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认二里头为夏都遗址?
▎ℜ为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认二里头为夏都遗址?
谁“确认”了?!有文件吗?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要自欺欺人弄虚作假自娱自乐!不能伪造历史!更不能打着“国家”的名誉胡说八道!迄今为止,国家人教版(初中历史)也只说二里头遗址是“先民居住地”!不要随意编造谎言!
▎╞为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认二里头为夏都遗址?
汉朝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也”。其中“三代之居”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指秦汉之前的夏、商、周三代,这三代也代表了中原王朝的起源。另一个版本是指夏禹,后羿,夏桀三代夏王…
大禹治水
而从铭文解读和图腾会意角度说,二里头是第二个版本,即指夏禹,后羿,夏桀三代夏王,但不是目前普遍认为的晚夏桀之都城,而是早夏大禹都城斟鄩。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从国家方面讲,考古历史学家邹衡教授认为:“从年代、地理、文化特征、文化来源及社会发展阶段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可以肯定地说,二里头文化(包括两种类型的早、晚两期共四段)就是夏王朝所属的考古学文化,即夏文化。”
邹衡
其次,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首任队长赵芝荃认为:“豫西地区是二里头文化的主要分布区,著名的遗址为二里头、东干沟、锉李、东马沟、鹿寺、十里铺、煤山、稍柴、王城岗上街、西史村和洛达庙等,二里头遗址是这个文化分布区的中心遗址,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二里头遗址应是一代王都一一夏王朝的晚期都邑。”
第三,夏商周断代工程百席科学家、前专家组组长李学勤认为:“夏代是否存在,作为考古学界探寻多年的重大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经有考古证据。徐旭生先生带领一批学者到传说中夏的地区进行调查,在他们的调查当中确定了一个重要遗址,就是偃师二里头。经过多年的发掘和调查,对二里头的面积、内涵都比较清楚了,它符合文明的条件。二里头有大型宫殿。还有很多的星葬,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上刻着可能是文字的符号,已经是一个文明社会。它的时代、地理位置和我们文献记载的夏相吻合,多数学者同意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
李学勤
第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的都城,中华王朝文明至少在夏朝就建立了,二里头就是出发点。二里头遗址形成的文化应该是中华文明的主源头、主根,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王巍
第五,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星灿认为:“20世纪30年代,发现了商代殷墟遗址;1952年,发现了ニ里岗遗址;从1959年开始,徐旭生先生追寻夏文化,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遗址为夏代晚期都城,把中国历史向前又推了几百年。”
陈星灿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认为:“二里头都邑是探索中国最早的王朝文明一ー 夏商文化及其分界的关键性遗址,但其重要性还远远不止于此。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头都邑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由多元化的邦国文明走向初步一体化的王朝文明。作为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文化、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二里头文化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徐宏
综合上述专家们的评价,基本都认为二里头是夏代遗址,只不过是早期还是晚期遗址尚有争议,为什么呢?因为《竹书纪年》记载,“禹元年壬子,即位于冀,颁夏历于邦国,起壬子终壬戍。”《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禹兴于西羌。”然而,冀都尚未有史料和考古证据!而西羌之地绝非中原二里头,秦汉以来尚无定论…但洛阳民间确有大禹治水和“三川并流”传说,而西周《遂公盨》出土后,李学勤教授指出:“《遂公盨》将大禹治水的文献记载提早了六七百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也最为详实的关于大禹的可靠文字记录,表明早在2900年前人们就广泛传颂大禹的功绩…”
遂公盨及铭文
至于疑古派顾颉刚,在1923年写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认为“大禹是一条虫”,他认为是九鼎上的一种动物图腾…”也未可知!
