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晁盖是怎么一步步被架空的?
水浒传中的晁盖是怎么一步步被架空的?
网友解答:
宋江可没有处心积虑,一步步地去架空晁盖。因为,早在上梁山前,宋江就在江湖上立住了“大哥”的名声,可谓是自带王者光环。所以,宋江一上山,晁盖的权力基本上就“空”了,因为在势力上,宋江远远将晁天王给盖过去了。
达文为啥会这么说?下面咱们结合《水浒传》的情节来具体分析。
我们都知道,晁盖真正失去了梁山的权力是从“三打祝家庄”开始的。但如果你仔细读《水浒传》的话,就可以看出来,宋江在没上梁山时,就可以左右梁山的战略决定了,他一上山,晁盖的权力就已经“空”了。
宋江在没上梁山时,就可以左右梁山的战略决定
话说,宋江在浔阳楼宋江吟了反诗后,被黄文炳举报入狱。而后,戴宗与梁山所定下救宋江的计策也被黄文炳识破,戴宗也被抓了起来。
就在二人即将被初斩之际,李逵和梁山好汉先后出现在法场,救下了宋江。之后,张顺、李俊等人又赶到,二十九人在白龙庙小聚会。
而后,众人又投到了穆太公的庄上,穆弘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这个时候,发生了一场争论。
原来,宋江在筵席间乞请在场的众位好汉,再做他一个天大人情:那就是去打了无为军。干什么呢?杀黄文炳,来消这一口无穷之恨。
黄文炳害得宋江和戴宗差点人头落地,宋江当然要报仇,这可以理解。但是问题是:从梁山到江州,其间多少路程啊?这路上肯定是十分凶险。
要知道此时的梁山还不够强大,总共二十一个头领。晁盖此次为救宋江带来了十七个,家中只留了四个。梁山几乎是倾巢出动,已经冒了极大的风险。他们必须速战速决,快速撤回。不然被官军堵截包围,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所以,此时宋江提出的这个建议,无疑是把众兄弟们往火坑里推。
作为梁山的首领,晁盖当然得从全体的安全出发,从梁山的大局出发,提出反对。为了安慰宋江,他甚至提出了等以后再找机会,梁山一定帮宋江报仇。
你看,此时的晁盖和宋江,在打无为军这件事情上出现了意见不一,甚至有了争论。面对梁山首领晁盖的不同意见,宋江会怎么抉择呢?梁山众人又是怎么表态的呢?他们支持谁呢?
接下来发生的,很耐人寻味。
首先,宋江用坚决的态度反驳了晁盖,说晁盖将来再报仇,是“痴想”。
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够得来。一者山遥路远,二乃江州必然申开明文,各处谨守,不要痴想。只是趁这个机会,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准备。”
——《水浒传》
“痴想”,注意这个词语啊,作为小老弟,又还没上梁山,对首领晁盖说话的这个语气实际上已经很不像话了。但主要的问题还不是宋江语气的问题,而是由谁来拿主意,由谁来决策的问题。
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此时,晁盖是梁山的头领,这一次千里潜伏而来救你宋江,而且已经完成,按照预定计划,必须尽快返回。这符合梁山的集体利益。
然而,宋江此时作为一个梁山的外人,竟然为了一己私仇,要让大伙冒如此巨大的风险。头领不同意,一般人也就无话可说了。可宋江并不是这样,他不但不听命,还哓哓善辩,已经很没有什么体统。
更加令晁盖难堪的,还在后头。
宋江反驳晁盖后,花荣竟然公开站出来支持宋江。他开口就是:“哥哥见得是。”
既然是宋江哥哥见得是了,那晁盖哥哥就见得不是了。可见,花荣根本就没有将晁盖放在眼里。
而且,接下来,花荣竟然完全无视晁盖的存在和意见,直接越过了打不打的问题,去讨论如何打了。
花荣道:“哥哥见得是。虽然如此,只是无人识得路境,不知他地理如何。先得个人去那里城中探听虚实,也要看无为军出没的路径去处,就要认黄文炳那贼的住处了,然后方好下手。
花荣刚说完,薛永便起身说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处无为军最熟,我去探听一遭,如何?”
面对如此尴尬的事情,晁盖此时已经无话可说。所以,施耐庵也没让他说话。
宋江却说话了:“若得贤弟去走一遭,最好。”你看,宋江竟然替晁盖做起了决定,批准薛永的要求了!而薛永,还真的就去了。
而晁盖呢?还是没有说话。
在宋江调兵遣将时,晁盖只能无言地在一旁杵着,这是何等地难堪啊。
然而,晁盖更大的难堪还在后面。
两天以后,薛永带一个人——他的徒弟通臂猿侯健来见宋江。侯健见到宋江,竟然说:“近日黄通判特取小人来他家做衣服,因出来行食,遇见师父,提起仁兄大名,说起此一节事来。小人要结识仁兄,特来报知备细。”
薛永见到侯健以后,他对侯健说的是谁呢?宋江。侯健来投奔的是谁呢?是宋江。
后来,宋江一一问明了黄文炳家里的情况,然后号令众兄弟。《水浒》接着写道:
众头领齐声道:“专听哥哥指教。”
听宋江指教?那晁盖呢?晁盖在哪里呢?晁盖在吃惊,在尴尬。
宋江或许完全没有注意到晁盖的尴尬,或许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也许他太兴奋,太激动,清风山上指挥倜傥的感觉又回来了,他开始发号施令,分拨众人的任务。
最后,指挥作战的人还是宋江,而不是晁盖。从这一回就可以看出来,梁山大多的兄弟都站在宋江的一边,把晁盖弄成了孤家寡人。
宋江上山后,晁盖就已经“空”了
宋江上山后,晁盖就已经“空”了。怎么回事儿呢?
咱们再结合《水浒传》小说的情节进行分析:
还是“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这一回,众人回到了水泊梁山的聚义厅上,吴用命人焚起了一炉好香。这便有了晁盖让位宋江之事:
晁盖便请宋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
——《水浒传》
晁盖之前受了一肚子憋屈,回到梁山就让位于宋江,他有何用意?
首先,晁盖这明显是一次试探,试探宋江是否敢接这个位子;同时这也是一次提醒,晁盖提醒众人谁才是梁山的头领。
其次,如果宋江真的答应做了老大,晁盖应该也愿意接受,也能接受。因为,晁盖已经知道,现在梁山上众人已经心向宋江了,晁盖如果此时让位,比以后让位,甚至以后被夺位,还是好得多的,至少体面了不少,至少还能得到一个让贤的名声。
这时候,倒是宋江有些不知所措,他没有料到晁盖会来这一手,一时很难堪。
那么,这时候宋江是接受晁盖的“好意”,做第一把交椅的位子好呢,还是不接受好呢?
当然是不能,精明的宋江也这么做了。为什么呢?
首先,宋江岂能不知道这只是晁盖的一个试探?他应该也知道,如果他接受了,晁盖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宋江同样很清楚,如果他不接受,晁盖更会高兴。
其次,宋江之所以有今天一呼百应,唯一的资本便是自己在江湖上讲义气的名声。他不久前就要被砍头了,晁盖千辛万苦地将他救上山,如果他刚上山就把晁盖取而代之,晁盖倒是有了让贤之名,但是他呢,却也有了夺位之实,他的江湖声望就会一落千丈,他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呢?
所以,此时即便晁盖是真心让位,宋江如果做了老大,他也会背负着巨大的道德负担,一个有“不义”之举的大哥,又怎么能服众呢?
宋江只能说:
“哥哥差矣!感蒙众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若要坚执如此相让,宋江情愿就死!”
晁盖说:
“贤弟如何这般说!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是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
宋江道:
“仁兄,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晁盖、宋江这两个人的对话,就可以听出二人此时多少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晁盖说,让位给宋江,理由是:你是梁山的恩主。
宋江推还晁盖的理由是:你年纪比我大十岁。
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如果晁盖是真心,他应该强调宋江的才干,强调当前的众人大多数都是宋江拉上山的,以及人心的向背。可是,他却说宋江救过他们的命。如果这也是理由,那么他晁盖不也刚刚千里奔波,到江州救了宋江的命吗?
宋江呢?宋江如果是真心的推让,他应该说晁盖对梁山的首创之功,讲他对梁山发展壮大的贡献,讲他的高尚德行,讲他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可是,他却说什么晁盖年纪比他大十岁,这算什么理由啊?只凭年级定位置,那明天上山一个老头儿,晁盖岂不是就得让位了?这简直是在侮辱和贬低晁盖,说他除了年龄一无是处。
所以,双方都是高手,两个打太极的高手。他们表面上看一团和气,其实,他们在比试内功,互相较劲呢。
宋江应该是这么算计的:现在还不是马上对晁盖取而代之的好时机,所以要让出去。但是,让的同时,又不能说太多晁盖的好话,不能说太多晁盖应该坐第一把交椅的理由。这是宋江为将来坐第一把交椅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最后,晁盖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吴学究坐了第三位,公孙胜坐了第四位。宋江怎么没有让吴用,怎么没有让公孙胜?因为宋江不能占第一的位子,但是,老二的位子他是不愿意谦让的,直接占有这样的位子,他才可能逐渐对晁盖取而代之啊。
然而,宋江虽然做了第二把交椅,却马上把自己当做老大一样发号施令了。
宋江说:“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众人齐道:“此言极当。”
宋江的这一招简直是釜底抽薪,太阴损了,太聪明了。他把此时梁山上的四十个头领——除去晁盖、宋江、吴用和公孙胜这四位,剩下的三十六个分了两类:第一类:旧头领,那就是晁盖系统的。第二类:新头领,那就是宋江系统的。
晁盖系统的,以林冲为首,总共有九个人(林冲、刘唐、三阮、杜迁、宋万、朱贵、百胜)
而宋江系统的呢,以花荣、秦明为首,总共是二十七个人,恰好是晁盖系统的三倍。
就这样,还别说晁盖这九个人里面,林冲、杜迁、宋万、朱贵这四个人还是王伦时期的遗产,他们的态度可能是中立的。这样面对着一站,晁盖那一边的阵容在对比下是何等寒碜,人丁寥落啊。
宋江让众人这样站队,有两个目的:
首先,是宋江要展示自己对梁山的“功劳”。
这些人都是宋江从清风山、对影山、揭阳岭、揭阳镇、浔阳江、江州、黄门山拉来的人,这么一站,让众人心里有个数:是我宋江把你们拉上山的,咱们是嫡系哦。
这样做,其实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清风山、对影山上来的人上山早,不这么站一下,他们自己可能都会忘了自己是谁的兄弟。
其次,宋江是给梁山众人,包括晁盖,一个非常直观的感性的路线教育,要大家学会站队。站到哪一边,你们自己看着办。
所以说,宋江有心机啊!就是这么一站,让晁盖知道自己的势力已经“空了”。不但如此,这么一站,晁盖帮最有分量的人也跟着反水了。
这个人是谁呢?正是智多星吴用。
宋江虽然让众人分边站,但是却没有给众人排座次。他的原话是“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意思是在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分配方案之前,不分。
此时,不光是梁山领导层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分座次,其实就连这一帮好汉自己,也没有搞清别人的虚实和自己的斤两。所以,众好汉们谁也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一个座位上,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
所以,此刻不分,皆大欢喜,大家都一派和气,大吹大擂,且吃庆喜的筵席。
然而,宋江在筵席上,又暗中下了一剂有助于自己日后夺权的猛药:
宋江说起江州蔡九知府捏造谣言一事,说与众人:“叵耐黄文炳那厮,事又不干他己,却在知府面前胡言乱道,解说道:‘耗国因家木’,耗散国家钱粮的人,必是家头着个‘木’字,不是个‘宋’字?‘刀兵点水工,’兴动刀兵之人,必是三点水着个‘工’字,不是个‘江’字?这个正应宋江身上。那后两句道,‘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合主宋江造反在山东。以此拿了小可。不期戴院长又传了假书,以此黄文炳那厮撺掇知府,只要先斩后奏。若非众好汉救了,焉得到此!
