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曾经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曾经的南斯拉夫跩得一塌糊涂,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人均GDP高于前苏联,人民生活水平比前苏联还富裕。
但是,在前苏联看来,南斯拉夫是脑后长有反骨的家伙,让他们欢喜让他们忧愁。
接下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聊一聊南斯拉夫辉煌时的各种情况。
1、从政治和军事来看,南斯拉夫始终和前苏联保持着距离
说起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不得不说一下一个重要的人物铁托,这是南斯拉夫的灵魂。
铁托的经历较为复杂,但骨头很硬,敢于和任何外来强权做斗争。
这就决定了南斯拉夫在后面的对外关系的处理。
铁托生在1892年的克罗地亚,曾经参与过奥匈帝国的战争,后来,曾经去了苏联成了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二战期间,铁托和战友们一起组织了反对法西斯的战争,他们利用游击战,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尽管如此,还是被德国分裂成了两部分傀儡政权:塞尔维亚救国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
看到了南斯拉夫人的英勇,美国给予了一定资金支持,这让铁托等人如虎添翼。
1945年德国战败,南斯拉夫重新统一了。
1946年,南斯拉夫联邦改名为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
这个时候,南斯拉夫几乎按照苏联模式进行了,铁托被选为联邦政府主席、国防部长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但是,之后的南斯拉夫在铁托的带领下,对于斯大林的强势有些抗拒。
在1952年,铁托为南斯拉夫的总书记,1953年,铁托就成为了南斯拉夫的总统,兼武装部长。
铁托为人强硬,坚持“不结盟”,他们不想成为苏联的小弟,也不想南斯拉夫的军事被苏联控制。
因此,在苏联带头建立“华沙条约组织”的时候,铁托拒绝了:南斯拉夫绝不加入“华约”。
没有了南斯拉夫,华约就像少了一块非常重要的拼图。
因为南斯拉夫并不买苏联的面子,保持政治、军事的独立,因此,苏联人认为南斯拉夫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国家”。
对于那个阶段的南斯拉夫,人们常说就是“铁托主义”。
所谓的铁托主义,就是虽然算社会主义国家,但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保持着绝对的独立,经济、外交都有自己的自由主张。
前苏联,一度将坦克开进了捷克的布拉格,以教训不听话的小弟。
但对于南斯拉夫,苏联做不出来如此的举动,因为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真的会和苏联死拼的。
铁托带领着南斯拉夫,不仅和苏联拉开了距离,而且,在很多方面也积极与西方国家合作,并成为世界范围内“不结盟主义”的典型代表。
从这里可以看出,铁托治下的南斯拉夫很有独立风格。
而在苏联人眼中,南斯拉夫就是“脑后长反骨”的社会主义国家。
2、从经济方面看,南斯拉夫最强盛时,人均GDP高于苏联
你可以不喜欢南斯拉夫,但不得不承认南斯拉夫曾经的富裕。
(1)经济
在七十年代,南斯拉夫全国,36%的人拥有汽车,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汽车。
作为当时的重要家用电器“电视”,南斯拉夫每1.8个家庭就拥有一台。
至于冰箱,则是每2.1个家庭拥有一台。
从1947到1978年,整整31年中,南斯拉夫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工业产量增长了14倍,这数据放在现在都是非常出众的。
工业大力发展,农业产品也没落下,也在以每年6.2%的速度在增长。
在大城市里,南斯拉夫主要的自治共和国,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完整的一套家用电器以及小汽车,最突出的就是发达的斯洛文尼亚,经济水平和意大利、奥地利不相上下,而马其顿自治共和国,以及科索沃自治区,相对比较穷。
一切说明,南斯拉夫当时很富,不过,贫富差距也是比较大的。
总之,当时的南斯拉夫,整体经济水平不错,人均GDP最高达到3200美元(1980年的时候),1980年的苏联,人均GDP也仅仅只有2600美元左右。
南斯拉夫当时就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匹黑马,一路潇洒驰骋。
(2)教育和医疗
在铁托掌控南斯拉夫的时期,7岁到15岁的孩子们上学是不要钱的,采取的是8年免费的义务教育,相当于小学五年、初中三年。
八年义务教育后,有中职和高中,接着还有高校。
而成人教育,则是对南斯拉夫教育体制的一种补充。
