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死后孙权还有大好青春,为什么不趁机西取蜀汉北伐魏国,统一中国?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还有大好青春,为什么不趁机西取蜀汉北伐魏国,统一中国?
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开始算起,一直到孙权病死为止。他在二十九的时间里面,先后熬死了曹丕、诸葛亮、蒋琬、司马懿等与他同辈的当世之英杰,也熬死了曹叡和公孙渊这些比他晚一辈的人。说他是三国时期第一能熬,实质名归。
但是在这二十九年中。孙权却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与他早期的锐意进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人很难理解。这里就对孙权在曹操和刘备死后,他的所做所为,以及他的心里想法做一个陈述总结。说说孙权晚年的那点事。
公元219年,孙权干了一件确定了三国鼎立的大事——偷袭荆州。
这是他一辈子干的最成功的一件事,也是他一辈子干的最失败的一件事。
说他成功,是因为孙权在多次谋求淮南合肥失利后,他的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东吴不应该跟曹魏死磕了,而是拿下荆州,徐图自保。于是,在此之后,他派兵偷袭荆州,重锤了刘备的上升势头。并且他不再以谋求曹魏的土地为自己的第一诉求,而是以劫掠人口、财货为主要目标,力图缩小自己与曹操的差距。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孙权很成功。因为东吴的地盘和人口都扩大了一倍,而刘备对东吴的压力也锐减。
但是,让孙权没想到的是。曹魏方面对刘备根本看不上。之前关羽在荆州时,魏国还派重兵防着关羽。等于关羽替孙权分担了一部分的压力。然而当关羽被孙权杀死后,魏国的压力就全部压倒东吴身上了。
夷陵大战之后,曹丕以孙权对自己不恭敬为借口,迅速调集了曹仁、张辽、张郃、曹真和曹休等一干曹魏大将征讨东吴。这一战下来,曹魏和东吴都是精锐尽出,动用的总兵力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要多。双方大战六个月,最终以曹魏退兵收场。
这一战,曹魏用事实证明了一件事:虽然是三足鼎立,但是魏国对蜀汉没兴趣。曹丕的眼里只有孙权这一个对手。如果蜀汉忍着不出兵,孙权只能自己单挑曹魏。
孙权瞬间傻眼了……
因此在公元223年,也就是刘备病死白帝城的那一年。孙权在打退曹魏的入侵后,他迅速与蜀汉复通了关系。双方缔结同盟,关系恢复到了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在此之后,一直到蜀汉灭亡前夕,孙权都没有再动过蜀汉的心思。
也就是说,不是他没想过灭蜀,而是他不敢灭蜀。他怕自己灭蜀时,曹丕会揍他。
既然攻蜀已经不可能了,孙权就只能把目光投在曹魏的身上。但是孙权打不赢曹丕,他之前已经吃过几次大亏。如果没有刘备帮他分担压力,他根本不敢挑衅魏国。
所以,孙权也就只能放弃扩张的想法。专心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
什么问题呢?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孙权自己的名分问题;
第二,东吴内部的叛乱势力;
所谓名分,就是孙权当时对自己的定位。曹丕和刘禅都是皇帝,只有他是吴王。而他的吴王还是曹丕封的,也就是说,东吴名义上是曹魏的藩属国。但是公元222年时,东吴已经与曹魏翻脸,这个藩属地位已经名存实亡了。所以孙权需要自己给自己找名分。也就是像刘备那样,自己给自己编一个称帝的理由。否则他就天然的比魏、蜀矮三分。
