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龙象般若功的设定是不是有问题?
▎╆金庸小说中,龙象般若功的设定是不是有问题?
黄老邪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内容!
很明显,按照小说中的设定,“龙象般若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门武功基本可以确定,不可能练到最顶层。
金庸先生小说《神雕侠侣》中,“龙象般若功”是西藏密宗的绝学,被金轮法王习得,带到了蒙古金刚宗。
这门武功修炼时,难度会越来越高,所用时间也会越来越久,若过于急功近利,很有可能会走火入魔。
以前吐蕃有位高僧,天资不凡,将“龙象般若功”练至第九层,因过于急躁,在练第十层时,走火入魔而亡。
金轮法王(金轮国师)天赋异禀,七十余时,便将“龙象般若功”练到了第十层,每一拳击出,都有十龙十象之力。
按照小说中的设定,“龙象般若功”一共有十三层,若是练至最高境界,每一拳击出,都有十三龙十三象的巨力。
当然,这只是形容词,真正有多大力,还不好说,世上也没有龙这种生物,而且其威力,肯定要比十层强很多倍,应该是三四十条龙加三四十只大象的力量。
以金轮法王的武功作参考,如果真如小说中所说,“龙象般若功”能练至第十三层,那已经超越了金庸小说中个人武功极限很多。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技巧、计谋都将毫无用处,那时将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对抗,基本可以确定是修仙的了。
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龙象般若功”根本不可能练至最高境界。
首先,按照小说中的描述,要将“龙象般若功”练至最高境界,需要一个人有千年的寿命。
金庸笔下最长寿的人,都没有超过一百五十岁的,所以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其次,金轮法王七十多岁,便能将“龙象般若功”练至第十层,那说明这门武功不一定非要用时间来熬,与资质、内力也有关。
然而,金庸先生笔下的内力是有极限的,与人寿一样,所以即便内力深厚,也不可能练到第十三层。
最后,金轮法王将“龙象般若功”练至第十层,小说中描述,震铄古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但绝对是前无古人。
那便意味着,创出这门武功的人,最多只练到了第九层,后面的修习之法,完全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经过验证,参考“乾坤大挪移”的情况,后面的修习之法,很有可能存在问题,说不定会练死人。
综上所述,“龙象般若功”存在很多问题,这门武功在金庸武侠中,根本不可能练至最高境界,只不过是某个狂妄之徒,凭空想象出来的而已,没什么了不起。如果真有人能突破金庸武侠中的个人极限,那都快成神仙了,何必再去修习那坑爹的“龙象般若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卓尔不群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金庸小说中,龙象般若功的设定是不是有问题?
龙象般若功的设定问题太大了,只要稍微有点数学逻辑的人,就不会练这门坑到天际的所谓神功。我们先来看看原文:
“那“龙象般若功”共分十三层,第一层功夫十分浅易,纵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传授,一二年中即能练就。第二层比第一层加深一倍,需时三四年。第三层又比第二层加深一倍,需时七八年。如此成倍递增,越往后越难进展。”
这段话其实是有不同理解的。一个是每练一层,功力加深一倍,简单来说,就是十层龙象能打两个九层的,九层的能打两个八层的;另一种理解是练功的时间加深一倍,所需时间几何级数翻番,但每练一层即增加“一龙一象”的大力,这个也说得通,因为十层龙象在原著里说的是“十龙十象”之力,如果按照第一种理解,那九层龙象应该是“五龙五象”,八层则是“二点五龙二点五象”……那这功法的计算方法未免有点太奇葩。
但不管用哪种理解,这门功法都是大坑。
如果按前一种理解,每练一级功力加深一倍,十层龙象原著说了“一拳打出,力近千斤”。就算千斤好了,也就是500公斤(连九阴真经的屁都没闻过的泰森一拳还有800磅呢,其实没差多少)。数学算算就知道了,九层是250公斤,八层125公斤,七层62.5公斤,六层……一层就一公斤多一点,扛袋米上楼都费劲!就这种功夫还要花一两年去练,你随便找家健身房撸三个月的铁,都能把他打得满地找牙。
如果按后一层理解,每层增加功力相等但时间加倍的话,这门功夫更坑了。尤其是后面三层,比起十层龙象的功力不过增加30%,但挂机时间需要加上千年,除了乌龟应该没人能练成。这性价比越往后越不堪。有那功夫,做做广播体操他不香吗?
可见龙象的设定一开始就垮了,看似厉害,但无论怎么盘,要么前期巨坑,要么后期巨坑。谁练谁知道………
▎a金庸小说中,龙象般若功的设定是不是有问题?
金轮实战不行,龙象般若功不背黑锅。
16年前,金轮的龙象是9层,是什么水平呢?看原文:
郭靖见对方掌势奇速,急使一招“见龙在田”挡开。两人双掌相交,竟没半点声息,身子都幌了两幌。郭靖退后三步,金轮法王却稳站原地不动。他本力远较郭靖为大、功力也深,掌法武技却颇有不及。
也就是说,16年前,他的龙象九层内力在练了20年九阴真经的郭靖之上。那他为什么各种吃瘪呢?首要原因就是“掌法武技不及”,其次是他心里素质极差,第三是经验太浅,和郭靖这种从小打五绝打到大的不可同日而语。
到了十六年后,十层龙象如何呢?继续看原文:
周伯通已觉出对方劲力大得异乎寻常,实是从所未遇。他生性好武,只要知道谁有一技之长,便要缠着过招较量,一生大战小斗,不知会过多少江湖好手,但如法王所发这般巨力,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一时不明是何门道。
注意:这般巨力,周伯通从没见过。周伯通刚刚才见识过掌力刚猛无双的黯然销魂掌。可见此时龙象之力>黯然
法王在对付周伯通的时候,看似不相上下,其实不然。请看后文:法王连出数招,竟似搔不着敌人的痒处。他埋头十余年苦练,一出手便即无功,自是大为焦躁,只听得背后风声飒然,黄蓉的竹棒戳向背心“灵台穴”,当下回手一掌,“啪”的一响,竹棒登时断为两截,余力所及,只震得地下尘土飞扬,沙石激荡。黄蓉一惊跳开,暗想这恶僧当年已甚了得,岂知今日更是大胜昔时,他这一掌力道强劲,怪诞异常,那是甚么功夫?
