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从二年级就两极分化了?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从二年级就两极分化了?
两极分化,是个模糊的说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我的看法,小学二年级学生,如果优生群体平均成绩比学困生群体平均成绩高30分以上,可以算是两极分化。但这种情况确实不多见。
我儿子正读小学二年级,贴一张分数表给大家看。图中老师打了圆圈的,是认为分数太低,予以警示。
从图中我们发现,较低的分数,也有八十多分,并未出现明显分化。当然,儿子班上语文数学两位老师,工作特别认真负责,专业能力也非常棒,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所以孩子们成绩差距不是很大。也许在农村个别教学点,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成绩有两极分化,也是可能的。
不过呢,虽然说不上两极分化,但小学二年级,课程内容难度较一年级有明显提升,如果不及时巩固旧知,认真学习新知,很可能留下知识缺陷。
以我儿子为例。幼儿园的时候,汉语拼音学得不扎实,而在一年级,这些课程内容节奏又拉得很快,因此掌握得不牢靠。特别是四个声调,总弄混淆。导致语文考试总拿不到满分,每次大考总在前十名内徘徊,进不了前三名。我有意专门给他补汉语拼音,他又很抗拒。但这个暑假,一定要想办法,再不能拖了。
我还发现,本学期的数学,有立体几何的内容。比如一个立方体图形,由多少小立方体构成,一部分空间想象能力差的小朋友,对看不到的地方到底有多少个小立方体,非常难以掌握。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缺陷,与其他小朋友拉开了差距。
像这样,因个体差别形成的知识缺陷,如果堆积得多了,差距就会表现出来。这主要由智力因素决定。
另一方面,孩子有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家长能不能合理辅导,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有很大影响。
学习是件艰苦的事,孩子天然抗拒。我们很难以远景目标说服孩子努力学习。激励和严格管理,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主要依赖严格管理。按时完成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为避免孩子厌学,要多给孩子肯定和鼓励。
如果小学二年级,孩子的成绩就拉下一大截,后面会越来越艰难。所以应尽快查找出知识缺陷,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补齐短板,成绩才能稳步提升。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从二年级就两极分化了?
确实有一些孩子到了二年级就会成绩下滑,比如一年级考试经常满分,但是二年级就只有80分。现实中,更多的孩子分数明显下滑大约出现在三年级的时候。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二年级就成绩分化的现象呢?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一:题型比以前多了很多
现在的题型比以前多了很多,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要求更高。实际上很多孩子刚看到题目就已经蒙圈了,根本无法理解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自然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这些题目并不是说有多难,其实解题的步骤也不多。关键在于题目孩子不熟悉,没法套用公式,导致孩子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凭感觉写。
原因二:练习很多,但是思考太少
现在的孩子每天都有很多练习,但是这些练习大多是基础练习,比如计算。这类计算训练花去了孩子很多的时间,但是实际上对于数学思维没有什么训练效果。
原因三:重复训练过多,孩子厌学了
维持一二年级孩子学习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新鲜度。如果每天重复类似的内容,孩子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这种负面情绪积压下来,孩子就越来越容易厌学。
原因四:挫败感太强,内心认为自己学不好
感觉自己已经尽力,但是很少达到期望。孩子感觉学习无趣,很费劲,而且一直被批评,被约束。每天接收到的信息都是自己没有做好,孩子早早就产生了厌学情绪。
家长对孩子学习影响最大的阶段实际上就是小学阶段,如果这个阶段没有做好,那么孩子未来的学习很难把控。当孩子到了中学步入青春期,即便是学习成绩原本不错的孩子依然会出现大的问题。所以在小学阶段,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需要注意很多方面。
第一个方面:规则意识和次序感的培养
不少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太弱,根本无法适应学校上课的模式。这跟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家长应该特别重视。孩子如果约束力差,会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容易被老师批评纠正,而这个习惯不是说一下就能改正的过来的。
结果就是孩子上课无法专心听讲,听课效率低,而且经常被老师批评。老师要家长管教孩子,孩子就感觉到莫大的不舒适的感觉,最后可能就是不耐烦的反抗。
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没上学之前就培养好规则意识,这样上学的过程会顺畅很多。
第二个方面:精气神的培养
现在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就是孩子的精气神,这也是最难培养的部分。因为精气神无法通过讲道理来获得,它必须靠体验。孩子能被身边的人感染,进而从自身的行为中获得体验。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积极乐观、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等等优秀的品质。但是这无法通过灌输来让孩子拥有,最可能的方式是孩子看到了榜样,自己也跟着做到了,体会到了。
加强体育锻炼也是提升精气神的方法,所以父母多带孩子到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学习同样有莫大的好处!
