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的中介费“ “服务费“算不算36的利息红线范围? 为什么?
▍☂贷款的中介费“ “服务费“算不算36%的利息红线范围? 为什么?
这就是贷款的套路。什么叫巧立名目?这就是放款人为了掩盖其收高额利率的面目而想出来的所谓服务收费项目。
1.在法院审理的各类借贷纠纷中,已经明确提出:所谓中介费、服务费、征信费、会员费、保险费都属于利息总额的一种。如果去法院打官司,收取的这些费用再加上最后收取的利息费用,所有合并都认定为利息。用这个利息总额除以实际到手的借款本金即为你承担的利率,只要超过36,那就是高利贷。
2.另外,还有一些借款纠纷中,出借人预先收取利息,扣除利息后实际给付本金,俗称砍头息。如果法院官司,是以实际到手金额作为本金,砍头息不会承认。Noise这样实际计算,借款人承担的利率会高于合同约定利率。例如1000元,实际到手900,借款期为7天,出借人要求还1000,法院会认定:
100÷900×52(周)=572%
3.任而有千般计,借款人只要记住一条:以实际到手金额作为借款额,以付出的各项费用作为利息,这样计算借款利率就是最正确的,也是法院认可和赞同的。只要超过24以上,就可以去法院诉讼,24以上,法院任可借款合同有效,但利率只认可24,所有多出部分都不予承认。如果超过36,合同都无效,返还本金,利息由法院按照认定的事实,判定利率。判多少算多少,一般肯定都比24少。
如果还有非法催收行为,再加上砍头息和高利贷,那这个民间借款就有可能演变成刑事案件,一般出借人与借款人达不成谅解,他的量刑有可能加重。
法律是维护双方公平的。正常合理的借款受法律保护,违法的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
觉得好加关注,多点点赞,我还有相关的视频和文章,可以扩展阅读。
▍↯贷款的中介费“ “服务费“算不算36%的利息红线范围? 为什么?
其实是都算的,只是要到到法院阶段才算到利息里,现在平台所收的服务费,保险等等费用是是违规违法的,但是现在没有部门有能力处理它,平台利用强大的法务催收对借款人强行催收,借款人根本顶不到法院诉讼,维权投诉基本是民间组织没有执法权,走法律诉讼成本又太高,说实话出台再多法律法规没有部门监督管理,我甚至到现在还没看到平台因为乱收费而被处罚的,所以说有法律法规也要看部门来执行监督才有用,要不也是一纸空文。
▍≢贷款的中介费“ “服务费“算不算36%的利息红线范围? 为什么?
“中介费”、“服务费”等可以计入36%的利息红线范围!
结合我的银行工作经历,谈一下我的观点:
01,如何计算年化利率?
我们常说的超过36%的年化利率就是高利贷,具体计算方式就是总费用除以实际到手金额=实际利率。
比如,贷款1万,一年利息3600,那么利率就是3600/10000=0.36,也就是36%。
02,中介费,服务费是否计入利息?
网贷公司、银行、普惠金融以及消费金融公司在推出无抵押无担保消费贷、现金贷、普惠金融贷等各种信用贷款时,客户除了支付贷款利息外,还会加入会员费,服务费、提前还款违约金、逾期罚息甚至有的公司还会收取保险费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收费项目。
无论这些网贷公司如何巧立名目,客户在贷款本金外支付的费用,都会计入贷款利息。
03,利息红线36%如何确认?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把握住一点:这笔贷款你支付的所有贷款公司列出的总费用除以实际到手的金额=你的实际贷款利率>36%,超出部分你不用理会,法院不会支持。
比如贷款1万元用一年,合同约定利率月息2分,就是一个月200元,服务费一次性收取500元,保险费一次性收1000元,总费用加在一起是3900元,年化利率达到39%。
04,两线三区
民间借贷中,还有两线三区的解释,我做了张图,一看便知。
05,砍头息
有的高利贷还存在砍头息的方式,就是老话儿说的“九出十三归”。贷款一万,实际到手9000,到期还款13000。这样的计息方法本身就是不合规,法院不会支持。
银行贷款时不会收取除利息以外的费用。
一般人直接在银行无法获得贷款,只能通过金融中介来办理,中介收取的这种服务费和中介费不计入利息红线。
总结起来就是:法院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双方利益,那些趁人之危发黑心财,最后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支付一定的利息也是必须的。
▍$贷款的中介费“ “服务费“算不算36%的利息红线范围? 为什么?
