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刑的时候,台下叫一句“刀下留人”,真的可以救人命吗?
▎Ⓘ古代行刑的时候,台下叫一句“刀下留人”,真的可以救人命吗?
当时,蔡文姬披头散发光着脚丫冲入曹操帐内,恳求曹操饶丈夫一命,曹操却说:“降罪文书已经发出,我也没有办法了!”
虽然,当时正值寒冬,把蔡文姬冻得几近昏厥,但她的思路却非常清晰,在不停地向曹操叩头的同时,对曹操动情地说:
“丞相,您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数不胜数,难道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
曹操望着没穿鞋袜又披头散发的蔡文姬,又听了蔡文姬言辞中无尽的酸楚和哀痛,不禁深受感动,不但赦免了蔡文姬丈夫董祀的死罪,又连忙命人给蔡文姬找来头巾鞋袜穿好。
可以说,蔡文姬拼死救夫这个故事,是我国古代一个典型的“刀下留人”成功的案例。不过,蔡文姬父亲蔡邕的死,却是另一个典型的“刀下留人”失败的案例。
其实,要想实现“刀下留人”的美好愿景,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在分析这一点前,先简要交代一下蔡邕、蔡文姬父女经历的两次“刀下留人”故事。
话说,曹操之所以能够赦免蔡文姬的丈夫董祀死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蔡文姬有一个好父亲,蔡文姬的父亲名叫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而且,最关键的是,曹操非常欣赏蔡邕的才华,因为曹操本人也非常喜欢文学和书法,所以没事的时候就会找蔡邕一起沟通交流,二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不过,蔡邕这个人虽然非常有才,却是个直性子,这才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那是公元192年,当时董卓刚刚被诛杀不久。
一次,蔡邕在跟王允交流的时候,突然提到了董卓,蔡邕本人是非常反感甚至痛恨董卓的,但蔡邕这个人对事不对人,所以在提到董卓之死时,为董卓叹息了一句。
结果就是这句话,惹怒了王允,并且王允还上纲上线,大骂蔡邕思想有问题,说董卓是国家逆贼,你应该跟我们一起痛骂董卓,可你竟然为他叹息,那也就说明你跟他是一伙的。
王允说完,不等蔡邕辩解,就下令把蔡邕抓入大牢之中,并以蔡邕和董卓是同伙为名,打算把蔡邕给杀了。
这个帽子扣得可太大了,不但性命难保,而且自身名节也受损啊!于是蔡邕就想尽各种办法跟王允解释这件事情,但无论蔡邕怎么解释,王允都不听。
没有办法的蔡邕只能以退为进,上书王允说希望将自己的死罪,改为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自己好能够继续写完汉史。
可以说,这时候蔡邕已经彻底服了,并且反复跟王允道过歉了,但王允却一意孤行,坚决要杀了蔡邕。
后来,士大夫们也看不过去了,纷纷向王允求情,说蔡邕是个旷世奇才,特别是对汉朝历史非常了解,就算他有罪,也希望能让他戴罪立功,继续写汉朝的历史,否则将是个巨大的损失。
可王允却说,蔡邕就是个奸邪谄媚的臣子,让这样的人写历史,不但显现不出大汉江山的威武,反而会让我们这些人遭后人诟病,所以还是把蔡邕给杀了,就这样,一代才子无辜遇害了。
然而,在蔡邕临行刑前,王允突然改了主意,打算赦免蔡邕,可手下却回报,人已经被刽子手给杀了,据说王允听后非常后悔,这个就属于“刀下留人”失败的案例。
而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同样非常有才,文学、音乐、书法等样样精通,可是红颜薄命,蔡文姬嫁给一个叫卫仲道的人不久,卫仲道就英年早逝了。
由于蔡文姬没给卫仲道生过孩子,所以在卫仲道死后,蔡文姬就回到了父亲蔡邕的家,可蔡邕后来却被王允给杀了,蔡文姬接下来的境遇可想而知。
公元195年,无依无靠的蔡文姬,被当时匈奴的左贤王给抓走了,此后蔡文姬在匈奴那里生活了12年,还先后生下了2个孩子。
公元207年,已经统一北方的曹操,在与身边人交流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蔡邕,不禁感叹蔡邕的无辜枉死,同时也叹息蔡邕没有留下后人。
也是在这时候,曹操就想起了蔡文姬,于是他派人带着重金到南匈奴那里把蔡文姬给赎回来了,随后又帮蔡文姬找了个好人家嫁了,这一次蔡文姬嫁的人就是屯田都尉董祀。
可后来不知董祀犯了什么罪,被判了死刑,蔡文姬救夫心切,决定去求曹操,或许是想博得曹操的同情,蔡文姬在大冬天是披头散发、光着脚丫去的,随后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曹操之所以免除了董祀的死罪,最主要还是之前跟蔡邕的交情在那里,否则蔡文姬就是想去找曹操,也见不到曹操啊!
