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苏联名著,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而《静静的顿河》却可以?
▎t同样苏联名著,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而《静静的顿河》却可以?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唯一拒绝领取诺贝尔奖的法国作家萨特说的好,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国家给西方作家和东方叛逆者的奖赏。社会主义国家共有六人获得过诺文奖,其中前苏联五人,除了《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外,其余四人均是祖国的叛逆者。中国唯一获奖的莫言也是争议颇大的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理念不符合西方价值观,他歌颂的是前苏联革命和建设者,当然入不了西方人的法眼,所以无法获得诺文奖。
▎♗同样苏联名著,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而《静静的顿河》却可以?
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顿河描写的是人,人在时代面前会反悔,会摇摆不定。而钢铁是什么,政治动物,他一旦离开了政治环境,连存在都成了问题
▎❧同样苏联名著,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而《静静的顿河》却可以?
钢铁有太多的政治因素,而政治是有时效性的,今天正确的东西以后不一定正确,今天错误的东西以后不一定还是错误。所以难以得诺奖,诺奖作为一个几乎旦面对全球的奖项,考虑的获奖因素肯定要尽量宽泛和长远。而顿河不一样,顿河主要是写人,写人性,而人性是恒远和相同的,无论你政治观点怎样,人性是相同相通的,例如,无论你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他们都爱自己的孩子,如有人说他在内心里面爱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模一样,你信吗?这就是人性,和政治无关。
▎↟同样苏联名著,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而《静静的顿河》却可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772条回答。
萨沙读《静静的顿河》花费了很多时间,这套书实在太多了,但确实非常值得一读。
伟大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客观真实的反应出人类真实的感情,某个时期真实的历史,而且是积极向上的。
《静静的顿河》是非常真实的一段历史,他记录了顿河哥萨克在沙俄帝国末期、俄国革命初期的真实情况。
以男主角格里高利为代表的哥萨克们,祖先本来就是反对蒙古或者沙俄暴政,逃到顿河游牧、农耕的平民、农奴甚至罪犯的后代,具有天生的革命性。
他们最初为沙俄帝国服务,用历代男人的生命去作战,换取哥萨克的半自治地位,维持自己并不富裕的生活。
对于沙俄帝国,哥萨克充其量只是无可奈何的合作而已。
另外,哥萨克只是半职业军人,有着自己的道德观。
格里高利从军以后,发现沙俄军官只是把哥萨克士兵当作炮灰,根本不在乎他们的死活,对此非常厌恶。
在莫名其妙亲手杀死奥地利士兵后,格里高利又认为这是被上帝禁止的罪恶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去杀死这些毫无瓜葛的陌生人。
所以在布尔什维克战友的简单宣传下,格里高利认为红军才是哥萨克应该支持的,是老百姓的政权,而不是沙俄帝国那种贵族老爷的政权。
但哥萨克的本性,决定他们永远是希望独立于任何势力,只要维持自己的生活。
而哥萨克的传统,决定了他们看不惯任何违背哥萨克道德的事情,无论是红军还是白军。
在短短四五年间,格里高利三次参加红军,三次投身白军,可见他的矛盾性。
在红军中,他因为战功卓著、勇猛异常,成为了骑兵副团长。在白军中,他甚至能够成为师长。
可惜,哥萨克反对白军和红军干涉他们的自治地位,反对白红和红军对他们的杀戮。
格里高利的倒戈,在外人看来是很奇怪的。
比如10月革命以后,格里高利立即站到红军一边,成为骑兵连长勇敢的同白军作战,因为红军支持哥萨克自治,要求消灭压迫他们的沙俄贵族老爷。
然而,格里高利发现红军集体枪决同为哥萨克的白军战俘以后,立即脱离红军,转而加入白军。
目睹白军同样屠杀红军的哥萨克战俘时,格里高利又认为“白军也不把哥萨克当人看”,脱离白军回到老家种地。
随后红军占领了他的老家,开始取消哥萨克的自治地位。
格里高利同其他几乎哥萨克都大怒,不但他的哥哥参加白军对抗红军,连年迈的父亲也披挂上阵,因为红军改变了哥萨克几百年的传统生活,强行让他们符合苏联的意志。
在哥萨克的道德观中,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哥哥被红军打死以后,格里高利更是坚决反共,成为白军师长。
然而格里高利很快看穿了白军对哥萨克的利用。他明白,白军就算胜利,哥萨克也同样不会有好日子过,心灰意冷。
果然,白军节节败退时,留下炮灰哥萨克部队殿后,自己人则通过海路撤退到克里米亚半岛,格里高利被主子遗弃。
