把其进行密封,随后再将这个装有沸水的陶罐放置在深井之中,三天后就可能得到冰块。
初一看来,这种方式颇有些天方夜谭的意思,但古人既然有记载,这就说明曾经成功过。
那么,这种方式究竟可行不可行呢?现代的科学家,曾经就此做过实验,而实验的结果,着实令人大吃一惊。
什么结果呢?就是按照这种方式,还真能制作出来冰块。
而其中的原理,则是利用了热水中的水分子要较于冷水中水分子活跃的特性,而根据这一特性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条件温度下,温度较高的液体,会比温度较低的液体,在温度下降上速度快。
具体的解释,就是在外界温度如果能始终保持相同,那么温度较高的液体,就会降到低于外界温度的程度,最终降至冰点,而一旦到了冰点,那么就会结冰。
而现代科学家在复原这种实验时,首先就是让水加热至100°,之后,使用丝织品将盛放沸水的容器密封,然后再模拟出一个深井环境。
这其中,深井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必须达到一定深度后,才能满足让沸水成冰的条件。
也就是说,把沸水放置在足够深的井里后,由于外界温度的急剧变化,沸水中的水分子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同时开始快速降温,直到降到低于外界温度到达0°时,那么就结冰了。
之所以不选用冷水,是因为冷水中的水分子,活跃性不如热水中的水分子。
这种方式,古人究竟是如何发现并实验出来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现代科学家经过实验,确实是有一定几率能够成功的。
当然,这其中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无疑是巨大的,并且,古代也没有现代化设备,因此,要想挖出来一个满足条件的深井,并能实验成功,那更是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这种方式并不流行,但不流行不代表没有,只不过难度要比硝石制冰法大很多。
所以,通过古人制冰的各种办法就能看出,我们的老祖先在智慧上不次于现代人,他们能在没有现代化设施的情况下,研究出硝石制冰法和沸水制冰法,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藏冰方式,这就足以说明,古人的智慧着实不容小觑。
-----
网友解答:
古人是在冬天制冰。他们把河水结的冰挖出来,存放到地窖里,夏天用。
咱们以清朝为例。每年冬至过后就是皇家凿冰储冰的日子。此事归工部都水司负责。每年凿河取冰之前,要祭拜河神,感谢河神赐予的冰块。古人对大自然还是敬畏的。皇帝是天的儿子嘛,动爸爸的东西,不恭敬还行。
凿出来的冰会修整的四四方方,并且有标准的尺寸要求,这样就可以很高效地利用冰窖的空间了。冰窖一般都挖建在半地下。在清朝大部分时期里,建冰窖是国家垄断行业,老百姓不允许建。冰窖有两种,一种是官窖,专供皇家使用,另一种是府窖,供王爷们使用。
在北京就有个冰窖口胡同。就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官窖所在地。它之所以修建在此地,是因为旁边就有城市水系的枝蔓。从西边的玉泉山引水至此,与东边的通州大运河水系贯通,南边就是皇室的什刹海景区,当然还有后来老舍自沉的太平湖。
这么丰富的水源源不断流过,自然为古人制冰提供了方便之地。
像现在的供暖季一样,每年有个供冰季。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位置,供冰两个月有闰月就算是抄上了,可以多享用些时日。
用冰主要有两个地方。一是来给皇家的屋子降温,当绿色空调使用。装冰的容器也是有讲究的。外面是木制的,内里是铅或锡的,只要不直接喝就不会重金属中毒。二是冰镇食物的。
因为夏天的冰非常珍贵,所以,皇帝会对喜爱的大臣的防暑降温赏赐是按等级发“冰票”。大臣可以凭票领冰。
所以如果您在清朝的夏天能喝上一碗冰镇酸梅汤,绝对比82年的拉菲要款式的多。
时拾史事\u002F杂了咕咚原创问答
-----
网友解答:
古人是怎么制造出冰块的?
现代人制冰很简单,弄点水放制冰格里,冻上几个小时就变成冰了!但问题是古人弄到冰吗?这要是皇帝老儿在大夏天想要吃冰了,又能怎么办呢?
古人制冰大法:冬天的冰存到夏天!
最简单的方法无疑是将冰从冬天保存到夏天!笔者小时候也曾试过将冬天的雪装在容器里埋入土中,然后到夏天再挖出来,当然没有猜错,全都变成水了,而且还是臭水!
