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简单讲讲唐朝的战绩,就讲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战绩:
公元630年,唐朝灭了东突厥,生俘了他们的颉利可汗。
东突厥是什么呢?东突厥是隋朝时期就威胁中原的游牧民族政权。历史称他们为“北到大海,南至阴山,控弦三十余万。伊古以来,夷狄之盛,未曾有也”,是历史上空前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
然而就这么个政权,在唐朝建国几十年后就被灭掉。他们的颉利可汗被抓到长安,封了一个官,在高祖李渊(此时已经退位为太上皇)的酒席上站在一边倒酒。李渊还让他跳舞助兴。
公元635年,唐灭吐谷浑,其首领慕容伏允上吊自杀,儿子降唐。
公元640年,唐朝灭了高昌,国王文泰兄听说唐军来了,活活吓死了。
公元646年,唐灭薛廷陀,伊特勿失可汗被俘虏。
公元648年,唐灭龟兹,先任龟兹王被斩首,继任被带回长安。
公元650年,车鼻可汗被唐军俘虏,押送长安。
公元657年,唐朝灭西突厥,沙钵罗可汗被俘虏,押送洛阳。
公元660年,唐朝灭百济,百济王全家被打包送洛阳。
公元668年,唐灭高句丽,高句丽国王被押送长安。
唐朝对待周围的国家,能够做到“霸而不暴”,打仗说打仗,讲理说讲理。唐朝对周边国家并不恃强凌弱,就算打赢了,也不过是把他们的国王抓到长安,封一个官让他们养老而已。
而唐朝的军队,是什么样的呢?
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第一次交手,就是在唐朝。
当时的日本人见到的唐朝武士是这样的:
如果有朋友爱看历史电影的话,可能会奇怪,这不是日本古代武士吗?
日本武士的确在古代爱打扮成这样,但是他们不是首创,只不过是cosplay了唐朝武士而已。
公元663年,唐朝和日本(当时还叫倭国)都介入了朝鲜半岛的内战,双方在白江口爆发水战。唐朝军队一万两千人,有一百七十艘战船,日本军队四万三千人,有一千多艘战船。
然而战争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日本拥有着兵力、船只的数倍优势,却被唐军打的满地找牙。日本人惊讶的发现他们的武器打不穿唐军的盔甲——唐军当时的盔甲是双层缝制的,非常严密。而日本当时落后的连文字都没有,冶金技术可想而知。唐朝的船只大小是日本的几十倍,双方交战时一些唐军甚至都不用搏斗,直接开船碾过去。
白江口之战后,日本人觉得自己在跟外星人打仗。日军主帅阵亡,将领死的死伤的伤,士兵被打的连武器都不要了。从此日本再也没敢跟唐朝挑衅过,跪舔了中国几百年。
唐朝对于周边国家来说,是一种全方位的碾压级优势。无论是军队制度、士兵士气、武器装备、指挥体系等等,都极为先进,所以百战百胜。
在这种强大的军事实力下,资治通鉴记载,连当时中国唐朝周边的野人酋长,想坐稳位置,都要等待着长安给他配发印玺和旗帜。当时的长安,基本就跟联合国总部差不多,是世界各国的交流中心,还充当国际仲裁法院,国际军事法庭的职责。
另外,唐朝的长安,曾经装过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个逼。
唐朝长安城西北,有一个门叫做开远门。当时的出城向西北方向去的人,一定要经过开远门。
而在开远门外,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是大书法家虞世南的手笔,写的是:
“西极道九千九百里,以示戎人不做万里之行。”
什么意思呢?
古人相信“万里长征人未还”,过去交通落后,离家万里,真的就一辈子回不来了。
意思就是,从这里向西到唐朝的最西边境,不过九千九百里,你们放心去吧,回得来!
实际上,这块碑在说谎。根据司马光的记载:“是时中国盛强,自开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两千里”,要想西走一万两千里才能走到最西边境(唐朝一里约450米)。
那么唐朝西部边境究竟在哪呢?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曾经设立了一个地方行政机构叫做“波斯都护府”。
波斯都护府在什么地方?
在今天的阿富汗和伊朗边境上——
而李白写过一句诗叫做“洗兵条支海上波”,“条支海”是哪里?是今天的波斯湾。
也就是说,唐朝军队曾经在波斯湾战斗过……
▍▵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有句话叫,强不强,全靠同行的衬托。
没办法,唐朝真的强,强到唐僧直到出了两界山妖怪才敢出现,一句“贫僧来自东土大唐”,其他国家的国王立马提上裤子亲自出来接引;强到东突厥颉利可汗在宴会上跳舞助兴;强到日本《天智天皇的日本》一书中写到,日本曾作为战败国向大唐降服,实行唐朝的律法,甚至被逼迁都,并接受唐朝的驻军。
唐朝那些年都做了啥事?
公元630年,灭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公元635年,灭吐谷浑,慕容伏允自尽,儿子被带到长安调教公元646年,灭薛延陀,伊特勿失突然很有觉悟的想去欣赏大雁塔。公元648年,灭龟兹,国王别砍了脑袋,太子和皇室成员组团是长安定居。公元650年,车鼻可汗被俘虏,也加入了长安旅游团。公元657年,灭百济,百济王全家老小被带去面圣。公元668年,灭高句丽,高句丽王也被押入长安,新罗臣服,大同江和平壤地区以北归大唐。以上也只是大唐一部分的战绩,有人可记得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安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北庭都护府?还有一人差点灭了天竺的王玄策,三战擒三王的苏定方,白村江打的日本尿裤子的刘仁轨?
唐代中后期,安史之乱爆发,繁镇割据,唐朝廷可控范围减少,但即便如此,唐朝依然灭了西南蛮、突骑施、后突厥、小勃律、石国、大勃律、回鹘等政权。你以为这些政权或部落太弱小?
不不不,是因为唐朝太强大。
“唐朝爸爸,我们真跪了”
如果有人看过《天智天皇的日本》一书,在结合中国的历史,就会发现白江口之战的意义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深远,因为这实际上是东亚两个朝贡体系阵营之间的战略决战。
当然,这本书写了几百页,吧啦吧啦一堆,最终就是为了说清一件事:唐朝爸爸我错了,咱日本再也不敢惹麻烦了。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东北亚朝贡体系的霸主,半岛三国和附近的靺鞨、奚、契丹各部都死心塌地的称臣,而日本因为孤悬海外,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想培养自己的势力与唐朝对着干。
日本用军事、政治等手段逼迫百济、高句丽、新罗向自己称臣进贡,想建立另一个朝贡圈,发展日本的经济和军事水平。
但新罗方面一直依附大唐。公元648年,新罗女王送王子于大唐作人质,次年又号令全国官兵改穿唐朝服侍,第三年采用大唐年号,并照搬唐律令礼乐体制,以为来表示忠心取得大唐保护。
而当时新罗的死敌百济在日本的支援下疯狂侵略新罗,结果唐朝发兵,以闪电般的速度灭了立国700年的百济,多年后大唐更是扫平比百济更强大的高句丽。日本为了继续完成朝贡圈体系,疯狂的支持百济复国势力,甚至不知天高地厚的与唐军抗衡,结果在陆地上被孙仁师的7000兵力打的丢盔弃甲;白村江一战,唐军仅仅一支运粮偏师就斩杀日本大军数万人。
此后,日本苦心经营的朝贡体系就此破灭,而国内日本高层愁云惨雾,担心末日来临,立刻联系驻留加林城的日本投降,才逃过一劫。
(日本小伙伴直接把九州都给算到唐朝疆域去了,完全的精唐分子)
所以,唐朝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强?