当时的南斯拉夫非常重视中职学生,因为当时的南斯拉夫的工业高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工程师。
另外,在南斯拉夫,当时看病是不要钱的。
教育和医疗保障的完善,让南斯拉夫的人很有自豪感。
(3)文化输入和输出
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铁托等人也非常注重文化的输入和输出,当时,西方大量影视剧进入了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并没有采取限制措施。
其实,这一块南斯拉夫放得还是太松了,民众被欧美文化深深影响,这也为未来的解体造成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除了文化输入,南斯拉夫也积极地进行南斯拉夫的文化输出,像《桥》、《黑名单上的人》、《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等等影片,输出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对于这些,相信60后、70后,应该会很有深刻的印象。
总而言之,二战之后到1980年间,整整35年时间,南斯拉夫高速发展,经济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人们生活水平相对富裕,文化输出也做得像模像样。
那么,南斯拉夫为何走向了分裂呢?这和南斯拉夫的国内治理关系密切。
3、1945年--1980年间,南斯拉夫的国内关系处理有缺陷
所有漂亮数据的背后,都能找出一些数量不等的瑕疵。
南斯拉夫在鼎盛时期,由铁托掌控,从1945年到1980年间,都属于铁托的时代。
铁托时代,标签非常鲜明,政治军事上较为独立,经济上飞速发展。
但是,铁托时代也掩盖了巨大的国家危机。
铁托在国家治理上,有着强势的风格,也有着明显可见的偏见。
南斯拉夫是个多民族的联邦国家,塞族是最大的民族,但铁托是克罗地亚人,因此,铁托或有意或无意,抑制塞族,如此造成了塞族对铁托的反感。但是,飞速发展的经济,掩盖了这一问题。
1980年5月4日铁托逝世,其后的领导人无法完全掌控南斯拉夫,民族冲突渐渐增多,欧共体趁火打劫,提出愿意接纳“南斯拉夫联邦的成员国” 。于是,南斯拉夫开始走下坡路。
1991年-1992年之间,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北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了新的南联盟。
1999年,南联盟被北约“打着支持科索沃”的理由狂揍,南联盟再次分解,从此后,南斯拉夫彻底没了,只有分裂后的巴尔干六国(还有一个不被塞尔维亚承认独立的科索沃)。
可以这样说,铁托一手制造了南斯拉夫的辉煌,也埋下了南斯拉夫倒下的“雷”,后人没有能力避开这些雷,只能看着南斯拉夫一块一块消散分解。
回到文章开头,曾经的南斯拉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一个很牛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上、军事上保持独立,不依赖苏联,也不惧怕苏联,坚持“不结盟政策”,在世界范围内的存在感非常高。
经济上,在铁托带领下,集中精力搞建设,发展速度非常快,制造了“巴尔干奇迹”。
文化输出上做得不错,但在文化输入上,受到了过多西方欧美国家的影响。
但是,在国内关系的处理上,过于依赖铁托,而且,铁托在民族问题上还存在各种不公平,因此,促进了后面的南斯拉夫的解体。
▎⋆曾经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南斯拉夫在上个世纪曾是巴尔干半岛上一个统一的区域强国,为了生存,南斯拉夫选择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既没有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也没有倒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但是,这个当时红色阵营的第三强国最终却未能摆脱国家分裂的命运,分裂成六个国家,还有一个独立的科索沃未被国际社会承认。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32支参赛国家队当中就有两支是从南斯拉夫分裂出来的国家,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目前塞尔维亚止步16强,而克罗地亚成功晋级4强,这也延续了南斯拉夫历史上曾经创造的辉煌,为巴尔干半岛带来荣光。
那么,曾经强大的南斯拉夫为何会遭受如此厄运,被一分为六呢?今天铭苏先生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巴尔干半岛由于地处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东正教三大宗教文明的交界地带,因此成为各方争夺的猎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俄罗斯帝国,巴尔干地区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给了南斯拉夫人建国的机会。1918年,北部原属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组建了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
