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到1938年底,中国抗日军队几乎没有取得一次大型会战的最终胜利,哪怕是曾经在台儿庄短暂大捷的徐州会战,也是以第五战区全军撤退告负,期间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忻口会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等等莫不如是。实事求是地说,侵华日军在这一阶段战术上是比较成功的。于是武汉会战以后,双方的下一阶段战略安排愈发显得重要起来。
(东条英机剧照)
就重庆政府来说,既然华北、华东、华南和华中的富庶之地和大中城市已经沦陷,军政机关已转进大西南后方,便接受了延安方面以及蒋百里的抗日理论:在初期以空间换时间之后,开始利用西南山地与日军进行长期的“战略相持”。除在河南和湖南段留驻重兵与敌对峙外,其他主力全部沿云贵川边界布防,以拱卫大后方为中心任务。
武汉沦陷后,日军已经沿着长江深入到距离中国海岸线1200公里的区域内,冈村宁次的第11军犹如一个深入中国腹地的大脑袋,而从武汉到华东沿海的“脖子”又特别细长,日本人希望“三个月内”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美梦已然破灭,下一步怎么搞,日本人之前没有预案,内部也产生了分歧,其结果就是战略上陷入迷茫状态。
(冈村宁次剧照)
日本内阁表示有点打不动了,因为一年多的战争已经损失兵力20多万和耗费了80亿日元的军费,对日本旧币大家可能理解的不太直观,这么说吧,该数字是日本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参加一战和“九一八事变”所有军费开支和的1.6倍!比如1938年,日本黄金储备约为13亿5千万日元,将近20个月的侵华战争后,在国际上购买战略物资已经花去了9亿6千万日元,快破产了。
日本军部也懵圈了,因为没有想到会打这么长时间,日军连续两年已经扩编了17个师团,师团总数翻了一番,兵力则翻了两番达到120余万人,精壮和有经验的兵源开始短缺,到1938年底,侵华日军的原现役士兵只有11.3%、预备役士兵为22.6%、后备役士兵高达45.2,其他已经开始使用第一补充兵了。即便如此,兵力仍显不足,军备生产也力不从心,陆军省和参谋本部说什么都要喘口气。
于是日本政府、军部和前线将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战略上的分歧,以陆相板垣征四郎、参谋次长多田骏、参谋本部谋略课长影佐祯昭、中国课长今井武夫为一拨,决心改变方略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意即用最小的军事代价来迫使重庆政府乞降。一方面,他们开始寻找可以利用的代理人:“起用中国第一流的人物,建立反蒋反战的政府”,另外一方面,又派员与蒋氏的代表秘密接触,同时发布严令,限制前线日军扩大作战地域。
以冈村宁次为代表的前线昭和军阀们算一拨,他们不认为板垣征等人的诱降会有作用,胡说什么:“抗日势力之中枢既不在在于重庆政府要人之意志,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之200万抗日军,而只在以黄埔系为主体的嫡系军队的抗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因此这帮人强烈要求增兵添将,一举攻入四川推翻重庆政权。
胳膊那是扭不过大腿的,毕竟是板垣这帮家伙掌权,于是1938年底开始日本开始拉拢未来的头号汉奸汪精卫,前一年的12月汪某人就曾煽动孔祥熙在日本所提的停战条件上签字,由此被日本人视作可以扶植的对象。汪精卫于1938年12月叛逃、1939年赴上海、1940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南京汪伪政权,日本政府和军部认为重庆政府必然因此垮台,无需大动兵戈了。
在这一时间段里,日寇第11军在战略束缚下只能做有限攻击,比如1939年攻陷南昌、1940年西犯宜昌,却始终没有权力和实力继续深入川陕,尽管这几次进攻战役在战术上都颇为成功,也造成了中国军队较大损失,但根本不能动摇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冈村宁次期间不停争辩,板垣等人一发火,1940年3月干脆把丫弄回东京坐冷板凳去了。
(秘密谈判剧照)
从1938年底到1941年初,中国抗日军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度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军队也以三分之一顶在前线、三分之一为预备队、三分之一在后方整训的方式得以整顿。而当日本人两年左右发现汪伪政府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时,国内经济进一步恶化、战略资源越来越少、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距离太平洋战争爆发已经为时不远了。
