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
▎≣新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
高考几乎牵动每一个家庭最敏感的神经,新高考更是引起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高度关注,每一条跟新高考相关的新闻很容易就成为头条。
新高考的背景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始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步伐。《决定》“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第四十二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明确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由此可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重要性,其中高考制度改革更是教育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此次新高考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机制。
新高考的变化
新高考的变化主要在于三大模式的系统性变化,即考试评价模式变革、招生录取模式变革、教学培养模式变革。其中,考试评价模式的变革是此次改革的“牛鼻子”,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
01 考试评价模式的变革
考试评价模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考试类型的增加、考试科目的增加、考试次数的增加以及考试时间的变化,如表1-1所示。
合格性考试包括13门,等级性考试是从6门或7门课程中选择3门参加,如表1-2所示。
02 招生录取模式的变革
招生录取模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录取途径、成绩构成、计分方式以及志愿填报上的变化,如表1-3所示。
03 教学培养模式的变革
教学培养模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选课分层、走班制教学、班级瘦身、提前规划课程组合、重视全面发展几个方面,如表1-4所示。
04 新旧两种高考模式比较
从目前已经实行新高考的省市来看,语、数、外的满分依然是150分,但是对于另外的3门自选课程在计分方式上却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如表1-5所示。
等级赋分制去掉了考试试卷难度和科目的类别因素导致的不公平的可能,让不同课程有了可比性,能够真实的反映出考生的成绩在总体样本中的位置,达到了区分考试结果的目的。同时,新高考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3门课程参加高考。
七星导学(www.7xpt.com)是国内领先的新高考选课、高考志愿填报的专业测评、大数据服务平台。如果回答对您有帮助请持续关注我们哦!
▎┩新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
此轮高考改革牵涉的面广,涉及到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同时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难度非常大。此前的浙江模式经过实践,实际上并不具备示范性。
新高考改革首先改的是形式,即现在正在全国推广的合并本科批次;实行科目选考,考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大学的专业类有科目选考要求。
最为重要的是内容,即高考成绩所占的权重,浙江模式是所谓的三位一体631,即高考成绩占60%,平时学业成绩占10%,综合素质评价占30%.。
新高考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改革,逼迫中学进行走班教学,但走班教学全国没有可实行的模式,意味十一学校的模式不具备在其他学校可行性的问题。
但是,今年北京地区宣布统一高考依然是主要渠道,同时,安徽等地宣布暂缓实施新高考,这充分说明,新高考的改革目前处于暂缓状态。
▎☸新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
新高考政策下
文科教育的“绝境”
新高考政策看似推动学科选择多样化,实则对文科实行“冷暴力”。
新高考政策的“3+X”选科模式,出发点想必是为了推动教育公平,最大化赋予考生自主选择的权利,然而政策落地后的结果却是逼迫考生主动放弃文科选择权。
绝境一:无人敢冒文科险
第一,文科答题主观性强,相较于理科,备考更有难度,且考试出分的不稳定性也更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理科科目的客观性、稳定性使考生在考前更趋向于选择理科进行备考。
在传统高考教育背景下,历史、政治和地理这三门学科还有可能在“文综”这把大伞的庇佑下被偏科学生选择,进行强制性“捆绑学习”。一旦解开了该关系纽带,试问,谁还敢如此冒险,有勇气把所有易碎的鸡蛋全部放进“文综”科目这一个拖拉机跑山路般摇摇晃晃不稳定的篮子里?你敢吗?你愿意让你的孩子拿着文科答案的不确定性来冒这个险吗?相信绝大多数家长在孩子两门学科差不多的情况下,为求稳妥,更偏向于让孩子选择理科学科。
绝境二:高分无文科
第二,赋分制并未打消考生对“文科比理科更难得高分”的疑虑,考生们更倾向于选择理科科目,并且,有足够的数据证明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让我们以山东省的数据为例。山东省实行的是“3+3”模式,2020年山东省高考696分以上的共有56人,在所有这56位考生中,竟没有任何一位考生选考历史政治地理。我们无法断言文科无高分,但数据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高分无文科。
让我们接着看数据,2020年山东省高考680分(含)以上共有513名考生,除了52个人选考了地理科目外,其他考生选考科目中都有物理、化学或生物,其中498人选考物理,占比97%;492人选考化学,占比96%,447人选考生物,占比87%。
有人在某平台晒出浙江省2020年高考前十名各科成绩,这十位考生所选科目均为物理、生物和化学,无一例外,且这三门功课几乎接近满分。
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你在给孩子高考选科意见的时候,是否也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心?文科呢?文科只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遗憾”放弃,退居二线,默不作声。
绝境三:理科抢占文科专业资源
第三,各高校专业选择范围与高考所选科目挂钩。如北京大学:拟招生专业(类)有52个,其中首选科目“仅物理”的有15个,占比约28.8%;“物理或历史均可”的有37个,占比约71.2%。北大没有首选科目为“仅历史”的专业。这意味着选物理可以报考北大所有专业,选历史可报考北大71.2%的专业。
再看一个更为直观的表格,根据“3+1+2”选科模式,以下为该选科模式下可供考生选择的12种科目组合情况,以及各种情况下可报专业的比例:
“3+1+2”的选科模式,虽然有取消文理科作为前提,但是物理和历史之中进行二选一,本质上已经将偏文科考生与偏理科考生划分了区域。
选物理的6种组合中,每一种组合专业可选率都超过97%,可供选择的专业范围相当大,而选历史的6种组合中,所有组合专业可选率均低于90%,第12种“历史+政治+地理”——曾经的文综组合,专业可选率竟低至52.95%。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原本考理科专业的考生,在选定考试科目后所面对的专业选择范围更广,文科生能选专业本身就较少,改革后将会有更多“偏理科”考生与“偏文科”考生抢占文科专业资源。那么,即便是本身偏向文科的考生,为了替自己保住日后选择的自由度,也会小心谨慎地避免全部选取文科科目。但这样的学生,你能保证你选了理科之后的成绩拼得过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理科生吗?