与直来直去的晁盖相比,宋江这个人真是太有有心机,有手段了:宋江是吃了黄文炳的肉,然后还用黄文炳的鬼话给自己铺路。
宋江提起的黄文炳那段话什么意思?
大致上就是,推翻大宋的人叫宋江,宋江在山东造反,是上天注定的。言外之意,天命中,宋江才是老大。
宋江说完,别人都没有接话,只有傻憨憨的李逵附和说,支持宋江造反,晁盖哥哥做大皇帝,宋江做小皇帝。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直接点出梁山的尴尬。
估计宋江也觉得尴尬,这样老说自己太露骨了,只好没话找话。
宋江又题起拒敌官军一事。说道:“那时小可初闻这个消息,好不惊恐,不期今日轮到宋江身上。”
这时候吴用回了一句话,可谓是意味深长:
吴用道:“兄长当初若依了弟兄之言,只住山上快活,不到江州,不省了多少事?这都是天数注定如此。”
什么“天数如此”,这是赤裸裸地向宋江表明,他吴用也要遵从“天数”了!
自从宋江上梁山之后,吴用就主动和宋江不断地走近。而与此相反,作为晁盖一伙儿劫生辰纲的骨干,吴学究却与晁盖越走越远。
攻打祝家庄,标志着晁盖的梁山头把交椅正式成为虚名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一回中,宋江在被官兵追赶的过程中被九天玄女救了性命,还传授给他三卷天书,并嘱咐他只可以与天机星同观。
而后,宋江被晁盖带人酒上了山,每天与吴用一起研习天书。
这时候问题来了,《水浒传》中,九天玄女并没有告诉宋江天机星谁是,众人的星位是后来“天降石碣”才揭晓的,宋江又如何断定天机星就是吴用呢?这其中是有深意的。
首先,宋江得到三卷天书,除了吴用,他没有让任何人知道,包括晁盖。其次,宋江是等到公孙胜离开梁山才与吴用观看天书的。要知道,在宋江也不知道谁是天机星的情况下,他为何不请公孙胜这个专业人士判断一下呢?宋江为何要单独与吴用偷偷研究天书?
这些疑问很有意思,汇成一句话就是,宋江要利用天书与吴用结成同盟。
宋江和吴用联手后,只无奈缺少一个夺权的机会。
不久后,宋江和吴用的机会来了:时迁偷鸡被祝家庄的人羁押,晁盖与宋江在攻打祝家庄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时迁被抓后,石秀与杨雄上山来投奔,并向梁山求救。
本来众人见二人的武艺不错,挺高兴。但杨雄将时迁偷鸡与祝家庄人起了争执,石秀放火烧了祝家庄酒家的屋子,时迁被活捉。后来李应二次修书去讨,怎当祝家三子祝彪坚执不放,誓要捉山寨里好汉,且又千般辱骂,叵耐那厮十分无礼。
杨雄本想挑起晁盖的怒气,让他去攻打祝家庄。但他没想到,晁盖是个极其正直之人,虽然他要找祝家庄算账,但他出兵的原因是因为祝家庄侮辱了梁山的名声,不是因为他们抓了时迁。不但如此,在出兵之前,晁盖还要先杀了石秀和杨雄二人,因为他们打着梁山的名目偷鸡摸狗,败坏梁山的名誉。
这时候,宋江却出来劝阻,他也同意打祝家庄,但他给出的理由是祝家庄有钱粮,可以扩充梁山的实力。不仅如此,宋江还劝晁盖,要留下石秀和杨雄二人的性命,因为眼下梁山正是用人之际。
晁盖与宋江产生分歧了,这时候梁山的三号人物吴用什么态度呢?
没错,吴用借此机会反水了。他马上表态支持了宋江。
宋江的话音刚落,吴用便马上表态:“公明哥哥之言最好,岂可山寨自斩手足之人?”
吴用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首先,他支持了宋江,其次,他是批评了晁盖。从此,吴用就公开地站到了宋江一边。
要知道,吴用是晁盖创业骨干啊,这样的人都反水了,这对于晁盖而言是个多么巨大的打击啊。
吴用的话音刚落,戴宗便道:“宁可斩了小弟,不可绝了贤路。”
戴宗这话说的,真叫不三不四啊,这简直是要挟晁盖,挑战晁盖,宁可折了自己,也得将晁盖拉下马。
戴宗说完,众兄弟便一边倒地支持宋江。支持宋江就是否决晁盖,从此,晁盖便沦为了梁山名义之主。
END
本文为“
达文有话说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
网友解答:
架空晁盖?宋江看到这估计都会不屑一笑。实际上,晁盖都算不上是被架空的,因为自从宋江正式上梁山的那一刻,他在梁山的权力就下降了一半多,宋江根本不用特意去架空他,他自己很快就变成花架子了。
晁盖虽然是梁山名义上的老大,但是他有很多先天不足。首先晁盖这个老大当的,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梁山本来老大是王伦,后来林冲来到梁山,王伦知道林冲武功威望远胜自己,于是处处排挤林冲,惹得林冲很不高兴。而晁盖因为抢劫了生辰纲,拉着吴用、刘唐、公孙胜、阮家三兄弟一起投奔了梁山。王伦连林冲一人都容不下,何况一下子来这么多。吴用了解情况后,故意挑拨林冲杀了王伦,梁山一下子就成为无主的山头。本来林冲来得早,又杀了前老大,他应该做老大,但是林冲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坚决不做。而晁盖他们假装推辞了一下,就霸占了梁山,晁盖就成为梁山新老大。晁盖通过这样的手段坐上老大,其实挺不光彩的,不仅有些忘恩负义,还有捡便宜的嫌疑,毕竟杀王伦他也没出什么力。
自己梁山老大位置来路不正,坐的底气自然就不足。而晁盖呢,本身可以说是胸无大志,对于占据一个山头比较满足。整个山头上,除了他带来的几个人还有原先的林冲、朱贵等人,他就没有再发展新的力量。像他这种不大不小的山头,可是朝廷重点打击对象,如果是晁盖一直做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朝廷击溃。
而宋江来了,则大不一样了。宋江虽然不会多少武功,但是影响力巨大,在江湖上人人都买他的账。在他流放期间,他也没有闲下来,而是趁机结交了一批英雄好汉,这些好汉都愿意听从宋江安排。
等到宋江正式加入梁山的时候,他可不是孤身一人过去的,而是带来了一大批人,李俊兄弟、穆家兄弟、花荣、秦明等等,足足有二十多个,而晁盖自身的人马,哪怕算上林冲他们,也就十个出头。宋江一到梁山,可以说就占据了主动位置。
到了梁山以后,两人免不了客气一番,互相推辞老大位置。宋江何等精明,他不是不想当老大,但是他一来梁山,就逼着之前的老大退位,这吃相可就太难看了,不利于以后梁山的发展。所以对于这一段时间,梁山名义上的老大就是晁盖。
虽然名义上老大是晁盖,但是大家心里也都很清楚,宋江的权力要更大一些,毕竟大部分人都是宋江带来的,他们也只听宋江的,甚至那些比宋江还晚上梁山的,来到梁山后首先拜会的也是宋江,后面才有可能提到晁盖,有的人干脆连提都不提。
梁山上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这些人都要吃饭啊,单纯靠打家劫舍,劫持来往路人,肯定不够这么多人吃的。而宋江呢,则领着众兄弟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拿下了祝家庄,梁山从此多了很多财物,有了自己的根基,开始真正的成为一方霸主。而通过攻打祝家庄,宋江的实权派老大位置就坐实。这时候的晁盖,基本就已经沦落到吉祥物这样的地位了,根本就不值一提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个细节其实很有意思。像他们这种山头,一般打仗捉住了漂亮女人,首先就是要交给山头老大处理,由老大决定这个女人的归宿。在攻打祝家庄的过程中,擒拿了一名大美女扈三娘,按照道理来说,这就应该交给晁盖处理,结果直接就被宋江领回家里去了,根本就没人想着去问晁盖一声。要知道,晁盖一直以来就是光棍,根本没有妻室,抓到女人也不问老大一声,就算老大不好女色,过场也要走一下啊。而宋江领回扈三娘以后,也没有据为己有,而是自作主张,把扈三娘许配给了王英。众兄弟一看,宋大哥仗义啊,有了女人都先想着手下的兄弟们,对宋江自然更加钦佩。而整个过程,跟晁盖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这个时候,其实大家都已经心知肚明了。这个山头谁是真正的老大,肯定是宋江宋大哥啊,至于晁盖,见面叫一声哥哥,就足够给他面子了。
这个过程当中,是宋江故意架空晁盖嘛,宋江根本就没有玩什么手段,可以说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因为自打他来到梁山以后,梁山上听他的人就占据了大多数。而晁盖那边貌似还有几个人,但是晁盖一方最核心最有用的吴用却很快就跟宋江厮混在一起。就算晁盖还有刘唐和阮家三兄弟,也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话语权了。
晁盖是个直肠子,没有多少心眼,但也不是傻子,对于这样的情况,晁盖到了后面也是颇为不满。明明名义上自己是老大,怎么宋江倒好像成了实际领导人,关键一点,梁山上上下下,大家似乎都只买宋江的账,根本不在乎晁盖想什么。
而自从吴用跟宋江搅合一起以后,晁盖连个出主意的人都没有。晁盖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因为宋江经常领着兄弟们出去打仗,而自己一直坐在梁山内部。于是他急了,他决定也出去领兵作战,这样就能证明自己,就能成为兄弟们的核心。
宋江对于着急的晁盖是不屑一顾的,不过不管怎么说,晁盖明面上都是他大哥,既然晁盖决定亲自出马,那就不再阻拦。而晁盖呢,也希望通过拿下曾头市,快速证明自己。结果呢,由于自己急功冒进不听劝,中了毒箭,没多久就挂了,彻底从梁山除名了。
晁盖的死,可以说是必然的。因为宋江有自己的野心抱负,晁盖再没有实权,也是名义上的老大,只要他在,宋江想实现自己野心就会受到阻力,所以晁盖必须死。而攻打曾头市,既然晁盖主动要求亲征,那就给他这个机会,也正好给晁盖的死找个体面的理由。
