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贪玩爱看手机!家长说话听不进去,该怎么办?
▍‱孩子叛逆期,贪玩爱看手机!家长说话听不进去,该怎么办?
对子孩子玩手机,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玩手机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点来进行改善!
第一,从大人做起,现在生活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大人每天都在费尽心思的监督孩子得手机使用频率,可是自己却手机不离手!手机成了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下班回家跟家人交流悉数,跟孩子更是没什么交流,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让孩子少玩或者不玩手机,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家人要以身作则,除非特殊工作情况,尽量不要在家长时间玩手机,多跟孩子沟通,聊聊学校的趣事,引导孩子做一些有意义事情或者带孩子出去走走!不要让孩子在无聊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手机,而不是父母的陪伴!
第二,鼓励沟通!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评和监督,特别是叛逆期的孩子,家长更应该采取鼓励试的教育,这里的鼓励不是鼓励孩子玩手机,而是在孩子玩手机频率较前一天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加以表扬和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进步的!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分散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陪孩子做做益智游戏!循序渐进的改善,操之过急,对子叛逆期的孩子来说将会事倍功半!
▍▹孩子叛逆期,贪玩爱看手机!家长说话听不进去,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孩子叛逆,一是孩子玩儿手机,下面就两个问题详细解释。
孩子叛逆
一般情况下,孩子青春期都会有叛逆表现,只是或多或少的现象,家长不需要一直盯着“别家不叛逆”的孩子看,因为他叛逆的时候,你没看到,万万不可理想化。
既然所有孩子都会经过叛逆期,家长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
了解孩子为什么叛逆,每个孩子叛逆的原因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有的可能因为一句话,有的可能因为一件事儿,有的可能因为某次谈话;父母应该了解孩子为何叛逆,是因为我们唠叨?因为我们只盯着孩子学习?因为我们给予的压力太大?因为我们陪孩子时间太短?因为我们习惯贬低、嘲讽孩子?还是什么?理解孩子叛逆,深度理解孩子叛逆的行为,认识到孩子叛逆因为无助、无奈,需要父母的理解、体谅与帮助。行为、语言方式,尽量减少或者消除加剧孩子叛逆的无用功,比如:吼叫、发火、摔东西、批评、隔离等;父母需要耐心,需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式和孩子交流,父母应该把焦点从孩子学习上移到生活、情感上,我们想要的是孩子的健康、快乐,不是孩子的高分数,应该珍惜彼此相互的每一天,切莫因小失大。玩游戏
推荐有这个问题的家长读读《欲罢不能》这本书,里面有详细的解答,从设计游戏原理到如何让人沉迷,从摆脱游戏到回归生活,书中做了很好的诠释。
至于有些人认为读书没用,那么想要进步,如何?听人“瞎说”?看碎片式信息?“侃大山”?我认为都不是系统提升的能力的好方法,但是读书一定是行而有效的好方式,如果家长真的想帮助孩子戒掉游戏或者自己要戒掉游戏的话,读读这本书,会有帮助。
▍↣孩子叛逆期,贪玩爱看手机!家长说话听不进去,该怎么办?
孩子叛逆期,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把握3个原则:(1)委婉,(2)简短,(3)不僵持。
关于孩子贪玩看手机的问题,建议如下:私下统计孩子每天玩手机的总时长,然后进行对比;一旦今天玩的时间比昨天少,便当着全家人的面,表扬孩子自控能力有进步。
话术参考:“孩子,不错,你今天玩手机的时间,比昨天少了10分钟,你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强了!”。
相反,如果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比前一天多了,父母保持沉默,只对少的进行强调,坚持两周,统计效果,有效则继续坚持。
最后,要父母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进行有趣的亲子活动(一起玩游戏等),以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孩子叛逆期,贪玩爱看手机!家长说话听不进去,该怎么办?