很简单,地下的温度比地面高多了,基本上你埋下几天内就会化成水,古人保存冰的方法无疑要比现代小朋友的更科学一些,方法倒是比较简单:
挖一个地窖,然后在周围设置一个隔热层,这个隔热层的要求也不高,利用不流动的空气绝热或者使用茅草填充都可以,高级一点也可以用破棉絮或者动物毛发都没有问题,然后在寒冬腊月时将冰块切割,放到地窖里,码放整齐,然后做好密封。
只要技术不是特别菜,一般保存到来年的夏天没有问题,当然地窖深度要控制下,不要薄薄一层浮土,至少也得2-3米深地下,因为越深的位置,地下温度越不受地面影响,越容易长期保存冰块。
这个方法大约在商代时候就实现了,距今大约3600年前,欧洲人还在部落之间纷争时中国人居然开始藏冰,然后到夏天享受冰饮了,而到了战国时期中国人还发明了“冰箱”,说是冰箱,不过是隔水冰镇的器具,现在的名称是冰鉴,可以在里面冰酒或者其他饮品,这大夏天喝点冰镇酒或者果汁,那自然是极好的。
古人制冰大法之:化学制冰
火药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但谁又能想到,火药居然还和制冰有关!火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但到隋朝时才形成了真正的配方,但要大规模应用于战争,还要到唐朝,而火药使用无疑刺激了硫磺、硝石以及木炭行业发展的欣欣向荣!
相信应该是某次无意中的溶解硝石的工艺,发现了硝石的溶解居然可以让水冷到冰点以下,因此这个无意中的发现绝对是历史上伟大瞬间中的一种一笔,尽管它科学价值不高,但对人类的生活水准却提高不少!
因为这个原理,让古人在夏天可以轻易制造出冰块,而且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它只是溶于水,利用完后再用太阳晒晒,干了下次又可以重复利用,所以夏天太阳越大,制冰的成本这是越低,而且也是在唐代开始出现冰淇淋的雏形:酥山!
唐代的酥山花样可谓是众多,下层是冰沙,上面是奶油或者酥油,或者各式水果等,差不多你能想象到的都可以搅拌到里面,而欧洲人要吃到冰淇淋,还要到500年后马可波罗到达元大都后的事情了,那会中国都已经经历了唐宋元三个朝代了!
所以世界冰淇淋的鼻祖在中国!但比较可惜的是明朝以后这技术基本就没进步,而欧洲人却一个又一个的科学发现,逐渐形成了真正的科学,比如牛顿时代,中国刚进入清朝,大家还在吵着反清复明时,牛顿发表了《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拉普拉斯的煌煌巨著《天体力学》出版了!
当慈禧垂帘听政时,麦克斯韦发布他最完美的方程组,二度垂帘听政时欧洲科学界开始在研究光速在以太中的速度问题,黑体辐射问题,还有热力学问题......
当然本文中的关键,19世纪末这段时间里,欧洲从发现制冷原理到发明出冰箱,再到二十世纪初冰箱开始走进普通人家庭,人类开始了随心所欲制冰的时代,而我们的发展却停滞了!
从宋朝开始到清朝,中国发展至少停滞了1000多年,然后又被列强蹂躏了百年,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中国才走上正轨,想象下,要是1000多年前中国开启了科学之路,现在不知道会发展到哪里,估计去火星上度个假应该是没问题了吧!
-----
网友解答:
古代的“制冰之路”是很坎坷的,古人坐拥“宝山”上千年而不用,最终在一个唐朝的夏天热不可耐,才创造了奇迹。
一场迟到了上千年的奇迹。
作为南方人,深知冰是可贵的,特别是在广东的沿海地区,根本不会下雪,我们一年四季大多如夏,如果没有“冰柜”(冰箱),想看到冰,那几乎没有可能。
可以前关注明清历史,却多次从广东明清小说家的字里行间发现一个奇妙的事情:
“广东古人在夏天吃冰刨”
当然,也只有富人才吃得起。
但总归是有人吃了,那么问题也就来了,那个时候哪里来的冰箱,如果没有冰箱?又怎么弄出来的冰?
