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在汉中抵抗曹魏40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一个月就丢了?
▎Ⓩ魏延在汉中抵抗曹魏40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一个月就丢了?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他是蜀汉昭烈帝刘备在位时的重臣,也是蜀后主刘禅继位前期蜀国的国防中坚。
当初,刘备率军攻取汉中还成都时,要选一将留守,大家都以为此重任非身经百战的猛将张飞莫属,张飞也有此意,刘备却慧眼识才,破格提拔了彼时还默默无闻的牙门将军魏延。大家见刘备如此,都有些惊讶。
当时的蜀军中将星闪耀,人才济济,除关羽驻守荆州外,张飞、赵云、马超甚至老将黄忠都比魏延名头响亮,按理说汉中太守一职咋都轮不到资历尚浅的魏延。可善于识人的刘备偏偏就看好他,将镇守汉中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
其实,刘备心里有数:关、张、赵、马、黄都是勇冠三军的骁将,这几位冲锋陷阵、乱军中直取上将首级都不在话下,若论起奇谋将略、诡诈用兵来,都不如足智多谋的魏延。在选谁担任汉中太守一事上,刘备反复斟酌,终于弃张飞而任魏延,从事后效果来看,他的抉择无疑是明智的。
刘备拜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在蜀军中的地位仅次于关、张。
客观的说,“发于卒伍”的魏延是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若论军事业务水准,甚至不逊于诸葛亮。而且,历史上真实的魏延,绝非演义小说里描写的那样是一个长有“反骨”的反面角色,相反,他谋勇兼具,对蜀汉忠心耿耿,且屡次化解曹魏欲染指汉中的企图,他和王平用相同的防御法替蜀国牢牢地把守住了汉中这个北大门,时间跨度竟长达40年。
魏延据守汉中之初 ,正值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 。公元219年,留守荆州的蜀汉前将军关羽突然发起了针对曹魏的襄樊战役,开局时所向披靡,形势大好,不料却被盟友东吴抄了后路,关羽兵败身死。之后,刘备为复夺荆州,同时为关羽报仇,率大军空国而出,讨伐东吴,因战略战术失误,蜀军在彝陵(今湖北宜昌)被吴将陆逊击溃,刘备领残军逃回白帝城,不久就在抑郁自责中病死。蜀军东征惨败,导致刚建立不久的蜀汉政权内部一片骚然,叛乱、哗变、内讧此起彼伏,北方强大的曹魏虎视眈眈,随时有可能侵入汉中。
魏延果然有大将之才。他统兵有方,攻守得当,屡次击退魏军的攻伐,使其无机可乘,长时间不敢轻易图谋汉中。魏延极善以奇用兵,战略战术运用得无懈可击,不仅让曹魏谋夺汉中的企图一次次落空,也为稳定蜀国的政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也用事实证明了当初先主力排众议攫拔自己是多么的英明睿智。
那么,面对咄咄逼人的魏军,魏延是怎样做到使汉中固若金汤的呢?
