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看把孙权难为的愁眉苦脸)
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好问题。
孙权称帝后,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是否忘恩负义不好说,但一定是深思熟虑的。
在豹眼看来,这件事孙权处理得还是妥当的。
据《三国志·吴主孙权传》记载,孙权即皇帝位后:
"追尊父破虏将军坚为武烈皇帝,母吴氏为武烈皇后,兄讨逆将军策为长沙桓王。"
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而仅仅追封为长沙桓王。
对此,陈寿认为:
“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在陈寿看来,江东的基业大多是孙策打下来的。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皇帝,只封为王,封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没有封王,这在道义上说,孙权过于吝啬。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西晋,看一下西晋的做法: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是为晋武帝。
晋武帝追尊其祖父司马懿为晋宣帝,追尊其父司马昭为晋文帝,追尊其父兄长、也就是其大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
这是因为司马懿死后,司马师继承了其爵位;司马师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司马昭继承了其兄司马师的爵位。弟承兄业,这跟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十分相似。
但不同之处,在于司马师没有儿子,但孙策已经有了儿子孙绍。这一点不同,恐怕是孙权没有追尊孙策为帝的主要原因。
司马昭因为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把晋武帝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作为其继承人,并且特别宠爱。司马昭认为自己是代替司马攸担任相国职位的,去世后,晋王的爵位应当还给司马攸。司马昭经常说:“这是景王的天下,我怎能去分享呢?”
这听起来很感人,但是这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即便司马昭把晋王的爵位还给司马攸,但司马攸也还是自己的儿子。将来司马攸称帝,一样会追尊司马昭为皇帝,他该有的待遇一样不会少。
第二,或许司马昭更喜欢司马攸,如此安排不会有废长立幼的议论,反倒是遵循道义。
第三,司马昭也就是说说而已,收获一些虚名。
果不其然,在议论继承人的时候,大臣何曾等人坚决反对,于是司马炎被立为晋王太子。
西晋建立后,司马攸被封为齐王,历任骠骑将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晋武帝晚年,朝廷内外要求司马攸继位的呼声高涨,大臣荀勖、冯紞趁机进谗,将司马攸排挤出朝廷,致使司马攸气恨发病,呕血而死,时年三十六岁。
再看孙策的情况,孙策死时已经有了亲生儿子孙绍。孙绍的生年不详,有资料介绍是公元199年十月出生,但肯定的一点是,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被刺身亡时,孙绍已经出生。
当初,孙策把职位没有传给孙绍而传给孙权,是因为江东刚刚平定,并没有完全掌控,而孙绍年纪太小,根本没法控制江东的局势。孙策让孙权继承自己的职位,是为了江东孙氏家族的利益考虑。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时,孙绍已经三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如果孙权追尊孙策为皇帝,那么作为孙策唯一继承人的孙绍就是皇子。将来孙权确定继承人时,就面临着把皇位传给孙权的儿子还是传给孙绍的问题。
从当时的情况看,自然是不适合把皇位传给孙绍,否则就会导致混乱的局面。
这与司马炎与司马攸的关系还不一样,毕竟司马氏还是亲兄弟,而孙氏兄弟就差了一层。
如果孙权把皇位传给孙绍,孙权儿孙们的势力远远大于孙绍,孙绍很难掌控局面。
想象一下曹丕、曹植兄弟的立储之争如何血腥,就会想到孙权将会面临的问题。
如果孙策被追尊为皇帝,孙绍就得立为王,其地位更加尊贵,势力就会更加强大,一些不安分的人就会主张孙绍继承帝位。
孙权死后,吴国历任孙亮、孙休两个皇帝。孙休死后,孙皓继位。由于孙皓残暴不仁、喜好杀戮,民间渐渐地流行应该让孙策之孙、孙绍之子孙奉为君的舆论,孙皓听说后,毫不犹豫地处死了孙奉。
孙奉仅仅是一个侯爵,比孙权许多封王的皇子皇孙们的地位都要低,就因为民间舆论而被杀死。如果当初孙权把孙绍封为王,一方面孙绍或许不能保持低调,另方面孙权的子孙猜忌之心更甚,这对孙绍来说,并不是好事。
因此,在豹眼看来,孙权即便再吝啬,也不至于吝惜一个给孙策更加显耀的名分,也不会吝惜给其兄长的后代一个王位。这件事不能说孙权就是忘恩负义,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需要的考虑。同时,提升孙绍的爵位,可能会给他带来更大的遗患。
孙权无意也不可能把皇位传给孙绍,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让孙绍居于高位,免得带来祸患,实际上对孙绍也是一种保护。
因而,孙权对孙策的追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宫廷内斗的残酷,远远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孙权在立太子问题上反反复复,虽说晚年犯浑,但也可以看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如果孙绍高居王位,具备一定的势力,有一部分人追随,恐怕其子孙奉的命运早就在他身上出现了。
总之,在这件事上,还是从良好的意愿去品评孙权这么做的动机吧。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事实上,孙权之所以只追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传他基业的孙策为皇帝,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看你都了解几个?
