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启功在报纸上练字与宣纸上写的有区别吗?这是为什么?
▍╎看看启功在报纸上练字与宣纸上写的有区别吗?这是为什么?
古人很有意思,养的鹤死了,葬了不说,还写了一篇文章,并让人刻了一块碑,于是留下了名扬千古的“大字之祖”《瘗鹤铭》。
换作今人,怕是要做成一锅火锅,开上一瓶茅台,正好大快朵颐一番。
说是“大字之祖”,其实今天来看,也就十公分见方,实在算不上大。但在古时,纸张稀缺,人们大都写蝇头小字,十公分的字可是大得不能再大了。
回到题目中的三个字,看起来似乎有点启先生的意思,但我总感觉不是他的字。
你看那撇出的几笔,像不像一根根针?气竭声嘶,全无回味,哪像书法大家所为?启先生虽也有露锋长撇,但他以腕力送到,出锋处尚留三分力,所以饱满而充实。不信你看下面的“少”字。
再如“鹤”字,右上三横,横后折笔牵出,三画几乎一横一样,一点变化都没有。
好在启功先生与《瘗鹤铭》也算有缘,写过几首与之相关的诗和作品,罗列如下,大家自行比较。
也许有人说,启先生会不会是按《瘗鹤铭》的风格写的?那更不对,《瘗鹤铭》是圆笔大字,含有篆隶意味,意态雍容,格调高雅。题目中三字与之完全不同。
再说说在书报上练字吧。
旧书报用来练字是个好方法,我们小时候都用过。它具有一定吸墨性,又不用花钱,不用来练字似乎都觉得可惜。
但需要注意的是,其洇墨效果不如宣纸,故长期用报纸练字,乍一用宣纸,肯定不习惯,宣纸的掌控难度要大很多。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的是纸的生熟的问题。写王铎一路,要追求墨气淋漓的感觉,必须用生纸;而写董其昌一路,要追求墨色散淡的意味,非熟纸莫属。报纸可归入熟纸一类,虽然它与宣纸工艺不同。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看看启功在报纸上练字与宣纸上写的有区别吗?这是为什么?
仔细看了启功先生的这三个字,是给著名的大字碑刻《瘗鹤铭》题写的标签,这个也未必是在报纸上写的,更像是在一本书上写的。
这三个字和启功先生往常的书法风格有一点不同,就是写的更加的大气、开放了,写成这样肯定是收到了《瘗鹤铭》这块碑刻本身书法风格的影响,刚欣赏完这块碑贴,书法风格会自然的往这块碑上面靠,这是书法家经常遇到的事情,很正常。
另一方面,由于这三个字不是在宣纸,而是在报纸或者书上面写的,纸张看起来并不洇墨,写完以后墨汁堆积在上面,干了以后,书法的笔画会显得乌黑发亮,给人以厚重的感觉。
加上白纸或者书纸的表面比较家光滑,写出来的字的四周的边缘线也非常的流畅,很是顺滑,笔画的力度也非常的强劲。
虽然这幅作品和启功先生平时的书法风格有所不同,但基本也是大同小异,只是纸张的不同让书法的风格有了一点的差异,但是总体上还是一致的。
最终决定书法水平的并不是纸笔,而是书写着的技法和功力。
你觉得呢?
谢谢邀请,欢迎关注。
▍↽看看启功在报纸上练字与宣纸上写的有区别吗?这是为什么?
这几个字不是在报纸上写的,而是在废弃的书刊上写的。书刊用纸与报纸相比吸水性更差,与宣纸相比就更没法比了。区别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纸张的性能决定的;一个是书写时候的状态决定的。
纸张性能
书法用纸一般都是生宣,或者有用半生半熟的宣纸,写小楷一般是熟宣。用宣纸书写的作品,墨迹线条的边缘因为洇水会比较润,但是有些地方的用笔也因为宣纸吸水性强,容易出现飞白用笔。
而在废弃书刊上的写字,因为洇水性低,所以笔锋边缘就会比较锐利、清晰,一些牵丝非常明显。也比较不容易出现飞白书,墨色看起来更加浓重。
书写时候的状态
在这种废弃纸张上书写的时候,是书家很放松的一种自然书写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书写,比正式创作作品时更加放松,因此也更有另外一种逸趣,这种自然书写状态,才真的能反映一个书家的水平。
历代那些名家流传下来的各种书帖,基本上都是草稿或者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信札,都是一种日常自然书写的状态,因此更能显示书家的性情、学识、修养。苏轼所说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启功先生因为自己也经常收集一些古代法帖的拓本,他会把这些拓本汇聚成册,自己常用废弃书刊来“包书皮”,这“瘗鹤铭”几个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非常喜欢启功先生的这些手稿、信札作品,而很多其他书法家刻意创作的一些作品,看起来也不错,但总是多了很多有意而为的刻意成份,缺少了一种自然意趣。
▍⇒看看启功在报纸上练字与宣纸上写的有区别吗?这是为什么?