至于说射晁盖那一箭,到底是史文恭还是谁谁谁,已经不重要了。晁盖即便没有中箭,随着梁山不断扩大,宋江也会想起他方法除掉他的。至于说架空他的权力,宋江可能会呵呵一小,这些权力本来就是我的好么。
-----
网友解答:
凡是读过《水浒传》的人,都大致上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水泊梁山的第二任寨主,托塔天王晁盖最后是被架空了。被架空的晁盖,在感到自己被架空的时候,也做过抗争,也试图改变自己被架空的的局面,但是,他失败了。急于改变自己被架空的不利局面的晁盖,最终被一只毒箭结果了性命,这只能说,晁盖是真的,彻底的被架空了。
那么,晁盖究竟是被谁,又是如何被架空的呢?答案很简单,也不简单,简单的是架空晁盖的那个人都很清楚,那就是水泊梁山的第三任寨主,江湖人称“及时雨”的宋江宋公明。但是,宋江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架空晁盖的,其实就没那么简单了。纵观整个过程,只能说,宋江这个人的心机和手段的确是“高明”。
能够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一步一步的架空晁盖,宋江的所作所为只能说是“好手段”。
简单的讲,曾经是郓城县衙押司的宋江,的确如书中评价的那样“刀笔纯熟,吏道精通”,“刀笔纯熟”我们在书中看见的是宋江的诗词功夫还算拿的出手,在江州牢城,宋江题的那两首“反诗”还是有点水平,酒壮怂人胆,酒后的宋江发出了“他日若得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感慨。但宋江的温水煮青蛙式的“捧杀”功夫更加十分的了得,晁盖到死才算明白他的这位“过命的兄弟”几乎是满脸堆笑的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我们来仔细看看,宋江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架空了晁盖,而晁盖又如何在宋江满脸堆笑的捧杀面前几乎是毫无察觉的被逼上死路的。
首先,江湖人称“及时雨”的宋江的曾经是晁盖的救命恩人。在这个背景下,晁盖对宋江一直是抱有极大的感恩之心,宋江冒着“血海般的干系”给晁盖等人报信,犯下泼天大罪的晁盖才会有机会带着吴用以及阮氏三兄弟等人投奔水泊梁山落草,并在林冲的帮助下成为水泊梁山的第二任寨主。极讲江湖道义的晁盖在坐稳第一把交椅的同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感谢宋江等人的救命之恩。晁盖认为帮助自己的不仅仅是宋江,还有朱仝雷横两位。当然,晁盖也绝不会忘了那位在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白日鼠”白胜,最终他还是想方设法的把白胜从大牢里救出来,接到水泊梁山和他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但是晁盖对宋江的报答,却让宋江走上了落草为寇的道路,在宋江看来尽管在水泊梁山他成了举足轻重的“副寨主”,但宋江的理想并非如此,在主流社会通过“建功立业”来达到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人生目标才是他“永恒的追求”。宋江的理想算是被晁盖彻底的葬送了,当然,宋江自己也有问题,脚踩两只船试图“黑白通吃”让他自己尝到了苦果。
宋江上梁山有晁盖一伙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宋江本人还是在内心深处渴望“出人头地”,甚至有“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强烈愿望。在宋江看来,如果理想在主流社会似乎是没什么实现的希望,那么,就换一种实现的途径,这应该是宋江最终选择落草为寇的根本原因,从结果来看,宋江似乎是做到了,他设计了“梁山泊好汉全伙受招安”的大戏,也得到了跻身主流社会的主流圈子的筹码,他从一“末吏”一跃成为“封疆大吏”,在他看来这算是“双赢”,但代价似乎高了很多——他搭上了几十条好汉的性命。
宋江的理想,或者说“招安”的主意晁盖是很不以为然的,作为一个有一定势力的乡绅,一个和官府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东溪村保正,晁盖对大宋的官场看得很透,也不抱什么“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幻想,本来这位就没娶妻生子,也就谈不上“封妻荫子”。宋江要实现招安,就必须要过晁盖这一关 ,说到底晁盖是梁山泊的当家人。宋江选择了“架空”。
一般来讲,“架空”这种方式有两种手段,一是用冷落的方式,另一种就是“捧杀”的方式,两种手段殊路同归,最终的目的就是边缘化晁盖,让这个“托塔天王”有名无实,逐步的失去与宋江抗衡的能力。
宋江的“架空”之举,主要是三个步骤:第一,培植自己的势力,让晁盖逐步的“脱离群众”成为孤家寡人;第二,拉拢瓦解晁盖的实力,逐步消除晁盖在水泊梁山的影响力。第三,积累自己在水泊梁山的功劳,相当于积攒业绩,垄断市场。
首先,宋江在杀了阎婆惜之后,就已经知道自己的前途和理想基本破灭了,所谓“重打锣鼓另开章”其实只是一种自我安慰,他之所以在杀了阎婆惜之后没有直接投奔水泊梁山,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水泊梁山没有自己的势力,一个带罪之身,落魄之人,孤身投奔水泊梁山,宋江不会不知道结局是什么。所以,在他没有积攒够自己的实力之前,他宁可选择认罪伏法被发配江州,也不愿意落草水泊梁山。但是,他还是把秦明,花荣,王矮虎一干人等送上了山寨,这些人就成了宋江在水泊梁山的基础班底。
在江州,宋江开始有意识的培植自己的江湖势力,包括张横张顺兄弟,李俊,李逵,以及揭阳岭派一伙,加上戴宗,宋江在被劫法场救上水泊梁山的时候,已经培植了自己相当规模的势力,当宋江上得梁山,以主人的姿态安排座位的时候,人们发现,坐在右手边的晁盖的“老班底”,人数少的可怜,仅仅有刘唐,阮氏三兄弟,最多加上林冲和有和没有都一样的杜迁宋万以及朱贵。宋江说的“新兄弟”在左手边,应该是黑压压一片。
所以,刚刚捡了一条性命的宋江在水泊梁山就可以做到“一呼百应”。这个时候,晁盖就已经开始被宋江架空了。
宋江的第二个手段,就是捧杀。一方面宋江积极争取水泊梁山对外各种军事行动的领导指挥权,凡是武装出动,宋江必然亲自前往,而对晁盖,宋江几乎用一句话就解决了:“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就是说,宋江把晁盖当成了水泊梁山的皇帝,“御驾亲征”这种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的,除非宋江自己实在无能,但事实上,宋江参与或指挥的军事行动,包括三打祝家庄都是非常成功的。宋江在一次一次的成功当中,积攒了业绩,人脉和威望。三打祝家庄之后,宋江就已经成为了水泊梁山的实际掌门人。从表面上看,宋江对晁盖算是毕恭毕敬,并且是当做帝王看待,但实际上,宋江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接下来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摊牌,这种摊牌是在宋江确认晁盖真的被架空的前提下。
所以,在三打祝家庄之后,宋江设计了一个圈套,晁盖钻进去了,也被套牢,最终被一只毒箭结果了。
-----
网友解答:
《水浒传》中,晁盖从来就没被架空过,所谓宋江架空晁盖,阴谋夺权,是《水浒传》最大的阴谋论,是对施耐庵原著最深的误读。
晁盖是梁山的保护神
《大宋宣和遗事》中说,宋江杀了阎婆惜,逃到了九天玄女庙,躲过官军缉捕后,在神厨上发现了一卷天书。天书上写着“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帅,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宋江按照天书所示,上了梁山。宋江到梁山的时候,晁盖已经去世。
随后,宋江聚齐三十五人,晁盖虽然已经死去,但仍然在三十六人名单之中。完成大聚义之后,宋江等三十五人便离开梁山,转战州郡,号称:“来时三十六,去时十八双。若还少一个,定是不还乡”。
这就奇怪了,明明只有三十五人,为何要号称“十八双”?难道晁盖并没有死?这个疑问,要从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去找答案。
《大宋宣和遗事》中,晁盖绰号“铁天王”,这个绰号是何意思呢?龚开解释道:“
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烘炉
”。原来,宋江为晁盖铸了像,带着他四处征讨,梁山依然是三十六人,一十八双。《大宋宣和遗事》中也是这样暗示的:
那时吴加亮向宋江道:“是哥哥晁盖临终时分道与我:从政和(宋徽宗年号)年间,朝东岳烧香,得一梦,见寨上会中合得三十六数;若果应数,须是助行忠义,僺护国家。”
晁盖虽然已经去世,但宋江、吴加亮却依然牢记天王的遗愿,并带着“铁天王”前往东岳庙烧香,感谢东岳保护之恩。
施耐庵虽然改写了《大宋宣和遗事》的故事,但却基本上按照这部笔记野史的寓意,把晁盖写成了梁山的保护神——托塔天王。
托塔天王就是龚开所说的“毗沙天人”,也即北方多闻天王,晁盖被施耐庵塑造成了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之一的毗沙门天王。而《水浒传》中的佛家护法天王是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的,梁山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都是道家紫府北斗七星群中的星煞,托塔天王原本就不是梁山大聚义的一员。