顾颉刚
当然找到大禹本人骨骸及铭文,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虽然全国各地都有大禹地望和传说,尤其四川汶川(三星堆)和甘肃天水(大地湾)及浙江绍兴(会稽山)为最典型,真的让人难辨真伪…但是考古要求“盖棺定论”,所以确凿大禹骨骸和文物是唯一硬指标,只有史料传说是不足信的…
会稽山大禹陵(绍兴)
发现禹都二里头
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不经意间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了很多带有纹路的陶瓷碎片,直觉告诉他这片区域,可能是古夏城遗址…如图所示:
双身龙纹陶片(二里头)
从1960年开始,考古队员对二里头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到90年代,陆发现了1号宫殿和2号宫殿基址、青铜冶炼遗址,又挖掘出3号宫殿,陆续发现了绿松石龙形器,及中小型墓中的绿松石的铜牌饰…规模日益扩大(近3平方公里)!
目前遗址面积不少于3平方千米。根据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新郑望京楼商城、焦作府城商城,辉县孟庄商城、垣曲商城、夏县东下冯商城等商代早期城邑,与二里头多座城邑改建的时间大体耦合…如图所示:
说明北方的下七垣文化和辉卫文化、东方的岳石文化、西方的东下冯文化等大量汇聚郑州商城和二里头,这段时间也与文献上记载的夏商之际相交,证明二里头恰是史记夏王朝最后一座都城。二里头遗址涵盖的历史时间上到龙山文化,下到东周时期,其中的主要遗址涵盖了公元前1800年到公元前1600年的夏朝。
二里头申夏风波
但是,因为二里头遗址至今没有挖出铭文或甲骨文,无法佐证是哪一位夏王都城,所以日前申请夏都博物馆事件引起轩然大波,争论十分剧烈!支持者认为: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今本《竹书纪年》记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
唐李泰《括地志》记载: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史记,吴起列传》记载:“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国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史记夏本纪》记载:“后羿为东方某部落的首领,入驻斟鄩执政。太康去世后,扶持仲康登基,仍在斟鄩建都…”。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二里头遗址十分有可能就是夏桀都斟鄩,申请夏都是有相当史料和文献基础的…
“三川并流”伊汭和汝海(伊阙)
然而,反对者认为二里头目前没有发现自证性文字,尤其是甲骨文或铭文,无法确认二里头是谁的夏都…许宏教授在《最早的中国》中虽然承认二里头“极似是夏”,但仅是“最早的中国”,这措辞是让人有回味的…
三星堆重启事件
而三星堆遗址,一样没有史载,没有甲骨文,没有出身…最可怜从上世纪初被发现至今,前后持续了长达90年之久,也因挖不出甲骨文而至今“挂着单”…无法断代!
三星堆博物馆
目前三星堆根据C14检测暂被分为3期6个阶段:
第一期是中原文明中的龙山时代到二里头文化的初期阶段;
第二期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中晚期到殷墟文化前段这个阶段。
第三期相当于殷墟文化中的第一期到第三期。
从断代史的角度来看,前后跨越了龙山、夏、商三大时代,绝对年代是公元前1800年~1250年。
那么问题来了,三星堆遗址所处的年代究竟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文字记载和史料根据。尤其是我们目前尚未发现像殷墟那样典型的夏代遗址,包括自证性的文字,所以引起大家诟病。
而《史记夏本纪》,对夏代各王的记载清楚明了,共17代王470年,包括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寒浞代羿,少康中兴,夏桀亡国及商汤灭夏…都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考古上并未找到夏代各王的都城遗址,包括文物和铭文,以至造成如今的混乱认识!
而史学界也同样如此:在史料上讲的非常热闹的夏代历史,在考古学上却冷冷清清!在考古学上热热闹闹的二里头三星堆,包括甲骨卜辞中十分抢眼的妇好,在史料中却毫无踪影…这种矛盾现象,本应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强烈关注和怀疑, 但是奇怪的是…专家几乎集体无意识…
为什么会这样呢?遗址都已发现 ,文物都已出土 ,只因解读标准不同而不予以承认…这就说明在史料记载跟文字解读之间存在巨大认知断层:不是文字解读出现了问题, 就是史料记载出现了问题,或者两者都出现了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解决文字解读与古籍落差问题 !包括三星堆二里头,及石峁和良渚,乃至殷墟亚长墓,及充满争议的妇好墓,甚至僕阳龙虎墓…必须重新全面鉴定!