而且,据史料记载,当时曹操帐内公卿、名士以及远方来的使者坐满了一屋子,曹操得知蔡文姬求见自己后,自然明白她想干什么,曹操还对在场的众人说:
“蔡邕的女儿就在帐外,我让她进来,让大家见见。”
所以说,曹操能够赦免董祀的死罪,绝不是因为蔡文姬可怜,也不是因为蔡文姬说的那几句赞美曹操的话。
当然了,除此之外,曹操也有事情要求蔡文姬,曹操让手下给蔡文姬戴上头巾、穿好鞋袜后,就问蔡文姬,蔡邕生前存了4000多卷古籍,蔡文姬还能不能记起来。
要说这个蔡文姬确实是一个才女,她回复曹操说,那些古籍都遗失了,不过她能背下来其中400多篇,可以默写下来交给曹操。
曹操听闻大喜,连忙对蔡文姬说,可以派10个书吏到蔡文姬家里帮着抄写,不过这时候蔡文姬却提出了男女有别,说自己亲口传授给他们影响不好,她想自己亲自给曹操写。
而且,为了让曹操同意,蔡文姬还说,无论是用楷书写还是用草书写,都听从曹操的,一定让曹操满意,由于蔡文姬本身就是个书法家,深得父亲蔡邕真传,所以曹操自然也就同意了。
以上,就是蔡邕、蔡文姬父女经历的两次“刀下留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被记录在正史中,所以可信度很高,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刀下留人”并没有那么容易。
其实,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刀下留人”的桥段,比如在犯人即将被砍头时,远处突然疾驰而来一匹快马,马上之人手举圣旨高声喊道:“刀下留人!”随后,犯人就被救了下来。
不过,这种桥段只是影视剧中的一种喧头,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从而让观众感受到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这样的情况很少见,而且所谓的在最后一刻冲出来“刀下留人”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为,负责行刑的刽子手只听现场监斩官的话,当监斩官扔下令签高喊:“午时三刻已到,斩!”,刽子手就会立即动手。
不管接下来台下的人喊什么,只要不是监斩官喊停,刽子手都不会停止行刑,因为在行刑时,犯人的家人和底下的吃瓜群众很可能喊什么的都有,如果都要停止,那就没法行刑了。
再说了,行刑现场周边都有相关人员看管,人们距离刽子手也比较远,底下的人喊话,刽子手也不见得能听清,所以影视剧中的这种桥段,只当消遣娱乐看看就得了,千万别当真。
而且,既然犯人已经被判了死刑,掌权者基本上也不会更改了,毕竟从抓获犯人到宣判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古代讲究的是“秋后问斩”,所以掌权者真想“刀下留人”,有充足的时间改主意,压根就不会等到把犯人押到刑场上的那一刻,才紧急派人去救。
而真正等到把犯人押到刑场上再改主意,往往不是真想改主意,比如我们上文中提到的蔡邕,在蔡邕临行刑前,王允竟然突然改主意了,可他派去的人却回复他:“晚了,已经把蔡邕给杀了”。
其实,我认为王允就是想杀了蔡邕,之所以在蔡邕临行刑前,搞了这么一个“刀下留人”的动作,只不过是想彰显自己的仁德之心,而且王允肯定算好时间了,知道救不回来后才下了赦免的令。