直到1942年初,日军参谋本部才终于制定了进攻川陕的“五号计划”,拟动用八个以上的主力师团从南北两向攻入川渝,然而还未及实施,美军轰炸东京的事件又使日军匆忙发动了“浙赣会战”,五号计划被扔在了一边。
(近卫首相剧照)
到了1942年秋季以后,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屡遭大败,不断从中国战场抽出部队,图谋川陕的战略计划事实上已经破产,只能陷入持久战的汪洋大海之中,战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部是标准战略上的侏儒,而无论前线日军凭借素质和武器取得多少次战术上的成功,都无法扭转日军在战略上的失误和失败,再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战略资源的匮乏,最终的结局早已注定。
▎☁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1935年9月,由于张国焘拒绝北上,且有对中央有动武的倾向。红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军和军委纵队,约1.4万余人,遂单独北上。
随后的一个多月里,北上红军改番号为陕甘支队,转战千里,终于在10月19日抵达了长征的终点——吴起镇。
10月21日,为了不把追兵带入根据地。彭德怀指挥陕甘支队,歼敌军一个团,击溃三个团,缴获马匹200,其余缴获无数,取得了中央到达陕甘苏区后的第一个胜利。
战后,毛主席诗意盎然,挥笔写下“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1月初,中央领导和陕甘苏区负责人在下寺湾召开会议,宣布陕甘支队与陕北的红15军团合并,并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
由此,原本千里转战,只剩七千余人的红一方面军,兵力又恢复到了15000人。
1935年12月17日,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
在会上,林育英代表共产国际,确定了陕北的中央,才是真正的中央。这一点的政治意义极大。
毛主席则在会议上提出了红一方面军未来在军事上的战略方针:东征山西,扩大红军。
1936年1月,一方面军兵分三路杀入山西。
在历经近四个月的战斗后,一方面军兵力扩充至两万多人,极大地巩固了陕甘苏区。
而与一方面军在北方的积极发展相比,四方面军在张国焘的带领下,则是每况愈下。
1935年9月,听说陕甘支队北上后,张国焘气急败坏。先是召开会议,给北上的红军指战员扣上了右倾的帽子。后又下达南下攻击命令,动员四方面军以及原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共八万多人,向西康、川西地区进攻。
1935年9月~11月,红四方面军先是击溃了六个旅的川军,取得了“绥崇丹懋战役”的初步胜利。后又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以迅猛之势向宝兴进击,连下宝兴、天全、芦山等县城,占领了邛崃以西,大渡河以东,青衣江以北,懋功以南的川康边广大地区。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张国焘在这种情况下,被胜利冲昏头脑,喊出了“打到成都吃大米”口号,企图横扫川西平原。
然而,南下的战略错误,是四方面军指战员无法用战术胜利来弥补的。
1935年11月,听闻红军图染指川西,原本矛盾巨大的四川军阀和老蒋,竟然合作了。
很快,老蒋提供装备和资金,川军出兵,总共武装了八十个团,二十万人,与红军在百丈关一带决战。
关于百丈关战役的战斗过程,由于很难用文字介绍,就不细说了。
这里只提两个需要注意的点。
一,整个战役期间,四方面军极度轻敌,放弃了擅长的山地远动战,竟然以疲惫之师与以逸待劳的川军进行平原阵地战。这种打法上的失策,以及兵力上的悬殊,导致四方面军在战斗期间,产生了很多无谓牺牲。这与红一方面军在五次反围剿期间的情况,可谓是如出一辙。
二,战役中后期,在刘湘下达死命令的情况下,川军爆发了惊人战斗力,常以整营整连向红军阵地进攻,并敢于与红军进行白刃战。可以这么说,红军完全是被川军硬顶出了川西平原。
百丈关战役后,四方面军兵力由八万减至四万。已无力再实现横扫川西的战略目标。就连张国焘最初计划的割据西康也无法实现。
尽管张国焘当时不承认失败,但谁都知道南下战略,事实上已经破产了。
1936年初,薛岳指挥数万中央军,对驻守在宝兴、天全等地的红军发动进攻。
同时,刚刚经历了百丈关大战的川军也紧随其后,咬住四方面军不放。
由于四方面军兵力不足,无法固守。且天全等地贫瘠,无法供养四万红军。如果四方面军留在当地不走,极有可能在几十万国军的层层合围下,全军覆没。
而恰好在此时,红一方面军取得直罗镇战役胜利,在陕北站稳脚跟的消息传到四川。
这种对比是非常强烈的。于是,四方面军领导人在一番激烈争吵后,最终决定西撤。第三次翻越夹金山,落实中央早先制定的北上抗日方针。
那么,为什么说张国焘的南下四川的战略是错误的,是不可能用战术弥补的呢?
