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元春是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宫中女吏变为风光的德妃?
《红楼梦》中的贾元春是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宫中女吏变为风光的德妃?
网友解答:
贾元春作为红楼梦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她的存在是贾家的晴雨表。贾元春兴,贾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贾元春衰,贾家“树倒猢狲散,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样重要的人物仿佛贾家捆绑在贾元春一人身上,其实恰恰相反,贾元春是被贾家捆绑在身上,她的荣辱,不过是皇帝对付贾家的手段。
【一】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元春入宫做女史,也就是低位嫔妃,到十六回突然晋升贤德妃,五六年时间贾元春没有传出来任何消息。元春晋升之时皇帝召见贾赦贾政,贾家的表现是惶恐: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地使人飞马来往报信。
贾家对元春晋升毫无准备,可知元春进宫数年默默无闻,并没有得到皇帝宠信。突然晋升贤德妃,令贾家上下措手不及,“于是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那么贾元春为什么会突然晋升呢?我认为她的晋升全靠一件事一个人。
【二】
一件事是秦可卿葬礼。所有人的共识都认为秦可卿的葬礼规模逾制,违规了。贾家犯错,皇帝还晋升了贾元春,如此不合常理证明皇帝受到了被动的威胁。令其投鼠忌器,不得已赏贾家一个贵妃。贾家不具备这个实力,问题出在北静王身上。
古代官员并不可以随便参加婚礼葬礼。尤其王公之尊,必须有皇帝旨意才可以。贾敬死后皇帝下旨“准许王公以下祭吊”。四王八公等参加合理合法。但秦可卿葬礼,皇帝没圣旨。北静王参加有三点不寻常:
一,北静王带领一众四王八公没有圣旨集体出席,是大不敬。
二,北静王将皇帝所赐的鹡鸰香念珠随手给了贾宝玉,御赐之物随手送人,是对皇帝的藐视。
三,以上两点只有心中有不轨想法的人才会如此做。
不敬在前,藐视在后,凸显出北静王的不轨之心。这一群人出现在贾家葬礼上,结党之意明显。羽翼未丰的皇帝面对这些老臣怎么办?当然先安抚再徐徐图之。贾元春就是这样的情形下无宠晋升,是北静王送给贾家的大礼包。
【三】
一个人不是北静王,有个比北静王还重要的人在元春晋升贤德妃起了重要作用。这个人就是宫中老太妃。五十五回老太妃生病,甄家随后奉旨进京拜见,表明老太妃出身江南甄家无疑。贾家与甄家是多年老亲,关系极好。贾元春有老太妃在宫中做靠山,也是贾家送元春进宫的倚靠。
贾母和甄家四个女人说话,提到甄家二姑娘嫁到京中和贾家尤其好。又不“自尊自大”表明甄家二姑娘比贾母这个荣国公一品诰命夫人地位高。加之老太妃薨逝后,北静王府与贾家一起租房子,竟然贾母住了上房,能推断甄家二姑娘极可能是北静王妃。
如此,北静王在外违法参加秦可卿葬礼,北静王妃进宫与老太妃商议抬举贾元春,使得贾家彻底捆绑在北静王这艘大船上。皇帝外有四王八公威胁,内有老太妃的支持,贾元春不合理的越级晋升贤德妃也说得通了。
注:根据老太妃的称呼和病中葬礼规格。老太妃地位极尊。当是皇帝祖母辈。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在合适的时机支持贾元春,自然水到渠成。而五十八回老太妃一死,贾元春的日子马上难过。贾家开始陆续有太监来打秋风,表明贾元春的靠山是老太妃无疑。她能晋升贤德妃,是北静王和老太妃里应外合的结果。而皇帝借贾元春麻痹贾家和北静王,不过在蓄势,一旦力量足够,结果一网打尽。
【文\u002F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网友解答:
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到,政老爷的大小姐贾元春入宫做了女史,到第16回元春加封为贤德妃。那么
