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沣为什么会同意“溥仪退位”?
▎⇍载沣为什么会同意“溥仪退位”?
同意清帝退位的是隆裕太后,不是载沣。
1911年11月1日,袁世凯挤掉载沣,出任内阁总理大臣。从这一天起,载沣就已经退出了朝廷中枢,沦为闲人一个。溥仪该不该退位,他没有发言权。
至于说隆裕为什么同意退位。很简单,人心没有了,兵权也没有了,北洋军将领已然发动逼宫,逼其退位。她若不同意退位,北洋军真的会宰了她!
一、人心尽失
所谓“人心”,既指民心,也指“官心”。
满清采取高压统治,民心早就没有了。官员们由于是“食利者”,所以在太平天国之前仍然还支持满清的统治。
但是太平天国之后,一些汉人官僚开始统兵,这些身上带有军阀色彩的人,思想逐步开始“觉醒”,纷纷要求皇帝分权,不愿意再当皇帝的奴下奴。
当时,僧格林沁战死,八旗战力退化,清政府手里已无效忠且能战的满蒙武装力量。面对咄咄逼人的汉人地方大员,慈禧想到了一种政治平衡策略,这种政治平衡类似于现在甲方和包工头之间的雇佣关系:即朝廷提供财政和法理上的支持,给予汉人地方大员一定的地方权力和部分中央权力,以换取他们对朝廷的效忠。
汉人官僚拿了好处,便不再“闹”。此后的三十年,即太平天国之后的三十年,清朝靠着这种政治平衡,得以苟延残喘。
但是,甲午战争之后,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这种平衡被打破了。汉人地方大员对爱新觉罗氏这个甲方的统治能力和治国水平产生了怀疑,同时他们也已经不满足于继续当包工头角色,也想当甲方。
于是,满汉究竟谁掌权的矛盾产生了。
面对这种矛盾,慈禧再次以退为进,对东南互保,不进京勤王的督抚都不予追究,并且慈禧还同意袁世凯等人提议,兴办新政,大有分权给汉人官僚,搞君主立宪之势。凭借此举,慈禧和汉人地方大员又保持了微妙的平衡关系。
然而,慈禧死后,载沣上台,由于他的种种白痴操作,慈禧晚年精心打造的平衡体系再次被打破。
载沣上台后,先罢免了袁世凯,然后让他的兄弟载涛、载洵分别控制陆海军,企图剥夺汉人的军权;紧接着,载沣对立宪派开国会一事拖拖拉拉,狠狠的刺伤了对满清朝廷还有一丝希望之心的立宪派官僚;最后,载沣搞出了一个皇族内阁,让满族大臣操控了内阁所有的重要部门。此愚蠢操作,让全天下的汉人官僚,包括最保守的官僚,也开始对满清失望透顶。
对此,张之洞病重时曾劝载沣:“以一人之见而反舆情,舆情不属,必激变。”
然而,张之洞没想到载沣会那么愚蠢,居然说什么:“怕什么,有兵在!”
听到载沣说的这话,一辈子忠于清廷的张之洞“不意闻此亡国之言”。
在他看来,满清是没得救了。
张之洞死后,维系满汉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被压垮。面对不想分权,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载沣,汉人军阀、汉人官僚,决心跟他掀桌子。
于是,便有了武昌起义一声响,汉地十八省纷纷独立的辛亥革命。
令人感到讽刺无比的是,当满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时,全国的八旗子弟,虽然明知道自己的“铁杆庄稼”就要不保,却鲜有参战护国者。试问,就连八旗这样的“食利者”也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这样的朝廷,人心丢到了何种地步?隆裕太后又有什么脸面死挺着不退位?
