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3600颗手榴弹就报销一个山崎大队,李家坡的打法荒诞吗?你怎么看?
▎﹩《亮剑》中3600颗手榴弹就报销一个山崎大队,李家坡的打法荒诞吗?你怎么看?
很荒诞,《亮剑》把历史上的血战关家垴给改编成了“戏说李云龙”
影视剧行业喜欢强调“立人物”,一旦人物立住了,剧情方面就省心多了。
观众普遍容易记住的是人物的亮点,这是感性方面的认知,而剧情方面的记忆属于理性认知,相对来说,感性认知的东西总是比理性认知的东西更容易调动观众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娱乐圈近些年喜欢给明星“立人设”的原因,人设立住了,炒作起来就事半功倍。
说回正题,在“立人物”上,李幼斌版《亮剑》可谓非常成功,剧中几个重点人物包括一些配角甚至龙套的人物特点都很鲜明,这是该剧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是,《亮剑》的制作过程本身是比较粗糙的,反映在剧情上就会出现很多值得商榷甚至备受争议的桥段,这个李家坡之战就是。
一、原型关家垴战斗
《亮剑》李家坡之战的原型很明显,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关家垴战斗。
关家垴战斗的大概情况是这样的:日军一个五百多人的冈崎大队在根据地里乱撞时偶然碰到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八路军总部决心彻底歼灭这支日军,打击敌人的气焰,让日军不敢再以大队为单位进入根据地扫荡。
冈崎大队发现自己深入险境后立刻抢先占领关家垴阵地,同时抢占了对面的柳树垴高地,形成了犄角之势,然后连夜开始修筑工事。
八路军集结了八个团一万余人参加关家垴战斗,经过两个昼夜的激烈攻防战,消灭冈崎大队大部之后八路军选择撤退,八路军在战斗中伤亡达两千余人,消灭日军四百余。关家垴之战由此成为八路军历史上争议和话题比较大的战斗之一。
二、李家坡之战和关家垴战斗对比
《亮剑》李家坡之战对关家垴战斗进行了多处改编:
冈崎大队变成了山崎大队
日军关家垴和柳树垴两个阵地变成了李家坡一个山头,降低了难度
八路军八个团参战变成了两个团,772团和独立团
八路军参战各团分路攻击变成了772团和独立团先后投入战斗
769团在关家垴后部挖暗道偷袭日军变成了独立团在李家坡阵地前公开挖交通壕
八路军未能全歼冈崎大队被迫撤走,变成了李云龙独立团全歼山崎大队
从改编过程看,《亮剑》不仅将李家坡之战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还修改了战斗结果,从整体上看这么改无可厚非,毕竟这是电视剧《亮剑》,不是电影《关家垴战斗》,没必要拍得一模一样。
但是,《亮剑》在拍摄过程中还是犯了一些低级错误。
三、土工作业和手榴弹
李云龙针对李家坡山崎大队布置的打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步骤:
土工作业接近敌人阵地
3600颗手榴弹炸懵日军
全团冲锋用近战消灭山崎大队
这个打法看似很有效,但主要是《亮剑》导演和编剧的功劳,现实中如果李云龙真这么打,恐怕会输得很难看。
首先,土工作业接近敌人阵地是我军的攻坚法宝之一,可以极大减少攻击过程中的伤亡,在历史上很多战斗中都有应用。
但是,土工作业常用的地方是平原地区,平原土质松软,出身农民的战士们可以快速完成交通壕修建。关键是,平原地区攻击部队没有掩护地形,对土工作业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
像李家坡这种山地,技术上讲挖交通壕的难度比平原大得多,而且独立团处于仰攻状态,日军居高临下一览无余,独立团根本没有挖交通壕的空间。
而且,《亮剑》最搞笑的一幕是,独立团将交通壕都挖到了日军眼皮底下三十米处,这个显然就太神剧了,导演太欺负日军的军事能力。