我是一人。这个问题,问法奇奇怪怪。
报纸和宣纸没有可以比较的点,废旧报纸或者书本杂志并不是练字的“新大陆”。《瘗鹤铭》一直有争议,提问者是不是想问其他的。
启功(1912-2005),清雍正帝的第九代孙,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
启功先生在当代书法地位非常高,启功体也被做成电脑字体,经常出现在印刷品和电视电影中。大部分人对”启功体“的评价不错,至少觉得有美感。
启功先生的”启功体“,毛笔和硬笔都能写,而且都有一定的美感。”启功体“是比较不挑毛笔和硬笔,因为启功体基本笔画较弱,但是字的结构非常优秀。
提问者所说的是这张纸,相当于于一个”便签“。就是普通的一张旧纸,不过上面印,肯定是认真写的。
从这张纸的内容,启功和《瘗鹤铭》,我个人觉得提问者想问的是《瘗鹤铭》。
《瘗鹤铭》是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楷书书法作品、摩崖石刻,其书者传为南朝梁的书法家陶弘景。原石刻因山崩坠入江中,后打捞出,只存五残石,现陈列于江苏省镇江焦山碑林中。
《瘗鹤铭》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隋唐以来楷书典范之一,被历代书家推为“大字之祖”。
黄庭坚说过:大字无过瘗鹤铭。2010年黄庭坚《砥柱铭》,拍出人民币4.368亿元。
上图黄庭坚《砥柱铭》局部,黄庭坚看了《瘗鹤铭》,写出的字是上图这样的。
不管再怎么吹捧《瘗鹤铭》,也不管再怎么说自己研究《瘗鹤铭》,还是要看你的字写的是什么样的。
一人有感
练字在废旧报纸书本杂志并不比在书法用纸上好,不是多么值得说的事情。
启功先生在自己的《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中第29首,写的瘗鹤铭与张猛龙碑,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书法可以学习的点很多,但是要找对关注的点。《瘗鹤铭》就在那,看过研究过《瘗鹤铭》很正常,但黄庭坚只有一个。你看到多少不是靠说,而是看你的字。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2月4日沪。
▍┩看看启功在报纸上练字与宣纸上写的有区别吗?这是为什么?
启功先生在报纸上写的这几个字,我觉得很好,而且这报纸有些泛黄,更显得启功先生的书法古朴,多厚有力!
说到报纸,这是一种相对现在来说比较“古老”的信息传播介质,在传统媒体中,报纸充当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很多人常常喜欢用废旧的报纸来写字,作画,这一是因为习惯,二是因为很多人为了节约纸张,那么练习书画的时候就在废旧的报纸上进行了。
苏东坡说,笔墨纸砚皆极精良,乃是人生一大乐事,现在学习书画的人,大概不会在意纸张的节约,而且很多人还用的是极好的纸,要知道,在以前写字,练习几乎是不可能用宣纸的,用得最多的就是废旧的报纸。
记得田蕴章说过他小的时候写字还是到大街上捡纸写字,这是今天的书画学习者能够想象的吗?并且他还说他在二十五岁之前没有用宣纸写过字,这也是今天的我们不能想象的,现在我们是笔墨纸砚都很齐全,精良,但是却没有下足够的功夫。
真正的书法家写字虽说“不择纸笔”,但是总有自己用得顺手的纸和笔,就说启功先生吧,他从上个世纪走来,人生阅历丰富,也有过很多的坎坷,曾经也家道中落,在特殊时期,他可不就是用报纸写字么?启功先生是书法大家,他在报纸上写的字同样精彩,而且启功先生喜欢用羊毫,要知道羊毫是比较软的,而启功先生写出来的字却是劲挺的,这功力就非同一般了!
但实事求是地说,在报纸上和宣纸上写字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报纸本就不是为了写字的,而且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而宣纸是专为书画而生得,它肯定有适应毛笔书写的特点。
给我的感觉是在宣纸上书写,因为宣纸吸墨,因此写出来的字显得厚实,很有质感,但是报纸在这方面就有些不如宣纸了,毛笔写过,总是感觉墨水浮在表面,整个字显得轻浮。
再者,报纸上面有字,如果再写上字的话,看起来就有些让人眼花缭乱,而白白净净的宣纸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总的来说,练习书法用毛边纸比较合适,书写作品那自然是用宣纸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