放弃碳十四检测,因为误差太大,±150年就是300年,什么事都凉了!而且针对夏代遗址,我们不能再用许慎的 《说文解字》和司马迁的《史记》,这种距夏1000多年的文献来解读甲骨文和断代了…必须改用距夏最近的商代铭文或图腾符号作标准才行…
而事实上《山海经》记载的文物已在三星堆中一一得到证明了…说明什么?说明上古神话传说可能即是夏代史实也!C14和甲骨文并不能验证上古氏族图腾史!也说明夏代自证性文字并不是甲骨文而是动物图腾和面具…借用老百姓的话说:夏代根本就没有甲骨文,只有氏族图腾,找什么文字呢?
夏代问题就是简单一句话 :“只要有图腾重复出现的地方就可以鉴定!”
发现禹骨“抱龙人”
秉承这一思路,我们终于在二里头3号宫殿贵族墓中发现了疑似大禹骨骸的真迹,经过图腾会意和铭文对比,发现此墓中的“抱龙人”,就是史载大名鼎鼎的禹贡!如图所示:
3号宫殿贵族墓/抱龙人”(二里头)
并以此为线索在濮阳西水坡追踪到了早夏都城颛顼帝丘的龙虎图腾,发现了华夏氏族的起源地…
并通过绿松石龙与蚌壳龙对比后发现,蚌壳龙即是史称“鲧生禹”之鲧鱼鳄之真相,如图所示: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根据专家何驽教授判断,二里头贵族墓主人是祭祀伶官,但是地位低下而身份十分特殊,因为墓主人随葬品很少,死亡时,怀中仅抱“绿松石龙形器",头戴三皇羽冠,腰系青铜蛾铃,脚踩绿松石,颈戴蚌壳项链…此种形式与史传“禹贡”方式完全一致,即禹王碑“圣浮图”入葬法!如图所示:
二里头抱龙人pK金文抱虫人禹!
而绿松石龙经过星宿对比,也符合阳历夏至日(6月22日)青龙星宿图,即大禹创造的十二月夏历,把颛顼十月历变成更加精细的十二月历,那么就是《竹书纪年》记载“禹元年壬子,即位于冀,颁夏历于邦国,起壬子终壬戍。”如图所示:
金沙遗址出土十二月历“四鸟”金箔文物也佐证此事,如图所示:
其次,“二里头抱龙人”的形态,与铭文“禹"字“抱虫式”结构完全一致,并得到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抱蛇式”文物支持,而且大立人所抱之蛇也在三星堆博物馆中发现了,如图所示:
第三,最为关键的是大禹铭文也在在殷妇好墓发现并被破译了!原来就是二里头青铜鼎和殷墟亚长墓青铜圆斝上“又其”禹符号!真正的夏代文字!如图所示:
当然,它并不是甲骨文铭文及周鼎文,而是“图形符号”,经会意是“手抱龙”形象,铭文解读为“又其/其又”,史称禹之姒,如图所示:
而甲骨文姒即龙形也!
