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不愿意买4-5的理财,而是情愿去银行做2-3的定存呢?
▎┆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不愿意买4%-5%的理财,而是情愿去银行做2%-3%的定存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理财产品不了解吧。
不过楼主的问题可能也不一定准确,我反倒觉得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价值。
还在6,7年前吧,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银行理财产品的时候,有位同事家境比较好,就已经在大规模做理财产品了,当时其它同事都在说,她上班是副业,就是打发时间的,理财产品的收入绝对比工资高。
因为她在做,也有很多同事会去问她相关的情况,然后考虑把自己的钱也投进去。还记得有位女孩,在听她介绍的产品后,跟她妈妈商量了,把不用的将近10万投到了银行理财。
那还是几年前,到现在,身边就有更多的人在投理财了。有的是帮家里老人打理,有些是自己的投资。金额大的还会联系专属的理财经理了解情况。
所以,我是觉得,现在人的理财观念肯定是越来越强了。
没有买银行理财产品倒可能是别的原因,
比如,大额资金做了结构性存款,或者投到了金融资产里,最新的个人财富数据显示,家庭金融资产的比重是在大幅提高的。
短期的资金,有很多的去处,比如短债基金、货币基金,不是只有银行理财产品这一种选择。
总之,人们的理财知识只会是越来越多。
▎┝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不愿意买4%-5%的理财,而是情愿去银行做2%-3%的定存呢?
那我也想反问几个问题:
做生意更赚钱,为啥有人喜欢拿死工资上班?明明外面的职场也精彩,为何有人就是喜欢窝在事业单位?
明明货币基金闭着眼睛也跑赢活期,为啥要等马云推了余额宝大家才去买它?之前大家都干嘛了?
敢于买收益4%-5%理财的人,那么敢不敢买7%-8%的理财?知道他们的区别吗?
每个人的投资偏好,依据年龄、经济实力、投资阅历和个性,千差万别。以为站在投资鄙视链的顶端,但很可能其实山外有山。习惯买银行理财的人,不理解存银行定期的人。而习惯买基金的人,应该也不理解买理财的那批人,年化4%-5%的吸引力在哪里?习惯股海浮沉的人,也不理解买基金的人有啥意思。
投资偏好不同、个性差异
前几日,去银行办事,和理财经理闲聊,竟发现5年期国债又秒杀了——对于我来说,一个锁定5年,利率只有4.27%的产品,似乎吸引力不大,但这并不妨碍一批比我“胆子小”,讲究万无一失、本金安全的投资者争相购买——在国债的粉丝看来,如今央行降息降准,未来银行理财利率将持续走低(去年银行理财还有5%,如今难觅),银行存款的安全度或许依然无法和国家背书的国债媲美,所以入手国债,锁定5年的收益,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而对于股民和基民来说,央行降息降准恐怕成了布局投资股市的好时候,他们考虑的是该不该加仓,而不是赶紧买国债锁收益。
经济实力、投资阅历差异
经历不够、见识不够,也可能是一部分人停留在存2%、3%银行定期的原因。关于投资,不得不说,富人的孩子早当家。比如特朗普的大女儿,9岁据说就开了股票账户玩。比如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上,股东家的孩子们就能和巴菲特讨论如何进行价值投资。而对于大多数孩子来,9岁,还是学习储蓄的时间。
去银行买理财的朋友都知道,是要做风险评估测试的,银行理财分5个等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一直到高风险。不同风险等级的理财,对应的投资领域不同,能获取的收益也不同。风险评估,目的就是为了把一批只有资金,但缺乏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进行劝退。
低风险、中低风险的理财,一般投资方向是银行间债市、高信用企业债、同业存款等较为安全的领域。而中高风险,高风险理财,可能挂钩金融衍生品,或挂钩股指,收益更高。如果一个人对于这些投资领域缺少基本的常识和认知,哪怕是产品放在眼前,他也无从判断是否可买。
▎©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不愿意买4%-5%的理财,而是情愿去银行做2%-3%的定存呢?
说实话,不买4%-5%的理财产品,情愿去银行做2%-3%的定存,是正确的选择。
每个人的钱都是辛苦赚回来的,不是风刮来的,只有自己的钱,才会爱惜,才会去考虑资金安全。对于多数人来说,真金白银的钞票放银行定存,收益是赶不上理财产品,但不会有风险啊!存银行定期,期限到了本金和利息都是把稳的,这才是王道啊。
加上存款保险制度保护,50万以内存款,本金都是安全的。其实,即便超过50万,按照目前银行市场运营和监管模式,也很难出现存款不安全的情况。从新闻报道看,改革开放到现在,出现银行破产的案例好像只有2起,影响都不是很大。可能实际生活中存在有些银行网点或小银行破产,没有被报道出来。
而如果将资金做成整存整取5年期的,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话,存款利率已经可以达到5%以上了,还是蛮划算的。但具体这样的存款品种能不能存到?还是需要多认识些银行的朋友,多关注下各家银行的存款政策和动态。理财嘛,就要多理理财!机会是等不来的。
4%-5%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其实也不高,属于低收益和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但非银行发行的第三方理财产品没有银行兜底,属于风险自担的投资,银行说白了就利用网点优势,只负责卖,收取佣金,至于后期收益兑现和风险,跟银行是没有关系的。而如果是金融公司售卖的理财产品,安全性就更差一些,甚至本身就是一个骗局。
前些年很多人把养老钱都买成了理财产品,就是看重收益比存款高,结果,很多理财产品都出问题了,比如E租宝,坑掉不少人。现在一提理财,很多人都怕,都有心理阴影了。
其实,在理财产品中,还是有靠谱的,要注意甄别和区分,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对于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还是可以买的,比存款略微高些,基本是“稳赚不赔”,但收益不如第三方理财产品高,即便如此,小菜依然推荐买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不要去买第三方理财产品。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跟银行的工作人员落实好,只能买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在签署理财合同时,一定要看发行方是银行才能买。
因此,很多人宁愿选低收益的定存,也不愿意做理财,更多是出于安全性考虑。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多关注银行理财,选择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也是稳赚不赔的。
▎☤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不愿意买4%-5%的理财,而是情愿去银行做2%-3%的定存呢?