我是一位从教23年的小学语文老师,对于孩子叛逆期,贪玩爱看手机,家长说话听不进去,我想先做如下分析:
一、坏处:
1、影响视力
(1)干眼症
长期看手机屏幕,会导致孩子泪膜薄,泪液易蒸发,眼中有异物感,患干眼症。
(2)近视散光
上学期的小学生视力筛查,我们六年级的孩子80%以上都近视了,罪魁祸首是手机。
前几年,六年级孩子体检不是这样的,说明手机对孩子的危害现在越来越大。
2、影响学习和智力发展
我们班有个后进生,平时上课睡觉,晚自习不上,在家通宵打游戏。
他心里面只有游戏,把学习抛之脑后,成绩十分以内,令人痛心。
3、影响长高,甚至致癌
孩子长期玩手机,脊柱会变形,因为缺乏充足的睡眠,孩子很难长到理想的长高。
甚至,因为长期熬夜,导致孩子患癌。
现在患癌人群趋向年轻化,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长期熬夜。
二、对策:
1、隔离法
我家孩子本来也喜欢玩手机,后来,我直接把手机没收啦!
我跟他商量好:只要语文、数学、英语任意一门考了100分,才可以给他玩一天。
一个学期,他只考了六次100分,就玩了六天。
现在对手机也不迷恋了,因为迷恋也没有用,得不到。
2、转移兴趣法
(1)做家务
不能让孩子闲下来,闲下来就想玩手机,可以让他去买菜、做菜、刷碗,让他的业余时间充实起来。
(2)报补习班
可以多报几个补习班,这样他根本就没时间玩手机了,而且还可以练就才艺、开发智力。
(3)锻炼身体
课余时间,家长可以带孩子去锻炼身体。比如跳绳、跑步、爬山、打球等,锻炼他们的体能,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4)增加作业
如果孩子听话,可以给孩子增加一点作业,这样他就没时间玩手机了,还能提高成绩。
(5)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要相信读书的力量。
让孩子多读书,用书中的人和事教育孩子。说不定哪一天,他就醍醐灌顶,不玩手机了。
3、奖励计划
设立不玩手机奖。如果一天内不玩手机,奖励一元。如果玩手机,罚一元。
每晚睡前奖惩,达到目标,立即微信转账给他。否则,转回来。
这个方法很有效。但前提是你每天不能给他零花钱,否则他根本不在乎这一块钱。
总结:
治好孩子的“手机病”已经刻不容缓,家长必须重视起来,否则后患无穷!
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病情”是不同的,家长要多与孩子商量,对症下药,用最有效的方法“治病救人”!
不知我说的对不对,欢迎大家评论交流!
▍┞孩子叛逆期,贪玩爱看手机!家长说话听不进去,该怎么办?
表妹刚上初一,就把青春期的叛逆演绎到了极致,搞得她妈妈不愿意搭理她,她爸爸也因为不知道如何与她沟通而不敢轻易靠近,在经历一次离家出走后,小姨一狠心用一了招,没过多久,表妹就判若两人了。
那段时间的表妹就像一个蜷缩着的刺猬,终日与手机为伴,宁愿自己孤独也不愿别人靠近。
表妹长得乖巧喜人,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气质,从小就是大家族里团宠的对象,小姨一家更是对这个小公主百般疼爱。
这样也直接导致表妹多少有点娇惯蛮横,不讲道理。表妹整个小学阶段都表现得很顺从听话,成绩也还不错,但是进入初中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身边同学的影响,沾染上了不少不良习惯。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表妹爱上了手机游戏,周末也不再是从前那个爱阅读的孩子,而是和同学约在一起玩游戏。游戏的过程中,遇上一些不太如意的时候,还会直接爆粗口。
小姨和小姨夫不知为此和表妹说了多少次,从刚开始的和颜悦色,到后来的声色俱厉,再到后来的勃然大怒,可是不管小姨和小姨夫怎么的苦口婆心,表妹一点也领情,每次都是不欢而散,家里的火药味也日渐浓郁,随时都存在爆发的可能。
又是一个周末,表妹吃过晚饭就抱着手机躺在沙发上,先是刷了会视频,然后开始用微信联系同学玩游戏。
小姨让她陪他们出去散步,表妹表示不去。小姨叮嘱她玩30分钟就不要玩了,表妹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
等小姨和小姨夫散步回来,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表妹还躺在沙发上玩游戏,小姨催促到:该洗澡睡觉了。可是表妹像没听见似的,对着手机喊:军,从后面攻,小心左边……你是猪啊!……紧接着,一连串不太文雅的词挤进了小姨的耳朵里。
小姨一阵莫名其妙,看着满脸不平气的表妹,就那么懒散而又邋遢的窝在沙发里,一股怒火在小姨的心里升腾起来,压也压不住。
小姨嘶吼道:让你去洗澡睡了,听不懂吗!你看你那样子,还像不像个学生,我都替你臊得慌!
