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的历代帝王?
▍◒为何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的历代帝王?
帝国到了末期,朝廷肯定会被架空。爱新觉罗家族,也逃不过这个宿命。
地方可以甩开中央单飞了。这时候,朝廷不仅没啥用,而且还总是束手束脚。所以,先是被架空、再是被消灭。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和朝廷就是破鼓万人捶,谁也不会对他们客气。大清灭亡,爱新觉罗家族就是这面破鼓。
但是,文官不行。
别说清朝的文官不行,明朝的文官也不行。要架空朝廷,必须得是地方实权派或军队实权派。文官只能是代理官僚的命,离开皇帝、文官就得死。
你可以从前往后捋一遍:
秦朝败亡,是文官造反吗?不是,是六国遗民和平民军阀控制了山东之地。两汉灭亡,都是因为外戚搞事情。西汉直接被自家外戚王莽给篡位了;东汉是因为自家外戚何进太蠢,把国家搞乱了。但外戚是有军队的,捏着枪杆子想干啥就干啥。
西晋灭亡,是一群司马王在地方杀来杀去,甚至还在洛阳来回杀,杀到最后发现五胡乱华了。大隋灭亡先是因为农民起义,再是因为自家军阀杀自己,最后夺了天下的就是山西军阀李渊。大唐亡于藩镇,这就不需要解释了。
大宋、大明都是亡于外族入侵。宋明之间的大元,可以说从始至终就没能控制住地方,而且大元朝廷也不想控制。中原烈火汹汹,那我就回草原,这就是大元。
从秦朝到明朝,几乎就没有文官什么事。这群家伙可能愚蠢得搞乱国家,却没有搞死国家的恶意。所以,宋朝才只防武将,不防文官。因为赵家官人知道:文官最大的危害也就是贪污受贿。
那文官能不能架空皇帝呢?
文官一直就有这个打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宋文官,就是想把皇帝当个摆设。我们说啥,你就听啥,然后诏曰可。这就行了。大宋官家们一直比较听话,最听话的就是宋仁宗,最不听话的就是宋神宗。但神宗不听话,也首先是文官们搞分裂了,一伙非要改革、一伙非要保守。神宗只不过是听了改革派,但后来只能在两派中骑墙观望。
明朝虽然没有丞相和宰相,但大明文官们可是历朝中最彪悍的一伙人。这群人虽然各种搞内斗,但在一件事上却非常团结的。那就是集体干皇帝。
往往都是言官带头。一群激进少壮派,是个人都准备好了当屈原,对着皇帝玩命干。连皇帝跟哪个妃子睡觉,都要上折子管一管。接下来就是内阁集体沉默。内阁都是皇帝拣选的,但这时候敢向着皇帝说话,肯定被骂死;要是不向着皇帝说话,肯定是忘恩负义。所以,内阁只能沉默。最后就是从上到下一起干皇帝,积极着干就上折子,消极着干就别出声。
赶上强硬一点儿的皇帝,文官肯定要倒霉,集体拉出去打板子也不是没有,比如梃击案。但是,皇帝再硬也没用,文官们早就视死如归了。而且越是挨揍的文官就越出名。被打了板子的文官,立即就能成为群臣和读书人的意见领袖。而赶上怂一点儿的皇帝,那文官就一定要把嚣张贯彻到底,直到把大明皇帝干废为止。不仅政令不出紫禁城,甚至皇帝自己也别想出来。
清朝皇帝彪悍一点儿的,还能搞搞南巡,地方官员就跟盼高铁一样,翘首以盼、希望雨露均沾能沾到自己。但大明地方官员却完全不是这样,简直是避之尤不及,死活不愿意皇帝来自己的地盘搞什么临幸。
这才是文官把皇帝架空了。万历皇帝为什么20多年不上朝?上朝肯定挨骂。即便不上朝,文官们还要写折子骂他。这就根本没法玩。你文官这么彪悍,那大明皇帝该咋办?