贾元春从默默无闻的宫中女史变为风光的贤德妃,靠的是什么呢?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一、清朝的选秀女制度
《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朝选秀女制度非常严谨,满族皇室为了充实后宫,并且保持皇室血统的纯正,结合八旗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格的秀女选拔制度。
清政府将所有旗人均编入佐领、管领内。八旗官宦家的女子婚嫁权归该管贝勒;皇室、亲王家的女子婚嫁归皇上,皇太后做主。顺治年间,确定了八旗内所有十三岁以上的女子严禁私相嫁娶,一律要经过选秀女,落选者方可婚嫁。入选秀女基本是作为皇帝、皇子、皇孙或者亲王、郡王及其子孙的婚配。
选出的秀女最初可能在预备梯队。《红楼梦》第4回写道:
......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
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
这说明,贾元春最初可能是作为
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
职入选的,并不一定是作为皇帝的妃子进宫的。
二、贾元春原型
很多红学家考察出元春的原型人物是曹寅的长女曹佳。
曹寅有二子二女。二女皆为王妃,长女曹佳于康熙四十五年嫁镶红旗平郡王纳尔苏;次女于康熙四十八年嫁康熙某侍卫。这两门亲事皆由康熙指婚。
也就是说贾元春开始并不是直接进的皇宫,有可能进的是某个亲王府,作为郡主的入学陪侍,在某个适当的时候,由亲王府到了皇帝身边。
三、贾元春封妃,原来是他之功
《红楼梦》第16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贾元春封妃后,赖大回来向贾母等报喜:
“咱们家的大姑奶奶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如今老爷又往东宫里去了。急速请太太们去谢恩。”
注意这几个字“
如今老爷又往东宫里去了
”,即贾政往东宫谢恩去了。
谁会住在东宫呢?老百姓中口口相传有“
东宫太子
”之说,这说明元春封妃是太子之力。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大致理清了脉络:贾元春最初先进入太子府作女宫或者郡主伴读,因贤德和才能入皇宫充为女史,再后被皇帝册封为贤德妃。
元春封妃实乃太子之力。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元春封妃后不长时间突然暴死的原因了。
康熙朝太子被废后,元春被牵连,或者被皇帝赐死,但由于后四十回遗失,我们看不到元春的死因了。
太子被废,元春暴死,贾家不仅失去靠山,而且被牵连,很快被抄家。
-----
网友解答:
贾元春是小说《红楼梦》中十二金钗之一。她是皇妃。贾府王夫人的大女儿,贾宝玉的姐姐。
贾元春十几岁入仕,进入皇宫。
她性格活泼,快言快语,勤奋好学,升职为女史,成为宫廷中的女官。当她23岁到24岁期间,突然被加封为贤德妃,从此是名副其实的皇妃了。令人感到奇怪的,她是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宫中女史变为贤德妃的呢?
说起来话长,这里面充满着宫廷政治斗争。
最终她本人和贾府成了牺牲品。这个悲剧与贾府那些腐败男人们有直接的关系。
贾元春快速被封为贤德妃,对于贾元春和贾府来说,是意想不到的事,可谓一步登天!
而且皇帝还召见了贾元春的父亲贾政,闹得贾府人心惶惶,喜不自禁。其实,这背后隐藏着宫廷的政治斗争,而贾府的人全然不知。
贾府送贾元春进宫本来是向皇帝示好,皇帝心知肚明。
但对贾元春并没多大兴趣,还算不上宠妃,对贾府也没什么可关注的。
皇帝对贾元春突然关注,快速从女史官晋升为贤德妃。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事发生的时间节点,就是小说《红楼梦》所记载的,
秦可卿死后
。
秦可卿是怎么死的呢?