《三国志》是这样记载的:“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一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意思是:当初刘备让魏延镇守汉中时,(魏延)将大部分兵力都部署在(汉中)外围以御敌,若魏军来攻,因外围蜀军牵制,轻易攻不进来。兴势山一役,王平之所以能击溃曹爽,就是因为坚守了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是参透了汉中附近的山川地貌以及敌我态势而制定出的最行之有效的防御方法,魏延之所以能坚守汉中长达40年,就是坚定不移执行了“以城垣为依托,将主力分散部署在外围,使敌军无法集中力量直捣核心,再相机发起反攻,驱逐或歼灭汹汹来犯之敌,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正确方针。
诸葛亮死后,被誉为“陇西奇才”的姜维承袭了他的衣钵,开始独揽蜀汉军政大权。他全面主持蜀国军政后改变了以前的军事作战思路,特别是在防守汉中上,用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取代了魏延、王平屡被验证的成功模式。
姜维认为,魏延制定的策略过于保守,它虽可以防御敌人,但却不能大规模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敌可以一次次卷土重来。姜维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战法,叫“敛兵聚谷”。就是等魏军进攻时,撤回部署在外围的兵力,再坚壁清野,重兵据守汉、乐二城,拖住魏军使其无法进兵平原地区。 蜀军则不停地派出小股游兵袭扰敌军,使其不得休息,待敌粮草耗尽, 疲惫不堪,被迫撤军时,以逸待劳的蜀军大部队全力出击,定可歼灭来犯之敌,大获全胜。
姜维否定了魏延的战略方针后,开始全面实施自己的“ 新军事思想”。他将部署在外围的蜀军主力全部撤回,命蒋斌守汉城,王含守乐城,为了增加防御力量,他又下令在建威等地修筑了大量的军事堡垒。
姜维的战略战术思维听起来很有道理,却忽略了魏、蜀间的军事实力差距,将敌人放进来关门打狗确实是好办法,但自己必须有远超敌军的实力以及超强的机动能力才有必胜把握。蜀军以步卒为主,长于山地战,而来自北方的魏军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迅捷飘忽,机动能力比蜀军强太多。姜维之法实际上是以短击长。即使魏军矢尽粮绝,被迫回撤,靠两条腿追击的蜀军跑得过魏军的四条腿吗?机动能力远逊对方,对撤退魏军实施合围并一举围歼的计划很难奏效。
更加危险的是,姜维将魏延布防在外围的兵力全部撤回,重兵把守汉、乐二城,实际上战略纵深已大大缩小。魏军长驱直入,一旦攻破汉、乐防线中的一个点,整个汉中防御就会被撕开一个大口子。
魏军如果攻破汉、乐防线,其后一马平川的汉中谷地便无险可守,取汉中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汉中一失,西川就等于门户洞开,危若累卵了。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正是由于魏军一举突破了汉、乐防线,直接导致了汉中失守。汉中沦陷,蜀汉的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魏延用攻守平衡之法,牢牢扼守了40年的战略要地汉中,到姜维手上很短的时间(个把月)就拱手送敌了。
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后,魏军大将钟会、邓艾率军进击汉中,蜀军按姜维的战前部署,退守汉、乐二城。钟会命魏将荀凯和李辅各领一万人马分别围住二城。他自己则率主力绕过二城继续前进,最后顺利地西出阳安关。
如此一来,姜维精心构筑的汉、乐防线不攻自破,汉中也就成了魏军的禁脔。钟会率大军围攻剑阁之时,邓艾就可以率偏师从容地寻找入川捷径,最后偷渡阴平,突然杀到成都城下。如果汉中不丢,蜀汉凭借险峻的山川地理优势抵御入侵,绝不会那么快就匆匆退出历史舞台的。
蜀汉智者费袆曾经告诫过姜维,希望他戒急用忍,缓缓用兵,不要侥幸地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靠速战速决击垮曹魏,兴复汉室,一旦出现纰漏,很可能满盘皆输,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姜维在事关蜀国存亡的危急时刻,居然祭出昏招,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确实令人难测其动机。姜维擅自改变魏延卓有成效的作战理念,致使汉中易手,西川朝不保夕,肩负振兴蜀国重任的他为何如此大胆轻率呢?西晋大儒傅玄对他的一句评价很是精准:“维为人好立功名”。就是说姜维好大喜功,为了自己建功立业,他冒险急进,想迅速成功,以致利令智昏,居然赌上了国运,结果不仅自己没有建功,还彻底断送了蜀汉的江山社稷。
【写作辛苦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魏延在汉中抵抗曹魏40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一个月就丢了?
