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的兵权,权利不比年羹尧小,为什么雍正只杀了年羹尧,放过了岳钟琪?
▍≣岳钟琪的兵权,权利不比年羹尧小,为什么雍正只杀了年羹尧,放过了岳钟琪?
我始终认为,年羹尧没死才是雍正帝虚以为蛇的权宜之计,捧杀年羹尧才是雍正帝早已打定的主意,在潜邸的时候胤禛就曾骂年羹尧“丧心病狂”。
就拿“无人臣礼”来说,年羹尧的脾性雍正帝在潜邸的时候就领教过,年遐龄拜入胤禛摁下算是有些眼力,当时来说,主仆名分已定。
年羹尧是一等一的人才,不到三十岁的四川巡抚,这在当时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然后一路飙升,在地方上简直成了土皇帝,军政一把抓,手里还攥着定西将军印,这风头出得,亲爹也得眼红。
年羹尧好像后悔拜错了门,自己大红人一枚拜入胤禛这个没啥出息的亲王门下,有碍前途,可惜没有后悔药可吃,当时谁也没想到日后的胤禛能当皇帝,年羹尧这心里一不平衡就开始“无人臣礼”了,按说年羹尧是汉军八旗,应该自称奴才,但是他和胤禛却自称官职,这就是大不敬,为此胤禛真急过眼,当时就已经看透了年羹尧的德行。
半年多没个请安折子,胤禛生母大寿,阿哥婚礼,年羹尧也是只字全无,这哪里是奴才,还不如个外人,当时的胤禛就已经气得不行,责令年羹尧把带去四川10岁以上的子侄全部送回京师,理由是“担心他们学了你无父无君的德行。”,其实就是连老带小都被胤禛当做威胁工具。
纵观胤禛一生,好则掏心掏肺,歹则睚眦必报,性子里没有几分隐忍,记仇恒久远,一事永流传,但康熙末期毕竟自己还不掌权,如果对地方大员动手很可能引起康熙帝的不满,而到了雍正帝执政初期,没有几个人是和自己站一起的,根本没有挑选的余地,说雍正帝是惊弓之鸟也不为过。
田文镜、李卫这些人能够光速升迁,可不是雍正帝不拘一格用人才,是朝堂暗流涌动雍正无人可用,当时所有人都觉得雍正是篡位获取皇权,听闻消息连亲娘德妃愣住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胤禩集团已经到了绝不苟活悍不畏死的程度,四下传扬雍正得位不正,甚至还妄图拾起议政王大臣会议这块鸡肋来架空雍正,那时候的雍正帝内忧外患,初时能用得上的也不过寥寥几人,张廷玉、隆科多、年羹尧。
年羹尧又是主军事,内忧如果再加上外患,雍正大概就不用活了,所以对年羹尧不得不用,捏着鼻子那种,他知道年羹尧自大的脾性,所以才百般......算得上讨好了吧。
本来年羹尧是要等到雍正大定的时候才处理的,没想到雍正帝的“讨好”助长了歪风邪气,所以雍正不得不提前下手。
这位仁兄还是一如既往的无人臣礼,在皇帝面前也没个坐像,以前是对主子不敬,现在就是对皇帝不敬了,俨然雍正朝已经容不下那么大一个人才了,蒙古王公甚至额驸都要下跪行礼,直隶总督也是如此,到了北京王公一下全部跪迎,就连皇帝的侍卫也没放过,下马替他拿马鞭,上马还得托扶他一把,外加“年选”、“朋党”真是狂得没谁了,而朋党是雍正帝最忌讳的。
