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不能。
因为白起的百战百胜,无坚不摧,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
一是秦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二是秦昭襄王和白起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
如果没这两个基础,或者缺其一,白起的战绩都要大打折扣。
而白起死前,他与昭襄王已经闹掰。不再受信任。秦国当时的情况也不乐观。堪称是自秦孝公变法以来,最糟糕的一段时间。
当时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长平之战后,白起建议秦昭襄王攻赵,不要给赵国喘息之机,争取一战解决赵国!
应该说,白起这个建议是非常明智的。
因为长平惨败后,赵国精壮尽丧,邯郸城内无人不戴孝,缺兵少将。而在北方防备匈奴的赵国边军又回不来。
如果秦军此时一鼓作气,运气好,可以一战灭赵。运气不好,也能把邯郸给拆了。让赵国彻底沦为三流小国。
但不想,白起的合理建议却被否决了。
什么情况呢?
原来赵王听说白起有意攻打邯郸后,便派了说客到秦国。
说客到咸阳后,找到白起的政敌,秦相范雎说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请范雎帮忙给秦王带话,就说赵王认怂了,愿意割地求和。
第二件事是离间白起和范雎的关系。
说客对范雎说,胜仗都是白起打得,您有什么功劳?如果再不限制白起,恐怕您的国相位置要被白起取代了。
范雎一向与白起有嫌隙,赵使的说辞,可谓正击中他的心坎。所以,他立马就进宫跟昭襄王说,赵王愿意割地,我们不用打了。并劝说昭襄王召回白起,免得白起冲动,坏了大局。
昭襄王听了范雎的一番言辞,想了想,不战而取得赵国土地,赚大了啊。于是便采纳了范雎的建议,与赵国罢兵休战。
后方发生的事,在前线的白起并不知情。他在前线整军备战,就等着昭襄王下令。但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朝廷让他班师回朝的诏令。他差点没气晕。
等到白起回咸阳,知道了更多内幕,尤其是知道是范雎在背后使坏,而昭襄王竟然还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后,他就更恼火了。不仅大骂范雎混蛋,同时对昭襄王也颇有微词。
而白起的这一愤愤不平的心态,这也为他后来被赐死,埋下了伏笔。
后来,昭襄王派人到赵国索要当初赵王承诺的割地。然而此时的赵国已经做好迎战秦军的准备。赵王自然不可能割地。于是,秦使无功而返。
昭襄王听说后,勃然大怒,遂起倾国之兵攻打赵国。并诏令白起,挂帅出征攻赵。
此时的白起仍然对昭襄王愤愤不平,便以自己身体抱恙,不能下床为由,拒绝了。
见白起不愿意挂帅,昭襄王起初心里没太当回事,指派了一个叫王陵的将领出征。
但不想,王陵打得磕磕绊绊,仅在邯郸城下就损失了四万精锐。这一下,昭襄王的面子就挂不住了,又派人请白起出山。
这一次,昭襄王的态度不是“请”,而是严令白起必须出征,没有商量余地。
结果白起仍然拒绝了,他的理由很充分。
第一,自己坑杀了几十万赵军,赵人恨自己入骨。他如果挂帅,必然会更加激发赵人的抵抗意志,这反而不利于秦军攻赵。
第二,王陵攻赵不顺,证明邯郸城已经有准备了。且魏、楚等国虎视眈眈,都在寻找机会入局。如果他们与赵国内外呼应,即便是自己亲自出征也没有必胜把握。而既然没把握,那不如罢兵,养精蓄锐,等待更好的时机再出手。
应该说,白起的建议是有道理的。但昭襄王听了,却很不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呢?