由此,格里高利再次转为支持红军,他觉得红军比白军要讲道理。
这其实是哥萨克的真实历史,他们作为一股中立的军事势力,在动荡的内战中无所适从,被各种势力利用。
另外,小说里面写了很多热烈的爱情和亲情。格里高利作为村子最好的小伙子,本来有很多年轻姑娘可以娶,却爱上了邻居,有夫之妇阿克西妮娅。
阿克西妮娅虽然知道自己背叛丈夫,同小伙子格里高利发生感情是邪恶的事情,但忍不住内心的爱情以及嗜酒放荡粗暴的丈夫,毅然同情人私奔。
但阿克西妮娅是个普通女人,在孩子病死、格里高利又不在身边的时候,又被关心他的贵族李斯特尼次基发生了私情,导致格里高利的恼怒和决裂。
不过,虽然经历了很多波折,阿克西妮娅始终保持对格里高利的深切感情。
最终在格里高利被红军通缉追捕,如丧家之犬的时候,阿克西妮娅仍然愿意同情人一起逃亡,结果死于红军追捕部队的子弹。
格里高利的妻子娜塔莉娅,则是另一种人。
娜塔莉亚非常爱丈夫格里高利,作为大户人家的女儿,不顾家里反对强行嫁了过去。但婚后娜塔莉亚发现,丈夫对自己并没有爱情,只是狂热的爱着阿克西妮娅。
娜塔莉娅曾经多次试图挽回丈夫的心,但她是个拙于言辞又不了解丈夫内心的女人,对于感情根本无能为力。
面对着丈夫的见异思迁,娜塔莉娅曾经因为痛苦而自杀,但没有死掉。
随后明知道婚姻会是痛苦的,她仍然始终留在丈夫身边,甚至在丈夫私奔后回家(当时阿克西妮娅同贵族发生私情),她也不计较,还生了两个孩子。
然而,最终娜塔莉娅发现丈夫在最危险的时刻,仍然放不下对阿克西妮娅的感情,深深绝望。她决心流掉正在怀着的孩子,不幸因失血过多而死去,结束了一生。
类似的爱情还有很多。
小说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很难用简单的好或者坏来形容。
比如格里高利杀过红军,也杀过白军,为双方都流过血、立过大功,他的倒戈也不是为什么什么利益,纯粹是三观不合。
你难以认定格里高利是好人或者坏人,他是一个矛盾人物。
对于阿克西妮娅,虽然破坏了自己和别人的家庭,有过两次出轨的精力,也不能将她评价为淫荡无情的女人。她在17岁时被生父酒后强奸(随后生父被母亲和大哥乱棍打死),这注定了阿克西妮娅一生的不幸,以及后来痛苦的婚姻生活(丈夫结婚当晚发现她不是处女,对其一顿毒打,随后天天在外喝酒玩女人,动辄殴打她)。阿克西妮娅决定追求自己的幸福,冒着名誉全毁而同小伙子格里高利私奔。
虽然阿克西妮娅在人生低潮期、孤独器,曾经背叛格里高利同贵族发生了私情,也是很快醒悟。
最后她在格里高利穷途末路的时候,仍然愿意同他冒险逃亡,最终为了掩护他中弹而死,也算是痴情了。
可以说,《静静的顿河》是一段生动的历史记录,记录了哥萨克的一个时代,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得奖也很容易理解。
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实原著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回忆录。
如果他真的将回忆录出版,或者只是略加改动出版,也很有可能得奖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他的文学天赋甚至高于肖洛霍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记录了乌克兰和波兰边境小城,一个林务官(沙俄帝国管理森林的官吏,公务员)家庭二少爷保尔,逐步走上革命的经历,也客观记录了一段历史。
可以说,这段历史也是鲜活的,里面也有保尔两段火热的爱情,绝对不亚于《静静的顿河》。
但是,当时苏联出版政策的原因,迫使作者大幅度修改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甚至将很多根本情节进行扭转虚构,导致作品出现种种不合理和违背基本人性的地方。
比如,小说甚至不承认保尔出生于林务官家庭,他的父亲是退伍军官,后来成为林务官,而母亲也是林务官家的小姐,还会六种外国语言。小说非要让保尔出生在只有母亲的劳动贫民家庭,母亲是保姆,哥哥是工人,这就等于颠覆性的改变了小说的一切。
而小说中同现实相反的还有很多,包括很多细节,目的是符合苏联的宣传政策。
于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接近于一种宣传小说,不能真实的反应历史和人性,当然是无法得奖了。
▎↵同样苏联名著,为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而《静静的顿河》却可以?
信仰、政见、思想意识形态不同的结果。
尊重、遵循以《国际歌》、《共产党宣言》核心内容为奋斗目标的人们推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与之相反的是眨损、抹黑(在评论区就可略见一斑)。
诺贝尔文学评奖权掌握在西方价值观的人手里,岂能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兴趣、有好评?!
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人把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奉为励志的经典;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只有沉沦颓废不求进取,专门讲究享乐的一族厌弃这部著名文学作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