其实也没多少强,就是唐朝发兵攻打过得地方,许多到了后世就再也没有去过,如裴行俭打败西域联军,树碑立威碎叶城,这是李白出生的地方,现在是外国。而唐朝疆域最大的时候是高宗朝龙朔年间,面积为1237万平方公里左右,从朝鲜半岛到中亚咸海,从越南顺化到贝加尔湖。
关于唐军的战斗力,李世民曾说过:“令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若其他皇帝这么说,我不敢相信,但李世民这么说我不觉得他在吹牛。
大唐当时的影响力,可以直接在整个东亚、东南亚、东北亚、西亚做个总裁人。比如国王遭臣子叛乱,或被其他国家入侵了,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给天可汗写信,或派人到大明宫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请天可汗做主。
就连当时波斯问题,波斯王子都要找天可汗帮他复国,朝鲜女皇为了求高宗援助,在信中恭恭敬敬的自称“妾”,高宗直接给了她几千套唐军的盔甲,说只要敌军看到这个,他们就会退了....这种帝国的气魄和自信,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用实力来证明的。
而那些不听话的国家,不愿意听巨唐安排的,自然会有唐军请他们的国王、可汗,已经皇室成员组团来长安观光,开心的时候在晚宴上跳个舞助兴什么的。
总的来说,唐朝也没啥了不起的,最多就是灭了十几个国家和部落,让周围政权乖乖的喊爸爸,开心的时候到处建立都护府,不开心了就抓几个国家的国王来晚宴上跳个舞开心一下。唐朝人见到外国人的时候都是鼻孔朝天,外国人在唐朝以能得到唐朝的身份为无上荣光,可以吹嘘几辈子。
▍Ⓚ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唐朝是个尚武的时代,人人都以去边关效力,在边关立功为荣。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
在那个时代,人人都可以持剑走天涯,路见不平一声吼。但是到了后来的朝代,即便你要买把菜刀,也要去官府登记。
唐朝是个无比自信的时代,自信到可以接受一切外来文化。他们从不担心自己的文化会受到冲击,首都长安城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大都市,有10%的人员都是外籍人士,这个国际化程度,比如今的北京、上海还要高。基督教(景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各种宗教在长安都建有庙所,在长安,你能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也能欣赏到世界各地的奇装异服,在唐朝的上流社会,甚至还流行起了胡人的文化。
这一切繁荣的背后,都是唐朝无比强大的军事和空前的武功,而唐朝的对外征服,就要从“天可汗”的唐太宗说起了。
唐太宗所接管的唐朝并不是一个多好的摊子,刚玄武门之变还没三个月,突厥大军就打到了长安,对此李世民只能拿出府库所有的金银财宝跟突厥签订了渭水之盟,吉利可汗才把大军退去,唐朝也才躲过一劫。
北方边患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头疼的问题,可唐太宗又偏偏遇上了不错的运气。
唐朝初年的东突厥本是个空前强大的草原帝国,旗下有薛延陀、回纥、都播、骨利干、多滥葛、同罗、仆固、拔野古、思结、浑、斛薛、结、阿跌、契苾、白雨习等部落
归附,势力异常强大。
可就这个异常强大的草原帝国,在渭水之盟后不久就很快走上了衰落。
草原民族的特性就是,有肉吃就跟着你混,没肉吃的话,翻脸比翻书还快。
众多部落跟着突厥到唐朝抢劫,为的就是金银财宝和美女绸缎,可跟着突厥抢了一波又一波,好处却没捞到多少,由于草原骑兵不善于攻城,所以在进攻唐朝的时候实际上也没攻下几座城池,偶尔跟唐军交手也是互有胜负,人死了不少,战利品却抢不到多少,做着做着,就做成了亏本的买卖。
本来吉利可汗带着大家杀到长安城,以为能杀进去抢把大的,却不想李世民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吉利可汗的攻势。劳师动众的南下抢劫,路费都是自掏的腰包,可吉利可汗的脑袋却让门缝给夹了,签个什么协议,搞得抢劫都不好意思继续抢,这算什么事?
吉利可汗的行径就引起了众多归附部落的不满,于是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相继反叛,突厥内部也开始离心离德。
一听说薛延陀这些部落反了,那还得了?吉利可汗马上就派大侄子欲谷设率领十万大军讨伐那些叛乱的部落。本想突厥是个王者,结果却连青铜都不是,回纥只出动了5000精兵就击败了欲谷设的大军,一下子突厥气势全无。
这下原先归附突厥的那些部落一看突厥不行了,就纷纷脱离了突厥的管控,依附起了在对抗突厥过程中强大起来的薛延陀,突厥帝国开始崩溃。
屋漏偏逢连夜雨,贞观元年(627年)的冬天,突厥又遭遇了极寒天气,无数牲畜活活冻死,百姓食不果腹,内部开始动荡。
东突厥在外部纷纷反叛,内部经济危机的状况下,还出现了分裂,负责东部事物的突利可汗也在这个时候与吉利反目成仇,不过毕竟吉利的拳头大,突利干不过吉利,就干脆投靠了唐朝。
而唐朝在渭水之盟后,唐太宗经过两年多的卧薪尝胆,已经积蓄了相当的力量,天时地利人和,不去灭了东突厥就天理不容了,于是在贞观三年8月,唐军出动五路十万大军征讨东突厥,领衔的是唐朝的两位战神,李靖和李绩。
李世民刚一发兵,少数民族就有120多万人归附唐朝,接着李靖就率军突袭了吉利所在地定襄,一战下来吉利死伤惨重,便派遣使者来到了长安,表示愿意投降。
李世民接受了吉利的投降,可李靖和李绩却没接受,他们认为这很可能是吉利的缓兵之计,毕竟他手上还有几万兵马,逃过了这一劫,以后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于是就不讲武德,乘着吉利和唐朝谈判的时候再次突袭了吉利,并将吉利俘获,东突厥就这样玩完了。
东突厥玩完后,北方部落对李世民的敬仰便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进京的使者们就拍起了李世民的马屁,其中某个使者灵光一现,道出了“天可汗”的称号,这个称号真够威武、雄壮、霸气,一开始李世民是拒绝的,不过后来想了想,觉得这个称号不错,就接受了。
东突厥投降后,北方少数民族基本也都投降了唐朝,只有吐谷浑、吐蕃、高昌还不买账。
先说说吐谷浑,原本在隋朝的时候就被隋军给灭了,后来隋末战乱的时候吐谷浑的伏允可汗就乘机恢复了吐谷浑故地,占据着青海和甘肃等地。
李世民上台后,吐谷浑就经常来到唐朝犯边,搞得李世民很不爽。后来伏允要迎娶唐朝的公主,李世民觉得和亲是可以的,便要伏允派个儿子到长安来迎亲,不想伏允却放了李世民的鸽子,李世民心想,难道要我把公主给你送过去不成?
