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自己养大,可毕竟亲生,孝恭太后乌雅氏为什么那么不待见雍正帝胤禛?
▎♦虽然不是自己养大,可毕竟亲生,孝恭太后乌雅氏为什么那么不待见雍正帝胤禛?
这个事情不好说,按常理,亲生母亲和儿子,是天下最亲的关系,但是他们不是普通的家庭,是生在皇家的母子。
【01】乌雅氏未抚养胤禛
乌雅氏生胤禛时,还不够资格抚养皇子,所以胤禛生下来就被送到了皇贵妃佟佳氏抚养。胤禛也说过“生恩莫得养恩大”,即便是亲生的,从小未养在身边,也是没有多大感情的。所以在为儿子谋未来时,自然是选择了为自己亲自抚养的儿子十四阿哥谋。
【02】胤禛以养母为荣
胤禛自养在佟佳氏处后,一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对生母乌雅氏也有些看不上,所以母子二人的关系就更加不好,只是隐忍不发而已。但是胤禛继位成雍正后,乌雅氏却采取了一些很明显的冷淡,甚至是有意捣乱的态度,让雍正有时下不了台,也是造成雍正继位有争议的原因之一。
【03】想保护自己的小儿子
无论怎样,十四阿哥是有过夺嫡心思的,而且乌雅氏也是支持的,在两个儿子的队伍里,她选择了现在小儿子这边,自然就与雍正更加疏离了。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读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虽然不是自己养大,可毕竟亲生,孝恭太后乌雅氏为什么那么不待见雍正帝胤禛?
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德妃乌雅氏薨(音hōng),死后被追封为孝恭仁皇后。
德妃的死距康熙皇帝驾崩也就仅仅半年,德妃于五月二十二日发病,次日就被宣布不治,这种等于是猝死的情况未免让人心生疑虑。
孝恭仁皇后
《大义觉迷录》中记载着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皇帝将允禵调回囚禁,太后(乌雅氏)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见允禵而不可得,于铁柱上撞死。”
另一种称“皇上令九贝子(允禟)往西宁去见活佛。太后说:‘何苦如此用心!’皇上不理,跑出来。太后甚怒,就撞死了。九贝子之母亲,亦即自缢身亡”。
以上两种说法争议很大,虽然不足为信,但雍正和生母的关系比较微妙,却是有史可证的。
出身卑微幸得恩宠
乌雅氏的祖父额参曾任膳房总管(包衣奴才的头头),她的弟弟博起曾管理镶蓝旗包衣佐领。因此,乌雅氏的祖上其实是镶蓝旗的包衣奴才出身,地位相对卑微。
镶蓝旗旗帜盔甲
在康熙一朝,乌雅氏并没有因为相对低微的身份而不见宠于康熙,反而一再受封,并为康熙生育三子三女。
起初,乌雅氏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被康熙临幸后,于康熙十七年生下了皇四子胤禛。母凭子贵,因此次年受封为德嫔。再过一年,又生下皇六子胤祚,因此次年又被封为德妃。可惜的是,胤祚在6岁时夭折了。
此后,德妃又为康熙生育了一子三女,其中成人的有一子一女。皇九女被封为和硕温宪公主,另外一子,就是赫赫有名的皇十四子胤祯。
没有养育之恩的生母
史料记载,胤禛和德妃的关系谈不上亲密。
这是因为胤禛是德妃的第一个孩子,在其出生的时候,德妃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因此没有亲自抚养皇子的权利。康熙将胤禛交由皇贵妃佟佳氏抚养。
由于佟佳氏一生仅仅生育过一女,还夭折了。因此将满腔的心血都寄托在了胤禛的身上。虽然在胤禛十一岁时佟佳氏就病逝了,但胤禛对佟佳氏的养育之恩是极其感念的。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直到胤禛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之后,仍然在谕旨中极力颂扬佟佳氏,并且给予佟佳氏的弟弟隆科多以高官厚禄。雍正对佟佳氏一门的深厚感情还是显而易见的。
