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山贼抢进京赶考的考生?那可真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命长了。
进京赶考,是指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下,民间的学子们在通过层层选拔后,前往最后的考点进行的考试,因这个考点一般均设在京城,故而就有了“进京赶考”这一说法。
不过由于古代交通的限制,进京赶考对当时的考生们来说,是一个极为艰苦的事情,不仅路途遥远,并且一路上危机四伏。
比如,考生们就经常会碰上以劫道儿为生的山贼。
但有意思的是,即便是这些进京的考生遇到山贼,但一般都安然无恙,山贼们对考生大多视而不见,很少会去动手抢劫他们。
为何山贼不抢劫这些进京的考生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山贼不敢,之所以山贼不敢。
在古代的科举制度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进京赶考的,只有那些通过层层选拔,顺利过关的人,才会去进京赶考。
以明清两代为例,若想进京赶考,必须先得过四关。
第一关,是在这个考生所在的县里举行的“童试”,“童试”又称童生试,是科举制度里最低级别的考试,相当于一个入学考试,只有通过这个,才有资格参与科举。
虽说相当于入学考试,但童试也不简单,其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为童试的第一阶段,有考生所在地的知县主持,一般为五场或者四场,具体由当地的县官把握。
也就是说,一个考生若是想继续参加科举,那么首先要在县试的几场考试里顺利过关。
仅此一项,就已经刷掉了不少人,古代不少已是白发苍苍,但仍未考中的大有人在,许多人终其一生,却只能止步于此。
县试过关后,就可以参加府试,府试一般分为三场,通过后,即可以获得“童生”的称号。
能成为童生,可以说已经是一个省里的优秀人才了,但这远远还不够,接下来,这个省里所有童生,会被集中在一起,参见由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
通过院试的考生,其身份就从童生变成了我们熟知的秀才。
秀才在古代,可以说是一只脚已经踏进士大夫阶层的人,可以见官不下跪,还可以免役税、享食廪等,总之是拥有不少特权。
因此,院试对于考生们相当重要,它就相当于一个考生的人生分界岭。
那么,获得秀才身份后,是不是就可以进京赶考了呢?抱歉,还不能,秀才们还需要进行下一场考试。
这场考试,叫做“乡试”,考过的人,身份就变为举人。
乡试同样是在各省举行,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是秀才身份,但需要注意的是,乡试并不是所有秀才都可以参加乡试的。
以清朝为例,在乡试举行之前,各省会在当地学政的主持下,先对秀才们举行一次选拔考试,只有成绩优良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也就是说,能参加乡试的,是这个省里的知识分子中,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而乡试,则要在这些精英中的精英里面,再次选拔出最出类拔萃的人,只有通过了乡试,才可以被称为举人。
而获得举人的考生,有两大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前文讲到,拥有秀才身份的人,享有不少特权,但不管怎么说,秀才始终还属于平民,也就是比普通百姓稍微强那么一点而已。
但若是秀才考上举人,这就意味着他已经脱离了平民身份,属于真正的士大夫阶层,只要朝廷有出缺,那么举人就可以随时上任。
也就是说,举人已经是一个候补官员,也算是“官老爷”了。
而另一个好处,就是获得举人身份后,可以进京赶考,去参加由全国统一组织的“会试”。
会试属于中央考试,不管是在考官规模上还是阵容上,都要比乡试要大得多,同样,其难度也会高得多。
但在应付难度颇高的考题之前,考生们首先需要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安全准时地到达京城的考点。
以清朝为例,当时的会试一般都设在二月,乾隆皇帝继位后,改为了三月。
如果考生距离京城近点还好,但若是考生在云南这种较为偏远的地方,那可就费大劲了。
当时的云南,若是考生进京赶考的话,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是自昆明出发,进入贵州北上,而另一条是进入四川,经湖广到达。