循名责实,首先是搞清楚分类,因为分类清楚了、才能把事情条理清楚。皇帝的权力也要搞分类,一种是皇帝的国家权力,即皇帝作为国家领袖的权力,即公权;一种是皇帝的个人权力,即皇帝满足个人欲望的权力,即私权。这两个权力是经常发生冲突的。
明朝皇帝的权力,其实不小。皇权专制到了明清才达到顶峰。但,这只是皇帝的国家权力。而皇帝的个人权力,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秦始皇开心了,给自己修座宫殿,能搞得“蜀山兀,阿房出”。汉武帝开心了,为了长生不老,能搞得普天之下淫祀滥祭。但是,但后来的皇帝们就没有这么自由了。宋朝皇帝想去封禅个泰山,都要先贿赂一下宰相,否则这事就搞不成。
当然也有彪悍的,就是元朝皇帝。一群蒙古贵族根本就不把文官当回事,而文官士大夫们也没法跟这伙蒙古人讲什么君君臣臣。元朝皇帝不高兴了,就能把大臣拉出去抽一顿鞭子。而这个制度也被明朝继承了,蒙古人抽鞭子、明朝人打廷杖。
但,大元皇帝为什么能让皇帝的个人权力放飞自我呢?直接原因就是大元皇帝不讲“武德”,就是不按规矩出牌。但根本原因是大元皇帝能够甩开文官自己单飞,因为有蒙古贵族帮他撑场子,而且也主要是这波人帮他撑场子。
好了,有了这个循名责实的分析,也就可以分析满清皇帝了。
大元皇帝的个人权力靠蒙古贵族来实现,大明皇帝的个人权力就惨了一点儿,只能靠太监和锦衣卫来实现。大清皇帝呢?大清皇帝有八旗啊!爱新觉罗家族自己就有一旗,而且还有大量的包衣奴才。所以,大清的文官根本就无法架空爱新觉罗家族,不是这伙人不想而是这伙人不能。大清皇帝背后,就站着最强支柱力量、满清八旗。你大清文官就不可能像大明文官那样“欺负”皇帝。
清朝末年,一件关系国本的大事情就是预备立宪。为了预备立宪,大清派了五大臣出洋考察。这五个人初步名单是: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
PS:最后真正出洋的是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这五个人,因为革命党搞了暗杀,于是徐世昌和绍英没能走成,所以换了人。
载泽,姓爱新觉罗、满洲正黄旗,是嘉庆皇帝第五子惠亲王之孙,还是光绪皇帝的连襟。湖南巡抚端方,连进士都没中,但人家是满洲正白旗,所以也能步步高升。光绪搞戊戌变法,端方比谁都积极,后来变法失败,也就被革职了。但革职还能复出,接着当官,慈禧西逃的时候护驾有功,于是再被重用。商部右丞绍英,不算什么天潢贵胄,小时候还口吃,到四十岁才能正常说话,但这家伙就是刻苦努力,一步一步地干。努力就能成功吗?这就不是一个必然逻辑,但努力的绍英再加一个镶黄旗的身份,在当时就够了。
看到没有,五大臣里面,有三个都是根红苗正的八旗子弟。大清皇帝不用科举文官,也能把事情办成。而要办关系国本的大事情,一定是把自己人给用足了。而预备立宪的皇族内阁,就更能说明问题了。爱新觉罗家族有自己人可用,而且这伙人的合法性可比明朝的太监强多了。
既然如此,大清皇帝和爱新觉罗家族,就不可能被架空吗?
只能说文官不行。大明的文官可以让大明皇帝出不了紫禁城,但大清的文官没有这个本事。然而,大清的地方官员却完全可以,而最后决定帝国存亡与否,就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
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大清基本就失去了对南方各省的控制权。首先是南方财政自主了,其次是军队也自主了。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主政的地方,换个名称就是大清的河朔三镇。它们甩开大清朝廷搞自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但是,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什么一直那么听话?曾国藩是到死都听话,你让我裁军,那我就解散湘军;你让我负侮辱之名,那我就办天津教案当汉奸。李鸿章也很忠诚,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基本上都是他签的。不听话的,主要是东南互保这件事。
听话的原因,就是大清正处于传统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期。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大清朝廷的年财政收入,才4000万两白银;而1910年,大清朝廷的年财政收入,已经干到3亿多两白银了。你李鸿章搞北洋舰队,不靠朝廷行吗?你沈葆桢搞南洋水师,不靠朝廷行吗?大家都得眼巴巴地盯着朝廷给拨银子。
历代王朝覆灭之际,都是:朝廷穷得叮当响,而地方则是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唯独大清是个例外,即便马上要死了,手里还一直有钱。原因是什么?传统王朝的财政收入靠土地,控制不住土地,自然就没钱了。大清虽然控制不住南方,但北方、草原、高原以及东北可都在自己手里,完全能控制住。关键是大清也不靠什么江南财富了,而是靠海关税、厘金和盐业税。这些收入,地方肯定要染指,但最后肯定还是朝廷拿得最多。
所以,传统王朝中,大明是穷死的,而大清不是,这家伙越到后期越有钱。但是,为什么地方还是把爱新觉罗家族给架空了。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爱新觉罗家族自己的骚操作,具体就是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咱就不考虑老佛爷有什么深谋远虑了,但这明显就是跌破智商下线的扯淡攻略。
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然后东南各地就跟洋人签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搞起了东南互保。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就是这伙人,一致认为宣战诏书是“矫诏、乱命”。
在这之后,大清朝廷即便有钱也没用了。因为威信已经彻底扫地。外交上不是越有钱就越多朋友,你得讲道义。外交如此,内政也如此。朝廷的确捏着钱袋子,但你也不能当二百五啊。你们爱新觉罗家族要跳崖自杀,那地方的督抚大员怎么可能跟你一起跳?
