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为什么我们在吃等同于动物尸体的肉时没有恶心感?
▍|在心理学上,为什么我们在吃等同于动物尸体的肉时没有恶心感?
第一点大概是没看屠宰过程吧。现在的肉都是处理好的,有些甚至都是包装的十分精美。
我家是农村的,以前养过猪,小学的时候,具体记不清了,但还记得那是目睹了杀猪的现场,尼玛,血淋淋的,一刀从喉咙捅下去,血就飙出来了,那个时候还小,不懂什么生啊死啊,但也许是因为阴影,那头猪杀了后,一口都没吃,连续吃了好几年的素,才慢慢好起来。
第二点也许是因为下意识。
人类会对可爱的东西施以同情,就比如说猫猫狗狗之类的,这些虽然也有人吃,但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下意识认为这些是宠物,不是食物,而猪、牛、鱼、鸡之类的,从古至今,人类都是把它们当作食物来饲养的,所以比起尸体这个称谓,食物更能体现他们的定位。
尸体,大多数人第一个想法是,哪个人死了?而不是哪个动物。
如果有一天,有哪个碎尸狂把人类的躯体搅碎,在混在其他动物的肉末里,应该没有一个人回去怀疑,肯定是高高兴兴的吃掉,因为是下意识的以为这是食物,而不是尸体。
所以有两点,一点是因为没有亲自看见其残忍,第二点是因为从小的认知。
最重要的一点是……
你能拒绝得了这些的?
♪───O(≧∇≦)O────♪
管它是不是尸体,吃了再说!
▍↻在心理学上,为什么我们在吃等同于动物尸体的肉时没有恶心感?
动物和植物本质上都是生物。你吃米实际等同于水稻的胎儿,你吃水果蔬菜,等同于吃植物的子宫。为什么不恶心?因为植物不会动,不能与人交流,并且存在的形式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你没把他当成生命看,你认为人类采集果实,耕种作物就是为了吃的,所以不恶心。反过来看,吃动物的肉,也就是你所说的尸体,就像吃植物的根茎,枝叶等等,人类捕猎,饲养动物同样也是为了吃的,所以有什么好恶心的?归根结底,吃肉也好,吃素也罢,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热量,让自己活下去。
▍☛在心理学上,为什么我们在吃等同于动物尸体的肉时没有恶心感?
问题:
在心理学上,为什么我们在吃肉(等同于动物尸体)时没有恶心感?
回答:
我是于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在自然进化中,我们会发现和人类一样的杂食性动物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分布范围广,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因地制宜的寻找到可以替代的食物来延续生命。而单一食性的动物,它们往往会受限于食物的分布区域,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出现大量灭绝。人类不仅杂食,而且利用了火和工具,将食物链进一步扩大,从而将人类基因的轨迹繁衍遍布全球。恩格斯就曾经说过:“请素食主义者先生们原谅,如果不吃肉,人是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的。”相信生物进化论的科学家们,能够更好的解释这句话的由来。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集体潜意识。
这是深植于我们的心灵深处的原始本能,由人类祖先在进化的过程中,集体经验所产生的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处于人类精神的最低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它在个体一生中从未被意识到,是经由人类遗传基因代代相传来的。所以,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他就会本能的产生对食物的欲望,而这些欲望中就已经包括了对甜的、荤的、香的等的味觉向往。这是我们的原始老祖宗在几百万年以前传递给我们的讯号,没有为什么,只有本能。
接下来再介绍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心锚”。
它是条件反射的一种形式,指在内心中将某种情绪与某个行为或情境建立了链接,当这个行为或情境再次出现时,就会条件反射的产生对应的某种情绪。比如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等。
为什么要介绍“心锚”呢?因为“尸体”这个情境会令人条件反射的产生“恶心感”。记得有一次请外国友人吃上海本帮菜,出于中方人士的口味习惯,我们点了一份“草头圈子”。席间,外国友人饶有兴趣地品尝了浓油赤酱的“圈子”,一边品味一边问:“What’s this?”我们坦诚地用百度翻译写上“猪大肠”翻给他看。瞬间,他的笑容凝固了,我想大概是出于礼貌,他硬生生地将这口圈子咽了下去,迅速地抿了一口酒,鼓囊了一句:“It's amazing!”之后就再也不敢乱碰他不认识的菜了。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心锚”的条件反射与本能反应的前后差别。
本能是无需学习生来就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而心锚是后天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所以,恶心感的产生在我们的大脑中是经过了“吃肉=吃动物尸体”这样的后天学习,压制住了本能的欲望,而形成的更高级的精神品味。也所以,大多数饮食男女对于我们惯常吃的肉类不会有恶心感。(但有些暗黑料理的肉类只怕想象一下都会恶心吧!可是依旧对于某些人来说却是美味……)
作者简介