三十米的距离,日军有N种方法可以直接打击独立团,吊迫击炮,扔手榴弹,甩掷弹筒,直接机枪扫射都行,也许你会说《亮剑》里日军用迫击炮了,没打着,嗨,那是导演不让打中的。
事实上,面对三十米的距离,日军在山上一个反冲锋就能解决战斗,根本连迫击炮都不用。历史上的关家垴战斗中,柳树垴本来已经被八路军占领,但日军趁八路军两个部队换防之际,一个反冲锋就重新占领了柳树垴高地,然后继续坚守直到八路军撤退。
五百个日军在一万多八路军包围中面对八路军占领的高地都敢发起反冲锋,《亮剑》里的山崎大队面对三十米外的独立团却束手无策,只能说导演和编剧真敢想。
其次,3600颗手榴弹是神剧剧情。
李云龙在战前会议上说:剩下的三十米距离,就是个娘们儿都能将手榴弹扔进山崎大队的环形工事里。
对啊,独立团是佯攻,三十米的距离连续扔3600颗手榴弹都能扔到山上日军阵地里,那日军呢?他们就等着挨打吗?他们不会扔手雷?
历史上的关家垴之战中,日军之所以能够在八路军的围攻中保持防御兵力,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在阵地上修建了很多防御工事,尤其是猫耳洞,可以有效防御我军的炮火和手榴弹攻击。
《亮剑》中李云龙独立团这么扔手榴弹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日军必须很蠢,蠢到发现独立团在三十米开外时也不知道扔香瓜手雷,蠢到只会挖露天的战壕,然后趴在战壕里等着挨炸。
这就是为什么《亮剑》被称为“神剧鼻祖”的重要原因,导演为了塑造李云龙的强大,直接让日军变成一个个菜鸟,李云龙这个人物立住了,剧情没法看了。
实际上,想在李家坡之战中展现李云龙的聪明睿智并不难,不用拍成神剧。
参照历史上的关家垴之战,李云龙独立团可以采取正面佯攻,在李家坡正面各种花式表演,吸引山崎大队注意,同时让张大彪带领一营在李家坡背面进行土工作业挖暗道偷袭日军。
等到暗道挖通,偷袭的一营战士集体甩出手榴弹炸懵山崎大队,然后正面和背面一起冲锋,最后全歼山崎大队。
这么改编,不仅更符合历史原貌,也符合战场常识,不至于弄得太神剧。
四、血战变戏说
关家垴之战在我军历史上是著名的血战,虽然伤亡很大但血战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之后日军很少再有敢于在根据地横冲直撞的小部队,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根据地被扫荡的频率,同时也在血战中锻炼了主力部队。
《亮剑》把关家垴战斗改编成李家坡之战除了在细节上出现很多神剧剧情外,在其他地方也没有交代清楚。
首先,攻击山崎大队的意义,为什么八路军总部要不惜代价消灭山崎大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历史细节,《亮剑》没提,这是一个败笔,
其次,李云龙对772团的戏谑非常不妥。
772团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八路军部队,隶属于129师386旅,是八路军初创时期的主力番号团,绝不是李云龙独立团这样的部队想比就能比的。
但是,在《亮剑》中772团多次成为衬托李云龙独立团的背景,这其实是不妥的,你让什么新一团、新二团当陪衬没问题,大家都是虚构的,谁也别嫌弃谁,拿一个真实存在的英雄部队给虚构部队当衬托,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尤其是在李家坡之战中,772团攻击失败后撤退,李云龙站在山坡上面对刚刚经过血战的兄弟部队,没有任何安慰不说,反而戏谑人家:告诉你们程瞎子,当年老子教他怎么打枪,现在就教他怎么打仗,站在山坡下学着点。
历史上的关家垴之战中,772团负责正面强攻付出极大代价,负责主攻的一营参与攻击的有二百多人,攻击一上午后仅剩下一个排,由一营长带队继续攻击,最后撤下来时只剩下六人。
如果历史上真有李云龙这号人,站在路边说风凉话嘲笑血战之后撤下来的772团,你觉得这种人该怎么处理?为什么不能让李云龙站在路边冲着兄弟部队高喊:告诉你们团长,让他等着,我老李发誓,一定为战友们报仇!