二、兵权丧失
甲午之战后,清朝从中吸取一些教训,尝试重新练兵,希望再次培养出一只朝廷可以依靠的武装力量。
1899年,这支武装组建成功,这便是清末武卫五军。(也叫北洋五军)
所谓武卫军,即聂士诚的武毅军,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宋庆的毅军,董福祥的甘军,荣禄的武卫中军。在这五军中,袁世凯、聂士诚、宋庆是淮军的代表,董福祥是左宗棠的代表,荣禄是满人的代表。
按照慈禧的如意算盘,武卫军如此安排,可以以满制汉,以汉制汉,依然让汉人统兵大员无法一家独大。
但是,由于慈禧作死导致1900年的庚子之变,她精心安排的军队制衡体系又崩塌了。
庚子之变后,荣禄的武卫中军被全歼,聂士诚战死,其所统领的武毅军被收编,董福祥因为杀洋人过甚,其所统领的甘军被洋人强制要求解散。清廷能仰仗的武装力量只剩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和宋庆的毅军。
于是这样一来,慈禧设想的以满制汉、互相制衡的权术,完全被破坏了。
1905年,慈禧靠着权谋升迁之术对袁世凯明升暗降,剥夺了他部分兵权。
但是慈禧明白,袁世凯已经做大了,她想要完全剥夺袁的兵权,已是不可能了。
1908年11月,慈禧太后和光绪接连咽气。这位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很会玩弄权术的老太太没有了。维持清朝的重点,全部压在了当时只有25岁的载沣身上。
载沣上台后,立马就表现出了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毫无政治素养的一面。他以为自己搞倒了袁世凯,把自己一帮载字辈的兄弟塞进北洋军当统领,他就能掌握兵权了。
然则,这非常可笑。先不说载沣撤掉袁世凯,激化了满汉矛盾,就说载涛、载洵这些皇亲国戚们,本身也不是领兵打仗的料。北洋军的众将士怎么可能服气?如此扯蛋的“有兵在”,大清岂能不完?
后来的阳夏之战即证明,载沣手里一点兵权也没有。既无兵权,隆裕太后又有何脸面不退位呢?
三、北洋逼宫
1912年1月25日,大清前敌统帅、湖广总督兼第一军军统段祺瑞突然从前线发了一封电报给北京朝廷。在电文中,段祺瑞公开指责朝廷中的强硬派王公,尤其是载泽和恭亲王溥伟。
“以现在人民趋向,何待再卜。不禁涕泣之久。迩来各将领不时来言,人民进步,非共和不可。······已与各路将领熟商,始则责以大义,令其镇静,而竟刺刺不休,退有后言。昨闻恭王、泽公阻挠共和,多愤愤不平,要求代奏。各路将领亦来领衔。压制则立即暴动,敷衍亦必全溃。”
段祺瑞的这封电报,意思很明确:北洋军各路将领、士兵要求共和。如果朝廷压制北洋军的诉求,那么北洋各路将领就要暴动;要是朝廷敷衍塞责,不具体落实,那么北洋军就会全线溃散,任由革命党北上。
一天后,段祺瑞在袁世凯的授意下,联名北洋军40多位主要统兵将领再次致电清廷,宣布拥护共和、并“劝说”清帝尽早退位,“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
注意了,此时的段祺瑞,是清朝派往南方镇压起义军的清朝北洋军前敌统帅。他这个节骨眼上联名属下发电,劝皇上退位,这意思太明确了:我既然能镇压革命党,也可以调转枪口逼你就范,别不识时务!
PS:段祺瑞的这份逼宫电报,除了冯国璋没签字以外(冯国璋刚得了爵位封赏,并且他还是禁卫军统领,不好意思签字),其余的北洋将领都签了字,其中名字列第三位的就是辫子军统帅张勋,列第二位的是毅军统帅姜桂题。
隆裕太后见到电报后,心理彻底凉了。她知道八旗子弟早就被长期执政的优越环境给腐化掉了,早已没有祖宗的英气和智慧,王公贵族们除了吃喝玩乐,没有几个懂政治懂军事,更没有几个能够上前线为自己卖命。此时的她,心里很清楚——大清国完了,剩下的只是一个程序。
不过,她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她下令停止朝会,第二天再议。
段祺瑞一看朝廷还在磨蹭,当即怒了,决定向清廷发动更有冲击力的进攻。
1912年2月5日,段祺瑞联合王占元、何丰林、李纯、王金铸、鲍贵卿、李厚基、马继增、周符麟九位前线北洋将领,联名给大清内阁发了第三封逼宫电报。在电报中,段祺瑞直接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瑞等不忍宇内有败类也,岂敢坐视乘舆之危而不救?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祖宗神明,实式鉴之。挥泪登车,昧死上达。请代奏。
段祺瑞的这封电报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胁,清廷如果在磨磨蹭蹭,不愿下台,那段大帅只好带兵进京,和这帮王爷们好好比划比划了。
1912年2月10日,段祺瑞为了表示决心,把自己的司令部从口迁到保定,作出进军北京的姿态。紫禁城已在段大帅的炮口之下!