不过,也有一种情况,是统治者故意吓唬人,然后收买人心。比如,在清朝时“刀下留人”的案例就相对多一些,但那些都不是统治者真想杀人,而这种“刀下留人”实际就是统治者的一种手段。
综上所述,我们从蔡邕、蔡文姬父女身上,看到了两个“刀下留人”的案例,一次失败了,蔡邕被杀;另一次成功了,蔡文姬救下了丈夫董祀。
但实际上,最终能不能留住人,关键还是看掌权者的意思,或许曹操一开始就没想杀董祀,只是想借此机会,让蔡文姬欠下他一个天大的人情,帮他默写下古籍,同时也博得了一个好名声。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刀下留人”真的能留住人吗?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学史知今
▎⇇古代行刑的时候,台下叫一句“刀下留人”,真的可以救人命吗?
由于真实史料并未多记载刑场的细节,“刀下留人”的桥段,基本都出现在影视作品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反转,主角是刀底下准备赴死的那位,那他的亲友团会在最后节骨眼大喊一声,将人救下来。
接着还有死敌被押赴刑场,其伙伴也会赶来相救,但一般会持械大闹,被衙差按倒一并获罪。最后就是主角为行刑官,他会给来人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有冤伸冤,大多会体察民情秉公办理,营造出清廉好官的形象。
可以说“刀下留人”就跟比武招亲一样,属于古装剧十分常见的故事线。
那总说戏剧来源生活,古代行刑的时候台下高喊一句留人,是否真能救人一命呢?虽无史料,但可从细微末节处推测一下。
首先是否能救下死刑犯,喊“刀下留人”的时机很关键,斩首讲究时辰,午时三刻就要人头落地。原因一则在于古人信奉鬼神,认为12点45分是一日阳气最盛之时,犯人死后能够不堕轮回,便于顺利投胎,这才有另一句耳熟能详的遗言”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说明此规矩大家都认可。
再来就是午时三刻,不仅现代人吃完午饭正在打瞌睡,古人也感到尤为疲倦,砍头会让痛苦相对没那么激烈,勉强算是人道主义的一种关怀方针,任再恶贯满盈的犯人,死前也可以得到一点体恤。
该时辰数百年未变,所以喊“刀下留人”就得赶在这之前,留有充裕的时间,让执行官有空隙听一阵最后陈情,毕竟等待也是白等,不如再听听是否真有冤情。
如果属实,说不好还会快马加鞭传到宫内,若救人一命,在百姓心中坐实自己好官的形象,也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就算结果照旧是斩首,对执行官来说也不影响官声,顾惜人命,生怕有冤假错案,搁在哪朝都得被同僚竖着大拇指夸赞。
但要已经下令砍头,刽子手闻命挥起大刀,再喊就已经不顶用,毕竟刽子手只听命于执行官,丝毫不会为杂声动摇,已经进入心流状态,手起刀落,麻利的让人头落地才是眼前唯一的事。
执行官也不会阻止,再老道的刽子手砍掉一个活生生的头颅,心底都是紧张的,如果抽冷子出言给惊吓到,大刀的力气来不及收回,把犯人胳膊砍掉一只,那责任就得一起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向来是当官真言。
并且,即使找到时机喊出”刀下留人“,也挺身进入刑场,不代表一定能把人救下来。