胤禛与佟佳氏的关系如此深厚,自然与德妃的关系就不怎么好了。由于胤禛自小不在德妃身边长大,而且德妃随后又生育了二子三女,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照胤禛这个早已被寄养出去的孩子。
即使在寻常的百姓人家,小儿子也总是受到父母更多的宠溺,更何况皇家。不难想象,德妃对于胤祯这个小儿子显然比胤禛亲近得多。对于母亲的厚此薄彼,胤禛自然看得出来。
生母使绊难倒亲儿子
随着康熙的驾崩,帝位之争尘埃落定。最终胜出的居然是此前默默无闻的胤禛,而不是刚刚在西北前线立下赫赫战功的胤祯。对于乌雅氏来讲,这可能并不好受。
特别是康熙死得有些蹊跷,宫闱之中流言四起,关于胤禛如何夺取皇位的说法满天飞。这种情况下,乌雅氏心疼小儿子,就对胤禛采取了不合作乃至抵制的态度。
首先, 乌雅氏对康熙之死表现得极其痛苦,整日泪流满面,水米不进,宣称要以身殉葬大行皇帝,这等于是给了新即位的雍正一个下马威。
作为亲生儿子的雍正,如果让生母就这么死了,无疑是将自己陷入不孝的境地,从而给了政敌一个攻击自己的理由。
于是,雍正只好苦苦地再三相劝,甚至表示如果乌雅氏死了,自己也不打算活了。在这种情形下,乌雅氏只好作罢,勉强同意了雍正的请求。
乌雅氏剧照
可是不久,乌雅氏又给雍正出了一个难题。
在雍正登基典礼之时,按照惯例,皇帝要给皇太后行礼。于是礼部提前一天谒见乌雅氏,向其通知第二天的礼节。谁知道乌雅氏竟然拒绝出席典礼。这简直是以皇太后的身份公开质疑雍正的皇位了!
对于自己的母亲,雍正是打不得骂不得,只好几次三番地让几位重臣前去劝说,最后干脆亲自出马。最终,乌雅氏还是勉强答应了。
登基大典
紧接着,乌雅氏又坚决拒绝了翰林院为皇太后拟定的尊号,并且也不肯从自己居住的永和宫搬到皇太后居住的宁寿宫去。
这一次,乌雅氏表现得十分强硬,无论是王公大臣上奏,还是雍正亲自请求,乌雅氏不予理睬,一概以大行皇帝新丧,无暇他顾为由推脱。
此外,乌雅氏甚至对雍正的帝位提出了质疑。她公然表示自己做梦都没想过雍正能当上皇帝。这无疑是对雍正取得皇位的合法性提出了疑问。
无辜胤祯成了背锅侠
面对生母种种不合情理的表现,雍正是满腹牢骚,却不能对她发泄。雍正显然明白,如果对待皇太后稍有失礼之处,立即会被满怀怨愤的诸皇子抓住把柄,因此,他只能逆来顺受。
雍正最后决定把这腔邪火都发泄在十四弟胤祯的身上,这恐怕是乌雅氏做梦都也没有想到的。也许乌雅氏这么做,是想给胤祯出口气,没想到她的妇人之见,反而让胤祯更加被动。
大将军王胤祯
胤祯很快就被削去了兵权,并被软禁在遵化看守康熙的陵寝。这无疑对乌雅氏又是一个新的打击。丈夫新丧,幼子又遭不公对待。乌雅氏终于承受不了这样的现实,一病不起了,不久就逝去了。
结语
虽然,乌雅氏对雍正并不待见,甚至百般刁难,但雍正对乌雅氏的关爱却一分不减。
根据史料的记载,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乌雅氏发病,次日丑时崩,终年64岁。在乌雅氏患病期间,雍正亲至永和宫,衣不解带,昼夜侍奉,还曾宣召已改名为允禵的十四弟进京探望乌雅氏。
由此可见,雍正虽不能于乌雅氏膝前承欢,但雍正还是能在乌雅氏榻前尽孝!不失圣主明君的风范。
▎┷虽然不是自己养大,可毕竟亲生,孝恭太后乌雅氏为什么那么不待见雍正帝胤禛?
因为乌雅氏(孝恭仁皇后)不只有胤禛一个儿子,假如说她只生这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当了皇帝,高兴还来不及,还有不待见的?可是乌雅氏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六岁夭折),她最喜欢的是十四阿哥胤祯(允禵)。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十个指头伸出来有长短。何况胤禛自幼不是乌雅氏抚养的,而十四阿哥允禵(胤祯),自幼长在自己身边。乌雅氏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允禵是最小的,俗话说:奶奶喜欢的头孙子,爹妈喜欢的断肠儿。乌雅氏偏疼小儿子很正常!