这一切,都要从“硝石”的历程说起。
先秦炼丹师:想不到,我竟是冰的罪人
硝石,古称“消石”,是一种自然界中,可以自然存在的产物,说它比人类的历史更早,一点问题都没有。
古代硝石,其实是很常见的,在如今的很多农村地区,到了秋天的时候,一些土房子的墙脚底下总会有一些亮晶晶的颗粒物,老一辈人叫做“地霜”,其实,这就是“硝石”。
硝石是从大自然中的“含氮有机物”经过了细菌分解、氧化后,变成硝酸,然后在土壤中,有着一种“钾元素”,两者混合化合而成,最终成为“硝石”,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些土房子的墙角中,总能发现硝石的缘故。
这种是一手硝石,但古人最早重视硝石的作用,却是在“制药”上。
其实这种“使用顺序”,很好理解。
根据古人的生活环境,发现一种新物种,第一时间肯定考虑:能不能吃,此乃人类本能。
而关于什么制火药,这属于是高度文明的多次开发。
然后有人把硝石给了医生,医生就拿来做临床试验,发现这硝石,还真的有效,不仅有效,而且硝石对于一些急性病,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神物”。
自然而然地,喜欢炼丹的“高人们”,就盯上了这种奇物。
都说先秦时期,炼丹师已经阴差阳错倒腾出了火药,可火药却一直没有快速转变为热兵器,后人都觉得是这些垄断了“火药”的炼丹师造成的,其实比起“抑制热兵器”诞生这个罪名,炼丹师“抑制制冰”这个罪名更大。
因为硝石吸热,这就是放在水中的一个过程,不需要很复杂的步骤,只需要一次大剂量的“反应”,就能得到冰块,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一步”,硬是被挡住没有走出。
先秦时期的炼丹师到底有没有阴差阳错制造出过“冰”来,我们也是不知道的,因为历史没有记载,方法没有广泛流传,就被视为不存在的事情。
总得来说,古人制冰也是很简单的:
就是通过“硝石”溶于水后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水本身的热量,令水达到零度,最终结冰。
过程是简单的,化学的反应也是不复杂的,可就是把硝石倒进水里这么一步,却在先秦以来被耽搁了。这批拥有着大量硝石原料的炼丹师,没有发掘出硝石的更大功能,反而是向上忽悠统治者阶级,让皇帝喜欢上炼丹。
当炼丹被皇帝所喜欢,那意义又是不一样了,对市面上的硝石几乎会造成“垄断”,反正这些“仙丹”吃了甭管有没有用,先吃了再说,试想,自秦始皇开始,朝朝代代热爱炼丹的皇帝,哪一个不是前赴后继,毫不顾忌的。
且最重要的是,这些统治者阶级,本身是拥有着“冰窖”的,每到大冬天,中原大部分地区还是可以“结冰”的,他们皇家有人采冰,只是底层百姓、南方百姓没有用冰的资格罢了,对于炼丹师、统治者这些等级的人物而言,的确没有制造出冰的动力。
人造冰的动力:商业社会的全面推动
当古人通过硝石造出冰的时候,已经是唐代了。
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人造冰出现在唐代中期的“长安”。
人造冰的出现堪称破天荒、奇迹,因为它诞生于西北的大夏天。
硝石,这味在中医、炼丹界被誉为
“感海卤之气所生,乃天地至神之物,......能使七十二石化而为水,柔润五金,制炼八石,虽大丹亦不舍此”
的神物,最终被商业社会,找出了一个最亲切的用途。
要知道,炼丹的时候,即便是“大丹”都不舍得多放,可现在却被民间百姓用来造冰,这可不可以说是一场“硝石的革命”呢?
而硝石之所以在唐代才开始被人发掘出造冰的功能,根本原因就是唐代发达的商业社会。
唐代商业贯通南北,连接中外,越来越多的人经商,朝廷在税务、籍贯、行业上多做了改变,促进越来越多的商人行走社会,如此一来,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同样带动了“商品革命”。
大家都在比谁的商品更好、更新颖、更便宜,这个东西,就叫“创新”,作以冰这种“制造”成本低的物品,是不会被放过的,唐代的冰诞生于当时的世界中心长安,就理所当然了。
在《唐摭言》里面,就有如此记载:
“昔蒯人为商而卖冰于市,客有苦热者,将买之。蒯人自以得时,欲邀客以数倍之利。
来自于“蒯地”的商人,把冰拿到市场上卖,如果有沿途苦于炎热的旅客,就能买来解暑。
蒯人泛指的河南洛阳局部地区的人,夏天的河南,也是十分炎热的了,要说这些商人是拿着冬天采集来的冰出来销售,那简直是吃力不讨好,所以他们所售卖的冰,也都是人造冰。
可在唐朝,这还不算霸气的,最霸气的,还属杨玉环的家族,背靠唐玄宗,大夏天最热的时候,直接在长安“摆冰山”,在《开元天宝遗事》里面,就有这么一个记载:
“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也。”