不用分析雍正帝的心路,他也不是过河拆桥,因为别管怎么算,年羹尧也是个死,咱们省些篇幅好了。年羹尧但凡有岳钟琪一半德行,雍正帝薨了他都死不了,搞不好还有机会祸害祸害乾隆帝,顺便会会和珅。
岳钟琪呢,虽然也不大让人省心,但比年羹尧好上很多了。
雍正让胤祥提点岳钟琪,要加入汉军八旗,否则雍正帝也扛不住雪花一般落在桌案上的弹劾折子,年羹尧没事,那是因为他是汉军镶黄旗,而且又是雍正的藩邸旧臣,当然没人说什么。
岳钟琪可不行,谁不知道岳飞抗金,那个“金”就是女真人,满洲人的前称,让岳飞的子孙当抚远大将军,满洲的皇亲贵胄们担心岳钟琪图谋不轨,当然这只是弹劾说法中的一种,最主要的是岳钟琪的身份问题,但是岳钟琪不想入旗,无非是考虑涉及家族的名声问题,这是一次忤逆,但还算好,胤祥还活着,替他遮过去了。
但是后来的攻讦越来越激烈,以鄂尔泰为首的大臣不断攻击岳钟琪的能力问题,雍正帝不傻当然能想通其中关节,有的是因为满洲武官跋扈无能,有的是不尊将令,有的纯粹是暗流涌动有人策划。
但是出于两点原因岳钟琪必须要倒霉,一是特磊事件雍正帝被骗,白白失去了一年多最珍贵的进攻时间,准噶尔针对清军的进攻进行了一年多的专项防御筹备,造成雍正到死也没能真正平复准噶尔,二是给过岳钟琪入旗的机会,岳钟琪没有把握,面对越来越浓重的恨意,雍正帝无法真正对抗整个满洲大员和皇亲贵胄的压力,所以最终还是要岳钟琪顶雷背锅,雍正帝是不会出什么罪己诏的。
说是岳钟琪获罪,其实就是找茬,岳钟琪没有那么重的罪,如果深究的话指不定谁倒霉呢,但是雍正下手办的是岳钟琪,不是讲什么道理,欲加之罪,无论如何岳钟琪都要“伏法”。
雍正看起来挺扶植汉臣,其实都一样的,岳钟琪的地位在他心里不如个满洲副参领,而且也差不多到时候了,毕竟岳钟琪一个汉人将军掌管军权时间也太久了,雍正不放心,曾静案更是让雍正难以忘怀,这次没反,下次呢......
但是岳钟琪是个什么品性的人,雍正还是很清楚的,那就是逢满必蔫,执行军令对汉人军官挺狠,但是遇到查廪这样的,宁可让汉人军官背锅抵命也没敢动查廪一根汗毛。
比如曾静案,吓得岳钟琪没完没了的跟雍正帝解释。
可是把雍正帝愁坏了,他也看出来岳钟琪吓坏了,到底怎么安抚呢,雍正帝费尽了心思,就差诅咒发誓带上全家了,这样的岳钟琪他怎么会杀。
他们的差别在于一个压不住,一个乖宝宝,岳钟琪这忠心表的也没谁了,雍正帝看似手狠,其实分跟谁,这反正面都体现在年羹尧身上了,至于岳钟琪,雍正帝虽然嫌他“不识抬举”,竟然不按自己的意思加入汉军八旗,但毕竟有战功在身,多年来那么多战功怎么杀。
鄂尔泰一群人也没到必须弄死岳钟琪的地步,主要还是岳钟琪的身份问题,位子也需要让一让,死不死的无所谓。对雍正来说,本来就是烦莫须有,再说了,打仗10次,就输一次人就被砍死了,谁还当将军,你以后用谁去。
▍❋岳钟琪的兵权,权利不比年羹尧小,为什么雍正只杀了年羹尧,放过了岳钟琪?