而东吴的不安定因素,指得是东吴内部的士族问题和反对孙权的叛乱分子。这些人的力量太强大,孙权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他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占领的荆州和交州,也需要时间缓和自己与士族的关系,更需要时间去消灭江东的山越人。
于是这么一拖,孙权也就有五年时间没有对外发动大规模的扩张。
到了公元228年,孙权见时机成熟,便来了一把大的。他授意周鲂诈降,引诱魏军进入他在石亭设好的伏击圈。这一战,即历史上的石亭之战,也叫“周鲂断发赚曹休”。
当时的魏国扬州都督曹休中计,率兵深入吴国境内。吴军九万,魏军十万,结果魏军被东吴打的屁滚尿流,连曹休的老命都差点丢了。所幸是后来魏军的增援赶到,魏军才没有被吴军全歼。
诸葛亮在听说孙权主动出击后,也迅速调了三万蜀军,以强行军的速度,在一月之内北上陈仓,攻打陈仓关,减轻孙权的压力(第二次北伐)。然而东吴接下来的行为却让诸葛亮失望了。孙权见魏军增援后,立即下令退兵。让诸葛亮空欢喜了一场。
一年后,孙权凭借石亭大战的威望,在建业称帝。(这是他发动石亭大战的原因)
在此之后,东吴与曹魏又有四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
一直到公元233年,诸葛亮决定第五次北伐魏国时(也是最后一次),孙权才再次出兵。这一次是诸葛亮挑的头,孙权认为诸葛亮的建议可行,便积极响应了蜀汉的行动。
结果,诸葛亮在渭水河畔被司马懿熬死。孙权在前期风风火火了一把,后期见战局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他就赶紧退兵了。
而他这次退兵,他把脸都丢光了。
当时,魏明帝曹叡对大臣说:这次蜀吴来犯我大魏,诸葛亮才是胜败的关键,渭水一战只许胜,不许败!我不管司马懿怎么打,哪怕是丢人现眼也无所谓,只要能打退诸葛亮即可。否则大魏的西部危矣。而孙权那个鼠辈,只要我亲自带兵去讨伐,孙权胆小鬼肯定要跑路。因为我已经看穿他的尿性了。
然而,曹叡居然还是高看了孙权。他本以为自己到前线后,孙权就会跑。结果,魏军主力离前线还有数百里时,孙权听说曹叡亲征,连照面都不敢打,直接就望风跑路了。
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明帝本纪》
这就是孙权的德性,也难怪曹叡会笑他胆小如鼠。
可能有人会问,孙权与曹丕同辈,他被曹叡这个晚辈小儿这么欺负,他就能甘心?
答案是:孙权他不忍气吞声能怎么办?自己造的孽,只能自己还。
三足鼎立的局势早已稳定,蜀汉不能打,魏国又不打蜀汉。东吴就那么大,他的实力只有魏国的一半。实力悬殊太大,他确实是打不赢。
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派卫温和诸葛直带一万士兵去台湾抢人口,可带回来的蛮夷还没有损失的人多,气得孙权把卫温、诸葛直给砍了。
为了绕过曹魏扩充实力,孙权还曾经向辽东霸主公孙渊暗送秋波,派了一万士兵去辽东帮助公孙渊。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一万兵也被缴械。差点把孙权气疯了,急得他要千里奔海去征讨辽东。
扩充不了实力,孙权也没有办法。先前他与曹操打过多次,也与张辽、满宠这些魏国的大将打过多次。每一次他都打不赢,失败的教训太多了。他只能忍。
后来,诸葛亮病死。蜀汉方面的新任总经理蒋琬联络孙权,希望联合北伐。结果孙权还瞧不上蒋琬,不愿意搭理他。对合作北伐的提议一拖再拖。
再后来,辽东霸主公孙渊被司马懿斩杀,东吴彻底失去了从东北购买战马的可能。也失去了一个盟友。此时的孙权,只剩蜀汉这一个独苗伙伴了。
他瞧不起蜀汉,又没有任何的盟友,只能就这么忍气吞声,不再对曹魏动武了。
外事诸多不利,家里又祸事连连。
孙权六十岁时,太子孙登去世。孙权立了新太子孙和,但他又宠爱鲁王孙霸,导致东吴内部二宫之争。没过多久,亲密战友诸葛瑾也去世了。孙权脑神经抽疯,开始与天斗与地斗,与吴国全国斗!