最稳妥的就是最后关头,拿到特赦令,顺理成章救人,若只是跪下诉说冤情,那审判阶段就可以尽情伸冤,既然没有免刑,依然判处斩首示众,说明证据不充分,执行官大多会意思着听完,命人叉出去接着行刑。
除非找到新证据,激起在场围观百姓的同情,引起舆论压力,才能得到再次命人入宫确认的特殊待遇。各朝各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直是帝王学习的第一课,当为其喊冤的浪潮高得压不住,执行官也担心强行行刑,会给皇帝带来负面影响。
《还珠格格》虽说是一部古偶爽剧,但皇帝下令将紫薇和小燕子砍头时,好友团的对策却可圈可点,尔康一行人本没想直接飞上去劫囚,示意大杂院的一帮老人小孩,鼓动围观百姓替格格们喊冤,堵住去刑场的路,让执行官看到激起民愤,不得不快马回宫禀报,得知”斩立决“,才破釜沉舟将人劫走。
并且从前文也能看出,古人一般不会直到砍头的节骨眼才大喊”刀下留人“,死刑犯从下狱到审判,需要经历漫长的环节,定罪都要等数月,待秋后天地肃杀之际,才能问斩犯人。
剧内令妃、晴儿自格格们被关押,就一直奔走游说,发现木已成舟,也提前准备太监衣服帮尔康逃狱,让永琪装病趁乱离开,再不是皇后阻挠,就连紫薇和小燕子也溜之大吉,根本不会上刑场。
可见古人罪犯家属,在其下狱的那一刻,就会使尽力气帮其脱罪,三国时期的才女蔡文姬,命运格外多舛,父亲被王允判决斩首,丈夫也被判了砍头,据说蔡文姬就前往曹操处求情,以默写出蔡邕四千册珍贵古籍中的四百卷作为交换,得到曹操的特赦。
聪明的蔡文姬肯定不会等到押赴刑场那一刻,再在台下叫喊“刀下留人”,但凡行刑官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人头瞬间就落地,旁人还挑不出什么不对,毕竟人家也是奉命行事。
尤其世家大族犯事,几乎不会等待官差上门才如梦初醒,如《红楼梦》中有一个镜像甄家,满门下狱之前,就有老仆带着细软投靠贾府,拜托帮忙藏匿财宝。
可见桌子底下,一棵藤上的亲友团为找关系都已经跑细了腿,结果若依然不变,说明皇帝半分都不想留有情面,再喊“刀下留人”也无用。
只有普通百姓因犯凶杀等罪名被判处死刑,才有一线机会引起舆论热议,倒逼执行官回宫确认,说不定能留下性命。此种破例几乎数十年也不会出一次,不然若每次都能成功留人,影视剧也不需要当成一个惊奇转折来大书特书。
常见的操作,就是死刑犯在被押到刑场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知道必死无疑,围观群众也都以瞧热闹的心态来看待,或许会有知己带杯酒来送行,妻儿在场外哭泣送别,等时辰已到,就下令砍头,掐准午时三刻让人头落地。
古代阶级分明,封建洗礼下思维又相对僵硬固化,百姓们几乎都认为朝廷下令要处死的犯人,一定是罪有应得,大快人心占了多数,连唏嘘一阵都少见。
更别提勾起同情为犯人喊冤,万中都没有一例,但若真能发生,执行官肯定不会逆势而为,起码能收押再审,真要证明是个冤案,基本都能写书流传百世。
▎∞古代行刑的时候,台下叫一句“刀下留人”,真的可以救人命吗?
相信大家在古装剧中都看过这样的镜头,刽子手即将行刑的时候,台子下面有人大喊一声刀下留人,一般这个时候剧情便反转了,死刑犯的冤屈都会被洗清,性命自然也就保住了,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在行刑的时候一句刀下留人,真的能够救人命吗?