岳钟琪其人无论在正史里,还是《雍正王朝》里,都和年羹尧有着莫大的关系。
雍正元年跟随年羹尧出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驻扎于归德堡,切断敌军入川、入藏的后路;以及袭破罗卜藏丹津大营,平定青海都是由岳钟琪部完成的。
岳钟琪这个角色在正史里,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他是年羹尧的亲信,但是随年羹尧出征,从任务布置与安排上,都是非亲信不可为的。
但是岳钟琪在《雍正王朝》里显得还是比较有心机的。
从江夏镇的事情上,岳钟琪用刀划破脸,就足见其心机之重。既能完美实现上司的意图,又能规避职责风险,且能对未知的风险作出及时的预判。
岳钟琪和年羹尧的关系也相对比较微妙,江夏镇其他参与事情的兵勇都赏了500两银子,而唯独对岳钟琪的赏赐,年羹尧只字未提。这里不提反而说明岳钟琪是其嫡系亲信,应该是拿股份的,运回四川再分的。
雍正之所以在铲除年羹尧的同时,没有一并收拾岳钟琪,根据《雍正王朝》剧情分析,是有如下原因的。
首先,岳钟琪是雍正埋在年羹尧身边一颗比较深的棋子。
在西宁,陕西巡抚范时捷(正史中是年羹尧的亲信)在跟年羹尧要帐篷等军资无果后,透露了其向岳钟琪汇报过,使得年羹尧暴跳如雷。这说明,在权力方面即便是最亲的亲信,年羹尧也绝对不会让他人染指,更别提分享。
雍正正是看准了这层关系,才将岳钟琪收入囊中的。岳钟琪本身有很强的统兵能力,但是面对年羹尧,虽然自己是副帅,也只能是奴仆。而能给权力给岳钟琪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雍正。
其次,当时西北虽然叛乱已平,但是罗卜藏丹津逃窜,余乱尚在,需要有人坐镇。
很显然岳钟琪是比较合适的人选,本身岳钟琪就是四川人,出身武将世家,在西北属于本土制敌,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对年羹尧的军队更熟悉。
而所谓的“余乱未平”本身就是边军“养寇自重”的惯用手段。这事无法挑明,只要不过分,历朝历代朝廷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留岳钟琪在,本质上也就是朝廷有“小辫子”可抓。
再次,岳钟琪虽然在西北有很大的实权,但是比起年羹尧,实权要小得多,威胁自然小更多。
在年羹尧被剥夺兵权之后,由岳钟琪接任,授了一个“征西大将军”的职位(这是电视剧编撰的,正史中没有)。岳钟琪虽然说接替了年羹尧,但是资历与威望毕竟无法和年羹尧并驾齐驱。
所以岳钟琪是不可能形成年羹尧在西北形成的那个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的状态。自然也不会对朝廷形成实质性威胁。
但本质上为什么岳钟琪很难形成年羹尧那么大势力的原因,用正史里的岳钟琪实授的官职可以说明问题。
正史中,雍正3年,岳钟琪被升任川陕总督(《雍正王朝》里叫陕甘总督)接替年羹尧主持西北局势。但雍正收回了抚远大将军的印信,并未授岳钟琪为抚远大将军,而是加了兵部尚书衔。这本质上岳钟琪就无法形成像年羹尧那么大的权势的。
“川陕总督”只是年羹尧众多职务里,相对实权的一个。的确西北四省的军事、民政岳钟琪都有权利管辖。但是此外的更大的用兵权,粮饷监督权,以及西北人事决定权,岳钟琪实际上并不掌握了。
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的心情,理论上和祖大寿亲眼看着袁崇焕被拿下,自己接受关宁铁骑那感觉是一样的,心里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岳钟琪的兵权,权利不比年羹尧小,为什么雍正只杀了年羹尧,放过了岳钟琪?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事咋说呢?其实说道根子上,无论是年羹尧年大将军,还是岳钟琪岳老前辈,能耐再怎么大,这都是雍正手里边的棋子。
为什么杀年羹尧,而留下岳钟琪?简单的说,那是因为年羹尧该死,岳钟琪还有用。
如果您要了解的更加详细一点,不妨听俺给大家伙唠叨唠叨这事。
年羹尧该死
老话说的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年羹尧的军事才能您别说搁到雍正朝,您就算搁到整个清朝的历史,那都属于排的上号的存在,说他是军事大家,这一点都不为过。
而纵观整个清朝的历史时段,就没几天消停的,几本上天天的打。就雍正手上这日子还算好点,但西部尤其是青海这块还是受到了来自蒙古的骚扰。
总之雍正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这地方的骚扰,就给予了年羹尧很大的权柄。
什么川陕总督啦,什么抚远大将军啦等等,雍正把这帽子一个接着一个的给年羹尧,这当中有实权的,有虚职都是可以嘚瑟的。
其中这川陕总督属于地方实权派,这就是割地一方的大佬,那叫封疆大吏。
而这抚远大将军那更胜一筹,就这帽子才是年羹尧能够蹲在西部好一顿嘚瑟的根源所在。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好奇:“这抚远大将军是干嘛的?”
干嘛的?整个清朝压根就没这设置,这就是一顶临时的帽子。
说道这里估计小伙伴们乐的后槽牙都秃噜皮了:”整半天是一顶临时的,有啥权利呢?”
这您可就错了,正因为他的权利实在是太大,所以才是临时的。
整个清朝掐头去尾拢共就九个抚远大将军,就这职位一般人都捞不着,这都得有着皇室血统的人才能戴上,年羹尧这属于特例。
说的再明白一点,这抚远大将军比所谓的钦差都高一级,杀一个地方大员这都不用通知皇帝,直接拿刀子捅,皇帝也不会秋后算账。
那么清朝为嘛会设置这样的一个官呢?
