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噶尔丹是在继成吉思汗之后,蒙古族人中的杰出人物,一生都在和清廷争夺天下,梦想重现铁木真时期的辉煌,成为清朝政府最大的麻烦。康熙皇帝曾三次御驾亲征,才终于把他打败。那么,噶尔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噶尔丹)
一、噶尔丹是准格尔部族人心中的“神”。
噶尔丹是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的第六个儿子。他出生的前一年,格鲁派的第三个温萨活佛罗卜藏丹津札木措曾向其母玉姆许诺,他死后将借助玉姆的身体投胎转世。
1644,罗卜藏丹津札木措活佛去世后的第二年,玉姆恰好生下了噶尔丹。因此,噶尔丹一出生就被认定为温萨活佛。
在噶尔丹还很小的时候,格鲁派僧众就将噶尔丹迎往西藏,开始了系统的佛教文化的学习。
1656年,12岁的噶尔丹在西藏受到了达赖喇嘛的接见,拜札什伦布寺四世班禅为师。6年后,四世班禅去世,噶尔丹回到西藏,投入到了达赖喇嘛的门下,继续深造。经过班禅和达赖喇嘛的精心培育,噶尔丹的佛学造诣远近闻名,佛学知识渊博深厚。
17世纪时期的西藏,还处在政教合一的时代,班禅和达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西藏政务的最高统治者。噶尔丹师从于班禅和达赖,集佛学大成于一身,无疑就是西藏僧众心目中的“神”。这样的身份为他后来的统一大业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平定内乱,图取其意)
二、噶尔丹具有很强的政治军事能力。
1666年,经过10年学习的噶尔丹回到了准噶尔部,协助哥哥僧格管理部族事务。四年后,部族内部发生了军事政变,僧格被同父异母的哥哥车臣汗杀害,整个准格尔部陷入了内战之中,一片混乱。
此时的噶尔丹敏锐地抓住了掌握部族权力的机会,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振臂一呼,收拢了僧格的旧部,迅速平定了叛乱,成为了准噶尔部的首领。
据说,他在平叛期间,曾率领区区20人就臣服了车臣汗的数万叛军,就是因为对方知道他是温萨活佛,以致看到他时“众审视惊喜,下马罗拜为神”,不战而降。
成为准噶尔部的首领后,26岁的噶尔丹野心急剧膨胀,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盼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成吉思汗一样的英雄。因此,他随后放弃了温萨活佛这一身份,投身于统一蒙古的征程中。
在其后的数年时间里,噶尔丹先后降服了叶尔羌汗国、喀什噶尔、哈密、吐鲁番、阿克苏等部落,一统天山南北,成为了蒙古族最强的部落。但噶尔丹并未就此止步,他继续东征,率兵进攻漠北,迫使喀尔喀蒙古部举族南迁。
至此,准噶尔部的扩张达到了鼎盛,辽阔的疆域不仅覆盖新疆全境,还包括整个外蒙,甚至将整个青藏高原纳入了准噶尔的版图,以致噶尔丹向康熙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要求。
(康熙亲征)
三、噶尔丹是康熙帝一生的强劲对手。
噶尔丹的迅速崛起,无疑对清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康熙帝在成功地平叛三藩之乱、解决了台湾问题后,终于腾出手来,决定亲征噶尔丹,解决大清西北的严重危机,这才有了康熙帝三征噶尔丹的事件。
1690年,双方大战于乌兰布通。康熙出兵两路,抚远大将军福全率军左出古北口;安北大将军常宁率军右出喜峰口,康熙居中指挥。这一战消灭了噶尔丹近万精锐骑兵,迫使噶尔丹率残部逃往漠北。
1696年,康熙屡次要求噶尔丹订立盟约被拒,噶尔丹还扬言将从沙俄借鸟枪兵六万,进攻边境。康熙忍无可忍,再次发兵征剿。
康熙帝此次兵分三路夹击,萨布素进兵东路;费杨古从西路出兵,堵截噶尔丹的退路;康熙帝亲率中军,从独石口出发。噶尔丹望风而逃,不战自溃,在昭莫多和费杨古狭路相逢,双方一场鏖战,噶尔丹大败,只率数十骑狼狈逃去。