乌雅氏:满洲正黄旗,包衣。父亲是护军参领威武(四品),祖父曾是御膳房总管。十四岁以秀女身份入宫,入侍康熙帝。
乌雅氏出身不高,所以位份低,但她聪慧貌美,深得康熙帝喜爱。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十九岁的乌雅氏生下皇四子胤禛,第二年就被封德嫔(20岁),康熙十九年生皇六子胤祚(六岁夭折),晋升德妃,康熙二十一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生皇十四子胤祯(胤禵,允禵)。
也就是说乌雅氏十年间为康熙生下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受宠程度可见一斑。
再来说乌雅氏当时生下皇四子胤禛时,位分很低,根本没有资格抚养皇子,所以由康熙帝安排交给贵妃佟佳氏(后晋皇贵妃,崩逝前立为皇后)抚养,佟佳氏对胤禛悉心照顾,感情深厚。顺便说一下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没有生过儿子,只生下皇八女,早殇。
等到乌雅氏生皇十四子胤禵时,早已是资深的德妃,十四阿哥自然由她自己养育。抛开当妈的偏疼小儿子不说,自己亲自带大的也不说,只说老十四聪明过人,才能出众,就让乌雅氏喜爱无比。
胤禟曾说过: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他。
胤禵深受父皇康熙的喜爱,从少年时就频繁护从康熙出巡,日常生活也往往给予特殊优待。比如一部分皇子蒙恩准,享有支取宫物的特权,由大内供给其一家的食用,这种做法通常以一年为限,期满后由父皇决定是否延续,延续时间愈长,愈能体现父皇厚爱的程度。康熙诸子中享此殊荣者也多,但时间最长的就是老十四胤禵,从康熙五十四年至康熙六十一年整整七年,特批胤禵一家支领宫物,如果不是康熙驾崩,这一待遇还会延续。
胤禵个性爽直,重情重义,从小就和才华横溢的八哥胤禩情投意合。康熙四十七年,康熙怒斥老八妄言大志,企图谋害太子时,只有老十四挺身而出:臣等愿保之。
盛怒之下的康熙拔出佩刀欲诛老十四,五阿哥跪抱住康熙(雍正王朝剧中改编成胤禛握住佩刀),诸子叩首求情,康熙命诸皇子挞之,打二十大板,行步艰难。
但事后,康熙说老十四对兄弟有情有义,心直口快,表里如一,更加宠爱他了!
老十四西征时,康熙赏银十万两。常将他的几个儿子带在身边,胤禵虽然只是贝子,但他的几个儿子结婚时,和几个亲王哥哥的长子却是一个规格。康熙对十四赏赐频繁,兄弟无人能及。
康熙五十七年春,准噶尔部进兵西藏,拉藏汗请求大清中央发兵救援,老十四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王,统率大军进驻青海,以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用正黄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样。
十二月出征之时,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不出征之贝子王公大臣等俱朝服齐集午门。胤禵受敕印后,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得胜门前往,众人俱送至列兵处。
康熙降旨青海蒙古王公:大将军王是朕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遵大将军王指示!
可见老十四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这一切也让乌雅氏骄傲,在她心里,老十四就是康熙的接班人。
胤禵平定西藏,威名远震,康熙谕令立碑记念(雍正即位后砸乱此碑,重新撰写碑文,理由是“不颂扬父皇,惟赞大将军功德”)。胤禵又移师甘州,乘胜直捣策妄阿拉布坦的巢穴。
可惜康熙未能等到班师回朝的老十四就驾崩了!雍正即位立即晋封公延信为贝子,命他亲赴甘州掌抚远大将军印信,并下谕旨拦截收缴回京奔丧的胤禵与康熙往来的所有奏折密信,严防他带任何奏折信件到京城(雍正此举也让世人更加怀疑其帝位得来不正,销毁康熙有可能传位胤禵的证据)。
雍正此举让胤禵悲愤不已,在景山寿皇殿拜谒康熙灵柩时,拒不向雍正跪拜。后来老八允禩说:汝应跪拜。
胤禵“寂然无声而跪”,这一点后来也成了雍正治允禵之罪的一条理由,阿其那让其跪,他就寂然无声而跪,如此听阿其那的话,是阿其那一党无疑。
雍正所做所为也让母亲乌雅氏痛恨,她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要以身为康熙殉葬,遭到雍正阻止。
乌雅氏拒绝受封皇太后,拒绝移居太后应住的慈宁宫,几个月后暴病而亡。
乌雅氏病重之时,雍正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五月二十三日崩,雍正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房丧,每日赴母后梓官上供三次,哀号不止,群臣莫不感泣。
乌雅氏死于康熙帝大丧期间,五月二十六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寿皇殿,总理大臣会议众官,恭请康熙四后(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同袝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雍正元年九月初一,与康熙合葬于景陵。
乾隆,嘉庆年间,为孝恭仁皇后累加谥,最后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仁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虽然不是自己养大,可毕竟亲生,孝恭太后乌雅氏为什么那么不待见雍正帝胤禛?