首先纠正一个问题中的错误,魏延镇守汉中13年,并非题目中的40年。而姜维镇守汉中15年,并非题目中的一个月,最后汉中在姜维手中丢失。那么为什么汉中会在姜维手中丢失?姜维有责任吗?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关于汉中的防守问题,有一个原则叫谁进攻,谁负责防守。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谁北上伐魏,谁负责防守汉中,这叫攻防一体化。当然也不全是这样的情况。
刘备夺取汉中后,任命的第一个镇北将军,也即汉中太守为魏延。当时的情况是魏延只负责防守北方曹魏的进攻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是单纯的防守。
刘备死后,诸葛亮立主北伐。诸葛亮把魏延带走用于进攻关中,而汉中另派别人防守。例如,第一次北伐时是派赵云来防守汉中。这就叫谁进攻谁防守。也就是说诸葛亮负责北伐,也负责防守汉中。这时汉中防守的主要责任人其实是诸葛亮,而魏延是丞相司马,负责进攻。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魏延和杨仪争权,造成魏延被马岱所杀。至此13年间算是魏延镇守关中的时间,基本做到了力保汉中不失的目标。
魏延死后,吴懿入驻汉中,成为新的汉中太守。吴懿只是个过渡,只干了3年时间就被王平所替代,王平负责监管汉中事务,但是名义上仍然是吴懿镇守汉中。直到6年之后,王平官升大司马府前护军,王平才开始正式接手汉中,成为汉中太守。
王平继续沿袭魏延时期的防守策略,用重兵防守关中进汉中的五条栈道,并且在栈道口据险守城。曾经成功击败过曹爽的进攻。王平驻守汉中5年,在这5年间确保了汉中的稳定。
王平死后,紧接着费祎遇刺,于是姜维的权利有所扩大。费祎在位期间,给姜维的兵不过万,因此姜维没有打过什么大仗。费祎死后,姜维专权,既负责北伐,也负责防守汉中。
这时姜维改变防守策略,将兵力收缩至汉、乐二城,将漫长曲折难走的栈道交给了魏国。用姜维的话说,这叫诱敌深入,以退为进,将敌人放进来打,以求取得大的战果。结果主力都被姜维调去攻取狄道和陇西,汉中兵力空虚。
汉中兵力空虚到什么程度呢?汉、乐二城每城只有五千人守卫。这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姜维前后北伐十几次,战果都不大,造成反对北伐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后来黄皓专政,直接在刘禅面前告姜维的状,说姜维连年征伐,空耗国库,劳民伤财。黄皓建议刘禅调姜维回来任益州刺史,夺取姜维的兵权。姜维知道后上书刘禅,要求惩办黄皓专权,巧言令色,扰乱朝纲。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大多数人支持黄皓,都对姜维不满,认为姜维这样打下去迟早会把蜀国的财政打垮。姜维自知有些理亏,于是上书刘禅要求滞留沓中,屯田养兵。刘禅为了缓和矛盾,批准了姜维的上书。
于是就造成了这样的情况,汉中主力被姜维带到了沓中,而汉中防守兵力薄弱。后来,司马昭看到有机可乘,于是在钟会建议下,兵分三路伐魏。左路和中路军负责堵截姜维,魏军主力十万人直扑汉中。
汉中兵力太少,再加上栈道上几乎无兵防守,因此钟会的十万大军几乎毫发无损的就占领了汉中,钟会留2万人围困汉、乐二城,然后率领其余兵力直扑成都。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钟会被姜维追上,堵在剑门关。然后邓艾奇袭阴平,迫降成都,蜀国灭亡。
从汉中的丢失过程来看,姜维是有责任的。兵力全部被他带走了,防守的责任他却推给了刘禅。在钟会进军汉中的危机时刻,刘禅无奈紧急派廖化、张翼和董厥驰援汉中,但是已经晚了。钟会早已经进入了汉中。汉中一失,等于川蜀的臂膀被斩断,成都就岌岌可危了!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魏延防守汉中13年,吴懿防守汉中9年(过渡期3年),王平防守汉中5年,这些人在防守汉中期间,由于策略得当,不但防住了汉中,也对北伐有很大支持。王平死后,姜维负责防守汉中。姜维改变了原来的防守策略,弱化了关中入汉中栈道的防守,再加上朝廷内部的斗争(黄皓专权),最后被司马昭和钟会抓住机会,汉中丢失。这其中姜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魏延在汉中抵抗曹魏40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一个月就丢了?