秦可卿的公公是贾珍。从小说《红楼梦》表面看,秦可卿是得了妇女病死的,仔细地看,是秦可卿公公强占了她,使她含恨而死的。贾珍为了赎罪,借助贾府上下对秦可卿的好感,没经贾母同意,擅自决定为秦可卿举行隆重的葬礼,贾母也不好阻止,任由贾珍去了。
贾珍为了秦可卿葬礼,极尽奢侈。
秦可卿的棺材木料用的是潢海铁网山,原给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樯木板。在贾府又停灵七七四十九天,宁国府街上人满为患,官来官往络绎不绝,最惹眼的是宫廷中的“六公”和“四王”等当朝君臣显贵前来祭祀送殡。出殡后又把秦可卿灵体寄放在贾府家庙铁槛寺中。
这么排场有气势的葬礼,引起了皇帝的震惊。
皇帝在想,贾府哪儿来的这么大的势力?竟然惊动了北静王和“四王、六公”等宫廷官员,他们是在没有圣旨恩准情况下去参加贾府秦可卿葬礼的,这显然是违法的,是对皇帝的蔑视,对贾府的极其亲近的表现。皇帝怀疑这是北静王在拉拢贾府,以增强自己的势力,同时证明,贾府与北静王等宫廷官员不是一般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怎么能不怀疑贾府与北静王和王公等各级大臣有结党叛乱的可能呢?这真是犯了一大忌,皇帝能忍吗?能坐视不管?
皇帝针对当时皇宫的实力情况,采取了果断措施。
北静王实力雄厚,在皇宫的影响力很大,自己暂时还不是北静王们的对手。皇帝还是以安抚为主,不打草惊蛇。此时此刻,皇帝想到了贾元春,她是贾府的公主,利用她来迷惑自己身边的这些将领,等待时机一起拿下。
为了这场政治斗争顺利开展,皇帝下圣旨,提升贾元春为贤德贵妃。
同时,又接见贾元春父亲贾政,批准贾元春回娘家省亲。皇帝这一系列举动,显然是在迷惑北静王等宫廷其他官员。而贾府这对突如其来的宠幸不知所措,里面的内幕一概不知。其实,这与贾府男人们只知道贪图享乐,生活糜烂,没有政治头脑有直接的关系。
贾府在皇宫有几个重量级人物。
除了北静王之外,还有太上皇,老太妃。太上皇给了贾府宁国府和荣国府,贾府感恩戴德;老太妃是江南甄家,与贾府关系很好,贾元春在后宫的靠山和保护伞就是老太妃。这些重量级人物对贾府影响很大,贾府的兴衰,可以说基本上掌控在这些人手里。
秦可卿葬礼
秦可卿葬礼超规格的事皇帝早已关注,并有了应对措施。
贾元春回娘家省亲,被晋升贤德妃,太上皇和老太妃都是知道的,但是,这一切贾府一概不知。贾政被召见进皇宫之后,见了皇帝,他又去拜见太上皇和老太妃,而他们在贾政面前,只字没提秦可卿葬礼的事,这就是明证,后来,贾府被官府抄家而败落,贾元春也死于这场政治斗争。
综上所述,贾元春与贾府不懂政治。
尤其是贾府那些男人们,没有一个顶天立地的有政治头脑的。而是一群流氓成性,生活堕落糜烂的家伙。这是贾府必然走向败落得根本原因,可以说,不想败落都不可能。可怜贾元春和贾府,最终成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贾元春关系到贾府的命运与兴衰。
秦可卿之死,蕴含着贾府的败落即将到来。贾元春速速晋封贤德妃,是贾府的南柯一梦。
总之,贾元春速被晋升贤德妃,是因为宫廷政治斗争。贾府不知内情,没有政治头脑,举行了隆重的超规格葬礼,引起了皇帝注意,误认为贾府与北静王等宫廷其他官员结党营私,妄图叛乱夺权。皇帝为了稳定大局,安抚北静王和宫廷其他官员及贾府,而采取的晋升措施。
-----
网友解答:
贾元春(首见第二回)系贾政长女,王夫人所出。小说一开始,她就已入宫了,后来又封为贵妃,作为代表皇室的一个成员,她在贾家中是处于特殊的最高位置上。对于元春一次完整的描写,是十六至十八回的省亲。省亲与其说是对于元春性格的刻划,不如说它是前八十回写贾府盛时光景的最重要的一笔,它把贾家的荣华富贵推向顶峰,而元春恰是这一家族光荣的象征。省亲表面上为着叙天伦之乐,但实际上却揭露元春是被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她是富贵的牺牲者,是一个悲剧人物。在对于元春不多的描写中,却有一次极重要的暗示,这就是二十八回端午节元春赐物中,宝玉和宝钗是完全相同的一份,这说明作为贾府的最高权威(在贾母之上),元春所属意的宝玉的未来配偶亦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元春死在续书的九十五回,根据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和《红楼梦曲·恨无常》的暗示,元春是早逝的,学者对其中“虎兕相逢大梦归”究竟指什么有不同说法,但没有得到确切的解释。不过元春的突然去世,无疑的是对贾府的一个沉重的打击,判词中也明说元春警告过父母要退步抽身早。随着元春的死,贾府必然就要面临着毁灭性的灾难,这个大家族瓦解了,作者所精心构筑的儿女乐园大观园也终于风流云散了。
-----
网友解答:
贾元春的封妃,显得突兀而怪异,因此,对于她的晋封,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说法,比如最常见就有这三种。
1、贾元春揭发秦可卿一事,被荣升为贤德妃。
对于秦可卿的身份,在《红楼梦》中确实存在着诸多的未解之谜,比如,出身在营善郎这样的小官之家,还是被包养回来的养女,为何能嫁给宁国府的长孙贾蓉呢?
并且,其房间的布置,也显得十分怪异。
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阳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
秦可卿死后,贾珍欲倾其所有,替她大办葬礼,还动用了原本为坏了事的义忠亲王准备的棺木。
因此,从这些细节中,有红学前辈认为,秦可卿有可能是义忠亲王的女儿。义忠亲王犯了大罪,因为他与贾府关系亲密,所以贾府才将她藏在宁国府以贾蓉媳妇居住。
而贾元春,正是因为向皇上揭露了这个秘密,才会导致秦可卿无奈自尽,对于这种观点,因为太玄奥,所以对此认可的朋友并不多。
2、秦可卿葬礼的恢弘场面,让圣上注意到了贾府,所以他用晋封元春为贤德妃来拉拢贾府众人。
在秦可卿的葬礼中,我们可以看见,与贾府同为世袭之家的四王八公,都参与了这场葬礼。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
馀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馀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
“四王八公”为世袭之家的老旧势力,应该属于太上皇的人(贵妃娘娘省亲,便提到了太上皇),由此可见,此时的圣上,上位不久,根基不稳,所以在面对“四王八公”这群老旧势力的抱团取暖,他选择了安抚的方式,以荣升贾元春为贵妃娘娘,来示好贾府。
3、王子腾的运作,是为在圣上身边安插耳目。
王子腾原任京营节度使,在薛姨妈一家还在进京的路上时,他已经被加封九省检点出使边疆。在这种情况下,王子腾远离朝廷的政治中心,无法获取朝廷内部的消息,所以他,特意联合宫中的老太妃(甄家的女子,原文多次提到过,贾、甄两家,原为老亲,又是世交),将贾元春扶持到了贵妃娘娘的位置。
在王子腾的计划中,原本是想要扶持薛宝钗的,只是因为薛蟠纵使豪奴闹出人命官司,影响恶劣,才导致她失去了竞选的机会,所以他不得改变计划。
元春晋封后,贾政从临敬殿谢恩出来后,又再次来到东宫,似乎就隐含了元春晋封一事,同宫中老太妃有关。
小结
:
对于这三种观点,当属第三种最容易让人接受。
因为随着宫中老太妃病重去世,元春的消息从此断绝;而贾府众人在面对元春晋封这件事时,也是茫然不知。面对六宫太监夏守忠前来,吓得惶恐不安,似乎这也验证了她的晋封是事出突然的。