表妹也不示弱,厉声说道:你烦不烦呀!知道了,一会儿就去睡了。
站在一旁一直没说话的小姨夫已经气得眼冒绿光了,不等小姨再说话,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夺过表妹手里的手机,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瞬间,手机裂成了两半,手机的话筒里还在叫着:哎,你这白痴,快点啊……
小姨夫恶狠狠地用脚使劲踩着手机:白痴!玩手机能当饭吃,一群傻子。
表妹略感惊恐,不过很快就以一种愤怒的眼神看着小姨夫,大声质问道:你才是傻子,你凭什么抢我的手机!一边说一边大哭起来。
小姨夫沉闷地说了一句:赶紧去洗了睡觉,以后不许玩手机了。
表妹腾的一下站起来,愤怒地看了一眼小姨夫,气冲冲地往厕所走去。
本来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是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让小姨后怕不已!
小姨被一阵手机铃声惊醒,迷糊中接起电话,有气无力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喂”,对方说了一句话,让小姨瞬间清醒。
“你好,我是XX的妈妈,你女儿在我们家,我已经安排她们睡下了,你也不要太担心……”电话里的声音清脆婉转,而小姨却早已惊得不能自已。
小姨迅速地来到表妹的房间,发现门开着,表妹并不在房间里;又看见客厅里的小灯亮着,她跑到客厅,也没看见表妹。
小姨夫也跟着来到客厅,小姨看着小姨夫,双腿一软,瘫倒在沙发上,眼泪无声地掉落下来。
原来,表妹的手机被小姨夫生气摔了后,心里一直憋着气,进了卧室躺在床上越想越生气,觉得父母太讨人厌,觉得家里没有温暖。越这样想,思想就越偏激,她甚至觉得爸爸妈妈一点也不爱她,她想离家出走。
于是,趁着小姨和小姨夫睡着了,就偷偷开门出去了。可是三更半夜的,她能去哪儿呢?凭着一股子怒气出来后,才发现没地方可去,她就联系她的同学,到同学家去了。
同学妈妈了解情况后,让她给小姨打个电话,可是她却固执地不打,也不让同学家长大。没办法,同学家长安排她俩睡下后,才悄悄给小姨打了电话。
发生了这样的事,让小姨后怕不已。深思熟虑后,她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小姨和小姨夫带上一些水果就往表妹同学家去了,一是登门道谢;二是接表妹回家。
表妹扭扭捏捏不太想回家,却也拗不过面子,不情不愿地跟着小姨和小姨夫回家了。
到家后,小姨让表妹坐在沙发上,自己坐在她的旁边,小姨夫坐在沙发对面的小板凳上。
小姨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表妹,小姨夫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空气仿佛静止了一般,只听得见呼吸的声音。
沉默了一会儿后,小姨从茶几上的一个袋子里拿出一个手机盒,这是小姨和小姨夫去表妹同学家之前到商场买的一个新手机。小姨把手机盒递到表妹面前说:昨天爸爸太冲动了,不应该摔你的手机,为了弥补这个错误,爸爸今天专程去给你买了一个新的手机,你看看喜不喜欢。
表妹有点吃惊,抬起头看了一眼手机,又看了一下小姨夫。当眼光和小姨夫的眼光碰上的时候,表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只听小姨夫说到:昨天是我不对,对不起,不应该摔你的手机。
表妹听见小姨夫这样说,本来就觉得不好意思,这下更难为情了,头越来越低,勉强地“嗯”了一声。
看着表妹的反应,小姨接着说:给你买这个新手机,我也有一个条件。说完又是一阵沉默。
表妹略感诧异地抬起头来盯着小姨,小姨这才缓缓地说到:条件就是你必须教我打游戏!
