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有两种说法。
在我们这里如果是青壮年时期男人死了妻子,家里的人或亲朋好友会不让死了媳妇的男人出门送葬,让死了媳妇的男人坐在炕上或床上,据说这叫在家等媳妇,如果在妻子出灵时出门送葬就会再也娶不到媳妇。
还有一种说法是不管多大年龄的人,只要夫妻双方有一方去世,活着的一方不要在对方出灵时去送灵,要待在家里,等去世的人埋葬后才能出门,这个说法是夫妻双双朝朝暮暮生活了一辈子,有着深厚的感情,怕死者把活着的妻子或丈夫叫去,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在两个人相爱结婚时,有的就发过这样的誓言: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迷信,人们不必当真,不论青壮年时丧妻还是丧夫,不论老年时丧妻还是丧夫,活着的一方只要身体健康都要送死方最后一程,但不要悲伤过度,要节哀顺便。
▎ℭ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虽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事实。面对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肯定有一道坎。魂牵梦绕,梦之泪伤。昨天己成过去,心如刀绞,悲痛欲绝。沉重的心情,其他人是无法感悟得到的,凄风苦雨,百感交集,情深深雨濛濛,一切都化为乌有。往后余生到底路在何方?心真的是拨凉拨凉的,连追随而去的心都有,生生世世爱相随,阴阳相隔两茫茫,遥遥无期心刀割,孤枕难眠空悲切。
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夫妻一方去世,打击真的太大了,好比天塌下来一样,失去了最亲最爱的人,心如刀割,情以何堪?
人死不能复生,大家都知道。但如果是妻子去世,丈夫承受压力还能克制住。假如丈夫去世,顶梁柱倒下,妻子承受的压力,可能就有过急行为,连死的念头都能出现。
人死一命呜呼,什么都不知道,痛苦的还是活着的人,路要走,生活要面对。谈何容易?往日的情历历在目,触景生情,怎么能一下子忘得一干二净。要从阴影中走出来,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这就是,另一半尽量不要触碰到伤心往事,让你不去送最后一程,是让你释怀,尽早从阴影中走出来。
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从风俗习惯中,怕你心中有顾虑,看到生死离别的场景,做出离谱的事。另外有阴魂不散之意,想起反而更痛苦。
夫妻经受生离死别,那是无法阻挡得了。但阴阳两隔,就是让活着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最亲的人看到离别之苦,肯定心如刀割。假如让活着的人活在阴影之中,就是死去的人也于心不忍。
夫妻一方去世,是痛苦的事,而另一方去送,是兴灾乐祸,还是于心不忍。是思念,还是不舍,有些事就说不清了。一般来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最好不要说送行。遭人囗舌,就难说了。
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怕的是过不了这道坎,有啥想不开的。
夫妻一方去世,凡事总要去面对,送最后一程也未尝不可。身正不怕影子斜,作为男人来说,有这个博大的胸怀。对于女人,心里还是比较沉重的。如果是七老八十,倒也无所谓。就是中年夫妻,打击有点措手不及,说一下子释怀,根本做不到。
夫妻一方去世,要不要送最后一程,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无论是风俗,还是迷信,全看你自己的立场。当然,人死不能复生,就是不送最后一程。想起来有时间到墓地看看,也未尝不可。心中有思念,爱无处不在。
▎❑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如果不是母亲去世,我从来不知道夫妻一方送不送另一方最后一程的含义和风俗,也因此让我们在母亲的丧礼上都哭成了泪人!父亲更是以头撞墙,寻死觅活!
母亲是个苦命人。从小被送给她乡下的堂伯父家收养。堂伯母沒生过孩子,不知道孕育和生养孩子的艰难,对母亲极端苛刻和无情。记得母亲曾说过这样的事:她因为白天家务活做的没让养母满意,晩上被关在了门外。又适逢夏天下雷阵雨,响雷闪电的,养母都没让她进家。
母亲14岁那年,她的养父母都去世了,她寄居在养母的哥哥家,从此开始了她近乎童养媳的一生。我狠心的亲外公外婆都没接她回城里的家。母亲17岁被安排和养母哥哥家的大儿子结婚,没花他家一个子儿,19岁生下了我姐。
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有做不完的农活和家务活,家里十几亩的土地,母亲去世前还全是纯手工栽种和收割,基本上都是母亲夜以继日的在忙,而我的父亲几乎不怎么做事,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的劳动和照顾。
长期的辛苦和压抑,终于让母亲病倒了,她得了贲门癌。由于讳疾忌医,也由于父亲的不关心,她的病拖到了扩散了才去看,已然迟了!母亲的生命终止在了46岁,我弟弟才18岁,还在外省市上着学!
