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射雕英雄传中讲述的江湖非常小?
▎✷为什么感觉射雕英雄传中讲述的江湖非常小?
看到这个问答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一个关于射雕的问题,请问射雕英雄传的江湖圣地是哪儿?很多金迷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答案肯定是华山,毕竟华山论剑嘛,在这儿决出了五绝这五位绝顶高手。真正的答案是牛家村,没错,就是郭靖的老家临安牛家村。
据不完全统计,射雕英雄传几乎所有出名的高手都来过牛家村,丘处机是第一个,然后有江南七怪、梅超风、全真七子、黄药师、欧阳锋等,连铁木真的儿子拖雷一行人也来过牛家村这个圣地参观过,由此可见牛家村武林圣地之名名符其实。
说这个问题也只是引出这个提问的答案,是的,我也有感觉,射雕英雄传的江湖非常的小,不只是武林人士数量少,场景的变换翻来覆去也就几个地方。给人的感觉就是射雕的江湖非常的小。
我想这个问题可能和金庸先生有关。金庸的第一本小说是《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而《射雕英雄传》是他的第二部小说,写于1957到1959年间,可以说这个时期的金庸写作风格还没有完全成型,写作水平也未达到巅峰时间的水准,还处于摸索期,远不像后期作品想象力丰富,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射雕全书也只是以九阴为线索,围绕主角郭靖和五绝展开,人物数量有限,自然显得江湖有些小。
至于说射雕处于衰落期,那要看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金庸先生单独写这本书的时候肯定没有刻意表现这个方面意思的意图,射雕的江湖相对写作背景靠近代的作品来说肯定算是盛世,起码也是早期的盛世,真正的衰落是以清代为背景的几本小说。与天龙八部相比,射雕的东湖肯定比不上。
所以说射雕的江湖显得小,主要还是跟作者金庸先生的写作方式有关,毕竟是早期作品,不管是哪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就是武学也远远称不上衰落期,毕竟射雕是在天龙前写成的。
▎⊰为什么感觉射雕英雄传中讲述的江湖非常小?
黄老邪解读金庸武侠,点击关注阅读系列内容!
金庸先生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人物并不多,来来回来就那么些人,远不如《倚天屠龙记》与《天龙八部》等小说,的确会给人江湖非常小的感觉。
但实际上,江湖上就那么大,是不可能变的,不论什么时期,都是如此,有势力兴起,必然有势力衰败,其它时期有少林寺、有明教、有西域,射雕时期同样有。
之所以显得《射雕英雄传》江湖小,归根结底,还是金庸先生在这部小说中创作的人物太少,剧情相对简单。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笔下影响力最大的小说,这部小说是他的第三部小说,算是早期作品。
当时金庸先生写作技巧尚未成熟,因此这部小说的剧情较为简单,人物也较少,与他的后期作品显然没法比。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金庸先生笔下很多小说都有英雄大会,比如《天龙八部》中,有少室山英雄大会,《神雕侠侣》中,有大胜关英雄大会与襄阳英雄大会,《倚天屠龙记》中有少室山英雄大会(屠狮大会)。
但在《射雕英雄传》,只有华山论剑,虽是武林盛会,但规模根本没法与天下英雄大会相比。
所以说,《射雕英雄传》中的江湖显得小,只是小说剧情简单,没有写那么大。
再说衰弱期这个问题。
其实《射雕英雄传》时期的江湖并不是衰落期,当然也不是巅峰盛世,严格来说,这是一个复兴期,在此之前的江湖,才是衰落期。
当时的江湖,涌现出了五绝等百年难得一见的天纵奇才,从射雕开头,到神雕结为,江湖上出现十余位绝顶高手。
所以说,这不能算是衰落期。
综上所述,《射雕英雄传》之所以显得江湖小,归根结底还是作者金庸先生当时的写作技巧还不成熟,因此小说中的人物不多,剧情也相对较为简单。此外,当时的江湖,不是衰落期,而是衰弱后的复兴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卓尔不群黄老邪,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为什么感觉射雕英雄传中讲述的江湖非常小?
我认为,很多人之所以“感觉《射雕英雄传》的江湖非常小,处于衰落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对这部小说太熟悉了。二是被金庸先生后来的作品把胃口给不断撑大了。
先说第一点,现在,只要读过《射雕英雄传》这本小说或者看过几遍影视剧的,再加上翻来覆去的各种解读,很多人都会对其中的人物,武功,甚至故事情节如数家珍,非常熟悉。
哪怕小说描述的版图东到东海、西到西域、南到大理、北到大漠这么辽阔;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些人物性格鲜明,个个牛叉;
九阴真经、左右互搏、蛤蟆功、降龙十八掌这些武功绝学那么神奇,我们还是会觉得稀松平常,因为太熟了嘛!