萝卜白菜,各有所好。不同的群体投资习惯不同,想要高收益,需要承受高风险。想要安全稳妥,就要习惯低收益。
根据目前数据统计分析,全国人民币存款余额高达190万亿元左右,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不足25万亿元。由此可见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承担过多投资风险,仍然选择安全系数高的银行定存产品。
那明明理财收益可以达到4%甚至5%,为啥规模占比却很低,而银行定期存款2%-3%却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呢?
1、理财产品投资风险高。
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颁布施行,监管要求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不允许保本保收益。进一步增加了投资理财产品的风险系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风险系数大,意味着本金损失风险增大。
银行定存是以银行信用作为担保的,同时在央行登记备案的银行必须为储户购买存款保险,50万以内存款100%安全。大部分将钱存银行定存的,看中的并不一定是利息,只是选择一个安全的资金存放点而已。
理论上银行只要持续稳妥经营,不出重大风险,储户的本金和利息都是100%有保障的。
2、理财收益率持续走低。
受到金融市场政策影响,今年以来央行已经进行了多次降准,补充了市场资金流动性。同时因为资管新规的持续落地,市场上存量的保本型理财产品数量越来越少,理财收益率逐渐走低。
目前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近4600家,银行间竞争压力增大,为了提高揽储竞争力,银行也是使出了各种手段,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创新型存款产品持续在存款市场搅局,利率优势明显,灵活性也更高。
3、投资门槛限制
以前理财产品的起投金额至少需要5万元起,虽然资管新规落地以来,理财产品的门槛越来越低,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门槛已经降至1万元起。但是门槛仍然很高,不够亲民。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成本高,孩子教育父母养老都离不开钱,很多人还背负着房贷,没有太多闲钱投资理财,更别说万元起购的理财产品。
而银行定存50元就可以起存,虽然利率不高,但是有钱存银行依然是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
4、流动性需求考虑
大多数理财产品都有投资封闭期,一旦购买就需要到期才能赎回,流动性差。
而定存产品存取自愿,储户可以随用随取,而且目前很多银行推出的定存产品提前支取还可以靠档计息,既能保证流动性,也可以享受利息收入。
总结
虽然理财产品收益率高,即使收益率达到了4%-5%,但是由于大众对于本金安全性的诉求,很难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而由于银行定存安全、省心,亏损可能性基本没有,即使利率仅仅2%-3%,仍然是大众心中的香饽饽。
▎↟为什么现在有许多人不愿意买4%-5%的理财,而是情愿去银行做2%-3%的定存呢?
观点:理财已经不再承诺保本,投资者担心理财的风险性。而银行定期存在,可以说是安全级别最高的理财,就算是银行出现破产、倒闭,低于50万资金的额度也能获得全额补偿。还有,就是对理财基本知识的缺乏。
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认知度不高:
通常银行将理财分为了5个等级,标识分别为: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对应着不同程度的风险。低风险与中低风险,相对风险系数低,对本金没有损失。因为低分险、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渠道为保险理财、银行储蓄、大额存单、货币基金等,对本金多是没有风险的货币类投资产品。
中等风险、中高风险或者高风险理财产品对本金存在风险,这类理财产品并不适合保守型、稳健型投资者。
通常低风险、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因为市场对资金流动性不同,理财年化收益率也有不同。现阶段理财年化收益率在2.5%-5.5%之间。年化收益率要比同期银行定期存款高。当然,理财产品有缺陷,就是不能随意“违约”,除了货币基金以及灵活外理财以外,定期理财违约并不允许,或者是需要有很大的折价。
对定期存款的了解深刻
我国银行业以及做普惠金融以来,银行定期存款关注程度是最高的,安全系数高、回报率适中,并且能违约划档计息,在多重优势下,保守型、稳健型的投资者首选理财产品就是定期存款。在进入银行之后,银行大堂经理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往往最合适的也就是银行定期存款。为什么?
一般客户的需求:1、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获得剩余价值的额外收益;2、拥有一定量的资金;3、未来可能存在潜在急需用钱的时候。银行对应固定期限的理财,并不满足需求,如果有货币基金式理财方式,那么货币基金当属最合适,可是银行定期存款给予银行的回报要高于货币基金。这时,不管是客户需求,还是银行需求,定期存款就成为了“最符合要求”的产品。
综上所述:
一般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认知程度不高,对于家庭资金的管理并不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定期存款就成为了最适合理财的产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