母亲的丧事上,我舅妈作为主丧的丁主(应该是我舅舅,可我舅舅一直卧病在床,由舅妈代替)突然宣布说:我母亲临终前曾嘱咐舅妈,让我父亲一定要送她最后一程,就是我父亲必须把我母亲送到火葬场。
首先跟我舅妈大吵且大哭的是我的三个姑妈,她们认为我舅妈自导自演了这么一出,认为我父亲怎么能送我母亲最后一程呢?
舅妈一口咬定是我母亲的遗愿,她一个城里人哪知道乡下的规矩?可由于好汉难敌双拳,舅妈被三个姑妈骂了个狗血淋头,气得跑到我母亲遗体前哭诉她完成不了母亲的遗愿了,三个姑妈完全不听她这个丁主的话。而我的父亲听到让他送母亲到火葬场,顿时要寻死觅活,用头撞墙!
所有这一切,吓呆了我们姐弟三个,我们哭成了三个泪人,我都不知道事情闹了多久才结束,而其时,我的嗓子已哭得完全嘶哑了。
然后,我们才知道,我们这里的风俗:如果丈夫送已故妻子到火葬场,就是准备一生只认妻子一个女人,从一而终,决不再娶的意思。而迷信的母亲对舅妈说:她为家庭、为父亲付出太多,父亲这辈子太对不起她了,她只希望父亲能送她最后一程,算是对她的补偿吧。
可怜的母亲,她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遗愿!可她太高估我舅妈丁主的身份了,也高估了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更不知道人死如灯灭的道理。你已经不在人世了,何苦要计较那么多呢?何苦要去考验人性呢?
当时50岁的父亲急得以头撞墙,要死要活,我至今都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但在我三个姑妈在竭力阻挠下,我父亲没有送我母亲出门,没有送她最后一程,包括母亲的下葬,父亲都一直呆在家里。
至今,我的舅妈还在舍不得我的母亲,认为自己答应了她却没能完成她的遗愿。
而我的父亲,虽然曾经一直想找个老伴,可由于他实在没有太大的赚钱能力,又不会向女人献殷勤,一直不间断地处了好几个女人,一段时间后,全都无疾而终。
我认为: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要不要送最后一程,还是由他自己决定吧,不要道德绑架,也不要上纲上线,一些地方风俗不应该成为约束人行为的阻力,一切都由他自己决定。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爷爷也没有送我奶奶最后一程,不仅如此,我爷爷甚至连看都没去看一眼,而且还有心情出门溜达。我一直以为爷爷冷血,直到我看到爷爷一个人坐在地里,我才知道爷爷原来更难过。
2011年的时候,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我爸说让我尽快回老家,我奶奶快不行了,奶奶希望临终前能见上我们这些晚辈一面。
于是我来不及去厂里请假,只是给我们领导发了一条短信,告诉领导我奶奶快不行了,我要临时请假回家。
那天我买了一张火车票,连夜就往家里赶去,在回老家的路上,我联系了几个堂兄弟和堂姐们,他们也都在回家的路上。
紧赶慢赶,最终我们安全回到了家里,当时奶奶院子里已经有很多人,除了两个叔叔和我爸,我的三个姑姑也在奶奶家。
我爸是家里的长子,他对我们几个晚辈说:“你们几个进去看看吧,你们的奶奶现在还吊着一口气,就等你们回来哪。”
于是我和几个堂兄弟以及堂姐妹,轻轻的来到奶奶的床前,我们喊了一声:“奶奶,我们来看你了。”
说完之后,我们几个晚辈就已经泣不成声。
奶奶是得了食道癌去世的,虽然很久之前就知道有这样一天,但是真的等这一天来临后,心里还是难以接受。
当时的奶奶已经说不出来话,我看到奶奶的手在动,她想抬起手摸一下我们这些晚辈,可是却努力了很多次,都没有抬起手臂。
我当时离奶奶比较近,于是就用手拿起奶奶的手,然后把奶奶的手放到我的脸上。奶奶的手很粗糙,也很瘦,几乎全部都是骨头。
这时我明显看到奶奶的眼睛亮了一下,然后又逐渐灰暗了,我知道奶奶已经在弥留之际,所以我连忙闪到一边,让其他几个堂兄弟和堂姐妹,也都凑到奶奶面前,算是对奶奶最后的告别。
后来,我们几个晚辈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出了奶奶的房间,那天的气氛很压抑,好像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伤心的味道。