为了避免自己死后士族擅权,孙权在太子孙登病死三年后,派人去骂陆逊,骂的陆逊最后忧愤而死。
又过了五年,孙权脑子又开始抽疯。他先是废了太子孙和,接着又赐死鲁王孙霸。改立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
到他六十九岁时,他把巨能熬的司马懿也熬死了,成为汉末三国的那批群雄中,仅剩的一个独苗。但是这时孙权也已经中风,离咽气也不远了。
公元252年,孙权七十岁。驾崩。
纵观孙权这一生,他的辉煌是偷袭荆州,他的上升转折点也是偷袭荆州。当刘备被他砍掉左膀右臂之后,蜀汉就残废了。没有蜀汉的从旁牵制,光靠孙权自己的能力,他根本就撼动不了曹魏的霸主地位。
一个连合肥都打不下来的人,还能对他抱有过多的期望么?
不过,东吴的外战不利,也不能都赖到孙权一个人的头上。当时是士族社会,是一个需要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蜀汉和东吴却都不搞这一套。这就导致了吴蜀两国很严重的国内矛盾。很多的蜀人和吴人,成天都在散布亡国论,盼望“魏国鬼子”来“解放”自己。
这三天两头的有人造谣,搞得人心惶惶,仗还怎么打?
后来的人就对当时东吴军队有过评价:吴军不是没有战斗力,但就是没有凝聚力。东吴的豪族对开疆扩土的积极性不高,不想陪孙权去伐魏,削弱自己的力量。这个问题反过来想,也证明吴军是一支守土责任感很强的军队,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十分看重。能够坚决的抵御侵犯之敌。
也就是说,东吴军队在保家卫国这方面表现的很出色。但是开疆扩土时,就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
孙权他在位时,凭借他的威望,还能处理好东吴的三大派系的关系(淮泗将领、流亡北士和江东士族)。让东吴政权在曹魏的压力下,苟延残喘。
但是,东吴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弥合的矛盾。这样,也就不可能给孙权有作为的条件和空间了。
所以,为什么孙权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毫无作为呢?归根到底来说,就是当时的东吴政权不支持孙权的锐意进取。英雄人物,并不是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因为历史的大方向,不是一个人无法改变的。这一点,不仅仅是针对孙权一个人,同样也适用在刘备和曹操身上。
并且,孙权也算不上是一个能打仗的人。不说跟曹操和刘备比,他跟同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有差距。孙权他知道自己的短板,所以在确立天下三分后,他对开疆扩土也保留了很大的克制性。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还有大好青春,为什么不趁机西取蜀汉北伐魏国,统一中国?
三国之所以让人热血沸腾,其中最重要的是这些乱世豪杰能够视死如归,把天下统一视为自己的责任。周瑜不顾箭伤发作还要振作起来工作,诸葛亮不顾身体虚弱还要坚守阵地,黄忠不顾年迈还要坚持上战场,邓艾不顾山道悬崖凶险还要奇兵奔袭,这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幕幕动人的情节背后,让人想起了曹操和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他们应该多少带有一丝的遗憾离开了世间。那么世人不禁要问,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为啥还不能一统三国呢?