第一点,虽然陕甘支队北上时,大家也是一种迷茫心态,不确定北上对不对,不确定能否得到苏联援助。
但是,大家知道北上是去抗日的。北上抗日的口号,是具有政治影响力的,可以改观国人对红军的印象。
而南下有什么政治意义呢?
四方面军与川军争夺西康、川西平原,只会给全体国民留下一种红军貌似也变成了军阀的坏印象。
第二点,就是前面提到的。四方面军想打进成都吃大米,就必须要攻打大城市,必须要在川西平原与敌决战。
但以红军的装备而言,攻打防守坚固的大城市;在平原上作战,而且还是阵地战。
这无疑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莫名其妙消耗本就不强的实力。
第三点,以四川军阀的实力,四方面军根本不可能打下四川。
川军的战斗力,忽高忽低。在利益不受侵害的情况下,不会玩命。但如果根本利益受到侵害,川军就会拼命,爆发出极高战力。
这一点,红一方面军早有领教。
一渡赤水前,一方面军就曾错误地认为川军的战斗力与王家烈的黔军差不多,想在川南击败川军后,直接渡过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师。
结果,才有土城战役的受挫,以及后来的四渡赤水。
也正是因此,后来中央制定战略时,才会认为南下是错误的,是不可能成功的。
然而,对于中央的苦口婆心,四方面军的领导层却不以为然。
四方面军创立川陕根据地时,由于当时四川军阀正在混战。且川陕根据地都在川北贫瘠之地,没有伤害军阀的根本利益。
所以,红军每次与川军交手时,都能轻松吊打之。四方面军的兵力也是在此期间,由一万多人扩充至八万余人。
而由于打川军没输过,这也就导致在四方面军内部,上至领导层,下至普通战士,都对川军的战斗力缺乏清醒认识。认为川军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中央的北上方针不对,南下才是对的。
然而,直到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张国焘等人才明白,把四川军阀忽悠老蒋的那套“不打头,不拦腰,只击尾”的把戏,当成了川军战斗力的常态。太幼稚了。
后来,徐向前元帅在做战役总结时,也专门提到了:我军对川军死保川西平原的决心和作战能力,估计不足,口张得太大,兵力不够,战场的选择失当,如此种种,都与我们在战役指导思想上的急躁和轻敌有关。
▎⇐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在一场战争中执行什么样的战术是由战略来确定,一旦战略出现失误,再是高明再是成功的战术都无法扭转失败的命运。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来证明。
第一个例子,关羽大意失荆州。
诸葛亮在率领张飞,赵云等人马入川增援刘备的时候嘱咐关羽,要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这个战略的精要就是要关羽力避两线作战。可惜关羽违背了这一原则,虽然有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的巨大胜利,可是当吕蒙偷袭过来的时候,他就只有走麦城的份了。退而言之,就算他防住了吕蒙的偷袭,结果也不过是和孙权方面的矛盾公开化,最终也是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之中。
可以这么说,关羽在襄阳樊城方向取得的胜利越大,他遭到孙权进攻的威胁就越大。道理很简单,荆州是借的,你借别人的本钱做成了大买卖,债主能不来讨债吗?他想避免孙权方面的袭击,一定要主动向孙权示好,甚至有的破曹功绩应该让给孙权在荆州方面的军事主官。要么稳住孙权,要么给孙权分赃,要么将孙权拉进对曹的战争之中,陷曹操于两线作战。总之,只有和了孙权,才能据曹操。不和孙权,也就无法据曹。
第二个例子,日本偷袭珍珠港。
不得不说,日军偷袭珍珠港这一战打得十分的漂亮,比起吕蒙偷袭荆州的白衣渡江要漂亮得多。可惜的是只要战略上犯了错误,越是漂亮的战术动作带来的失败就越大越快。
日本的陆军基本上都陷在了中国,迟迟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在这个时候,又去袭击美国,袭击一个领土是自己几十倍,工业能也比自己强大得多得多的国家,希图一次战术胜利来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制定这种战略的人简直就是蠢猪。
