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心理学真的能洞察人心吗?
▍✑学了心理学真的能洞察人心吗?
Hi,我是心理老师董一诺。我是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临床心理学硕士,现在从事心理学科普的工作,可谓一般人眼中那个“学心理学的人”。一般新认识的朋友听说我是学心理学的,都会两眼发亮,我一般会在他们开口之前先表明:“我不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也不解梦,更不算命”。这时就会收获不屑或者失望的眼神:“那你学心理学有啥用呢?”
前一段时间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推荐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我推荐的第一本就是我们心理学界的定海神针《对伪心理学说不》。大家对心理学的认知,很多还是来自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甚至还有一些是来自无良奸商的营销骗术,这些节目经常把心理学吹得神乎其神,这样很容易让人忽略心理学是一门会用到统计、医学、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的跨学科科学。在不少人心中,心理学成了一种玄而又玄的存在,这其实对心理学很大的误解,也说明我们的科普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心理学确实是一种描述、解释、预测的科学,确实可能有助于人们根据对方的行为模式来推测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动机背后的情绪-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也可以反过来预测他将来可能采取的行动,但这都是基于观察者掌握了大量有效信息的前提下,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另外心理学上的很多研究是大概率的行为,比如儿童成长发展规律,一般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第一反抗期。那么有没有孩子一岁就进入呢?有没有孩子三岁才进入呢?有没有孩子永远都不进入呢?其实都是有可能的。他只是说大部分的孩子在大概率上在两岁多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您要是拿着一个孩子的特例来证明这个理论是不对就是以偏概全的、不科学的。
同理,通过某一个孤立的证据就断言“这个行为一定表现了你的某种心理”也是以偏概全的,因此我们自然无法对着陌生人看出他在想什么。
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学了心理学真的能洞察人心吗?
写一下,也记录一下昨天和一个朋友聊到的内容。
他是一个正在学习心理学的朋友,同时他并不想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也非完全出于兴趣爱好。用他的话讲就是:我希望在家人和朋友需要的时候能帮上忙。
对于为什么学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有的是觉得想解决自己的问题;有的是想解决亲友的问题;有的是出于兴趣爱好;有的始于神秘未知;还有的就是想洞察人心……
还有很多学心理学的理由,但是就洞察人心这点来说。
在我的理解当中,为了洞察人心而学心理学,本身就是一种认为自己可以“全能”的错觉。我称之为“全能感错觉”。
曾经我在一个讲座上听到这么一句话(大概意思):“人最大的安全感来自于控制一切他想控制的……”当我们失去控制感就会感到不安,为了控制一切,我们则幻想着自己全能,洞察人心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全能。
回到主题,学心理学能洞察人心吗?
我想是不能的!!!
心理学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新的角度,就像我们拿哲学去理解某个事物一样,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角度下肯定是不一样的,心理学也是如此。他会给你新的角度,但得出的东西依然是主观的,是我们自身理解的,而非对方告诉你的。
举个例子,一个人捂着肚子,常规的想可能是肚子痛,心理学的想可能是肚子饿,哲学的想可能是在感受肚子的活动,不管是什么,这三者都是我们的主观想法,可能你会猜对,但也仅仅是因为猜对了。
▍✸学了心理学真的能洞察人心吗?
曾经有个笑话,说你的专业毕业后是干嘛的。有人说他是学人力资源的,毕业后就是人贩子;有个学心理学的就回了一句说,我是学心理学的,毕业以后去去广场上摆摊算卦。关于算卦这个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说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很广,也包括像很多人都很在意的“他是不是知道我在想什么”,如果你对这个很感兴趣,可以去看看美剧《lie to me》。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一部剧,这里研究的就是传说中的微表情,通过一个人的眼神、眉毛的高低、眼角的皱纹、说话时身体的动作,甚至打电话时说话的声音强弱、语气等等去判断他有没有说谎,当然这也是需要长期专业的训练,个人感觉这个也需要天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很多: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智力、情绪智力、学习心理、动机、需要这些看似很平常的东西;当然很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智力的发展、道德水平的发展;关于生活中的心理学,怎样让人过的更幸福(参考哈佛大学幸福课),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灾难,生活中的压力;关于我们的人格特质,像是最近经常看到的INFJ型人格;对于心理障碍的研究,抑郁、焦虑等等生活中的一些神经症以及如何去应对;也会研究社会的或者说群体的心理状态,像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心理学让自己成长,更符合自己的期待,提高自己的心理免疫力,更加轻松自如的应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更好的跟身边的人沟通和交流,make life better。如果真的像《lie to me》里的主人公一样随时看到谎言和真相也挺难的,因为你要守住好多好的的秘密。
▍◗学了心理学真的能洞察人心吗?
不是。
一眼看穿只存在小说影视中。
现实生活里,想要看穿一个人,需要大量的信息数据处理,并非是一眼就看穿。
▍▸学了心理学真的能洞察人心吗?
北京心之爱心理咨询师,孙恩:
学心理学的人,能在多大程度上看懂别人,主要取决于他接受的训练。
比如,认知行为疗法的训练。
认知疗法认为,一个人会存在一些最深层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会间接的衍生出中间信念,中间信念则带动着一个人对各种事物的自动化思维。那么熟练的人,在看到他人最浅层的自动化思维时,就有可能了解到这个人最底层的核心信念,对于经验和训练足够多的人来说,这是有可能的。
再比如,还有一些心理疗法,很注重共情能力的训练。
共情能力主要就是指,体会他人的情绪,这个训练过程需要从体会自身的种种情绪变化开始,了解到一些情绪变化的规律,比如说恐惧可能会带来愤怒,感到挫败时可能会否认,压抑的下面可能潜藏着悲伤,因为熟悉这一类的情绪规律,且自身对情绪感知的更细微,所以可能在见到一个人表层的情绪是,是能够感知到其底层的情绪的。
再比如,有一些心理学注重对人格进行分析,这些理论会将常见的人格总结描绘出来,分析出每种人格可能会存在哪些心理防御机制,在关系中的常见表现如何,情绪情感模式是怎样的,长期接受训练并实践的工作者,就可以更快的把握到对方的整体人格发展水平,理解其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或是理解对方在关系中的需要,这些是可以做到的。
应该说,这些可以做到,仅仅是大量的学习和训练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学多么的神秘,很多事情也是做不到的,比如一下子知道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一下子就知道我有没有问题,马上给我一个某事情的解决方案等,而且对于学习心理学的人来说,仍会有自己的烦恼、情绪、困扰。
很多时候学习心理学,也是为了自助。自助到一定程度,开始能够助人,自助助人的经验越来越多,则对某类问题就会比较熟悉,但并不代表着像神仙一眼可以看穿别人,只是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有一定熟练程度而已。
------------------
推荐阅读:
岳飞抗金时,“呼杨高郑”家的后人在哪里?难道只有高宠一个吗?
上一篇:最严重的心脏病有哪几种?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