隆裕一看大势已去,也只能宣布退位了。
▎♀载沣为什么会同意“溥仪退位”?
实际上,溥仪究竟退不退位,当时已经不是载沣说了算了,决定权已经转移到了隆裕太后的手上。
1908年,慈禧眼看着已经奄奄一息,却仍然舍不得手里的权势,当然,她为了自己死后绝对不会受到光绪皇帝报复,已经开始不知后手了,一是让人毒死光绪皇帝,不给光绪皇帝任何报复自己的机会;二是任命听话的载沣作为摄政王,然后又选择载沣的儿子溥仪作为皇帝的继承人。
慈禧这两手一出,所谓的“帝党”可以说是几乎灰飞烟灭。
所以,慈禧一死,载沣便很顺利地从慈禧的手上接过了权杖,掌控了清朝的权柄,成为了清政府的话事人。
此时的清朝虽然已经风雨飘摇,可是,掌控权柄的载沣仍然能够集权于一身,清政府任何一个政治决策的最终决定权也在他手上,不论是罢免铁良还是袁世凯这几个军中的实权人物,也只是载沣的一句话。
如果溥仪是这时候被逼着退位的话,能够做决定的必然是载沣,但此时仍然心怀抱负的载沣却未必会同意。
载沣的政治野心是继续维持清政府的统治,甚至是巩固和加强清政府的统治,这也是他对铁良、袁世凯下手,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让人建立和训练禁卫军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清朝想要继续走下去,只能靠军权!
载沣的掌权到了1911年的时候,却突然出现了转机,发生了一件让载沣始料未及的事——武昌起义。
更重要的是,载沣没有想到原本在他看来只是一件小事的武昌起义,清军竟然在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连连在起义军手上吃亏,进而让武昌起义拉开了清政府垮台的序幕。
当时,载沣为了镇压起义,派了军中的“宿将”荫昌率军南下,不过荫昌却因为在军中的威望不足,再加上荫昌的指挥能力确实有限,竟导致清军一再败退,一时之间,清政府人人自危。
于是,开始有人出面建议载沣起复袁世凯,只有袁世凯才能指挥得了北洋军,也只有袁世凯才能率领清军镇压起义军,载沣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声小小的枪响竟然演变成了“非袁不可”的局面。
当然,载沣最后还是妥协了,为了清朝的统治,他不得不向袁世凯低头,不仅将军权交给了袁世凯,还让袁世凯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从而让袁手握军政大权。
袁世凯是出山了,可是,清政府镇压不了起义,反被起义军打得节节败退,这事却没有过去,总得有个人负责不是?