一群蠢猪率领的军队怎么可能不失败?
第三个例子,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这三大战役说是三个战役,其实是一个战役,战略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的主力。
因为只有在长江以北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才能便于下一步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之,如果国民党的主力扯到了长江南岸,哪怕只是在平津的傅作义部撤退到了长江南岸,建立了长江防线,那解放军渡江就困难了。如果一次渡江没有渡过去,那美国就极有可能干涉中国内战。英国的紫石英号只是来试探一下的,如果当时没有揍它,或者是揍不过它,哪怕没有把它揍疼,再或者是同时傅作义的人马撤到了长江南岸,那会是什么后果?
中国有可能会出现第三次南北朝。
好在毛主席在三大战役一开始就敏锐的洞察到了这种危险,制定了在长江以北消灭国民党军主力的战略,并且达成了这一战略目标,才避免的南北分裂,才有了今日强大的中国。
篇幅有限,言不尽言,如果列位读者有不同看法,尽请在评论区留言。
▎£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亮剑》中常乃超少将在给李大脑袋等一帮人上课的时候说过,我曾经在南京国防部工作过两年,我并不认为从那里发出的命令都是愚蠢的。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为国军统帅部来说,其实很多时候在战略上是正确的,但是到下面交给将领们去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从而导致原来的战略根本没有能够实现。也就是说,不仅是战略上的失误,让战术上的成功白费力气,如果战术上没有执行力,战略做得再好,也是一张废纸,毫无意义。
而且,很多时候,国军不仅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在战术上对形势和局面的估计,做出的应对策略也都是正确的,但最终仍然可能导致了整个战场的崩溃。为什么呢?因为战争一旦爆发,就会随时出现情况变化,当然需要根据战场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做出相应的应对。但如果要继续朝着之前既定的目标继续前进,就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出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对时机要把握好,如果时机把握不好,即便是所有的措施都是正确的,实际上也等于错误。
淞沪会战就是典型的这种情况,几乎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的,但是每一步都慢了不止一拍,从而导致整个会战最终是溃败收场。
按照之前制订的作战计划,应该在淞沪战场与日军消耗一段时间之后,就先有组织的撤退到苏州河以南,放弃苏州河以北阵地,再有组织的逐次抵抗,交替掩护,撤退到吴福线、锡澄线的既设国防工事,依托工事继续抵抗日军,等日军攻击顿挫之后,从一线撤下来的部队经过整顿和补充之后,再从两翼出击,从侧翼包围日军,将入侵日军歼灭。这是第二道防线,如果第二道防线失守,就撤退到南京附近,仍然是利用既设工事抵抗和消耗日军,再从两翼迂回包围日军。
但是打起来之后,这个计划就完全被放弃了,并没有按照预订的计划执行,而是企图直接在淞沪战场与日军进行决战,从而不断的从后方抽调部队增援,一批在前线被日军打残了,换下来,再换一批部队上去继续挨打,打残了再换下来,再换一批部队继续上去挨打,原定的逐次抵抗,后退决战的战略,最终变成了日军与国军的增兵竞赛。国军是添油战术,不断从后方增派援兵,日军也不断从后方抽调援军来增援,双方就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日军虽然消耗了不少,但国军消耗得更多。