第三方面:允许孩子犯错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大都是允许孩子犯错的。但是在学习上却不能容许孩子有半点错误!这当然跟大环境有关,特别是跟老师的要求有关。一二年级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容不得半点错误。
为了让孩子达到100分,老师和家长都对孩子进行各种监督、纠正。殊不知很多孩子就因为这些惩罚而失去了对学习的热爱,允许孩子犯5%的错,你就会变得心平气和很多。
第四方面: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学习很重要,但是我们依然要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大人往往忽略孩子内心的想法,一味地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强加给孩子,实际上这样的效果不好。你只有知道了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跟孩子一起前行,才能引导顺势引导。
如果我们一味地否定孩子,一味地给孩子强加很多任务,那么孩子就容易厌恶、反抗。
我敢说,大部分家长平时都是在责怪孩子的。我们很少想到去理解孩子,从孩子的现状出发做出改变。我们常常在用“蛮横”的方式纠正孩子,最后效果很差,我们自己也很沮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从二年级就两极分化了?
如果说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成绩就分化了,还有点早,应该是从四年级开始,分化现象就特别明显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化现象呢?下面我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做以分析。
第一,家庭教育缺失,会让孩子秩序感无法得到正常培养,孩子在班上不能遵守纪律,必然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别看很多家长整天嘴着喊着多么多么重视孩子的学业,但是由于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甚至连家庭教育是什么都不知道,根本没有办法正常培养和教育孩子。就拿秩序感培养来说,从幼儿阶段必须要打好基础,让孩子在家里有规矩可守,在园里才可能会遵守纪律。如果一个家庭里没有家庭规则,整天靠家长吼来管教孩子,保证无法让孩子守规矩,因为对孩子来说什么是规矩或规则,什么是纪律根本一无所知。不知道遵守纪律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往往都很集中,听课和学习效率都很差。
第二,面对没有好习惯养成的学生,老师也没有办法一一兼顾到。
很多学校教师非常有责任感,但是最令老师们头痛的是一些孩子特别缺乏自控力。从一年级开始,课上就坐不住,小动作很多,甚至还影响到身边的同学,这样的孩子实际上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掉队了。凡是自控力差的孩子,往往是家长教育素质也好不到哪去,只想让老师好好管教自己孩子,这种逃避教育责任的家长,最终也没有明白一个道理,老师也没有办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给你孩子做好习惯养成啊。因此,对于部分孩子学业成绩从一年级开始就埋下隐患了,到二年级表现还不明显,到了三四年级才彻底暴露出厌学的现象。
第三,光抓学业成绩,而不培养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悲哀。
一年级的很多课本知识,实际上很多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已经学了,因此才会看到很多调皮捣蛋的孩子在一年级时成绩还不错呢。可是到了二年级,成绩就会下降,原因是这些新知识大都没有接触过,由于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家长每天只顾抓孩子写课外作业,而没有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更没有培养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才导致孩子越来越懒惰,凡是懒惰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不愿意动脑,更不愿意动手,写点作业就喊累。试想,学校能培养孩子怎样做一个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吗?只能靠家长在家里培养,如果家长也不知道去培养做一个生活与学习态度积极的人,孩子学习态度必然成绩下降。
第四,真正的分化,不仅是成绩的分化,更有做人品质的两极分化。
很多家长平时谈的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孩子考好了,家长会带着骄傲与自满情绪,孩子考不好了,会把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实际上这种风气不仅会让孩子学习目标不明确,用尽乎讨好父母的思想去面对学习,当考不好被父母责罚后,孩子很容易出现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很差,自己不如别的同学聪明。但是看那些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他们更重视培养孩子优秀品质为先,而后才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因此,对于只重视孩子学习而忽略品质培养的家长,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家长群体就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这才是孩子学业成绩分化的根本原因。
结束语:在应试教育的今天,与其说孩子们参与学业竞争,倒不如是家长们早早就开始了素质与能力的比拼。凡理素质较差的家长,从一起步就已经被竞争所淘汰了,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也没有人告诉过他们。直到孩子彻底丧失了学习兴趣,发展到了厌学的态势时,家长才开始焦虑不安,想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非常难,绝大多数家长都改变不了孩子厌学的现实。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从二年级就两极分化了?