要李世民亲自送公主过去是不可能的,于是李世民就送了军队过去。
贞观八年(634年)七月,段志玄率军攻打吐谷浑,并获得了胜利,唐军追击吐谷浑数百里,打到了青海湖附近。到了当年十二月,李世民又派出了战神李靖,这次唐军的阵容超级豪华,不仅有李靖领衔,军中还有侯君集、李大亮、薛万彻、李道宗等人,以这些人出战,换了是谁都挡不住。
这次吐谷浑被唐朝斩草除根,打到第二年,伏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部下杀死,从此吐谷浑就匍匐在了大唐的脚下。
高昌跟大唐闹矛盾还是因为钱的问题,隋朝的时候原本丝绸之路的北部古道被废弃,高昌就成了西域诸国进贡唐朝的重要门户,于是来往高昌的客商就多了,高昌就乘机收起了过路费。
后来就有使者跟李世民说了这个事,李世民便想重开北部古道,高昌就不爽了,开始对周边国家用起了兵,到后来就公开跟唐朝决裂,还阻止了西域诸国向李世民进贡。
这下李世民就坐不住了,贞观十三年,唐军由侯君集领衔,出兵攻打高昌。对于高昌来说,他们也有跟唐朝叫板的理由,因为唐朝与高昌相隔七千多里,中间又有两千多里的沙漠,如果派的兵多了,后勤粮草肯定会供应不上,就只能派出少量兵马,最多不过三万,而兵派的少了,以高昌的国力还是能抵御的。
可高昌国就没想到,领头的是侯君集,在侯君集的带领下,唐军将士历经千难万险,就一直行军到了高昌城下。结果唐军还没发动进攻,高昌国王麹文泰就一命呜呼,留下了高昌的国民被唐军蹂躏了一番,高昌就此灭亡。
说完了西边,我们再说说东边的高句丽。
隋炀帝曾发动攻打高句丽之战,结果搞得国穷民困,丢了江山;李世民曾两次征讨高句丽,第一次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史书记载只是征调了十万大军,没有说结果。
太宗死后,唐朝就迎来了高宗,高宗时期,唐朝武力继续强盛。
永徽五年(公元654年),百济和高句丽乘新罗国君去世,新君刚刚登位之机出兵攻打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救,于是在第二年,高宗下诏令苏定方领兵出战辽东,正当唐军与高句丽激战正酣的时候,西突厥来了,这个时候西突厥的大权落在了大将贺鲁的手上,贺鲁攻破了西域数个城池,屠戮数千人后扬长而去。
西突厥此时虽然已经没落,但好歹也是西域大国,就算打不过唐军也可以到处逃窜,于是李治便暂停了对高句丽的进攻,先打败西突厥再说。
永徽六年(655年)五月,高宗李治以68岁的老将程知节(程咬金)为主帅,还配给了苏定方、周智度等大将,出兵征讨西突厥。
程知节大军一到,贺鲁就玩起了游击战,程知节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寻找贺鲁大军的路上,战争进程非常不顺。显庆元年(656年)八月,周智度遭遇了西突厥主力部队,一番恶战之后,唐军损失了三万人。
当年十二月,程知节的主力在鹰娑川(今新疆裕勒都斯河流域)遇到了西突厥军主力,共有四万多人,找了一年多终于找到了西突厥军的主力,本来是件高兴的事,可程知节却沉默了,毕竟也是久经战阵的老将,此时的程知节并没有胜算。
但苏定方却不以为然,这个时候的苏定方也已64岁,此前他一生都碌碌无为,这个时候决心放手一搏,带着手下五百精锐骑兵就朝西突厥大营发起了冲击,结果苏定方赌对了,西突厥一触即溃,被唐军追杀了二十多里。
用五百骑兵击败数万大军,苏定方一战封神。
但是后来程知节也没有乘着西突厥大败主动出击,最终这次出征无功而返。
显庆二年(657年),李治再出大军征讨西突厥,只是这次主将换成了苏定方。
当年十二月,苏定方在金山(位于新疆以北,蒙古以西,东南-西北向的山脉)遭遇了西突厥木昆部,结果木昆部还未交战就投降了。
苏定方的这次出征,西突厥各部都是望风而降,整个西突厥被苏定方搅了个天翻地覆,最终贺鲁也只得率军与苏定方决战,这又是一场以少打多的战役,苏定方军两万,贺鲁军十万。苏定方继续战神附体,两万唐军把十万西突厥军打了个稀里哗啦,不但全歼了西突厥大军,还将贺鲁俘获,西突厥就此灭亡。
显庆五年(660年),唐军以封神的苏定方为主帅,出动十万大军兵发百济。这次高宗没有直接进攻高句丽,而是选择了海路进攻百济,一来可以与新罗一起夹击百济,二来海路能保障粮草的供应。
这次百济没有想到唐军会从海路发动进攻,只是做了些抵抗,就被唐军三下五除二地给灭国了。
此后,高句丽就进入了亡国的程序,与任何强大的王朝一样,总有衰落的时候,此时的高句丽也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龙朔元年(661年),苏定方在浿水(今朝鲜大同江)大败高句丽军,随后唐军就开到了平壤。此时高句丽的主帅是渊男生,他是渊盖苏文的儿子,带着数万精兵守在鸭绿江畔,但无论他怎么努力奋战,高丽军也不是唐军的对手,一番苦战之后高句丽被杀三万多人,渊男生只身脱险。
龙朔二年(662年)二月,渊盖苏文在平壤城附近的蛇水战场与唐军展开了决战,唐军领衔的还是战神苏定方。可正当唐军与高句丽大战的时候,漠北的铁勒九姓联合同罗、仆固侵略了大唐的边境,高宗又不得不把苏定方的主力给召了回来。
正当唐军主力撤出辽东战场的时候,倭国却开始干涉起了朝鲜半岛的事端。龙朔三年(663年)三月,倭国出兵进攻新罗,公开跟大唐叫板。
就兵力来说,倭国占据了绝对优势,有五万四千大军和百济的五千军队,战舰总计一千艘,但他们却遇上了大唐的另一位战神,刘仁轨,虽然刘仁轨率领的唐军兵力不足一万,战舰只有一百七十艘,但却在白江口一带,却将倭济联军打了个一败涂地。
此后,倭国彻底服软,不再敢跟唐朝叫板,百年来也不断谴使唐朝,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彻彻底底地当了唐朝的小弟。
乾封元年(666年)五月,一代枭雄渊盖苏文死了,他的三个儿子很快就闹起了内乱,
结果新任国王渊男生被他的弟弟渊男建驱逐,渊男生向唐朝求救。
当年十二月,李治派出了以李绩领衔的唐朝大军(此时苏定方已卧病在床),大举出征高句丽。乾封二年(667年),李绩拿下辽东重镇新城,此后渊男建又派了好几拨人马去救援新城,被以逸待劳的唐军击败,不但新城没救下来,部队反而损失不少,元气大伤。
总章元年(668年)八月,李绩大军攻到了平壤,这次,平壤只坚持了一个多月就被唐军给攻破了,渊男建自杀失败,成了唐军的俘虏,至此高句丽灭亡。
除了以上国家,唐朝的战绩还有:
公元646年,攻灭薛延陀;
公元648年,攻灭龟兹;
公元650年,攻灭东突厥残余,俘虏车鼻可汗。
总之,纵观整个初唐和盛唐,唐朝的军事力量在整个东亚甚至中亚大陆来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唐朝疆域最广的时候是在高宗总章三年(670年),唐军一直打到了咸海一带,成为了雄霸到了西域的超级大国。
唐朝能有如此的武功,主要还是在于唐初的众多战神级人物:李靖、李绩、苏定方、刘仁轨、薛仁贵、侯君集等。而能够涌现出如此众多的战神,更多的在于唐太宗的胸怀,不同于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他们在建立国家的时候都大肆杀戮了开国功臣,虽然杀戮开国功臣的理由是功臣会妨碍皇权,会夺取皇家的大权,但李世民时期,他最为重要的功臣,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为例,真正被他杀了的仅有侯君集和张亮,而且这两人也确实是谋反。