说道根本原因,这就是清朝文武分制,文官你就算是吼破了喉咙武官他都不带鸟你的,武官就算是拿刀架在文官的脖子上,文官翻着大白眼一句:“你管的着嘛?滚!”
这两位如果越界了,皇帝不管你谁对,先把你越界的拿下。
那么这个结果要是遇到打仗,可就要了命喽,武官要钱要粮,文官说:“等着!”
你等着吧!你的营盘都饿死人了,这文官摇摇晃晃也就来了。
这仗也就不用打了,大家伙一起摇小白旗这不就完事了吗?
所以抚远大将军这就横空出世了,也就是说年羹尧凭借这帽子可以挟制地方上的文武官员。
你说厉害不厉害,这要是有点啥土壤的话,尾大不掉整成一方诸侯这都未尝不可啊!
这还不算,雍正还给予了年羹尧直接参与朝政的权利,什么官员的优劣,吏治的革新,这种事都可以不经过别的部门直接捅到雍正的案头。
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年羹尧所管理的辖区,您别说芝麻绿豆的小官,就算是品级高的任免这都是年羹尧一句话的事。
这不后来还蔓延到了朝堂对各地方的任免,这就已经超出了他的管辖范围,美其名曰叫年选,比朝堂选下来的都有优先任用的待遇。
想当年康熙朝的时候,吴三桂不就有个西选吗?最后被康熙碎成了渣渣。年羹尧走到这一步,基本上就离着该死不远了。
这事整到最后,蒙古草原上的什么王公,什么额驸见到了年羹尧这都的行跪拜礼。
蒙古这块能靠过来的,这都属于雍正的政治盟友,跪拜这也得跪雍正啊,这倒好被年羹尧截胡了。
在有,年羹尧回京,这王公以下的官,这都跪地上来迎接年羹尧才成,不然啊不乐意。
王公大臣不跪就不跪,但他们向老年问声好,老年就点个头而已。
这装的那叫个高大尚啊!没谁了!
那么雍正能够一直忍着年羹尧,是因为西北这块他真的找不出一个能担当大任的将军,不忍也得忍着。
但西北战事差不多的时候,其实年羹尧也意识到了雍正要下手,所以就有了养寇自重的想法。
但雍正可不会给他坐大的机会了,所以就下手了,年羹尧必须死,他不死,就这么继续折腾下去,死的可就是雍正了。
西北军费花不起喽!
当年康熙拿吴三桂开刀,何尝不是吴三桂啥都不干,拿走了天下一半的收入。
这俩人的境况何其相似。
岳钟琪不能死
是啊,年羹尧留了后手来了个养寇自重,那么也就意味着西北这事压根就没有从根子上解决。
也就是说,西北这块还得有人守着。年羹尧没了,作为替代品岳钟琪可就上线了。
岳钟琪的军事才能似乎不显,其实他的能力不比年羹尧差,只是他没有年羹尧那么大的权限而已。
举例说明,岳钟琪后来被雪藏了,到了乾隆十三年的时候,大小金川叛乱。
乾隆手下大将平定大金川叛乱,那打了多少回,压根就拿不下。没法子这才把已经六十二岁的岳钟琪请来,就这时间点岳钟琪离开官场已经有十好几年了。
结果岳钟琪穿着官服就带着十三个人,进入叛军的大营,和那叛乱的土司一顿老酒喝的天昏地暗,愣是在人家的大营里睡了一夜。
得咧!第二天这大金川叛乱就圆满结束。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别人看不出大金川叛乱的根源,而岳钟琪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一个合格军事家的才能。
所以岳钟琪足以替代年羹尧的地位。
而岳钟琪的能力是有的,所以不可不防,但岳钟琪足够的谨小慎微,当年曾静找岳钟琪鼓动他造反,岳钟琪第一个就把这事举报了。
所以后来岳钟琪因为军事失误,被判处斩立决,被雍正改成了斩监侯,三年后释放回家做了一个平凡的庶人。
直到乾隆朝再被启用。
所以岳钟琪之所以没有被杀,还是因为雍正还需要一个能打仗的将军,一股脑全杀了,用的时候就瞎了。
而岳钟琪可没有年羹尧的跋扈,而且足够的忠心,这也是他能活下来的根本原因!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岳钟琪的兵权,权利不比年羹尧小,为什么雍正只杀了年羹尧,放过了岳钟琪?