与众不同的传位
历代君主传位,基本都遵循着这么一个规律,那就是父死子替,意思是君主死后,会将自己的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其他人休想染指。这是一个大家都基本认同的规律,一旦违反这种规律,很可能被群起攻之,失去权力的合法性。然而在某些特殊时期,也会出现与众不同的传位,比如兄长死后,将大位传给弟弟。三国时期孙策的传位,就是这种例子!
孙策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父亲,名叫孙坚,在东汉末年,孙坚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出名的猛将了,然而猛将总是易折,孙坚去世得比较早,而孙坚死后,孙氏部族都投靠了袁术,孙策和孙权两兄弟,也进入了寄人篱下的状态。随着孙策的逐渐长大,他越发有了建功立业之心,于是他也投靠了袁术,想要借助袁术的力量做大做强,哪知道袁术有意打压孙策,脏活累活都让孙策干,计算功劳的时候却将孙策抛开,于是孙策决定,自立门户!
孙策借口帮助袁术开疆拓土,去到了江东,并通过强悍的武力横扫江东,快速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而后,孙策见袁术自立为帝,宣布与袁术决裂,算是彻底地成为了一方独立势力。孙策军事能力强,所以他很快成为了江东老大,但孙策本人脾气又比较暴躁,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于是孙策比他老爹还惨,二十几岁就英年早逝了!
关于孙策的死,大众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他死于和江东世家大族的争斗!表面上看,孙策是外出打猎时碰到了许贡三门客,被偷袭而丧命,但如果深究,我们会发现此事不简单,因为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知道孙策的具体打猎路线,更加不可能提前去埋伏了。只能说孙策被身边人出卖了,有人想置孙策于死地!
孙策临死前,也发现了他遇袭的猫腻,所以他在传位上做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正常情况下是父死子替,孙策死后,他的权力应该传给他的儿子,但考虑到自己儿子比较年幼,背后之人连孙策都敢袭击,他的幼子又怎么可能稳住局势?所以说,孙策决定不将权力传给他的儿子!
其次,在选择弟弟方面,孙策也力排众议,选择了和他性格完全不同的孙权,而没有选择和他类似的孙翊。当时很多大臣都推荐孙翊,因为孙翊果敢勇猛,和孙策非常类似,而孙权军事能力一般,然而孙策却认为,他之所以被袭击,就是与他强硬的性格有关,要想缓和与江东大族的关系,只能靠孙权!
