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后悔事儿是什么?
▎©70后的后悔事儿是什么?
我是1975年出生,今年47岁了,快奔五了,心里不知是啥滋味,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生活,时间就这么快溜走了,父母也渐渐老去....
我们那个年代,高考录取率极低,我在省重点高中读书,高考录取率才20%不到。高中应届含往届一共10个班,每个班差不多80人左右,但成绩只有前20%的学生才有机会读大学(大中专含及以上,大中专即高中考的中专),合计800人,但只有160人左右才有机会读大学,剩下的640名同学,真的不知何去何从,普通高中基本上那就是年年“剃光头”。那时的我也是拼着老命去读书,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难以忘却。复读一年后,才成功挤过独木桥。
毕业后继续留在大上海闯荡,一个穷学生在上海没有根基,毕业后那几年基本上就两件事:找工作、找房子;再后来就是希望赚够钱能在上海买房付个首付,再后来为了成家又奔波,为了学历提升再次奔波,现在为了女儿读书、父母年老赡养又不得不考虑,同时也希望自己这一生能干出点名堂,也还在不停的折腾....
70后的我们这一代,感觉比较悲催的,大学毕业后基本上走向市场、自谋出路。不像60后他们都赶上好时代,分房子、国家包分配工作等,他们大部分人已经成为社会的精英,社会地位相对也比较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60后比70、80后的人幸福感指数要高。啰嗦说了这么多,我个人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年轻时,没有聚焦在一个行业/领域深耕细作,而是为了生计,不停地换行业、换工作,最后的结果自己变成一个“杂家”,看似什么都知道一些,但都不是太精深,然而在这个社会专家更吃香、更有市场。对我而言,感到很后悔,没有好好认真沉下心来,思考如何让自己更有价值....但机会一旦错过就错过了,接下来也只能尽量去弥补,在某个领域持续深挖,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深度。
▎︾70后的后悔事儿是什么?
我是72年出生的,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夫妻感情良好。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处于这样的年纪,一切也看淡了,宠辱不惊了。假如说,有后悔的事的话,就是没有好好地读书吧。
老大在读高中,老二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父亲已经去世了,妈妈随弟弟一起在浙江。房子10年前买了,前年买了部代步车,仍然感觉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2005年从国企买断了,然后就是各种的打工,没有自我,没有归属感;离开家去挣钱,孩子没有照顾好,在家照顾孩子,挣不到钱;这样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可能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吧,所以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要认真读书,上个大学,找工作也好找啊!现在招工的条件,年龄一条就是30-45岁,70后已经被边缘化了,还在跟新生代抢饭碗,无奈啊!
▎➯70后的后悔事儿是什么?
74年的我,人生已没有太多遗憾。
如果说有,那就是2010年拿了800多万搞企业,一个订单4000万没收回,一直挣扎中,要是当年不创业就完美了
▎╌70后的后悔事儿是什么?
我2003年在宝安龙华花15万买了一块地皮100平方。买了几个月后,有一位老乡出56万想买我这块地皮,我当时想留着建楼房出租,就没卖,到现在都没建起来,当时要是卖掉,当时商品房只要2千多3千一平方,可以买1,2套商品房了,它不香吗?真的好后悔呀!
▎▦70后的后悔事儿是什么?
1.没读高中、上大学。很多70后酷爱学习,成绩很好,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是“鲤鱼跃龙门”,农村出来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即十五六岁的年龄考上中专、中师,立马就可以办“农转非”户口,就已经是光宗耀祖,成为全村人的骄傲了。
2.没在学校谈恋爱。90年代的学校,哪怕是在中专、中师或者大专院校,大多对恋爱还有偏见,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还认为是不光彩的事,即使敢于吃螃蟹的男生女生们,也大多处于偷偷摸摸的状态,更多的学生还相当保守,“我当时的梦中情人,手都没有牵一下,也没有大胆表白”。
3.没在2008年前买商品房。绝大多数70后,哪怕当时是单身,即使在没有家里支援,更没有公积金贷款等金融政策支持下,也有经济实力买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但很多人没有买房。
4.没下海。在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这20年,正是多数70后25~35岁的黄金年龄,他们当中凡是敢于下海经商的都成功了,正应对了当今流行的一句话:在时代的风口上,哪怕是一头猪都会飞起来。
5.没从事第二职业。70后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长期接受纯正的爱国主义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绝大多数70后年轻时视金钱为粪土,不为五斗米折腰,当85后、90后一代开始流行家教私教、淘宝开店、滴滴跑车、抖音带货、直播赚钱时,他们才开始醒悟过来,但为时已晚,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
6.没善待家人和孩子。很多70后在奔五的年龄终于明白,家庭才是最终的归宿,只有自己的家人和孩子过得好,自己才可能过得好。善待家人和孩子,其实要求并不高,需要的是高质量陪伴,随时随地畅所欲言的倾心交流和沟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