因为白起的建议,虽然句句在理,但他是站在秦国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没有站在昭襄王的立场上想问题。
当初罢兵,放赵国一条生路,是昭襄王最终拍板决定的。后来赵王食言,秦国被耍,大家都在讥笑昭襄王糊涂,如此明显的缓兵计都看不出。昭襄王沦为世人笑柄,他的面子挂不住。
在昭襄王看来,白起应该先对自己效忠,再对秦国效忠。就算打不赢,也要出征,替自己挽回一丝颜面。然而白起却不愿意蹚这浑水,不愿为主君分忧。昭襄王自然对白起就很有意见了。
估计昭襄王当时心里对白起还有了嫌隙。怀疑白起是不是背叛了自己,要另立新君。
相信大家都混过职场,应该懂这个道理。
一面是对公司负责,一面是对老板负责。虽然公司是老板的,但公司利益和老板利益并不完全挂钩。尤其是多股东公司,利益纠纷复杂。不站在老板立场上考虑问题,就算功劳再大,替公司赚再多的钱,都有可能被老板炒鱿鱼。
当然了,白起不愿意挂帅出征,昭襄王也拿他没辙。所以昭襄王也就忍了一口恶气,另外委派了一个叫王龁的将领顶替王陵。
如果说,王龁打得顺利,一战破赵,昭襄王的面子找回来了,白起后来可能还不会死。
这就跟后来苦劝袁绍不要出兵的田丰在官渡之战后哀叹:“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是一样的道理。
王龁如果打赢了,替昭襄王找回面子。昭襄王一高兴,保不准他就不记白起的仇了。甚至还会继续重用。
王龁若打了败仗,昭襄王心中的那股怨念得不到发泄,肯定要拿白起泄愤。
而偏偏王龁在前线打得也很不顺。不仅拿不下邯郸,对暗藏于一旁观战的魏军和楚军也缺乏防备。
魏国的信陵君见有机可乘(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和“毛遂自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期间),率十万魏军杀入战场。
不久后,楚国的春申君也率楚军参战。
赵国见援军杀到,士气大涨,杀出城外。秦军则腹背受敌,死伤惨重。约两万人被三国联军俘虏(赵人恨秦人入骨,这两万秦国俘虏的下场可想而知了)。王龁见战局已不可挽回,只得率残部撤出赵国。
随着王龁的惨败,这一下,白起的脑袋就算是挂在裤腰带上了。昭襄王随时都有可能杀他泄愤。
为了挽回危局,昭襄王再次派人请白起出山挂帅出征。这是昭襄王给白起最后证明自己忠诚的机会。但不想,白起又拒绝了。
这一次,白起连理由都不找了,他直接跟王使回复道:大王要是早听我的,岂能有今天的下场?
“秦王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白起的这番话术,完全就是在作死了。
所以昭襄王此时就有了杀白起的想法。
另一方面,王龁撤出赵国后,楚、魏联军却没有放过秦军的意思。继续在后穷追猛打。
秦军残部打不过,只好直接向西又连撤了好几百里,一直从河北退到了关中。
众所周知。古往今来,撤退都是一门学问。
一个将军能在惨败情况下,带回一半人,那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大多数情况,都是如官渡之袁绍,潼关之马超,夷陵之刘备一样,主力尽丧,仅率残兵逃出战场。
而王龁不过是白起副将,先前就是因为他在长平打的不顺,拿不下廉颇,白起才会中途接手战事。王龁的统领能力到底如何,可想而知。
因此秦军的这次溃败,堪称是继秦孝公变法以来,秦国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大败。
按照《史记》记载,秦军死伤大约在二十万人左右。(长平之战期间还死伤了二十万人)
并且,秦国的噩运到这里还没完。
魏、楚、赵三国联军大胜秦军后,韩王也派军参战。魏、楚、赵、韩,四国联军合力拔除了秦国在黄河东岸的军事据点。秦军在士气低落情况下,无力反击。
此一役后,魏收复河东,韩收复上党。秦军则灰溜溜退入函谷关。
也就是说,秦军在长平之战期间新占领的所有地盘,全部又丢了。
幸亏四国联军在大败秦军后,旧病复发,开始内讧,自相残杀,秦国这才躲过一劫,避免更大损失。
如不然,就以当时秦军的士气而言。可能还会损失更多地盘。
按理说,秦军遭受大败,昭襄王此时应该跟白起搞好关系才对。
然而,白起和昭襄王的关系却无法修复了。
在昭襄王看来,为臣者不愿为主君分忧,是不可饶恕的。白起虽然还活着,但他在昭襄王心里,已经死了。
后来昭襄王派人赐死白起,实乃正常。即便他不赐死白起,也不可能再重用白起。
总的来说。白起不死的情况下,能不能有所作为,提前统一六国,关键在于秦国的实力和他与君主的关系。
当时的秦国,精兵死了个七七八八,直到吕不韦执政时期才恢复元气。
没有兵,就算白起没死,还活着,又能有何种作为?