只能说,《亮剑》的编剧和导演为了塑造李云龙这个人物,牺牲了太多真实的历史,也牺牲了太多合理的剧情,把一场惨烈的血战关家垴变成了戏说李云龙。
▎✙《亮剑》中3600颗手榴弹就报销一个山崎大队,李家坡的打法荒诞吗?你怎么看?
不但是扔手榴弹是荒诞的,挖战壕也是臆造的,试想一个团的人要挖最少几百米一米多深的战壕,而且是隐蔽掘进,任何能办得到
▎↔《亮剑》中3600颗手榴弹就报销一个山崎大队,李家坡的打法荒诞吗?你怎么看?
村里一位90岁的老兵爷爷告诉我:3600颗投掷武器理论上可以报销一个山崎大队,但是用在李云龙身上完全不可能。
亮剑中的李家坡之战是属于比较精彩的部分,山崎大队孤军深入,误打误撞竟然闯入了我军内部,差一点就发现了我军的兵工厂,这让总部十分恼火,发誓一定吃掉这个山崎大队,最后李云龙用了3600颗投掷武器,外加全团白刃战,山崎大队全军覆没。
整个过程让观众们看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然而事实上,很多地方都是经不起论证的,咱们先来说说兵力问题,日军一个大队是1200多人,山崎大队长麾下只有一个副官,可以看出山崎大队并不是满编,应该只有一半人马,大概是600人。
李家坡阵地,可以比作是一个碗,盖在地面上,山崎大队就在碗的顶端,山崎大队长的人设是土木工程专家,在碗的顶端建筑起了工事,把周围的工事筑的很高,可以理解为把一个碗盖在地面上,在碗的顶端放一个比较浅的碗。
然后山崎大队,就在里面守着,这种工事的优点在于,上面的人能看到下面的人,下面的人只能爬到一定高度才能看见山崎大队,因此山崎大队的战术是:“不是被包围,而是中心开花。”,所以程瞎子的772团,一直攻打不下来,772团往上进攻,就相当于活靶子,只有挨打的份。
但是772团的最大贡献,是消耗了山崎大队的大量的火力资源,山崎大队是孤军深入,没有物资补给。最后大旅长把772团撤下来,换成了李云龙的独立团,李云龙的战术是,一营360人,每人10颗投掷武器。
然后用土工作业的方式,向前掘进50米,剩下的30米,就是个女生也能把投掷武器扔到日军的环形工事里去,然而实际上李云龙太看得起我们女生了,当时李云龙是在1941年前后,当时咱们边区投掷类武器的规格为,全长0.22米,重量大约为450克。
这种重量,就是普通的男生扔到20米,已经是极限了,李云龙已经在前期铺垫了,战士们受过训练,因此可以说扔到30米,问题应该不大,按照李云龙的做法是用土工作业的方式向前掘进。
接下来就是挖战壕,从李云龙的作战指令可以看出,李云龙独立团一营的起始位置,距离山崎大队的直线距离是80米,一营需要先向前掘进50米,然后再横向挖掘至少200米,才能让360人排开。如果站不开,那么两分钟内是仍不完的。
一个战壕深是1.5米,宽是0.5米,能站下一个人就行,战壕的长度总计是250米,合计算下来,整个工程量大约在187.5立方米,一铲子下去大概能挖0.008立方米,最少需要2天,而且在挖的时候。
战士们需要一直弯着腰不能抬头,这更加增大了挖掘的难度,山崎大队长作为土木工程专家,不可能对李云龙的动作毫不理睬,李家坡的土壤肯定不能和平原的土壤相比,李家坡是石头加泥土,估计至少需要2.5天才能挖完。
然而事实上,就算山崎大队长知道李云龙要干什么,但其实也是无可奈何,这要感谢程瞎子的772团,在前期消耗了山崎大量的火力物资,山崎大队一个600多人的编制,估计也没带多少物资,也只能看着一营继续挖土。
