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君和侯有什么区别,如商君,武安君,穰侯,文信侯等?
▎➤战国时期君和侯有什么区别,如商君,武安君,穰侯,文信侯等?
“君”,还是“侯”,可不能乱叫。
叫错了,轻则出洋相,重则出人命。
这其中,大有讲究。
侯:新爵制
西周分封诸侯时,就分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
不过,战国时期,列国变法,都实行了新的爵位制度,此时的“侯”,与西周、春秋的侯已不是一回事了。
比如:秦国。
商鞅变法,崇尚军功,设立了二十级军功爵禄制。
其中,最高爵位,就是彻(列)侯。(汉武帝时,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以列侯称)
不过,几乎没有将领可以单纯靠军功就混到侯的爵位。
即使是白起这种功劳盖世者,在做到18级大庶长后,没有再继续向上升迁。
王翦在灭楚前,更是对嬴政直言不讳:作大王的将军,怎么都当不了侯吧。(当然,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王翦及其子王贲得到了侯爵,但那严格意义上可能算是秦朝的事情了)
这大约是因为:白起这样的将领虽功勋卓著,享有极高威望,但毕竟在秦国国内位列相之下。
而在秦成为侯的,多是位极人臣的国相,比如商鞅、魏冉、范睢、吕不韦等人,或者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人物(原因不详述),比如嫪毐。
君:新的分封称谓
战国时的君,是对西周、春秋分封制度与时俱进的“修正”。
西周春秋时,天子把地分给诸侯,诸侯又把地分给各级卿大夫,一级一级分。
这些受封的卿大夫受命于诸侯,但在自己的封地,臣子与领主就是君臣关系,领土内的臣子都会称自己的领主为“君”。
不过,西周、春秋时,这些卿大夫是不会被直接封为什么什么君名号的。
到了春秋末年、战国初期,尴尬出现了。
最开始感到尴尬的,是魏、韩、赵三家。
在讨灭智伯后,这三家已经大于普通诸侯,但名义上仍然是卿大夫,直到50年后,他们才被周天子正式承认为诸侯。
按照西周、春秋的分封制,卿大夫是有封地的最小单元,大夫以下的士,是没有封地的。
也就是说,韩、魏、赵,他们当时自己就是卿大夫,以周制,他们连再往下授予封地都很大不便。
于是,赵襄子在分封时,取了个“君”的名号,以规避限制。
随后,随着各国陆续变法,各国也陆续遇到尴尬。
在传统的分封制中,爵禄、官职,都是世袭的。
各国变法,虽内容各有不同,但削弱,甚至废除世卿世禄,限制领主权力这一点是一致的。
所以,受封的条件,受封人的权力、义务,与春秋时期的贵族封邑也已不是一回事了。
因此,“君”虽仍然是分封制的一部分,但已然是一个新物种。
值得注意的是:战国“封君”,已经跟封地、食邑不再“必然挂钩”,更接近一种“荣誉”。
有的封君,连封地都没有。比如,秦国的刚成君蔡泽,又比如,楚国封苏秦为“武贞君”,都是只有荣誉而无实际封地的。
君与侯的关系
所以,君与侯,是两个不同体系下的称谓。
在秦国,秦王可以同时以两套体系来激励功臣。
比如:白起,虽然在军功爵上到了18级后再难往上,但立功后,又被封“武安君”,获得封地。
但总的来说,在秦国,“侯”必然有封地。
依爵制:最高一级的列侯的封地可以世袭,是真正的“裂土封侯”。而次一级的关内侯,封地不能世袭。
所以,秦国的侯,必然享有封地,是事实上的封君。
而一般的封君,小者不过十里,大者为“万户侯”,相当于一个县。
但秦国侯的封地,是以城来计算的。
其中:吕不韦一个人,就有河间十五城,洛阳十万户!
而从地位上来说,只有位极相位者(除了嫪毐),才能被封侯。而封侯者,多能得到不少封地,因此,在秦国,侯比君要更难得到。
号
由于侯在秦的特殊地位,因此,一般列侯者,一般被人称呼某某侯。
但是,号,是对外的,毕竟受到约定俗成的观念影响,又必须避免引起混乱。
比如:商鞅。
在俘虏公子卬后,商鞅被封列侯,但号商君。(《秦本纪》)
特别规定”号商君“,应当主要是怕引起文字上的误解。
虽然商鞅的列侯与周“公侯伯子男”中的侯不是一码事,但毕竟“侯”在用于对外称谓时,容易引起混淆。
当时秦孝公自己只是伯爵,所以,为避免混淆,对外称呼上,仍然规定,商鞅“号商君”。
在秦称王后,没有这些包袱了,此后,所有封侯者,可以大大方方地,直接以某某侯为号。
当然,这里探讨的,只是秦国的情况,在山东六国,有的诸侯没有“侯”,有的诸侯的“侯”地位不高,情况各异。
秦国的“侯”,是军功爵禄的产物;秦国的“君”,是对西周、春秋分封的改良。
两套体系,互为弥补。
几代秦王灵活运用,总能找到相应的激励方式,故能驾驭天下英雄,完成一统之业。
▎⇘战国时期君和侯有什么区别,如商君,武安君,穰侯,文信侯等?