三国时,蜀汉在汉中的防务曾经历过多次调整。
其间,在很长时间内,汉中防务都稳如泰山。
然而,在姜维主军期间,当司马昭发起平蜀作战时,汉中却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尽失了。
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汉中防务将领变更
219年,刘备夺取了汉中。
旋即,刘备力排众议,以魏延为汉中太守,把守北大门。
魏延守了9年汉中。
其间,曹操在应付完关羽的襄樊攻势后去世,曹丕继位后,三伐东吴,重点一直在东线,魏延把守的汉中没有经历大战。
227年3月,诸葛亮进驻汉中,准备北伐。
诸葛亮亲自进驻汉中后,汉中成了北伐基地,是蜀汉大军所驻之地,汉中太守魏延也就改为前部督,汉中的军事工作由诸葛亮亲自抓了起来。
在其后的7年中,诸葛亮5次北伐,并曾在230年击退过一次曹真的三道进攻。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任命吴懿为汉中都督,把守汉中。
吴懿守汉中3年,魏蜀无大战。
吴懿去世后,蒋琬奉命进驻汉中,准备再主持北伐。
蒋琬曾试图改变诸葛亮北伐方针,仍以汉中为基地,但沿沔水东下上庸等地,但被费祎、姜维等人劝阻。
其后,蒋琬做出调整:以王平为汉中都督,率部分军队把守汉中,蒋琬自与费祎率大军退到涪城,以减轻后勤压力。
其间,曹爽曾发起了一次大规模进攻,王平在兴势击退魏军,赢得了防御战胜利。
248年,王平去世,刘禅任命胡济为汉中都督。
胡济,也就成了蜀汉最后一位汉中都督。
总体上,蜀汉的汉中防务数次变更将领。
守汉中的将领,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是诸葛亮、蒋琬这样的军政最高领导人。他们亲自率领大军驻汉中,负责全面工作;
一类是魏延、王平、胡济,他们以汉中都督的身份,率部分军队驻汉中,但在战略上听命于刘备、蒋琬、费祎、姜维;
此外,吴懿应当是过渡性将领。
然而,尽管主持汉中防务的将领数次变更,但总体方针是万变不离其宗。
延续魏延的方针:前沿防御+防守反击
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时,刘备曾询问魏延守汉中的方略,魏延简单回答:曹操自己来,我为大王拒之,曹操派大将率十万之众来,我为大王吞之。
短短几个字,体现出魏延的防御思想。
1、前沿防御。
打下汉中后,刘备自率大军退回成都,魏延只率数万兵马留在汉中。
魏延要想“为大王拒之”,就只能充分利用秦岭之险,在前沿诸围戍布置重兵,使对方的兵力优势无法施展,以少制多。
2、防守反击。
但是,魏延的防御思想,又绝非单纯的死守。
“请为大王吞之”,就体现出了歼敌思想。
川陕之间,多条通道经过汉中。
曹军进攻时,魏延除可以以少量兵力在险阻之地防住敌军外,视情况,仍可走其他通道,出敌军之后,发起反击,或破坏敌人进攻,或歼灭部分敌军。
遗憾的是,魏延担任汉中太守期间,曹军没有在汉中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魏延的防御方针没有机会体现出来。
然而,此后的两次防御作战中,蜀军正是依靠这一积极防御思想,取得了胜利。
230年,曹真集结大军,分道进攻汉中。
蜀军一面留军于前沿防御,一面以魏延、吴懿率军西出羌中,发起防守反击。