无论蓝本故事,还是《水浒传》,晁盖都是梁山的保护神,不在道家一百单八将之列。既然如此,“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就是梁山大聚义的当然召集人,也是当然的寨主。晁盖不过是临时保护梁山,梁山大聚义必定要由道家自己来完成。
施耐庵根本就没有说宋江架空晁盖,更不会写宋江阴谋夺权,《水浒传》中绝对找不出晁盖被步步架空的情节,“水浒阴谋论”是凭空臆想而来的深刻误读。
晁盖一出场就被“架空”
智取生辰纲的故事也是有蓝本的,晁盖带着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劫了蔡京的生辰贺礼,上了梁山泺落草。《水浒传》改写了这段故事,把这场大劫案赋予了新的含义——佛道联手“替天行道”。
《大宋宣和遗事》中说,蔡京的生辰是六月初一,施耐庵则改成六月十五。这样一改,寓意就完全不同了。六月十五肯定不是蔡京的生日,而是道家大护法王灵官诞辰。因而,道家“妖魔”赤发鬼刘唐便在灵官殿中“醉卧”了一夜。这就意味着道家大护法通过刘唐这样一个角色,去联络佛家护法天王,佛道联手劫了生辰纲。
劫取生辰纲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替天行道义举,由此,奠定了梁山大聚义的主张。在“高太尉大兴三路兵,呼延灼摆布连环马”故事中,施耐庵借彭玘之口表述了《水浒传》佛道合一“替天行道”的主题:
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
在智取生辰纲的行动中,晁盖不过是北斗七星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真正执行劫案的是北斗七星群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中的七个星煞:天机星、天闲星、天异星、天剑星、天罪行、天败星、地耗星,晁盖却没有星号。在智取生辰纲的七个星煞中,天机星排名第一,所以,书中非常明白的说,这场开启梁山大聚义征程的大劫案,实际指挥者是智多星吴用,而不是托塔天王晁盖。
晁盖一出场就被“架空”,吴用背着天王暗中调查梁山情况,鼓动三阮上梁山,策划了智取生辰纲之后,逼晁盖落草为寇的整个行动。因而,吴用临时改变当时在晁盖庄上商议好的行动方案,不去白胜家躲藏然后悄悄上黄泥冈作案,而是让最爱结交江湖好汉的晁盖暴露在了安乐村酒店。
宋江报信后,晁盖问吴用怎么办,早有准备的吴学究说,我已经打包了五七担生辰纲,咱们先去石碣村三阮家。吴用早就做好了上梁山的准备,晁盖此时却还蒙在鼓里,质疑道:“三阮是个打鱼人家,如何安得我等许多人?”此时,吴用才将自己的密谋告诉晁盖:
兄长,你好不精细!石碣村那里一步步近去便是梁山泊。如今山寨里好生兴旺,官军捕盗,不敢正眼儿看他。若是赶得紧,我们一发入了伙!
要说晁盖被架空,便是从智取生辰纲就被“架空”了。那么,施耐庵为何让吴用“架空”晁盖呢?还是因为晁盖只是梁山大护法,佛道联手“替天行道”,具体执行者就是道家的“妖魔”们。所以,当另外一个道家“妖魔”朱仝前去捉拿佛家护法天王时,先去了观音庵集合部队。佛道再一次联手,将护法天王报送上了梁山。
佛道联手,佛比道高
《水浒传》中寄托着施耐庵的宗教思想,以佛道联手的故事,寓意“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主题。
《水浒传》开篇故事讲的是道家放出了伏魔大殿地窖中的妖魔,这些妖魔在六十二年后的宣和元年(1119)年在梁山聚义,召集人就是宋江。既然是“妖魔”,就得“还道”,施耐庵认为,妖魔还道得由佛教引领与劝诫。《水浒传》中有非常多的这类故事,佛道合一,佛比道高,证明晁盖并不是被架空,而是梁山的护法天王,“替天行道”的引领者。
宋江杀了阎婆惜,逃回了自己家中,躲在了佛堂的地窨子里。宋公明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实际召集人和领导者,是最大的“妖魔”天魁星,这个地窨子便是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窖的微缩版。施耐庵把这个藏着“妖魔”首领的地窨子安排在了佛堂之中,而且,又是在三世佛的供床之下,这就意味着佛庇佑着道家大魔头,佛在道之上。
梁山上的晁盖、宋江就是这样的关系,宋江只给晁盖报过一次信,晁天王却下江州劫法场,大名府显圣救宋江,曾头市阴魂缠绕史文恭,帮助宋江荡平曾头市,实现“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誓言。晁天王总是念宋江的好处,时刻保护宋江及梁山好汉。宋江则按照晁天王“替天行道”的主张,完成由晁盖启动的梁山大聚义,最终以荡平曾头市的方式,抗击金兵,升华晁天王的主张,梁山大聚义时,晁盖的“替天行道”被宋江赋予新的含义——“保境安民”。
梁山好汉都是伏魔大殿地窖中逃出来的妖魔,因而,需在佛家的劝诫下“还道”于“替天行道”之道。
鲁达原本是“关西五路廉访使”,这个官职实际上就是《水浒传》“镇关西”的代名词。因而,鲁达要变成鲁智深,按照智真长老所预设的轨迹,完成从妖魔到英雄的历程。武松是打虎英雄,也是以黒制黑,滥杀无辜的“妖魔”,做了行者后便醒悟自己“罪犯至重,遇赦不宥”。
梁山上的两大佛门弟子都有如此“还道”经历,更别说李逵这等“天杀星”了。李逵在沂岭杀虎之前,前往泗州大圣祠拔掉了石香炉,因而,母亲被老虎吃掉。杀死四只老虎后,却又去泗州大圣祠睡了一夜。泗州大圣,就是观音菩萨,施耐庵这样写,寓意十分明白,说的就是以佛劝“魔”,佛比道高。这一点,施耐庵在“朱仝误失小衙内”这段故事中予以解读,告诉读者,李逵的母亲为何被老虎吃掉。
李逵杀死四岁小衙内的事,发生在“时过半月之后,便是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之日”。施耐庵为何特别写了这样一个日子呢?
原来,七月十五是道家的中元节(鬼节),自七月初一起,地狱解除鬼禁,直到七月十五。因而,书中写沧州城放河灯,便是在世的人们趁此机会祭奠逝去的亲人,祈祷他们在地狱中不受苦难。而掌管地狱的则是佛家的地藏王菩萨,所以,朱仝带着小衙内观河灯,先去地藏王寺走了一遭。
七月十五同时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这个节日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的母亲犯了重罪,被判为饿鬼。目连为解除母亲的苦难,使用法力给母亲喂饭。然而,饭到嘴边却都化为木炭灰烬。目连大哭,求救与佛祖。佛祖告诉他,需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盂兰盆盛百味果蔬,奉养十方僧众,借助僧众的法力救母亲脱离苦难。
目连奉养十方僧众,救母亲脱离了苦难,李逵却拔掉了香火炉,断了观音的香火。因而,李逵的母亲到死连一口水都没喝上。
《水浒传》中的这些寓意从来就没有人解读出来,因而,歪解晁盖被架空。实际上,晁盖就是《水浒传》中级别最高的佛家代表,所有的“佛”的符码,以及“佛”的寓意,都以托塔天王这个形象,在梁山上得以体现。晁盖的位置至高无上,谁又能架空他呢?施耐庵会写“托塔天王”被架空吗?
主张“佛道合一”,佛比道高的施耐庵,岂能自己打脸,把北方多闻天王架空了。
佛道之争,殊途同归
梁山聚义的时代,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崇道抑佛”事件,宋徽宗于宣和元年正月下“革佛诏”,以道教渗透佛教,把佛教归并入道教。所以,改佛为大觉金仙,僧为德士,尼为女德,僧人要称姓氏,入道学。所以,鲁智深就以俗家姓氏相称,生铁佛干脆就叫了一个道士的名字“崔道成”。
施耐庵反对宋徽宗的“崇道抑佛”以禁佛、毁佛,所以,在《水浒传》中主张“佛道合一”,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实际上是被施耐庵谴责的禁佛、毁佛故事,却也被解读为鲁智深的反叛精神。鲁智深是奉了“待诏”之命,吃了狗肉、怀揣狗腿打伤僧众,毁坏金刚的。狗在《水浒传》中隐喻的就是宋徽宗,因为,这个皇帝属狗。
大闹五台山的时间,就是宣和元年二月,“待诏”定下的禅杖重量,说的是从嘉佑三年(1058年)到宣和元年,期间正好是六十二年。实际上,鲁智深充当的是宋徽宗的打手。鲁智深虽然入了佛门,而其来历则是道家的“天孤星”,同样是“妖魔”。以“道”毁“佛”,就是宋徽宗“崇道抑佛”的真实写照。
因而,《水浒传》中没有回避矛盾,梁山之上当然也存在佛道之争。书中所写的晁盖,就是招安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佛家护法天王是被道家“妖魔”弄上梁山的,做了寨主却不主张杀人,教导彭玘说出了“招安”二字。
晁盖主张招安,其实也是有前情铺垫的,《水浒传》中最先提出招安的人是武松。由此可见,佛是不主张以杀伐的方式“替天行道”,而是主张走招安的路线,实现梁山的最终目标。
宋江与晁盖所主张的路线不一样,他带兵四处征战,不断与朝廷为敌,以斩杀国舅慕容知府的行为,明确反对“崇道抑佛”的亡国之君宋徽宗。
晁盖不主张杀人,宋江则专门斩杀朝廷官员,因而,《水浒传》中都是宋江带兵打仗,这也成了宋江“架空”晁盖的一大罪证。梁山一百单八将原本就与宋江是一伙的,怎么都成了晁盖的人了?每回有好汉来投奔,当着晁盖的面都说是来投奔宋江的,晁盖表示过不满吗?绝对没有,因为,施耐庵设计的就是龙虎山伏魔大殿地窖中“妖魔”的大聚义,晁盖原本就不是梁山最终的寨主,何来“架空”一说?