贷款的时候,“中介费”、“服务费”等等肯定是算在36%利息红线范围内的。
贷款本息之外,另行以“中介费”、“服务费”、“手续费”等等收取各种费用,而且是一次性提前收取,是网贷、线下现金贷、民间贷款机构的惯常套路,目的是赚取超高额利润,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贷款时常常会遭遇到的。
这些费用的收取大致上可以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放贷方故意拆分。
放贷方为了规避法律有关36%利息红线,巧立名目,故意把利息拆分成利息、中介费,管理费、手续费、担保费等等各种名目,实际上,这些管理费、手续费是放贷方直接收入,而那些所谓的中介,担保,都是跟它有利益关联关系,甚至就是同一个老板实际控制的,只是在公司股权结构方面看似没有关联,以此来掩人耳目。
人民银行、银保监在《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撮合或变相撮合不符合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借贷业务,禁止以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
放贷方将利息拆分出管理费、中介费、担保费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费用,其性质认定一直比较模糊,确实是难题。正因此,江苏徐州中院有关平安普惠诉讼的裁决才显得更有标杆意义。
第二种情况,中介费、管理费、担保费等等,确实不是放贷方收的,确实是由不关联合作机构收取。
普通人并不会经常贷款,不熟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我们很多人会通过助贷平台、贷款中介、介绍人等寻求贷款,毕竟他们更专业,贷款渠道也更丰富,这些机构或者个人付出了劳动,收取合理的中介费也在情理之中。另外,放贷方为了加强贷款风险控制,有些会引入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作为贷款风险兜底方,这些机构承担了风险,收取合理的费用也同样在情理之中。
但是,这些合理收费的前提,是利息、各种费用加起来不能超过36%的利息红线。如果超过了也应当作为借款人实际负担的总成本的一部分来认定,法律既要保护贷款方的本金以及法律允许范围的利息的合法权利,同时也会保护借款人的权利,不让高利贷肆意横行。
顺便说一句,除了上述这些“管理费”“中介费”等套路之外,网贷、线下现金贷、民间贷款机构的惯常套路中还有一种坑叫“分期等额还款”,你稍加注意就可以发现:民间放贷机构借款合同里有些叫“费率”,那是在玩文字游戏迷惑你,实际要大约乘以2倍才能等价于“利率”。银行房贷合同里写的就是“利率”两个字,那是真正按照本金*利率来算利息的。
把利息拆分成利息、中介费、服务费,是放贷方的一种套路,值得上“3.15”消费者权益日晚会好好分析分析说道说道,以此教育普通贷款者,警示高利贷放贷方。
▍✼贷款的中介费“ “服务费“算不算36%的利息红线范围? 为什么?
很多朋友在网贷平台借款时,看介绍利息不高,但最后贷款后会发现还有“中介费”、“咨询费”、“担保费”、“增信费”等等各种名目的费用,一算下来综合利息基本到了36%,甚至有的比36%还高,那这些费用合法吗?可以说,基本上都是不合法的。
先看一下,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20年4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案件审理的通知》,《通知》第七条规定,对债权人之外的其他主体收取的服务费,咨询费,中介费、担保费、增信费、违约金等,应根据债权人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联程度、提供服务等情况,综合确定借款人应否支付或予以酌减。上述费用与债权人收取的利息、违约金、实现债权的其他费用等,总计不应超过民间借贷法定利率上限。也就是说,这些服务费、中介费等等即使应该支付,加起来也不应该超过民间借贷法定利率上限,而民间借贷法定利率上限不是年化36%,而是24%!也就是服务费中介费等加起来不超过年化24%,而不是不超过36%。
再者,司法实践里已经有法院判决对用服务费、咨询费等掩盖高额利息不予支持。有些网贷实际到款和申请借款金额是不一样的,提前扣取了服务费等,但本金还是按申请的金额,这样法院不会支持。因为法律规定,民间借贷合同是实践性合同,自款项交付之日起生效;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很多网贷平台和这些提供服务费咨询费中介费的公司都是关联公司,如果真的要收取上述这些服务费、中介费等,那就要拿证据来证明自己已实际履行了相应的咨询、审核、服务等合同义务,这样收取相关费用才是必要的合理的费用,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说明网贷平台只是以关联公司名义收取服务费、咨询费等中介费用,达到预扣利息或超过年息24%的法定保护利率标准的目的。那这就是非法的,法院不会支持。
目前,很多法院对民间借贷纠纷已经严格审查实际交付的本金数额,严格审查民间借贷是否涉嫌“套路贷”“虚假诉讼”“非法经营”“非法集资”“涉黑涉恶”等刑事犯罪,所以对于网贷平台来说,在诉讼中想获取高额利息基本是不可能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