当然,无论贾元春晋封贤德妃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但有一点我们却可以肯定,那就是,元春晋封,对于贾府而言,并非是件好事。因为太上皇的旨意,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几乎掏空了积蓄。
而元春的晋封,又未能给贾府带来实质性的好处,所以在秦可卿临终托梦王熙凤时,对于她的晋封才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
网友解答:
《红楼梦》开篇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贾府,提到贾家祖上功勋,又一笔带过地提到元春被选进宫做女史去了,然读者却不可忽略此条重要信息,
正是因为祖上有功,并且“朝中有人”,才可成全这“钟鸣鼎食之家”,它是后几回中情节得以推进之根据。
1、出身显赫,祖上有功。
贾元春是贾政的长女。她生在世勋诗书之家,从小受到封建教育,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做女史去了,”女史是官禁中的女官。《
周礼·天信》记载:“女史学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语后治内政。”
这个官职都是由有深通封建礼法具有封建文化的妇女充任。女史还不是她所获得的最高荣宠,后来她被皇帝布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不仅黄袍加身,还俨然成了以贤德著称的文母之流封建女性的典范,才是最大的封建荣誉!
贾元春年是否像宝钗那样憧憬宫禁生活不得而知。不过她肯定是被帝王打着“崇尚诗礼,征采才能”的招牌,迫令进宫的。对这个贾政培养的典范,这个典型的德才究竟怎样呢?贾元春的德不外是驯顺地在禁里熬过了二十个年头,驯顺地听命帝片面地宣布做他的小老婆,驯顺地遵守限制在五小时内完成省亲大典,还驯顺地按照皇家的规定,端坐在上边,接受她生身之父的跪拜。
2、和四大家族的政治资源相互依存。
元春作为贾家的一个强大的政治资源,之后她又晋升为“凤藻宫尚书”,继而“加封为贤德妃”,这是元春自己生命中“泼天的喜事”,一生中政治地位和荣耀的顶峰,无疑也是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顶点。有元春这个靠山和她代表的皇家恩惠,贾家才能铸就人人艳羡的“玻璃世界,珠宝乾坤”,并居“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首,光明正大地获得许多特权。
在“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一回,贾政被宣入朝“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地使人飞马来往报信”,厅堂之内,气氛如紧绷之弦,个个屏声敛气,人人都在尽量压着内心的焦虑,当得知是元春晋升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背靠着的这棵大树如此繁盛,这笑声里的内涵可想而知了,是为贾府的命运而笑,也是为自己的命运而笑,举家上下从此之后就可好好享受荣华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罩着,家族之内便事事顺通了,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就提到代表四大家族特权的“护官符,“这四家皆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呆霸王薛蟠“既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呆霸王能够如此猖狂,逍遥法外,正如葫芦僧劝诫贾雨村的一样,贾雨村“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见贾王二公的面”,由此可见,薛家虽然财力雄厚,事关人命,此案也不得不依仗贾家的皇家权势。