况且白起屡次拒绝挂帅后,昭襄王亦也不信任他了。君臣不睦,这从来都是为将者的大忌。
参考当年吴起,以及后来李牧的情况,就可以想象当白起不再受秦王信任时,他就算还能领兵,也不可能有大作为。
白起再有本事,不受信任,时时刻刻都被主君怀疑着。到头来,稍微有点异动,主君的一句话,白起就会脑袋搬家。
这还不没算上当时六国的实力。
咱们教科书上讲“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统一”。
然而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大家应该也清楚。秦国灭赵,被李牧两次挫败。最后是靠使离间计除掉李牧,才成功灭赵。
灭楚国时,还被楚国反咬一口,死伤二十余万精锐。秦始皇让王翦出征,王翦带了秦国全部家当,近六十万大军才攻灭楚国。
从这就足以看出,六国保有的实力,绝非昭襄王时期的秦国可以独吞的。
白起虽然是战神,但他也是人。他打仗也是因势利导,做不到逆天改命。
▎╈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不能。
按照白起那套打法,不仅能把六国诸侯打成六国联盟,甚至可能打成六国联邦。当然,问题不是出在白起身上,而是出在白起所代表的军制身上。
这个军制,简单说就是尚首功的KPI。
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
公元前364年的石门之战,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个标志性意义就是秦国耍流氓了。打仗,不再以取胜为目的,而是以杀人为目的。
一仗,斩首了三晋联军六万颗人头。吴起死了之后,三晋彻底看不住秦国了。而这家伙也真得东出咬人了。
以前打仗也杀人。春秋打仗、还算文质彬彬,战国打仗、则是质胜文则野,打仗打成了死缠烂打。但是,再怎么死缠烂打,大家还是以取胜为目的。
简单说,一方打胜了、一方打怂了,战胜方称王称霸、战败方割地赔款,然后这就完事了。甚至,都不用割地赔款,叫声大哥也行。
长勺之战和乘丘之战后,齐国再次全线进攻鲁国,三战三胜,把鲁国打到没脾气。于是,有了柯地会盟。会盟就是谈判,主要是谈鲁国要割多少土地给齐国。但是,谈判的时候,鲁国代表曹沫耍流氓了,拿刀劫持了齐桓公。结果反转了:鲁国不仅不用割地,而且还收回了失地。“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然后呢?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齐桓公认账了。
打了胜仗却寸土未得,而且会盟之时,被人挟制、当众受辱。齐桓公为什么这么怂?或者说,他为什么这么迂腐?
战争是政治矛盾不可调和的手段。战争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齐桓公是不是迂腐,要看齐国的战争目的实现没有。
可以说,完全实现了。目的是把鲁国打服。鲁国服了吗?鲁国只要参加地柯地会盟了,那就表明自己认怂了、也服了。
所以说,齐国目的实现了。至于柯地会盟谈出一个什么结果,一点儿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鲁国参加会盟。而这就相当于鲁国表态站队:齐国是大哥、自己是小弟。
然后呢?鲁国不仅身服而且心服,齐桓公才是真正的大哥。你看人家,只要说话就算数,再看我们,只能搞小人的手段。不仅鲁国服了,其他诸侯国也服了。然后,纷纷拜齐国当大哥。
到这个时候,齐国想不称霸,大家都不允许。这是春秋战争。战争的目的是当霸主。
春秋无大义、强者定章程。
这个大义,应该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春秋却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自大夫出了。所以,才叫无大义。但是不是强者定章程呢?肯定是,齐桓公、晋文公,都是强者。但强者就一定要用战争手段横扫天下吗?战争很重要,仁义也很重要。只要大家都服了,那就没必要挨个打个遍,更不需要玩到灭国这一步。
这就是文质彬彬。打仗是实质,礼乐是形式,实质和形式都要兼顾。简单说就是你不能为了打仗而打仗,还要讲礼仪、讲道理。所以,才会有宋襄公不击半渡、不鼓不成列。
但是,灭霸出现了。
灭霸就是楚国。黄淮泗一带的几十个小诸侯,基本都被楚国给灭了。同时,中原诸侯也进入到了一种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模式。
简单说,以前成为强者霸主,一是自己得强、二是朋友要多;现在成为强者霸主,只要自己强就行了,人多地盘大才是王道。
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战争手段自然也要发生变化。