孙权有治世之能无创世之才
众所周知,孙权年轻的时候,接替了哥哥孙策,掌管了东吴。大家应该对孙策临终前的那两句话记忆犹新吧,孙策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另一句是打天下你不如我,守天下我不如你。
正是知弟莫过兄,孙策后一句话可以说是十分的中肯。孙策人称江东小霸王,抢占江东之迅疾勇猛连曹操也自叹不如。所以对于孙权来说,攻城掠地方面是他的一大短板。孙权的能耐在于治理方面,江东百官被他领导的服服帖帖,地方上也治理得井然有序。一生最大的亮点就是联合刘备、授权周瑜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后来又授权陆逊夷陵之战打败了刘备。曹操生前统一了北方,刘备生前取得蜀地和汉中,而孙权的地盘大部分是接手过来的。孙权的保卫战相当不错,但在领土扩张方面作为不大,从这些方面不难看出,孙权是一个守成的帝王。
孙权虽虎踞江东但实力不足
曹操死后,曹丕废汉自立。作为曹魏帝王的曹丕,本身就是一个厉害的角色,曹丕手底下也是文臣武将高手如林,人才辈出。曹魏在曹操的时候就平定了北方,拥有北方大片土地,内部完成了从汉到魏的新陈代谢和过渡,正好休养生息,实行了屯田制,人口增加了,经济逐渐好转。三国中东吴、蜀汉和曹魏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在曹丕的时候差距反而拉大。曹魏对于孙权来说,就是一根啃不动的骨头,在东吴对合肥发动的几次战争也是匆匆收场。
刘备死后,夷陵之战艳耗掉了蜀汉国力,其实也透支了东吴的国力,这是一个两败惧伤的结果。所以就不难理解,刘备死后不久,东吴又和蜀汉讲和,面对强大的曹魏这是最明智的抱团取暖。蜀汉方面刘禅虽然稀里糊涂,诸葛亮却很精明。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诸葛亮大权在握,军令政令皆出自诸葛之手,以诸葛亮的智慧不可能给东吴可乘之机。既然东吴收回了荆州,已经勉为其难,想吞并蜀汉之地恐怕孙权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虽然曹操、刘备己经死了,孙权面对曹魏和蜀汉,既没有称霸天下的凌云壮志,更没有殷实雄厚的家底,凭啥统一三国的会是他。
本人头条号《走着聊着》,历史领域创作者,欢迎点击加关注!欢迎转发、留言!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还有大好青春,为什么不趁机西取蜀汉北伐魏国,统一中国?
江东孙氏,虽说是兵圣孙武后裔,可却与江东世家大族的顾、朱、张、陆不同,是为寒族庶民,没有社会地位,为诸侯所轻。孙坚虽然人杰,号称江东猛虎,杀伐决断,颇有英雄气,却始终未能画地而治,投靠了袁术,在征伐黄祖的战斗中竟然殒命。长子孙策不得不也托庇于袁术,为其效力。在孙策21岁那年,终于得到机会南渡江东,带着从袁术处讨还的父亲旧部1000多人和自家的门客数百人从现在的安徽和县渡江,在路上得到了周瑜带领的自家部曲的支持,开始纵横江东,仅仅两年间即扫平江东六郡,开基立业。
(孙策平定江东)
孙氏虽然祖居吴郡,可是孙坚发迹却并非以江东精兵以闻。当时孙坚参加讨董联军,在江苏、安徽北部招募兵勇,是为淮泗精兵。如今孙策兵临江东,是为淮泗军阀无疑。尽管孙策在战斗中尽量保持了与世家大族的合作态度,对当时的名士表示了友好,不断抛出橄榄枝,希望他们能进入自己的江东幕府班底。然而孙策毕竟冒犯江东世家大族的前科,世家大族对孙策多抱以非暴力不合作态度。
孙策之前在袁术处打工,奉命攻打庐江郡,袁术也答应功成后任命孙策为庐江郡守,孙策因此打仗十分卖力。结果这庐江郡太守陆康,率军队固守,一直坚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城池陷落后,陆康就病逝了,时年70岁。陆康宗族有百余人,逢此战乱及饥荒,死了近一半。江东世家大族彼此联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自然不会待见始作俑者的孙策。所以孙策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姿态,江东世家大族都是一副混不吝的样子。
孙策年少气盛,接连几次示好没有得到积极回应,孙策的热情也就渐渐冷却了,开始了铁腕治理。既然不配合,那么就最好别犯我的令。所以,在孙策当政的4年间,江东政权一直不稳固,外来的军阀政权对世家大族保持着军事压力。在很多决策中,孙策都感受到江东世家大族无形的掣肘力量,这让孙策感到颇不耐烦,情急之下往往兵行险着,有几次孙母都不得不以投井威胁来劝谏。孙策遇刺,即与此有关。
(赤壁之战前的孙氏军阀领地)
那么孙策为什么不利用手中的兵权将江东世家大族一举铲除,一劳永逸呢?