佛、道在梁山上所走路线不同,但是,最终的目标却是高度一致的,都主张“替天行道”。所以,彭玘的话就说出了晁、宋二位头领的共同心愿。而且,随着剧情打发展,佛、道两家最终殊途同归,都走上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之道。
晁盖攻打曾头市,是因为段景住偷了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宋江再次攻击曾头市,也是因为要得到这匹战马。曾头市是金国人控制的地盘,在北宋境内,晁、宋二位头领都去攻打这个地方,当是《水浒传》所表达的“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主题的具体表现。所以,托塔天王与天魁星最终高度合一,梁山实现大聚义、大团圆。诸如鲁智深、武松、李逵这样的“妖魔”,也将在“保境安民”的战斗中携手并肩,成为梁山英雄。
《水浒传》在这样的大主题、大背景下,以历史的真实刻画了晁盖、宋江这两个艺术形象,并不是写梁山的“晁宋之争”,而是表达“佛道合一,保境安民”这一主题,以照应赵匡胤扫灭五代狼烟,开创“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民乐业,路不拾遗,户不夜闭”之世,让百姓“受些快乐”的开篇立意。
在如此背景之下,难道还存在晁盖被架空,宋江阴谋篡权吗?施耐庵绝对没有这么写,《水浒传》确实被读歪了。
-----
网友解答:
其实,这种说法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晁盖根本就没有被架空,你想,在宋江来到梁山以前,已经形成了以晁盖为头的一整套领导班子。可谓四梁八柱_鲁智深,武松,林冲,杨志为四梁,而阮氏三杰,刘唐,朱富朱贵弟兄,杜千,宋万为八柱。这都是梁山老资格式的人物了,就是,没有后来新加入的好汉,晁盖在梁山的势力也不会垮台。
即便是,后来宋江入伙,带兵数次出征,可那又能说明什么问题。而有人说吴用倒向宋江一方,竟是胡扯 ,在晁盖健在时,他绝对不敢。只是在晁盖的授意下,追随宋江出征,效力军前出谋划策,保证军事行动的胜利。这难道不对吗?而且,从宋江口中说说得也没有错,晁盖作为梁山首领,是不可能轻易出征的。宋江在出征胜利,回到山寨以后,其军权必须移交到晁盖手中。说白了,有晁盖在,他宋江永远就是一个二把手。
问题的关键是,晁盖在宋江数次领兵出征以后,逐渐对其产生了戒心。一方面是怕宋江会笼络人心,逐渐架空自己,而最重要的是,他通过长期观察宋江对北宋朝廷的态度,发现,宋江之所以愿意上山,根本不是为了报仇,推翻北宋王朝。而是暂且避祸,徐图进取,将来还妄想获得北宋王朝的谅解,重新加入官场,而实现其父母的愿望_光宗耀祖。所以,晁盖提高了对宋江的警戒心,同时,也对他的老搭档吴用产生了误解和不满。认为,他吴用逐渐倒向了宋江一方。所以,在征讨曾头市的军事行动中 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轻敌。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次行动所带来的风险,同时,他在出征时所带的将领都是追随他的老部下(还有朱氏兄弟留守山寨监视宋江)。而且有意思的是没有带上军师吴用,这应该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体现出,一方面晁盖和吴用之间已经产生了隔阂,晁盖逐渐不信任吴用。而另一方面就是他太轻敌了,因为一个曲曲的山村堡垒曾头市,没什么了不起。可以轻松那下,可没想到却遇到一个刺头史文恭,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还把自己的性命搭了进去,确实得不偿失。
晁盖不信任宋江最典型的表现在 自己因史文恭放冷箭,深受重伤而生命垂危时,把梁山众兄弟叫在自己的病榻前,托付后事。按道理来说 ,论资排辈也应该把首领大权交给宋江,可他根本就没有这样做。而是说谁杀掉史文恭,给自己报了仇,就是梁山之主。明显流露出对宋江的失望和不信任;
所以,宗合上述,在晁盖活的时候,宋江根本就没有可能架空他,而且也不具实力。所以,他把自己的政治意图隐藏得很深,不敢流露半点,以免引起晁盖的反感和猜忌。
而在晁盖死了以后,宋江才逐渐把持了山寨统治大权,并且逐步实施自己的战略计划(诏安)。他这时不是考虑众弟兄的未来和山寨的前途,而是只顾及他自己的利益,绑架整个梁山力量给他作为向北宋朝廷讨价还价的筹码。为什么,在获知宋江决定下山投靠朝廷的时候,以晁盖时期老资格的林冲,鲁智深,武松就非常愤怒和失望。甚至林冲为此心急而死,可见在接受朝廷诏安的问题上,梁山内部分歧很大。以晁盖传统势力林冲,鲁智深,武松,孙二娘,张青等等都坚决反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都是朝廷的仇人,赵家班是不可能原谅他们的。
而属于宋江的势力范围内的人_花荣,王英,李逵,史进,都赞成诏安。其他的都是中间派,没有什么自己的原则,随大流罢了。而在这里就不能不说到军师吴用,在晁盖活的时候,虽然对他有所猜忌,但在表面上他仍然忠于晁盖。可一旦晁盖死了以后,他就失去了以往的靠山,在大势面前不得不委身于宋江,这不是由他的本意决定的,而是当时的客观事实。
如果,他不配合宋江,不仅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前结束(被排挤,冷落 甚至赶出山寨),甚至还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所以,有人说吴用是叛徒,根本不对。俗话说“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就算是他吴用不服宋江,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
-----
网友解答:
根本不是一步步,自打宋江上梁山,就预示着梁山易主,在宋江一上梁山晁盖就要让梁山之主,而宋江拒绝梁山之主,不是虚伪的客气,而是真不需要,因为宋江有足够的信心。梁山早晚是他的,而宋江刚刚上梁山就反客为主,这是宋江所不愿意干的。宋江要的是全部,不是你让的,我要的是我自己被推举和拥戴上去了。
但也必须说明,宋江害死晁盖的可能性不大。以宋江的沉稳和厚黑做不出这么“没六”的事情,晁盖的死就是意外,是因为晁盖深感地位不保,因而急于出战以巩固自己地位。因此这才亲自去打曾头市,意外死于非命,
实际上和梁山的第一代黑帮老大白衣秀士王伦一样,资历,威望和能力都足以控制黑帮的时候,死亡就是他唯一的选择。宋江和晁盖的黑帮老大角逐中,宋江为何能够取得胜利。原因就在于“境界不同”。晁盖目光短浅,宋江目光深远,晁盖守家之犬,宋江不安现状,晁盖一事无成,宋江积极进取。
进一步说明就是,晁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黑帮老大,说白了他的理想就是打家劫舍,劫掠四方,有一天过一天。
而宋江则不然,此人不仅是孝义黑三郎,更是野心勃勃,颇有操莽之志,一肚子荣华富贵的功名之下心 。为此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上梁山就是为招安,宋江一上梁山以后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意图。
这也是他与晁盖区别所在,宋江给大家指出的一条“光明大道”。梁山“好汉”愿意跟谁混也就一目了然了。
在水浒传第四十回《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是宋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试探。晁盖等人江州劫了法场,救了宋江和戴宗,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刚刚脱险就开始发誓号令。宋江道:乞请众位好汉,再做一个天大人情,去打那无为军,去杀黄文炳,来消这一口无穷之恨
。
宋江真是好大的脸啊,这话是你说的吗,但宋江就敢说,
宋江敢说的目的既是试探,如果成功他就上梁山,假是不成功,宋江就会另起炉灶带着他的支持者另开山头,绝不会上梁山,结果宋江成功了,大多数和晁盖一起下山的“好汉”愿意服从宋江领导,从这一刻开始,就注定晁盖的失败。而当时如果晁盖执意回梁山,拒绝宋江的提议,也许还有一线生机,可惜,晁盖没有这个魄力,服从宋江的提议
。而后,宋江以如此残忍的手段杀了黄文炳除了杀人灭口之外(逼得宋江吃大粪),还有一点就是震慑梁山一干人等,意思告诉所有的人,反对我的人就是这样的下场。宋江为此不惜露出最为狰狞的一面。
晁盖保正出身(村长)而宋江县府吏员出身,眼界和交往人员各有不同,晁盖的情商,城府,心计和眼界远远不如宋江,晁盖发展到头就是土匪头子,
晁盖这样的人肯定没有坏心眼,可以当朋友,可以服众,但这种人不适合做领导。跟晁盖混没有出息,相比之下,跟宋江混更觉得有奔头。更关键是一点是,在晁盖给大家意识里,梁山是我的,而在宋江给大家的意识里,梁山是大家的。晁盖最可取的地方在于,晁盖不是贪恋地位的人,他让位给宋江是真诚的,而宋江拒绝也是真诚的,因为这不是宋江需要的方式。当晁盖发现宋江以自己的方式“谋夺”老大位置的时候,这就是晁盖不能允许的
,这才是二人的矛盾的所在。随着梁山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官中下层官员的加入,受招安思想也开始上升。宋江的话语权不断加大,被架空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晁盖早死,也许是他最大幸运,如果不死,如果他最后反对招安,他的结果应该和王伦差不多,毕竟剥夺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无法接受的。王伦最终的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
网友解答:
引言
当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施耐庵老先生内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想法:晁盖被架空?我可没这么想,都怪金圣叹这个臭小子,要不是他的点评,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冤假错案”。
不过既然有人问这个问题,咱们也聊一聊这个问题。但我要声明一点,晁盖被架空非施耐庵先生之意,完全是金评本的意思。
分析
当施耐庵遇到金圣叹
我常常再想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施耐庵遇到金圣叹会出现怎样一番对话。
施耐庵:“小金子,听说你特别爱读《水浒传》?”
金圣叹:“是啊,在我看来您老的《水浒传》比什么《史记》《离骚》《庄子》这些书强太多了。晚辈我从十二三岁就开始读,日读夜读,根本停不下来。”
施耐庵:“嗯,你这个精神我的确很喜欢,不过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你”
金圣叹:“老先生别这么说,我是晚辈,有什么您就说,小子我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施耐庵:“别的我就不说了,我就问你,我明明把宋江写成了忠义之士,怎么到你那就成了全恶之人?”