于是,春秋无义战,无天子之义却有礼乐之义;战国无义战,则是连礼乐也不顾了,彻底的强权政治。打服、认怂、当小弟,这还不够。小弟必须得割肉,大哥家必须要吃肉。所以,割地赔款成为常态。甚至,割地赔款也不够,开始搞灭国了。
所以,战争这个手段,只能不断升级。然后,发生了手段异化。
简单说就是手段不再是手段,而是成了目的。赚钱是手段、生活是目的。手段异化之后呢?赚钱成目的了,赚钱比生活更重要。
这一次耍流氓的,就是秦国。
手段异化的表现就是尚首功。杀人是手段,取胜是目的。但,秦国这么玩就是把杀人当成了目的。是不是取胜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我杀了多少人。所以,战争的惨烈程度自然要指数级跃升。
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公元前356年。而石门之战的时间是公元前364年。所以,到底是秦国成就了商鞅,还是商鞅成就了秦国,这就不好说了。
很可能的情况是:商鞅到来之前,秦国已经崛起。而崛起的手段就是尚首功耍流氓。商鞅来了之后呢?流氓开始有文化了,把尚首功的做法改造成了制度化的军功爵位制。同时,对秦国进行全面的集权化改造,一切内政、外交都要服从和服务于尚首功的兼并战争。
《孙子兵法》厉害不?绝对是高瞻远瞩、高高在上,对战争的理解和运用,已经抽象到了理论高度。但是,军功爵位制呢?这是降维打击。再牛的公司战略,也比不过残酷的KPI考核。所以,在军功爵位制面前,《孙子兵法》只能洗洗睡。
然后,秦国的兼并战争只能越来越惨烈惨烈。但凡秦国出兵,就不是简单的攻城拔寨,而必须要计算砍了多少颗脑袋。秦王认为攻城略地就够了,但这没用。因为将士们必须要砍脑袋,不砍脑袋就没法完成KPI,也没法立功封爵。
把尚首功发挥到极致的,自然是人屠白起。战国战争有一半的人头,都是这家伙带兵收割的。
伊阙之战,斩首24万。“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
鄢郢之战,水淹鄢城,光百姓就几十万。“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
华阳之战,斩首魏军十三万、淹死赵军两万。“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
长平之战,直接玩起了活埋,投降也得杀。“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我们看史书的时候,需要时不常地转换一下视角,不能像读小说一样,彻底代入到某一方。
看到白起的这些战绩,我们要么会代入到白起身上,认为这家伙真厉害;要么代入到秦国一方,认为秦国牛啊,马上就要统一全国了。
但是,转换一下视角呢?看到秦国杀人盈野的时候,一定要再看一下六国是什么反应。
鄢郢之战后,毛遂从楚国视角的评价是:此百世之怨。
长平之战后,赵国以及赵人的感受则是:赵人大震。
秦国这么搞,其他战国诸侯的反映也就一致了: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
那天下老百姓呢?从上党之民的反映就能看出: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
你秦国就是禽兽啊。这么玩下去,不仅会把自己玩到没朋友,而且玩得四面树敌,关键树得全是死敌。
所以,什么合纵、什么连横,其实全是冲着秦国来的。合纵就是六国合起伙来一起揍秦国;连横就是六国出叛徒了,导致六国没法合伙揍秦国。
同时,看到山东六国被杀得惨不忍睹的时候,也一定要关注秦国到底打成了什么样子。这一点,从白起评价邯郸之战就能看出: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国内已空,简单说就是没钱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去打邯郸,结果就是怎么打、怎么死。
赵国肯定死磕。多少赵国子弟被你秦人杀了?这不止是国仇,还是家恨。赵国百姓都不用发动,抄起家伙就跟秦军往死里磕。
其他战国也不能忍。理性的计算是灭赵而韩魏不保、灭三晋而齐楚不保。即便不讲理性博弈,在感情上也不能接受。你秦国可不是只杀赵国人,之前把楚国、魏国、韩国,包括齐国在内,统统杀了个遍。
所以,白起说打邯郸必败,而扩展一下则是:秦国打哪都必败。长平之战后,秦国打谁、谁都跟秦国死磕,其他战国也肯定会帮忙。而以一敌六,当时的秦国还没有这个本事。
问题出在了哪里?先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军已经投降了,白起为什么还要杀降?
这仅是白起一个人的意志吗?秦昭襄王也想杀,只是不好意思说,所以才把不是人的事留给白起去干。这是史书上的记载。但史书上没有记载的,还有很多内容。比如秦国的KPI、比如前线的秦军将士。
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长平前线的秦国将士,他们到底是咋想的?