后宫中的女人每天做梦都眼巴巴的盼望着自己儿子当皇帝,母凭子贵,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做梦都会笑醒,可是雍正生母乌雅氏却一直不待见雍正皇帝,虽然不是自己养大,可是毕竟是亲生,母子之间有多少深仇大恨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乌雅氏也就是康熙帝的德妃,雍正和自己亲妈关系不好,主要是因为小时候没和亲妈在一起,因为清朝时期位分低的嫔妃不能养育皇子,当时雍正生母还只是个德嫔,出身卑微,因此雍正被交给了佟佳皇贵妃扶养,当时佟佳皇贵妃等于皇后,因为康熙没再次立皇后,佟佳氏是康熙生母的亲侄女,自然是六宫之主,当时小时候的雍正也知道自己养母身份高,每次乌雅氏去偷偷看他,他都不屑一顾,而且经常在皇宫称佟佳氏为自己的母亲。
人往高处走,小时候的雍正自然为了讨好佟佳氏而忽略了德妃的感受,看到自己的孩子有点嫌弃自己,却喜欢自己养母,想必每个母亲都有点内心难受吧,因此也把这份隔阂埋在心里,到了雍正当了皇帝后,仍然拒绝接受雍正对她皇太后的加封,心里肯定想的是想打下雍正脸,让他难堪。
生母不如养母大,雍正和养母天天在一起,养母也对她视如己出,因此对佟佳氏充满了依赖,对生母感情却很淡,同样的,乌雅氏德妃在自己位分高了后,生下了十四阿哥,并亲自扶养,还是小儿子,自然感情深。
当时雍正争夺皇位,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十四阿哥,乌雅氏一心想让小儿子十四阿哥当皇帝,结果雍正当上了,那种心理落差搁谁身上都受不了,所以乌雅氏一直处处和雍正作对,雍正看到自己亲妈这样偏爱小儿子,又觉得自己亲妈偏心眼,因此变着法子气她,登基后的雍正和自己养母佟佳氏那边人特别亲,称佟佳皇贵妃的弟弟为亲舅舅,因此母子矛盾进一步加剧,一直到乌雅氏去世,母子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那样和谐。
综上所述,种种原因导致了乌雅氏和雍正关系不好,不待见雍正,其实天底下哪有儿子不爱母亲,哪有母亲不爱儿子的,他俩其实缺少了之间的沟通,才导致隔阂如此深,你们认为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虽然不是自己养大,可毕竟亲生,孝恭太后乌雅氏为什么那么不待见雍正帝胤禛?