这个责任到底应该由谁承担?答案实际上已经很明显,所有的决定皆出于摄政王,出事了自然得让摄政王来负责。
载沣倒也干脆,自知这个责任推不了,所以很干脆地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1911年10月30日,载沣用小皇帝溥仪的名义下了一道“罪己诏”,说自己“用人无方,施治无术”,从而导致“区夏沸腾,人心动摇,九庙神灵,不安歆飨,无限蒸庶,涂炭可虞”。
这当然不是6岁的溥仪在罪己,而是载沣在罪己。
但是,载沣罪己了,便能挽回局面吗?显然不能,所以,他在颁布罪己诏的同时,又取消了皇族内阁,罢免了好几个“载字辈”的皇族的官职,试图以此让人看到清政府和他自己的诚意。
只是,这仍然不够。
袁世凯出山后,打着索取更多政治权力和利益的主意,和起义军一边打一边谈,所以,袁世凯出山后虽然局势有所改善,但是在袁的刻意为之之下,局势还是势同水火。
所以,载沣还得继续付出代价,他最后的代价是彻底交出权力。
1911年12月6日,载沣向隆裕太后请辞摄政王一职,隆裕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看着局势越来越乱,心里自然也很着急,看到载沣竟然解决不了这件事,自然也将责任推到了载沣的头上,所以她一看到载沣辞职,便想也不想地同意了。
实际上,隆裕和载沣的矛盾早已有之,也有和载沣争权的想法,所以在载沣正式辞职以前,已经被隆裕给慢慢架空了。
隆裕在12月6日这天收回了监国摄政王的印章之后,还发了一道懿旨,批评载沣“以一人措施失当,而令全国生灵横罹惨祸”。
载沣一走,清朝的话语权便落到了隆裕的手上。
可是,隆裕的能力能够比得上载沣吗?显然不能,她虽然有心效仿自己的姑姑慈禧太后,可是她的能力和手腕却撑不起她的野心,更加撑不起清朝的破败局面。
袁世凯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手里的权力,也在一步一步地对隆裕进行反制,最后更是吓唬隆裕太后说起义军势大,清军已经难是对手,不如趁着现在手里还有点实力,和他们商量商量讨点好处。
隆裕一听连袁世凯也镇压不了起义军,顿时慌了,只能脸色苍白地答应了袁世凯的提议,也就是让溥仪逊位。
所以,在溥仪退位一事上,拥有决定权的人是隆裕太后,不是载沣,当时的载沣也已经不是监国摄政王了,自然轮不到他来决定是否同意让溥仪退位。
溥仪退位的时候,载沣也只能躲在醇亲王府中唉声叹气,时势如此,他又能如之奈何?
▎◀载沣为什么会同意“溥仪退位”?
宣统退位诏书不是以载沣的名义发布的,他不愿意背这个锅,提前“弃权”了。我来简单聊聊。
武昌起义爆发后,载沣立即惊慌失措的调兵遣将。先是派遣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北洋军赴武昌。此时,北洋六镇的新军,其中除第一镇由满洲贵族控制外,其余五镇全在袁世凯的掌握之中,这种情况即便在袁世凯被罢黜回籍后也没有改变,北洋军仍然效忠于袁世凯。这样,陆军大臣荫昌纵有三头六臂,也指挥不动这支只知有袁宫保而不知有大清朝的北洋军。
荫昌指挥不灵,载沣束手无策。这时,列强为维护在华利益,纷纷以目前局势“非袁不可收拾”为由,压迫清政府起用被罢黜的袁世凯。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奕劻等人亦竭力为袁世凯张目。载沣在内外交困中,不得不同意起用袁世凯。
武昌起义后的第五天(10月14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令他统率北洋军南下镇压革命。袁世凯以本来就不存在的“脚疾”未痊为借口拒绝出山。其时,革命烈火迅速蔓延,湖南、陕西、江西等省相继起义宣布独立。载沣不得不对袁世凯做新的让步,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并享有节制湖北水陆各军的全权。袁世凯对载沣的再次让步仍不满意,进而向清政府提出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授予其军事全权、保证军饷充足供应等条件。袁世凯的这些条件,无异于要清政府把军政大权全部交给他,载沣自然不肯接受袁世凯的全部条件。
正在载沣与袁世凯讨价还价之际,由武昌起义点燃的革命烈火已成燎原之势,起义的省份越来越多,近乎半壁江山已挣脱了清王朝的控制。这时,在北京的资政院中的立宪派,一片立即召开国会、取消皇族内阁的鼓呼之声。驻直隶滦州的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在袁世凯的指使下,联合其他将领,电奏清廷,要求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否则将诉诸于武力。这近在京畿的“兵谏”,使载沣丧魂失魄,除了向袁世凯彻底缴械投降而外,载沣已走投无路。
上图皇族内阁合影
九月十一日(11月1日),清政府下令解散了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命其组织完全内阁。这样,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实际被袁世凯所掌握。袁世凯在控制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后,一方面对南方的革命党人又打又拉,诱迫革命党人向他交权,另一方面则采取种种手段向孤儿寡母逼宫,诱迫清帝退位。
载沣对清帝退位与否本无定见,这一方面缘于他庸懒自乐的人生观,同时载沣也实在拿不出什么办法来使清王朝起死回生。在清帝退位问题上载沣只坚持一条——自己决不下清帝退位诏书。当隆裕在内外胁迫下,逐渐倾向清帝逊位时,决不下退位诏书的摄政王只有辞职。十月十六日(12月6日)载沣“奏皇太后,缴监国摄政王章,退归藩邸”。载沣的退隐,为袁世凯扫清了障碍。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以皇太后隆裕的名义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载沣为什么会同意“溥仪退位”?