简单说,他们想不想坑杀降卒。如果继续是尚首功的KPI,那就必须杀降卒。因为活俘虏不值钱,死人头才值钱。秦军在长平之战死了20万,赵军只有死得比20万多,秦军各级将士才能数人头计功爵。
这件事,昭襄王大概率不想、白起也可能不想,但秦军将士必须想。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切身利益,直接决定年终奖怎么发以及自己的政治前途。秦军死了二十万,赵军也死了二十万,按照尚首功计算,那就不用封赏了。
于是,秦军将士看到赵军几十万俘虏,就跟看到钞票一个心态。但是,他们只要人头,人头以下的部位,不仅多余而且是画蛇添足的足。
所以,长平之战才这么惨。长平之战惨,那伊阙之战、鄢郢之战以及华阳之战呢?也惨,秦军也没少割人头。甚至,急眼了,连老百姓的人头也要割。
收割人头,是秦军的一贯调性。这个调性就不是秦国的国家利益说了算,而是秦军的利益说了算。
但凡出兵,秦国就一定要往死里干。如果人家投降了呢?城也给了、仗也不打了,你还怎么好意思割人头?即便是这样,秦军也能找机会去收割。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公元前351年,“秦卫鞅围魏固阳,降之”。魏国的固阳可是投降了,你秦军总不能冲到固阳城里割人头了吧。但是,秦军却搂草打兔子了,直接进攻赵国的蔺地。
秦军攻打赵国,这不是两线作战吗?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逻辑,秦国应该跟赵国联盟才对。因为魏国占了赵国首都邯郸,赵魏之间是死敌。
原因就是将士们要去收割人头,别管是魏国的人头还是赵国的人头,尚首功的KPI都要算钱。然后,魏国和赵国不打了,“魏人归赵邯郸,与赵盟漳水上”。
打仗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但是,秦军这个战场操作,完全是为了打仗而打仗,不仅不能实现国家利益,而是在把国家往死坑。
理解了秦国以及秦军的这个行为模式,我们也就理解了长平之战为什么要坑降卒,然后也就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长平之战后的秦国,能不能统一天下?
白起不死,秦军威武,昭襄王继续东出。然后,会是什么结果?结果只能是邯郸之战的翻版: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
因此,长平之战后,秦国只能收缩。东出天下多少年才打下来的土地,这时候,全吐了出去。缓一缓才有机会,有个曹操在,孙刘两家才能联盟;曹操不在,孙刘两家自己都能打起来。山东六国也是一个德行。
商鞅变法,这是法家主张在秦战国这个局部获得了成功。但是,把法家主张扩展到整个天下的,则是李斯来完成。所以,秦国能够实现统一,是商鞅发起、李斯完成。
但是,在商鞅和李斯中间,有一个人非常重要。这个人就是吕不韦。我们总关注吕不韦是怎么当上丞相的,却不太关注他当了丞相之后是怎么干的。
从商鞅直接过渡到李斯,这个非常难。光靠法家思想,秦国能够完成军国主义升级,却难以统一天下、成为帝国。帝国要有超越性。而秦国的超越性却一直是尚首功、割人头,你这还怎么玩?
吕不韦之后,秦国的战争模式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杀人少了。始皇帝统一六国之战,灭赵杀了十万、灭魏水淹大梁,这肯定是大杀伤。但灭齐,则是零伤亡,齐国直接投降了。如果继续是KPI尚首功,始皇帝嬴政答应、前敌司令王贲也答应,但大秦将士未必答应,齐国就不可能“和平解放”。
秦灭六国之战,比之战国征伐,规模更大,因为是以天下为战场;烈度更高,因为都是奔着灭国去的。但是,惨烈程度呢?从史书记载上看,完全不如秦国的战国征伐。长平之战,已经算是高峰了。如果王翦按照长平之战的模式去打楚国,你就是再给他六十万大军,他也未必能打下来。
所以,统一战争期间,秦国没有打得那么狠,而战国也没有死磕到底。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吕不韦)结子楚亲,使诸侯之士斐然争入事秦。
太史公司马迁的这个评价很重要。如果秦国还是一贯的虎狼之国,那山东六国的士子就不会“斐然争入事秦”。这时候,秦国肯定是发生了转变。这个转变就是弱化了尚首功战争调性。所以,始皇帝的统一战争,才不会打出六个长平之战来。
吕不韦之后,尉(yù)缭进入秦国庙堂,拜为国尉,相当于国防部长。尉缭这种人能当上国尉,就表明秦国已经开始转型。因为尉缭的战争理念与尚首功截然相反: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
简单解释就是出兵打仗必须讲道义。杀人父兄、取人财富、奴其子女,这是只有盗跖才会干的事情。所以,我们秦国人就不能干。
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家伙,可是常有屠城。但是,始皇帝统一战争,却没这么干过这种事。这表明秦国已经在战争理念上实现了转型。
最关键的一点是尉缭在战争和外交之外搞了一个第三条战线,即用重金收买各国权臣。这个手段的效果达到了惊人的高度,真正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是,这种政治手腕,完全不容于尚首功的军国主义逻辑。你把人家都收买了,将士们还怎么去割人头?