而相对来说,走贵州要比走四川会近一些,因此,当时不少考生,都会选择贵州这条路。
不过,也就是相对近一些而已,这条路需要先经过贵州,然后进入湖南,之后走湖北,再到河南、河北,最后才能走到京城。
这一路下来,全程的距离大约在5730里左右,也就是2800多公里。
不到三千公里,若是如今坐飞机,不过是半天左右的光景,但搁到古代,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走起来基本上得要四个月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会试是在每年的二月份举行的话,那么考生们若是想准时参加考试,就必须在头一年的十一月就开始动身,才会按时赶到京城。
而这个时节,正是天气逐渐变冷,进入寒冬腊月的时候,但考生们却不得不一路顶着严寒,冒着大雪,奔向数千里之外的京城。
并且,在途中,考生们会面临各种困难,除了因为水土不服而生病之外,还会遇到盘踞在各地,靠着劫道儿为生的山贼。
要知道,山贼们的收入来源,就是劫掠过往的客商,而这些进京赶考的考生们,身上可都是带着盘缠的,并且大多还没有什么抵抗能力,按理说,他们正是山贼们下手的对象。
但在古代,很少有山贼对考生们下手的,之所以如此,大致有两个原因。
其一,考生的身份。
前文讲过,能够进京赶考的,都是已经取得举人身份的考生,也就是说,这些人已经算是朝廷官员队伍中的一员了。
因此,山贼劫掠他们,就意味着抢劫官员,而抢劫官员,不管是在哪朝哪代,都属于大罪。
想象一下,一个候补官员走在路上,居然被不开眼的山贼给抢劫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山贼无视朝廷的律法。
而无视朝廷律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会招来朝廷的围剿。
要知道,山贼们所拥有的实力,虽说可能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仅限于鱼肉百姓和劫掠过往客商而已。
而与朝廷的官兵想比,山贼们显然不够看,只要朝廷下决心围剿,那么山贼们覆灭,只是早晚的事情。
因此,山贼们为了不招致官兵的围剿,也就不会去抢劫一个有举人身份的考生,毕竟这样做的风险实在太大。
另外,考生们在赶考的路途中,也不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这个防护措施,来自于朝廷的关怀,历朝历代对于进京赶考的举人,都会有一定的关怀政策,毕竟他们都是国家的未来。
还是以清朝为例,获得举人身份后,只要是进京赶考,举人们都可以在当地的府衙领取一笔路费补贴,这个补贴数额不等,根据考生所在地距离京城的远近而发放。
比如,距离京城较低的山东、河南等地,补贴金额一般在三到五两银子,而像云南、贵州等地,补贴金额则为五到十两左右。
除了路费补贴之外,朝廷还会给举人们安排有驿马,以供举人们赶路使用,并且,还会在举人们经过的驿站中,安排驿卒帮助举人挑担行李之类的物品。
骑着马,一路上有驿卒护卫,再加上考生们大多结伴而行,并非是形单影只,因此,山贼们看到对方人多,就不会对他们下手。
还有,山贼们不抢进京考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持有“通行证”。
这个通行证,是一面特殊的旗帜。
这个旗帜,由黄颜色的布料制成,上面会写上“奉旨会试”等字样,意思就是持有这种旗帜的人,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前去参加会试。
而如果抢劫他们,就等同于抗旨,抗旨的结果,比抢劫官员的性质更加恶劣。
因此,在举人进京赶考的路上,那些盘踞在各处的山贼只要看到来人持有这面旗帜,就会知道对方的身份,所以,也就不会对他们下手。
在知道这面旗帜能保护自身安全后,考生们都会把旗帜放在较为显眼的地方,,要么就是别在腰间,这样一来,山贼们大老远就会看到,从而不会对他们进行抢劫。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去进京赶考的考生身上,虽说带有盘缠和路费,但一般不会带的太多,也就是够路上花销而已,毕竟这是去赶考,而不是去旅游,带太多的钱实在没必要。
所以,即便是有哪个不开眼的山贼抢了考生,也抢不出来太多的银子,反而这个山贼,甚至这个山贼的同伙,都会因为这个举动招来朝廷的报复和围剿。
收益小而风险大,说不定还会有杀头的危险,山贼们又不傻,肯定不会做这种事情。