到1937年10月下旬,国军在淞沪战场已经没有能力扭转战局,那么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主动撤离战场,保存实力,以利再战。但在撤退时机的把握上,国军统帅部又寄希望于国际干预,坐失国军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仍然比较顽强的最佳撤退机会,一直到前线阵地已经完全被日军突破,才被迫退过苏州河,到南岸继续抵抗。实际上,撤退到苏州河南岸之后,国军也已经没有多少机会扭转战局,那么就应该利用苏州河的地理障碍,一面派部队占领阵地,掩护主力部队继续后撤,利用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
但在这个时候,国军统帅部又开始寄希望于国际干预,所以又一次失去了较好的撤退到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的时机。终于,日军的增援部队和动员能力已经压倒了国军,并且在正面突破国军阵地的同时,从国军阵线的侧翼杭州湾登陆,迂回包抄国军后路。这样,国军只能下令总退却。但这时候因为后路已经被日军切断,所以各部队完全失去了组织和行军秩序,都是夺路而逃,到了第二道防线也没有占领阵地组织抵抗,就直接一路狂奔,向南京撤退过去了。
也就是说,在整个淞沪会战过程中,国军统帅部的战略其实问题并不大,每一个步骤也都算是正确的,但最终仍然导致了全面溃败的局面,就是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是错过了最佳时机之后才做出的,所以始终在战场上处于被动状态,每一次后撤都是被动的,没有一次撤退是主动做出的,在战场上也就始终受制于日军,始终无法完全扭转局面。淞沪会战如此,南京保卫战又重演了一次,在该主动撤退的时候没有撤退,又企图侥幸于万一,最终再次导致整个战役的全面崩溃,数十万国军再次完全无组织的溃散,损失惨重。
相比之下,徐州会战几乎算是奇迹。徐州会战因为已经是处于日军在战略上南北夹击的局面,而国军已经无力完全击破其中任何一面的敌人,所以最终失败几乎是从会战一开始就注定了的,但李宗仁却能够从容不迫的调度部队,先在临沂和台儿庄重创日军,取得抗战爆发以来的首次局部性胜利,之后又在战局已经恶化的情况下,不失时机的主动组织部队有序撤退,整个第五战区六七十万大军也能有组织的与日军脱离接触,撤离战场,并未出现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那种溃败局面。
这就是因为李宗仁把握战机的能力要更胜一筹,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在局面已经全面恶化之后才被动的选择撤退,失去主动撤离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被日军赶着走。而淞沪会战的问题就在于,每一次撤退都失去了最佳时机,最后都是在已经完全失去主动权的情况下夺路而逃,所有部队都以溃散状态逃离战场,武器和人员的伤亡甚至超过正面抵抗过程中的损失。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而一个高明的统帅,就不仅需要把握住打胜仗的机会,也要有能力在不利局面下主动撤离,而部队还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损失,重新夺回战场的主动权。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四渡赤水才是主席军事生涯中的神作。因为在四渡赤水之前,红军始终没有摆脱被国军赶着走的被动状态,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与追上来的敌人死打硬拼,一次又一次的遭受重大损失。而四渡赤水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通过出其不意的在敌人的缝隙中间来回转移和穿插,调动了敌人,让敌人跟着自己走,而不是自己被敌人赶着走,从而为红军渡江北上创造了机会。
▎⇣为何战术上的成功往往无力扭转战略上的失误?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您要想把这事搞明白,首先咱的理解一下战术和战略有嘛的区别和关系。
这么和您说吧,战术是战略的一个个的实施过程,所以把一个个的战术串联起来就是战略。这两个概念的解释,读本文章的前半段就够了,所以小编就不用提那文绉绉的官面概念。在后边的文章中,咱一个个的补充,您就会看的更加明白一点。