表妹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可是看着小姨一脸真诚的表情,表妹扑哧一笑:好呀,这完全是小意思嘛。
小姨学游戏是真的,她为了学好游戏甚至还请了年假,白天打,晚上打,一直打到表妹不耐烦。
刚开始,小姨不懂的就让表妹教她,打了几天下来,小姨的游戏水平也是日渐高涨。四处约战,甚至为了打游戏都顾不上做饭了。
那段时间表妹正好也放暑假了,小姨打游戏顾不上做饭,小姨夫中午在单位吃,中午就小姨和她在家,小姨没时间做,肚子饿了咋办?只有自己做呗。
然后正在游戏中博斗的小姨还不忘叮嘱到:顺便也给我的一起做了,贴着你吃……
次数多了后,表妹难免会产生不悦,有时还会埋怨小姨到:有那么好玩吗!
小姨倒也不理会她,自顾自地玩得不亦乐乎。表妹后来说那段时间,她就感觉自己是大人,而小姨才是小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姨的手机经常不见,要打游戏的时候才发现手机不见了,这让小姨大为恼火。就小姨和表妹两个人在家,手机不见了,自然会问表妹,表妹每次都回答说不知道,还不忘加一句:少看手机,少玩游戏!
偶尔表妹会跟小姨说:其实游戏也没啥好玩的,偶尔玩感觉还不错,但是不玩手机的时候也可以做很多有意思的事。
每当表妹苦口婆心地“教训”小姨的时候,小姨总是一副谦卑上进的样子,就好像在说:好的,听你的,我一定改。
没过多长时间,表妹很少玩手机了,小姨也不再热衷于约战了。一日三餐间,一杯饮料,一本书的日子也很惬意舒适;偶尔母女俩也去登登山,周末小姨夫放假,一家三口到郊外野餐;走下亲、访下友,表妹的叛逆也在不知不觉间收起了锋芒。
叛逆期的孩子贪玩爱看手机,听不进家长的话,怎么办?
从表妹的事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1.孩子叛逆让他叛逆好了。
青春叛逆不是坏事,正好说明孩子正在努力成长,家长不能在这个时候拖后腿。因为对于孩子的教育,遵循的不二法则就是堵不如疏,叛逆是一场涅槃重生,是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经过程。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就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去试错吧。
2.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讲道理,更不要硬碰硬。
和青春期的孩子讲道理,那就是给自己找事做,因为孩子能听进去的,少之又少。青春期的孩子要独立,要自由,要挣脱家长的摆步而独成一体,首先就会从心理上拒绝家长的干涉,哪怕只是语言的干扰。
所以,更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因为你不知道孩子接下来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冲动是青春期孩子的一大特性,他们看空一切,包括生命。
3.指引青春期的孩子,行动是最有力的工具。
小姨也曾对表妹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也曾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最后证明,那些精力都是白搭。对表妹最有力的指引还是最后小姨的亲身示范,颇有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的意思。
4.千人千面,不同的孩子适用不同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但他们对青春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对成长的期待又是那么的相像。在引导孩子这一方面,家长们有一点也是相同的,那就是做好榜样的力量,你的今天很有可能就是孩子的明天,你想要孩子做什么,你首先就去做什么。
写在最后:
教育是深刻的,也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
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然后遵循孩子的个体差异。
还有就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理解和尊重,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让他们大胆地去试错,这是他们成长的必经路,也是促使他们成长得更好的最有力手段。
大家好,我是@文茵妈妈,爱孩子、爱生活,也爱正在看文字的你[心][心][心]
你的点赞评论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比心][比心][比心]
------------------
推荐阅读:
如果教师工作满三十年允许提前退休,你会申请提前退休吗?为什么?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