1697年,康熙第三次率军度过黄河御驾亲征,此时的噶尔丹已穷途末路,其长期盘踞的根据地伊犁被侄儿策妄阿那布坦占领,手下亲信也纷纷降清,噶尔丹回天乏术,自杀身亡。
总体上看,噶尔丹虽然最终败给了雄才大略的康熙,但仍不失为一位志向远大的草原枭雄。
(参考资料:《清史稿》)
▎▾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电视剧《康熙王朝》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剧中大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的交锋堪称经典,康熙与噶尔丹的争斗惊心动魄、蓝齐儿与噶尔丹的爱情赚足眼泪……
不过,电视剧总归是艺术产品,跟史实还是有不少出入。康熙与噶尔丹的交锋远比电视情节要复杂,大清格格蓝齐儿更是1个虚构人物,留下历史烙印的噶尔丹女人是“硕皙敢战,披铜甲,佩弓矢”的阿奴可敦。
噶尔丹既是准噶尔部的首领,这个部落是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他们明朝的时候叫“瓦剌”,元朝的时候叫“斡亦剌部”,也是成吉思汗口里的“林中百姓”。
噶尔丹是怎样一个人?作为著名的枭雄人物,他并非寥寥数语可以说清楚,不过大体的脉络可以理一下。
噶尔丹出生在绰罗斯家族,他的家族名人不少,但很少为中国人熟知。制造“土木堡之变”,俘虏明英宗朱祁镇的也先,就是噶尔丹的先祖。这个家族还出了蒙古族女英雄——满都海哈屯,她是达延汗的皇后,是北元复兴的核心人物。
登上历史舞台的第1个身份,噶尔丹走的不是寻常路,一生下来就被视为佛教“转世灵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噶尔丹出生之前,西藏格鲁派高僧温萨三世活佛正在准噶尔部弘扬佛法,他在卫拉特牧区传教多年,受到牧区首领、民众的高度信任。
1643年,温萨三世准备启程返回西藏拉萨,却被噶尔丹的母亲拦住马头。她虔诚的要求活佛,赐给她1个儿子,遭到拒绝。于是,这个叫“尤姆哈噶斯”的女人,就希望活佛能转世为她的儿子……
如此恳切的请求,让温萨三世不好再拒绝,就只好应允来世当她的儿子。温萨三世回到拉萨,不久就圆寂离世,而尤姆哈噶斯1年后就产下1子。人们奔走相告,说噶尔丹就是温萨三世的转世……
拉萨方面很快就派人来到准噶尔部,宣布承认噶尔丹转世灵童的身份,并册封他为“温萨四世”活佛。后来,噶尔丹能够极速统一卫拉特诸部,跟他的佛教号召力有很大关系。
1656年,12岁的噶尔丹远赴拉萨深造佛法,老师都是顶级牛人,先师从四世班禅、后求学五世达赖。噶尔丹在拉萨,一边学习佛法、一边舞枪弄棒,练就一身文武本事。
差不多呆了10年,噶尔丹重新返回准噶尔部,他的哥哥僧格遭暗杀,让噶尔丹登上首领位置。借助替僧格复仇的过程,噶尔丹铲除准噶尔部的内部障碍,树立起自己的集权威信。
噶尔丹不甘当1名部落首领,而是志在统一蒙古诸部,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经过数年血战,他统一蒙古卫拉特四部,被五世达赖册封为“丹津博硕克图汗”。
此时的准噶尔部,升级为准噶尔汗国,汗王噶尔丹积极扩军拓土。他采用典型的“两手抓”,一手打外交牌,派人通好2个大国——沙俄、清朝;一手军事扩张,先灭掉发源于察合台汗国的叶尔羌国、再侵吞哈萨克汗国的土地。
在噶尔丹的领导下,准噶尔汗国侵略成性,随着势力的增长,他看上东边的蒙古漠北三部。当时漠北三部内部矛盾重重,其中的札萨克图汗部早已经投靠噶尔丹,攻打土谢图汗部、车臣部只需1个借口,而这样的理由并非难事。
1688年,噶尔丹亲率3万大军东进,很快占据漠北地区。札萨克图汗部、车臣汗部被迫退到漠南地区,寻求清朝的保护。噶尔丹本来打算兴兵进入漠南追杀,不幸的是国内发生内乱,造成重大事变……
原来被羁押在伊犁城的原叶尔羌汗国贵族发动叛乱,噶尔丹不得不带领军队回去平叛,幸运的是侄子策旺阿拉布坦果断平息事变,不幸的是噶尔丹疑心策旺阿拉布坦。策旺阿拉布坦是前首领僧格的长子,当年年幼才让叔叔噶尔丹接管大权,现在英武身姿让噶尔丹感到担心……
噶尔丹派人毒杀策旺阿拉布坦败露,直接导致鼎盛期的准噶尔汗国分裂,策旺阿拉布坦在西边自立,噶尔丹没有回师讨伐而准备与康熙大战。
经历乌兰布通之战、昭莫多之战,噶尔丹势力大大受损,妻子阿奴可敦、重臣戴巴图尔宰桑等人皆战死。