杨国忠到了大夏天,就宴客满座,请来雕刻的石匠,把大冰块雕成山,然后让宾客坐在冰山周围喝酒,这种待遇堪称古代的天花板,就连现代人,如果没有空调,那也是比不上的。
不过“人造冰”和“人造冰”之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实硝石放入水中,直接吸热令水结冰,这种冰的本身,是没有太大毒性的。
可一旦冰要拿来做别的食物,那就需要讲究硝石不能与之“冲”了。
所以对于“景观”用的人造冰,和食用的人造冰,唐代人的制作方法不同。
景观用的人造冰,就是一个大容器,把大量硝石放入水中直接制成,这个过程很简单。
而食用冰,则是需要内外大小两个罐子,小罐子里盛着纯净的水,然后大罐子中再放入硝石,先让大罐子的水成冰,再让小罐子的水成冰,这个过程非常地复杂,所以食用冰的价格很贵。
也就是商业社会的大规模发展,才能支撑起食用冰的大量生产,因为商业社会的本质就是
“有钱能使鬼推磨”
,很多的科技创新,都是在商业的背景下推展开来的。
古代的冰箱
自唐宋的商业社会推动“人造冰”的大量出现,人造冰接下来的历程,就是一个从“高价”到“低价”,从“稀有”到“普及”的过程。
之所以能普及,还是在于硝石本身是可以被大量制造的,不是金银这种稀有的消耗品,用完了就没了。
在宋代,特别是《东京梦华录》中,汴京已经大量出现“冰酪”这种美食了,在唐朝,吃冰酪的往往都是那批王公贵族,可在宋代,你就算是个平民百姓,都能拿出个十几钱在汴京买“冰酪”来吃。
因此前面所说的明清小说家记载的广东人在夏天吃“冰刨”,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而除了人造冰的技术和成本大范围扩散导致冰价下跌以外,冰的“保存”工具也开始大量商业应用,那就是
“冰鉴”
。
冰鉴,就是古代的冰箱,一种以金属和木复合制成的器皿,主要存放的,就是冰。
古代冰箱,在先秦时期就是有的,在先秦时期,周天子有“冰官”,称之为“凌人”,而当时的冰窖,叫做“凌阴”。
不过“凌阴”,却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一才能打开,这意味着,周天子用冰,不是那么自由的,不是到天气扛不住的时候,也不可以随意开冰窖。
封存冰窖,代表着冰的处境岌岌可危,平时用,也要小心用,拿出来要赶紧用,不然就化了,这种麻烦的现实让人很着急,怎么办呢?
有能人出现了,根据多次制造,直接造出了冰鉴,比如勾践,就曾带过“冰箱”外出:
“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
其实周天子的祭祀,也没有我们现代人想象得那么寒酸,周天子在进行长时间的祭祀时,为了避免祭物的变质,早就用上了“冰鉴”,豪华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因为出现得早,冰鉴本身,也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了。
晋代以后,百姓之家多见金属,以前那是市场存有量低,经过社会的推动,金属大量开采,也被利用,民间有人能做出各种各样的“金属器具”,有人制造冰鉴,但只是给贵族人家所用,普通百姓,是知道有这种东西,却没有用途。
但技术是存在的,只要市场需要,就能大量制造。
一直到明清时期,冰鉴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了,很多商人家庭都拥有,小农经济的百姓之家或许还是没有,可是商人的群体多了,整体的冰鉴总量也跟着多了,现如今很多考古文物,都把冰鉴单独做成一个“类目”了。
从自然冰到人造冰,再从冰窖到冰鉴,古人的智慧是在进步着的,古人的生活也十分丰富,让我们看到了多姿多彩的一面,这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中,可堪称奇迹。
在南方人眼里,若没有冰箱,那么想要得到冰,还是不容易的,可从先秦再到唐宋,再到明清时代,一步步的普及,再到如今的电器冰箱,这不是一次次伟大的进步吗,也许未来会迎来随手制冰的时代,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
网友解答:
如果你穿越回西汉,炎炎夏日没有冰箱,想来杯冰镇的冷饮解暑怎么办?2000年前的西汉工匠会不屑地告诉你,很简单啊用“热水制冰“!
是的,你没听说错了,用热水来制冰。但是热水真能制冰吗?是不是感觉违反了物理学?2000年前的热水制冰方法靠谱吗?
现代人都喜欢在炎炎夏日,捧一杯冰镇饮料解暑,现代科技发达,冰的获取很简单。但是在古代没有冰箱的情况下,唐朝和宋朝的人民,夏天依然能吃到冰激凌,还能喝冰镇饮料,没有现代设备的帮助,古人们是如何办到的?