不知道过了多久,奶奶的房间里传来了姑姑的哭声,我知道奶奶已经走了。
这时家里又来了几个邻居,有人拿出买给奶奶的寿衣,有人拿出出殡用的白布,这时我才发现爷爷一直坐在院子里,爷爷没有说话,只是不停地在抽烟。
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些是我们的亲戚,也有些是村里的邻居,后来有人帮奶奶穿上了寿衣,我姑姑问我爷爷:“爹,你要进去看一眼吗?看看哪里还需要准备的?”
我爷爷没有说话,然后姑姑也哭着走开了。
当时我心想,爷爷的心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会这么冷血?奶奶一生给爷爷生养了六个儿女,到头来奶奶去世了,爷爷竟然都不愿意看最后一眼?
后来爷爷一个人走开了,除了我以外,没有人注意到爷爷去了哪里,爷爷手里拿着铁掀,从爷爷离开的方向来看,我知道爷爷应该是去了苹果园里。
离我爷爷家不远的位置,有一片很大的苹果园,那是我爷爷和我奶奶栽种的,平时爷爷没事时,总会在苹果园里溜达,有时除除草,有时松松土。
可是这都什么时候了,爷爷竟然还有心情去苹果园?他难道不知道奶奶去世了吗?我在心里不停地埋怨着爷爷,虽然爷爷和奶奶之间没有爱情,但是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亲情总该有点吧?
后来吃饭时间到了,姑姑在院子里喊爷爷吃饭,可是找了几圈没有见到我爷爷,把我姑姑吓的又哭了起来,姑姑怕爷爷想不开做傻事,所以就连忙找到我爸说这个事。
我当时就在灵堂的屋里,我对姑姑说:“我知道爷爷去哪了,我出去找吧?”
然后我走出了灵堂,向爷爷家的那片苹果园走去。
大约几分钟后,我来到了爷爷的苹果园里,爷爷确实在那里,我没有喊他,而是轻轻的走了过去。
我看到爷爷坐在两棵苹果树之间的地上,那里已经被爷爷整理干净了,杂草不见了,地面也变得平坦了。
我听到爷爷说:“老婆子,你跟着我过了几十年,真的是受苦了。过去咱们家里条件不好,子女也比较多,你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了孩子们。”
“后来,孩子们长大成人了,也可以养活自己了,你仍然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你说要存钱给孩子讨媳妇。”
“再后来,我做了爷爷,你也当了奶奶,可是你还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你说要给孙子和孙女们留着,这样儿子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一点。”
“这一辈子,你省吃俭用习惯了,好不容易熬到孙子辈也都成家立业了,咱们的日子也真的越来越好了,可是你却得了这样一场病。每次看你想吃又吃不下的时候,老头子我的心,就像被针扎似的那么疼。”
爷爷还说:“前几天,外面下雨了,地上有点潮湿,我今天拿着铁掀过来的,杂草我给你清理了,凸起的泥块也铲平了,就是地面还有点凉,我在这里坐一会,给你暖暖床,等过几天的时候,你再睡这里就暖和了。”
爷爷的这段话,当场就让我泪目了,原来爷爷和奶奶之间这么相爱,虽然爷爷没有号啕大哭,也没有泪流满面,但是爷爷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无一不表达了爷爷对奶奶的疼爱。
后来我走上前去,轻轻的搀扶起爷爷,我说:“爷爷,咱们回去吧!过去咱们条件不好,你们老一辈的人吃了不少苦,现在我们这些孙子辈的人都长大成人了,以后你有什么需要直接说,不要再像奶奶那样苦了自己……”
爷爷看着我说:“好,好,咱们回家。”
几天后,奶奶下葬了,几个姑姑和叔叔,都哭的死去活来的,而我爷爷没有在现场,好像被村里管事的人锁在了家里,管事的说,不能让我爷爷跟着去墓地,至于原因,管事的人没有说。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夫妻一方有人去世,而另一方为什么不让送最后一程。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怕另一方悲伤过度,做出什么傻事。本来有一个人去世,已经是很悲伤的场面,如果另一方在现场寻短见或者出了意外,岂不是会让葬礼变得更悲痛或者影响葬礼进行?