这是因为东汉末黄巾起义和其后的军阀混战时,许多苦于战乱的农民都去请求武装的世族大姓保护,而世族大姓为聚众自保或出师作战,也需要充实武装力量。于是世家大族更多地采用军事封建制来部勒自己的宗族、宾客、佃客、门生、故吏。这样,部曲就成了世族大姓私人武装,少者数百人,多者上万人。孙策带兵路过舒城时,周瑜就带着自家的部曲1000多人来迎接。孙策感激涕零,执着周瑜的手,说“得卿之佐,大事偕矣”。
周瑜还不算当时的世家大姓,只能算是当地的一个普通的豪强家族,尚能有此武装,那么江东的顾、朱、张、陆等世家大族的武装力量就更为可观了。孙策兵强,连横者数万,这些世家部曲若单独来攻,任何一个都不会是孙策的对手。不过,如果孙策倒行逆施,让这些世家联合起来,孙策未必就能在江东立足。所以,孙策在被刺客重伤(应是破伤风)不治,死前还放心不下孙氏一族,对引为心腹的张昭说:“江东要是能待下去就努力一把,要是待不下去,就带着淮泗子弟缓步西归。”
于此就可以看出,江东政权的军制与府兵制、募兵制都有不同,是为贵族联合政治。
孙权上位后,一改孙策时期对世家大族的高压态度,采取了更为有好的姿态。孙权颇有儒者之风,与孙策的好侠任气有不同,看起来像是一个保境安民的军阀,这符合江东世家大族的利益。因此在孙权前期,江东世家大族对孙氏有了一定程度的合作态度,具体表现是有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进入了孙权的幕府。这样,在200年至208年间,江东形成了以孙氏军阀与世家大族部曲共治的局面,孙氏作为江东最大的军事武装,成了盟主一样的存在,在当时乱糟糟的局势中,保卫江东免遭战火。
这是一种相生相克的政治局势,注定了孙氏政权的集权程度不会很强,什么事都要商量着来,跟曹操、刘备这样的枭雄的班底完全不能比。曹操想要东征西讨,只要拿着皇帝的印玺盖一个戳,就能够以大义的名义讨伐不臣。刘备虽然在赤壁之战前一直东奔西走,但是核心班底一直都在,也可以做到如臂使指。所以,当曹操云集大兵,写信给孙权邀请他一起打猎时,孙氏集团内部一片吵嚷声,这在诸葛亮舌战群儒中有具体反映。
孙权势孤力弱,在周瑜没有从岳阳前线赶回来之前,没有足够的实力弹压这种世家大族发起的投降风潮。在与周瑜达成一致后,孙权才以决绝的勇气对世家大族下达了一个斩钉截铁的命令:孤意已决,有言降曹者,有同此案。
(有可能开创大一统的赤壁之战)
在孙氏的军事压力下,各个世家大族选择了与孙氏合作,纷纷带领自己的部曲到周瑜部队报到,前后约集齐了5万人马。所以,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输了一场战争,虽然伤筋动骨,失去了统一全国的契机,尚没有性命之忧;可是对于孙氏集团来说,如果这一场仗输了,后方的政变几乎可以断定会立刻发生。
孙权和周瑜的这一次豪赌,启动了孙氏政权的本土化进程。孙氏集团表现出了能够庇护这些世家大族的能力,这些世家大族终于认可了孙氏军阀集团作为本土军事力量存在。但也仅此而已,这些世家大族一直保持着部曲武装(或大或小),而且在江东政权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他们选择与孙氏和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孙氏军阀集团能够保境安民——仅此就足矣,不需要再多。