一般认为清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但武昌起义实际上只是一个城市的起义,相对于一个拥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来说,一个城市的起义也不至于会让这个大帝国分崩离析,实际上是武昌起义所引发的一连串效应:十八省独立、南北议和等事件才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载沣作为摄政王,当朝皇帝溥仪的父亲,在当时的情况下实际上是不得不退位,才最终同意了“清帝退位”的决议。
清朝当时民心尽失
看中国历史其实都知道,一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会在300年左右的时间灭亡,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历史定律,一直都没有打破,清朝也是如此。
一个王朝往往都是这样,打江山的时候非常艰辛,一旦坐了江山就开始逐步腐化堕落,在一次又一次的腐化堕落中逐渐失去民心,在一次又一次反腐斗争中腐败越来越大,最终一个王朝积重难返,寿终正寝。
因为老百姓一次次的失望,最终变为了反抗清廷的暴动,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都是对清廷的有力打击。在清末的时候,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则是展开了不屈不挠的,义无反顾的多次起义,虽然屡次失败,但也逐步激起了民众反抗清廷的决心。
清廷当时的腐败就不用说了,基本上无官不贪,百姓也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再加上清廷在一次又一次的外战中屡战屡败,一次次的丧权辱国,割地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无数,在当时人的眼里,清廷是迟早要亡的。
在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继位的时候,就有“不用恰,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的民谣,不想却真的一语成谶。
清朝失去了兵权
在太平天国之后,僧格林沁战死,八旗战力退化,清廷手中没有死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而经过了太平天国的战争,一大批汉族大员崛起,令清廷统治者惶惶不安。慈禧的应对策略就是采用一种政治平衡的手段来维持清朝的统治,即在财政和正统上承认汉族地方大员的权力,以换取他们的忠诚。
于是就有了以汉族大员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持续了大约30年。而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战争之后,清廷的威望一落千丈,直接激起了汉族大臣对清廷的强烈不满,政治平衡再次被打破。
为了继续维系清廷的统治,慈禧表示不再追求东南互保,不奉诏书的责任,也接受了袁世凯等人的建议搞起了君主立宪,设立内阁,给汉族大臣更多的权力。
但是慈禧死后,载沣上台当了摄政王,他根本不懂政治也不懂得平衡,只知道一味地维护满清贵族的权力,罢免了袁世凯,搞出了一个皇族内阁,将内阁大权全部交给了满清贵族。这令天下汉人对满清失望透顶,从此就希望满清倒台。
▲清廷皇族内阁,让天下人大失所望
随着维系满汉的最后一根稻草,张之洞的逝世,满清与汉人之间也就没了中介桥梁,此时的摄政王载沣却根本没有看清形势,不知道自己的这点能耐根本控制不了全国的局面,如果没有汉族大员的帮衬,这个江山根本维系不了。
而满清的家底,也就是八旗子弟,这个时候基本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变成了一群成天只知道玩狗逗鸟,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
结果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全国就有十八个省宣布独立,当时独立的省份有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包括上海)、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先后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朝。
清廷一下子就失去了近一半的国土和绝大多数的经济来源,这个时候如果军队还在手上还好,但是呢?军队大多数已经不在清廷手上了。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开始编练新军,当时组建了武卫五军(也叫北洋五军)。这武卫军包括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宋庆的毅军、聂士诚的武毅军、董福祥的甘军、荣禄的武卫中军。其中袁世凯、聂士诚、宋庆是淮军代表,董福祥是左宗棠代表,荣禄则代表满人。
按照慈禧的安排,武卫军可以以满制汉,以汉制汉,即让汉人统兵又无法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慈禧抽了风,对十一国宣战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作死下来,聂士城战死,其统领的部队被收编,董福祥因杀洋人太多其甘军被洋人强制要求解散,荣禄的武卫中军被全歼,清廷能够仰仗的武装力量就只有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和宋庆的毅军了。
当时全国的新军来说一共有19镇(相当于1个师)18协(相当于1个旅),18个省独立后,驻扎在该省的新军也跟着一起独立了,这个时候名义上归于清廷的部队只有总共9个镇和6个协,而清廷名义上还控制的9个镇当中,以“北洋六镇“战力最强,但这六镇兵马只听袁世凯的,没办法,清廷只能让袁世凯出山。
袁世凯叛变
袁世凯一出山就要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便出动了北洋军去武昌镇压革命军,既然当了内阁总理大臣就要做做样子了。但是他的北洋军在占领了汉口和汉阳后就不再进军,留下了武昌,其实他的意思也再明显不过,既要控制住革命,也不能灭了革命,如果灭了革命,他对于清廷来说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接下来就得继续闲赋在家了。
其实对于袁世凯来说,他最看重的是权力,他需要在清廷和革命党之间左右摇摆,讨价还价,以获取更多的权力,并且能够巩固这个权力。
▲好不容易来的机会,袁世凯会轻易放过么?