最后总结:
从春秋到战国,战争模式不断在发生变化。
楚国最先耍流氓,只要自己强、不要朋友多,人多地盘大才是王道、打胜了灭国才是王道。
秦国接着耍流氓,战不战胜的已经无所谓了,尚首功KPI才是吊打《孙子兵法》的二向箔、才是东出天下的制胜法宝。
但是,楚国死缠烂打的模式、秦国收割人头的模式,肯定能把自己打到没朋友,仗只能越打越难打。
人屠白起之后,特别是长平之战以后,秦国这套战争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么打下去,不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是与天下为敌。
昭襄王后期,秦国全面收缩;吕不韦期间,弱化了尚首功KPI考核;吕不韦之后,又开启了第三战线。等等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始皇帝才能实现天下一统。
但是,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吕不韦主义,没能彻底贯彻,秦国又走向了商鞅、李斯主义。所以,大秦帝国虽然制度超前,却无法实现精神超越,最终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
▎┸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这是史书上记载的白起之死,当时的秦王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派使者赐给白起一把剑,让白起自杀,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自杀在当时算是一种体面的处罚了,保留了白起的尊严。
起初白起认为自己并无过错,直到后来,白起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而他的意识仍然是错误的,白起错误地以为他被赐死的原因是长平之战坑杀了几十万赵人,实际上并非如此,坑杀几十万赵人只不过是白起临死前的自我道德谴责而已。
杀神白起
白起真正被秦王赐死的原因有三个:
1、范雎的极力陷害。
范雎与白起是天生的政敌,白起是魏冉提拔起来的,魏冉是范雎扳倒的,范雎辅佐秦昭襄王最大的功绩就是扳倒了秦国的外戚贵族,分别是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2个舅舅(魏冉与华阳君)以及2个弟弟(高陵君嬴悝与泾阳君嬴芾),让秦昭襄王能够不受干扰地独掌朝政。
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政治斗争中倒下来的派系很难再有出头之日,魏冉被驱逐后,他提拔的人才也逐渐失宠,除非特别有才能的,比如白起,白起是当时秦国军功最大的人,完全凭借军功从底层升为秦国贵族。
范雎是秦国的丞相,爵位应侯,而白起则是秦国的大良造,爵位武安君,以异姓获得封君地位的,在秦国历史上也不多见,上一个异地封君则是变法成功的商鞅,范雎与白起一文一武,一个在朝堂之上辅佐君王,一个在战场之上奋力拼杀,并无过多交集。
范雎陷害白起
两人的矛盾起于政见,在长平之战期间,秦国上下战略尚能保持一致,就是一定要打败赵军,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朝堂之上关于如何对待赵国的问题产生了冲突。
白起认为应该趁长平之战胜利的气势,兵分三路继续进攻赵国,一举灭亡赵国,范雎则认为秦国无力再战,赵国虽然被杀几十万人,但秦国兵员、粮食损失巨大,因此劝秦昭襄王接受赵国的割地投降,先议和休整一段时间再出战。
双方的战略显然是完全不同的,由于政见不同,双方产生矛盾是自然而然的事,而秦昭襄王选择了范雎的建议,注定了白起的政见不被接受,再加上范雎这个人睚眦必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后来范雎就开始诋毁白起了,直到劝秦王赐死白起。
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
应侯就是范雎,范雎说白起对秦王的处理不满意,等于是违抗君命的意思,于是秦王就刚死了白起。
秦昭襄王
2、白起的情商很低。
范雎的陷害是一方面,而白起的情商很低是另一方面,如果白起有王翦一半的情商,他也不至于被赐死。
秦昭襄王是君,白起是臣,再厉害的臣也要听从君主的命令,哪怕命令是错的,秦昭襄王选择了范雎的建议,拒绝了白起继续攻打赵国的建议,从这一点来说,白起唯一的办法就是服从,并且配合秦王的命令。
但是白起并没有做,当赵国拒绝割地给秦国时,秦王又发动了针对赵国的战争,但失掉了先机,赵国早有准备,并四处游说其他诸侯国共同抗秦,结果这一次战争,秦国大败,然后白起说了一句话:秦国不听我的意见,现在怎么样了!