无奈的噶尔丹带着数千残部,流落在科不多一带,西部国土被策旺阿拉布坦占据、北部通道被世仇部落掌控、东部是清朝大军、南部的回回人已经投靠康熙。他想潜逃西藏,在清朝的压力下,昔日的同学兼西藏掌权者第巴桑结嘉措拒绝了他……
走投无路的噶尔丹只能流浪,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接受康熙的招降,过着缺衣少粮的生活。前途的绝望,让噶尔丹的部下心生不满,他们成批成批地跑向清军驻地投降。1697年三月,康熙失去最后的耐心,发兵剿灭噶尔丹残军。结果,噶尔丹的女儿钟继梅带着部众来归降,而噶尔丹已经于三月十三日病死。
纵观噶尔丹的起伏,无愧是草原上的大人物,本身文武兼备,带着准噶尔汗国走向强盛。可惜,战略眼光欠缺,选择沙俄都惹不起的康熙皇帝开战,以至于国破身亡。对于他,你会做出什么评价呢?欢迎评论……
▎々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噶尔丹,是唯一一个值得康熙亲自出马应对的敌人。
噶尔丹这个人,既有一颗登顶的心,也有登顶的才能。
他以惊人的军事、政治才能,迅速崛起。
他以务实的战略,立求建立稳固的根基。
他以谨慎的方略,力求在与大清的竞争中掌握主动。
换一个时代,他未必不能“登顶”。
不幸的是,他遇到的是康熙。
在康熙高明的打击下,原本拥有强大实力、稳固根基、战略主动的噶尔丹迅速丧失了一切有利条件,迅速崩溃!
惊人的军事、政治才能,使其迅速崛起
噶尔丹,是准噶尔部首领的第六子,原本不是继承人。
因此,作为首领儿子的代表,他被派入藏学经。
好歹是首领的儿子,学经也和一般人不同。他被认定为一位著名高僧的转世,早早拥有了宗教身份。
同时,在西藏期间,他一面研习经学,练习僧人武术,一面与黄教高层建立了同盟关系,获得了黄教高层的支持。
由于黄教在蒙古各部的影响力,噶尔丹的宗教身份,以及黄教宗教领袖的支持,使之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政治资本。
当然,要想成就大业,还得靠军事才能!
1670年,他的兄长僧格被车臣汗暗杀,噶尔丹还俗后赶回卫拉特蒙古,招集逃散部众千余骑,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噶尔丹首先与杀害其兄长的车臣汗作战。
当时,噶尔丹仅有千余骑,而车臣汗有万余骑,众人都表示“兵寡地险”,建议先不要硬来。噶尔丹慷慨激昂:“进!汝等视吾枪所向!”随即,“独当先,越马挺枪,最深入,斩杀百十骑,溃其军,身不著一矢“。在他的猛烈冲击下,车臣兵败被杀,噶尔丹”遂为所部长“,上位!
独特宗教身份赋予的号召力,身先士卒所向无前的英雄气概,噶尔丹以一位典型的草原领袖形象登上了历史舞台!
旋即,他以其出众的能力,开始扩张之路,迅速崛起!
杰出的战略:深根固本,力求主动
噶尔丹本人有相当强的能力,身边更有高僧指路。
当时,正值大清三藩之乱,噶尔丹想趁机立刻攻清。
他身边的谋臣指出:“立国有根本,攻取有先后”。当年沙陀人很猛,一度在中原建立王朝,但根本不立,终不能成大事。成吉思汗初兴时,灭国四十,有了稳固根本,才灭西夏、金,混一为尊。
噶尔丹采纳其言,采取了先深根固本的战略。
他发展的具体步骤是:1、先统一天山北路的卫拉特蒙古各部;2、攻天山南路,控制回疆;3、东征喀尔喀等部,统一蒙古各部;4、与大清角逐,“混一为尊”。
从噶尔丹与谋臣的对话看,他的最终目的,是“混一为尊”,入主中原。不过,他要先在天山南北、大漠南北确立稳固统治,再与大清争雄。
一方面,他主动保持与大清的朝贡关系,在可能刺激大清时主动收手。
另一方面,他分步骤推进其战略计划,展开扩张。
1873-1875年,经过3年反复激战,他终于“胁诸卫拉特奉其令”。
1879年,他先后迫使吐鲁番、哈密臣服,成为“博硕克图汗”,其地位已与其祖先也先相当。
1680年,他出12万兵进军喀什噶尔、叶尔羌,横扫南疆,确立了对天山南路的统治,完成了其计划中的第二步。
1681-1683年,他向西进攻哈萨克,攻取了塔什干、赛里木等中亚城市,兵锋直逼黑海沿岸。
同时,他积极建设自己的根本之地,招揽人才,严明法度、发展生产,并大力发展火器、骑兵,力求根本稳固。
旋即,噶尔丹开始执行其第三步:进军青海及漠北喀尔喀等部,统一蒙古各部。
向东,就不可避免地要与大清冲突了!