当年的项羽曾经带着江东8000子弟争衡天下,结果却是无一人生还。孙策号称“小霸王”,其也有征发江东子弟与中国争雄的雄心,这对江东世家大族的利益而言绝不是好事。一旦孙策功成,必然定都中原或关中。以江东经济的残破,来实现孙氏一族的皇帝梦,这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所以,江东世家大族一直不与孙策合作,因为他一直把江东作为兵源、物资基地,从而率十万之众与中国争雄,江东世家大族显然对这样的定位并不满意。历史上,江东世家大族的这点心思不止一次的表现出来,以至于宋太祖颇为嫉恨地说道“南人不得居吾此堂”,即“南人不可为相”,盖是因为南人志短,不能以天下为先。
到了孙权时期,赤壁之战证明了孙氏军阀集团的实力,盟主的地位越发稳固了,江东从此紧紧地团结在以孙权为首的军阀集团周围。孙权也成功地熬死了曹操,击败了刘备,并在公元223年等来了刘备病逝的消息。此时,孙权年届41岁,正是年富力强,有所作为之时。那么孙权为什么不一鼓作气,趁着刘备去世,蜀中大乱(刘备在四川横征暴敛,蜀民心不归附,因此在刘备去世后在川中各地作乱,以至于蜀汉濒临亡国),西征蜀汉,北伐中原,混一中国呢?
(18岁就当了CEO的孙权)
前面已经分析了江东政府政治势力以及军事力量的组成,可知江东政权对于恢复中原、发动大规模统一战争缺乏意愿,同时可知江东政权是一个寡头政治联合体,集权程度相对最弱,即使是大帝孙权,也做不到令行禁止。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孙权任内发动的几次北伐,大多都草草收场,前线的将官和士兵出工不出力,战斗意愿很低。可当曹魏举大兵来袭,这些士兵却能够为了保家卫国,舍身一战。所以,江东政权的特点就注定了其防守有余,进攻不足。
其次,曹操虽然去世了,但是不代表曹魏的国势就衰弱了。自三国鼎立开始,曹魏一直是三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这一点在曹操去世后,依然没有改变。虽然《吴志.诸葛瑾传》中认为“丕之于操,万不及也。今睿之不如丕,犹丕不如操也”,其言之切切,宛如其实。然而,终曹丕之世,却是曹丕主动伐吴,在位七年,无岁不征,接连三次大规模征讨江东,孙权疲于奔命,自保尚且不暇,哪儿还有余力去西征和北伐?至于曹睿,则更是得了一个烈祖的庙号,明皇帝的谥号,遍观当时的史书记载,都说这位皇帝明睿果决,诸葛亮和司马懿一代人杰,号称虎啸龙吟,也掀不翻曹魏的天下。曹操更是在曹睿小的时候就夸耀说:“我基于尔三世矣!”可见,曹睿也绝非等闲之辈。
(曹丕一直压着孙权打)
最后,蜀汉在夷陵之战时曾经濒于亡国,陆逊本可趁机伐蜀,可却担心曹魏惩其后,因此果断班师。须知蜀中道路难行,陆逊若要深入蜀地,一旦曹魏从襄阳南下,切断夷道,则东吴大军首尾不得相顾,东吴情势将陷入危急之中。刘备也是枭雄,肯定早知道江东的苦处,在永安白帝城收拢了一些散兵,加上赵云从蜀中带来援兵,约莫有2万兵马,就开始叫嚣要再次伐吴。孙权此时已经与曹丕关系破裂,即将开战,不得已孙权卑辞厚礼,前往刘备军中请和。刘备打了败仗,孙权还要对这个大舅哥好生伺候,个中难言之隐,孙权怎会不知?