金圣叹:“什么?宋江是忠义之人?您别逗了,他这种人,又是骗兄弟,又是施小恩小惠的,光是梁山寨主就让了好几次,多虚伪,怎么就忠义了?”
施耐庵:“为什么在你眼里,宋江仗义就是小恩小惠,宋江重视人才,就是虚伪了?你得立刻写一个声明,金评本《水浒传》是你自己的,不是我本意,不要让大家误会。”
金圣叹:“这个,嗯,嗯,嗯。”
对话结束,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什么意思了。金圣叹的点评本与施耐庵的原著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是一本书,他进行了大量的修改。
他的修改是为了满足他的精神需求。一来他生活在明末大变局时代,对那些搅乱天下的农民起义很厌恶;二来,他所追求,是一种赤城裸露之真,所以他特别喜欢李逵、阮小七,而宋江这种有心机的人,和他八字不合。
只不过,金评本影响太过深远了,很多人在读水浒的时候,甚至先看的是金评本,自然而然就被金圣叹的思维所引导了?这才有了晁盖被架空的认知。
看金评本中晁盖被架空
1、晁盖在宋江的运作下开始脱离群众
在金评本的引导下,我们可以感觉到宋江自打上梁山之后,有意的让晁盖渐渐脱离群众,让自己成为梁山上最亮的那个仔。
自从宋江进入梁山,晁盖就没有亲自指挥过战斗,所有的对外战争都是宋江来指挥的。对此金圣叹是这么总结的:
夫晁盖欲打祝家庄,则宋江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晁盖欲打高唐州,则宋江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晁盖欲打青州,则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欲打华州,则又劝: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也。
我们先把金圣叹在后面批判宋江的内容放在一边,排除掉老金的影响,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宋江这么做是否合理。
在我看来是非常合理的。晁盖是梁山之主,他本就应该坐镇梁山,不应该轻易出征。打仗的事情就是要交给手下小弟们去做的,这是一个真实的社会问题,宋江的做法也合情合理。
当然,在分析这个现象的时候,会出现分歧。厌恶宋江者说是他在为架空晁盖做准备工作,而喜欢宋江的人,则说宋江是关心晁盖,不愿让晁盖冒险,为晁盖分忧。至于如何解读,那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晁盖是否会脱离群众
金圣叹在点评水浒的时候,对宋江抱有的成见太深。同时,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江湖关系的问题。
江湖中人最讲究的是一个义字,即便晁盖不出征,但他也是名副其实的梁山寨主,梁山的众家兄弟也会尊敬他。
况且,在上梁山之前,晁盖就在江湖中有很大的影响力。托塔天王这个外号不是随便就能有的,没点本事,没点威望有这个外号是不存在的。
从七星聚义开始,我们就能够看出来晁盖本人的江湖威望并不弱于宋江。即便宋江真想架空晁盖,在义字为先的江湖中,这也是不现实的。
3、对比原本和金本看看晁盖是否真的被架空
如果想比较这个问题,最为直接的应该看两个版本对晁盖中箭后的描写。
在原本《水浒传》中,晁盖中箭后的情景是:
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村口林冲等引军接应,刚才敌得住。两军混战,直杀到天明,各自归寨。
而在金评本中却是这样的:
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弯,撞见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扑的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三阮,刘唐,白胜五个头领死并将去,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
金评本是大家现在通常所看到的,即便是一百二十回本,前面的七十回也多是金圣叹加以修改后的水浒。
这两个版本的区别很大,原本是晁盖中箭后,呼延灼、燕顺拼死去救,还有林冲接应。而金评本中则只有最早聚义的几个人去救。让晁盖看上去就是被架空的状态。
金评本中此类内容很多,原本晁盖、宋江一起做的事情,到了金评本中都成了宋江独立完成。金圣叹在故意的把原来水浒的人物关系进行改变。
结语
事实上,依照原本的《水浒传》晁盖并没有架空,所谓的架空是金圣叹的有意为之。
如果仔细对比,我们就会发现,金圣叹所有改动的主体思想就是为了黑化宋江。他是在全方位的黑化宋江,而架空晁盖只是他用来黑化宋江的手段。
-----
网友解答:
晁盖被架空?其实不然,看看实力对手宋江,宋江虽然混于黑道之中,但是他骨子里是瞧不起这些三教九流里的,从他上梁山的经历便可看出。他中意的生活是江湖能混名声,工作能在衙门,黑白两道其乐融融,能在衙门吃公家饭,能和黑道路边烧烤撸串,思想决定行为,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实了这一点,由此可见,扫黑除恶是很有必要的,宋江的职位虽然不如流,但他最后犯下的却是滔天罪行。
也就是说,宋江最初并不屑黑道的,毕竟受政府恩惠多年,骨子里是不反朝廷的,初上梁山的他,压根就没有与晁盖争大哥的念头。
.
男人的命运有时是女人改变的,江湖颇有名声的及时雨宋江也不脱俗。
彼时的宋江小日子过得滋润,游走于黑白两道,仗义疏财,江湖颇有名声,人的一生顺道走多了,总会起波折。
宋江更不例外,这时候改变他命运的一个女人出现了,这个女人叫阎婆惜,因父亲死亡,无钱下葬,宋江慷慨解囊,于是阎婆惜以身相许,闫婆媳的身份按现在的话来说,草根艺员,会唱些曲儿,年方十八九岁,长的颇有几分姿色,大概属于那种卖艺也卖身的角,宋江初始不肯,后来也就笑纳了,刚开始还有些新鲜感,后来慢慢就去的少了,书上说宋江爱好棍棒,不喜女色,其实是应该不行。再后来宋江把他的同僚张文远带去,很快,闫婆惜和张文远两个人打的火热,宋江竟然睁只眼闭只眼,从而有力的证实了宋江确实不得真的"不行"。
黑道走多了,总是要碰见鬼的。天字号第一大案"智劫生辰纲",给劫匪通风报信的就是宋江,劫匪的主犯就是晁盖,由于宋江的及时通风报信,使得晁盖逃过一劫,上了梁山,并火拼原寨主王伦,坐了第一把交椅。这也为宋江以后上梁山埋下了伏笔。
后来晁盖为感谢宋江的救命之恩,派刘唐送黄金100斤以及书信表示感谢,不料书信被落在了阎婆媳那里,闫婆惜为了和张文远长相厮守,便威胁宋江,这个女人实在是低估了黑道人的凶残,结果被宋江给杀了。几番周折,宋江也被逼上了梁山。
.
宋江上山后,一直低调,为的是防晁盖起疑心,但随着落草的兄弟越来越多,宋江的威望明显胜过晁盖,所以很多人认为晁盖被架空了。
晁盖在江湖中的声望明显逊色宋江,随着落草的好汉越来越多,尤其李逵这样的铁粉,宋江的威望与日俱增,曾头市一战,晁盖战死,成了最好的结局,死前虽立下誓言,谁抓住射死他的史文恭,谁为寨主,但卢俊义后来被诱上山,杀了史文恭,但他很识趣,还是谦让宋江做了头领,从此,宋江一心奔在招安的途中。
所以说架空晁盖不存在,至少在其死之前不存在。
-----
网友解答:
晁盖是梁山好汉,却不是一百单八将之一,他是梁山泊的第二任老大,为梁山后续的兴旺发达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晁盖是山东郓城县人,和宋江是老乡,他是东溪村保正,是县里的富户。晁盖是个仗义疏财的人,最喜欢结交天下的英雄好汉,只要有人投奔,不论好坏都留在庄上住着,要走时,还资助银两当盘缠,豪爽可以说不下于宋江。晁盖身为财主也不娶老婆,最喜欢的就是练枪弄棒,是个有力气有武艺的人。晁盖住的是东溪村,还有个西溪村,西溪村常常闹鬼经和尚指点用青石凿了个宝塔,镇在溪边,鬼都跑到了东溪村。晁盖得知后大怒,独自去西溪村勇夺宝塔,放在了东溪村,因此被称作“托塔天王”,在江湖上名头非常响亮。
智取生辰纲
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当朝太师蔡京就是个大奸臣。北京大名府的知府梁中书是蔡京的女婿,为了庆祝岳父的生辰,准备了十万贯金珠宝贝当作生辰纲。因为上一年准备的十万贯生辰纲在半路被人劫去,梁中书十分忧愁送礼的人,他帐下的杨志曾和索超在大名府比武受到他的赏识,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杨志。
十万贯生辰纲要送往京师,消息已在江湖上传开。赤发鬼刘唐听说后找到东溪村,邀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晁盖又找来吴用一同商议,两人又到石碣村,说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一起谋划夺取这不义之财。六人在晁盖庄上正在商量计策,公孙胜也找来了,要送晁盖一套富贵,至此七星聚义,准备在黄泥岗夺下这一场富贵。晁盖又推荐了闲汉白日鼠白胜,吴用献计定下劫取生辰纲的计策。
杨志押送生辰纲可谓小心翼翼,把生辰纲装做十余条担子,禁军装做脚夫挑着,当成卖货的,赶着最热的中午下午赶路。当时正值三伏天,热得不行,禁军们挑着重担,杨志又动不动就痛骂鞭打,士兵怨言颇深。到黄泥岗时,挑担的禁军终于爆发了,放下担子去松阴树下睡觉了,任凭杨志鞭打也不起来,随行的老都管也看不惯他对他一阵怼。这时,晁盖一伙七人扮作的贩枣子的人上场了,经这一闹,杨志也同意了休息。贩酒的白胜也上场了,挑着两担酒,唱着歌,杨志疑心他酒里有蒙汗药,不让禁军卖。晁盖七人当即出面买了一桶喝光,付钱时,刘唐又讨价从另一桶舀了一瓢要喝,不同意的白胜追赶刘唐,吴用趁机又用装了蒙汗药的瓢舀了一瓢,回来的白胜劈手夺来倒在桶里,这就是智取生成纲的计谋。正是这个小计谋骗过了杨志,杨志看刘唐喝了一瓢没有问题,就同意了禁军买酒。杨志本来不肯喝,一来见众人都喝了没事,二来自己也热得不行,就喝了半瓢。这下杨志中计了,眼睁睁看着晁盖七人留给他们一堆枣子,推着生辰纲走了。
上梁山