根据考古发现,古人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在夏天使用冰块解暑,当时冰块的获取方法,和我们现在的类似,不同之处我们使用了现代化设备,古人采用了最自然的方法,他们采用的是冰窖藏冰法,
考古专家在山西古陶寺遗址发掘时,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前古陶寺人,已经懂得了低温藏冰的方法,还在石器时代的古陶寺人,没有先进的工具,却智慧的到了冬至前后,也就是最冷的时候,利用石器到河边开琢出一些冰块,
然后利用原始的雪橇等工具,将冰块拉到寒冷的洞穴,这些洞穴一些是天然形成,一些则是人工挖出,通常都是深入地下数米。
为了保存的冰块干净卫生,古陶寺人洞穴内铺垫了厚厚的枯草和芦席。 为了方便提取冰块,每一层冰块之间,都会再铺设一层的草木或者芦苇,这样的做法还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等一切完成后,部落的酋长或者祭师,会做一些仪式再命人将洞口密封起来,并且还在洞口做好了标记,春天的来临的时候,还会找人负责看守,毕竟在不但的夏天,冰块可是非常珍贵的物品。
到了夏天的来临,在重要的日子,例如祭奠或者丰收,就会打开洞穴,取出冰块,畅快淋漓地喝着冰镇果桨或者果酒。
不过这种冰块的保存方式,有两个弊端,
1:因为条件和天气的限制,即便是在阴凉的环境,冰块会出现融化,
2:提取起来不方便,并不像我们现在一样,想提取就提取,必须到一定时候,洞穴一打开给冰块就可以融合。
3:地域性强,必须是冬天寒冷结冰的地区。
这种方法也有它的优缺点,
1:该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太先进的设备,可操作性强,因此从夏到清末,依然还是采用这种存储冰块的方法,只是冰窖的保温条件更好而已。
2:普及性广,无论是皇室还是达官贵人,或者一些较为富裕的村庄,人们都能建立自己的冰窖,以备夏天使用。
不过在周朝以前,夏天的冰块可不是普通人能获得的,根据《夏小正》记载,夏朝时期就有“颁冰者,这些分冰的人地位很高。而当时能在夏天被赏赐冰块的,起码是一定级别的人,才能获得的福利。
到了周朝《周礼》更是严格规定了冰块的奖赏,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冰块管理机构“冰人”,这些人负责的,就是皇家冰块的采集运输和储存,
不过当时已经淘汰了古陶寺人用的藏冰洞的方法,而是在周王的避暑山庄或者皇宫附近,建立了一些大型的“冰井”。
到了夏天周王要赏赐的时候,冰人就会在冰井取出相应的冰块,分发下去,当时的王宫贵胄都以拿到周王赏赐的冰块为荣。
根据专家的考证,秦始皇也很喜欢夏天使用冰块,而他在出巡的时候,遇上了夏天都会在豪车内,放置一个冰鉴,这个冰鉴类似与现代的汽车空调,起着调节车内气温的作用,同时还能冰镇饮料和水果。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就是因为出巡,一次昏倒不慎撞在了青铜冰鉴上,行至沙丘去世的。不过由于一直以来没人见过冰鉴是什么样子,司马迁记载的青铜冰鉴本来只是个传说。
直到1978年,考古专家在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中,发现了两件国宝级文物“曾侯乙铜鉴缶”为国宝级文物,人们才知道古代冰箱长什么样子。
“曾侯乙铜鉴缶”是一件构思奇巧的青铜器,内部结构复杂,外部的造型奇特,表面装饰的纹理异常的精致,它既可以当做是古代的冰箱,也可以当做一个大“烤箱”。
“曾侯乙铜鉴缶”主要构造为两部分,外部被称为鉴,鉴的里面有放着一尊缶。鉴和缶之间有个空间,夏天把这空间填满冰块,就起到冰箱的作用,冬天如果倒入温水,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缶内可以放酒或者其他美食。
到了汉武帝时期,有了文景之治的积累,会玩的汉武帝,不但冬天建立了一个四季如春的温室,还在夏天研究了新的藏冰技术,就是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冰井技术。
冰井的出现给热水制冰提供了条件,冰井说白了就是一个深达十几丈大井,因为气温够低因此能更好地存储冰块,如果条件不允许,土豪一点的做法,就是建立一个冰井台,东汉末年,曹操建立的三台之一,其中一个就是冰井台,
根据北魏晚期的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邺城的冰井台上建有三座大型的冰室,每一间的冰室都有数口的冰井,这些冰井深达十多丈,平时可以储存冰块,粮食,或者食盐等等。
冰井的出现,给工匠研究热水造冰提供了机会,因为热水造冰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有一个恒温的寒冷环境。
热水造冰法
热水造冰法现在人看来,感觉有点荒谬和有点扯,但历史上却真实存在过,其的起源已经是不可考了,先秦时期的《庄子》和《关尹子》都提到过夏造冰,
不过直到汉朝的《淮南子》才记载了夏造冰的方法,“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绿,沈(井)中三日成冰”。
看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沸汤,就是滚烫的开水,密封在一个大瓮内,放在冰井中三天,就可以获得冰块。
热水放入冰井能成为冰块,在我们看来有点天方夜谭,但是春秋时代到汉朝的典籍,都有夏造冰的记载,可见古人认为这个方法可行。
那么这种方法有什么科学的依据呢?它的原理是什么?