年羹尧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在兵权,是不听话,而岳钟琪可比年羹尧“听话”多了。
说实在的,年羹尧虽同为汉人,但是年羹尧的“身份”要比岳钟琪高多了,年羹尧早已属于旗人,父亲是曾经的湖广巡抚年遐龄,而妹妹年氏是雍正的宠妃,在雍正元年,年家正式成为“旗人”,隶属于汉军镶黄旗,就这个身份,不说年羹尧本身官多大,他就比岳钟琪有着嚣张的资本。
而再看看岳钟琪,岳钟琪父亲虽是四川提督,但是还是不够年羹尧强,年羹尧在康熙四十八年就成为了四川巡抚,要知道,提督虽是封疆大吏,但也要受巡抚节制,所以年羹尧都当过岳钟琪父亲岳升龙的上司,他和岳升龙才是一辈的。
交代完背景,再说说年羹尧的问题为何不是兵权的问题。
年羹尧是康熙朝大臣,因为在康熙四十八年就官拜封疆大吏,他也勉强属于康熙朝老臣,年羹尧的整体资质是很好的,进士出身,而后又成为庶吉士,虽说也有沾父亲年遐龄的光,但是年羹尧本身就的确受到康熙的重视。
在当年,年轻的年羹尧还是很谦虚的,面对康熙对他的信任,年羹尧感激无比,当上四川巡抚时,年羹尧还不到而立之年,在汉人官员里,年羹尧这个年纪和级别是极其稀少的。
随着康熙对他的重视,在康熙年间,年羹尧通过几次大功,逐渐升至四川总督,后来还担任川陕总督,雍正即位时,年羹尧已经是西南西北最顶尖的封疆大吏,而且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西北准噶尔问题十分严重,所以这个时候的西北西南两处官员是极其重要的职位。
雍正上台时,非常需要年羹尧的支持,加上年羹尧本来就是雍正的“大舅子”,年羹尧因此获得了极高的地位,地位还不是一般的高,而是高到部分满族、蒙古族官员见到年羹尧都要下跪迎接,这可是把汉人的地位提高到破天荒,但问题来了,年羹尧这样做,是究竟扬眉吐气,还是埋下祸根?
自然是后者,年羹尧的“高贵”让年羹尧迷失自己。
因为雍正元年,青海又乱,年羹尧作为主将,岳钟琪作为副将抚定青海,二人共同立下了汗马功劳,雍正对大舅哥年羹尧更是高度赞赏,在朝廷中一口一个恩人,把年羹尧都要捧上了天,而年羹尧被封为一等公,被雍正给予了重望镇压西北西南,年羹尧确实有着很重的兵权,但是年羹尧并不想着造反,他就是太狂了而已。
知道雍正把他视为恩人,年羹尧“倚老卖老”,不得不说,年羹尧已经老了,这个不是指生理年龄,而是指年羹尧的资历。渐渐地,年羹尧把皇帝的命令都当作“耳旁风”,虽说雍正高度赞扬年羹尧,可是也要知道,清代皇权依旧是不可以侵犯,随着年羹尧越来越“嚣张跋扈”,雍正和年羹尧正式出现裂痕。
因为肆无忌惮,年羹尧不断贪腐,可是雍正最恨的就是贪腐,田文镜在北方进行改革,一大半精力就是为了阻止腐败,而田文镜也被雍正视为恩人,所以,年羹尧是直接撞在枪口上了。
本来一个汉人让蒙古族、满族贵族对其下跪磕头已经非常狂妄了,年羹尧还露出了把柄,众多大臣弹劾年羹尧,雍正也对年羹尧忍无可忍。但即便如此,年羹尧依旧不停作死,对朝中的大臣肆意控制,年羹尧看哪个官员不顺眼,就让雍正剔除哪个人,时人讽刺朝政为“年选”,言外之意就是年羹尧比皇帝还要大,能当官的都是和年羹尧交好的。
打了皇帝的脸,年羹尧也混到头了。
雍正三年,年羹尧被群臣密集攻击,在九月,年羹尧被押回京师,直到十二月,年羹尧才被定罪,这个时候,年羹尧的妹妹年氏正好逝世,年羹尧之事无法再周旋,年羹尧以诸多罪名被赐死,实则是监禁终生,不过年羹尧也的确很快逝世于狱中。
年羹尧之死,根本就不是因为兵权过大导致的,而是因为他的身份给他了错觉导致的,年羹尧在雍正前三年的时间里,可以说是一直在“作死”,行为极其猖狂,年羹尧的下场清醒的人就会猜测得出来,而年羹尧被处理后,岳钟琪立即接过川陕总督职位,成为西北西南最高军事领袖,代替了年羹尧。
那么为何不处理岳钟琪?