因为我们老家就发生过一起类似的事,当时一个男子去世了,而男子的老婆就跟着去了葬礼的现场。后来棺材放进墓坑之后,男子的老婆死活不让埋土,说想要再看男子一眼。
但是棺材已经封闭好了,怎么可能会再打开,再说了,农村下葬也是讲究日子和时间的,必须在某一个时间点完成。所以,后来为了能顺利埋葬男子,就把男子的老婆打晕了,然后总算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下葬。
结语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父辈那一代人,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会很豪放的表现出来对另一半的爱,有时是一个拥抱,有时是一句“我爱你。”
可是父辈们几乎从来不会这样表达爱,他们只会把对另一半的爱埋藏在心底,如果不仔细去体会,也许我们都看不出来他们是否爱着彼此。
父辈们的爱是深沉的,是内敛的,是需要用心感悟的,您觉着呢?
▎≐有人说“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要去送最后一程”,是为什么呢?
姥姥奄奄一息,躺着床上,大家都围在姥姥的床前。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照射在姥姥的屋子里,把屋子映成了红色。
屋子里大家在小声讨论姥姥的后事,气氛有点压抑,我有些烦躁,就走到门外。
这时候我看到姥爷自己坐在大门口石磨上,一个人在抽着烟,烟头忽明忽暗,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没有一丝光彩。
姥爷看到我,手有点微微颤抖,疑惑地说:“妮儿,她走了?”
我知道姥爷的意思,我摇摇头说:“没有,你要不要进屋去看看。”
姥爷说:“不了,你妈他们在就好!”
姥爷说完又深吸了一口烟,夕阳已经下山,姥爷身上没有了太阳光照,显得更是凄惨孤独。
我蹲在姥爷旁边,静静地陪着他,姥爷叹了一口气说:“你进屋去看看吧!”
我只好起身说:“我扶你一起回去屋子里吧?”
姥爷摆了摆手,没有说话,意思却显而易见。
姥姥早已不省人事,我还没有走到屋子里,小姨喊了的一声:“妈……”打破了这压抑的气氛,紧接着屋子里开始了哭声一片。
我扭头看了一下姥爷,他明显有了一个怔住了的动作,然后又拿着烟放进嘴里。
只见他用手扶地,用尽全身力气起身,可是却没有站起来,又跌坐了下去,似乎全身无力了。
我赶紧又转身走到姥爷跟前,扶起他的胳膊,我看到了他的眼泪似乎顺着他脸上的沟壑流了出来。姥爷用袖子擦了一下,借助我扶着他,费力的起身。说:“回家吧!”
可是姥爷并没有去姥姥所在的屋子,而是去了一间空屋子,拿出了姥姥生前准备好的寿衣,绣花鞋,递给了我。
我拿到姥姥的屋子里,妈妈擦了一把泪说:“你照顾好你姥爷。”
我嗯了一声,鼻子就酸了。
我也想守着姥姥大哭,我也想安慰妈妈,可是妈妈心里装着她的父亲,这责任更大。
这时候家里人开始乱糟糟的,但是也有序的开始了安排。
邻居也陆陆续续的来人帮忙,灵棚搭建了起来,哀乐放了起来。
有些人来劝说姥爷,姥爷却是一言不发,像是没听到,低头抽烟,一根接着一根,偶尔被烟呛到,咳嗽的时候,伴随着他的眼泪鼻涕。
慌乱的一晚上终于过去,已经到了深夜,除了舅舅在守灵,其余的人都安排了睡觉,毕竟明天还得忙碌。
妈妈和小姨让姥爷去睡觉,姥爷走到棺材前,看了一眼,眼泪不止的顺着他满是皱纹的脸流了下来,嘴巴半张着,看不出是他的眼泪或者是鼻涕还是口水一直往下滴。
他呜咽着,扶着棺材,感觉背更驼了!