可以肯定的是,古代行刑的时候,一句刀下留人是可以救人命的,只不过是暂时的,顶多是先来一个缓刑,官员会重新审理一遍案情,如果真的有冤那就伸冤,如果底下喊刀下留人的人拿不出有效的证据,那么之后还是会继续行刑的。
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视人命的,尤其是遇到死刑犯的时候,基本都是层层审核,确认这个人该死的时候才会执行死刑,人命关天,古代重视死亡胜过新生,所以说被判为死刑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可能翻盘的。
相信有人要说了,万一碰到个坏官,就是故意要害这个犯人,喊一声刀下留人有用吗?这个可就没啥用了,因为刽子手可不听刀下留人,他只听监斩官的,只有监斩官说停,刽子手才会放下手中的刀,如果是某个官员故意害人,那么即使当时不杀,重新审理案子,只要这个人不能拿出铁证,也基本没啥用。
其实古代的时候行刑的程序是非常严格的,并且只要不是谋逆之罪,基本不会结案就杀,都会等到秋后问斩,在此期间,只要犯人的家人和朋友拿出什么证据来证明这个人不用死,都会有官员去审理,所以说古代刀下留人的事情是非常少的,几乎没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古代行刑的时候,台下叫一句“刀下留人”,真的可以救人命吗?
古代行刑的时候,没有喊刀下留人的概率!
古代不存在刀下留人的制度,古代要处决的死刑犯,是由县衙审判后,逐级上报,由主管刑法的官员,直接上报到古代的刑部,由刑部在次审核之后,觉得案件没有问题,直接下达处斩犯人的时间,古代这种逐级审核的制度,一旦下达了执行的命令,根本就不存在刀下留人的空间,因为地方官员,按照刑部批准的时间,对犯人进行处决。
在处决犯人的时候,任何级别的官员,也没有刀下留人的权利,就算是高级别的官员,在执行现场,对县一级的监斩官喊出刀下留人,也不具备真实的终止行刑的能力,阻拦执行同样会受到处罚,因为在古代同样也需要刀下留人的手续,这能在法场直接阻拦执行的,那就得是古代的皇帝才有权利。
但是古代的皇帝,普通的案例,也不需要报备给皇帝,皇帝也不会关注普通的案件,这在刑场发出刀下留人的圣旨,这种概率基本就是零,所以也就不存在刀下留人的制度,古代判处死刑的时候,也会收集犯人的证据链,让犯人签字画押,一旦犯人被判处死刑,就是铁案,根本不具备翻案的可能,因为只要逐级上报就可以了,那些主管刑狱的官员,只看表面的证据,看表面没漏洞,也就可以了,没有官员会较真的核查证据。
古代的清官,那是少之又少,造成冤假错案的也有,古代吏治不清的时候,也是贪官污吏横行,还用别的犯人,顶替真正死刑犯的暗箱操作,让真正的死刑犯,逍遥法外,在古代没被押上刑场的犯人,在暗箱操作的情况下,一切都有可能发生,但要是押上刑场,那就不存在刀下留人的可能了,古代有门路的人,花了大把银子,那也能黑的变白的。
古代执行的刽子手,那都可以捞到很多的银子,古代被判处死刑犯人的家属,不想让犯人的人头落地,尸首分家,就得掏出银子,给刽子手,让刽子手在砍犯人头颅的时候,掌握好力道,让犯人头被斩的时候,有一层皮肤连着头,不让人头落到地上,这是古代人的观念,死后留全尸,这古代对犯人执行,也存在着利益输送。
古代高高在上的皇帝,虽然有刀下留人的权利,但皇帝不会关注普通案件,没有圣旨,官员就没有刀下留人的权利,会引起皇帝关注的案件,那都是皇帝御审的案件,皇帝自己下了圣旨要处决的人,那就更没有刀下留人的可能,古代皇帝都认为自己是天子,发出的旨意,没有更改的可能。
在一些影视剧中,出现的片段,犯人被押到刑场,还有出现过古代官员拿着圣旨,赶到刑场喊出刀下留人的口号,这是不现实的,但有个细节也值得注意,那喊刀下留人的官员,手中拿的是圣旨,这个小细节,也能看出来没有皇帝的圣旨,就没有刀下留人的可能, 这就是古代刑法的真实状态。
▎≡古代行刑的时候,台下叫一句“刀下留人”,真的可以救人命吗?