如何对付康熙?噶尔丹也有方略:联沙俄。
当时,沙俄不但在雅克萨等地侵略大清,还进入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并侵略喀尔喀蒙古等部。
噶尔丹与沙俄确立合作关系后,于1687年,率3万军队,翻越杭爱山,进犯漠北喀尔喀地区,开始推行其第三步战略。
软肋被抓,节奏全乱,形势被动
从噶尔丹前期的发展来看,这个人的本事非常大,换一个平庸一点的对手,噶尔丹搞不好还真能“混一为尊”。
不过,他遇到的是康熙。
康熙的几个举措,直击噶尔丹软肋。
1、警告沙俄,孤立噶尔丹。
噶尔丹扬言“将请兵于俄罗斯,会攻喀尔喀”。
看起来,准噶尔-沙俄似乎有联盟的可能。
不过,沙俄、准噶尔,各有各的利益,并不可能成为稳固同盟。
当时,康熙二十九年五月,《尼布楚条约》尚未签订,但清俄已经开始议和,康熙派遣使者警告沙俄:喀尔喀已经归顺本朝,你打喀尔喀,就是“负信誓而开兵端”。
沙俄之所以在雅克萨之战后与大清和谈,就是不想彻底和大清翻脸。因此,在收到此严正警告后,自然不便再大力支持噶尔丹。
如此,噶尔丹“联兵沙俄”的企图破产了。
2、利用阿拉布坦,分化噶尔丹部。
噶尔丹原本不是本部的合法继承人,因此,噶尔丹为巩固地位,杀了弟弟,并极力想除掉其兄长僧格的儿子。
僧格的儿子阿拉布坦逃走,流落在吐鲁番。
康熙派遣使者,资助阿拉布坦率部西归伊犁。
噶尔丹进军漠北后,阿拉布坦召集其父兄旧部,向众人揭露噶尔丹的骗术,以及噶尔丹杀害兄弟侄子及族人的证据,并表示:自己得到大清的支持,大家如果拥戴他,可以联合起来,一起推翻噶尔丹的统治。
噶尔丹虽然一心“深根固本”,但毕竟连年征战,“国中分三部轮战”,各部负担极大。且各部多慑于其武力而臣服,加之准噶尔本部支持阿拉布坦,因此,多有支持阿拉布坦者。
此后,噶尔丹留下的“根基”,多归阿拉布坦所有。后来,阿拉布坦及其继承者以此根基,与大清角逐百年(后话),不过,这些“根基”,不再属于噶尔丹了。
由此,噶尔丹不但失去了伊犁河流域的噶尔丹老巢,其对哈萨克、维吾尔地区的统治也大为削弱!
同时,被噶尔丹击败的喀尔喀三部全部南迁!
如此,噶尔丹既无法从后方获得补给,也无法通过劫掠获得补给,陷入困境。
噶尔丹的节奏已经乱了,形势渐入被动。
被“骗出来”的决战
以噶尔丹的风格,他当然不愿意在这种情况下与大清决战!
康熙也深知这一点!
可是,如果让噶尔丹全师而退,回去巩固后方,大清将错失良机!
为了“骗”噶尔丹决战,康熙采取了“羁縻策略”。
一方面,康熙调兵遣将,准备歼灭噶尔丹军,另一方面,康熙派遣使者对噶尔丹“婉言相慰,羁縻其前行,勿怒而激之”。
可是,康熙的首战失败了。
阿喇尼率军进攻噶尔丹,结果在乌尔齐河遭到惨败!
此战引起了噶尔丹的警惕,“退回二宿之地,似欲潜逃”。
康熙一面继续忽悠噶尔丹:阿剌尼等人在边地,以你们侵入境内,不能容忍,所以与发生了冲突,与尼作战,“朕甚非之”。
为了加强对噶尔丹的“忽悠”,福全还奉命给噶尔丹送了100头羊、20头牛,以此“留住”噶尔丹。
另一面,康熙加紧调兵遣将。两路大军,一路出喜峰口,一路出古北口,对噶尔丹形成战略合围!
当噶尔丹发现上当时,为时已晚,只好放狠话:你有十万之众,我又何惧你!
八月初一。乌兰布通之战爆发!
清军10万,噶尔丹2万余!