这明显就是嘲笑秦王决策错误的话,这种话被记载在史书上,说明秦王也知道白起说了这话,任何一个君王听到这话也会受不了,但这时秦王并没有动杀白起之心,毕竟白起的功劳太大。
白起情商很低
秦军在赵国战场上失败,于是命令白起作为主将参战,结果白起以生病为理由不去,秦王又派出范雎去请白起出战,结果白起还是不去。
白起这种做法等于是违抗君命,在古代那种君臣传统关系之下,君主完全可以杀了臣子,但是这个时候秦王还是没有杀白起,只是把白起贬为士兵,并让他离开咸阳,白起因为生病未能成行,三个月后,秦王派人强行驱逐白起,白起才勉强上路。
结果范雎诋毁白起说不服秦王的命令,于是这一次秦王动了杀心,直接赐给白起一把剑,让他自杀,自杀是被大臣被君王所逼之下最体面的死法,也算是秦王对白起一生功劳的尊重,像商鞅那么大的功劳都被车裂,相比较之下,秦王对白起已经很看重了。
白起一直在犯错误,先是嘲笑君王,然后还违抗君命,最后还对君王的命令不满,一连串的错误带来了杀身之祸,被赐死也就不足为奇了。
白起违背秦王命令
3、秦昭襄王的愤怒。
秦昭襄王的愤怒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秦军在赵国战场不断失败,损兵折将,二是白起居然不听从命令,还嘲笑他。
如果秦军在战场打了胜仗,白起即使违抗了命令,嘲笑了君王,可能还不会死,因为这样会证明君王是对的,但是秦军打了败仗,白起就非死不可了,因为这样证明了君王是错的,君王不要面子的吗?当然要了。
白起的死与三国时期田丰的死如出一辙,田丰也是料到了袁绍如果打了胜仗,自己就不会死,如果打了败仗,就非死不可了。
秦昭襄王在处理白起的事情上,与后来的袁绍是一样的,说明秦昭襄王真的愤怒了,不杀白起,如果再有违抗自己命令、嘲笑自己决策的人出现怎么办?如何能体现君王的至高无上呢?所以白起非死不可。
秦王的威严不容小视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整个战国几百年战争死亡了两百多万人,其中有一百多万人是白起杀死的,他称得上是战国时期的杀神,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秦昭襄王不杀白起,按照白起的战略来处理,秦国能否提前统一天下?
答案是不能,也许能灭亡了赵国,但是不能帮助秦国提前统一天下。
白起的战略在军事上看是正确的,趁长平之战胜利的气势,一鼓作气攻击赵国都城邯郸,有很大的把握能够灭亡赵国,因为此时的赵国并没有做好都城保卫战的准备,同时也不够时间来联络楚国、魏国、韩国的援军。
白起在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战国时期的赵国总人口也就是几百万人,一下子被杀了几十万,差不多是整个赵国的青壮年男性都被杀了,此时赵国的军队只有防守边境的边军以及少量的首都守军,根据无力抵御秦国的大规模进攻。
白起也许能灭赵,但不能统一天下
再加上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失败、亡国的情绪笼罩在心头,这种情绪想转变为悲愤的力量需要一段时间的激发,再加上秦国主将是杀神白起,无形中就会带来莫大的压力,而白起本人从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只要白起认为可以打的话,几乎都能胜利。
但是灭亡了赵国之后呢?秦国的国力被进一步透支,想要继续消灭其他诸侯国,就变得不可能了,此时的秦国至少需要休养几年时间,以补充兵员和粮食,想想后来王翦灭亡楚国动用了60万大军,整整消耗了一年时间,就会明白灭亡六国并不容易。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白起和秦昭襄王的年龄都比较大了,秦昭襄王死于公元前251年,长平之战结束9年后,享年75岁,白起死于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结束2年后,从白起一生的从军记载来看,他从军近40年,此时的年龄也差不多60多岁了。
秦王赐死白起
古人能活到60岁都不容易了,像白起这样在战场上征战一生的将军来说,更是到了生命的尽头,此时的白起就算能成功灭亡赵国,也差不多到了去世的年龄了,况且从史书的记载来说,白起是真的生病了,要不然也不可能三个月没有离开咸阳。
秦昭襄王与白起的年龄都比较大了,都不可能再继续进行统一天下的大业,而秦昭襄王之后的几任秦王,不是去世太早,就是在位时间太短,难有所为,所以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无法提前,还得由秦始皇来完成,这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更改的。
▎Ⓤ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50年,秦王派五大夫王陵攻打赵邯郸,损失惨重。秦王改派白起为将,白起借口邯郸难攻,不接受任命。齐王又改派王龁(he)为将,结果也多次失利。秦王只得又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依然推脱。昭襄王大怒,把白起降职为士兵,贬谪到阴密。当走到杜邮时,赐给白起宝剑,令其自杀而死。
秦国自公元前257年白起死后,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共36年。这36年所进行的战争,秦国只打了三次败仗:
第一次,是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蒙骜(ào)率军进攻魏国的高都、汲县,攻下来后,蒙骜又进攻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攻占了三十七座城。王龁率军攻打上党,打了下来,设置了太原郡。这时候,魏将无忌率五国的军队反击秦军,秦军退到黄河以南。蒙骜打了败仗,解脱围困后撤离了。
第二次,是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桓齮(yǐ)率军攻打赵国,在宜安、肥下遇到从北部雁门调回来的赵国名将李牧,李牧大败秦军。李牧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第三次,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入侵,秦军兵分两路攻赵,李牧与司马尚在番吾大败秦军,准备合击另一路秦军,秦军见事不妙,紧急撤走。李牧这两场战役共歼灭秦军约15万。
白起与李牧都是战国名将,指挥能力相当,所以,即使白起尚在,第一次战役换做白起挂帅,进攻五国兵马,秦国兵力处于劣势,面对五国齐心协力的反击,他也没有胜算。第二、第三次战役,假如也由白起挂帅,因白起与李牧军事才能相当,秦国也讨不到便宜,至多双方僵持不下,白起原军返回。
由此可分析出:假设白起还活着,秦国也不可能提前统一全国。
▎⇔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是否能提前统一全国?