就这样,孙权出人意料地成为了江东新主。经过孙权的努力,孙家和江东世家大族的关系得以缓和,孙氏家族也算是彻底地在江东站稳了脚跟,甚至建立了帝业,成为能够和曹操、刘备三足鼎立的超强势力!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算是正式的建立的东吴。而后孙权追封他的父亲孙坚为皇帝,但却忽视了孙策,并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令众人大感奇怪!按照常理来说,孙策才是真正传给孙权基业之人,他是最有资格被追封为皇帝,但孙权却并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只是追封他为长沙桓王,而且孙策的儿子孙绍也仅仅是被封了一个上虞侯,并未继承孙策的王爵,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孙权为何要这么干呢?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奇怪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历史惯例
每个时代的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往往都会参考以前的历史经验,若有现成的经验,往往都会借鉴,而很少去自主创新。孙权在追封这件事情上,也是类似的做法,借鉴前朝的经验!
站在孙权的那个时代来看,父死子替才是常态,后代做了皇帝,将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也是有先例的,比如刘邦追封他的父亲。
而兄死弟替之事,本身就比较罕见,且很少发生弟弟做了皇帝,追封哥哥为皇帝的事情,比如刘秀登基称帝后,并没有追封他的哥哥为皇帝,曹丕登基称帝后,也没有追封他的大哥曹昂为皇帝。
所以说啊,出于历史惯例的原因,孙权不可能追封孙策为皇帝,这不合规矩啊!而历代皇家,是最重视规矩的,他们乃是国家的表率,一般情况下都是遵循规矩办事,不会轻易破坏规矩,所以说孙权并没有将孙策追封为皇帝,而只是将其追封为长沙桓王。
二、出于稳定内部的需要
孙权登基称帝后,接下来就要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毕竟打天下容易,守天下,传承天下就比较难了,所以孙权在继承人的问题上,需要考虑非常多的事情!
东吴的奠基之人乃是孙策,孙权的权位,也确实继承自孙策,可以说,站在正常角度来看,孙权确实应该把位置还给孙策一脉。然而孙权称帝时,东吴内部的势力格局已经稳固,若强行追封孙策为皇帝,势必会引起内部的混乱!
首先,将孙策追封为皇帝,意味着孙策之子有了继承权,且他的继承权比孙权儿子的继承权还要大!孙策临死前,之所以会把大权让渡给弟弟孙权,而不传给自己的儿子孙绍,乃是因为孙绍年纪太小了。现在孙绍长大了,孙权又追封孙策为皇帝,这岂不就是向众人暗示,孙绍更加具有继承权吗?这样的话,孙权的儿子们会怎么想?他们必定会对孙绍动武,铲除孙绍这个威胁!即便孙绍没有继承皇位的心思,江东的那些有心之人,他们难道就不会往孙绍身上投资,鼓动孙绍竞争皇位?
所以说啊,孙权不追封孙策为皇帝,其实就是为了封死孙策一脉的继承权,将他们排除在皇位之争外,一方面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方面稳定东吴内部,使得内部不至于离心离德!
三、孙权本身心性凉薄
孙权这个人,在历史上简直是黑点满满!虽然曹操曾夸赞孙权,说孙权能力强,自己要是能生一个像孙权一样的儿子就好了,但事实上,孙权这人,除了权衡之术玩得好,其他方面都非常不堪!
孙策去世时,江东表面上铁板一块,但内地里其实暗流涌动,孙家和江东世家大族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就差直接火并了。换作其他继承人,面对孙策被杀的境况,必定会彻查到底、奋起反击,严厉打压江东士族。然而孙权上位,却并没有大动刀兵,反而采取了示好的策略,缓和了孙家与江东世家大族的关系,使得东吴政权避免了分崩离析的结局。从孙权能放下仇恨,和好与仇人的关系便可以看出,孙权确实有一定的能力!
之后的赤壁之战,江东大臣基本都建议投降,结果孙权却宁死不降,选择和曹操硬扛到底,最终于赤壁大败曹操,这其实也反应了孙权的能力。之后孙权不听周瑜建议,选择和刘备结盟,将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帮忙抵抗曹魏,方便自己腾出手来处理江东内部事宜,也反应处理孙权不错的理政能力!