虽能战多谋,但不能弥补战略失误
此战,康熙原本是要亲自指挥的。不过,在离京后,因患病不能前行,康熙只得返回京师,以福全统一指挥。
这个变故,使康熙一战消灭噶尔丹的计划遇到了挫折。
八月初一,福全率大军出击,中午,迫近乌兰布通。
噶尔丹军部阵于山冈,将骆驼缚蹄卧地,背负箱垛,蒙以湿垫,摆成一条如城栅一般的防线,谓之“驼城”。
清军火器营也前,步骑兵在后,集中火力猛烈轰击驼阵,噶尔丹军则隔河相拒。
激战半日,清军将驼城轰成两半后,福全指挥大军突入,猛烈冲击。
由于地形限制,外加清军火枪数量不足,清军在进攻中吃了不小的亏,康熙的舅舅佟国维中枪阵亡。
不过,因众寡不敌,持续消耗下,夜晚,噶尔丹被迫撤回山上,凭险而守,清军只得停止进攻。
八月初一的战斗,清军凭借兵力优势,取得了进展,但“阵亡中创者甚多”。
不过,噶尔丹远离基地,无法得到补充,再战下去,其覆灭是可以预料的。
此时,福全犯下了错误。
次日再战,福全因惧怕伤亡过大,下令暂停进攻。
噶尔丹知道福全也不敢急攻,将计就计,遣使求和。
福全一面派人向康熙汇报,一面不再强攻。
狡猾的噶尔丹趁清军不攻,逃走了。
此战,就战术层面而言,清军吃了亏。(炮轰“驼城”并没有传说中的效果大)
噶尔丹的军队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给予清军相当杀伤,以至清军忌惮伤亡,不敢持续进攻。
而在最后,噶尔丹又以其谋略,逃出生天。
可是,战术上的成功,无法弥补战略上的失败。
当初,早在噶尔丹进军南疆时,就率军12万!
如今,与清军展开的决战,居然只有2万人!
由于战略上失误,中了康熙“羁縻之计”,噶尔丹只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清军决战!以至于战术上再成功,谋略上再突出,也无法挽回失败!
此战,尽管噶尔丹成功逃走,但由于丢掉了所有的辎重、粮食,逃到科布多时,只有数千人了!
如此,无论是回头击败阿拉布坦,收回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老巢,还是继续与大清抗衡,噶尔丹都已经无能为力了。
噶尔丹“混一为尊”的梦想,事实上已经破灭了!
困兽犹斗
不过,噶尔丹始终是“有大志”之人,他依然困兽犹斗。
一方面,他遣使臣服,表示永不再侵犯。
另一方面,他制定了另一套方略:以言语煽动喀尔喀及内地蒙古,使首尾不能相顾,彼时可图大事。大清得知,必然出兵。兵少,咱们就和他干,兵多,我们就退走,等他回军,我们再回来。如此,满清必然疲惫。
其实,噶尔丹此时的方略,与当年匈奴受汉武帝重创后的方略相当。无非是利用大漠阻隔,骚扰、疲敝中原王朝而已。
汉武帝晚年,就是中了这个套路,屡屡跨越大漠远征,结果国力虚耗,武帝被迫“轮台罪己”。
而他“兵多则退”的方略,也与明成祖时期的阿鲁台差不多。你真要来打我,“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立于不败。
由于蒙古各部与大清关系紧密,因此,噶尔丹此谋实质威胁有限。
此时的噶尔丹,其实已经没有什么机会、实力再追求“混一为尊”的梦想了。
以常理而言,在大清接纳其求和后,过一过安生日子,似乎更靠谱。
不过,正如康熙所言,噶尔丹这种人,“必将觊伺中原,不至陨命不止”,一定会继续干下去!
再次上当,大势已去
远征漠北非常费劲,一般中原王朝对这种情况,都是当作“慢性病”,不作远征。
所以,在康熙等人讨论进攻噶尔丹时,“议当征者,满朝不过三四人”,都反对远征。
康熙力排众议,坚决远征。
同时,为了粉碎噶尔丹“兵多则退”的策略,避免像明成祖征阿鲁台一样多征无功,康熙制定了新的方略。
1、将计就计,将噶尔丹“吸过来”。
噶尔丹一天到晚煽风点火,煽动蒙古各部叛乱。
康熙令收到噶尔丹策反信的沙律假装答应,并约为内应,诱噶尔丹过来。
噶尔丹中计,进入巴颜乌兰。
2、堵其后路,志在必灭。
康熙分兵进攻,自率中路军为大军,另以费扬古率精锐切断噶尔丹退路,志在必灭。
噶尔丹原本以为“中原皇帝不在中国安居逸乐,乃能飞渡无水瀚海乎”,不以为备。
见康熙大军来到,未战先怯,迅速撤退。
结果,在昭莫多,遇到了包抄而来的费扬古。
交战后,噶尔丹的作战一如既往的猛,“锋甚锐,不可败”。
然而,噶尔丹毕竟是中计而来,拖家带口,大量家属、辎重留在后方。
费扬古发现这一弱点,猛击后方家属、辎重。
噶尔丹军虽勇猛,但一则遭遇夹击,二则家属遭到袭击,军心动摇,崩溃。
此战,噶尔丹只率数十骑逃走!