庚子之变后,大清朝廷别说合法性的神圣外衣被脱光了,就连合法性的底裤也给折腾没了。这时候,朝廷就是在裸奔,而地方和洋人则是在一旁看笑话。慈禧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时候哪有什么中华之物力,东南互保的那些省份,能跟你一起共度时艰吗?
虽然没钱不行,但没钱也不至于要命,要命的是朝廷的脸面,也就是那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合法性。所以,大清就得把这个脸面给找回来。不找回来,大清朝廷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爱新觉罗家族更没脸走出紫禁城。
这时候,日俄战争爆发了,而且鬼子是真厉害,第一次实现了黄种人干废白种人。这是一个大事件。大清朝廷从中分析出来的原因就是:有宪法的日本打败了没宪法的沙俄。接下来,该怎么办?那就要变法啊,于是立即搞预备立宪。
第二个原因就是皇族内阁搞得天怒人怨,成了压死大清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预备立宪刚一宣布,大清朝廷和爱新觉罗家族立即穿上了合法性的神圣外衣。
这个道义力量非常大。不仅大清的地方督抚和地方绅士积极响应,就连洋人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大清终于转型了,以后大家终于不再鸡同鸭讲了,也终于可以好好做买卖了。甚至,连南方的革命党都急眼了。大清都搞预备立宪了,那还怎么闹革命?于是,革命党气急败坏,直接对出洋考察的五大臣搞暗杀。
即便如此,预备立宪还是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到1908年的时候,大清朝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算是定下了大方向。各省也纷纷启动了省议员直选,成了资政局搞地方自治。可以说,这时候连革命党都不闹腾了,大家就准备做大清的顺民了。因为你根本就没理由再闹了,再闹也没人搭理你。
传统时代,得有多少民间精英被隔离在体制之外?而这时候,朝廷却给了机会,于是精英们肯定要玩命干,一定要为国家施展毕生所学。
1910年的时候,大清成了国会,即资政院,有通过预决算、征税、发行公债、弹劾大臣等权利。但有一点限定,那就是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大清皇帝点头。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但大事则是:慈禧和光绪这两个当家人,前后脚一起死了。
爱新觉罗家族本就合法性不足,但有这两个当家人在,还算勉强能撑住门面。然而,他们却一起全死了,爱新觉罗家族这还怎么玩?
这时候国会也开张了,而国会议员们立即彪悍,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甚至还在国会打架了。本来说好了,咱们搞九年预备,1914年正式开整。这时候小皇帝刚登基,所以按常理应该延长预备期。但议员们不敢,非逼着朝廷把预备期缩短,不缩短、咱就散伙。内外压力这么大,爱新觉罗家族更不敢把权力交给外人了,于是皇族内阁诞生了。组阁的大臣13人,满族占9人,其中的皇族就有7人,而汉族只有4人。
爱新觉罗家族这么玩,肯定有苦衷。皇帝太小、预备期缩短、国会各种彪悍,所以根本信不过外人,甚至连满人都不能轻易相信,靠得住的只剩皇族了。但你们这么搞,汉人精英肯定不干,甚至满人精英也不干。而早就与朝廷离心离德的南方省份,就一定要搞事情。
于是,武昌起义爆发,大清地方各省,就集体抛弃了朝廷和爱新觉罗家族。到皇族内阁成立,爱新觉罗家族才算被架空。但架空它的,并不是大清的文官,而是大清地方。爱新觉罗家族丧失了最后的统治合法性,被抛弃也就在所难免。
▍‱为何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的历代帝王?