这估计也是大旅长的高明之处,李云龙初上李家坡时,看不起程瞎子的772团,还说要教程瞎子打仗,其实这点不合适,因为386旅建立开始就只有771团和772团,772团也是真实存在的英雄团,为了衬托虚构的独立团,贬低了英雄团772团。
后来一营也不负众望,直接3600颗武器,把山崎都给看迷茫了,实际上山崎的一线工事,确实在投掷类武器的范围内,内线工事应该不在,投掷类武器的作用大多不是消灭,只是让山崎大队乱了阵脚。
也就是所谓的趁山崎大队“眼花”,冲上去直接白刃战,最后全团1000多号人,参加白刃战,骑兵连损失8人,孔副团长受伤,其他营虽然没说,但也猜的出来,应该也会多多少少有伤亡。看来这场战役还算漂亮。
如果放在现实中,这种打法理论上是合理的,但是李云龙忽视了时间问题,前期772团的程瞎子已经打了1天1夜,李云龙的土木掘进也是需要时间的,最少2天才能完成,前期可以看出山崎大队有部电台。
这2天时间,敌人完全可以派其他旅团来增援,弄不好整个386旅都会被包围,李云龙之所以能打赢,程瞎子的贡献在7成以上,外加山崎大队没有物资补给。
写在最后
李家坡这个打法,理论上可行,但是一定要考虑时间问题,正所谓“兵贵神速”,弄不好就会被敌人包围,这只是一部影视剧,并不是记录片,因此没必要当真。
▎∯《亮剑》中3600颗手榴弹就报销一个山崎大队,李家坡的打法荒诞吗?你怎么看?
虽然《亮剑》中在李家坡对山崎大队的这个打法不算荒诞,但是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几乎没有机会实现。不然怎么说《亮剑》是神剧的鼻祖呢?
李家坡李云龙独立团歼灭山崎大队的正史原型是彭德怀元帅自认的一生四次败仗之一的“关家垴之战”。也是《亮剑》中不完全符合事史实原型的战例。
山崎大队的原型是冈崎大队,冈崎大队虽然称之为大队,但实际上只是日军从两个乙种师团临时拼凑了3个不满员的步兵中队加一些辅助兵种组成的,兵员共560人,相当于半个大队,但是由于有机枪和飞机的辅助,所以虽然不是精锐部队,但是战斗力相对当时的八路军而言,仍然不可小觑。
冈崎也是迷迷糊糊误打误撞进八路军驻地腹地的,关键他还撞进了位于黄崖洞的八路军水腰子兵工厂附近。这个兵工厂对八路军而言太重要了,月产400支步枪呢。幸亏冈崎不识货,放了把火就跑了,没造成大的影响。
彭总认为冈崎实在太狂妄了,必须予以歼灭,不然后果的确不堪设想。
然而八路军最终动用了129师386旅、385旅一部、新编第10旅各一部、决死第一纵队25、38团各一部,以及总部炮兵团山炮连,共几千人把冈崎的500多人围在了关家垴。
结果打了两天两夜,硬是没有歼灭掉,让他们还跑了200多人。而八路军损失惨重,比如772团一营,70多个人打得只剩下3个人。而且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陈庚等都亲自参与了指挥。
是总指挥们不如李云龙聪明吗?不懂的利用土工作业么?当然不是,而是地形和敌人的工事不允许。
关家垴是群岭环抱的一个高高的山岗,山顶是一块方圆几百米的平地,其北面是断崖陡壁,下面是一条深沟,东西两侧坡度较陡,只有南坡相对比较平缓。关键南坡的对面是一个比关家垴更高的叫柳树垴的山岗,与关家垴互为掎角,冈崎把所有的窑洞都打通了,做出了暗堡,从柳树垴上可以用火力控制通往关家垴的小路。