当然,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发生过进京赶考的考生被山贼劫掠的事情,但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山贼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在不少民间小说里,还有山贼们遇到考生后,以礼相待的故事,这些都说明,做一个合格的山贼,也是要知道孰可为孰不可为的。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山贼如果打劫进京赶考的书生,等于是老虎屁股上蹭痒,阎王爷跟前打喷嚏,太岁头上动土,不想活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进京赶考的书生不是一般人。
准确地说,不是谁都能获得进京赶考资格,只有举人才可以;进京赶考的书生不是普通知识分子,是皇帝的宝贵资源。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举人是层层选拔出来的,类似于今天的县高考状元。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成为举人要历经千辛万苦,过关斩将。
为皇帝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叫科举制,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持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二十世纪初,清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才退出历史舞台。
科考是古人进取的主要途径,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但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科考。
首先是在县里举行的“童试”,即模拟考试中拔得头筹,才能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准考证。
但是要想取得准考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过县试、府试、院试三道关。
童试的第一阶段在县里举行,所以也叫县试;通过三到五场县试之后,才可以参加府试,再通过三场考试,才算过关,获得童生称号。
接下来你就可以参加在省城举行的院试,离举人越来越近,但难度非常大。
因为参加举人角逐的,都是全省各地的佼佼者。
最叫人头疼的是,古代考试没有年龄限制,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也可以参加考试,这样的话,面临的对手非常强大,想考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通过院试之后,你就获得了秀才的称号,离举人只有一步之遥。
想成为举人,还要参加“乡试”,考过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举人。
参加乡试之前,秀才们还要进行一次选拔赛,不是成为秀才就直接可以参加乡试的。
乡试不是像我们今天的高考一样,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而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
乡试正常情况下是在省会城市举行,但也有例外。
比如贵州当时没有考点,有很长时间是在云南举行;所以贵州的秀才需要跋山涉水,到云南会考。
贵州人不愿意跟云南人混在一起考试,后来自己也开设了考点,不再千里迢迢到云南去。
在乡试中脱颖而出,就等于踏进官场,成为举人老爷了。
获得举人的考生,即使不进京赶考,也拥有了做官的资格。
也就是说,举人已经是一个候补官员,也算是“官老爷”了。
成为举人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非常难,难于上青天。
我们说了,举人是通过了童试、院试,层层选拔出的人才,一般来说举人名额很少,少得可怜。
以明朝洪武时期为例,全国举人的名额为470人;其中直隶(今南京)100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等省各40人,广东、广西各25人。
到了清朝,举人名额增加两倍,乾隆年间,直隶 江南 浙江 江西 湖广 福建 山东 河南 山西 广东 陕甘 四川 广西 云南 贵州各省共有举人名额1054名。江南省最多,114个名额;直隶省其次,102名;广西、云南、贵州省最少,三省一共有139个名额。
乍一看,清朝中举很容易,因为名额多了。