南方革命党在武昌作战中也看出以当时革命党的实力完全实现推翻清廷也是不现实的,便开始了与袁世凯的谈判,最终当时的革命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给袁世凯提出了“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可以当民国大总统”的承诺。这个承诺其实袁世凯有些震惊,但细想之后他很快就接收了这个“价格”。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价格太高了,是最高权力,是无论他怎么在清廷和革命党之间博弈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价格”,他能不接受么?而且这个价格清廷是不会开出来的,难道清廷会让位给袁世凯?这不可能。
得到了南方革命政府开出的高价,袁世凯便开始卖主了,他不停地在朝廷中散布革命军英勇不屈,我们打的很辛苦之类的言论,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试探清廷的态度。但此时的清廷又能是什么态度呢?北洋六镇在袁世凯手上,自己手上能有多少兵马?剩下的9镇6协,去掉袁世凯绝对控制的五个镇(六镇中有1镇是满人组成不会背叛清廷),也只有4镇6协,而且这4镇6协分散在全国各地,远的还有在新疆甘肃的,即便集中起来也敌不过袁世凯的五镇兵马。
兵变
袁世凯为了逼清帝退位,便一直演戏,一直在表达前线将士之奋战,也在一直说外国君主被革命赶下台后的凄惨,直逼得隆裕太后当朝哭了起来。
1912年1月25日,清军的前敌统帅段祺瑞突然发了一封电报给北京的清廷,在电文中段祺瑞公开指责满清皇族,尤其是摄政王载沣和恭亲王溥伟。
段祺瑞是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发了这封电报的,意思也很明确,前线的将士都要求清帝退位,走向共和,如果清廷不同意他们就造反了,要是清廷打马虎眼,只同意不落实,那么北洋军就不跟革命党打了,放他们北上。
在袁世凯的授意下,第二天北洋军40多位主要的统兵大将集体签名要求共和。这份名单上签名的,第一个是段祺瑞,第二个是姜桂题,姜桂题是毅军统帅,当时除了新军外还有一支毅军就是由他统领的。
其实这个意思也很明白了,不退位的话我们就打过来了。
那么按照当时清廷名义上还归属清廷的4镇6协,并且很难凑在北京的这么一点兵力,能对付袁世凯的五镇兵马么?能对战姜桂题的毅军么?能对抗革命军么?一个都对抗不了,而且任何一个都不是对手。
从1月25日开始逼宫,接着又是反复的逼宫,到2月10日段祺瑞干脆把军队开到了保定,做出要进京的态势的时候,隆裕见大势已去,除了退位还能如何呢?
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载沣说了算了,因为军队已经基本全部哗变,手上没兵可以“保卫朝廷”。如果退位,还能体面地退位,还能捞到一些优厚的待遇。一旦被人打到了紫禁城,被人赶下台,到时候可什么都捞不着了,搞不好还会丧命。
所以,除了退位,还能做什么呢?