当然无法。
因为满清采取的是双线法则。
比如,满蒙人用特别法,非旗则用普通法。
八旗子弟都是皇帝的奴才,几乎个个都忠于八旗制度(因为自己哪怕是奴才,也比非旗的民族更能享有优惠)。
比如,满清中央政权也是双线。
大学士、军机大臣是满蒙一半,汉族一半。六部尚书侍郎也是各一半,而且除了礼部是汉族官员掌握外,其余五部都是满(蒙)尚书满侍郎掌握权力。哪怕六部笔帖式,都是满族文官掌握基层权力,监控汉族官员。
地方上也一样。
总督如果是汉族,则巡抚多半是满蒙。提督总兵是汉族,还得被八旗将军监控。满蒙官员几乎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负责对行政、地方、军队、经济等各层面进行监控。
最重要的是,满清皇权已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明代皇帝虽然有权,甚至被满清嘲笑公开廷杖官员,但明代大臣至少敢于封驳皇帝命令或者公开指责皇帝的行为,甚至敢说皇帝就是昏君。
满清时期谁敢吗?
连质疑皇帝命令都是大罪,所谓御史、六科給事中,都只能对官员进行弹劾封驳。
所以,满清皇帝不会被架空。因为所谓内阁早就虚化,就连军机处也只是协助皇帝分类奏折提供咨询的机构,完全没有明朝内阁可以几十年独立运转决策的可能。
▍♖为何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的历代帝王?
这个想法很好,所以清朝皇帝也想到了,因此他们设计出了与历朝历代政治传统背道而驰的权力架构:中国古代延续了1000多年的读书人掌权的时代被终结了,士人政府被满蒙部落贵族取代。
中国古代之所以长期领先于世界,很大程度上源于建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
秦朝建立后,传统贵族政治被摧毁,熟悉法令的“吏”成了管理国家的骨干;
汉朝建立后,经过几代人诸如举贤良、孝廉之类的摸索,到了汉武帝时期,颁布《劝学诏》、兴太学、遍建庠序,将“以教为先”与朝廷选官相结合、健全察举制,创建了影响后世的文官制度。
自那以后,历朝历代政府的构成主体,既不是世袭贵族,也不是军人,更不是商人,而是通过各种制度选拔出来的读书人。这就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这种模式曾经无可撼动,任何集团、任何皇帝都无法违背。
魏晋时期看似长期把控政权的世家门阀,他们本身还是读书人,只是在凭借优势教育资源、特殊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占据了一定先机;
令人闻之色变的“五胡乱华”期间,无论本人就是儒生的匈奴族豪杰刘渊,还是出身奴隶的文盲羯族石勒,以及高度汉化的慕容鲜卑,他们建立政权后无一例外都会办学校、崇儒学、选用士大夫治国,氐族大帝苻坚更是启用儒生王猛、创造了十六国时期最为辉煌的盛世。
南北朝时期,在残酷战火中形成的关陇军政集团,是宇文泰任用儒生、高举恢复周礼大旗而建立。那些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家族,除了善于领军打仗外,同样精通诗书。
而脱胎于北周的隋唐两朝,则通过推行、完善科举制,继续扩大政权开放程度,让任何阶层、任何出身的读书人都能获得参与国家管理乃至跻身权力中枢的机会。
甚至在军人当权、战争不断的五代十国,说到威望,极少有皇帝比得过大儒冯道。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更是全面恢复了士人政府。
这种传统,曾被元朝的“部族政权”短暂打断,但被随后的明朝再度恢复。虽然废除了宰相、加强皇权,虽然经常爆发宦官专权,但组成明朝各级政府主体的,还是如假包换的读书人;朱元璋虽然发明了廷杖、锦衣卫等措施对文人严防死守,但他的王朝还是离不开这群人。
而相对于简单粗暴的元朝,清朝则以一种更加狡猾的方式彻底推翻了传统政治模式,那就是:将满蒙贵族凌驾于士大夫之上,打造了一个看似“士人政府”、本质上却是“部族政权”的专制王朝。
首先,为了体现自己是明朝衣钵的继承者、是正统历史的延续,清朝像明朝那样设立了内阁,由内阁大学士辅佐皇帝理政。无论内阁成员是满是汉,但好歹看起来像文人;
然而,雍正时期起,朝廷又另设了“军机处”,即所谓的南书房。这一机构设立的缘由,是皇帝为了处理军事机密,不方便经过内阁;但很快性质就起了变化,所有军国大事逐渐都由军机处办理,内阁几乎形同虚设。通过军机处,清朝皇帝可以直接向大小官员发布命令,甚至可以通过秘密信件的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传统文官政治的基本架构不复存在,士大夫失去了占据政治主体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在重要军政岗位的人事设置上,清朝可谓煞费苦心。
内阁学士中,满蒙贵族几乎一定多于汉,长期处于6:4这种比例(或者更大);六部官员一定要满汉分开、同时设立,而且主事的基本都是满人,他们可以不用互相商量、直接找皇帝汇报工作,皇帝也可以自己选择找谁议事;至于六部中其他办事人员,汉人知识分子处于绝对的少数。