首先,还是那个原因,西北西南的兵权问题,压根不是问题,西北西南虽然是重兵压境,但问题是,准噶尔的威胁极大,压根也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有异心,所以基于这一点,岳钟琪不仅没有被削去权力,反而被提拔为川陕总督兼任兵部尚书,这超级封疆大吏之职,并不让人觉得出奇。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年羹尧在西北立了功都这么猖狂了,真正抚定青海的大臣岳钟琪不是更应该比年羹尧狂才对吗?
恰好,岳钟琪就真的不狂,为人极其谦虚。
因为岳钟琪不是什么旗人的身份,岳钟琪家里也没有和皇帝联姻,就这两个条件,他就比不上年羹尧,也正是因为如此,岳钟琪才表现出了一个正常的汉人官员的姿态,年羹尧之流终究是少数人罢了。
再者来讲,岳钟琪不是进士出身,他能当官,和那李卫是一样的,捐官得来的职位,不过岳钟琪自幼学武,家里也是岳武穆的传承,习武成为了血脉里的习惯,就这样的岳钟琪,是一个典型的武夫,没有那么多花花心肠,而也正是这样,更加重视和感谢皇帝的大力提拔,要知道,在清朝的“进士”学历已经非常重要了,岳钟琪这种非进士出身的“总督兼兵部尚书”,是真的比较高级了。
因此岳钟琪不狂,他和年羹尧就不一样,事实上,岳钟琪自康熙五十六年起,在西北西南的战役中,出的力就是最多的,不过首功往往都是年羹尧,他不仅不狂,还很谦虚,也是因此,在青海战役中,年羹尧还算给岳钟琪面子,使用岳钟琪的战略,并且把功劳记给了岳钟琪,不得不说,岳钟琪必然是为人得当,才会得到年羹尧的善意。
最后一点,咱们假设岳钟琪为人和年羹尧一样,其实雍正也是不敢除掉岳钟琪。
因为岳钟琪是年羹尧之后,唯一一个可以镇压西边的大臣。
准噶尔的骚扰不是开玩笑的,康熙就一直解决不了这个外乱,而雍正二年虽说抚定青海,但是青海的纷乱就是准噶尔挑起的罢了,准噶尔自己都还没有亲自过来找麻烦,这个时候,雍正十分需要岳钟琪,之所以说年羹尧可以摘掉,而岳钟琪不可以,根本原因就是岳钟琪要比年羹尧更会打仗。
不过历史没有假设,岳钟琪的的确确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没有什么错误让雍正可以挑,而兵权问题,从来也不是问题,岳钟琪后来被下狱,原因也是和通泊大败造成的京师震动,从而被迁怒下狱,可即便如此,雍正都没有说要处死岳钟琪。
而岳钟琪也以老将身份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而战,是满清统治者的恩人,如此道理,雍正更是早早便看明白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岳钟琪的兵权,权利不比年羹尧小,为什么雍正只杀了年羹尧,放过了岳钟琪?