首先小编给您举个例子,让您加深一下这个概念。
时间近一点的咱就不举了,小编给您举一个时间远一点的。
话说当年刘邦和项羽之争,大家伙都知道。项羽的勇武,就没人不知道的,又帅,又有才华,武力值还不错。
两人大战初期,项羽猛不猛?兵多不多?将广不广?力拔山兮气盖世,那真不是吹的。
所以项羽打满全场,几乎就赢了全场,这么看的话他的战术相当成功。
可结果呢?最后一场,被刘邦掐住脖子的打,呼呼啦啦的就败了,最后自刎于乌江河畔,尸体还被人给分了,无脸面对江东父老。
当然您可以说项羽的自大才导致了这一切,但何尝不是因为他这一场场战术上的成功,让他飘飘然的骄傲起来了。
而刘邦呢?他是越挫越勇,只要不死,他就认为自己有翻盘的机会。
所以刘邦仅仅赢下最后一场,他就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从而建立我们汉人历史上最为强大的一个王朝——汉朝。
而整个汉朝之所以覆灭,不是因为他的弱小,而是因为他太过强大才覆灭的。
您品品其中的滋味。
接着咱在说一个时间近一点的。
当年美国人攻打阿富汗,美国人拉了多少个国家,十几个啊?
那武器装备,要大炮有大炮,要坦克有坦克,总之天上飞的,地上窜的,海里爬的他们都有,而且都是个顶个的高科技,对手就没有什么东西能拿的出手的。
可这场战争从2001年开始一直到2021年,打了多少年了?二十年啊!
您就说吧,在这二十年当中,美国人那一次不是压着对手往死里打,那次没赢了?追得对手往山沟沟里头跑。
结果呢?到了2021年四月十四号,美国总统宣布从阿富汗撤军之后,四个月,就短短的四个月,美国人的对手就全面控制了阿富汗。
您看看,在整个战术上,美国人打满了全场,一个没落的打满了全场,还都赢了,结果最后他们主动撤离了,二十年的战术成功,顶不住四个月的战略胜利。
那么我们不经在脑子里头产生这么个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简单,美国人的对手应用的方法得当。
首先阿富汗这地,他不是一个平原占据最多的国家,而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别的不说五分之四的土地都是那些个大山头,摊开地图一瞅您就明白了,他的南部是高原有那么点平地,但这里还有沙漠的。
中部呢?不是河谷就是大山头,北边呢?虽然有两个平原,但北边的东部地区是一片冈峦起伏地带。
所以阿富汗不适合大规模军队的作战,美国人的对手就使用游击战,在这些大山头里头和美国人进行周璇,这一周璇就是二十年。
说道这里,咱必须强调一个问题。
战略确实由一个个的战术构成的,但战略当中并不是说只有战术。
他还有其他的很多东西,比如在总体上,使用什么方法应对对手。
所以这次美国人的对手,虽然在战术上就没有成功过一次,但在随后的过程中,应对的方法得到。
游击战至少让他们在随后的二十年当中保存下了实力,有最后老本进行翻盘。
当然在战略当中,他还包括经济这块。毕竟你的经济实力不够看的话,你没法维持以后的活动。
那么美国人的对手,就开始贩卖大山头里头各种矿场,别的不说光2020年的时候,据说这些矿场的收入就有五亿美元。
这也是美国这个对手能笑到最后的一个保证。
当然您要是说因为钱和各种物资,先是在战术上赢,后在战略上输,看历史上,日本人是这方面的行家。
想当年,日本人入侵咱中国的时候,国库里头就只备了四十亿日元(当时的日元还是很值钱的,日元和美元的兑换,是一比一的!)。
而日本人感觉他们用这四十亿日元就可以完成对中国的全面入侵,进而把中国给打倒了,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开战的时候,吼破喉咙的说什么要三个月灭亡了全中国。
您不得不说日本人的战略构想,那是相当的宏大。
但他这种战略构想就是虚的,在以后的事实中,就得到了证明,压根就实现不了。
自从七七事变全面侵华以来,那场战役不超过三个月?这大大的给日本人这个战略一个大耳瓜子。
那么在随后的全面侵华过程中,我们可以说正面战场上,很少有闪光点,至少在宏观上我们中国军队是一步步的撤退,很多国土都亮起了红灯。
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都在危急。
难吗?太难了!日本人各个方面都比我们强大,武器装备的强大,参战人员的强大,充足资金的强大,您要知道日本人为了这一天,准备了多少年?