而二里头网纹鼎,经图形会意就是甲骨文中大名鼎鼎的金文“其″字,如图所示:
所以我们推测出:大禹的绿松石龙,被铸成网纹鼎,代表大禹权力,象征“有夏在手,号令天下!”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抱龙”写成“又其″,鼎文即禹!铭文解读公式为:“禹=手+虫=又+其”!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又其/其又″文字符号…如图所示:
更加可喜的是,殷墟亚长墓中也发现了“夏启”铭文,与大禹铭文基本一致,只是增加了“十字符号",会意为“日抱龙",甲骨文为“日又其",篆文即启!公式为:“启=日+手+虫=日又其”,简写为“司其”!如图所示:
完全符合《史记》记载“鲧生禹,禹复生启”史实,而“十字符号”也叫亚,目前考古界共识为是商人图腾之一,属于山东大汶口少昊太阳图腾,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史料分析,“玄鸟负日”与大汶口陶文及庙底沟“鸟负日”图腾有传续关系!所以启铭文应是禹人和商人结盟的契约符号,根据史料分析就是大禹和商契联盟治水的“禹生启”事件…
自从20世纪初发现殷墟甲骨文以来,有关质疑商朝的争论就停止了,开始了对商朝内部情况的研究,并因甲骨文验证了《史记》商王世系,使《史记》信使地位得到提高…但对夏本纪的质疑仍然存在!
90年代后国家又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及《中华探源工程》,尤其是随着三星堆与二里头及石峁良渚等古址,争夺夏都所有权日益白热化之时,尤其是司母戊大方鼎的改名风波,引发和吹响了妇好墓属性争论的号角…郭沫若鉴定的殷墟妇好墓的属性之争也暗流涌动…
因为妇好墓本身的文物数量之多,礼器级别之高,所处宫殿地位之显赫,与贵妃地位明显不符,在墓中铭文尚未与史料互证情况下,就匆匆作结论,显然是十分草率的 !为什么国家却对此毫无感觉 ?这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
郭沫若
许慎《说文解字》
难道郭老并不知道《说文解字》与甲骨文之间至少经历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焚书坑儒三次浩劫吗?甲骨文本义和字形要经历周鼎文/小篆文改变吗?换句话说,夏代遗址就在眼前,只不过我们不认识,甲骨文中本来就有夏字,只不过我们不认识,夏字历经千年已经变身,或者就是一个文物图腾符号,就摆在眼前,几乎撞脸了,可是我们就是不认识… 这才是最根本因素 !
那么郭沫若把妇好鉴定为商代22王武丁贵妃,原因是什么呢?主要两条,一条就是把商代铭文女字解读成汉字女,二条把铭文冥解读成分娩了…而事实上,铭文女代表的不是女人,而是戴面具的跪人形象,指面具王(戴胜王母)如下图:
那么它的引申意就是王权继承人含义,只不过他这个王权象征,并不是商代的青铜鼎, 而是戴在夏王脸上的龙面具了,三星堆青铜面具就是证明!
而冥字郭老解读成“扒女阴”之分娩义,但是甲骨文中有娩的本字孕,如图所示:
含子为孕,出子为娩,但冥中无子,何来为娩?恰恰相反,冥中含日,是祭祀通灵先祖少昊之状,是祭祀冥祠祖庙之义,所以妇好并非女人贵妃,而是男人商王也…广大网友也纷纷加入争论之中:
网友“湖底小虾”认为:
“第一点就是,妇好墓所处的地点有古怪。按照考古发现,殷墟遗址中的墓葬区其实还是很规则的,基本上墓葬都统一集中在一个区域之中,而且墓葬区和生活区是有明显界限的,两者相互独立区分。但妇好墓却是其中的一个例外,因为它并没有设立在墓葬区内,而是位于生活区中,这一点让很多人不解,为此,一些人就将原因归结为武丁对这位妻子非常重视,想要一直守护着她。这个说法对或是不对,就无从得知了。
第二点疑问,则是在妇好墓中没有发现妇好的尸骨。考古过程中,在妇好墓中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也有不少的殉葬者的尸骨,却唯独没有发现墓主人的尸骨,是一点痕迹都没有的那种。针对这一现象,有专家认为这里或许只是一座衣冠冢,真正的妇好,或许在哪一次的征讨当中已经战死沙场,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第三点则是关于妇好与商王武丁的关系,他们真的是夫妻吗?或者说妇好是武丁的王后吗?从记载来看,武丁曾经有过六十多位妻子,而对于妇好来说,她有着自己的封地,也有着自己的宫殿,平时并不与武丁住在一起,这样的状态如何像一对夫妻呢…”
