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如何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
▍✱碎片化时代,如何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
认知框架君来挑战这个问题。
碎片化的知识,最终形成大脑里没有【更大结构】的认知,这些认知都是片断、片断的,无法形成联系。那么这样的认知,我们是无法应用于实际的思考。
知识最初总是以碎片的形式存在,但最后总是要把碎片化的知识,整合到一个框架里,形成整体的认知。
在这里我以【逻辑思维的知识】为例来讲解构建思维体系。
属性、概念、定义、划分、内涵、外延、判断、推理、论证。刚开始时,我们学到的是碎片的知识。比如一个碎片【属性】,又一个碎片【概念】,又一个碎片【定义】,以此类推,最后一个碎片【论证】。
如果只是停留在碎片的认知阶段,那么可以说,这样学习到的逻辑思维,是无法被自己使用的。因为大脑里没有对【逻辑思维的知识】形成整体的有联系的认知。
我们是无法拿着一个个碎片就可以进行逻辑思考的。因此,学习以碎片开始,但却又要以【结构】结束。
所谓结构,就是要寻觅各种各样的联系把【这些碎片】衔接起来,拼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形成对【逻辑思维知识】系统的认知。
属性、概念、定义、划分、内涵、外延、判断、推理、论证。这些碎片,你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衔接起来,一旦能够把它们联系起来、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其实就是在打造体系,只是这个体系是关于逻辑思维的。
想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关键点,还是在于建构联系,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属性、概念、定义、划分、内涵、外延、判断、推理、论证。大家不要小看这9个词语,要把这9个词语联系起来,却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可以说,一旦自己能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在自己的大脑里对逻辑思维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
▍➞碎片化时代,如何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
碎片化的时代,信息的数量级呈爆炸式的增长,人们往往淹没在这些信息中,迷失了自我和方向。
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每天人们在大量平台上刷信息、刷文章、刷视频;跳出来的文章都是“我在XX平台上日入XX万”;身边的朋友也都想做短视频做直播做网红;我不禁问自己:难道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匆忙了?如何在这些泛滥的信息中寻找自我?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我还没有找到最合理的答案,我的观点是:
我们至少应该构建两套体系,一套人生成长体系,一套思维体系
人生体系用来指导人生的方向和权重,思维体系是帮助自己学习、反思、最终达成人生目标的。
人生成长体系
很小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我曾陷入这样的迷惑:如果我的眼睛某天闭上再也不睁开了,那么这个世界是否还存在?
因为没有人指导我,那时也很少从书本里去寻找答案,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空想瞎猜。
从2002年到2012年,我差不多花了10年时间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成长体系,现在我基本上就是依照这个体系在指导我的人生。
这个体系包括四个维度的内容,在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 维度一:个人修炼(做一个优秀的人)
这个维度是让自己通过学习修炼,成为一个更棒的独立个体,其中还包含了四个子维度:
a. 心层: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自己设定人生的目标
b. 脑层:打造自己的思维体系,发现和运用世界的规律
c. 身层:提升行动力,个人聚焦自己擅长的事,同时利用外部的朋友、合作伙伴、平台
d. 基层:个人成长的底层,健康管理、情绪管理、精力管理
· 维度二:事业发展(打造一份适合自己的事业)
我已经根据自己的情况,构建了一个分四步走的事业发展计划,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最终实现。
· 维度三:梦想实现(完成一些小梦想)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小梦想。我的梦想列表中,排序靠前的目前主要是音乐学习,包括之前学习的口琴、未来要学习的钢琴和编曲等。
· 维度四:家庭幸福(建设一个幸福家庭)
包括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健康生活,改善家庭住房,提供给子女好的学习条件等。
通过这个“人生四维”模型,我为自己设定了人生方向,这些方向间也是相对平衡的。
而且,有了方向,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也就不会过于围着那些热点、诱惑团团转。
人生最终的设计者还是自己!
思维体系
相比别人,我一直觉得自己是那种后知后觉的人。别人很快能找到问题的关键,而我却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参透事物背后的规律,这就是思维体系没有打造好。
打个比方,思维体系有点像炒菜,食材是:信息、知识、技能、阅历、规律、方法等。
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法去炒这盆菜,效率不同,口味自有高下。
关于思维体系,我觉得应该分三个层级来建立:
· 底层性思维方式
这类思维方式适用于大部分情况,也不会随着时代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比如这些年一直在讲的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就是把一些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商业和其他事情上。
这类思维方式,可以适用于大部分场景,用于解决主要的问题,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
就像查理·芒格说的,他也喜欢去学习和研究各个领域那些比较核心基础的原理,然后融汇贯通,用于搞定大部分问题。
这类思维包括类似:批判性思维、结构性思维、系统思维等。
· 局部性思维方式
有些思维方式,可以用来搞定一类事情,但是更换环境或场景后,就不再适用了。
比如在国营企业好用的处事之道,换到外资企业里未必好用。
再有就是常说的代沟(Generation Gap),其实就是不同世代人群间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和迁移,如果再用过时的思维方式去看,就会被时代淘汰。
所以这类思维方式不是不要学,而是要不断升级和更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虽然很累,但是也没有办法。活到老学到老吧!
· 技巧性思维方式
既然叫技巧,只能用于解决特定情况下的问题,适用范围很小,也很容易过时。
比如很多软件的操作,每个都不一样,我把某个软件学得再溜,换一个就不能用了。
这类思维模式有个特点,实用性特别强,因为拿来就能用。但是迷惑性也特别强,因为好用,会让人以为其他情况下也是如此,结果就吃了大亏。
另外,这类思维过于碎片,如果我们花大把力气去学,可能会本末倒置,浪费了青春,却没有留下深厚的沉淀。
所以这类思维,一般要用时再去学习和掌握,不要为了学而学。
因此,要避免我们围着那些碎片化的诱惑和干扰盲目狂奔的话,我们要学习:
· 分辨哪些是我们人生中真正有决定意义的思维?我们要花大力气学习、反思、实践;
· 寻找哪些是可以解决一类问题的思维,我们要避免陷入细节和具体的技巧中,要学会提炼出真正的核心,举一反三,并且跟上时代的节奏不断去升级;
· 避免被一些炫酷但适用范围很小的技巧所迷惑,也不要沉迷于此,只有需要时再去学习;
最后分享一个学习任何东西都适用的公式:
70 / 20 / 10 法则
· 10%的学习来自于书本或上课(Learn from Education),不是说书本上课不重要,而是看完书上完课并不能保证你会;
· 20%的学习来自于他人(Learn from Others),从模仿优秀的人开始,同时在学习中不断获得他人的反馈和意见;
· 70%的学习来自于实践(Learn from Experience),只有去做去实践,并在这个过程中快速迭代,才能真正掌握一种技能,思维也是如此!
------------------
推荐阅读:
很多地方的农村宴席刚上菜,有的妇女大妈就抢着往打包袋里装,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