白起如果继续活着,如果继续获得秦王的信任,凭着他的能力,他能不能够提前收复六国呢?
(白起剧照)
我们经常在谈历史的偶然与必然的问题。有人认为历史是由偶然组成的,有人认为历史是由必然组成的。之所以认为历史是由偶然组成的,是因为我们的历史,确实是由一个个偶然事件组成的,是这些偶然事件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不过有人认为,虽然历史是由偶然的事件构成的,但它却有一个历史规律,这个历史规律不是任何人能够改变的,与个人的能力和作为,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比如秦朝灭亡,可以说是偶然事件,也可以说是必然事件。说是偶然事件,是因为与秦始皇突然去世、扶苏没有继位、赵高专权、陈胜吴广起义这些偶然情况都很有关系。如果秦始皇去世后,是扶苏继位,就没有赵高专权。提倡仁政的扶苏,就可能改变秦朝的制度,因此也许就没有后来的陈胜吴广其一。
不过,秦朝灭亡,也是一个必然事件。这是由皇权制的特点构成的。皇权制是一种专制制度,如果没有儒家的维系,肯定会很快灭亡。就算有儒家维系,也就只有两三百年的时间。这已经成为历史规律,秦朝灭亡是必然的,只是迟早的问题。
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说白起。如果白起继续活着,他能不能实现统一天下的目的呢?
不可否认,白起战斗力是相当强悍的。赵国军队是当时最强大的军队,但是在白起面前却显得不堪一击。有人说,这是因为赵括指挥能力差,只能“纸上谈兵”。其实也不能完全这样说。尽管赵括不行,但是赵军内部还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为什么他们也不行呢?可见,白起的水平确实了得。
(赵括剧照)
但是,白起虽然很厉害,但是连他自己也认为,打仗是需要时机的。
一年后,当秦王想再次攻打赵国的时候,白起就表示反对,认为时机已经过了,不是攻打赵国的最好时期。那时候去攻打赵国,肯定是打不赢的。当时秦王根本就不相信,认为白起这是在故意拿大。
但事实上,白起的这个说法一点也没有错,秦国确实已经失去了打败赵国的最佳时机,因为赵国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以后,虽然损失了40万人,兵员有限,补充不起来,但国内上下同仇敌忾,有一种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别的不说,就这种气势,秦军就把邯郸攻不下来。
秦王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是将领不行。说不定他还以为,如果白起活着,一定能打下邯郸。所以他决定换将。
但结果是,最终还是没攻下来。
除了气势以外,当时秦国围攻赵国邯郸的时候,楚国和魏国还对赵国进行了救援。他们派出军队联合夹击秦国军队,秦国军队最终不敢与他们作战,所以就撤退回去了。
由此可见,白起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秦国想要依靠白起完成统一大业,显然是办不到的。就算白起能打仗,会打仗,但是这不能够改变国与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国家实力不到,将领再厉害,又有何用?
(秦王剧照)
经过了20年以后,为什么秦国能够灭掉六国呢?
首先是六国的内政进一步衰弱,国家实力大面积衰减。而秦国实力反而极大提升,此消彼长,就出现了根本性变化。
其次是气势完全不同,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当年的赵国那样,能够同仇敌忾地抵抗。
三是秦国在攻打其他国家的时候,别的国家根本就不敢去救,因为那时候,他们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秦国的强大,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惹火上身。
总之,白起虽然很厉害,他只是一个偶然因素。秦国不可能在短期内灭掉东方六国,却是一个必然因素。所以,就算是白起活着,就算是秦王非常相信白起,把兵权完全托付给白起,白起要在有生之年消灭东方六国,也是非常困难的。
更何况,时事是不断变化的,谁能保证白起不会突然去世?谁又能保证秦王能一直相信白起?谁又能保证秦朝的宫廷内部不发生权力争斗呢?
所以说,如果我们迷信偶然,必然就会出现别的偶然,那就陷入历史不可知论了。
(参考资料:《史记》等)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