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被德国占领,其后铁托领导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德国的侵略。1945年德国战败撤走以后,在铁托的领导下,巴尔干半岛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也走向解体,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塞尔维亚和黑山)五个国家,此时的南斯拉夫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借科索沃危机直接出兵军事干预南联盟,从而使科索沃脱离南联盟的管辖。2006年黑山的独立,标志着南斯拉夫彻底解体。那个曾经有着26万平方公里的南斯拉夫,如今只剩下8.8万平方公里的塞尔维亚,而2008年科索沃又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但是未获得国际普遍承认。
虽然南斯拉夫的分裂解体有着自身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权力纷争,但是欧美国家的分化瓦解功不可没。那么,欧美为何一定要肢解南斯拉夫呢?
二战后,南斯拉夫虽和苏联保持了两年的亲密关系,苏南关系决裂以后,美国为了对抗苏联,一方面成功拉拢土耳其加入北约,另一方面转而支持红色阵营的南斯拉夫,以此来阻止苏联从海上和陆上南下地中海。此时南斯拉夫成为红色阵营中与美国走得最近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苏争霸中美国逐渐占据了主动地位,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苏联对欧美的威胁逐渐减小。此时,美国和欧共体不再需要通过扶持南斯拉夫对抗苏联。此时,强大的南斯拉夫反而会威胁美国在中东及地中海的利益,因此美国转而执行分化瓦解南斯拉夫的政策。
对欧洲来说,南斯拉夫本属于欧洲国家,如果将其吸纳进入欧共体和北约,那么会壮大欧洲的实力。但是,如果直接将南斯拉夫全盘整体吸纳,以南斯拉夫的体量和实力,必然会成为欧共体和北约中的一股较强的势力,拥有较大的话语权,甚至有可能左右欧共体的走向,这对欧共体其他国家来说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将南斯拉夫分化瓦解成多个小国之后再吸收进欧共体,那么将降低这种风险。
于是,从80年代开始,美国和欧共体一道开始对南斯拉夫进行渗透和分化,挑拨南斯拉夫成员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结果导致南斯拉夫内部民族冲突不断。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际,南斯拉夫也走向四分五裂,一分为六。结果南斯拉夫只剩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而欧洲和美国对于从南斯拉夫独立的国家马上予以宣布承认,欧美的分化瓦解政策取得初步成果。
然而,对于南斯拉夫解体后成立的南联盟欧美也不放过。为了使其继续分裂,美国和欧洲国家一方面对南联盟实施经济和军事制裁,另一方面继续对黑山和塞尔维亚进行分化和瓦解。1999年西方国家借科索沃危机爆发之际军事打击南联盟,使科索沃在欧美的保护下脱离南联盟而独立。2006年黑山的独立,标志着南联盟的彻底解体。从此,那个叱咤风云的南斯拉夫国家被压缩成为一个巴尔干半岛的内陆小国。
从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国家纷纷投入欧盟和北约的怀抱,就连南斯拉夫最后的继承者塞尔维亚也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忘记了自己是如何被欧美肢解的。
南斯拉夫这个曾经是红色阵营的三号强国,由于存在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权力纷争,未能融合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缺乏民族认同感,结果在欧美的渗透和分化瓦解下走向四分五裂,南斯拉夫也因此成为一个时代象征。
▎☿曾经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南斯拉夫曾经和中国一样,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阵营,二战后重建的南斯拉夫,虽然只是短短存在了63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却被誉为“社会主义阵营里最富有的国家”,以及有着“巴尔干之虎”的赞誉!