▎✾载沣为什么会同意“溥仪退位”?
无论隆裕还是载沣在那段时期都已回天乏术,能用的招数早些年就已经用过了,而当时如果皇室再有过激反应,就只能引发更强力的反弹,在军权旁落的情况下,这对皇室非常危险,甚至发生皇室倾覆这类事也不奇怪,与大清同亡?还是让大清消亡,皇室和权贵们苟活,相信挑出利于自己的选择,并不艰难。
退位的前几年,军政方面已经乱得一塌糊涂,究其原因,载沣就是最大的“功臣”,冒着挨骂的风险说一句,载沣比慈禧差远了。
早年,载沣过于偏待满族权贵的政策就引起了汉臣的不满,任人唯亲的载沣还将重要军职授予能力平平的权贵子弟。
军权的脱离也早有苗头,八旗、绿营、海军、陆军全部归载沣掌管,但载沣明白,这时候的他,对军队的控制远远达不到如臂使指的程度,所以演出了一部类似明朝太监监军的戏码,清廷挑选督理官,派往全国各地各种形式部队中,以期达到高度控制军权的目的,各地督抚都是人老成精的家伙,哪能不明白这层道理,不过虽强烈反对,载沣却用实际行动告诉各地督抚,反对无效。
这件事的发生令当时地方与清廷的抵触情绪大增,各方面矛盾都在无形之中暗自积聚。总结就是,集中军权蛋糕,分给近亲权贵。军权政权的控制和集中,虽然会有种种不满,但自古家天下格局下,大抵都是这样,还算情有可原,如果加上自己的权力被分给百无一用的权贵子弟的话,这种愤怒就会更加不可抑制,离心离德。
满族人才不够怎么办呢?载沣着手开办“满贵专修学院”,汉人是进不去的。并且大力提拔、破格提拔、火速提拔满人做官,一时之间,满族少壮派权贵子弟,充斥朝廷、地方,进一步把满汉对立面树立到极致,不但如此,这种行为还有附加效果,这些直接“空降”到地方的权贵,他们也是有亲朋好友的,上下其手、四处安插之下,地方一片大乱,任人唯亲蔓延全国。
满贵子弟督理地方,因为率性妄为,独断专行,无论军、政、财权,都是大肆干预,中饱私囊,引发各地督抚的无数次弹劾。但还是无效。离心离德还要添上“更加”二字。
有压迫自然有反抗,揭竿而起风险过高,哪股力量能抗衡全国呢。但是各部势力却可以自由站队,就这样,清政府把全国大部地区的势力都推到了对立面“革命派”。
载沣既无法有效控局,还喜欢瞎折腾,他成功的勾起了全国各地方对满族皇室的极大愤恨,自大清开国都未曾达到的仇恨新高度被载沣达成,走向共和应该给载沣树立丰碑。
即便是这样,反弹程度也还是不够,载沣又引发保路运动,继而引爆武昌起义,先前发生的满汉裂痕也随即爆发,全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对旧主是一点脸都不给的。
载沣所重用的权贵们是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所以载沣极为聪明的想到了袁世凯,“不用袁世凯指日可亡,如用袁世凯或可不之。”万般无奈中,请袁世凯回援救火,于是,袁世凯抱着干柴来了......就位内阁总理大臣后反手就是一记玄阴指,要求解散皇族内阁,“节略八条”(节略八条是复出前提的)。
大清王朝只剩下孤儿寡母,在袁世凯软磨硬泡、威逼利诱之下,隆裕做出了退位的决定,载沣也知道离心离德之下,大势不可逆转,所以也就听之任之了,宣统退位后,载沣深居简出,没兴趣参与满贵聚会,也是心灰意冷的表现,包括张勋复辟,载沣全程都未参与。
纵观载沣在宣统退位前这三年的表现,可以说他有做能臣的潜质,但却没有摄政的经验和能力,再加上优柔寡断,容易被人左右想法,无异于与袁世凯共同为大清灭亡添了一把干柴,当然,我们不能把所有黑锅都给载沣一个人背,所谓的大势已不可逆是说整个大清,这不是一个人就能扭转的,即便载沣能力超群也无助于改变时局态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