超乎寻常的坚持与超乎寻常的待遇
噶尔丹仍然不死心!
昭莫多之战后,他逃到塔米尔河,又收集散众5000余人,并召开会议,表示要抄掠清军,进入哈密。
不过,众人都已经不愿再跟着闹了,“无定议而散”。
别人不去,噶尔丹自己去,他仍然抄掠翁金,结果,由于实力实在太弱了,被地方部队所败。
尽管如此,噶尔丹仍无降意,仍要和康熙搞下去!
而康熙,也给了噶尔丹惊人的“待遇”。
康熙认为“噶尔丹穷凶极恶,不可留于人世”,并决定再次亲征!
噶尔丹都已败落到如此地步了,康熙还要发起“三征”,足见康熙对他的重视!
这种重视,既是噶尔丹的“光荣”,也是他的“催命符”。
由于康熙对噶尔丹赶尽杀绝的态度,各地都与噶尔丹划清界限,不愿收留,更不可能给帮助!
最后,众叛亲离的噶尔丹,一连数日“饮食俱废”,病死了。
噶尔丹死,其手下“尽降”。
噶尔丹是一个有大志之人,为此,他历经挫折,仍不放弃。
他的政治、军事才能都是非常突出的,他的战略原本也是稳当、务实的。
换一个对手,噶尔丹或许真的能“混一为尊”。
然而,他遇到了康熙。
政治上,康熙抓住噶尔丹的软肋,迅速分化了噶尔丹,使其丧失苦心经营的后方,迅速陷入被动。
军事上,由于康熙的谋略,每次决战,在哪里打,什么时候打,打多大,都由康熙牢牢把握,噶尔丹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却始终处于被动,表现虽优于清军,但仍然一败涂地。
以此来看,噶尔丹确实有大志雄才,但比起康熙,他确实略逊一筹。
输给康熙,噶尔丹不冤。
▎✗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噶尔丹怎么这么了不得,他到底是哪里触怒了康熙,怎么能让康熙三次去御驾亲征呢?
勾结沙俄,对抗清朝
按照老规矩,先说说噶尔丹是什么人。噶尔丹是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而准噶尔部是卫拉特蒙古人的一支,而这个卫拉特蒙古人,其实就是明朝时制造了土木堡之变,俘虏了明英宗的瓦刺部。
噶尔丹从小被送到日喀则,师从第四世班禅喇嘛。后来四世班禅喇嘛去世,他又到拉萨拜五世达赖喇嘛为师。24岁时,准噶尔部发生内乱,噶尔丹返回将其平定,并正式成为准噶尔部大汗。
(噶尔丹)
噶尔丹成为大汗之后,就开始向外扩张,先后与哈萨克汗国和喀尔喀蒙古发生战争。而且噶尔丹还敏锐地发现了此时沙俄在中亚和北亚的扩张意图,与沙俄结盟。公元1687年,在与喀尔喀部土谢图汗的战争期间,噶尔丹得到了沙俄大批军火援助,同时沙俄在噶尔丹出兵时也从贝加尔湖方向出兵,夹击喀尔喀部,帮助噶尔丹取得大胜,占领了喀尔喀蒙古的大部。
(鼎盛时期的准噶尔汗国也异常强悍)
而清朝此时也发现了沙俄在亚洲的扩张意图,并已经在雅克萨等地与沙俄发生直接战争,因此准噶尔和沙俄这两大强敌结盟的意图引起了清朝的高度警惕。1689年,清朝军队在雅克萨击败沙俄。同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沙俄随后不再公开支持噶尔丹,噶尔丹扩张的势头受到打击。
要求与康熙平起平坐
在失去沙俄援助一年之后,噶尔丹再遭打击。公元1690年,噶尔丹驻地科布多发生大旱,噶尔丹无奈亲率大军东征抢粮。但就在此时,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发动兵变,占领了噶尔丹的本部。噶尔丹一看后路被断,索性破罐破摔,竟然去进军已被清朝视为嫡系的蒙八旗所驻守的漠南蒙古。当年7月,噶尔丹大军逼近距北京只有300多公里的乌兰布通,直接威胁到了清王室的安全。
而且噶尔丹还拒绝的清廷的提和,并通过使臣对康熙说:
“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
这个表态可以说是犯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大忌。中国古代要维护大一统王朝的正统性,讲究的就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而噶尔丹竟然公开要让清朝皇帝承认他和自己是平等的,这无论如何是康熙不能接受的。因此康熙决定御驾亲征,讨伐噶尔丹。虽然因疟疾,康熙在起兵不久后返回,但清军还是在9月击败噶尔丹,噶尔丹率百人逃回科布多。
(康熙亲征噶尔丹)