此战,魏军为大雨所阻,未与正面蜀军大举交兵即退,魏延却率军西出羌中,大败郭淮、费曜,重创了凉州魏军。
244年,曹爽率十万大军再攻汉中。
王平拒绝了放弃外围防御的建议,坚持在兴势抗拒魏军。
在王平拖住魏军的同时,费祎自涪城率大军赶到,并在魏军退军之时抢先占据了魏军退路上的沈岭、衙岭、分水岭,截断魏军退路。
最后,曹爽军争夺山险苦战,勉强逃走,但征调来用作运输的牛马,几乎死光丢光,引起羌胡怨恨,魏国的关右地区消耗一空。
可以说,尽管数易其将,但蜀军基本上延续了魏延的积极防御方针。
在魏延的防御方针下,魏军不但根本进不了汉中平地,甚至还曾付出了惨重代价。
然而,姜维却打算改变这一方针。
姜维的调整:聚谷敛兵,诱敌深入
258年,姜维做出了两个重大调整。
第一个调整,是在汉中防务中,采取“聚谷敛兵”的策略。
他认为,过去的汉中防御方针,虽能拒敌于国门之外,但不能大举歼敌。不如撤去外围防御据点,聚汉中兵马于汉、乐二城,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坚守同时,再派一军游击敌军补给线,等到魏军“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悬粮,自然疲退”之时,游击军与守城诸军(应当还包括赶来的援军)一起夹击敌军,必能全歼!
第二个调整,是将蜀军主力,由涪城等地,配置到陇西方向。
自蒋琬率大军撤到涪县后,汉中防御就由两部分组成:汉中守军在前沿防御,主力在后方视情况支援。
姜维不仅调整了汉中防御方针,对蜀汉大军的驻扎也作了调整。
蜀汉北伐,多以陇西为发展方向。
姜维本是凉州上士,熟悉西北情况,更是决心诱羌胡为羽翼,断陇山以西而有。
因此,姜维大力经营武都、阴平的一些据点,以之为屯兵之所。
262年,由于惧怕黄皓的迫害,姜维率军长驻沓中,既是“避祸”,也是备战。
显然,在姜维看来,驻兵于此,既能便于北伐,又能快速支援汉中战场,比让主力在后方单纯待机利用率更高,能有效弥补因国力渐弱带来的兵力、物力不足。
对姜维调整的看法
姜维的调整,被许多朋友认为是蜀汉亡国的主要军事原因。
然而,个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风险取向而已。
257年,在姜维做出“聚兵敛谷”方针的前一年,司马昭平定了诸葛诞之乱,淮南三叛被彻底平定。
在此之前,姜维还可以期待司马家与拥曹之间发生大内乱,为北伐带来机会。
如今,司马家已经基本扫清反对派,曹魏内部已经基本不可能出现姜维所期待的大内乱了。
以魏蜀之间的力量对比,长期防御,早晚是灭亡。
或许,在姜维看来,冒险打一场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种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大战,或许是蜀汉唯一的机会吧。
一场赤壁之战这样的胜利,虽不能改变魏强蜀弱的局面,更不可能使蜀汉翻盘,但还是很可能让“鼎足之势”巩固一些的,甚至可能使姜维获得再次图取陇右的机会。
豪赌一把,赢了就是有魄力的赢家,输了就是受人嘲讽的输家。
无奈之下,豪赌一场,这本身不应是一件要被过分指责的事情。
只是···姜维能开一桌赌局,却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出牌。
因为···蜀汉已经乱七八糟了!