于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咨询领域:情绪困扰、人际交往、职场压力、个人成长、儿童青少年成长困惑等。善于通过聆听、叙事等互动模式,协助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发掘自身的资源与力量。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在心理学上,为什么我们在吃等同于动物尸体的肉时没有恶心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对有些东西干道恶心,可能是进化的结果。恶心可能可以帮助我们规避潜在的危险,比如:寄生虫,毒素。
之所以在吃肉时不会感到恶心,也是因为进化的结果,在我们的进化之中,已经把肉类当做了干净的、健康的东西。但在不同文化中,人们对肉的恶心程度也不同。
人类为什么会感到恶心
达尔文在自己的著作中《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记录了自己的一次经历:当达尔文在南美洲火地岛上正在吃腌肉时,一个本地土著不小心用手碰到了腌肉,达尔文瞬间觉得自己正在吃的肉非常恶心。
对此,达尔文总结了令人感到恶心时的三个重要因素:
恶心可能会被某个事情触发,比如:食物,动作等。每个人都会感到恶心;不同文化下,人类对恶心的感受不同。比如:印度人认为牛尿可以治疗许多疾病,所以他们会把牛尿当成圣物,制作成食物。但其他国家的人则会对牛尿制品感到恶心。
(看到这个场景,你一定会感到恶心吧)
还有,在太平洋岛国新内几亚的原始森林中,生活着一些食人族,由于岛上能量匮乏,尤其是蛋白质尤其匮乏,以至于它们会食用自己亲人的遗骸。在他们的文化中,食人并不会让他们感到恶心,这是因为他们认为把亲人吃到肚子里,亲人就不会离开。
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是否会令人感到恶心,受文化影响较大,如果一个文明中认为吃肉是一件恶心的事情,那么当地人看到肉类时也会感到恶心。比如:虔诚的宗教徒认为吃肉是杀生,所以他们吃到肉类时会感到恶心。
为什么大多数人吃肉时不会恶心?
虽然有一小部分人吃肉时会感到恶心,但大多数人吃肉时还是保持着很开心的心情。那为什么大多数人吃肉并不会感到恶心呢?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要求实验对象从超过70个不同物体或者场景中选择出令人感到恶心的物体或者场景,比如:触摸无毛猫。
通过这些实验对象的反应,科学家们总结出了6类令人感到恶心的事情。
不卫生的东西害虫以及昆虫过激性行为(比如:滥交,SM)奇怪或者不规则的东西(比如:毁容者,截肢的身体)病变的肢体腐烂的植物或者动物通过这6种令人感到恶心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动物都或多或少会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比如:腐烂的植物或者动物。
我们知道,生物在腐烂时,会有许多微生物在这里分解有机物,而微生物在分解过程中,会形成许多有毒物质,比如:神经毒素,血液毒素等,这些毒素很可能会导致人类死亡或者受伤。
在过去,人类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一旦误食这些食物很可能会导致死亡,久而久之,一些对这些东西感到不恶心的人类,会因为摄入过多的有害物质而死亡;留下了一些看到这些物质就恶心,从而远离这些食物的人类。
另外,过激的性行为之所以也会令人恶心,是因为人类在繁衍后代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会更倾向于选择基因优秀且身体健康的个体,而过激性行为很可能会导致疾病通过性传播,从而导致人类个体患病,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有一部分人演化出了对过激性行为感到恶心的行为。
人类吃肉时之所以不会感到恶心,是因为吃肉并不会威胁人类健康,反而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能量。据研究发现,一粒鱼籽的热量相当于25颗浆果的热量。
而且,新鲜的肉类并不含有生物毒素,不会导致人类因此而中毒。在这种调节机制下,人类逐渐适应了肉类,所以看到肉类时不会感到恶心。
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发展,很多人接触到的肉类要么是经过处理的肉类,要么是烘焙之后的肉类,很少会见到屠宰场的牲畜,如果让他们见到牲畜被屠宰的过程,可能他们在看到肉类时也会感到恶心。
总结
恶心是人类为了保护自身而演化的一种身体调节机制,但在不同文化中,人类对同一种食物的恶心程度不同。
之所以对肉类不会感到恶心,是因为新鲜的肉类会帮助人类获得能量,但不新鲜的肉类则会损害人类健康,所以人类会对腐败的肉类感到恶心。另外,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已经适应了肉类食物,所以不会感到恶心,反而很有食欲。
▍☀在心理学上,为什么我们在吃等同于动物尸体的肉时没有恶心感?
我会有吃尸块的感觉,有时候办公室同事点一整只的原味鸡,他们饿狼似的撕扯着肉,我就觉得在分尸,瞬间有一种恶心感。我还没有完全吃素,但大块一点的肉和骨头我都吃不下,会反胃。另外我一直觉得动物太可怜了,有些猪和鸡鸭,它们都很可爱,但一想到它们即将被吃掉,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那些整车运送的猪羊和鸡鸭鹅,眼睛里满是单纯,还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的世界,它们不知道自己正被送往屠宰场,生命即将结束。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精神病是遗传的还是刺激出来的?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