封侯,兹事体大。
所以,早期不封。即便后期有了封侯,也跟封君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封君,一直在封。
所以,封君特别多。战国普遍实行封君制,但已经不是周朝的侯了。
但,秦国是个奇葩。吕不韦、嫪毐之后,估计连君也不想封。如王翦在举兵灭楚之前,就对秦王嬴政说: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乡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啥意思?跟着嬴政这种大王干,有功了也不能封侯,所以只能趁着自己还有用,赶紧多要些田宅。
简单说,以前有功,能封到一片土地;现在有功,能分几套房、几亩地就不错了。王翦能说出这种话,就说明:封君、封侯,在秦国最好别想,因为比登天都难。
但是,秦始皇也没王翦说的那么刻薄。后来还是给王翦封侯了,即武成侯,还给王翦的儿子王贲封侯了,即通武侯。
那么,侯和君,到底有什么区别吗?君,好说,因为战国时代一直都有。但主要是这个侯,太敏感。
前期,战国国王们没资格封侯;后期,战国国王们也不轻易封侯。
研究古代爵制,最权威的著作,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刘劭的《爵制》。而最为体系化的爵制,是商鞅变法的军功爵位制。
刘劭在《爵制》中,是这样记载商鞅的军功爵位制的:
商君为政,备其法品为十八级。
不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吗?刘劭这里,怎么是十八级?
秦国爵位由低向高依次是:
第1级公士,第2级上造,第3级簪褭(niǎo),第4级不更,第5级大夫,第6级官大夫,第7级公大夫,第8级公乘(shèng),第9级五大夫,第10级左庶长,第11级右庶长,第12级左更,第13级中更,第14级右更,第15级少上造,第16级大良造,第17级驷车庶长,第18级大庶长,第19级关内侯,第20级列侯。
如果是十八级,那应该是少了最高的两级,即关内侯和列侯。
列侯最初称为彻侯。后来,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讳,于是改为列侯。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成自然,都称列侯。
刘劭之所以这么记录,大概率的原因是“商君为政”在当时就是十八级,甚至还有十七级的说法,到驷车庶长为止。而二十级爵位制,是后期逐渐完善形成的。简单说,商鞅变法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列侯和关内侯这两级。
一个佐证是商鞅自己,有变法之功、有阵战之功,却只是一个大良造,没能封侯,甚至连驷车庶长、大庶长都不是。(PS:驷车庶长很可能是为公室安排的)
另一个原因是封侯这件事,太过敏感。因为侯这个字,与五等爵的侯爵重合了。
五等爵,即周朝的公侯伯子男。而秦国只是五等爵中的伯爵。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周天子册封诸侯,秦国只是伯爵,都算不上侯爵,对外只能自称为伯,而不能自称为侯。秦孝公自己都不是侯爵,怎么可能给商鞅封侯。
但是,在国内,秦国人却可以称呼自家国君为公,如秦献公、秦孝公。
为什么这么称呼?因为听着爽,称公比称伯、称侯爽多了。本来张三是副主任,但大家一般会称张三为张主任,而不会情商低得非要叫张副主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时也这样。
但是,在国际交往中,秦国国君则必须称伯。楚国更惨,只能称子,因为楚国是子爵。这家伙一直想升格,却一直没升上来。
后来,楚国玩了一个神操作,抛出一句: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然后,自称为王了,跟周天子一个级别。但是,在华夏诸侯看来,楚国都不用自己说,本来就是蛮夷,那就自己怎么开心怎么玩好了。但,楚国却非常享受,毕竟高了天下诸侯一个辈分。
商鞅变法的时候,秦孝公只是周朝的一个诸侯。他没有资格封侯。于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在当时可能只是十八级或十七级,没有设置关内侯和列侯这两个级别。
但是,战国就不能封侯吗?