所以这个地形远比《亮剑》中李家坡的地形复杂得多,八路军面对的不仅仅是仰攻,而且是通往进攻的路上还有重机枪火力封锁。即便突击到了冈崎阵地前,手榴弹也扔不进冈崎的工事。
八路军连夜袭这个杀手锏都失败了。派一个营从侧后摸到关家垴山顶;一个营从关家垴和柳树垴中间突击,把敌人截成两段;其他两个营从西北岭插上,防止敌人逃回武乡。这中间付出的巨大伤亡,不是土工作业到敌人眼皮子底下,扔手榴弹就可以解决的。
更关键的是敌人外有1500多援军即将赶到,制空权还完全掌握在日军手中,轰炸对八路军造成的巨大损失,这些都是李云龙不曾面对的困难。
实际的战场远比电视剧中要残酷得多,李云龙的胜利,有部分原型存在,比如仰攻的难度,冈崎中佐被击毙都是史实。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电视剧为了突出胜利,弱化了战场上很多真实的困难处境。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亮剑》中3600颗手榴弹就报销一个山崎大队,李家坡的打法荒诞吗?你怎么看?
问:《亮剑》中3600颗手榴弹就报销一个山崎大队,李家坡的打法荒诞吗?你怎么看?
小说原著里确实是三千六百颗手榴弹,电视剧里也是忠于原著的三千六百颗。
这应该是作者没有想到的,没有计算一下有多少个鬼子,消灭这些鬼子用多少弹药,就写了,后来也没修改一下,就发行了。
如果真是李云龙指挥这场战斗,他也不会这么不过日子的打法,把三千六百颗手榴弹全扔出去,七八千斤的手榴弹去炸一二百个鬼子,一个鬼子最少要用二十个手榴弹去炸,这可是富的流油的打法呀。但是,那时的八路军是很穷的,子弹少的每人只几发,手榴弹也不可能每人都有四颗。
所以歌曲都这么唱,"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按剧中的级别看,李云龙和楚云飞是团级,山本大佐应该和李楚二人是平级,大佐指挥的是联队,应该就是一个团,而山崎指挥的是大队,山崎大队就应该是一个营,日本一个营级的大队人再多,也不可能有一千吧,如果有一千人,旅长就不会用程瞎子一个团去攻李家坡了,那必须比一千人少,才符合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的战术。
这山崎大队就是几百人了。如果有六百人,程瞎子说山崎大队已伤亡大半,那李云龙接手阵地时,山崎大队最多也就剩二百人了,
这二百多鬼子最后还是用枪打和拚剌刀才结束战斗的,那么,这三千六百颗手榴弹真正炸死了多少个鬼子?用手榴弹炸死的鬼子也就一百多人,怎么也不会是二百人。那就是二十多颗手榴弹炸一个鬼子。
上中学时体育课里有投弹课,那假手榴弹有二斤重,如果是真手榴弹应该比二斤还重,这三千六百颗手榴弹最少要有八千斤,四吨重,四吨手榴弹才炸一百多鬼子。
当民兵时打过靶,一颗子弹大约有一两重吧,二十颗子弹才顶一颗手榴弹的重量,二十颗子弹怎么也能消灭一个鬼子了。如果三颗手榴弹能炸死一个鬼子,这三千六百颗手榴弹也要炸死一千的鬼子的。
所以我说,作者可能算错帐了。把手榴弹多算了十倍。
------------------
推荐阅读:
如果你是单位一把手,你会在工作群里为一些哗众取宠的人点赞吗?
上一篇:想搞个彩票站,有了解的朋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