下面我们就用金文和三星堆文物解读一下妇好铭文:
首先,根据妇好铭文在青铜器和甲骨文中的行文顺序:“妇好”应该是“帚好/帚子女/帚女子…”而不应是郭老的“婦好”!因为“帚"和“女”是分立的,两者是不同的字,存在不同含义,不能“拉郎配” !如图所示:
帚女子(妇好)铭文
另外,“帚”铭文外形酷似一棵树,对比甲骨文和史料内容,及文物对比, 应该是三星堆青铜树形象,代表帝喾,如图所示:
妇好“女”铭文,许慎说是女人,两点为乳,但经过三星堆文物对比,反而更象跪坐面具人形象,两点是面具双眼…如图所示:
引申为王权继承人或神权继承人。与此同时,妇好铭文礼器中也陆续发现了跪坐面具人形象,如图所示:
说明铭文女和跪坐面具人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关联…《山海经大荒西经》称“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如图所示:
第三,大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子铭文”,如图所示:
为什么甲骨文子与金文子不一样?再观察一下如下两枚“妇好铭文”:
两枚“妇好铭文”没有“子”铭文,只有一只玄鸟为代表,为什么?是不是玄鸟就是子铭文呢?目前出土的青铜树分析,树枝上应站九鸟一乌,但当前尚缺一乌,三星堆文物中发现一戴胜鸟,如图所示:
大家仔细对比一下甲骨文“子”和金乌形状,两者头上都有“三根羽毛”是不是很相似?根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及《淮南子·精神篇》中“日中有陵乌”…郭璞注解说“中有三足乌”。《大荒东经》中说“有葛国,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说“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金沙遗址出土“使四鸟”图饰金箔,如图所示:
根据史料分析,“玄鸟负日”与大汶口陶文及庙底沟“鸟负日”图腾有传续关系!如图所示:
庙底沟“玄鸟负日”陶纹
经考证,“金乌负日”源流图说,自出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距今7000年的“双鸟负日”骨雕和“双鸟朝阳”牙雕,可说是最早的“金乌负日”的资料。如图所示:
双鸟朝阳(河姆渡)
负日玉鹰(凌家滩)
所以说“子″铭文即太阳玄鸟之形,少昊图腾!《国语》称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如图所示:
根据《史记》“少昊孺颛顼”的史料分析,“妇好"应是夷夏联盟的夏启流转符号!而三星堆青铜树,就是夏启华表扶木,代表东夷少昊氏族和颛顼氏族两大联合执政!即史传的禅让制!如图所示:
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就是“负日玄鸟”三足乌形象,故称子爵!如图所示:
综上所述,二里头确凿是夏禹都城,殷墟是夏启都城!另外来自殷墟花园庄M54号亚长墓也可以提供一个佐证!铭文“亚长”符号分析是“头戴羽冠手拿权杖的酋长”形象,我们从亚长墓中发现了一把类似手杖的青铜手器,并在金沙遗址中也发现金权杖,如下图:
从青铜手器上的铭文和黄金权杖“鱼凫”铭文解读是“玄鸟”,金文推“臣”字,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臣氏是有易氏王族,是少昊直系。如图所示:
金沙遗址的金权杖,铭文解读为“鱼禹+凫契=鱼凫王”,代表“夷夏结盟”之“禹生启”事件,故表明殷墟亚长墓即是少昊后人之玄鸟王契之墓!
进而专家对亚长墓主人骨骸查验后发现,此人死因是受七处刀伤而亡,属于他杀的非正常性死亡!如图所示:
那么问题来了,根据《竹书》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说明夏启并非被人所杀,反而是杀益之人…那么亚长如果是夏启,为什么属于非自然死亡?考古证据与竹书记载发生了矛盾,怎么办?…还好在《山海经大荒东经》又发现了一起杀王案件!