而我们呢?一帮子军阀还在打打杀杀,就在日本人开启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国民党还在琢磨着如何对共产党下手呢?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日本人要对中下手了,要开启有这场入侵战争,但我们却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所以初期的战术失败是难免的,呈现在历史上,就是我们在正面战场上的节节败退。
可到了,武汉会战结束之后呢?日本人是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我们用武汉会战,将全国集中在武汉的各种物资,各种人员,各种设备,运到了可靠的大后方。
武汉会战说道根子上是一场惨烈的狙击战,拖延日本人的进攻,给我们留下足够的时间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当武汉会战结束之后,日本人已经无力再战了,就算是发动战争,再也没有了之前气势汹汹的派头了。
为什么呢?第一没有钱了,按照《使日十年》这本书的说法,到最后日本的国库里头就剩下一万马克了。
就这点钱,塞牙缝都不够,更加别说发起一场大战了。
第二,日本人在之前的会战中,损兵折将也是不少的。这种损兵折将不是能够通过随随便便的补充兵员就可以解决的。
为什么呢?他的这种损兵折将不是单纯数字上的缺失,而是士兵素质的缺失。
您要知道,日本人为了入侵战争,他们把兵员划分成了四个等级,甲乙丙丁,而他们一开始只招收甲等兵员。
除此之外,进入军营的士兵,都有足够的子弹去喂饱他的枪法,战争初期日本人的三八大盖那枪法个顶个都是神枪手,那手里的掷弹筒,连个瞄准设备都没有,全凭手感都能做到百发百中的地步。
这都是拿钱,拿多多的弹药喂出来的部队。那么后来加入的部队呢?他们有这个钱?有这个时间去喂吗?而且身体的各方面素质能比的上甲等兵员吗?
战争打到这里,日本人如果实现不了自己的战略构想,用三个月的时间灭亡中国,他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没有钱,意味着军队运转起来要有生锈的感觉,没有钱,日本人的国内那些个打了鸡血期待一场场战争胜利的日本人,嘴里就没有足够让他们嚼咕的粮食,上厕所的纸。
怎么样?是不是乱了。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在随后要发动三次长沙战役,而这三次长沙战役,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少。
而这其中,他们还试图攻击了苏联,尝试是不是可以从苏联这里寻求到一个突破口。
结果苏联的熊脾气不是盖的,要打就全力以赴,不仅朱可夫去了,全国的各种高科技很多都在战场上投入使用,炮弹子弹都是日本人的数倍。
日本人敢向苏联人的阵地投放一个基数的炮弹,苏联人就敢给他回应三个基数的炮弹。
日本人是真怕了。
中国战场陷入了死地,苏联人的门路打不开,于是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
而以上两件事都是在三次长沙战役中进行的。
您看看,三个地方开战,这在战争中绝对是有忌讳的,但日本人就是这么做了,为什么?