但6年之后,噶尔丹再次进军喀尔喀,早已对其有了警惕的康熙再次亲征并再次将其大败。次年,康熙第三次亲征,将噶尔丹包围在科布多附近。最终噶尔丹服毒自尽。康熙得报后要求将其骸骨照吴三桂例粉骨扬灰,将其骸骨“置京城外,悬挂示众”。噶尔丹这一代枭雄,最终落得了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噶尔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噶尔丹是准噶尔首领巴图尔的第六子,性情豪放不羁,是一匹实力派的草原野马。不仅具有军事才能,还具有煽动人心的手段,虽然他有过潜心研究佛法,但此人没有菩萨心肠,具有挑战性的欲望,内心只有权利和欲望。康熙皇帝之所以如此重视噶尔丹,御驾亲征准噶尔,是因为噶尔丹对清朝生死存亡的影响是一个致命的威胁。
在人们看来,噶尔丹并不是一般的“人”,也是他传奇的一生。据说噶尔丹是一个转世的活佛,噶尔丹早在他母亲肚子里还没呱呱落地,高僧温萨活佛说会投胎到他母亲腹中。因此噶尔丹一出生就是认定活佛的身份,噶尔丹在青少年时就开始前往西藏镀金,在西藏虚心拜四世班禅为师和五世达赖当老师,噶尔丹还是他们的得意弟子,在十年期间潜心研究佛法,不但饱受佛学熏陶,在“修行”的路上同时还苦练佛教武功。
所以这个“半人半神”的噶尔丹的特殊身份让许多人都很忌惮,他最初的身份是活佛四世。但当他跨上军事生涯成为噶尔首领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积极对外扩张,力图重新统一蒙古各部。
而康熙六十一年的帝王生涯中,经过无数的战乱,康熙皇帝都是坐镇运筹帷幄。唯独噶尔丹这个强敌让康熙三次亲征,这个“半人半神”的噶尔丹对于康熙来说,他是强大而又危险的敌人,也是康熙一生中最强大的对手,并且还对大清王朝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就成了康熙心头的一块心病。
噶尔丹本是修行之人,为何踏上军事生涯呢?
噶尔丹在西藏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和五世达赖门下修行,潜心研究佛法。并且认定了他就是三世活佛转世,而且在西藏长达十年的潜心研究佛学。在这期间,噶尔丹与五世达赖、四世班禅额尔德尼建立友好关系,在藏传佛教中树立了影响力和地位。
噶尔丹看似修行之路很顺利,但还发生了意外,使他辞去活佛身份,跨上战马开启传奇的一生。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尔丹的哥哥僧格因内乱被杀,僧格的旧部都背叛离去,这时的准噶尔处于崩溃边缘,无人敢担任首领,导致准噶尔群龙无首,在西藏潜心研究佛法的噶尔丹在贵族上层推举下成为首领,就这样,24岁的他跨上战马成为草原上的豪迈不羁的一只“雄鹰”。
此时的噶尔丹利用“活佛”身份,借助他在藏传佛教众中影响力和实力,他亲自率领仅仅二十个护卫就击败了内乱的万骑兵,马上稳定了局面,这支部队降归了他部落,而且又将准噶尔重新一统。就这样,噶尔丹成为准噶尔的首领,噶尔丹也正式跨上他的军事生涯。
在古代,农耕政权和游牧部落的一直都存在战争,当时的游牧部落不是很团结,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所以对于农耕政权也起不了多大影响。但是噶尔丹出现后,打破了这种状态。他先是借助西藏五世达赖的支持,打败了卫拉特盟主,统一了漠西蒙古诸部,建立起了“准噶尔汗国”,并且把一支松散的卫拉特联盟变成一个强实力的“国家”。
噶尔丹“活佛”的影响力,是康熙一生中遇到最强悍的对手
借助西藏五世达赖的支持,建立起了强实力的“国家”,又开始出兵收服叶尔羌汗国,统一了新疆。之后,噶尔丹实力太强,他不但利用自己藏传佛教中的影响力,还多次派兵和清朝争夺漠北漠南。蒙古诸部中的漠北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大活佛,被噶尔丹不断削弱其影响力,不断打击和批评,并且挑唆漠北蒙古两大部落使他们产生矛盾。噶尔丹还暗中支持札萨克图汗部落这方,引发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之间的战争,因此导致了漠北蒙古的分裂。
噶尔丹不但会煽动,还残酷压迫其他部落归他一统,使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所以他是康熙一生之中最为强悍的对手,他的出现更是震惊了大清王朝。随后噶尔丹又率兵攻打土谢图汗,可以说这时已经控制大半个中国了,进而降服了整个漠北蒙古。