可以。但需要礼崩乐坏再彻底一点儿。等这些家伙都称王了,那才可以。齐侯、晋侯,这些人都要称侯,往下封只能封卿大夫,怎么也不能在国内在封个侯。但是,齐王、魏王,就可以了,王下面当然可以封侯。
所以,一个必须要走完的流程,就是相王。即诸侯们进一步打烂旧秩序,让礼崩乐坏再彻底一点儿,彼此之间互相尊王。
公元前334年,遭遇马陵惨败的魏惠侯,终于服了。于是,这家伙主动交出了中原头把交椅的位置,来到徐州(今山东滕州),尊请齐威侯为王。
齐威侯当然很开心,欣然接受,变成了齐威王。大家都是体面人。人家魏国卑躬屈膝地尊请自己升格为王,自己也要识趣。于是,齐威王,也尊请魏惠侯为王:咱俩就是中原的大哥大,我称王、你也称王。
这就是徐州相王。
但是,这两个家伙互相吹捧,其他却国家不干了。在其他诸侯看来,你俩不叫互相吹捧,而叫集体不要脸。
于是,徐州相王,立即引发了“世界大战”。楚国、赵国、燕国,以及实力很弱的鲁国,一起不干了,摩拳擦掌奔着齐国就来了。
反映最激烈的,就是楚国。
楚国早就称王了。但是,在中原诸侯看来,楚国只能算蛮夷,根本不在华夏文明圈之内。所以,楚国称王就称王了,大家都忍了。
但主要是因为谁也惹不起楚国。所以,楚王一直享受着这个制度红利差。
自己称王,跟周天子算是一辈;其他人顶天也就是个公爵,怎么都矮自己一辈。放眼天下,周王周天子啥也不是,自己这个楚王才货真价实,而其他人全要管自己叫爸爸。
但是,你魏齐称王,算怎么回事?这就不能忍。
楚国到底有多不能忍?“寝不寐,食不饱”。这就是楚威王的心态,恨得牙根痒痒,已经到了睡不着、吃不饱的地步。所以,楚威王御驾亲征,直接干到徐州,猛揍齐国。
楚国早已称王,却还不能忍,那其他诸侯就更不能忍了。
诸侯国君们,在本国已经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所以,他们不会在国内跟人比位阶,而是放眼国际,跟其他国君比位阶。于是,国君们自然形成了一个小群体。小群体的位阶变动,那必须是撕心裂肺的痛。
科里总共五个人,突然空降了一个科长,大家肯定不好受。但不好受还能忍。最不能忍的情况,就是这五个人里提拔了一个科长,其他四个人啥心情?
所以,齐魏相王,就不是不要脸的事情,而是挑战了秩序底线。本来大家都是一个辈分的,结果你俩突然宣布要当大家的爸爸。这谁受得了?受不了,就要打仗。
但是,不管怎么打仗,礼崩乐坏也就不可阻挡。
公元前325年,魏国为了拉拢韩国,又尊请韩国称王。公元前324年,秦国都没等别人招呼,自己就称王了。公元前323年,为对抗秦国,魏国、韩国,召集赵国、燕国、中山国,一起称王。这就是五国相王。
到这个时候,列国基本都称王了。然后,封侯也就没啥阻碍了。
理解了尊王之后才能封侯,也就知道封君是怎么回事了。
在分封制下,君应该属于卿大夫一级。这一级,诸侯就能封,不用周天子册命。比如,商鞅变法有功,被封为商君。所谓商君,即商地的封君,通俗点儿说就是商地的老爷。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在被封为商君之前,商鞅只能叫公孙鞅,公孙是氏、鞅是名。那他的姓是什么呢?从公孙这个氏就可以追溯出来。公孙即公的孙子。商鞅是卫国的公孙。所以,他与卫国国君同姓。卫国是周天子的同姓诸侯,所以商鞅姓姬。
有了商的封地之后,商鞅就以商为氏了。商君,就是商地的老爷;商鞅,就是商地那个叫鞅的人。
战国的封君,特别多。可以说,封君是战国顶级权臣的标配。如战国的四大公子,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如秦国的封君,武安君白起、武信君张仪。
商鞅这个商君,是商地的老爷,封号跟封地是密切相关的。而后来的这些个封君,跟封地还有关系吗?
越到后期,就越没关系。因为封君和封地分开了。封君不在是封地的主人,而只是享受封地的税赋,对封地没有管理权。甚至,有的封君,都无法把自己的封地特权传给自己的儿子。
既然封地与封君已经没啥关系了,那就完全可以选择一个好听一点儿的封号。
比如白起叫武安君,这个封号够霸气吧。赵国的李牧,也称武安君。因为赵王认为李牧就是自己的白起,所以也叫武安君。
为什么封君会这么多?