程英和陆无双见黄蓉失利,一持玉笛,一持长剑,分自左右攻向法王。黄蓉高叫:“两位小心!”话声甫毕,喀喀两响,笛剑齐断。法王因郭襄惨亡,今日不想再伤人命,喝道:“让开了!”不再追击程、陆二人。
也就是说,法王在对付周伯通,且大为焦躁的时候,接连一招秒杀黄蓉(使出必杀打狗棒了),程英(此时程英的武功应该超过当年的四弟子了),陆无双。如果他要开杀戒,程英,陆无双恐怕有性命之忧。也就是说在这次切磋,周伯通应该是明显处于下风的。
那么对比另一位五绝,一灯大师呢?
一灯大师见他掌力刚猛之极,也是不敢相接,平地轻飘飘的倒退数步。一个是南诏高僧,一个是西域异士,两人交换了一招,谁也不敢对眼前强敌稍存轻视。
一灯与法王本来相距不过数尺,但你一掌来,我一指去,竟越来越远,渐渐相距丈余之遥,各以平生功力遥遥相击。黄蓉在旁瞧着,但见一灯大师头顶白气氤氲,渐聚渐浓,便似蒸笼一般,显是正在运转内劲,深恐他年迈力衰,不敌法王,心中又伤痛女儿惨亡,便欲上前与仇人一拼,但听两人掌来指往,真力激得嗤嗤声响,实是插不下手去。正自无计,忽听得头顶雕鸣,于是撮唇作哨,向着法王一指。
若是杨过的神雕到来,法王或稍有忌惮,这一对白雕躯体虽大,也不过是平常禽鸟,怎奈何得了他?但他此时正出全力和一灯大师相抗,半分也松懈不得,双雕突然扑到,只得左掌管向上扬了两下,两股掌力分击双雕。双雕抵受不住,直冲上天。就是这么一打岔,一灯立占上风。法王左掌连催,方始再成相持之局。
金轮法王在对抗周伯通,并秒杀黄,程,陆之后(内力当有损耗),对上一灯法师,一灯大师不敢硬拼,选择远距离比拼内力。结果黄蓉看出一灯败象,招呼双雕帮忙,又被法王秒杀。而且,在分心杀雕后,法王迅速形成相持之局。可见法王的内力大于等于一灯。那么一灯的内力是什么水平?还是看原文:
杨过只听了他这两句话,心下大为钦服,自叹这位高僧功力浑厚,自己颇有不及。……一灯听得也不禁暗自佩服,虽觉他啸声过于霸道,使的不是纯阳正气,但自己当日盛年之时,却也无这等充沛的内力,此时年老力衰,自愧不如。
一灯比较杨过,内力更浑厚,但总量略逊。比照新修版倚天屠龙记,杨过的内力量和九阳大成的张无忌相当。一灯的内力水平,当和老张相差无几。如此看来,10层龙象的,不低于大成的九阳和老张百年童子功。如果再往上练,那应该打两个五绝不是大问题。
但是,金轮在书末和杨过的生死较量中,差距非常之大,原因还是那几个。武技不行,心理素质不行。所以金轮空有绝顶的内力,却无绝顶的武功,也无绝顶的心态,因此只能算个准绝顶。终究无法登上武学巅峰。
再说到主题,龙象般若功到底是什么样的功夫呢?我的观点是首先是一门纯内功,类似九阳。其提供的上限全金庸武学之首。但是,龙象因为其耗工龄修炼方式局限太大,比之九阴,易筋经,葵花等内功,还是不如。
▎❁金庸小说中,龙象般若功的设定是不是有问题?
小说中没问题,拍成电影中的体现才是问题
▎❣金庸小说中,龙象般若功的设定是不是有问题?
金庸武侠中,龙象般若功是一门很神奇的武功,主要的特点就是力量巨大,最开始的层次极为简单,即便是愚钝之人也能练成。可随着层次不断提升,所需要的修炼时间也会倍增。
如果一个人可以有数百年寿命,自然可以修成,然而人寿有极限,注定没人能够练到极致。这种设定看似很无厘头,既然没人练得成,那么创这门功夫的人是如何练的?这一点其实和乾坤大挪移很相似。
张无忌修炼乾坤大挪移时,进度非常快。按照经书中所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练成,然而张无忌在短短几个时辰内就练成了。不仅练到了极致,还发现了终极第七层的一些谬误。张无忌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的内力储备太过雄厚。乾坤大挪移是一门注重运劲发劲的功夫,要求修炼者有雄厚的内力基础,如果内力足够雄厚,单纯只是学习乾坤大挪移的技巧,并不困难。
龙象般若功是一样的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说,要练成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先练一门神奇的辅助功夫,将根基打得无比牢固厚实,再来修炼龙象般若功,就能事半功倍,或许根本不用多长时间就能练成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