妈妈过去拉着姥爷说:“爸,早点睡觉吧!”
姥爷用毛巾擦了一下,就扭头跟着妈妈回屋子里了,望着他的背影,感觉他一下子老了很多。
到了屋子,他直接躺床上,没有脱衣服,和衣而睡!
第二天妈妈对我说:“一晚上听见你姥爷无数次的轻声唉声叹气,估计他没睡,今天白天你照顾好他啊!”
我答应了下来,这天姥爷的状态似乎比昨天好了许多,亲戚朋友来了,姥爷还会聊几句,说:“都有这么一天,她早就把我们的东西准备好了!”又像是自我安慰一样。
我端给他饭,他也安静的吃着。
第三天,要给姥姥封棺,我问姥爷:“你去看一眼吗?”
姥爷摆了摆手,又走了出去,坐在屋子里,抽着烟。
第五天,姥姥要下葬,有人过来和姥爷说:“要起棺了!”姥爷点了点头,却没有动身。
姥姥的棺材抬出家门口,走了很远,我扭头才发现姥爷一个人孤独的身影站在大门口,像是雕像,怔怔的看着我们的送葬队伍,并没有送到坟地上。
后来我们从坟地回来,吃过饭,大家都在收拾,突然间发现姥爷没在家。
妈妈让我出去找找。
我走出家门,姥爷并没有在家大门口。
我问了邻居,他们说姥爷往后面走了,我就往后走。
姥姥的坟地就在后面,我心里一阵害怕,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远远的我看到了姥爷坐在坟前,时不时用手抓把黄土放到坟上。
我走了过去,姥爷竟然没有发现,听着他自言自语:“我不能送你最后一程,别害怕,过几天我就过去陪你……”
我喊了一声:“姥爷!”
他抬起头看到是我说:“妮儿,你怎么过来了?”
我说:“妈妈在家没看到你,担心你。”
“我一个老头子有什么担心的,走,回家吧!”他抬起了胳膊,我拉着他起身。
等所有的事情都忙完,我开车带着妈妈回家,妈妈一路上沉默不语。
我突然想起来姥爷的话语,就问妈妈说:“姥爷为什么不能去坟地送姥姥最后一程?”
妈妈和我解释说:“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习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习惯?”我不解的问妈妈。
妈妈说:“一个地方一个风俗啊!像我们这里,夫妻一方去世后,另一方不能送最后一程,最多就是送到大门口,不能再送到坟地上了。”
“有这样的说法,如果是年轻夫妻去世,送到坟地上意味着她(他)终身不再(嫁)娶。如果是老年夫妻,怕有事!”
后来总结了妈妈说的话,为什么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不能送最后一程。
第一、怕伤心过度,出现意外的情况。
几十年的夫妻感情,一方去世,另一方肯定是十分伤心的。
亲眼目睹看到另一半埋进黄土,这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情绪激动,悲伤极点,再出现意外,昏厥或者休克。
葬礼上本来就有很多事情要办,也有很多说法,如果这时候另外一半再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就会让人们变得手忙脚乱,不但要下葬死者,还要忙着抢救生者。
为了保护另一半,久而久之就有了这样的习俗。
第二、为了保护另一半,为了他以后的日子着想。
这主要是考虑年轻的夫妻。
去坟地送葬,意味着他一辈子不再嫁娶,可是谁又能预料到以后的事情,就不同意年轻人去送葬。
第三、迷 信的说法,去后会让去 世的 人不 宁,活 着的人不 幸。
不过,毕竟夫妻感情几十年,都会不舍得对方。其实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风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也没有事实依据。
写在最后:
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活着的一方更好的生活下去。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活着的一方还要活下去,不要悲伤过度,要节哀顺变,毕竟人死不能复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