康熙有四任皇后,有两位与四子也就是后来雍正帝关系密切,一个为他的养母,一位为生母。
在清朝,吸取以往朝代外戚乱政教训,为了防范后宫母以子贵或子以母贵,对出生皇子抚养制订了规定:
宫妃可以在自己宫中养育其他宫妃所生的皇子皇女、甚至亲王的子女——当然,这是对宫妃的特殊宠幸——却不许亲生母子同居一宫。
所以雍正从一开始就没在生母身旁抚养。
我们都知道胤禛排行老四,其实他是康熙的第十一个儿子,因为前面夭折了不少,所以胤禛排到了第四位,前面有三个哥哥,分别是胤禔、胤礽和胤祉,就排行来说,胤禛算是年长的儿子,这对于他将来竞争皇位是有利的。
他的生母乌雅氏是蒙古女人,隶属满洲正黄旗,父亲威武是个护军参领。胤禛的母亲出身并不高贵,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14岁乌雅氏经内务府选拔入宫,因为出身不高,当时只是宫女。五年后,生下四子胤禛,因为诞下皇子第二年封为德嫔。
根据宫规,胤禛肯定不会由乌雅氏抚养,康熙把他交由佟佳氏抚养,当时佟佳氏是皇贵妃,第二位皇后去世后,就由她统领后宫,作为所有皇子嫡母,因为康熙迷信自己冲妻说法,所以不敢封她为皇后。但实际上她代行皇后之职。
她是一等公佟国维的女儿,家世显赫,乌雅氏显然和她不是一个级别。
这位佟贵妃生了一个女儿夭折了,又特别喜欢孩子。所以,康熙就把胤禛过继给佟贵妃。
佟贵妃对胤禛非常喜爱,视如己出,不幸的是胤禛十一岁她一病不起,在当年就去世了。也就是说,胤禛的童年是佟贵妃给了他母爱,所以自然地他的心就偏向佟佳氏。
这点让生母很郁闷,也无可奈何,后来随着她不断地生育子女,她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到了康熙二十年(1681年),乌雅氏晋升妃位,册封为德妃。
后来她也获得抚养皇子资格,就是皇十三子胤祥。而胤祥也是自然地亲近德妃,而且与胤禛关系很铁,相反雍正跟自己的亲弟弟胤禵却不亲。
从政治角度去考量的话,老四胤禛要想争取皇位,更要拉拢佟氏一族,特别是隆科多,他是佟国维之子,养母佟佳氏的弟弟,他不仅是皇亲国戚,而且手中握有兵权,任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对胤禛争储非常有利。他负责京师九门、畅春园及宫禁警卫,地位至关重要。亲近他对争储非常有利。胤禛亲切地称呼他为“舅父”。
德妃看着自己儿子口口声声“舅父”喊着,知道这个儿子心已远去,倒不如疼身边十四爷,而且康熙后来一度很重用老十四,让他挂帅西征希望取得军功提高威望,乌雅氏更把希望放在老十四身上。
根据正史的记载,雍正跟母亲的关系很和谐。
据说乌雅氏生病后,雍正放下政务,亲自到永和宫去照顾母亲,这段时间雍正亲自为母亲熬汤煎药,昼夜不离母亲左右,直到母亲去世。
母亲去世后,雍正悲痛欲绝,茶饭不思,丧礼也极其隆重。
但十个孝子九个假,况且雍正是个很会作秀的皇帝,论演技绝对是实力派。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正史的记载。
雍正继位后,他将亲弟弟允禵远派守皇陵,不准回京,让个安排太后肯定不满意,社会上就有传言说她是被雍正逼死的,起因是她想看望被囚禁的十四子允禵,但雍正不允许。最后,太后就在铁柱上撞死了。
当然这很有可能是雍正政敌对他的一种污蔑。不过,我们也能隐约感受到这对母子是不和的。
雍正虽然处处表现孝顺,但事实上太后对于他的“孝道”好像非常冷淡,好像知道这个人在演戏一样。对于雍正登基,太后的反应很冷淡,说:“这事我没想到,连做梦都没想到。”作为母亲,难道不知道儿子刚登基环境多险恶?竟然说出这样留给反对派话柄的语言,可见她对儿子有多不满。
新皇帝即位后,生母一般都要举行典礼,尊为皇太后,并上徽号、表文、册文、金宝。乌雅氏开始坚决不接受“仁寿皇太后”的尊号,在雍正和大臣们坚决要求下才回答说:“知道了。”但她还是不愿意举行典礼,并借口说康熙的梓宫还没有移送景陵,举行典礼不适合。
还有一件事非常蹊跷,雍正即位后,让太后从永和宫搬到皇太后居住的永寿宫,但是乌雅氏坚决不搬。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雍正当上皇帝后,乌雅氏持一种消极不合作的姿态,好像不愿正视雍正当上皇帝。虽然乌雅氏成了尊贵的太后,但是她不开心,雍正即位当年就去世了。
胤禛特别怕热,而德妃去世恰在暑天,雍正帝为免落他人以口实,他坚持守灵,以致数度昏厥,他给心腹年羹尧的密折中就有这样的话——“朕安,你实在为朕放心,实力不能撑,也顾不得丢丑了。况受过暑,一点热也受不得,只得以身荷之重,着实惜养,不必为朕过虑。”
这里面确实有一种对母亲愤懑的情绪,母子之间关系若此,实在是雍正一生莫大的悲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