不得不说,新高考改革,表面上为考生们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的可能性,但却并没有公平地为每一种选择缔造同样广阔和光明的前途。呐,选择权给你了,选择的后果你自己承担。考的分低?没办法,你自己选的;可供选择的专业受限?没办法,当初考试科目也是你自己选的。这种对人文学科的冷暴力势必让文科教育走向末日式的衰微局面,也使“偏文科”考生的高考之路走得更加艰难。
文科教育何以落得如此境地?难道真应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古话?难道文科教育就是不如理科教育日后容易挣钱、不如理科教育更能立竿见影地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难道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文科教育就必定要顺时代之大势日渐衰微?
绝不该如此。往现实来看,文科教育在找工作方面仍占有极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公务员与事业单位考编制,文科向的题目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更有100分的申论需要你有极强的人文素养才能够应对解答。放弃文科学习,相当于放弃了考公、考编这一光明大道。
往更高的层面看,文科教育浸润在人一生的方方面面。教育部不断强调人文素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近年来,中小学教育日渐凸显“国学”的重要性,使中华文化得以更好传承。课本上所说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地位绝非仅是一个空壳概念,别的不说,单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应对他国的无理指控时,用犀利的谈言辞予以反击,同时不失儒雅的气质,透露出强烈的民族自信,令对方哑口无言,令国人拍手称快,不仅维护了我国的形象地位,更增强了国人的爱国共鸣。外交部发言人的精彩发言与他们所受的人文教育及其自身的文化涵养密切相关,足以见得文科教育多么重要。
文科教育如此重要,再来反观新高考政策,将人文学科置于如此被动、不受重视的地位,这种行为难道不是与“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吗?噫吁嚱,危乎高哉!高考之难,难于上青天!前有寒门再难出贵子,现有新高考改革后,文科学科面临“末日式”衰微局面,恐不出几年,人们将振臂高呼:“文科教育再无出路!”
新高考制度暴露的文理科不公现象,直接将文科教育与偏文科考生推向难以安身立命之绝境。文科教育在理科升学、择专业与就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很难再次夺回与理科教育平起平坐的地位,文科教育走向衰微在现阶段来看已成必然之势。偏文科类考生则更难与偏理科考生抗衡,直接面临高考低分弱势、专业选择面狭窄、更难就业等现实问题。这批学生该何去何从?是逼自己一把,明知自己不擅长理科学习,却也只能妥协随大流放弃文科?还是顶着压力,坚持文科学习,做好承担一切不公后果的准备?这些都是新高考制度改革需要看到并予以改进之处。
那么你呢?你如何看待这个与你切身相关的公平问题?
▎↿新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
新高考改革目前前前后后已经有三批共计14个省市参与改革了,后续还会有更多的省市开启,这次改革其实是非常深入的,而且是空前所有的一次改革,很多发文都是国务院级别公布的,所以你就可以大概了解到它的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高考的变化第一个就是选择权的增加,从原来的文理分科到文理不分科,有浙江的7选3,上海的6选3,还有福建广东第三批的3+1+2,学生能够文理兼选,你可以选择文科里面比较好的,也可以选择理科里头比较不错的。选择权新加了不少,这对同学们的个性化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新高考改革变化的第二个就是科目设置,原来是语数外加上文综或理综,而现在是语数外加上物理或历史选一科,再从政地,化生四门选两科。
新高考改革的第三个变化就是分数计算,原本高考成绩是有语数外加上文综或理综构成,而现在是语数外成绩加上物理或历史的原始分,再加上四选二两门的等级转化分构成,也就是卷面成绩不等于高考成绩。
新高考改革的第四个变化就是志愿填报,原本是院校加专业的方式,以及有服从志愿调剂的方式,现在是院校加上专业组,也就是你填报的不是某个专业,而是选科科目要求一样的专业组。
新高考改革的第五个变化就是科目选择要求,以前你想填哪个专业,都没有高中基础学科的要求,现在不同高校的每个专业都有了选考科目要求,也就是你除了考虑高考成绩之外,还需要去考虑选考科目是否满足的问题。
以上就是新高考改革的几个核心变化,对学生来说就是选择权的新增及选择的提前,希望同学们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科目。欢迎关注万能的生涯规划,一站式解决生涯规划教育问题。
▎≣新高考改革究竟改了什么?
新高考的意义和价值:#新高考改革#
(1)对学生而言,新高考扩大了学生科目选择权、考试选择权、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权,突破了过去“唯成绩论”的弊端,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提供了可能;
(2)对高中学校而言,学校有权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强化学科课程建设,克服高中教育盲目追求升学率的弊端;
(3)对高校而言,新高考改革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高校选科”使得高校可以根据专业要求确定选考科目和招生标准等,从而招录到合适的学生,突破了高校“以分取人”的弊端;
(4)在教育公平方面,新高考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招生造假、属地招生地方保护等不公平因素,助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