没错,古代尤其是砍头的时候,只要下面有个人喊刀下留人,那么这个人就必然能够留得住,只不过留多长时间是一个问题。
第1点,电视剧当中的这句台词是真的。
我们在电视剧当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镜头,一个坏人贪污也好,腐败也好,还是穷凶极恶也好,坏事做绝也罢,甚至路过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奶奶在旁边休息,还得过去踹一脚。
遇到这样的人渣,当地的朝廷经过一系列的会议决定把这个人判处死刑,紧随其后一个刽子手给刀上喷上一口酒,然后把这个最大恶极的人一刀砍掉。
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正常的电视剧情的走向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被砍掉的那个人是剧中的主要反派或者是剧中的主要角色,再或者是一个正面人物被别人冤枉的。
那紧随其后就会有人喊刀下留人,再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手续告诉大家,其实这个人是被冤枉的,我已经拿到了皇帝的圣旨,现在我们抓紧时间要把它放掉。
那么这个刀下留人喊出去之后,真的会把它放掉吗?答案是真的,就算是不会放掉,也会压到牢里面后审。
如果我们说得再直白一些,那就是只要把刀举起来,准备杀掉犯人的时候,有人喊到刀下留人,那么这个刀下留人,怎么着也能够支撑一炷香的时间。
这一炷香的时间里面能够发生的变故实在太多了,如果再能够拿出足够多的证据来的话,那么这个犯人极有可能重新被押回监狱,甚至被当庭释放。
第2点,古代的死刑犯数量没有那么多。
在古代的时候,被判定为死刑的人数量控制得非常稳定,甚至只有极少数的人。
那有人就说了不对呀,如果按照你说的国内的死刑犯数量几乎没有,那么朱元璋时期的洪武四大案是怎么说的。
洪武四大案有着其历史特殊性,此外包括但不限于清朝也好,唐宋时期也好,一些大案要案所需要牵扯的人员众多。
而这些人都被判处死刑,这种情况极为特殊,不在咱们的探讨范围之内。
咱们今天想的就是一个普通人,做了一个普通的坏事,紧随其后被官府判定为死刑的概率有多大?
这个概率其实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当然除非是穷凶极恶之人或者罪大恶极之人,再或者赌逆了朝廷,再或者有谋反的行为。
但如果需要判处一个人死刑,那不好意思,判处死刑的任命书绝对不是由地方官员可以直接下达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把这个案件层层上报,最终上报京城,由京城对应的官员来审理这个普通犯人。
在审理过程当中,可能会对这个犯人所犯的种种恶行进行逐一举证,在举证的时候,如果发现了确凿的证据,并且判定这个犯人就是该死,也不是说官员直接能够拍板定下来的,依然需要层层上报,最终需要上报到皇帝那边。
甚至皇帝有的时候遇到了天大的喜事或者新的皇帝登基,再或者皇帝过生日,或者国家的重大节假日,也会把一批犯罪的人给放掉。
就算把这些都完美地规避了,这个坏人就是罪大恶极,而且从皇帝到下面都已经判定这个人必须判成死刑,那也分成立即处决或者秋后处决。
而就算是秋后处决,一般情况下皇帝面前也会有一个小册子,等到秋后处决的时候皇帝会拿着一个小册子,被抹掉的名字就有可能免除死刑,继续在牢狱里面呆着,而画勾的人才会被判定为今年的死刑。
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古代如果一个官员也好一个地方的普通人也好,突然被判定为死刑,那么从他被判定为死刑到真正走向绞刑台的时候,这一段时间其实是非常漫长的,运气好的话直接被释放了也是有可能的。
第3点,刀下留人的威力。
可能很难有人意识到,不就是一句刀下留人吗?那么这个刀下留人谁都可以喊出来。
这句话有什么威力呢?当然有威力,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在看到犯人行刑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刀下留人。