起初,清朝的巡抚、总督基本都由满人出任,他们都可以直接与皇帝沟通交流;至于关系到兵权的大将军一职,唯一一个汉人只有岳钟琪。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迫于形势,才起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人知识分子为封疆大吏。但随着形势稳定,很快又急着试图收回权力。
综上可见,清朝并不是传统的文人政治,而是依托满蒙军政贵族的部族专制。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士大夫长期处于政治舞台的边缘,充当了“别人吃肉我喝汤”的角色,哪有一丝架空帝王的可能?对比当时的世界潮流,这种制度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被动挨打、受尽屈辱也就不奇怪了。
▍◉为何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的历代帝王?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朝代也不例外。
嬴政建立秦朝之后,自命为始皇帝,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结果呢,只传到二世就寿终正寝了。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无论一个朝代统治多好多坏,最后终究要完蛋,这是历史规律,谁也逃不过灭亡命运。
一个朝代要终结的时候,就像一个患者病入膏肓,会有种种症状出现。
其中一个通病就是,朝廷不能令行禁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客气地说,就是中央政权没有了权威,皇帝老儿成为摆设。
即使是把权力玩到炉火纯青的大清统治者,也逃不过这个宿命。
不过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最后终结帝国的,往往都是武将,文臣无法影响大局。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朝中的文官无法影响大局,能影响历史进程的,都是手握重兵的大臣。
汉朝如此,唐朝如此,明朝和清朝也是如此。
汉朝的终结者是曹氏家族;后周终结者是赵匡胤;敲响大清丧钟的,是袁世凯。
相比之下,文臣和宦官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魏忠贤自命九千岁,跟皇帝分庭抗礼,将大明江山搞得乌烟瘴气,大不了就是吏治腐败,借给他一百个胆,也颠覆不了朱家王朝。
崇祯登基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搞定。
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只防武将,不防文臣。
能当皇帝的,大都有两把刷子,都是人精,他们防范大臣的办法五花八门。
一是掺沙子、捡沙子,经常调动你,不让你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
二是大搞特务统治,监视所有关于的一举一动,不让你妄议皇上、结党营私。
三是搞平衡术,让大臣搞党争,争权夺利,争得死去活来,没有机会团结起来对付皇上。
相对来说,大清统治更为容易。
因为大清是少数民族统治,他们可以堂而皇之把汉族大臣排除在领导核心之外。
不让野心勃勃的汉人大臣,进入权力中枢,让他们难以兴风作浪。
当他们稍微长出一点羽翼,就拿刀子咔嚓一下给剪掉;比如对吴三桂、年羹尧、岳钟琪,都是如此。
说白了,大清皇帝的统治基础,就是满清八旗的基本盘,汉人可以出力,但拿不了分红。
照此来说,大清江山就可以千秋万代了吗?也不是。
我们前面说过,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一个王朝总有气数,气数尽的时候,“妖孽”就会出现。
大清的“妖孽”,就是洪秀全。
洪秀全打着平均地权的旗号,在广西金田开始起义,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大清江山摇摇欲坠。
让爱新觉罗引以为傲的八旗军队,根本就无法扑灭太平军的熊熊烈火。
在此情况下,慈禧只能依靠湘军、淮军来维稳,看着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做大。
不过,曾国藩还算精明,知道功高震主的后果。
在攻下洪秀全老巢天京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奏裁撤湘军。
可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随着太平军被镇压,慈禧突然发现,大清已经回不去了。
大清江山必须要靠汉人这些鹰犬来捍卫、来延续。所以洪秀全这只兔子死后,李鸿章、左宗棠并没有“狗烹”。
有得必有失,汉人开始悄悄控制地方政权。
虽然大清还控制着北方,可是大清失去了对富庶南国部分控制。
清朝末期,江南多省的封疆大吏,掌握了部分财政大权。
比如海关税、厘金和盐业税,都被地方大员掌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了财政大权,官员们能老实吗?