乱
司马昭决心发起灭蜀之战前,久在前线的邓艾坚决反对,认为蜀汉没有出现明显失误,进攻没有机会。
由此来看,姜维的这桌赌局,部署本身并没有太大漏洞。
当司马昭在关中治军时,姜维意识到大战将临,迅速做出应战调整。
姜维上书,请求让廖化紧急率军驻扎阴平桥头,张翼、董厥紧急率军抵达阳安关。
这两个举措,都可以使姜维掌握作战主动。
张翼、董厥抵达阳安关,加强阳安关防御,可以使蜀军在汉中战场立于不败之地,从容应对。
廖化抵达阴平桥头,确保姜维军与汉中的通道,可以使姜维随时加入汉中战场。
果真如此,蜀军在战场上将进退自如。
然而,黄皓、后主听信鬼巫的话,认为魏军必不来,没有依此安排。(“鬼巫之言”应该只是托词,更可能的是黄皓担心姜维借此控制更多的军队)
这一耽误,使姜维的计划全盘破产。
钟会率大军进入汉中后,围攻汉、乐,都不能破城。最后,是协守阳安关的蒋舒降敌,导致魏军攻占了关键的阳安关。
汉、乐,魏军不能攻破,如果按照姜维的安排,张翼进驻阳安关,魏军又如何能得手呢?
另一方面,由于后主没有及时让廖化控制阴平桥头,姜维被阻于阴平桥头,几乎不能回援汉中。
不过,姜维凭其出色的指挥,还是骗过诸葛绪,通过了阴平桥头。
姜维机动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八月,钟会发起进攻,九月,姜维就驻剑阁,前后不过一个月。
要知道,兴势之战时,驻在涪县的费祎,用了半年时间才抵达汉中!
事实证明,说姜维“远避沓中”,使汉中更危险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然而,由于阳安关失守,魏军已打开入蜀门户,姜维“聚谷敛兵”,将魏军封闭于汉中歼之的计划已经破产!
姜维被迫退守剑阁。
汉中,丢了。
总的来说,蜀汉曾长时间推行魏延的“前沿防御+防守反击”的积极防御方针。
在这种防御方针下,魏虽强,但兵力无法展开,实力优势无法体现在战场上,蜀虽弱,但守起来基本上没有危险。
姜维“聚谷敛兵”,改变部署,企图将积极防御作战,改变为诱敌歼灭战,将不容有失的防御作战变成了一场“豪赌”。
以姜维的水平,豪赌一场,未必会输。
然而,昏庸的集团,激烈的内部矛盾,使姜维无法按照自己的设想来指挥战役,蜀军的部署混乱无比,漏洞百出。
豪赌输了,蜀汉亡了。
▎❦魏延在汉中抵抗曹魏40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一个月就丢了?
首先,汉中不是在姜维手上丢的!因为司马昭伐蜀时,负责汉中防御的并不是姜维。
汉中失守的时候,姜维早已受到了猜疑而驻军于距汉中千里之外的沓中,屯田避祸。
沓中位置在今甘肃省舟曲县一带。与汉中的距离,以现代公路里程有近四百公里,而古代道路更曲折,推测约有千里之远。
古代军队行军一千里路,需要多长时间?
以轻骑兵在无敌情之下、每日百里急行军,从沓中至汉中,也得十余日才能抵达。
如果步骑混合部队,那么正常行军速度每日四十里,急行军最多六十里/日。由此,须连续二十天急行军,才能走完一千里。
但连续急行军二十天,军中减员最少一半,因为大部分人吃不消!
如图,看一看沓中与汉中的距离有多远。
下面,讲一下魏军灭蜀之战与汉中失守的经过。
不要轻视姜维,姜维的军事才能是深得司马昭肯定的!
司马昭以东、西两路大军伐蜀,
(1):东路大军由从未独立打过大仗的镇西将军钟会为主帅,率领由洛阳等地抽调召集组成的十余万人马,直取汉中。
钟会这一路,兵多将广,但战斗力明显不如邓艾的西路军。
(2):西路大军则以身经百战的宿将、征西将军邓艾为主帅,麾下集中了同样久历战斗的雍凉精兵共六万步骑,专门负责紧紧咬住沓中的姜维,使其无法分身去驰援汉中。
由此,集中精兵强将对付姜维,亦可见魏军对姜维的重视!