根据《山海经》“有易杀王亥,取仆牛”分析,王亥是被有易所杀…在亚长墓和妇好墓出土大量仆牛文物,如图所示:
证明亚长极有可能就是被有易氏所杀的王亥!竹书纪年也佐证此事:
玉石仆牛铭文也是商王司辛之义,证明王亥和商契也有关系。但是王国维认为王亥应是契的6世孙振,根据甲骨文“高祖王亥”分析,“亥”是“枭/袅/凫”的本字,有鸟头形象,应是玄鸟商契之图腾,但是并不能证明是6世孙振。如图所示:
而且王亥既然是6世孙为什么敢称“高祖王亥”呢?高祖包括契自己及其它高祖夔/河/岳/乙,都是振的长辈,所以王亥应是商契本人才符合逻辑!
那么问题又来了,亚长墓主人如果是王亥,并且就是商契夏启,那么妇好墓岂不就是夏启王亥商契三合一祠堂了?…即史称的少昊和颛顼合祠→启祠/冥祠/帝喾祠/少昊祠/颛顼祠/夏祠/商祠/殷祠!民间俗称为“太昊/伏羲/黄帝/神木祠”,考古界之“母辛宗”?如图所示:
太神奇了,一人三名?三史三称?《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辅禹治水有功,受司徒,封商地…”原来就是禹生启!别慌,还有另一个佐证!1997年秋,考古学家张光直在河南商丘一直想挖出先商遗址,结果不远处的周口鹿邑太清宫,无意间挖出一座名唤“长子口”的大墓,初期鉴定为老子墓,但后期认定为商周之“长氏”贵族墓,与亚长墓同属一系,但因史无所载,故至今悬而未决…
经过铭文分析,长为契,子为商姓,“口”为鼎形,铭文叫其/启,而且长子口墓十字椁室与启符号完全一致,佐证长子口是少昊后裔,商契直系!如图所示:
而同墓棺中出土的虎头玉人,也证明了是王亥后启殷侯上甲微虞舜之遗物,如图所示:
所以“长子其”墓即丹朱墓,民间长老不分,其丹并用,逐渐演变成后代赫赫有名的老君庙了,长子启民间称长子箕,河南郸(丹)城有箕子台遗址,其实也就是古宋国第一任国主其子微丹朱。当然更是大名鼎鼎的武汤了!长子口三戈为证!
根据史记及竹书记载,公元前1650年,商契和伯益继承大禹遗志,开凿三门峡砥柱山泄洪成功,实现了大禹伊洛济三川并流(入荷泽)构想,故受尧舜二帝册封火政司徒,铭文即亚长司其,史记称夏启!山海经称“王亥",先秦诸史称殷侯,封商地,营建安阳殷墟洹北商邑,立妇好启祠,建大邑殷商。
公元前1638年,王亥商契因与有易绵臣及伯益争仆牛和启位被杀死,放葬殷墟亚长墓…山海经称“有易杀王亥″,竹书称“益干启位,启杀之",史记称“商汤灭夏″。
公元前1634年,后启上甲微(虔舜夏桀)协伯益反杀尧帝绵臣,伯益偷放尧子丹朱于摇民。公元前1629年丹朱化名武汤逐上甲微于鸣条岗东下冯安邑,上甲微西逃石峁建周弃神木城…留下二里头(偃师)/鸣条岗(东下冯)/三星堆(金沙)/石峁(皇城台)四大遗址…
夏代起始时间约为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600年间。 地域包括黄河中下游,鲁西豫北晋南地带,即先商考古地望:下七垣文化区域,如图所示:
具体夏商王址包括:
河南濮阳西水坡颛顼墓,河北易水尧帝墓,河南偃师二里头禹墓,河南安阳亚长夏启商契墓,河南鹿邑长子口丹朱汤墓,三星堆禹南巢,石峁后稷周弃舜墓,大汶口少昊陵,石家河及下游良渚少昊颛顼祖庭。
结论:
综上所述,二里头是禹城,殷墟是启都,濮阳西水坡是鲧父帝丘,这样,就形成了《史记》记载“鲧生禹,禹复生启”的王权转换过程。从铭文解读和图腾会意角度说,二里头并不是夏桀都城,而是水政共工的大禹都城兼禹墟。而真正的夏启都城是“契至汤八迁”的安阳殷墟,即斟鄩北蒙!