作为一线老师,就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这个问题,其实特别有意思!有意思在哪里呢?往往这些两级分化的孩子,被挤到后面的,是一年级特别优秀的,甚至是家长眼中的小天才,哦不,比牛顿那厮还天才的主。
举个小例子来说明一下,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把一年级的课程搞定了,你说,天才不?比牛顿强不?
可是,为什么到了二三年级两级分化时,这部分天才却陨落了呢?
自然是有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失去了课堂听讲效率!此话又是从何说起呢?这事啊,得往前推个一两年。我们试想一下,过早地让孩子学习了一年级知识,而且还得还是各种666!也就是说,刚入学,刚上一年级,就如同考神附体一般,不管听不听,不管学没学,次次都双百。因为,有老底子啊!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一部分同学,上课开始走思,反思照样考一百,反正作业照常全对,反对家长看不出来什么端倪。孩子更不知道啦!
可是,到了二年级,稍等有难度了。个别孩子的老底吃光了,没得可吃了。然尔呢,此时已经形成了习惯,上课还和往常一样,人心教室心在月亮之上,这种情况,成绩能好吗?不懂得听讲,失去了课堂,成绩不理想,又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失去了学习兴趣。于是,一落千丈,自此一代天才,真正陨落般。
所以!我在此也奉劝诸位一句,今天的优秀是昨天的结束。相比较而言,更应该关注明天是否还能优秀下去,这靠什么呢?
今天的努力!
话说,各位老铁们,今天努力了吗?
▍➭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从二年级就两极分化了?
小学1,2年级属于幼小衔接的过渡,适应阶段,这个时候孩子成绩出现的两极分化,大多具有欺骗性和虚假性!
首先,很多孩子在幼小衔接上做得不够好。
当孩子进入小学以后, 因为在上小学之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孩子在进入小学以后就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和速度,接受能力比较慢。在班上考试的时候可能成绩就会比较低。
其次,成绩较差的孩子,和自身的发育情况有关系。
孩子的接受能力的快慢跟孩子的成长程度是有很大联系的。有的孩子心智早熟,接受能力就会强一点,有的孩子,成长的慢一点,接收能力就相对弱一点。这种情况在孩子越小的时候,其差异性更明显。后期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慢慢就会提升成绩。
最后,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没有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处于家长无人看管的状态,学习成绩就会比较差。
由此而引致的这种状态如果持续下去,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差,在三年级以后,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出现真正的两极分化现象。
要改变孩子的这种状况,首先就要对孩子成绩下滑的原因作出判断,然后做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变!
如果是前面两种原因,家长只要专注于孩子的习惯培养,孩子坚持每天按时认真的去完成老师的作业,如果实在差的太多,可以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辅导。在这样的坚持之下,到了后期,孩子的成绩就会慢慢的得到提升。在前期,孩子成绩的好坏跟学习习惯是有非常大的关系。
如果孩子的成绩差,是由于家庭教育和孩子的习惯差所引起的。家长就要进行反思了,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变孩子的不好行为习惯,如上课听课的习惯,回家完成作业的习惯,专注度的培养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孩子成绩差的根源。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彻底改变孩子的这种情况。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你家上学的孩子几点吃早餐?六点多起床就吃饭的孩子多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