年羹尧腹有良谋,难得的将才,不到三十岁就当四川巡抚,年羹尧虽是胤禛的包衣奴才,但“野心”很大,当时四爷胤禛还是亲王的时候,差点摁不住这个“自大”的奴才。后来雍正继位后,年羹尧一路飙升,手攥军权,那架势风光啊,百官跪迎,“无人臣礼”,君臣名分几乎荡然无存。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年羹尧身为一名汉族将领,能成为身居高位,并手握数十万大军的封疆大吏,可见能力强大,同时也独揽大权,这也正是雍正捧杀年羹尧早已打定的主意。
年羹尧最为高光的时刻,还是他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威震西北,简直成了地方的“土皇帝”,此时红得发紫,享誉朝野!因此,雍正对年羹尧下手是意料之中的事。
年羹尧“野心”,自始至终掩盖不住,才导致他走向灭亡之路
当时胤禛就说,年羹尧根本就不把他当主子,对拜入胤禛这个冷门下,似乎满足不了年羹尧的“野心”。但后来,胤禛出奇的脱颖而出,坐上了皇位,年羹尧也随之雍正的恩宠飙升。
对于胤禛能顺利当上皇帝,民间也广流传“内靠隆科多,外靠年羹尧”的之说。所以作为拥护胤禛的大功臣,年羹尧开始居功自傲,“无人臣礼”了。
年羹尧是胤禛府邸的包衣奴才,按理说,他应该自称奴才,但是他跟雍正称呼为官职。这是对主子大有不敬之意,胤禛总算看清年羹尧的“野心”了,他的心早就不在他这“小庙”里。
而且自从到四川任命后,大半年都没有给主子请安和问候,甚至雍正的生母大寿,和阿哥们的婚礼,年羹尧只字不问。胤禛一生气,立马找借口把年羹尧的家眷10岁以上的子侄全部令回京城,胤禛这么做,其实就是为了当威胁工具,牵制年羹尧。
雍正继位后,执政初期,外臣能用的人寥寥无几,当时老十四胤禵还在西北“大将军王”统帅军队,这对雍正的威胁太大。因此,雍正还要靠自己的心腹年羹尧,接替老十四胤禵职务。
雍正坐上皇位,虽然大局已定,但“九子夺嫡”余波未平,“八爷党”到处制造麻烦,还四下传扬雍正得位不正,满朝文武都觉得雍正篡位获取皇权,连自己亲娘德妃都愣住半天,对他产生质疑。朝堂中暗流涌动无人可用,所以雍正急于培养自己的心腹官员,上台第一时间就提携李卫和田文镜光速升迁。
而年羹尧就更不用说了,不得不重用,对年羹尧“有求必应,有功必赏”,宠爱的没型,所以助长他后来的“歪风邪气”,暗箱操作“年选”、“朋党”等,而朋党又是雍正最忌讳的。还有更离谱的是礼仪上的僭越,学皇帝“翻牌子”,这可是只有皇帝才拥有的特权,说年羹尧把自己当成“第二个皇帝”都不为过。
而且生活铺张浪费,极度奢靡,年羹尧吃饭,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美食,还要听乐队伴奏。年羹尧敢这么做完全是靠雍正的庇护,年羹尧虽说专横跋扈,但此时还没威胁到雍正的能力。但作为皇帝怎么会容忍臣子僭越,这让皇帝的皇权何存?
年羹尧西北作战期间,雍正考虑军事要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采取措施。但是西北大捷后,雍正皇帝便开始对年羹尧下手了。
但年羹尧还不自知,一如既往“无人臣礼”,以前只是对主子不敬,现在成了对皇帝不敬。文武官员、蒙古王公,都要下跪行礼,就连皇帝的侍卫都不放过,替他牵马,使唤来使唤去的。如果年羹尧懂得帝王心术,他还会这样飞扬跋扈,大摇大摆接受这莫大的跪迎吗?
年羹尧这德行,从他一出场就注定要中途被雍正“干掉”,他但凡有岳钟琪一半德行,不自己找死,也许他还能图个善终,但他却不,非得要找死。后来被雍正清算,文武百官都在旁边喊打喊杀,下场有点凄凉……
岳钟琪能躲过一劫,人家可是听话的“乖宝宝”,为人低调,懂得君臣之道
年羹尧被赐死,最根本原因,一是他的汉族出身,满清皇帝对汉人是天然不信任,所以他必死;二是飞扬跋扈,功高盖主,自己找死。
而岳钟琪不管历史还是《雍正王朝》中,为人都是很低调的,早在康熙年间,立过大功,曾与十四阿哥胤禵一起平定妄阿拉布坦叛乱,直接升到四川提督。接着就是积极配合年羹尧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再次立下汗马功劳。年羹尧倒台后,岳钟琪成为年羹尧的继任者。
岳钟琪同样是汉族身份,而且还是抗金岳飞的后代,因为身份特殊,雍正让老十三胤祥提点岳钟琪,让他加入汉军八旗,但是岳钟琪拒绝入旗,要知道这一入旗,涉及到自己家族的名声问题,这是一次忤逆,于是雍正对他有了很浓的恨意。
西北虽然叛乱平息,但余乱尚在,还需要有人坐镇,因此就由岳钟琪继任。到了岳钟琪接管“川陕总督”时,虽然是一方封疆大吏,但岳钟琪不像年羹尧,雍正下放绝对的实权。虽然岳钟琪在西北四省的军事和民政方面都有权利管辖,但事实上用兵和人事调动权,以及西北的后勤督权,岳钟琪实际上并没有掌握。
就在岳钟琪接管西北大将军后,生怕重蹈年羹尧的覆辙,处处谨小慎微,但岳钟琪的身份问题,满洲大臣就不断弹折子,让岳飞的子孙当抚远大将军,担心岳钟琪日后会图谋不轨,满人的皇亲贵胄们攻讦越发激烈,但雍正总不能“莫须有”的把岳钟琪杀头吧?