但是我们别忘了,录取率其实没有提高多少;因为在明朝初期,全国人口只有不6000万左右;到了清乾隆时期,人口急剧增长,人口达到3亿左右。
人口比明初增加了6倍,举人名额只增加了2倍,录取率显然降低了。
不管怎么说,考举人非常难,难于上青天。
以晚清1902年湖南贡院那场考核为例,一共有8000名秀才参加考试,录取了40名举人,每200个秀才才有1人脱颖而出。
这也难怪在范进中举之后,别人恭维说能考上进士的范老爷是“文曲星下凡”。
成为举人后,就有资格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进入统治阶层,成为治理天下,治国安邦的成员之一。
但是大多数学子不满足于当一个举人,他们还要进京赶考,去参加由全国统一组织的“会试”,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获得进士甚至状元、榜眼、探花称号,成为天子门生。
会试正常情况下是在一般在天子脚下的京城举行,全国各地的举人想要参加会试,或者说会试通过之后的殿试就一定要前往京城,这也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进京赶考”。
会试属于中央考试,不管是在考官规模上还是阵容上,都要比乡试要大得多,同样,其难度也会高得多。
不仅是考试难,还有行路难。
对于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举人来说,参加会试的舟车劳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因为古代没有四通八达的公路,更没有飞机和火车,交通太不发达,进京赶考的书生大多数身距离京城距离遥远,近则千里,远则万里要走很远的路。
他们需要提前上路,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个月之前就要上路。
在路上要遇到艰难险阻,经历很多困难。
最可怕的是,有的考生还要经过野兽出没的地方,随时有生命危险。
野兽的袭击可以避开,可以绕路,当时还有一关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强盗的打劫。
在古代,没有电话、没有监控,没有四通八达的公路和天堑变通途的长江、黄河大桥,也没有时刻值守的人民卫士警察,捕头也少得可怜治安状况非常差。
所以盗贼和土匪遍地都是,几乎全覆盖,除了京城,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几乎都有土匪占山为王,占林为寇,打劫过往客商,连低收入人群都不放过。
只要有几两碎银,他们就会毫不留情据为己有,甚至谋财害命。
但是在历史上,真正遇到打劫的举人的事情却少之又少,鲜有发生。
之所以如此,是举人的身份特殊。
举人是皇帝选拔的人才,动他们等于冒犯了皇权。很多举人都是书呆子,既高傲又死板,遇到抢劫不会轻易就范;这样的话,很容易出人命。
一旦这样,跟杀朝廷命官性质差不多;对劫杀举人的,朝廷肯定非常重视,“虽远必诛”。
强盗都是人精,智商不差,也要讲究成本;小商小贩和土豪有的是,每天都可以遇到,乡试三年才一次,犯不上为这一次买卖而被全国通缉,成本太高了。
举人脸上又没有写字,长得跟普通人没有区别,强盗怎么识别出来?
答案是公务用车,简称公车。
早在汉代的时候,就有了公务车,其用途除了让官员乘坐,还有一个用途就是为进京赶考的举人服务,专门接送他们的。
既然是公车,自然跟普通的“私家车”外观不同,配置也是豪华版的,虽然没有牌照,但还是很好区别的。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提出异议,公车不是专门接送上书的学子的吗?所以才会有“公车上书”一说;而公车接送举人进京赶考,依据何在?
百科上对公车的解释是:“公车是最早出现的只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务的皇家公车。早在汉代,便有了以公家车马送应试举人赴京的传统。”
一旦到了考试的时候,那些举人可以到官府领取朝廷的补贴,根据路程远近,领取补助费。
籍贯河北的,可以领到5两银子;家住安徽的,可以领到10两;湖广四川的,可以领到20两;云贵广西的,可以领到30到40两银子。
与此同时,举人们还会在官府那里领到一个身份证明,这个证明就是官府特制的还“火牌”,考生只要出示这个火牌,可以在家乡附近的驿站,领到一辆马车即公车。
乘坐这辆马车,可以到下一个驿站免费食宿,享受地方官员的待遇。
不仅如此,举人乘坐的公车上,还插了一面迎风招展的黄色旗帜,上面赫然写着“礼部会试”四个大字。
黄色是皇帝专用的颜色,这面黄色旗帜就是身份证,即使是沿途的关卡守卫看到之后也毕恭毕敬,更别说土匪了。
那些强盗老远看见就浑身筛糠,避之犹恐不及,还敢招惹?