就像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处于熟人社会一样,会感觉很小,三言两语就能让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成为熟人。
同理,正是因为我们对《射雕英雄传》的一切都耳熟能详,所以会感觉江湖很小。
再说第二点。
我们先看一下金庸先生创作这十四部武侠小说的时间顺序:
《书剑恩仇录》——1955年
《碧血剑》——1956年
《射雕英雄传》——1957年
《神雕侠侣》——1959年
《雪山飞狐》——1959年
《飞狐外传》——1960年
《倚天屠龙记》——1961年
《鸳鸯刀》——1961年
《白马啸西风》——1961年
《连城诀》——1963年
《天龙八部》——1963年
《侠客行》——1965年
《笑傲江湖》——1967年
《鹿鼎记》——1969年
《越女剑》——1970年
从以上列表可以看出,在创作时间的顺序上,《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先生创作的第三部武侠作品。
而众所周知,其前两部作品《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不论在艺术成就还是内容的精彩程度上是除《越女剑》外所有作品中最弱的(当然,这是在金庸先生自己的作品范围内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如果放在整个武侠小说来定位,也属一流作品),但也隐隐透露出一丝宗师,巨匠的风范。
我想,金庸先生接下来在创作《射雕英雄传》时,肯定是有着极大的野心的。他把格局开创的更大,并非常精巧地把传统文化中一些东西夹杂在其中,比如“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设置,就是和《易经》中“五行”一一对应的。
但是与此同时,他又要提醒自己小心翼翼,不要因为任何差错失了水准。所以,也并没有太多的天马行空的东西。
结果不出所料,随着《射雕英雄传》横空出世,从此就奠定了其武侠小说的宗师地位。
而到了他写《天龙八部》的时候,不论其地位还是笔力,都已经到了巅峰,可以说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所以我们看到:《天龙八部》不但是其艺术水准最高的几部之一,在格局和场面上更加雄奇瑰丽,在武学的描写上也是天马行空,汪洋恣肆。诸如“六脉神剑”、“易筋经”、“小无相功”、“北冥神功”、“生死符”等神奇甚至玄之又玄的武功层出不穷,出场的人物也更多更杂,空间上也感觉更加辽阔好远(实际上,处于天龙江湖和射雕江湖中的人物活动范围都差不多)。
恰好天龙的江湖是在北宋,而射雕发生的时代是南宋,这样一进行对比的话,好像射雕的江湖非常小,武学上也处于衰落期。
也有人把武侠小说定义为成人童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射雕英雄传》也比其他作品更像。
▎➟为什么感觉射雕英雄传中讲述的江湖非常小?
射雕英雄传里最为人称道的便是五绝的讨论了,天下最强者,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其中又以中神通王重阳武功最高,被奉为天下第一,主角郭靖直到末尾也未能达到五绝水准。
之所以感觉射雕英雄传武林圈子小,我认为主要是射雕从头至尾涉及的势力不多,从头到尾就很少出现过多门派。
书中的江湖势力严格意义上来说有全真教,桃花岛势力,西毒一方,丐帮,南帝一方,还有一个铁掌帮等,几乎没有其他势力了,圈子确实很小。
射雕英雄传我认为主要目的是刻画郭靖这个人物,只要人物形象刻画饱满,令人津津乐道即可,至于主角经历多少江湖仇杀之类的情节倒不是特别重要。
射雕英雄传前期主要讲了丘处机与江南七怪打赌教导弟子的情节,中间涉及到江湖势力江南七怪以及全真教,另外在大漠也有黑风双煞的情节,算是桃花岛势力。
直至烟雨楼比武,中间只有两年左右时间,而且又以郭靖的行踪为线索,我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如果涉及太多江湖势力并不妥,主角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经历,再说郭靖这个人物也不是靠过多江湖经历来刻画的,主要还是以突出主角个性为主。
并不是说五绝天下称尊,那么江湖就没有其他门派,并不是这样的,江湖中门派还是很多的,像不知名的法华寺,还有享誉天下的全真教,以及裘千仞的铁掌帮。还有南帝既然出家号称一灯大师,那么这个时候肯定是有佛教的,借鉴于天龙八部大理的寺院,应该是有天龙寺的。少林寺也是存在的,毕竟郭襄曾经上过少林,而且神雕末尾郭靖等是见过觉远和张君宝的。
武林还是那个武林,可是称得上英雄的确实各领风骚数百年。
▎⇗为什么感觉射雕英雄传中讲述的江湖非常小?
射雕英雄传的江湖其实并不小,只是因为书中的五绝过于厉害,导致其他的江湖高手显得平平无奇。比如杨康府上有很多高手,那些人放到江湖上也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只是在五绝面前完全不够看。
射雕英雄传中的五绝,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之所以有五绝,是因为九阴真经现世。九阴真经是当年黄裳所著,是天下武学总纲。经书一现世,便在江湖上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争到最后,剩下了武功最厉害的五个人,这就是五绝。
五绝齐聚华山,相互比试,最终王重阳胜出,成为了天下第一人,得到了九阴真经的掌控权。五绝的武功高出同辈人太多,一提到绝顶高手,立刻便想到五绝,其他人再出色,也只能沦为配角。就如同裘千仞一样,堂堂的铁掌帮帮主,在江湖上也是一流人物,但他连参与华山论剑的资格都没有。
神雕侠侣也是如此,书中一提到高手,便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后来北丐和西毒同归于尽,郭靖和杨过顶替了他们的位子。江湖上是不是没有其他高手?当然不是的,杨过就曾经请江湖同道出手,炸了蒙古的火药库和粮草,出手的全是高手。而这些高手,平时的故事在书中是不提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