不过自从发生“曾静逆案”后,让雍正起了猜忌之心,这一次不反,也保不齐下次不会啊。其实雍正还是忌惮岳钟琪的汉臣身份,毕竟岳钟琪一个汉人将军掌管这么久军权,如有二心,也够雍正受的,所以雍正肯定不放心啊。
要说岳钟琪的倒霉事也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前提点岳钟琪加入汉军八旗,岳钟琪没答应,被满洲大员和皇亲贵胄不断弹劾,雍正扛不住压力。这一次又是小规模战败,当时攻打准噶尔策零,战略上的失误,中了圈套,导致清军失去了进攻的最佳时间,导致战败,所以以鄂尔泰为首的大臣不断弹劾岳钟琪的能力问题。
于是雍正下手办岳钟琪,以“攻敌不速,用人不当”为由,将岳钟琪降职问罪,最终岳钟琪还是当了“背锅”,欲加之罪,起初判为“斩立决”,后来又改为“斩监候”,无论如何岳钟琪都要“伏法”,才能平息满洲大员和皇亲贵胄不满的声音。
雍正后来放过岳钟琪,除了他的特殊身世外,还有就是岳钟琪品性和官风。就“曾静事件”,差点把岳钟琪吓半死了好吗,惊得一身冷汗,于是岳钟琪为了表忠心,不仅直接揭发曾静罪行,还不断地向雍正解释。
岳钟琪这忠心表的也没谁了,雍正也是拿他没办法,费劲苦心不断安抚岳钟琪恐慌的情绪,批奏折上写满满的,就差诅咒发誓带上全家了,这样的岳钟琪他怎么会杀。
而且岳钟琪看清局势,知道“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所以年羹尧和岳钟琪的区别在于一个高调压不住的“土皇帝”,一个低调听话的“乖宝宝”,雍正虽然手段狠,但要分放谁身上,对于政敌和年羹尧这德行的,按李卫的话说:“要是换别人,十个年羹尧都死了”。
至于鄂尔泰和李广驷等人,他们跟岳钟琪也没有什么仇怨,主要是他身份的问题,只要位置腾出来,没必要非得弄死他不可。对于岳钟琪“不识抬举”的态度,没有按雍正的心愿加入汉军八旗,让雍正产生恨意,但毕竟他有赫赫战功在身,杀不得啊,不像年羹尧非死不可!
再说了,岳钟琪可没有年羹尧的跋扈,而且足够的忠心,死心塌地地臣服了满清。雍正也考虑以后还需要一个能打仗的将军,要是一股作气全杀了,那以后还有谁可用?
此后,岳钟琪被释放回家做了一个平凡的庶人。直到乾隆朝再被启用,岳钟琪再出山发挥余热……
结语
不管岳钟琪也好,年羹尧也罢,都是替皇帝打工的,皇帝高兴就用你,不高兴就有有人取代你,而年羹尧不仅没有认不清这个事实,还不收敛锋芒,仗着雍正的宠爱,骄横跋扈,把自己当成“第二皇帝”,要知道“天无二日”,皇帝岂能容你这么干?对于岳钟琪,雍正只想收回他的权力,将他拿下并就此囚禁,并不想要他的性命,可以说,也算是雍正“防患于未然”的一种方式。
—End—
------------------
推荐阅读:
我想知道CBA篮球各个篮球队靠什么挣钱?打赢了或者总冠军都是谁给球队钱?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