南斯拉夫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一战后的1918年。一战后的战败国奥匈帝国遭解体,奥斯曼也被肢解,一直对巴尔干半岛虎视眈眈的沙俄又被列宁革了命,这些外围强权步入战略蛰伏期,让以“斯拉夫人”为主的巴尔干半岛趁机抓住了机会,在同是“斯拉夫人”的号召下,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北马其顿这6个国家合并成了南斯拉夫王国。
这个时期的南斯拉夫王国合并得比较仓促,“好日子”还没过几年,就在二战中被德国和意大利给占领了,南斯拉夫王国也就此灭亡。
二战结束后,也就是1945年,在著名的共产国际人士铁托的率领下,南斯拉夫共产党战后得以重建,时为南斯拉夫民主联盟,1946年,更名为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1963年,又更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六国组成,可以说是南欧地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土面积有25.6万平方公里。
众所周知,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这里不仅民族、文化极端的多元化,而且由于地缘区位十分的微妙,自古都被周边的强权所觊觎,所以很难孕育出一个强势的本土势力。从这个逻辑上来看,南斯拉夫这个国家的形成,本就属于一个奇迹!但奇迹往往走的是高风险的路线,这也为后来南斯拉夫的解体埋下了伏笔,这都是后话了。
二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变,昔日的欧洲列强的内讧,转变为美苏争霸。巴尔干半岛的地缘因素,又成为了外部列强尤其是美苏争夺的焦点。不过重建后的南斯拉夫,虽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里,但是1948年铁托受不了斯大林的压迫,南斯拉夫直接与苏联断交。但南斯拉夫的国家性质,又不肯向美国示好。所以这个时候的南斯拉,是很硬气的,既不依附北约,也没有归顺华约,走的是“独立不结盟”的独立发展道路。
走上“不结盟运动”的独立发展道路后,南斯拉夫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就发展得跟西欧差不多,工业化的程度很高,经济也很富裕,超过了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被誉为“社会主义阵营里最富有的国家”。20世纪60年代,南斯拉夫已经普及了电视机,几乎每三个人就拥有一辆车,同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中国,尚处于困难时期。
据统计,1990年南斯拉夫解体前,人均GDP方面,斯洛文尼亚约为7600美元,克罗地亚4400美元,马其顿为2400美元,波黑为2500美元,塞尔维亚3600美元。这数据也算是倍有面了。
冷战时期,南斯拉夫为了防备美苏这样的超级大国,常备军基本上都保持在百万以上,“巴尔干之虎”也由此而来。南斯拉夫的军事实力相当雄厚,人口虽只有2000多万,却拥有百万大军,且装备精锐,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妥妥的全球前十、巴尔干半岛小霸王。此外还有将近两百万的预备役,所以人家有资本不鸟苏联,也不惧怕美国。
1980年,领袖人物铁托患病去世后,南斯拉夫随即便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动乱时期,诸如经济恶化、政局动荡、民族冲突等问题愈演愈烈。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世界带来了“核聚变”一般的影响,南斯拉夫内除了塞尔维亚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都在谋求独立建国。
1991年,南斯拉夫第一次解体,整个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终分解为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六国。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不久之后,塞尔维亚和黑山又组成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但好景不长,因为科索沃自治省的独立问题,“南斯拉夫”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的空袭,南斯拉夫再次遭到解体。
1999年,北约为了支持科索沃脱离南斯拉夫联盟独立成国,打着“人道主义和民主”的旗帜,对南联盟进行了长达78天的空袭轰炸。(1999年5月8日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也发生在这个时候)
最后,曾经叱咤一时的南斯拉夫联盟,最后还是妥协了。以四分五裂的局面而告终!