总的来说,孙权从孙策手中接过的江东,残破不堪,随时有可能分崩离析,但孙权却最终改变了局面,使得江东铁板一块,人尽其用,并最终建立东吴三分天下,这都说明孙权能力非常不错!在三国的二代人物中,孙权确实能够排名第一!然而除此之外,孙权也有非常大的问题。
一方面孙权的军事能力非常一般,几乎没有什么大胜;另一方面,孙权战略眼光不足,关羽在樊城将曹军暴打了一顿,大有彻底击败曹操之势,这个时候孙权不想着如何配合关羽击败曹操,反而趁机偷袭关羽后方,导致曹操成功渡过危机,孙刘联盟再难击败曹操,这是孙权的一大黑点之一。最后,孙权在对待内部时,也非常凉薄,在需要别人时,他表现得非常不错,但一旦不需要别人,他立马就会将别人逼死,比如陆逊!
可以说,孙权天性凉薄的这一特点,贯穿了他整个生涯,他不仅对自己的臣子没有丝毫感情,就连对自己的亲戚甚至子女,也没有什么感情,他的儿子中,大多数人都没有封王,都只是侯爵!也正是因为生性凉薄的原因,所以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为皇帝,也没有让孙策的儿子继承王爵!
结语
总的来说,孙权之所以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传位于他的孙策,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历史惯例原因,在此之前就没有追封兄长为皇帝的惯例;二、出于内部稳定需要,一旦追封孙策为皇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孙绍就有了继承权,这会给野心之人可乘之机,威胁到江东内部的稳定;三、孙权天性凉薄,他不仅对盟友对臣子没有丝毫感情,而且对自己的亲戚儿子没有任何感情,所有人都只是他的工具而已,包括孙策及其子孙!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权称帝后,追封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庙号始祖,这是古代开国皇帝的通常做法,体现其皇位的合理性与继承性。
但是,孙权的权力直接来自于哥哥孙策,从现实看孙权是孙氏集团的“第三代”,第一代的孙坚得到了追封,第二代的孙策也应该享受此殊荣;从情理上讲,没有孙策也就没有孙权的后来,要追封的话孙策也应该一并追封。
但孙权没有这样做,只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王与帝有本质区分,孙权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
但孙权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古代宗庙祭祀实行昭穆制度,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周礼》记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释为:“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 为穆。”意思是,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
具体的情形是:始祖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在昭穆排列中,通常是降序单线排列,以保证父子始终异列,避免“并肩而立”的尴尬,而祖孙则始终同列。这时候,如果中间多出一个平辈,则打乱了昭穆次序。
以孙氏为例,孙坚为穆,孙权为昭,孙权之子为穆,孙权之孙为昭,这是正常序列。如果前面插入一个孙策,情况就变化了,孙坚为穆,孙坚为昭,孙权又为穆,孙权与父亲同为穆,这就不符合常规了。
这不仅是一个仪式问题,更有现实的考虑。如果追认兄长为皇帝,那么兄长的儿子也拥有皇位继承权,具体到孙策,他的儿子孙绍与孙权的几个儿子一起在法理上也都可以问鼎皇位,这容易造成内部分裂。所以,无论从通行制度还是现实去考虑,孙权的做法都是没问题的。
那么,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下子追封了3位已故皇帝,即晋宣帝司马懿、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又如何理解呢?