附录:
少昊上古史世系表(初稿):
少昊颛顼王权传承表(初稿):
二司一后:
少昊(司日/玄鸟氏),公元前1880年~1800年,曲阜。
颛顼帝(司日/高阳氏),公元前1800~1750年,僕阳。
帝喾(司曰/高辛氏),公元前1750~1700年,安阳。
二王一后:
帝挚(司日/陶氏),公元前1700年,平阳陶寺。
帝尧(司日/唐氏),公元前1700~1638年,陶寺/易水。
帝丹朱(司日/汤氏),公元前1638~1634年,易水/鹿邑。
二伯一后:
司马皋陶(公元前1670~1625年),安阳/侯马;
司空伯鲧(公元前1670~1650年),河南王城岗。
后马伯益(公元前1670~1625年),安阳/侯马。
二启一后:
司空夏启大禹(公元前1670~1650年),偃师二里头。
司徒夏启商契(公元前1650~1638年),偃师二里岗/三门峡/殷墟。
后稷周弃(舜帝)(公元前1670年~1625年),东下冯/石峁。
妇好墓十三铭文解读(初稿原创):
史记上古史黄帝世系总表(网络版):
▎=为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认二里头为夏都遗址?
二里头只是理所当然被河南人认为,国家权威没发布,而且权威机构已经澄清过不足以支撑“夏都”
▎ℋ为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认二里头为夏都遗址?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吧!时任国家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和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认定了吗?国家文物局认定了吗?为什么国家文物局明文批示洛阳不得在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名称中含“夏都”二字?
▎t为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认二里头为夏都遗址?
仅限于有夏时期的遗存,是否为夏都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一切都是在猜想的结果之一,不能作为历史结论的理由。
但是洛阳方面先入为主的宣传为“夏都”更多的是考虑到地方经济效益,靠牵强附会,没有夯实的理论基础,成为让世人诟病的源头。
这种行政考古,如,二里头夏都,曹操墓,新郑轩辕故里,造史,篡史之风,是河南考古界的耻辱,如果不揪此风,只能让洛阳历史蒙羞。
还好目前推动此风的一些官员因贪腐而落马,相信这些假大空的宣传现象会得以扭转,相信真的总归假不了,只有在不自信的基础上,才会极力且夸张的推销自己。
目前洛阳宣传自己总是以极度夸张的语气来宣传自己,如“最早”“最多”“最大”“第一”“中国人的祖地”反倒让人生厌。让人们认同往往比自己吹嘘更重要,这世界并不是你说什么,别人就信的年代,也不是靠一桶方便面就让人们感觉老君回来不看山或者斑马线画爱心就能得到人们的赞许。
一个城市或许没有什么著名历史古迹,但是不能缺少城市文化底蕴的软实力,而这种感受与体验恰恰是洛阳的短板。
------------------
推荐阅读:
首付有40万左右,家庭月收入1.2w左右,可以在昆明买房么?
涓轰粈涔堜竴浜涘コ鐢熷枩娆㈠悆楹昏荆鐑箣绫荤殑椋熺墿锛?/span>
刘姥姥夸惜春像神仙托生的,打量了黛玉一番,为何反而一句话没说?
上一篇:买了烂尾楼怎么办?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