李世民的例子就告诉了我们,巩固皇权并不一定要杀功臣,不杀功臣,国家也一样能够强大,王朝也一样能够长久地延续。
▍﹪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唐朝的军事力量实际上并不是一直强悍,安史之乱之前的军事力量是相当强悍的,吊打周围的小国,尤其是唐初的时候,对外战争很少失败,唐太宗李世民还得了个天可汗的称号,当时的大唐真的是威震四夷,成为最强悍的存在,但是随着府兵制的瓦解,唐玄宗时期开始的一系列军事改革,在带来强盛的同时也埋下了衰落的因子。
大唐的建立者李渊出自关陇集团,是其中的军事贵族,其祖父李虎是西魏时期的八柱国,来自于军事重镇武川。关陇集团内部通婚,而李唐王室身上有鲜卑族的血液,生性剽悍,善战,李渊父子也都是骁勇善战之人。
他们在隋末起兵,李渊的老谋深算、李世民的骁勇善战成为他们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起兵四个月之后就攻进了长安,顺利占据最有利的地盘。在群雄割据的隋末,这几乎就是一个奇迹。大唐建国之后,李世民就开启了平定天下的过程,期间不是没有打过败仗,比如与薛举的浅水原之战,比如平定刘黑闼叛乱时的一波三折。
但是更多的还是唐军的强悍,李世民自己手中握着一支玄甲军,都是亲自上阵带领玄甲军冲锋陷阵。在平定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时候,李世民率领五万人马就把这两个巨头搞定,其中王君廓还曾有一个用十三人打败万人的事迹。可以说,大唐的军事实力是李世民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亲自上阵打造出来的,强悍而可怕。
突厥自隋末强大起来后就一直干涉中原的战事,在唐朝建立之后更是经常骚扰边境。在最初,李渊派李靖和李绩在灵州和并州抵御突厥,成为大唐的长城,后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逼李渊下台,权力交换带来短时间的内乱,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直接带着十几万大军进攻武功,然后到了渭水便桥,基本就是兵临长安城下了。
于是就有了李世民带着高士廉、房玄龄、萧瑀等六人骑马到渭水便桥退兵的故事。李世民先是斥责了颉利可汗背信弃义,然后又和颉利可汗签订了《渭水之盟》,突厥满载而归,李世民气的心在吐血,这是一个屈辱性的盟约。李世民不得不暂时咽下去,随后,李世民在空闲的时候就亲自教士兵骑射,准备有朝一日雪耻。
三年之后机会来临,当时的突厥出现内乱,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矛盾重重,很多部落又脱离了突厥,而且暴风雪这样的天灾让突厥陷入恐慌。于是李世民发兵,派出了一支豪华阵容的军事将领,以李靖为统帅,张公谨为副,还有李绩、柴绍、薛万彻等,统兵十几万就开始了攻打突厥的战争,在第二年,李靖亲率3000人孤军深入定襄,截获了杨政道和萧皇后等人,这是第一场漂亮战,后来还有著名的阴山之战。
630年,东突厥宣告灭亡,义成公主被杀,颉利可汗成了俘虏。李世民用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漂亮的回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而且唐初名将辈出,比如大唐的军神李靖、李绩、苏定方、程咬金、侯君集、薛仁贵、张士贵、刘仁轨等等,这些名将在唐初为大唐的开疆扩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大唐的保护神。
李治虽然在李世民眼中比较仁弱,但是也正是在他的时代,大唐的疆域达到了最大值,高句丽更是在李治时期最终被拿下,远征高句丽需要的不仅仅是军事实力,还有经济实力,因为远距离作战的补给线相当长,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是很难打赢这一仗的。隋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隋炀帝执意攻打高句丽,由此带来了的劳民伤财无法估量。而高句丽最终还是被李治拿下了。
在高句丽灭亡之前还有一仗,虽然在当时并不起眼,但是现在看来却是热血沸腾的,那就是刘仁轨以少胜多在白江口大败倭国的精锐部队,此次对倭国的军事打击几乎是致命的。
当然李治在辽东战场上耗费了太多心血,以至于吐蕃在西部强势崛起,在大非川之战中将唐军打败,由此拉开了唐蕃之间二百年之争的序幕。
吐蕃特殊的高原地理优势以及面临的超距离作战让大唐头疼不已,虽然李治和武则天时期对吐蕃的作战比较保守,但到了唐玄宗时期,即便仗着各种优势,吐蕃对唐的作战还是开始处于劣势,王忠嗣、哥舒翰等大唐名将都让吐蕃忌惮不已。
只是,随着李治后期的战事的减少,府兵制开始瓦解,均田制也遭到破坏,到了唐玄宗时期,府兵制被代之以募兵制。唐玄宗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强大的边镇军事防御力量,设立十大节度使,统兵近50万,而中央军不过才十几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强大的边镇军事力量让大唐的边患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国内一派繁荣景象,盛世来临。但是这种外重内轻的军事制度最终导致内乱。
安史之乱一起,唐玄宗只能落得个逃跑的下场,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开始形成,中央能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少,吐蕃更是在这个时候攻进了长安,停留了半个月。之后的大唐就真的是强悍不在,但因为藩镇力量的强大,唐廷的军力不行,但是藩镇的军事实力还是很强悍的,所以这样的大唐依旧不是外族能随便进攻并取得胜利的,只能是内部瓦解。
之后的一场黄巢起义,就将帝国彻底折腾没了。各地军阀割据强势崛起,为了争夺地盘,大打出手,皇帝也成了他们争权的工具。907年,存在了289年的大唐彻底没了。
▍↭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唐朝的军事实力并不是一直很强的,事实上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也曾出现过都城六失、天子九逃的惨象。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无不经历由弱到强又由盛转衰的过程。既然题目问的是唐朝的军事力量有多强,那就重点谈谈唐朝前期军事实力的强盛吧。