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爷爷,司马师是司马炎的伯父,司马昭是司马炎的父亲,这次追封后晋朝的宗庙排列如下:司马懿为穆,司马师为昭;司马昭为穆,司马炎为昭。如果这样排,的确有些乱。
司马炎是如何考虑的呢?其实,昭穆次序的考虑在他看来还是次要的,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确定谁是始祖。始祖即太祖,司马炎当然希望父亲司马昭能为始祖,但谁都知道晋朝基业创建与爷爷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密不可分,司马炎如果将二人排斥在昭穆之外,必然会受到质疑。
所以,司马炎确定了这们的七庙制度:六世祖司马均,五世祖司马量,高祖司马俊,曾祖司马防,祖宣皇帝司马懿,父景皇帝司马师,父亲文皇帝司马昭。上面这六位,合为“三昭三穆”,但“太祖虚位”,也就是干脆不明确为太祖。
这是从制度方面的考虑,从现实考虑,司马炎将伯父司马师也追封为皇帝,不担心他的后代拥有皇位继承权吗?这一点恰恰不用担心,因为司马师只有5个女儿,没有儿子。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东吴基业,是孙策开创的。
然而,孙权登基后,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却只以孙策为长沙桓王。
当初,哥哥孙策以江东交付给了弟弟孙权,如今,弟弟孙权登基为帝,却连个帝王的虚名也不愿追赠哥哥。
孙权,为何如此小气?
孙家人的东吴
孙权得以登基为帝,不仅是孙策、孙权自己的努力,更是孙家宗族兄弟集体努力的结果。
当初,孙坚起兵,所依赖的,正是有以胞兄孙羌,胞弟孙静等宗室兄弟为核心的,由宗族、同乡组成的部曲。
因此,孙家军,可谓是几位兄弟的集体财产。
孙坚阵亡时,孙策年幼,孙家军就由孙坚的侄子孙贲及孙坚的小舅子吴景率领,暂时依附袁术。
如果不是孙贲这样的兄长继续统领部曲,部曲散去,后来孙策哪还有“父亲旧部”呢?
孙策起兵后,孙贲又率所部服从孙策的统一指挥,孙家军的指挥权又回到了孙坚一系手中。
孙策去世时,其子年幼,孙策遂以弟弟孙权执掌江东。
因此,孙家得以坐断东南,是宗族兄弟集体努力的结果。
孙坚的部众曾由侄子孙贲指挥,孙策长大后,孙贲又将军队交还孙策;孙策又将军队交付弟弟孙权···
那么,以此理,孙策之子,也是有继承这份家族财产的理由的。
记忆犹新
孙家财产的继承权问题,在孙权上位之初就爆发过。
当时,孙静的长子,孙权的从兄孙暠,调集将士,准备抢夺孙策遗位。
孙羌的次子,孙辅,则不看好孙权,派人呼叫曹操,企图归附。
在张昭、周瑜、吕范等人的辅佐下,孙权搞定了这些动乱。
然而···孙权仍然只有选择继续“与狼共舞”。
孙暠、孙辅被平定后,孙权却依然要继续任用他们的子弟。
没办法,孙家本非名门望族,又远离汉室,要镇得住江东的豪族强宗,非得要依赖宗族兄弟们不可。
既要仰仗,又要防备,这就是孙权对宗室的基本态度。
而孙策的后人,是孙权最为担忧的。
孙策后人的能量
孙策之子孙绍,其为人、才能,在史书上记载不多。
然而,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孙策留下的社会关系。
东吴立国的社会基础是江东大族。江东大族的代表是顾、陆、朱、张四家。
孙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顾、陆、朱三家。
尤其是,军中第一号人物陆逊,正是孙策的女婿。
就亲缘关系而言,孙绍与大族人物们的关系,在孙权及其儿子之上。
同时,孙策毕竟是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当时的江东将领,“皆其(孙策)旧也”。(孙坚的旧部当时多已故去)
因此,孙权百年之后,孙策之子是有可能获得广泛支持,挑战孙权后人的能量的。
孙权初接管江东时,尚能依靠周瑜、张昭、吕范等人搞定宗族反对派,可是,如果孙权去世,陆逊等人,可未必不会支持孙策之子!
正名定本
孙坚去世,其侄子、小舅子掌兵;孙策去世,弟弟掌兵,东吴此前几乎没有发生过顺顺当当的“父死子继”。
创业之时,兄弟齐心,不分彼此。
然而,如今大局已定,兄弟之间自然要“正名定本”,否则,兄弟内讧,难以避免。
只有“剥夺”孙策的皇帝名号,将孙策后人的继承顺位明确排在孙权后人之后,东吴的继承关系才能清晰明确!