为了研究夏造冰的可行性,科学家曾经按照典籍的记载,做了一场生动的实验,实验的结果却科学家分外吃惊。
科学家按照古人的方法,竟然真能获得冰块,通过研究,科学家发现它的原理,是利用滚烫的开水,被放置在寒冷的条件中,因为低压产生了快速蒸发,此时因为空气湿度和气温的原因,产生了吸热制冷效果,如果瓮的容积足够的大,密封足够的好,的确可以凝结出一些冰块。
当然需要大量的冰块,则需要容量足够大瓮来产生结冰量,其实这也是物理学,一个能量传导的原理,温度较高的热水经过传导会快速的降低温度,从古人在春秋时期,就掌握了夏造冰的窍门,我们就能够发现,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的确是高超,
关于夏造冰的起源, 专家认为是古代的炼丹术士和劳动人民实践的结果,毕竟在当时,也只有人们都热衷于研究一些奇奇怪怪的搭配。
中国许多的发明,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摸索总结出来的,比如美食之一的豆腐,长了毛依然能吃的腐乳,还有掩埋在石灰中的皮蛋等等。
这些先驱在研究硝石的过程中,发现了硝石能够让水凝结成冰,其后又研究出了另外一个人工造冰的方法,就是硝石造冰法。
硝石造冰法
在魏晋奇书《三十六水法》中,就有硝石能让水凝结成冰的记载,不过硝石制冰法在唐朝才开始盛行,原因是大唐进入了盛世后,特别是长安城俨然成为了全球第一名都,冬季储冰的方法,已经远远无法跟上人口的增长,
由于冰块的需求量大,因此急需新的方法,既快速有方便的制作冰块。 而当时人们在采集的硝石过程中,发现硝石能让水凝结成冰的特性,并且对照古书的记载,把道家的水法改进成了硝石制冰法。
硝石造冰法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硝石吸收热量的特性,制作冰块。 具体的方法不难,就是准备好大小两个金属盆,当然木盆也可以,只是金属盆传导更快。
在大盆中注满水,然后将小盆放置在大盆水中,再往大盆内部倒入硝石,不断地对大盆进行摇晃,等待硝石吸收了盆中的热量,就会看到小盆里面的结成了冰块。
这种方法的优点有三个
1:较为环保,硝石可以不断地重复利用,用完硝石并不需要废弃,而是让其自然挥发,能它变成一块新的硝石,就可以再次使用。
2:可以随时制作,这种制作的方法,时效比较快速,因此能解决了时间的限制
3:能随身携带,有硝石造冰法使用的工具不多,因此只要有两个合适的盆,有硝石就可以制作,反而能随身携带,是许多唐朝和宋朝商户首选的制冰方法。
这两种制冰方法的出现,给唐朝和宋朝的夏天带来了一阵凉意,特别是宋朝开始,许多小贩已经在夏天售卖冷饮,宋代人和我们现在一样,到了夏天人们都会到街上来一杯“冰镇果汁”,有土豪的一点的还会吃上冰激凌,
到了明清时期,各地都开始有了冰窖,不过,其中最为知名的还是大明湖边的冰窖,而大明湖特殊的地理条件,让这里的冰窖成为了一大产业,根据古书的记载,清朝大明湖胖有上百家藏冰、卖冰块的商号。人们夏天也会去买一些冰块回家,一来制作冷饮,二来可以降温解暑。
所以乾隆为何喜欢去大明湖,并非为了夏雨荷,而是为了这里的冰激凌和冰饮。大明湖一带藏冰、卖冰的产业,一直延续到了近代,甚至诞生了我国最早的汽水制造工厂。
后来这些制作冰的方法,逐渐被先进的科技仪器取代,大明湖的繁荣也一去不复返,到了现在冰箱的普及,冰块已经不是什么奢侈品。
不过我们在喝冷饮的时候,看着小小的冰块,可能你会想不到,在几千年前,冰块在夏天还是奢侈品,而古代工匠在没有现代化设施的情况下,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能够研究出硝石制冰法和热水制冰法,并且延伸出各种各样科学有效藏冰方式,这就足以说明,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着实不容小觑。
-----
网友解答: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那时帝王们为了消暑,让奴隶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从此人们可以在夏天制冰了。以后逐渐出现了做买卖的人,他们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市场上冷食的花样就多起来了,商人们还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和现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窖冰 旧时传统岁时风俗。亦称“藏冰”。我国北方夏日暑热,冬日结冰,故有于冬季藏纳冰块于冰窖以供来夏使用的风习。此俗起源甚早,《诗经》中即有记载,且多行于宫廷、官府。古代有专门管理此事的官吏,并建有窖冰的“冰井”。宋高承《事物纪原》云:“《周礼》有冰人,掌斩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于此。《邺城旧事》有冰井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清代冰窖分三种: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每到十一月三九、四九天,即有伐冰、藏冰之举,颇属盛事。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云:“凡伐冰取诸御河……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净坚厚者,以方尺有五寸为块。凡纳冰,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设暑汤之用。”民国时仍有此俗。 溜冰 传统冬令户外娱乐活动。流行在北方大部分地区。旧时的冰鞋一般是鞋底缚有铁条,也有木板上装铁条然后缚到鞋上。溜冰除“速滑”以外,尚有“苏秦背剑”、“金鸡独立”、“凤凰单展翅”等花样。此外也有不穿冰鞋只用本身穿的鞋或穿老头乐毛窝溜冰的,也叫“滑擦”。