唐朝开国之初就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太宗李世民杀死兄长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让位于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刚十二天的时候东突厥十万大军由颉利可汗亲率一直进击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城下饮马渭水。这时的李世民选择了忍辱负重——拿出国库所有积蓄贿赂颉利可汗,与此同时自己亲赴突厥大营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时他也依然坚持绝不放弃长安城。尽管是前来求和,但当他单枪匹马步入突厥营帐和颉利面对面谈判时颉利被震慑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视为国耻牢牢铭记。仅仅只过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联合反对颉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发起全面的战略报复:唐军名将李靖率3000玄甲军冒着严寒天气长驱直入,闪电般地进击突厥老巢定襄,迫使突厥颉利可汗连夜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李靖率领玄甲军紧追不舍,加之唐军李勣所部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再次将突厥军队重创,颉利可汗在走投无路之下提出投降。自此大量突厥人开始自动内附,突厥血统从此逐渐融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之中。盛唐时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达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东北和西域各部族纷纷要求内属大唐王朝,各族首领齐聚长安,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也是在这一年孤悬海外的倭国向大唐帝国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
十年后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率军出讨位于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国。此时的高昌王麴文泰打定主意和大唐对抗到底——他表示:‘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快邪!“他还对自己的大臣分析道:自己曾亲自前往长安、洛阳朝见隋、唐两朝天子,如今河西之地不复隋时兴盛,市井萧条。唐军若来,兵少,我们自能抵挡;若是兵多则后勤势必难以为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麴文泰说的也是事实——尽管此时的大唐王朝正处于贞观之治时期,但就繁荣富庶的程度而言其实尚不及隋朝。问题是麴文泰低估了李世民的决心——高昌遥远的地理位置固然给唐军的后勤补给提供了巨大的难题,然而他似乎忘了类似的问题在当初唐军灭东突厥时也曾出现过,可结果唐军解决了补给的问题并成功消灭了东突厥。贞观十四年唐军兵临碛口,西突厥援军不至,惊惧无计的麴文泰病发身亡。随后其子麴智盛,这位高昌新王继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唐军投降。这次唐朝没有将高昌故地设为羁縻州府,而是完全效仿中原内地设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汉代开拓西域虽标志着西域纳入中华版图,但是以西域都护府的名义,李世民完成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设置郡县的壮举。至此大唐王朝已先后取得针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龟兹等国的军事胜利。
公元647年唐太宗命时任右率府长史的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率30余人出使天竺,同时拜会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看望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然而大唐王朝并不知道此时天竺国内刚发生了一场动乱:称霸中印度的戒日王尸逻逸多已死,随即那些原本被戒日王尸逻逸多征服的地方割据势力进行了新一轮的角逐,最终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篡位。阿罗那顺不知是贪图唐朝使团的财物,还是听信谗言以为唐朝将对自己不利,总之他派兵劫杀唐使,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成为了天竺人的俘虏,而使团其他成员则直接被杀死。按说王玄策和蒋师仁两个人再怎么着也拿身为一国之君的阿罗那顺没辙,现在连小命都捏在人家手里还能翻得起什么浪?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实在是充满戏剧性:在戒日王的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帮助下二人成功脱身。如果此说属实,那就证明尽管阿罗那顺篡位成功,但戒日王的家族依然在天竺有相当的权势,甚至不排除这种可能:戒日王家族打算借助唐使的力量对付阿罗那顺以便自己重新上位。遗憾的是印度古代对修史并不太重视,今天关于印度的很多历史资料其实都是来自当时丝绸之路上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的记载,所以现在已很难说清阿罗那顺篡位后和戒日王家族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我们唯一能肯定的是王玄策和蒋师仁逃了出来是不争的事实。对大难不死的王玄策和蒋师仁而言摆在眼前的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其一是逃回大唐将自己的遭遇如实上奏,请朝廷定夺,然而他们却并没有选择这条道路,而是选择了另一条看似走不通的道路——二人翻越喜马拉雅山来到吐蕃以大唐使节的名义求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事实上这本身也是他们一开始的出使任务之一,不过现在除了看望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并转达唐朝方面睦邻友好之意外,王玄策正式以大唐使节的名义向松赞干布借兵。松赞干布借给了他千余人马,此时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泥婆罗国(今尼泊尔)正与吐蕃友善,于是也提供了7000人马。王玄策和蒋师仁再以大唐的名义传檄附近的大唐藩属国,最终得到万余人马。王玄策与蒋仁师合兵一处,遂自命为行军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大张旗鼓地直扑天竺。