黄泥冈智取生辰纲后,杨志跑到二龙山落草去了,押送生辰纲的禁军回去后把责任推给了杨志。大怒的梁中书写信告诉了蔡京,蔡京又下令让济州府尹十日内捉拿贼人归案,济州府尹又往下压三都缉捕使臣何涛。何涛就倒霉了,被府尹一番责骂,脸上还刺了字,抓不到就是重罪。尽管何涛心里在骂,却是毫无办法。
在何涛愁眉苦脸地回到家中时,他的弟弟何清来了。何清是个赌徒,何涛本来就看不惯他,气头上的他当即训斥了他一顿,不想何清却知道点消息。何清见过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认得为首的晁盖,也见过挑酒的白胜。何涛当即派人抓了白胜,白胜被打了一顿就招出了晁盖,却不认识其他六人。济州府尹又差何涛带人去郓城县捉拿晁盖七人,何涛来到郓城县正好碰到押司宋江当值,宋江一听是来抓捕晁盖的,就偷偷跑到晁盖庄上告诉了晁盖让他逃跑。
晁盖七人取生辰纲后,阮氏三雄已经回了石碣村,晁盖四人当即决定汇合他们三人去梁山泊。宋江回去后,带了何涛去拜会知县,知县当即派了朱仝、雷横带人去东溪村捉拿晁盖。这时晁盖已经放火烧庄,带着庄客杀出,朱仝本来就和晁盖交好,稳住了雷横,偷偷放走了晁盖。雷横也知道两人的关系,自己也有心放他,两个都头都不出力,官差更不出力了,就这样晁盖几人轻易地逃脱了。晁盖跑了,济州府尹又提出白胜,白胜招认了阮氏兄弟的石碣村,府尹又派何涛带人去石碣村。何涛带人去捉拿晁盖等人,却被杀得只剩下何涛自己,何涛被生擒后又被砍下两个耳朵,放回报信。随后,几人就一起乘船前往梁山了。
李家道口,朱贵开着一家酒店,替梁山招接四方好汉。晁盖七人经朱贵引荐上了山,见到了老大王伦,王伦心胸狭隘,见不得比自己本事大的人。王伦设宴招待晁盖等人,席间听说晁盖的事迹,脸色就变了,吴用看穿了王伦的心思,也看出了林冲对王伦的不满,在林冲拜访时激怒了林冲。果然,第二天王伦以山寨小容不下真龙让晁盖另投大寨,这下林冲彻底怒了,拔出刀拽住王伦痛斥一顿。晁盖几人明面劝架,却拉住其他几人,梁山也没有有本事的人没人敢上前,就这样王伦被林冲一刀捅死了。
林冲火并王伦后,杜迁、宋万、朱贵三个元老当即要尊林冲为老大,吴用也说推林冲当老大。林冲并没有当老大的意思,推了晁盖当了老大。梁山的第二任老大晁盖正式即位,其次头领分别是吴用、公孙胜、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一共是十一位头领。这时的梁山就十一位头领,七八百小弟,财物却非常多,有着十万贯生辰纲、晁盖的家底,靠着这些打造军器,训练士卒,已经非常兴旺。人少是非多,晁盖为人又是疏财仗义,这时的梁山如同书中所说,十一位头领聚义,真乃是交情浑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
晁盖是怎么一步步被架空的?
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前往清风寨,致使花荣、秦明、黄信、燕顺、王英、郑天寿、吕方、郭盛、石勇带人上了梁山。这些人是宋江的第一批嫡系,都是宋江的铁杆粉丝,而此时宋江还没上山。
宋江题浔阳楼反诗,江州劫法场,一批好汉齐聚江州。大闹江州后,宋江决定了上梁山,一同上梁山的包括戴宗、李逵,李俊、张横、张顺、穆弘、穆春、李立、童威、童猛、薛永、侯健,这些又都是宋江的亲信。
江州劫法场晁盖也带了十几人下山,一起回山时遇见了黄门山的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黄门山四人对着老大晁盖说的是只闻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大名,丝毫没有顾忌在场的晁盖。这是宋江的第二批亲信,这时以宋江为首的小团队已经远远超过了晁盖,回去分座位,左边还是晁盖的那几个元老,右边却已有二十多人。这时梁山有新旧头领之说,晁盖一方就原来的十一个个人再加上越狱的白胜,而花荣这批人也是新头领,这时宋江的势力已远远超过了晁盖。
杨雄大闹翠屏山杀潘巧云后,和石秀、时迁一起前去投奔梁山。在半路时迁因为偷鸡被祝家庄捉去,杨雄、石秀只得上梁山请求救援。晁盖见两人投奔十分高兴,听到三人拿着梁山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吃怒了,当即叫人要杀了他们,经宋江等人劝说才放过他们,从这也看出晁盖为人急躁,当领导者不合格,手下也每一个附和他的。此后,宋江率军三打祝家庄,攻打唐高州,大破连环马在江湖上威望一时无两。梁山壮大起来了,宋江名声也大起来了,晁盖却很落寞,毕竟他一直都在守山寨。晁盖心再大,看着手下的大批头领都是宋江招揽的恐怕也不会好受。
大破连环马后,呼延灼在青州生擒孔明,三山派孔亮上梁山搬人马。晁盖说道,你连次下山多遍,这次你守寨,我替你走一遭。宋江拒绝了他,你是老大,不可轻动,这是我的事,我带几位兄弟去就行了。话还没说完,
厅上厅下一齐都道:“愿效犬马之劳,跟随同去。
” 这一声齐喝恐怕镇住了晁盖。
三山大聚义,闹西岳华山救史进,攻取芒砀山,梁山威名大震。及时雨宋江的名头传遍了江湖,老大晁盖却不为人知,八方好汉也是冲着宋公明的名头上山的。在梁山上也是宋江接纳四方豪杰,又是安排李云、陶宗旺添造房屋,俨然已是一把手。
段景住上山是梁山的一个转折,改变了梁山的领导者。段景住是个盗马贼,按照他所说“
江湖上只闻及时雨大名,无路可见,
欲将此马前来进献与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 。段景住也是听说了宋江的名头,他盗取了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马,想献给宋江上山,根本没有晁盖的事。不想这匹马在曾头市被劫走了,晁盖估计也看不上段景住这样的盗马贼,但是这次还是决定亲自下山荡平曾头市。宋江又一次以他是山寨之主,自己代替前往劝说。这次晁盖拒绝了他,“
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
,你下山多遍了, 厮杀劳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 晁盖心里也苦啊,想着踏平曾头市,提高自己的威望。
晁盖太需要一场胜利证明自己了,点起五千人马,请启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宋江下山时,话还没说完,手下头领都争先恐后地争抢着去,晁盖这里却是请启相助。晁盖点了二十个头领下山,其中就包括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 白胜,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人,吴用一直劝阻自然没带他,再说吴用一直跟随宋江晁盖也不信他了。另外还有呼延灼、徐宁等人,但是花荣、秦明这些亲近宋江的都没带,关键他手下实在没人可带,不得不选择了剩下的这部分人。这次下山,是什么也阻挡不了晁盖了,没想到这是他下山的第一战,也是最后一战。
晁盖领兵来到曾头市,一连三日与敌人交战没有大的结果。第四天,两个和尚到晁盖寨里诈降,诱骗晁盖晚上跟随他们劫寨。权利被架空的晁盖已经失去了理智,他需要这场胜利,没有听从林冲的劝说,要晚上亲自前去。林冲又劝说不让他去,分一半人马去劫寨,让他在外面接应。晁盖说道“
我不自去,谁肯向前?
你可留一半军马在外接应。” 这句话显示了晁盖深深的无奈,宋江出去那一次又有自己冒险的,都是手下向前冲。到了晚上,晁盖带了十个头领,刘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欧鹏、阮小七、燕顺、杜迁、宋万、 白胜,又一多半是自己的派系。林冲虽然实力很强,外面接应也需要自己信任的人。就这样,晁盖仍是没逃脱命运,被一箭射在脸上,还是支毒箭。乱箭射来,别人都没事,只有晁盖倒霉,被射中,不知道谁射的,只有箭上有着史文恭的名字,反正晁盖就这么稀里糊涂的中箭了。
回梁山不久,晁盖就伤重去世了。临死前晁盖对身边的宋江留下遗言“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当初宋江刚上山,晁盖就让他当老大,现在却明确拒绝了他当老大,宋江那点本事又能捉住谁。宋江宣布晁盖遗言成了“如有人捉得史文 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 这话也让晁盖的死留下了谜团,很多人认为晁盖并不是被史文恭射死,而是有人栽赃于史文恭。
晁盖明显低估了宋江的实力,这时的梁山是宋江的梁山,他的遗言并不重要,宋江当即被推为老大。后来卢俊义上梁山,攻打曾头市,吴用害怕卢俊义捉拿史文恭后,宋江不负晁盖遗言,让位给他,坚持不让他当先锋,让他和燕青带了五百步军去小路上听令。不想晁盖显灵,史文恭四面无处可去,正好撞见卢俊义,被卢俊义活捉。史文恭被剖腹剜心后,宋江果然要让位给卢俊义,李逵当即大闹,吴用有暗示众人起哄,武松、刘唐、鲁智深也大闹要散伙,卢俊义哪敢当老大。宋江只得同意,又出了一个主意,他和卢俊义两人抓阄去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先打破的做老大。卢俊义攻打东昌府却两战失利,虽然宋江让吴用、公孙胜跟随卢俊义,吴用这个家伙又怎么肯出力。这一战卢俊义根本都没出面,张清再厉害卢俊义也不见得拿不下他,等宋江攻破了东平府前来帮忙时,这时吴用前来献计了,设计擒住张清,宋江老大的地位自然也是名正言顺的天意了。
晁盖的为人
梁山一百单八将虽然被称为梁山好汉,却没有几个真正的好汉,而晁盖算是一个好汉。
晁盖的优点很突出,为人豪爽仗义,所以江湖上的刘唐、公孙胜等人才要送他一场富贵,朱仝、雷横抓他时也是放水。就算白胜出卖了他,上梁山后仍是想到了他,帮他越狱上山,可见他的为人非常义气。晁盖为人知恩图报,宋江给他报了个信,就几次帮他。但是晁盖的缺点也很明显,为人急躁,没有谋略,团结不了人,他是个好汉,但不是个好的领导者。
晁盖成为梁山老大后,就改变了梁山的策略,不像王伦时期要林冲纳投名状。晁盖对手下劫道的吩咐是“
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
” ,小喽罗取回财物后,他又问道“
不曾杀人么?