姜维突破邓艾的“四面围攻”之战。
其时,邓艾命诸葛绪率二万兵力迂回,直抄姜维后路。自已亲率天水太守王颀、陇西太守牵弘、金城太守杨欣等,分别从三面围攻驻军沓中的姜维。
而姜维已判断出魏国大举伐蜀,放弃交战,率军急退,让邓艾等蓄力已久打出的一拳,犹如打在了空气中。
因魏将诸葛绪已截断了阴平桥,堵住了姜维的退路。
于是姜维分兵冒充主力,从孔函谷绕到诸葛绪后方发动佯攻,做出一副要合力先围歼诸葛绪一路兵力的态势。
诸葛绪大惊,深怕后路被断,吓得全军后退了三十里,让出了桥头。于是,姜维趁机麾动大军过桥,退入了蜀境。
当诸葛绪察觉自己上当时,魏军再想追赶,却早已错失了战机。
就这样,姜维只是虚晃一枪,便击破了邓艾的四面围攻,全师而退。由此看姜维的将略,决非浪得虚名的!
然而,当姜维突围,在紧急驰援汉中的半道上,就获悉了汉中失守的消息。于是,便与将军张翼、廖化等合兵,聚众扼守剑阁。
自此之后,魏国的伐蜀大军,被阻于雄关之前,已经寸步不得再进。
钟会与司马昭,皆已有了撤军之心。
若非邓艾渡阴平,诸葛瞻轻敌浪战一役葬送了后方主力,造成了后主刘禅的投降。那么,魏国虽然己取汉中,但无法攻克剑阁,这次规模浩大的伐蜀之战,马上便要失败了。
汉中失守的经过。
后世有人评论,只因姜维更改了自诸葛亮逝世后蜀汉长期以来的汉中防御规划,
改了什么?
就是放弃了据关阻险、层层扼守。而是聚兵于汉、乐二城,待魏军进来,便集中力量以野战聚歼之。
实际姜维这计划也没有错,因为蜀军训练有素,甲坚兵利,姜维正是根据这个特点制定的防御,且在姜维掌军权时,也从未出过纰漏。
兵法曰:内无可战之兵,则外无可守之城!
蜀后主偏信偏听,内政开始荒废,姜维避祸,这样一来,蜀军的军心士气早已不是当年了。
钟会大军攻击汉中时,蜀国汉中主将、关中都督傅佥麾下部将蒋舒,正因为被降职而心怀怨恨。
蒋舒忽悠本想坚守待援的傅佥出战。趁傅佥出战之时,他却背后捅刀,率众投降了魏军。
可见,如果兵将不和,军心已散,就算诸葛亮重生,那也难以建功立业了!
傅佥战死,关城沦陷,汉中地区诸城的防御便像雪崩一样,纷纷被魏军攻克。
所以,汉中失守,是因为蜀汉的军事政事日渐荒废之下的大势所致,并不是姜维的责任!
【图来自网络】
▎✪魏延在汉中抵抗曹魏40年,为何到姜维手中一个月就丢了?
魏延在汉中的时间大约有十五年,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留魏延镇守,8年后的227年,诸葛亮率师北伐,汉中的实际防务的总指挥权是在诸葛亮手中。公元234年,魏延终。
为什么刘备要将魏延留守汉中呢?
如果仅以军事能力的话,当时刘备手下人才还算充足,具备承担此重任的也不乏其他将领。尤其是张飞,更受到众人的期许。
但是,刘备是有全方位考虑的。
《三国志》记载:
【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张飞这个人,对身居高位有才能的人很敬重,但对部下却过分苛刻,刑罚处置失当,常常鞭挞士卒,却又不加防备,留在左右。如果是率兵进攻,这种方式还勉强可以维持,但是做为一个防御的主将,这就太危险了。
而魏延的做法,与张飞不同,“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魏延对部下很体恤,能勇敢作战,自尊心很强。从性格上分析,他非常适合做独当一面的防御型主将。
那么魏延的防御策略呢?