在经过三天的战斗后茶镈和罗城被攻破,天竺兵被斩首三千余级,另有大约万人落水溺毙,被俘者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到东天竺,请求东天竺王尸鸠摩派兵增援。王玄策、蒋仁师丝毫不给他喘息之机——再次击败阿罗顺那残部。阿罗顺那逃至恒河边,蒋师仁率军追到并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随后阿罗那顺余部跟随阿罗那顺的妻子在乾陀卫江抵抗,蒋师仁击败他们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至此灭亡。由于东天竺曾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灭东天竺。东天竺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王玄策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迦没路国也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就这样王玄策这个原本一个区区七品县令、文官出身之人成功实现了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上演了一出大唐版的《战狼》。
公元649年7月10日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归附唐朝的边疆各部族酋长们按他们的风俗习惯割破自己的面颊祭奠李世民,突厥籍的将领阿史那社尔甚至提出要自杀殉葬以卫陵寝。然而唐王朝的辉煌并未随着李世民的死亡而黯淡下去:就在唐高宗李治继位不久的永徽元年(公元650年)9月唐将高侃击擒突厥车鼻可汗,分置单于、瀚海二都护府。次年西突厥贺鲁自立为沙钵罗可汗。7月沙钵罗可汗攻入庭州,遣梁建方讨之。8月大食国始遣使来唐。永徽三年唐军在牢山之战中大败贺鲁军,一时间吐谷浑、新罗、高句丽、百济并遣使入贡。至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遣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可汗沙钵罗逃奔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带)后被唐军擒拿,西突厥汗国至此灭亡。李治以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次年徙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今新疆库车),至此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就在大唐帝国蒸蒸日上之际帝国东北方向的朝鲜半岛吸引了李治的注意力:曾令其父皇李世民和前朝杨广头疼的高句丽联合百济向新罗发起进攻,遭受重创的新罗向大唐遣使求救。恰巧此时大唐西北的西突厥又和大唐发生冲突,忙于西北战事的李世民只是派大臣带着劝和诏书前往百济进行警告。百济对大唐的警告置若罔闻:不仅又攻占了新罗十几座城池,还断绝了向大唐朝贡。唐高宗李治继位后百济重新遣使向唐朝进贡,然而李治已对百济飘忽不定的外交政策大为光火。李治给百济国王下发诏书称:任王决战,朕将发契丹诸国度辽深入。王可思之,无后悔!勿谓言之不预也。尽管这份诏书的措辞已相当严厉,但百济朝廷并未将其当回事——在他们看来:百济与唐朝陆路不通,两者之间隔着连隋炀帝、唐太宗都未能平定的高句丽;而海路方面:今天的黄海在当时看来几乎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然军事屏障。依然我行我素的百济于公元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与高句丽达成战略默契:从西、北两个方向夹攻新罗。自知不敌的新罗只得再度向大唐帝国求救。
唐朝这次已不打算再警告百济和高句丽,而是派出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发兵击高句丽,试图从陆上减轻新罗的军事压力。在这场战斗中唐军大破高句丽军队,杀获千余人,但由于所派兵力不足,新罗的危机并没解除。其实此时的唐朝也有难言之隐——太宗晚年就已爆发的和西突厥的战争还在继续,唐朝无法全力应对东北战区。公元660年(唐高宗显庆五年)正月初二唐军在苏定方率领下平定西突厥都曼的叛乱,唐朝在西北的军事压力缓和下来,这使李治得以将苏定方的军队调往东北和高句丽、百济对阵。公元660年5月刚于四个月前在西北战胜西突厥的苏定方率部渡海向百济发起进攻,并于6月下旬抵达今天的仁川附近。与此同时新罗国王金春秋亲自率兵出京城(今韩国庆州),最终成功和作为友军的苏定方部在仁川附近回合。苏定方和新罗太子金法敏约定:唐军由海路,新罗军由陆路分头进发,于7月10日会师合围百济都城泗沘。面对十八万唐罗联军,慌乱中的百济朝廷临时匆忙组织起力量在白江口处和沉岘(今韩国大田市西南)以步兵阻击。苏定方顺利击溃前来阻击的百济先头阻击部队,在距离泗沘城数十里的地方与百济主力部队展开角逐,唐军大破敌阵。新罗军方面一度进攻受阻,导致其与唐军会师的时间比预定晚了两天,引起苏定方大怒。不过这一历史细节并没影响整个战争的进程:两军回合后开始部署阵地合围泗沘。第二天即7月13日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弃城而逃,留在泗沘城中的王子扶余泰趁机自立为王。扶余泰只是百济王族中一名普通王子,并非太子,太子扶余隆之子扶余文思此时尚在泗沘城内,他担心扶余泰对自己下手。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扶余文思率先缒城向唐军投降。四围重兵压城之际国王扶余义慈弃城而逃、太子之子扶余文思率先投诚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时间百济方面降将如潮。扶余泰被迫率领文武百官请降,百济都城泗沘陷落。7月18日逃到熊津城的百济国王扶余义慈率太子扶余隆及熊津方面的部队请降。自3月10日唐高宗李治下发远征百济的诏书到8月12日平定百济的捷报传回大唐京城前后五个月时间内割据海东近五百年之久的古国百济就灰飞烟灭了。