但是俗话说不作死,不会死;一个朝代要灭亡的时候,都会胡作非为。
慈禧如果只是割地赔款,大臣是不会有任何异议的,大清江山依旧稳如泰山。
因为中国领土太大了,丢掉几个省,也不会危及大清江山。
很多大臣心里没有领土观念,觉得割地赔款是破财消灾、天经地义的。
他们不会因为慈禧这么做,就怀疑她执政执政能力,怀疑大清执政的合法性,更不会挑战她的权威。
慈禧千不该万不该利用义和团,向洋人挑战,对列强下战书。
慈禧对义和团政策的朝令夕改,对列强的前倨后恭,让汉人大臣看出她的无能和软弱可欺。
所以当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后,一向对大清俯首帖耳汉族大臣开始对她说不。
东南八省地方大员胆大包天,竟然跟洋人签下了《东南保护约款》,进行东南互保。
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对最高领导人说不,这明摆着就是里通外国,图谋不轨,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
所以慈禧回銮之后,理所当然要秋后算账,将这些吃里扒外的大臣绳之以法,至少应该贬官、免职,以儆效尤。
可是慈禧并没有对他们秋后算账,不仅没有责怪他们,反而说他们“老成谋国”,“悉由尊奉谕旨不欲失和之意”。
是慈禧她老人家宽宏大量吗?显然不是。
慈禧恨不能将袁世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盛宣怀这些乱臣贼子碎尸万段,一个个抽筋剥皮、凌迟处死。
如果时光倒退一百年,任何一个大清皇帝都会这么做。
可是此一时彼一时,经过太平天国、甲午战争,大清英明的光环已经褪去,谁也不再把朝廷当回事。
如果慈禧轻举妄动,只能让大清死的更快。
好死不如赖活着,慈禧愚蠢、但不是白痴,保命要紧,得过且过吧。
可是后来形势的发展,却不按照慈禧的意志为转移。
因为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被称为蕞尔小国的日本战胜了天朝大国,打败了欧洲巨无霸沙俄,让中国人明白,变法的功效竟然如此神奇。
再不变法中国就要亡国,已经成为国人共识。
既然潮流势不可挡,慈禧也要“顺应潮流”,搞改革开放,进行立宪。
可是一切反动派都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慈禧不甘心大清江山在自己手里失去,不放弃垂死挣扎的机会。
1908年,千呼万唤始出来《钦定宪法大纲》,竟然是挂羊头卖狗肉、换汤不换药的忽悠。
皇族内阁13名大臣,竟然有9人是满族大臣,汉族大臣只有4人。
要知道当时满族人口有150万,只占全国人口的200分之一。
慈禧这样做,把袁世凯惹火了,革命党更是满腔怒火,对大清彻底失望。
因此武昌起义爆发了,袁世凯开始进行“慢慢走,等等看”,的神操作,大清王朝土崩瓦解。
大清的灭亡,再次证明一个真理:
文人不会倾社稷,枪杆子才是一个王朝的心腹大患。
▍≛为何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的历代帝王?