而噶尔丹凭借他的“活佛”身份,在控制领土和影响力之下又建立一个达到当时的半个中国的范围。此时的噶尔丹不但扩大他控制的范围,还可以与康熙分庭抗争的局面了。而且有不少信仰佛教的清朝士兵官员对他有敬畏之心。噶尔丹的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清军一些士兵就这样被他所收服。所以康熙要以“天子”的身份威震噶尔丹,才能平衡士兵心中对他的畏惧之心,所以康熙亲征准噶尔部与噶尔丹决战。
清军入关后,沙皇俄国几次矛头转向着大清朝,康熙不得不带兵击退沙皇俄国。还在签署协议对沙皇俄国做了很大的让步,但是沙皇俄国仍全力支持噶尔丹,不仅给噶尔丹大量粮草等物资,而且还给噶尔丹军队配先进装备,这让噶尔丹在蒙古诸部更具有强大的实力了,同时也对大清王朝带来了巨大威胁。
与噶尔丹第一次决战,以全军覆没收场
噶尔丹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他领导的准噶尔汗国有着强烈的占领欲望,想一统的蒙古王朝,实现他心中的抱负。他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是因为得到了沙俄的支持,这样一来,噶尔丹就更有挑战欲望了,他开始企图对抗大清王朝。
噶尔丹的强大实力,一时无人能攻,派去的清军与他交战,都是全军覆没来收场。所以这时更是对大清王朝构成生死存亡的威胁,康熙决定亲自出征决战,此时的康熙已经是没有退路了,噶尔丹这个对手的存在不得不让康熙高度重视。
在乌尔会河之战,两军正式第一次较量。大清开始率兵出战,由清朝大将阿尔尼率两万清军首次与噶尔丹交锋,噶尔丹的两万精锐骑兵战斗力太强悍,再加上沙皇俄国给他大量的扶持,配有先进大炮武器,噶尔丹在资源上占了优势,结果清朝的阿尔尼率领的部队全军覆没,准噶尔的骑兵大获全胜。
就这样,噶尔丹一路直冲,他的兵峰离北京仅仅只有不到一千公里,骑兵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到达的路程。这时对康熙来说没有退路可言了,面对一场输不起也不能输的战争,康熙只有亲自率兵出征击退噶尔丹,才了自己一生的心愿。
康熙亲自出征,彻底击败噶尔丹
噶尔丹挥军漠北,征服喀尔喀蒙古后,他的兵峰就在乌兰布通,距离北京只有700百里。震惊了大清,康熙调集五万军队,带重型火炮兵分两路,一路是由抚远大将军福全和康熙的哥哥裕亲率三万大军,在康熙的调配指挥下,另一路两万大军由大将军安北和恭亲王常宁统领,安北大军和福全大军本来想向噶尔丹大军进行夹击的,但善战的噶尔丹使用缓兵之计,导致双方在双方激战一直持续到傍晚。
而在双方对抗激烈时,康熙在行军途中得了风寒,所以只能暂时回朝养病。所有的重任交给福全为主帅指挥交战,而乌兰布通之战双方损失惨重,清军误中对方的缓兵之计,噶尔丹率残部逃走,福全也因此受罚,康熙的大国舅佟国纲中枪身亡,清军以惨胜告终。
此后,康熙多次要求噶尔丹协商签订盟约被拒后,康熙再次发兵御驾亲征出兵,这下来个先发制人,兵分三路大军的战术主动出击,这时的噶尔丹已经措手不及,受到内外威胁,他自己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起兵内乱,处处给他制造麻烦,还占领了他的伊犁核心地区,导致噶尔丹的实力大损,康熙率领大军直面出击,噶尔丹面对康熙大军已是土崩瓦解,清军这次是大获全胜,噶尔丹只率数十败兵狼狈逃去。
噶尔丹东征失败拒不投降,噶尔丹的主力已经尽歼,使其到处逃窜。康熙再次带兵亲征败兵而逃的噶尔丹。这时的噶尔丹处于山穷水尽的地步,众叛亲离,不战自溃,噶尔丹服毒一命呜呼,就这样一位志向远大的草原枭雄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康熙得知噶尔丹死的消息,激动不已感激上天。他一生之中最强大的对手被消灭了,除去他的心头大患,更是为大清王朝解决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结语
“半人半神”的噶尔丹失败原因是内乱,主要他的残酷压迫尽失民心,各个部落众人不满,对他众叛亲离,最终兵败身亡。不过,仍不失为一位志向远大的草原枭雄。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噶尔丹也许就是一位“活佛”高僧。当然,康熙击败噶尔丹,不但解决了他的心头大患,还为大清王朝清除掉一个巨大的威胁。
—END—
(图片来源网络)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男人真的很想要生小孩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