结局:人算不如天算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此事时,认为“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于侯爵,于义俭矣”,对孙权不乏指责之意。
后来的孙盛则表示:如果拘泥于小“义”,东吴很可能会如春秋时期的宋、鲁一样陷入混乱。只有“正名定本”,才能既保证稳定,又避免兄弟相残。
然而,结局,却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名定本”,既没有保证东吴政权的稳定,也没有保全孙策后人。
孙权后期,发生了太子与鲁王的“二宫之争”,腥风血雨,包括陆逊在内的江东重臣多受其牵连;孙权去世后,东吴又连续发生宫廷政变,宗室杀功臣,宗室之间相残···
孙皓时,民间流传着孙策的孙子孙奉可能做天子的流言。孙皓将孙奉杀害了!
人算不如天算呀!
其实,东吴的社会基础是江东大族,统治基本盘为孙氏宗族,孙权既要仰仗这两个”基础“,又要维持个人的皇权集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处心积虑,却仍然“人算不如天算”,也就是自然了。
孙权不尊孙策为帝,是为了“正名定本”,保证东吴的稳定。
遗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到底成空。
孙策不被尊为帝,但失去的不过是一个虚名。
历史提到孙策,仍一致认为他就是东吴基业的开创者。
历史,到底还是公正的。
▎┉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权也是无可奈何的,因为孙策有儿子。
当年孙策死的时候,其子孙绍年幼,因为周礼明确规定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礼法,孙绍的继承权在孙权前面。但为防止大权被他姓获得,孙策只能让弟弟孙权继承爵位。所以孙权的继位虽然是孙策的意思,但却不合礼法,存在瑕疵。
如果孙权追封孙策为皇帝,那孙绍就比较尴尬了?作为前皇帝的唯一儿子和嫡长子,孙绍是有皇位继承权的,而且礼法上他的继承权还在孙权前面,以后可能会威胁到孙权和他儿子们的地位。为了解除威胁,孙权必须干掉孙绍才行,就和后来宋太宗赵匡义一样,继承了他哥哥赵匡胤的皇位之后赵匡胤的儿子们基本都是早早死于非命。但为了这种事杀了孙绍,不仅对孙绍不公平,对孙权的名声也没好处。
最好的办法就是压根不追封孙策。孙策不是皇帝,孙绍自然也没有皇位继承权,也就不会构成威胁了。换成死了的孙策估计也会一样的想,让他用一个追封皇帝的虚名换儿子的性命,估计他也不干。所以孙权没有追封孙策,一方面是避免孙绍威胁自己的皇位,一方面也是保护孙绍。虽然后人一直说孙权不厚道,对孙策的子孙也不照应,但实际上从政治的角度考虑,让孙策的子孙远离政治中心其实是对他们最大的保护。一旦陷入政治的漩涡,孙策的子孙就死定了。后来孙绍的儿子孙奉在孙皓在位时因为民间流传孙策的子孙会取回皇位而被杀就是明证。
有人可能要问了,司马师和司马昭也是兄终弟及啊,司马师也有儿子啊,为什么司马炎就能追封司马师为皇帝?这里有个问题,司马师和司马昭虽然也是兄终弟及,但和孙策孙坚的情况不一样,司马师没有亲生儿子,是过继了司马昭的次子司马攸,所以对于司马炎来说追封司马师为皇帝是没有什么威胁的,毕竟自己的皇位实际来源于父亲司马昭而不是伯父司马师,不存在孙权那样还要考虑后代的继承权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是司马昭当皇帝,那倒真可能考虑一下司马攸的地位问题,但到司马炎这儿就已经是既成事实了。而且司马攸是自己的亲弟弟,性格脾气也不错,不会威胁到自己和子孙的皇位。但即便如此,到司马炎晚年,司马攸仍然因为卷进继位之争而呕血而死,到底是病死还是被毒死,鬼才知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