《帝京岁时记》:“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屐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名曰溜冰。都人于各城外护城河下,群聚滑擦。”又《燕京岁时记》云:“冰鞋以铁为主,中有单条缚于鞋上,身起则行,不暂止。技之巧者,如蜻蜓点水,紫燕穿波,殊可观也。” 颁冰 古代官府的夏令习俗。从周以来,北方地区冬令要藏冰,待次年夏令时取出,宫廷颁赐臣下,民间亦市卖。此俗为古代政令重要的一项。《夏小正》“颁冰”《传》云:“颁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当时颁冰还有献牲(羊羔)祭祀的仪俗。明清以来,都城都是北京,此俗更为盛行。明清颁冰在立夏暑伏时节,清代是按官阶发给冰票,凭票领取。《燕京岁时记·颁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卖冰 传统商贸习俗。旧时无制冰设备,夏天消暑的冰多在冬天时藏于窖中,待三伏天热时启冰,开始贩卖。旧时北京一般是在清明时开始卖冰。朱彝尊《日下旧闻·卷三十八》载:“清明日始卖冰,以两铜盏合而击之。”《帝京景物略》也写到了卖冰之俗:“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编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冰着湿乃消,畏阴雨天,以棉衣盖护,燠乃不消。” 赐冰 旧时官府署衙的消夏习俗。明清时,北京的各衙署都分发皇帝赐给的冰块,从入伏一直持续到立秋。所赐冰因品级不同而各有差等。《燕京岁时记》“按《帝京景物略》称,前明于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又记本朝习俗:“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刨冰 旧时民间夏令消暑食品。当时所用的冰块均为头年冬天窖户窖藏的,伏天时取出,用刨子刨出冰屑,拌以白糖和香料供人食用。今天,已被机制冰块和机刨冰屑所代替。 滚冰 传统元宵节俗。东北地区,元宵节小孩儿等要从冰上滚过,并吃一小块冰,俗说此举可以保新的一年腰不疼、腿不瘦、牙不倒。
-----
网友解答:
在没有空调与风扇的古代,古人们除了用扇子消暑,其实,充满智慧的古人们也会在冬天储存冰块,留到夏天用。
古代负责制冰的人称为“凌人”,他们通常是等到天寒地冻的时令,一帮人去河里采集冰块,他们会有专门的工具进行采集,然后再把采集到的冰块运回去,放进专门储存冰块的“冰窖”,这冰窖也非同小可,古人们也会在冰窖里铺上稻草等材料防止冰块融化,而且对于地窖的选择以及开挖程度都有讲究。
由于有了冰块,也慢慢出现了很多冰镇饮品,古人们也会喝饮料、吃冰棍以此消暑解渴。关于解渴的冰镇饮品,明代文学家徐渭写“门前铜盏呼人急,却是冰儿来卖冰”,在古代都已经出现了冰棍,冰块也从之前贵族们才能享用的东西,随着岁月的发展也成了极其普通的饮品,冰块也不仅仅用来解去燥热,有眼光的人们用来制成冰水、冰棍赚钱。
-----
网友解答:
首先我们要说,古人在炎热的夏天也是有冰可用的,可以吃到冰镇的饮料、水果之类。比如《东京梦华录》载,六月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芥辣瓜儿、义塘甜瓜、卫州白桃、南京金桃、水鹅梨、金杏、小瑶李、红菱、沙角儿、药木瓜、水木瓜、冰雪凉水、茘枝膏”等水果或水果制品,“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大街上有冷饮、冰镇水果叫卖。
那么古时又没有电冰箱,夏天的冰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严格来说,题主的提问——“古人是如何制冰的”——这么问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古代夏天用到的冰,并不是人工制造出来的,而是来自冬季的藏冰。以前的冬天,官府与有条件的大户人家、商人都有采冰,放入地窖储藏起来,保存到夏天使用。
不过,人工制造小规模冰块的技术,古人还是知道的。大约在唐朝末期,人们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并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使水降温到结冰。有了这一技术,在夏季制出冰块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古人夏天所用的冰,显然不是用硝石降温的方式制成,因为这么制冰的效率太低了。
-----
网友解答:
炎炎夏日,来杯加冰的饮料,吃盒冰激淋,是不是顿时感觉很凉爽,躲进空调屋里就更是很舒服了。
那么在古代,没有空调,没有冰箱,他们在夏天用来驱暑的冰块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藏冰,冬冰夏用
在先秦时期还没有制冰的技术。虽然没有制冰的技术,但是古人可以享受大自然的馈赠,那就是把冬天的冰藏起来,以备夏天用。
在《周礼》中就有记载,周王室有个专门负责采冰的部门,他们在冬天最冷的时候把冰凿出来,分成块后藏到他们预先备好的冰窖里。
建冰窖,一般都会选择干燥透气好的地方,利用泥土不导热的原理,冰窖一般会建在地表5米以下。而且他们在修冰窖的时候,特意将冰窖修成较为密闭的形式,以减少温度的损失。冰窖修好后,古人会先用新鲜的稻草和芦席铺在地面上,然后把冰放在上面,再用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盖上,密封住窖口,这样冰就不会融化的很快。
当然起初也是有冰融化的现象的,所以古人会采大量的冰以备夏天用。同样,在地面可以铺设带槽的地砖、以及水井,这样就可以把底部融化的冰水导入到丼里。这样做既可以起到降低来自地底的地热,又可以避免冰窖室内的地面浸泡在水里。
其实冰对于百姓来说,还算是一种奢侈品。这个时期能用得起冰的也只有贵族阶层。
二、利用硝石制冰
北方冬天寒冷,南方的冬天可不会像北方这样。他们没有那么厚的冰,也存储不了这么久怎么办?