【先主大会群臣,问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
敌方强大,我就坚守不出。敌方较弱,我就主动进攻,打一场歼灭战。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防守策略,还是主动防御,信心满满。这就让刘备放心了。
同时,有魏延的镇守,张飞等将领就解放出来了,完全可以做为预备队增援。
那么魏延镇守汉中的具体战略布署是怎样的呢?
重点布防外沿防御阵地,利用优势地形节节抗击,着重于僵持与消耗敌方实力。
这个办法对不对呢?很对。
因为当时蜀国的情况是兵少将多,后备力量持久坚强。选择这样的防御方式一点问题都没有。
后来,诸葛亮病故于北伐军中,蜀军内乱,魏延失势被杀。魏延死后,吴懿、王平、胡济等人先后镇守汉中,他们仍然继续采取魏延的防守策略。
王平镇守期间,曹爽率十万兵马来攻,但在王平的严密防守下,曹爽无能为力,只好退去。
但是,要注意的是,王平身经百战,又对军事地形素有专工,而曹爽的军事能力并不强。王平的胜利理所当然。
到了蜀汉后期,姜维放弃了这种防御战略方式,“敛兵聚谷”,几年之后,曹魏发动全面灭蜀之战,汉中沦陷。
姜维的战略是错误的吗?
也不是,是双方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往曹魏的进攻,是以汉中为目标,一个主攻方向,兵力也不敷分配,以往的战略对策是可以应付的。
诸葛亮北伐期间,在汉中修筑了两座城池汉城和乐陵,互为犄角,相互增援,且能对前沿外围防御阵地提供有力支持。在这样的支持下,可以利用外沿防御将魏军挡在外线。
但姜维面对的形势与以往大不相同。这次曹魏是以灭蜀为主要战略目标,兵分多路,各有主将,指挥员的水平都相当高。而蜀军兵力不足,缺少独当一面的重将,再采取以往的方式,必然被各个击破。
前期,姜维屡次北伐,胜胜败败,兵力损失很大。姜维取消这些外围据点,坚守汉、乐二城,就能够集中一部分兵力,诱敌深入,拉长敌方的后勤补给线,坚壁清野,针对敌方补给线暴露出来的破绽,进行打击。 甚至可以出动奇兵,封锁其退路,组织歼灭。
这个战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最终失败了。责任却不在姜维。
如果依旧像之前那样,将兵力分散到各个据点,防御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容易出现疏漏。将他们改为灵活的机动部队,配合汉城、乐城灭敌,反而更加稳妥。
钟会率十三万大军进入汉中,乐汉二城都成功守住,钟会只能留下一部分兵力监视围困,率主力绕过,攻打阳安关。
但阳安关出了叛徒――蒋舒。这个家伙出卖了国家,导致主将傅佥战死,阳安关失守。
姜维的战略计划完全被打乱,汉中沦陷。
再严密高超的策划,也架不住内部的叛变和出卖。姜维的失败,非战之罪,亦非计之拙。
大家要注意,魏延坚守汉中之时,曾说过一句话,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敌方偏将率十万军前来,魏延要“吞之”,请问,怎么“吞之”?
靠外线防御,能“吞之”吗?当然不可能,魏延也依然会采取诱敌深入,关门打狗,打歼灭战的方式。
魏延和姜维都是蜀汉优秀的将领,都能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而选择不同的战略战术。不能片面地以结果而论高低。
危急关头,姜维面对魏国大军的重重阻拦,依然巧渡阴平,回到剑阁。摁得钟会寸步难进。
甚至刘禅降魏后,姜维还能筹划翻盘,几乎得手。计划虽未能实现,但却一箭双雕,干掉了钟会和邓艾。为国家尽忠竭智到最后一息,其智计、胆气、谋略和忠诚,哪一点比魏延逊色半分?
------------------
推荐阅读:
上一篇:酒桌上做哪些事最让人讨厌?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