然而在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投降后百济旧地先后涌现出几支反叛力量:他们退守南部的南岑、真岘(今韩国大田市附近)等城,或与唐军和新罗军形成静态对峙局面,或频繁进行小股骚扰。叛军中的一支是以原百济将领黑齿常之为首的兵民合体势力。这本是一支不该出现的叛军——黑齿常之在百济朝廷投降后也率部投诚并前往泗沘城向唐罗联军送款。然而苏定方在战胜后放纵士兵劫掠,引起民愤。黑齿常之在惧怕之余利用当地民意率十余名亲信遁归本部,纠结亡散,形成以任存山区为基地的军事堡垒。他们结栅自保,旬月之间收留了百济残众三万余人。8月26日苏定方遣兵攻打,因任存山地势险要,唐罗联军没取得实质性的军事进展。从黑齿常之战后初期的投诚行为来看:他并没太强的反叛野心;从他此后的军事动作来看:他的主要精力始终用于固守任存山,并没对唐军发起主动进攻。这实际上是一支处于观望中的兵民杂糅力量,如果唐军能成功平定其他叛军,这支军队会主动归顺。另一支重要的反叛力量则相对棘手:公元661年(唐龙朔元年)3月僧人道琛自称领军将军,鬼室福信自称霜岑将军,招诱各地叛军,势力迅速扩张。这股势力进一步占据了周留城(今忠清南道境内)并在泗沘城南岭竖起四五道大栅,试图围困泗沘城里的唐罗守军。与此同时这支叛军还向日本寻求援助,于是日本方面授予在日本做人质的百济王子扶余丰织冠阶并将一名日本贵族女子许配给他,随后又正式册立其为百济王,派出日军五千余人、战舰一百七十艘护送其返回百济旧地,由此日本加入到干预百济战事的活动中。百济叛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在僧人道琛和鬼室福信眼中从日本送回的扶余丰仅仅只是作为王室的代表以加强队伍的影响力、号召力,他们自然不愿分权给扶余丰,而道琛和鬼室福信之间也有巨大的矛盾。这时作为大唐检校带方州刺史兼熊津道行军长史刚赴任百济的刘仁轨利用百济叛军内部的矛盾向道琛和鬼室福信陈说利害、慰谕招降。道琛不愿就范,鬼室福信便杀害了支持复国运动的主要人物道琛和尚,转向背叛扶余丰的一边,并密谋将之杀害。扶余丰也早已开始猜忌鬼室福信,于是公元663年6月在日本协助下拘捕鬼室福信并将其处死,自此百济残军的指挥大权完全落在日本册封的百济王扶余丰手中。百济叛军的内讧给唐军的军事部署创造了条件:又一支唐军在孙仁师率领下渡海而来和刘仁愿、刘仁轨部会师。作为盟军的新罗军队在其太子金法闵率领下也在七八月之交顺利和唐军会合。这时众将讨论进攻目标——有人说:“加林城是水陆交通要道,何不首先攻打它?”刘仁轨说:“加林城地势险阻守卫坚固,进攻就会大量伤亡,守卫也会旷日持久。周留城是敌巢,敌军头目都集聚在那里。如果攻克周留城,其余各城自然就好夺取了。”绝大多数唐军将领打算先攻打作为水陆交通要冲的加林城,而刘仁轨始终坚持绕开沿途一切水陆重镇直捣敌巢周留城,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孙仁师、刘仁愿以及作为同盟军的新罗国王金法敏率领陆军向加林城进发;刘仁轨则与百济降将扶余隆率水军越过加林城,直击周留城。刘仁轨部行至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时与四倍于己的倭国百济联军遭遇。宽阔的水面上唐、倭两路水军对峙:倭国水军利用自己大小船只兼备,小船行动便捷的优势在不到入海口的狭小区域内对唐军发起主动攻击,以避免唐军战舰出海后发挥船大的优势——隋唐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非常高超:能造出几层楼高、上下能跑马的楼船,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航母,相比之下倭国战舰则简陋得多。刘仁轨以大船布列外围,将日军小船死死拒之阵外。倭国兵将甲胄质量极差,唐军箭雨之下倭兵倭将往往被射得透心凉。初战失利的倭国先头部队被迫现行撤退。次日万余倭国援军抵达战场,倭国水军的兵力优势表现得更为明显。然而此时的日本刚从原始部族进化为国家,此时的日本皇权还远远做不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日军各路将领几乎都是日本国内的世家贵族,平时谁也不服谁管,再加入日本扶植的百济王扶余丰也不愿意完全当日本人的傀儡,所以他的部队也自成一家。此时这些互不统属的部队自以为自己人多势众,于是在没对战区水文情况和对方列阵情况作出任何分析的情况下一窝蜂冲了上去。尽管日军的行动是盲目的,可兵力上的优势实在太过明显,刘仁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命令主力舰队后退收缩,而令侧翼舰队迎战敌方主力。好在唐军久经战阵,比起日军这种以前只有和原始部族作战经验的菜鸟(日军之前的打仗基本和打猎差不多)在协同作战素质上高出不止一个档次——两翼舰船利用相对靠前的局面同时先中央收拢,本来进行主动冲锋的日军很快发现自己已陷入唐军大船的包围中。刘仁轨自然通晓“火烧赤壁”之事,他见日军四百多艘破木船蛆一样挤在一起,于是唐军火箭齐发,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最终唐军四战皆捷,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此时的日军还没后世的所谓武士道精神,战败后的日军兵将通通跪伏于泥淖之中,听凭唐军与新罗军发落。这场大唐高宗年间的中日战争是两个千年历史上的首战,应该也是中日历次战争中日军最大规模的投降,是历次中日战争中赢得最为干净利落的一仗——之后无论是万历援朝战争、甲午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无论最终谁赢了,对双方而言都是打得异常艰苦,而这次刘仁轨作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第一位抗日将领彻底完胜日军,之后800余年日本再不敢窥视中华。
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唐的国力空前鼎盛——这时北方草原上的老对手突厥早已不是什么重大威胁了,相反突厥可汗几度向唐朝求婚,然而别说货真价实的大唐公主了,唐玄宗甚至连册封某个宫女一个公主名号送给突厥都不肯。就在突厥日益走下坡路之际西部的吐蕃和阿拉伯势力却悄然兴起,随即与唐朝在西域地区展开争夺。这时唐朝在西域的战略主要是依托安西、北庭(治金满,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所辖各军镇号令当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断巩固和扩大控制区域。吐蕃则联合突厥汗国和突骑施部落同唐军争夺安西四镇及北庭一带。随着突厥和突骑施的日益衰落,唐蕃争夺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南地区。葱岭上有两个国家:定都孽多城(今吉尔吉特)的小勃律,相当于现在的克什米尔西北部一带;定都巴勒提斯坦的大勃律,相当于现在的克什米尔中部一带。这两国一直夹在唐和吐蕃之间:时而归附唐朝,时而归附吐蕃。小勃律是吐蕃通往安西四镇的交通要道,因此吐蕃赞普把公主嫁给小勃律王苏失利之为妻,小勃律遂归附于吐蕃,吐蕃进而控制了西北二十余国。田仁琬、盖嘉运、夫蒙灵察连续三任大唐安西节度使都曾派兵讨伐,却都因吐蕃的干涉无功而返。