所以,此时三国鼎立态势已成,天时已定,地利已分,唯待人和可取。可是,孙权在世时,不管是曹魏还是西蜀,在人和方面都没有发生特别重大的失误。曹魏虽有高平陵政变,但是上台的司马懿家族能够安然掌控局势。蜀汉虽诸葛亮去世,但是蒋琬、费祎、姜维等人也能勉力维持朝局。天下大势已成,孙权虽有搏击苍天之心,却无缚龙之缨,唯待后人徐徐图之。他能做的,是在他有生之年,把江东的世家大族的武装力量尽力剪除,以确保孙氏的中央集权。因此,我们才看到了大帝孙权晚年的刚愎自用,残酷嗜杀。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还有大好青春,为什么不趁机西取蜀汉北伐魏国,统一中国?
孙权能够从关羽手中把荆州夺回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就算曹操刘备先后逝世,孙权也没有一统天下的机会,能够偏安一隅就算孙权最好的归宿了。
首先,孙权不具备攻蜀的条件和能力。
在夷陵之战之后,蜀汉实力大减,这是攻蜀最好的时机了。
东吴要想进攻蜀国,大致有三条路线:一、从荆州出发,走陆路,攻取汉中,然后南下进入西川;二、沿长江逆流而上,水陆并进,进占刘备停留的永安,从而进入西川;三、从蜀国西南进军,这就需要穿过少数民族聚居区。
第一第三条路很明显走不通,笔者也不做解释了,重点是第二条路,东吴以水军为主,沿长江而上,理论上看是很好的一种方案,但是其实细想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刘备是败了,但是刘备驻扎在永安的兵力还有2万有余,进攻是没什么指望了,但是据险而守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也是为什么刘备夷陵之战失败后没有返回蜀国的原因,他得防止孙权西进!《三国志》里记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看,这就是刘备留守永安带来的威慑力。
此外,东吴就算沿长江西进,但是毕竟是逆流,行军速度慢,机动性也变差了,到三峡地区,水军只能上岸作战,丧失自我优势;在早有准备的蜀军面前,胜算不大。刘备就是个小强的命,谁都能欺负一下,但要想让刘备彻底败亡,整个三国还没有人有这样的能力。
这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魏国的因素。
吴国要灭掉蜀汉,必须调主力西进;而曹魏一直虎视眈眈,合肥有张辽,江夏有文聘,襄阳有曹仁、徐晃;一旦东吴主力离开,漫长的长江防线就会变得处处是漏洞,也许没等东吴灭掉蜀汉,就先被曹魏灭掉了。
这是孙权没有在刘备大败之后,贸然进取西川的原因。
打不了川蜀,那就打曹魏集团试试?哎,别说,孙权还真试过,而且不止一次。
而且孙权很执着,每次打魏国都要先从合肥下手,或许孙权就是对合肥格外情有独钟吧。
第一次,208年,赤壁之战时,因曹操主力在荆州,孙权带兵围攻合肥。曹操派兵救援,孙权撤军。
第二次,215年,曹操跟刘备在汉中撕吧起来了。孙权背后去捅刀子,率十万军队围攻合肥,结果,大家很清楚了,“张辽威震逍遥津”,大败东吴军队,孙权甚至还差点丧命,江东小儿听见张辽这两个字都吓得不敢哭了。
第三次,229年,孙权打算偷袭合肥地区,被满宠识破计策,偷袭计划无疾而终。
第四次,232年,孙权发兵进攻合肥新城,被魏国征东将军满宠击退。
第五次,234年,孙权配合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亲自率十万大军再度进攻合肥,围城两个月,又被扬州都督满宠打的落花流水。
满宠!又是满宠!
看看,这就是孙权伐魏的战绩,三平两负,看起来还行,但说白了,孙权打魏国的合肥,就没赢过!
孙权不是不想统一天下,他是真有这个心,但是真没有这个能力!
蜀国综合实力比吴国弱,但是人家地理位置好啊,你就是打不进去!气不气!
魏国综合实力比吴国高出一大截,吴国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住就不错了,还想什么花里胡哨的?
▎ღ曹操、刘备死后孙权还有大好青春,为什么不趁机西取蜀汉北伐魏国,统一中国?