你这句话不说还好,说了可就要了老命了,为什么?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能随便说出这样一句话。
然后官府的人问你为什么刀下留人?你说:闹着玩的。
你这一个闹着玩的就有可能让官府的人非常反感,因为他们觉得你在戏耍他们。
不说别的,在古代的时候,如果你戏耍官府,尤其是在这种关键又极其敏感的时刻戏耍官府,那最终的结果可不是说随便观察几天就能够放得出来的,几乎可能关进去之后就再也放不出来了。
换句话来说,但凡能够喊出这句话的人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这个代价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阿猫阿狗能够承担得起的,就算是你一个普通人只是觉得这种事情好玩,当你喊出这句话来的时候,迎接你的可能是狂风暴雨般的怒吼。
但同时,如果一个普通人随便喊出刀下留人这句话,那就意味着官府的这一次执行任务必须中止一段时间。
为什么必须中止一段时间?因为这意味着有一些人对这个案件有疑惑,或者有反对意见和观点。
只要有了反对意见和观点,那么这个案件就必须推倒重来,重新审理。
之前也说过,古代对于死刑犯这样一个犯罪方式是非常敏感,也是非常谨慎的,宁肯放过1000绝不错杀一个。
但对于那些穷凶极恶的人那则截然相反,是宁可杀错1000也不放过一个,所以对于这方面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东西融合在一起,古代人对此变得异常敏感和慎重。
如果你突然喊出这样一句话,古代行刑的官员,最开始想到的可能不是刁民闹事,而是对方是否真的有这样的法理依据。
如果真的有法理依据,那么必须听取对方的观点意见,因为对方的观点意见有极小的概率是合法合理合法的。
即便这个概率连1%都不到,甚至连0.1%都不到,但只要有人提出了质疑,只要有人以一种准备拿出证据的姿态,表示需要刀下留人,那么这个时候刀下留人就成为了一个必然话题。
第4点,喊出这句话之后的处理模式。
那有一些人为了贪图口舌之快,或者的确有足够多的证据喊出了这么一句话,喊出这句话之后,那个犯人会暂时终止死亡的进程,终止死亡进程之后会怎么办呢?很简单,直接把这个人押到大牢里面去。
你不是喊着刀下留人吗?那么你就需要拿出足够多的证据来,有证据之后咱们再一次审理这个案件。
审理案件的过程当中,一旦发现中间的可疑点,那么这个案件将会被延期处理。
换句话来说,这个时候的部分官员已经没有权限去接触了,需要更高一等级的官员来处理这件事情。
那如果喊出这句话的人并没有实际证据,他喊这句话无非就是为了让那个刀斧手停止一下动作,延长自己心爱之人或者自己尊重之人的生命。
这种方式可行吗?原则上来说是可行的,那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马上就被处以极刑了,突然之间来了一句,刀下留人,能够多活2~3天。
以此类推,我每天安排一个人过去喊一声,这样可行吗?
从逻辑的角度出发是可行的,毕竟只要你喊出这句话,那么当地的执行官员,他们就认为这个案件或许另有猫腻,所以就需要去审理一下。
只不过审理完了之后,发现压根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猫腻,那么紧随其后你也会受到极端惩罚。
但如果真的有亡命之徒或者被别人胁迫必须要喊出这句话来的话,一次两次还能够说得过去。
但要超过三次5次,估计朝廷就会立刻找到其中的组织者紧随其后,该判刑的判刑,该关进监狱的关进监狱。
所以简而言之一句话,喊刀下留人,并不能带来实质性意义,除了能够多苟活几天也没什么价值。
只有一种情况特例,那就是你的确掌握了某种充足的证据,并且已经依托于这个证据表明,眼下这个被砍头的人是被冤枉的。
而且这个证据还能够获得官府认可,只有在这几方面都具备的前提之下喊这句话才有分量,否则的话还是不要喊得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