当阿拉伯帝国崛起后阿拉伯铁骑逐渐进入葱岭以西,灭亡波斯,占领阿姆河和锡尔河下游之间的地区,由此西域地区形成了唐、吐蕃、阿拉伯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之间彼此忌惮,不得不寻求两方的联合来对付第三方,于是时而唐与阿拉伯结盟对付吐蕃,时而吐蕃与阿拉伯结盟以对抗唐朝。公元740年前后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内乱,暂时无力干涉西域事务,于是吐蕃成为大唐在西域最强势的竞争对手。而小勃律作为吐蕃的卫星国显然适合拿来练手,也可以借此打击吐蕃势力的扩张。于是高仙芝成为了大唐第四个被派去征讨小勃律的将领,皇帝派来的内侍边令诚作了监军。农历4月份唐军从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龟兹(库车)出发,这显然是高仙芝凭借经验做出的选择:帕米尔高原气候条件恶劣,只有夏秋两季稍稍温暖些。高仙芝的政府军数目为步骑一万人,按旧唐书的说法:当时步兵都有私马——也可从这个侧面看出唐军的强盛,因此可算作是一万骑兵,再加上行军途中疏勒(喀什)守捉使赵崇玭、拨换守捉使贾崇瓘、以及护密国、识匿国等大唐附属国军队的加入,最终总兵力大约在两万人左右。这支远征大军整整走了一百多天后到达了特勒满川(今天的瓦罕河)——这里就是今天连接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和中国的瓦罕走廊,高仙芝即将从这里出发书写他本人和唐军的辉煌。
在特勒满川高仙芝兵分三路:派疏勒守捉使赵崇玭统三千骑进攻吐蕃人驻守的连云堡,自北谷入;使拨换守捉使贾崇瓘自赤佛堂路入;自己与太监边令诚自护密国入,围攻连云堡。这样做至少有一个好处:三路小股部队分别在三条山路上行军的速度要比集中在一条路上要快得多。连云堡在今天阿富汗东北部,建筑在一座山峰上,东南西三面皆陡峭山崖,只有北部是平地,有喷赤河做屏障。《旧唐书》记载“堡中有兵千人,又城南十五里因山为栅,有兵八九千人。城下有婆勒川(今喷赤河),水涨不可渡。”七月十三日辰时高仙芝三路人马准时吐蕃连云堡下会合,此时婆勒川河水湍急,众兵将皆有难色,高仙芝却认为不是个事,“以三牲祭河,命诸将选兵马,人赍三日干粮,早集河次”,他祭祀了河神之后就命令诸将各选兵马,带三天口粮,第二天早上渡河。大家看着暴涨的河水发呆,都以为这个高丽奴疯了,没吃药吧。不料高仙芝却成了神棍,第二天早晨,河水居然真的跌落了,三军静悄悄渡河,“既至,人不湿旗,马不湿鞯,已济而成列矣。”人没弄湿旗号,马没打湿鞍鞯,轻轻松松就趟过去了。高仙芝大喜地对太监边令诚吹嘘:”我要是渡河未半,贼人击之,咱俩就都完蛋了,现在我全队都过河了,这是天赐连云堡的贼人脑袋给我啊。“随后高仙芝直杀到城下,连云堡的吐蕃军未曾料到唐军如神兵天降,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面前,大惊之下,占据地利优势,乱箭、滚石俱下,连云堡又在峭壁之上,难以攀登,高仙芝命令李嗣业为陌刀将,率陌刀手攀援直上,并且下了死命令:“不及日中,决须破虏!”中午之前一定要拿下。
这个李嗣业也是个传奇人物——身长七尺,壮勇绝伦。于时诸军初用陌刀,咸推嗣业为能。每为队头,所向必陷。非常擅长使用陌刀,史载他的陌刀队“如墙而进,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当天“嗣业引步军持长刀上,山头抛櫑蔽空而下,嗣业独引一旗于绝险处先登,诸将因之齐上。贼不虞汉军暴至,遂大溃,填溪谷,投水溺死,仅十八九。”他带着陌刀队,冒着箭雨攀援而上,第一个从奇险处登上连云堡,并且垂下绳梯,让安西军一个接一个杀上来,实在是神勇无敌。此役连云堡守军大败。不过此战唐军付出的代价也不小——跟随唐军出征的识匿国国王五跌失迦延甚至在此战中阵亡。不管怎么说在拿下连云堡后能够阻挡高仙芝的步伐的也只有山口处海拔就达四千六百多米的坦驹岭了,而高仙芝面临的困难也只剩下用什么方法鼓舞士卒的勇气,使他们有胆量跟随他翻越雪山继续前进了。太监边令诚就先尿了裤子,高仙芝只好将他和体质弱的士兵三千人留在连云堡。
事实上即使是我们现代人借助先进的登山工具去攀登海拔四千六百多米的高峰也绝非易事,放眼整个世界历史能做到翻越高原山地去奔袭遥远的国家并取得成功的只有四个人——除了高仙芝以外,另外三个分别是汉尼拔、拿破仑和圣马丁,而他们翻越的阿尔卑斯山和安第斯山其实都比高仙芝所要翻越的山脉要低。当唐军爬上坦驹岭山顶后发现其实下山比上山更难——从坦驹岭山顶到南坡山下至少有二十公里冰雪覆盖的陡峭山路,下去后就进入敌境,就是说如果失败是不可能有退路的。面对此情此景要说唐军战士们没一点退缩之意也是假的,如果是一般的统帅可能就直接强迫士兵下山,有后退的斩杀几个罢了,但这样一来肯定会大大挫伤士气,甚至有可能导致哗变。高仙芝用了巧妙的办法:在登山之前早就派二十多人下山,扮作阿努越人来迎降,又欺骗说印度河上连接大勃律的藤桥已经斩断了,这样吐蕃援军就没法增援小勃律了,士兵们信以为真,就高高兴兴下山了。阿弩越也是不得不依附吐蕃的小国家,阿弩越城距小勃律国都不远,如果他们拒战,高仙芝的疲惫之师恐怕要大受损失,虽然他们不可能是唐军的对手,但即便是小小的延缓都有可能让吐蕃援军得到缓冲时间。然而高仙芝的运气足够好——阿弩越人竟真的投降了,这使唐军及时地得到了休息,并且补足了给养。
尽管娑夷河的藤桥没被砍断,但吐蕃援军此时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于是小勃律不得不独自面对唐军。此时这场战争已无任何悬念,不过高仙芝已在思考战后的善后之策了:这里离大唐直接统辖的区域过于遥远,自己不可能在此久居,一旦自己离开小勃律国内的亲吐蕃势力必将重新抬头,届时自己花费巨大代价完成的这场远征将前功尽弃。于是高仙芝命人告诉小勃律方面:唐军此次来不过是借路路过去攻打大勃律,想以此稳定小勃律君臣,但亲吐蕃的首领们知道无论如何不会放过自己,还是试图逃窜,于是席元庆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诏书绸缎等物件安抚他们,却趁机都上了绑绳,国王带着他的吐蕃王后躲到了山洞里,一时间捉不到。高仙芝大兵一到,先斩了五六个一心一意忠于吐蕃的首领,然后亲自去招抚小勃律国王。一举平定了小勃律。等吐蕃大军在傍晚的时候赶到,已经无济于事了——用最快的速度修好桥然后杀过来,至少也得一年。
平定小勃律国之后唐军声威大震,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都震惊投降归附了。天宝六年(747年)八月高仙芝押着小勃律国王和吐蕃公主经赤佛堂路凯旋而归。天宝八载(749)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上表唐廷说,朅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受小勃律镇军困苦,运粮受阻,欲发兵击破朅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由于有了第一次远征的经验,高仙芝这次准备更加充分,加上形势对唐军有利,唐军的行军虽然艰苦,但却很顺利。天宝九年(750年)二月高仙芝击败了朅师国的军队,俘虏了朅师王勃特没。三月十二日唐廷册立勃特没的哥哥素迦为朅师王。经过这两次的征战使唐朝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唐朝也发展到了其顶峰。同时高仙芝也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今青藏高原)和阿拉伯帝国誉为山地之王。
------------------
推荐阅读:
我的钢琴老师每次上课就是先让我弹上节课的曲子,然后就叫我练新的曲子了。你们的钢琴课都是这么上的吗?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