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所以,君这个字,可以理解为统治者、主人、主公。简单说,某一地区的主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君开始有所专指了。在春秋,主要是指卿大夫一级;在战国,则是一种新的爵号。
所以,到了战国时代,封君制就是一种成熟的制度。
那么,各大战国可以封侯吗?
都已经尊王了,那就没啥不可以了。比如秦国的穰侯魏冉、应侯范睢,齐国的成侯邹忌,还有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前的文信侯吕不韦、长信侯嫪毐等。
但是,此时的侯,跟君已经没啥区别了,都在封君制这个大框架之内。到了始皇帝统一天下,秦国以及秦朝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走向成熟,也就有了关内侯、彻底以及伦侯(相当于没封邑的列侯)。而关内侯、列侯,完全可以理解为封君换了一个名号。
而名号无论怎么演变,封君、封侯已经无法与周天子的五等侯同年而语了。
周天子的五等侯,即便是子爵,那也是有封邑、有封臣的,是真正的贵族、某地的主子。这些人即便自己犯了罪,被周天子抓了、砍了,但爵位和封地也会传给自己的儿子。周天子也无权剥夺。所以,周天子下的五等爵贵族,才是真正的贵族。
而后期的封君、封侯们,以及关内侯、列侯们,归根结底都是高级打工仔。而高级的地方,只是他们会被赐予部分无记名的股权,然后享受一定的统治红利。
▎☒战国时期君和侯有什么区别,如商君,武安君,穰侯,文信侯等?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古人用字极准,微言大义,因此“君”与“侯”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就是“侯”比“君”尊贵,两者都有封地,但是前者比后者大得多。
既然这样那很多人就会提出一个问题:
商鞅变法如此大的功劳,被秦孝公封在商于之地,封号商君;而魏冉被封为穰侯、范雎被封为应侯、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虽然他们都有功劳,但是远不如商鞅吧,为什么地位要比商鞅高呢?
这就需要了解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爵位制度和一些历史事件了。
春秋战国时期爵位有五等,公、侯、伯、子、男,早期诸侯国的地位并不是按照实力来排行的,而是按照国君的爵位来定的。
秦国、楚国、齐国、宋国、虢国,这五个诸侯国的地位孰高孰低?
按照我们的理解,秦国、楚国、齐国是第一等,宋国第二等,虢国不入流,但事实并非如此,宋国和虢国是第一等,齐国和秦国第二等,楚国第四等。
宋国和虢国国君是公爵,前者初代国君是商汤的后代,后者初代国君是周武王的叔叔,两者都被周武王封为公爵,初代公爵国只有7个,后来不断增加。
齐国是姜子牙的封国,姜子牙被周武王封为侯爵,所以齐国是侯爵国。
楚国的地位最低,国君仅仅是子爵,在西周时期楚国都是被当作蛮夷,诸侯国到京畿祭祀的时候,楚国国君只能去烧火。
秦国出现的时间最晚,一开始只是周王室附庸,因为协助周平王东迁有功,被提升为诸侯国,初代国君秦襄公是侯爵,因此秦国是侯爵国。
诸侯王有权将自己的土地封给士大夫,但是爵位肯定不能超过自己,比如说齐国国君自己是个侯爵,总不能封自己的臣子为公爵或者侯爵吧,只能是封比自己低的。
回到秦国,秦孝公只是个侯爵,他不可能封商鞅为侯爵,而“君”的地位仅仅比“侯爵”稍低,这已经是秦孝公能对商鞅做的最大封赏,足以体现商鞅的功劳。
随着周王室式微,诸侯国崛起,到了后期大家也都不理会周天子定下的规矩了,开始自己给自己提升爵位了,标志性事件是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五国相王,即相互承认对方为王,周天子权威荡然无存。
魏国、赵国、韩国三家分晋的时候,三国国君只是侯爵,现在居然称王与周天子平起平坐了。
到了战国后期,战国七雄国君均称王,秦国于秦惠文王时期称王(世系传承: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嬴政都是王,自然可以封范雎、吕不韦等人为侯了,如果商鞅生活在秦惠文王、秦昭襄王时代,以他的功劳封个公爵都有可能的吧。
▎⇊战国时期君和侯有什么区别,如商君,武安君,穰侯,文信侯等?