急眼了呗!口袋里头没东西了呗!着急的要开拓出新的,可以给他们提供新鲜血液的场地。
而日本人之前的战略,已经成为了泡影,换成了想各种办法使中国人屈服。
这种办法包括连续不断的对重庆进行轰炸,连续不断的挖国民党墙脚,寻找一些个脓包,软骨头变成汉奸为他们效力。
您看在这前,日本人的战术成功吗?很成功的!但在成功之后,却迎来了第一战略的失败,从而不得不改变了他们的战略,而这个战略的方法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通过武力屈服,而是使用汉奸和武力共同搭配。
更加奇妙的是,日本人还不惜使用三个方向开战的方法,寻求突破。
最终选定挑美国人,这个“软柿子”下手。
您看日本人的战略不仅改变了,他们的战术也发生了改变,战术要针对的对手不仅没有变少,他们还主动的给增多了?
老话说得好,病急乱投医,这个点上的日本人,看起来还是很强大的,但何尝不是有点慌了?
我们再来看看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战争。
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人表现的还不错,打的美国人英国人都没地跑,还把麦克阿瑟这个鼎鼎大名,名声赫赫,号称将菲律宾打造成铁桶的名将,打的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的跑路了。
让尴尬的美国人发现,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亮点,唯一可以炫耀的是麦克阿瑟成功的逃出来了,还有麦克阿瑟时不时冒出来的强硬话语:“我!麦克阿瑟还会回来的!”
于是麦克阿瑟就很出名了,不得不说历史造就出了麦克阿瑟这么一员“猛将”。
那么日本人在战略上想要寻求突破,但在这个战略的过程中,他们找错了对手。
我们都知道美国人的战争潜力,其实这一点在一战中就有了体现,那一个个的大烟囱,一台台轰隆隆巨响的机器设备,无不体现着这一点。
难道是日本人脑子不好使,没有看到这一点吗?
不是的!日本人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他们的第一期战略完蛋了,只能重新搞一个战略,然后用方法来弥补这个战略的漏洞。
或者用一句俗语也能说明这个问题:“拆东墙补西墙的!”
他们可不管以后,只管现在,现在没有突破口,很快就要迎来覆灭一样的完蛋。
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人前期是赢了,可以说战术是非常成功的,但他的这个方法是错误的,因为时间压根就不在日本人这里。
日本人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他打算把自己给埋了。
他们感觉自己能在太平洋上横行个两年时间,或者更多,但美国人的工业能力告诉日本人:“七窍塞了棒棒糖了吧!看把你甜的!”
日本人很快就迎来了打击,所以日本人的对象挑错了,这同样是战略上的一环。
日本人前期战术上的成功,并不是一件可以高兴的事,他们在战略上已经走在了失败的道路上了。
最后临到失败就在眼跟前了,日本人的方法又发生了改变,开始放空炮——我们要一亿玉碎!
两颗原子弹,一家伙就把他喂得饱饱的,方法又错了。
其实战争打到这个时间点上,没有原子弹,美国人,苏联人都会对日本人采取措施,进攻他的本土,一亿碎不碎,这都不是一个问题。
最后再终结一下吧!
战略这个东西包括的东西太多了。
这里头有推进战略的战术,也有维持战略的总的制导方法,还包括综合国力,有没有能力生产出足够的维持战争的武器,有没有足够的可以维持战争打到最后的资金,有没有对对手的一个全面的侦查和了解,知己知彼等等,内容很多的。
所以战术上成功,仅仅代表战略中你只成功了一小步,如果其他的条件没有跟上,在战略上依然是失败的。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
推荐阅读:
有些人宁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苦苦地走下去,这是为什么?
长江干旱,台风梅花登陆区“锁定”江浙沪,能缓解中下游干旱吗?
《水浒传》中,武松杀王大娘有错吗?男人打女人会被社会舆论接受吗?
同样是封建王朝末期,清朝有钱编练新军,为什么明朝却连军饷都发不出?
上一篇:经常吃山药对身体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