曹操死的时候,孙权38岁。刘备死的时候,孙权41岁。孙权一生活了70岁,三四十岁的年纪,对于他来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当时三国鼎立,孙权把曹操和刘备都熬死了,正该他大展宏图的时候。可是,为什么孙权却始终按兵不动,又那样碌碌无为地生活了30年,最终寿终正寝呢?
(孙权剧照)
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在江南建立过的政权中,究竟有没有发展壮大,变成全国性政权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一度争霸天下,问鼎中原,但是并没有成功。
东晋政权,数次试图北伐,还是没有成功。
后来刘裕取代东晋,雄心勃勃北伐,依然没有成功。此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没有一个能够实现统一北方的。最终,结束南北朝乱世局面的,是杨坚建立的北方政权。
五代时期,江南也出现过多个国家,南唐强盛一时,但是,也没有成功,最后被北方政权的北宋被灭掉。
南宋政权,也有多次北伐的经历,发动了数次统一战争。可是最终,却被从北方打下来的蒙元实现了统一。
再后来,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一度气势如虹,但是最终依然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
实际上,从南方政权出发,建成全国性政权的,朱元璋似乎算唯一的一个。
但是朱元璋只能算是农民起义军,当时元朝衰败,各路诸侯崛起,朱元璋最终打败众多诸侯,实现建国。他其实并不完全算南方政权,他是融合了包括韩林儿在内的北方农民起义军的一个复合政权。当时的北方,除了衰败的元朝外,也没有其它更厉害的政权。包括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军事实力,都主要在南方。因此,朱元璋也只能在南方打仗。如果北方有更厉害的力量,朱元璋也就在北方打仗了。总之,朱元璋不能算是从南方出发实现全国统一的的例证。
(曹操剧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际上,中国古代两千年,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最终实现了全国统一的,几乎是没有的。孙权作为一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就算曹操和刘备都死了,他要想由此发展成全国政权,也是很困难的。
那么,为什么江南的政权很难发展成全国政权呢?主要还是地域的原因。江南地势比较平坦,没有蜀地那样的山川之险。身后又是大海,没有中原那样的腾挪空间。江南唯一可以依凭的,就是有长江天险,有充足的粮草。但是,没人理它也就罢了,它可以勉强立足。若是北方政权真正和江南政权较劲,江南政权显然是无法立足的。
如果说东吴政权有可能发展壮大的话,就是在孙策时期。因为那时候北方有多股势力,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等,大家打成一团,力量分散。南方的刘表、刘璋、张鲁等政权,力量也不强大,比较分散。
如果在这时候放手一搏,或许是有机会的。
(刘备剧照)
不过,对于孙策的东吴来说,也不能说这时候就有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孙策其实遇到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就是东吴内部不稳。毕竟孙策是外来户,他打下东吴,实际上损伤了东吴内部世家大族的利益,内部的反抗很激烈。如果孙策在这时候猛烈地发动征伐战争,也许他能够获得更多的地盘,但是内部可能就闹起来了。实际上,最终孙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刺杀而死。
孙策在临死前,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他选择孙权为接班人,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补救。他对孙权说,打江山你不如我,守江山我不如你。这意思就是要孙权无论如何,先要想办法把江山守住。
孙权自然也明白孙策的意思,所以他上台后,并不急于四处征伐,而是努力搞好内部关系,最终使得东吴内部团结一致,四方太平。
不过,这样一来,孙权也就失去扩大疆域最好的时机。在这个时间段里,曹操实现了北方的统一,而且还率领大军南下。虽然后来经过赤壁大战,曹操败北。但是曹操也只是军事上的一次失利,赤壁大战并没有改变北方的形势,内部依然是相当稳定的。而一场赤壁大战,让刘备获得了最大的红利,夺益州,取汉中,在西边成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
也就是说,当三国形成的时候,孙权就和历史上的那些江南政权一样,彻底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了。而无论是曹操去世,还是刘备去世,都没有改变这样一种态势。因此,孙权是不可能征伐做大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