” 等到小喽罗告诉他没有伤害一个人时,才高兴地说:“
我等初到山寨,不可伤害于人。
” 可见,晁盖为人还是很好的。江州劫法场时,李逵抡着两把板斧不问军官百姓四处杀人,跑到江边没人追杀了,还在江边砍杀老百姓。晁盖看不下去了,叫道:“
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
” 李逵也不听,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相比李逵这些滥杀无辜不管老百姓死活的魔鬼,关心老百姓的晁盖真的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好汉了。
可惜,晁盖晁天王终究死了。他的死和宋江上山,自己的权利被架空有着绝对的关系。晁盖虽然是个实心眼,但不傻,四方好汉都冲着宋江的名头上山,他就好比个傀儡,他这样的好汉又怎么能容忍。所以,晁盖亲自下山了,没想到却折翼而回丢了性命。晁盖虽然死得惨,跟随宋江的那些兄弟结局也不比他好多少,最终死了个十之八九。
-----
网友解答:
其实晁盖不存在被架空的这一说,因为晁盖本身就是一个空架子。依附他的人,或者说晁盖的心腹之人非常之少。而无论从领导能力自身势力以及江湖威望,都远逊于宋江。这样寨主易位是迟早的事情,这一点想必晁盖也是心知肚明,只是心有不甘,或者是面子放不下来而已。
晁盖的寨主是个空架子
初上梁山的晁盖其实只有刘唐一个算心腹。入云龙公孙胜是个化外之人,偶尔在梁山,偶尔云游四方。吴用是个墙头草,阮氏三雄先结识的吴用,智取生辰纲时才认识,关键时候能不能出死力也未必。林冲倒是一个值得依靠的好帮手,除此之外再无他人可用。
晁盖等七人上梁山以后,一直到江州劫完法场,回到梁山这中间。晁盖在梁山一年有余,却没有吸纳一个头领上山,这不能不说他是闭关自守的结果。而且被宋江招纳来的花荣,秦明等八人上梁山,也有半年,晁盖却没有用这半年的时间,让着八人臣服于自己的领导,不能不说晁盖的手腕儿实在是有限。
梁山是个好去处,八百里水泊容得下千军万马。晁盖即无领导能力,又不招贤纳士,就守着梁山不思进取。即便没有宋江上山,其他有野心的人,也会慢慢取代晁盖的位置。恐怕那时晁盖就是第二个王伦。
宋江膨胀的野心
宋江杀了阎婆惜以后,并没有上梁山入伙的打算,毕竟没有谁愿意当强盗。那么宋江的野心是什么时候膨胀的呢?宋江上柴大官人府上做客,得到了柴大官人热情接待,才知道自己的名声在江湖上如此叫得响。又在清风山结识了燕顺等几个山大王,看到了当山大王的威风。而这些掌握着五六百小喽啰的山大王,却能听命于宋江,让宋江暗暗得意。
宋江凭借自己的计谋,牛刀小试,略施小计,就让秦明这个青州军分区司令归附于自己,这样在宋江的内心,当然会有一些小激动。原来我宋江,如果落草为寇的话,未尝不能干一番大事业,这时候宋江起了要上梁山之心,若无有老父诈亡事件,宋江这时候已经在梁山上了。
虽然被老父骗回了家,又被江州发配到江州,但是宋江这一路上,结识了李俊,张横,张顺,穆弘等好汉,又交下了李逵,戴宗这两个好兄弟,更使宋江知道了自己的潜在能量之大。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更萌发了宋江,生不逢时的喟叹!
所以酒后的宋江才写下,“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样的诗句。证明宋江心里已经想要造反,心中向往梁山好汉那样的生活。只不过缺乏一个契机而已,待到弟兄们劫法场之后。宋江这时已没有了退路,他也不想再过以前的生活,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方不枉来人间一遭!
在计划除掉黄文炳时,晁盖提议先回梁山,从长计议。此时并不是宋江要驳晁盖的面子,也没有想架空晁盖的想法。毕竟刚刚逃脱性命,如果这时候就想到那么长远,那宋江简直是太可怕了。此时的宋江因为在牢中。受尽了折磨,装疯的时候还在屎尿坑里滚了一遭。这样的奇耻大辱,宋江焉能不报?宋江又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黄文炳让他吃下如此多的苦头,他这时候已经誓要报仇。
宋江此时不回梁山,他此时只是报仇心切,而没有反驳晁盖不听指挥的意思。但晁盖可未必这么想,当着弟兄们的面,却有些丢面子。你看晁盖和宋江两人如何对话:
晁盖道:“贤弟众人在此,我们众人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贼,已有提备,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队人马,一发和学究公孙二先生,并林冲,秦明都来报仇,也未为晚矣。“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够来得来。一者山遥路远,二乃江州必然申开明文,几时得来不要痴想。只是趁这个机会,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准备,难以报仇。”
此时宋江报仇心切,未顾及晁盖的感受,当面驳斥晁盖,引起了晁盖的不满。而且宋江有些自大,在白龙庙英雄小结义时,出尽了风头。让晁盖黯然失色。
晁盖和宋江的第一次较量
晁盖一看宋江事事自己拿主意,不但不听从自己的命令,甚至都不征求自己的意见,擅作主张,自拿主意。晁盖心中有了很大的不满,所以回到山中,晁盖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宋江做寨主之位,此时晁盖的心中肯定是不想让宋江做寨主的,他就是看宋江敢不敢接这个寨主的位子。
宋江刚刚被晁盖等人救得了性命,如此大恩还没有图报,回头就夺晁盖的梁山寨主。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吃相太难看,难免为天下英雄耻笑,这时的宋江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当这个寨主的。但是宋江又想突出自己的位子,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看似合理,其实阴险的提法。让先来的好汉坐在左首,后来的好汉做到右首,日后按功劳再排座次。
宋江这么分法,看似没有问题,其实却包藏祸心。因为旧的头领不会增加,新的头领却会源源不断的到来。这样旧的头领就显得人数更加稀少,让梁山人为的有了先后之分。后来的头领又都是宋江招募的,一下子感觉宋江在梁山的实力更强。
为什么先上山的花荣,秦明等八人也能算后上梁山的呢?这一点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花荣,秦明等八人也坐到了右首,更让左首的头领看着稀少。也是晁盖没有领导威望的一个表现。
晁盖和宋江的这第一次较量,宋江就占尽了先机!
宋江成了事实上的梁山之主
宋江屡次下山建立功名,却总拿话语劝阻晁盖说:“寨主之位岂可轻动,小弟替哥哥去走这一遭。随着梁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归降的朝廷降将和慕宋江之名上山的头领越来越多,也让宋江的势力越来越大。梁山几乎成了宋江的梁山,晁盖越发没有影响力。
从几件事上可以看出这方面的倪端。在捉到扈三娘以后,宋江不经过晁盖的同意擅自把扈三娘许配给王英,因为扈三娘算是梁山的战利品,正常逻辑一定是寨主才有分派之权。再有晁盖下令要杀石秀和杨雄时,又让宋江给拦住,虽然宋江这么做是正确的,但是宋江一表态,众头领都附和,这样当众驳晁盖的面子,使晁盖的威信在梁山更是所剩无几。最让晁盖伤心的事,就连自己的心腹吴用也被宋江挖了去,这是晁盖最动怒的一点。
晁盖最没有办法容忍的是,段景柱盗马上山中途被曾头市劫走。可恼的是盗取的宝马,段景住却不是上山送给晁盖的,而是说要送给宋江!这怎能不让人愤怒,连外人都知道,宋江是梁山实际的主人,晁盖的脸挂不住了。
晁盖最后的抗争
其实此时晁盖有两个选择,既然自己不如宋江有能力,这寨主当的又如此尴尬。不如就让出寨主之位,效仿隋末的瓦岗寨翟让,让位给李密,把梁山寨主之位让给宋江。自己当个清闲的二当家。
要么晁盖就带着自己的心腹人等,另立新的山头儿,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此时宋江的势力已经做大,晁盖再呆下去自然没有好的结果。不是意外身亡,就是像这次攻打曾头市时战死沙场,再无其他。
朋友讲交情,江湖讲实力,晁盖的实力没有一点得到增强,反而不断削弱,从内部不断分化削弱,以晁盖此时的实力,没有一点机会和宋江对抗。
然而晁盖却不死心,想通过自己征讨曾头市来重新树立威信。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被一只来历不明的毒箭害了性命!
虽然晁盖没有能力阻止宋江,来夺得梁山的寨主位置。却通过自己的意外身亡,给宋江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棘手问题,晁盖说:“谁抓到用箭射我的人,谁就是梁山寨主!”为了破解晁盖这一个难题,宋江可真是花了大心思。
没想到活着的晁盖没有给宋江带来任何麻烦,死了的晁盖却给宋江制造了麻烦,可能这都是天意吧!
-----
网友解答:
水浒传中,晁盖是第二位头领,第一位头领是白衣秀士王伦,没什么本事,且心胸狭隘,死在豹子头林冲手上。晁盖得林冲辅佐,坐上第一把交椅。
后来晁盖的权力被架空,在他带领二十多名好汉劫法场,将宋江救到山寨之后,他就失去了对梁山的掌控。
晁盖最开始是诚意满满地请宋江做寨主,然而宋江并没有答应。即便没答应,事实上梁山基本上都听他的吩咐。要知道宋江的外号是及时雨,就连李逵那样的莽夫,都听过宋江的名头,并且表现出对宋江的极大尊重。
书中提到,宋江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报出名号,所有好汉全都待他如上宾。这样的威望,是晁盖没有的。所以当晁盖将宋江带上山时,寨主就是宋江的。
晁盖其实有些不甘心,所以后来才想着亲自领兵打仗,蹊跷的是,第一次领兵作战就死在了战场上。后来卢俊义为晁盖报了仇,报仇之后本应顺理成章做寨主,但卢俊义很聪明,坚决推辞。假如卢俊义真的做了寨主,结局应该和晁盖一样。
-----
------------------
推荐阅读:
全民摄影时代,如何定义街拍?如何防止被陌生的人当成街拍对象?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