这是由清朝的制度决定的,在清朝是高度集权的帝王政治,权力从未下放,不可能有人架空皇帝。清朝的皇帝勤政,也不是他们生来就愿意每天忙得昏天黑地,而是制度决定,事无巨细全都要皇帝拍板。
很多人都以为古代皇帝都是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其实不然,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朝代皇权都是被限制的,儒家思想之下,君为轻,社稷为重的思想一直存在,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则是作为帝王的第一行为准则,所以中国历史上对明君圣主的标准里,排在第一的永远是虚心纳谏,否则就会被扣上独断专行的大帽子。
在汉代,就有三公九卿制度,目的就是分散权力,但是效果并不好,因为宰相的权力过大,到了东汉,光武帝开始把三公并列成为宰相,同时增加了尚书台的权利,随之而来的就是尚书台代替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开始威胁皇权,所以在汉朝,大权旁落,威胁皇权的事时有发生。
儒家思想并不迂腐,他们骨子里奉行的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皇帝只不过代天行狩。是天下的管理者,而不是拥有者,如果皇帝不合格,则会被认为,有违天道,就可能被合格的代替。从隋朝开始,出现了更为先进的三省六部制。唐朝延续并完善了这一制度,虽然皇权被大大限制,但也解决了大权旁落,一人独大的问题。
从唐太宗起,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就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前,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违法的,不能为下面的各级机关所承认。
皇帝不经两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在程序上是不合法的,不会被承认,故这类诏书所使用的封带,不敢用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在唐朝,此类敕书还会因为皇帝威严,勉强被执行,但因为程序不合法,这种非正式任命的斜封官地位很低,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在唐朝,三省六部制被执行得并不彻底,经常出现皇帝圣旨越过三省下发的情况。
到了宋朝,这套程序则更加完善,三省权利进一步扩大,皇帝则完全成了受气包,如果出现墨敕斜封,大部分会被宰相送回来,甩在皇帝龙书案上成为一张废纸。如果皇帝的某一项决策,三省认为不合适,皇帝气的跳脚也没用,圣旨的起草权,审批权都在三省,皇帝做不了主。但是也不要担心皇帝会被架空,因为宋朝虽然也是权力高度集中,但是是集中在三省和皇帝之间,而且还有下一级的审查机关御史台,属于高度集权但不专权。另外,宋朝的军政权分到了枢密院,财政大权交给了三司使,就连三省的权利也被分化了一部分,想要独揽大权,基本不可能了。皇帝的权力也只是被制约了,而不是被剥夺了。
正常的程序是;皇帝与大臣们商议之后的决定,首先交给中书省拟订一个草案,然后经过门下省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再交给尚书省来执行,并以皇帝的名义对外发布。这样,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大权独揽,三省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就不会出现宰相一人独大,控制朝堂的事情出现。比如王安石变法,虽然宋神宗和王安石联手,新法推行还是举步维艰。蔡京虽然看上去大权独揽,也只不过是为了推行新法,宋徽宗采取非常手段给他开绿灯。只要皇帝认为你有威胁,分分钟就能搞定你,蔡京四次被贬,然后复相,并不是他权利有多大,而是朝廷认为他有能力,需要重新启用。如果朝廷不想用,他一点办法也没有,更不用说架空皇帝专权了。在宋朝制度下,皇帝似乎被架空,也不过是程序上限制了皇上独断专行,但是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权旁落。
到了明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大部分时间里,皇帝和宋朝差不多,也是被大臣们搞得没脾气,不过为平衡权力,明朝采取了内外朝制度,除了朝堂上的官员,皇帝另外组织一帮人成立内阁,内阁只有建议权,没有执行权。以前,宰相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成立内阁以后,把原来宰相拥有的决策权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所以在明朝,并不存在宰相一职,宰相的权力被分割了。
明朝官员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更加完善,即便是皇帝不亲自下场,因为存在完善的制约因素,也不会走得太偏,万一出现一方压倒另一方,皇帝就会出手压制强势的一方,让朝局再次回归平衡。
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经常大权旁落,其实这是错觉,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掌握着朝廷局势的发展,只要出现过于强势的团体,皇帝就会发挥其作用,即便是强势如刘瑾,影响大如严嵩、严世藩父子,皇帝一出手,立马烟消云散,轻松拿下。真正如汉朝王莽、董卓、曹操那种彻底架空朝廷的人物,不会出现在明朝。
文臣架空皇帝,基本上只出现在隋唐以前,唐朝、宋朝、明朝,皇帝的权力虽然受到了限制,但从没有真的被架空过。
到了清朝,制度又走了回头路,皇权重新掌控一切,朝中所有部门的真正管理权都集中在皇帝一人手里,几乎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限制皇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皇权最重的时代。不用说架空,连限制皇帝的权力都做不到。但这也会带来一些大的问题,高度集中的权力,会使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错误政策得以执行,而且皇帝当得不轻松,都会被累的半死。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康熙“辅政四大臣”和同治“赞襄政务八大臣”有何区别?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