关于南斯拉夫解体的原因,可以说多种多样。南斯拉夫本来就是一个联邦国家组成,地处于地缘政治十分微妙的巴尔干半岛,在多民族、多信仰的基本面上,并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而联盟虽富裕,各地区的发展却又不均衡,导致民族向心力很弱,这是内患问题。此外,美苏的影响与干预,也是南斯拉夫解体的重要外部因素。总的来说,南斯拉夫最后还是败给了内忧外患,这很值得吸取教训!
▎♤曾经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谢谢邀请:
一说到南斯拉夫,我脑子里立即蹦出《桥》和《瓦尔特保卫沙拉热窝》两部电影的名字,还有那首经典的歌曲《啊朋友再见》,以及铁托、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被炸,荷兰海牙法庭审判米咯舍.维奇这些人和事。不知您是否和我有同感。
南斯拉夫是1929年一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的国家,面积26.7万平方公里,人口2350万,首都贝尔格莱德。
1929年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1941年被德国侵略,1945年初,德国撤出南斯拉夫,在铁托的领导下,建立起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解体,分裂为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南联盟于2003年分为塞尔维亚和黑山。
二战胜利后,南斯拉夫在铁托领导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国际上一支重要力量,60年代开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发达的国家,远超苏联,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人人亨有免费的教育和医疗,商品充足,生活安定。但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始终存在,1980年铁托逝世后,这些问题日益突显了出来,最后解体成七个国家,曾经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也不复存在了。
谢谢阅读
▎★曾经风云一时的南斯拉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公元5~6世纪在由匈奴西迁引发的亚欧民族大迁徙过程中斯拉夫人逐渐分化为东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三大分支。东斯拉夫人逐渐繁衍出俄罗斯、白罗斯和乌克兰三大支系;西斯拉夫人逐渐繁衍出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三大支系;而南斯拉夫人则分化出了数量最多的支系: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波斯尼亚人、马其顿人和保加利亚人。1389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科索沃战役中战胜了由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组成的联军,此后南部斯拉夫民族聚居的巴尔干半岛逐渐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
1878年塞尔维亚和黑山在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独立的王国。这时的塞尔维亚比今天的塞尔维亚多出了南部的马其顿地区,但多瑙河以北的伏伊伏丁那在这时还属于奥匈帝国治下的匈牙利。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造访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7月28日奥匈帝国以此为由向塞尔维亚宣战,沙皇俄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分别作为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支持者而卷入战争,自普法战争后一直同德国矛盾尖锐的法国早就和俄国达成了东西夹击德国的协约,于是法国也被卷入战争。此后比利时、英国、意大利、奥斯曼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黑山等国也被卷入这场战争。战争甚至超出了欧洲的范围:美国、中国、日本、泰国等国也都卷入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被后世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阵营战败,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奥匈帝国因国内民族问题而土崩瓦解——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地都成为了独立国家。1918年12月1日独立后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同塞尔维亚合并成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亚历山大亲王继任国王后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王国。在此之前南斯拉夫只是对南部斯拉夫各民族的统称,更多的是一种地理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南斯拉夫王国的诞生是历史上南斯拉夫一词首次被用于国家名称。尽管南斯拉夫以一个统一的国家形象出现在了世人眼前,但仍无法掩盖组成这一国家的各地区之间潜伏的矛盾——事实上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地区一直对塞尔维亚的集权政策甚为不满,担心南斯拉夫最终会变成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1930年代末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计划建立按种族区分的联邦行政区:前者希望马其顿、伏伊伏丁那、黑山与塞尔维亚合并,克罗地亚则想与达尔马提亚和部分伏伊伏丁那合并。至于拥有多数波斯尼亚穆斯林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双方都宣称拥有其主权。1939年8月26日克罗地亚省成立,更拥有独立议会,领土包括今克罗地亚与波黑西北部;而当地的塞尔维亚人则变成了少数民族。