贾元春在《红楼梦》是最上层封建女性的代表,接受了严格的封建教育,才博得了贤孝才德的美名,才被选中,才顺利地在虎口边过了二十年。
作者用贾元春的一生,来证明有的妃嫔虽然是享尽荣华富贵,还有爱情苦闷、政治风险。她生于富贵,不能死于安乐。作者刻画的贾元春入木三分,成为形象生动的悲剧人物。
-----
网友解答:
贾元春十几岁入宫做女史,一直默默无闻突然晋升为贤德妃,应该有几种原因:
1.元春的隐忍沉稳处事谨慎得到太后太皇的喜爱,据说元春晋升是一位老太妃的力荐。
在元春晋升贤德妃那会,贾政被皇上召进宫后,他径自去了东宫拜谢,说明东宫有元春晋升的贵人。
元春在宫中做女史,是为太后皇后贵妃们抄抄写写的,她的稳重识大体必定得到了某个人的欢心,所以被推举。
2.但元春晋升贤德妃后过的并不快乐,从她省亲时的哭哭啼啼能知晓到她在宫中的不容易,也从而引出晋升背后的另一些原因,跟政治有关。
3.晋升是皇帝对四大家族的平衡和欲擒故纵的手段。
在王子腾官位势力越发壮大时,为了平衡四大家族的权重,皇帝晋升元春为贤德妃,以使他们互相制约。
4.在秦可卿丧事隆重到僭(jian)越最高规格时,皇帝察觉到贾家势力的张狂可怕,所以有打压擒拿的意图,于是欲擒故纵欲取之先予之,于是元春被突然提携为贵妃。
5.还有一忌讳之事,皇帝的政敌北静王竟然出现在秦可卿丧礼上,充分说明贾家与北静王交好,不知恩感恩令皇帝欲斩草除根,先晋升再镇压。
6.元春就这样卷入政治斗争中,当投靠的政治势力垮台后,元春亦暴亡。
晋封就像一阵风,来的突然去的快,元春的判词就是如此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大梦归:死)”
-----
网友解答:
贾元春汉人包衣奴才的女子是如何从默默无闻的宫中女吏变为风光的德妃?红楼梦沒有这段细节描写,但可以从旁证中窥读其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为证,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贾元春靠二十年一件想明白的事,什么事?通过向朝廷捡举秦可卿私生子身份的事而有功上位变女吏为皇帝小老婆,原梦想为皇上生个孩子来稳定家族鲜花着锦烈火喷油的地位,结果才三年皇上就翻脸降罪,于虎免交界年间梦灭。贾元春存活四十三年靠出卖亲戚发达着实可耻。
-----
网友解答:
贾元春入宫多年,始终是默默无闻的女官。可是突然有一天封妃了。那么元春为什么从女史变成风光的贤德妃呢?
第一,林如海一家三口的命换来元春封妃。
林如海的儿子、妻子和他本人,一家三口几年之间,莫名其妙地都死了。
表面看都是病死,其实都是被暗害而死。只不过害人者根基庞大,皇帝也不能轻易动他,所以对于林家三口人的死因不能公开。
盐业,是国家命脉,也是不法之徒牟取暴利的必经之路。
由于两淮盐政官商勾机,侵占国家利益,倒卖私盐,牟取巨额暴利。国家的盐税收缴不上来,皇帝钦点林如海任巡盐御史,查办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的不法之徒。
监察御史有查纠百司官邪、监督风纪之职责。巡盐御史,担负着监察盐政、纠举不法的使命。说白了,就是巡盐御史有对两淮盐业官员的绩效考核权力,有严惩不法官吏的权力。
两淮官吏与盐枭勾结,这些树大根深的盐业巨枭,其后台就是朝廷里的要员。这些人害怕林如海依法办案。所以暗害了林如海的儿子、妻子和林如海本人。
暗害这种事屡见不鲜,两江总督噶礼贪污受贿,他的母亲是一位正直的老太太,她举报儿子噶礼贪赃枉法,噶礼跟弟弟色勒奇就企图下毒弑杀自己的母亲。被老太太很精明躲过一劫。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里,就有朝廷官员与私盐贩子勾结牟取暴利的情节,也有前来调查的朝廷官员被暗杀的情节。扬州的各级贪官污吏暗害林如海是可能的。