真要狭路相逢,他们也是毕恭毕敬,不敢冒犯,甚至还会好好招待,送上一程。
古代土匪不抢举人除了畏惧和抢劫成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职业道德。
常言说盗亦有道,强盗也有底线;古代中国的土匪,讲的是江湖道义,他们也有职业操守,有潜规则,不是什么人都去抢。
概括来说,他们有五不抢:一不抢孤儿寡母,二不抢和尚道士,三不抢清官还乡,四不抢孝子奔丧,五不抢赶考学子。
一旦违规,这些强盗在江湖上就难以立足,被同行鄙视和挤兑。
所以说,只要不是兵荒马乱,古代的举人在进京赶考的路上大多是比较安全的,只要那些强盗不是脑子进水,他们是不会轻易对举人下手的。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五级。
最低一级叫“童试”,在县、府考试。
先在县里考,考过了,然后再去府里考。
两次考试都能通过的人,称为“童生”。
由于童生并不属于读书人范畴。
所以童生在明清两朝是没有任何特权的。也就是说,不属于“士大夫”阶级。
比“童试”高一级叫“府试”,在府、州考试。
考试通过的人,称为“生员”,通称“秀才”。
由于秀才是有特权的。
比如秀才可以见官不必下跪;
秀才犯法,地方官须先报省里的学政,待革去功名后,才能处理。而且不得像对一般百姓一样,用刑具伺候;
秀才可以享受免丁粮(免役税)、食廪(国家供给衣食)等待遇。
所以明清两朝,一个人只要考取了秀才,就算是脱离平民阶层,属于士大夫阶级了。
当然,秀才只是士大夫的最低一级。虽然有些特权,但待遇一般。生活水平比起普通老百姓也强不了多少。
很多秀才,终其一生,活得也很苦逼。
古代所谓的“穷秀才”,就是因此而来。
比“府试”再高一级的叫“乡试”。在省城考。
考试通过的人,称为“举人”。
由于乡试是三年一考,要连考三场。且具体的录取名额由中央规定(每次考试,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两百人上下。相当于平均一年录四百人),各省按本省人口的多少,分别录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
比如贵州的乡试,一次才录三十人。相当于平均一年才录十个人。
所以,举人功名极其的难考。
很多小县,十几年都出不了一个举人。
绝大部分秀才一辈子都考不上举人。而一旦考上了,那就彻底脱离平民阶层。属于真正意义的士大夫阶级了。
举人具体的待遇,可以参考“范进中举”。
经济特权是必须有的。
政治特权方面,除了可以享受秀才的所有待遇外,还能出仕做官。只是很难做大官。
不过网上流传的说法,举人只能出任八九品末流小官,也不准确。
参考曲阜师范大学的一篇论文:明清两朝的山东知县,多为举人出身。比例将近50%。
从统计上看,举人出任县令,并不稀奇。特别是偏远小县,举人任县令是常态。(上图中的监生也相当于是举人)
其实稍微想想也能明白。殿试三年一次,一次录取三四百人,平均一年才录一百多。朝廷哪有那么多的进士往基层派?
进士出任知县,性质应该就相当于现在的高材生下基层历练。不会待很久,一般都能马上升上去。
一个秀才考取举人后,下一步就该要进京参加朝廷举办的“会试”了。
会试和乡试一样,也是三年一考。
考中者,被称为“贡士”。有资格参加最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会试落榜者,也不是都回家等三年再考。
因为明清的会试,除了正榜外,一般还有个副榜。录入副榜的人,虽仍是举人,但可以被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的官职。也就是前面说的授予知县职务。任期结束后,再备战下次会试。
最后的殿试就不用多介绍了。
明清殿试只考一场,贡士一律不黜落,殿试只排定贡士名次。
状元、榜眼、探花为前三名,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
三甲又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根据名次的不同,进士们最后能做到的职位也不尽相同。
名次高的,往往能入阁。身居宰执之位,成为皇帝心腹。
名次低的,就只能熬了。
当然,即便是三甲出身,混一辈子,也能熬个三四品再退休。
这就是进士与举人的不同。虽然大家都是正途出身,但天花板不一样。
回到这个问题来说。
明清两朝,进京赶考的人,都是举人。只有举人才有资格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秀才可没这资格。
而前面也说了,举人在地方上是可以担任七品县令的。属于标准士人阶级。
搁今天,就是县处级干部。朝廷怎么可能不保护进京赶考的举人呢?