电视剧《大秦赋》的热播,让许多人对剧中的“君”和“侯”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何为“君”?什么是“侯”?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战国时期,“君”和“侯”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硬要找出个“区别”,那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君”和“侯”的封号不同!“君”,说通俗点,就是“好听点”,有点“尊贵”感。说白了,“君”和“侯”,就是今天“司长”和“厅长”的区别,实质上是一个级别。同样为“君”为“侯”,但封地的大小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的权“侯”封地很大,如吕不韦这个文信侯、芈月的弟弟魏冉的穰侯。
封“君”封“侯”的大量出现是在战国中期各国君主称王之后。
君、侯爵位均为战国诸国之显爵。其实,“侯”与“君”在战国时是可以互相通用,封君亦侯,侯亦封君,封君包括“君”和“侯”。如:秦相范雎封应地,号应侯,也称应君。于是,“君侯”一词应运而生。但是,“君侯”合起来用在某人身上,那么此人绝对是“非显即贵”!
“君”,放在战国时期,主要是赐予功臣和贵族的封号。如:“战国四公子”: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战国时,还有著名的商君(商鞅)、长安君(嬴成蟜,嬴政弟)、武安君(白起)、昌平君(熊启,末期秦国丞相,秦始皇的表叔,末代楚王)等。
“君以十五之地存。”——《战国策·魏策》
“君”是有封地的!大名鼎鼎的商鞅,有功于秦,秦孝公时,赐予商於十五邑,封为“商君”。谁能说“君”,是没有封地的?
“侯”,放在战国时期,主要是封给权臣和对国家有巨大贡献者的爵位。如:“商人谋国”的吕不韦,帮公子异人(后改名为子楚)先后成为“嫡子”—“太子—“王”,被封为文信侯。嬴政的“假父”嫪毐因“伺候”太后赵氏“有功”,就被封为长信侯。“侯”放在战国,肯定是有封地的,可以说是“国中之国”。
前面,我已说过,侯爵封君一般授予宗室贵族。“苏秦曰:‘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当时的苏秦一语就道破了封侯和封君的“奥秘”。总之,在战国时期,如果你身上没有王室血脉,或者没有巨功,想当个“君”和侯,“难于上青天”!当个“猴”是很容易的!
最后,我想说一句:了解了“君”和“侯”,我们根本不要纠结战国时,“君”大还是“侯”大的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知道它们是一个封号爵位即可!
@吴建彬
▎➸战国时期君和侯有什么区别,如商君,武安君,穰侯,文信侯等?
君和侯都是爵位,但系统不一样。
侯是军功爵,靠打仗打出来的。
君是恩封,多是秦王的至亲,或无法用军功衡量的文官。
商鞅发明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度,通过军功可以一级一级往上升,其顶点就是彻侯(也叫列侯)。
军功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指标,比如斩首多少、俘虏多少、缴获物资多少、攻破降服城池多少,秦国通过军功爵,打破了世卿垄断官员岗位,为秦国上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大了将士的斗争心,壮大了秦国的国力。
但,世卿并没有完全消失,世卿原本是以前的同姓宗室分出去的家族,或者是帮助秦君打天下的异姓功臣的后代,他们因为祖宗的荣耀,不分优劣,都可以得到高官厚禄,这就是所谓世卿,实行军功爵打破了他们的金饭碗,绝大多数人都得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换得一个前程。
但有一小部分人例外。
作为秦君,你可以优待儿子,能优待亲兄弟吗?能优待亲兄弟,能优待堂兄弟呢?同曾祖的族弟呢?同高祖的呢?
你肯定不能优待所有人,因为蛋糕有限,人有亲疏远近,好的待遇肯定从关系近的开始。
你可以让已经八辈子才打上关系的亲戚上战场,但如果是秦王的亲儿子,亲兄弟呢?我想他不一定舍得。
故而军功爵还是不能适用于所有人,于是就有了君这个爵位,这个爵位灵活度比较大,待遇可低可高,而且不要求有军功,只要秦王高兴,可以给任何人封君,当然了,为了不破坏军功爵的主流地位,封君还是尽量少比较好。
封君者,多半是秦王的至亲,如秦王稷时期的四贵三个封君,他们分别是舅舅穰侯魏冉、舅舅华阳君芈戎、弟弟高陵君公子悝、弟弟泾阳君公子芾。
还有一种,主要是文官谋士,因为出谋划策难以用军功去衡量,故而也用封君来代替封侯,比如武信君张仪,张仪用连横破合纵,其功劳难以用杀多少敌人去衡量,故而封君而不是封侯。
所以:
侯是爵位的顶点,待遇最高,由军功获得。
君待遇可低可高,由君王赐予。
------------------
推荐阅读:
城里人初到农村难免会闹出一些笑话,你能分享一个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经典笑话吗?
老人八十多了,不愿意去养老院不愿意雇人伺候,只愿意自己的儿子伺候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