林如海一家被暗害,皇帝心知肚明,可是他没有足够的证据,不能有所行动。但是林如海一家为国牺牲,也让皇帝心痛。林如海还有一个女儿林黛玉,由贾府抚养,所以皇帝把对林如海一家的内疚之情转移到对林黛玉的,弥补上来。
林如海临终前一定上本,恳求皇帝照顾年幼的女儿。因为贾府收养了林家的女儿林黛玉。皇帝就准备封贾府的女儿元春为妃,给贾府一个恩典,贾府就能善待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
林如海去世的消息传来,皇帝决定封元春为妃,告慰林如海为国牺牲的一家三口。林如海一家三口的性命换来了元春封妃,贾府烈火烹油的兴盛。
第二,元春封妃是老太妃幕后操作的结果
老太妃是贾府在皇宫里的靠山。
当皇帝打算安抚贾家的时候,老太妃建议提拔贾府在皇宫里的女儿元春。于是皇帝封元春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元春封妃后的一段时间里,元春在皇宫里的生活是很顺利的。
元春有雅兴出谜语让姊妹们猜,还让家里的爷们去清虚观打醮,都说明元春的贵妃生活很惬意。
可是老太妃死后,再也不见元春与贾府有过多的互动,不过是姐妹们过生日赐礼而已。没有雅兴诗词奉和。反而看到皇宫里的太监到贾府敲竹杠。
这说明老太妃是元春封妃的幕后推手,老太妃薨逝,元春失宠。
结语:
元春从默默无闻的女史,成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到后来的贵妃,与两个人有关。一个是林如海,一个是老太妃。林如海一家之死,令皇帝有体恤孤儿的意思,老太妃的建议,令皇帝萌生封元春为妃的念头,并且真的把元春封为妃子。
元春封妃,林如海是主要因素。
@润杨的红楼笔记
-----
网友解答:
元妃的性格特点来讲,第一是仁爱。她虽是宝玉的姐姐但很小就带宝玉玩,视宝玉这个弟弟为己出。对宝玉关怀备至,不仅从生活上照顾宝玉,宝玉三四岁就识的三四千字。有很好的学问功底都和元春密不可分。
在这一点上可以从宝钗的性格特点看出端倪。宝钗也是广闻博识无所不知。学问上有很好的功底。文中也说宝玉不喜在正经学问上下功夫。偏爱偏门。这和从小元春的教诲不无关系。
第二个就是务实,庄重不虚荣。元春探亲的时候看到家里为了接待她而修建的省亲别墅不是指责,也不是沾沾自喜。而是忍不住地说太奢华浪费了。
宝钗也是一心要参选的,所以也是按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家里虽是黄商,但凡是女儿喜欢的她都不喜欢。不仅仅是自己穿戴,居室也简朴。而且看到香菱戴着一个玉坠她也劝香菱不要攀比这些俗物。自己崇尚简朴,守拙,藏愚。也劝身边的亲人也要这样。
第三:重情重义。元春参选是按照当时的国家制度参选的。在外人看来尊贵至极。但回家后一边和家人抱头痛哭,互诉衷肠。一边抱怨不该把她送出去。使得咫尺天涯。还不及普通人家享受天伦之乐。家里人接待时除了皇家的礼仪之外,和家人团聚一切礼节能免则免。
最有意思的是身为父亲的贾政让宝玉给省亲别墅起名,竟然是为了讨好元春。市侩的贾政深知讨好元妃就是讨好皇家。讨好最高权利拥有者。
第四:才貌双全。品行庄重威仪。旧时的审美是:举止庄重者必自贵。所以元春的这些修养都是会为她加分的。虽然元春仁厚不善权谋,但是金子总会发光。总会遇到赏识她的主子。就像小红虽卑微但还是让凤姐发现了她的闪光出。把她要到自己身边。从一个三流丫头提升了几个等级。
大家好,我是一僧一道一红楼,还请帮忙点赞、收藏,能关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新内容持续更新。
-----
网友解答:
贾元春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嫡长女,也是荣国府唯一的嫡女(迎春和探春都是庶女),从小就在贾母身边长大,自是金尊玉贵,娇宠无比。但是地位的尊荣却没有养成元春骄横跋扈的脾气,从文中的各种细节来看,元春的性子格外稳重和平,端庄优雅,且并不以富贵为意,不好奢华,具有沉静贤良的大家风范,后来被封贵妃,封号为“贤德”,也可见她品格的高尚与人格的完满。
“元春”这个名字很特殊,她是大年初一出生,和荣国公的太祖太爷贾源是同一天生日,这个生日可不得了,既是一年初始,又是重了荣国府创始人的生日,可见这个女孩对于荣国府来说意义非凡,故起名“元春”,万物初始,春回大地,可见贾府是多么重视这个第四代的嫡长女。
元春的个人素质也的确出类拔萃,第五回判词中说“三春争及初春景”(三春哪里比的上元春?),就可以说明,无论在容貌、性情、才能方面,元春都是远远超过其他三春的。
十三岁的时候因“贤孝才德,选入宫做女史”去了,这个“女史”既不是嫔妃,也不是宫女,而是类似与上官婉儿这样的女官,就是说贾元春入宫一开始不是以皇帝候选的嫔妃进去的。但是最后却一举封了贵妃,并封号(贤德),这是格外难得的。稍稍研究过古代后妃封号的都知道“贤”、“德”两个字从来不轻易许给嫔妃做封号,长孙皇后是古今第一贤后,她的封号是“文德皇后”。
所以从元春地位的突然耀升,和封号的尊贵程度来看,元春是获得皇上万分的尊重与爱怜的,甚至有种自由恋爱的感觉(碰到真爱了?),才能从一介普通的女官破格擢升为众妃之首,对于当时已如强弩之末的贾府来说,真是犹如“泼天的喜事”。
元春自己在宫中从女史做到贵妃,使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她更清楚,后宫的力量总归有限,贾府在前朝除了世袭的虚爵,就是贾政是个五品的工部员外郎(朝廷边缘人士),如果贾宝玉这代没有转型成功,那赫赫百年豪门,估计只有一直没落下去。可是元春自己呢,属于她的快乐时光其实很少很少。
她十三岁入宫,宫里形势诡谲变幻,步步惊心,虽然后来得封贵妃,但是树大招风,她把宫里称为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想必是对宫里人心险恶深有感触。贾府虽然是豪门,但总体属于祖上曾阔过,但现在不行了的没落贵族,贾珍、贾赦那熊样,根本不能指望他们什么,亲生父亲贾政又非常迂腐,才干不足,做人又不够圆滑,可见在前朝根本不能帮衬元春什么,后期更出现了周太监,夏太监敢到贾府来勒索的事情,可见元春在宫里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她才格外希望宝玉可以挑起中兴家门的重担吧,毕竟完全靠元春一人支撑也能力有限。元春在省亲时候,特意点了一出《长生殿》里的《乞巧》,《长生殿》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后来马嵬坡之变,唐明皇迫不得已赐死杨贵妃。曹雪芹如此写,是特意暗示了元春最后宫斗失败被赐死的结局。
在判词中,元春就好似春末开的明艳靓丽的石榴花,是末世贾府的一次“回光返照”,在她为家族,为父母,为亲人奉献出了自己所有的智慧与热情之后,如同她元宵灯谜中能使妖魔胆尽摧的炮仗,延续了贾府最后的辉煌,也将自己带入死亡的寂灭。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小小一个弱女子怎么能够抵受宫里各方势力的倾轧,皇上对她的偏爱与破格提升,更将她代入凶险无比的宫斗漩涡之中,她在宫里孤立无援,魂归地府的时候只能托梦在梦中相告:爹娘呀,需要退步抽身早,女儿无法护你们一世周全了!
-----
------------------
推荐阅读:
20万彩礼,差一万,被岳母逼得差点跳河。现在岳母重病。要你护理,你会怎么办?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