当南斯拉夫王国内部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两大族系纷争不断之时正是纳粹德国开始大举对外扩张之际。这时的南斯拉夫国王是亚历山大国王的幼子彼得二世,由于他过于年幼而无法担任治国理政的重担,所以由亚历山大国王的堂弟保罗亲王为首组成的摄政团实际执掌南斯拉夫政务。保罗亲王因为担心以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势力攻打南斯拉夫,于是在1941年3月25日签署三国公约:答应同轴心国合作。然而此举引发了南斯拉夫国内大规模的示威活动。3月27日18岁的彼得二世在英国的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亲王政权。南斯拉夫的新政府尽管是由英国扶植起来的,事实上也的确执行的是亲英的外交路线,但出于对轴心国入侵的担心并不敢公然表示反对轴心国。虽然如此,轴心国还是在1941年4月6日侵略南斯拉夫并占领其全境。彼得二世与王室家族一同逃亡到英国伦敦。随后轴心国瓜分了南斯拉夫王国的领土:匈牙利与保加利亚占领部分边陲地区;克罗地亚独立国成立;而米兰·内迪奇将军成立的“救国政府”统治着塞尔维亚余下的领土并承认彼得二世为国王。
二战时期以美、英为首的西方盟军一直承认彼得二世为南斯拉夫国王。不过此时实际领导南斯拉夫人民抗击法西斯的并不是伦敦那个以彼得二世为首的南斯拉夫王国流亡政府,而是南斯拉夫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在这一过程中约瑟普·布罗兹·铁托逐渐成为南斯拉夫抵抗运动的领导人。1944年6月16日铁托与王室代表、前克罗地亚省省长伊万·舒巴希奇达成协议将双方政府合并。1945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人民在铁托的带领下赶走了德军后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波黑)、马其顿、黑山6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在1963年南斯拉夫通过的新宪法中将国名改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6个加盟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组成。
南斯拉夫面积合计25.58万平方公里,截止1983年人口达到2285万。尽管南斯拉夫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在对外政策上始终都苏联保持一定距离,坚持在东方阵营和西方阵营之间维持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南斯拉夫得以执行这样的外交政策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相比其他东欧国家而言南斯拉夫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赢得的独立,而对苏联的依赖相对较少;其二南斯拉夫的地缘区位恰好处于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交汇地带,因此南斯拉夫一直坚持在两大阵营之间维持自己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尽管和同一时期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南斯拉夫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但在同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南斯拉夫绝对算得上出类拔萃:西方的文学、电影都被允许传播到南斯拉夫,每年有超过600万游客进入南斯拉夫,直到1976年全国有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相对较大的国家体量、较为发达的经济生活水平、不俗的军事实力以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使南斯拉夫享有”巴尔干之虎“的称谓。
然而在南斯拉夫的发展过程中也潜伏着危机:南斯拉夫的地区贫富分化问题一直非常严重——最发达的斯洛文尼亚与邻国奥地利、意大利经济水平相近,而马其顿、科索沃则是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过大的贫富差距同南斯拉夫内部各族系之间原本存在的矛盾综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剧了各加盟共和国对中央的离心倾向——生活水平最高的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就一直对贝尔格莱德的中央政府从他们手中收取重税支援马其顿、科索沃等地的行为甚为不满。1980年铁托逝世后南共内部一时间缺乏一个足以替代的强势政治人物,各地区的分离势力日渐抬头。随着苏东剧变后北约和欧盟的大举东扩,西方国家已将肢解南斯拉夫提上议事日程,因为他们不愿看到一个过于强大的国家成为巴尔干的区域霸主。1991年-1992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相继宣布独立,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彻底解体,由塞尔维亚和黑山两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2003年2月4日南斯拉夫联盟议会两院分别以多数票表决通过《塞尔维亚和黑山宪章》,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更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简称塞黑)。2006年6月塞尔维亚和黑山国家联盟正式分裂为塞尔维亚、黑山两个国家,至此了南斯拉夫联盟完全解体。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为什么有的铁锅被称为“夺命锅”?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