唐朝末期时发明了制冰的方法。当时随着火药的运用,工匠们在生产火药的时候开采了大量的硝石。硝石是一种矿产,是一种白色味苦的晶体,它们喜欢呆在低温的墙角下,颜色像霜一样。
他们无意间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使周围的水降温,惊喜是水可以结成冰。了解了这个原理后,他们为了让冰纯净,于是就会在一个大盆里倒一些水,放入硝石。然后再在大盆里放一个小盆,小盆里也倒入一些水,这样等大盆里的水结冰后,小盆里的水也会跟着结冰。
有了这种制冰的方法,真是让人无比的高兴,用冰就不会受季节限制了。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古代的制冷市场的繁荣。
夏天可以造冰了,市场中就出现了“冰鲜”。就是人们打捞的海产品,可以放在冰里,这样不仅新鲜,而且保存的时间长。通过冰的冷冻运输,这些海产品也可以运到更远的地方去了。
冰不仅繁荣了海产品市场,更是繁荣了冷饮市场。后来出现了做买卖的人,把糖加到冰里来吸引顾客。到了宋代,商人们的花样就更多了,他们在冰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当时南宋市场上已经开始出售“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饮料。到了元代,冰激淋的雏形就出现了。当时商人们在冰里加上果浆和牛奶,这已经和现代的冰激淋很相似了。
这大热天,有了冷饮,酷暑一下子就减了不少。估计当时的小孩子肯定都馋这解暑的冷饮。
三、原始冰柜——冰鉴
鼓捣一碗冰饮不容易,如果没有及时享用,化了、不冰了,怎么办?
没关系,在这里还有一样法宝,那就是盛冰的容器,叫做冰鉴。
虽然唐以前,还没有制冰的方法,也没有各色的冷饮。但是在冰的享用方面还是有容器的,那就是冰鉴。将冰放在一个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里,这样既能保存食品,又可以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这样看来,也可以相当于一个小空调了。
冰鉴最早是陶制的,春秋中期也以后就流行用青铜鉴了。在使用时,可以将盛满食物和酒的器皿放进冰鉴里,然后在四周放满冰块,这样合上盖子,冰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
盛夏时节能饮上冰镇酒,对于古人来说,自然是莫大的享受了。
本以为古人在夏天没有空调,没有冷饮是很难挨的。看来是我们小看古人了,原来他们早就开始懂得用冰了。而且把冰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原来我们现在的冷饮,像雪花酪、冰激淋、加冰的冰水,冰镇饮料,古人当时就已经有雏形了。
冰真得是给那个没有冰箱、没有空调的夏季带去了一丝丝的凉爽。让古人们的夏天也不会如此地难熬。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
网友解答:
说起古代的制冰技术,其发展也是相当令人惊叹的。
在唐代之前
,制冰机技术尚未出现,古人们大多采用的是天然冰,用天然冰来给食物保鲜,做冷饮,当然还有制冷。早在周朝,就有专门管理“藏冰”的机构,人们将冬天的冰块藏到地窖,冰井里,然后将其密封,第二年再来享用。
在唐朝末期
,当时火药的生产已经很发达了,于是工匠们在生产火药的时候也顺带开采了数量可观的硝石。某天,因为工匠不小心将硝石掉入了水中,惊奇的发现这些水都结成了冰。于是,一些有能力的工匠们便开始利用硝石制作冰块,具体的制冰过程大概如下:
首先将水放入一个罐子内,然后选取一个比这个罐子大得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部,不间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硝石,化学名称为硝酸钙,它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由此,罐里的水便结成了冰。
可以说,硝石制冰技术的发明,造就了后来古代制冷市场的繁荣,并且给广大的古代劳动人民带来了夏季饮食的新突破和新享受。
像后来的冰饮,冰镇乃至于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冰淇淋,都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是和你一样爱好历史趣闻的“历史惊文”,喜欢就关注我哟。
-----
------------------
推荐阅读: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与上海电力大学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哪一家强?
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一定要回到老家,而不是留在京城或就任地呢?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