按照清朝的规矩,举人进京赶考,朝廷都会按路程的远近,发放路费补贴。
像山东、山西等靠近京城的省份,朝廷会发五至十两的路补。
像云南、贵州、广东等偏远省份,朝廷会发二三十两的路补。
别小瞧这笔路费,据《红楼梦》记载,清朝中期二十两银子,差不多是中产之家几口人一年的收入了。
这笔路费,直接找当地布政使领取。举人领取银子的同时,还可以找衙门领取“火牌”。
举人凭借这种火牌,可以在沿路任何一个驿站领取马车一驾。马车上会插一面写着“礼部会试”或“奉旨会试”的黄旗。
这种马车,在当时叫“公车”。
举人坐着“公车”,沿途一路都有特权。比如沿途的商旅马车要主动避让。还比如可以免于被沿途的关卡守卫搜查。
值得一提的是。
正因为举人坐公车有种种特权,所以古代有不少举人会趁机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比如光绪二十九年会试,云南新平一叫马太元的举人就坐公车走私鸦片。沿途官兵因为不能搜查,他就走一路卖一路。最后他有没有高中进士,不得而知。但这一路下来可没少赚。据他自己的记载“至辰州,登岸售鸦片二百,每百价三十五两,抵常德又售鸦片二百五十两,价每百三十三两”。
这一路下来,可发了大财。
想想看,举人赶考有朝廷做背书。一般的土匪哪敢抢劫?
土匪是没长眼睛,看不到举人公车上代表皇权的黄色旗?
还是嫌命长,不怕被官府追剿?
当然,在偏僻人稀之地,土匪抢劫赶考举子的事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但这种事情真的很少发生。
抢劫嘛,混口饭吃,犯不着为了几十两银子得罪朝廷,把命也搭进去。
举人不能抢,抢劫参加乡试的秀才,又不怎么划算。
穷秀才能有多少银子?
收益少,风险还大。与其如此,真不如抢劫商队来的划算。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山贼抢劫赶考考生,简直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
相反,山贼会说:”都是大哥,得好吃好喝好好招待!
你可知道?山贼抢劫赶考考生的技术难度究竟有多大?
比起当年晁盖智取生辰纲,抢劫赶考考生,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其实对于进京赶考的考生来说,山贼还真的是小意思,往往比较致命的,都是那些一般人压根不会注意的潜在危险。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进京赶考考生,都不会遭到山贼抢劫,也有那不长眼的山贼,非要铤而走险,丝毫没有武德道义可言。
明朝嘉靖年间,江苏徐州有一名举人,名叫徐四,自幼饱读诗书,可谓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小小年纪,就已经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了,自然也准备在科举考试中,大展身手,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真材实学,毕竟科举考试,才是全国公认的。
科举考试,作为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的考试选拔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到光绪31年,足足有1000多年历史。
明朝是我国科举制度最完善的时期,当时来讲,科学考试共分为4级: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院试是最基础的,也叫童生试,院试合格,就成为咱们常说的秀才,相当于咱今天的小学毕业了。就可以到府、州、县去学习对应的知识,成绩好的,官府还会直接提供生活补助。
乡试,三年一次,8月份在省城举行,皇帝委派主考官,榜上有名的,就可以称之为举人了,乡试第1名叫解元,第2名到第10名都称为亚元。
举人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已经取得做官许可证了,即便是以后的考试落榜了,也可以当学官知县什么的,所以这里就不难理解当年的范进中举为何会发疯了?
比如在康熙年间。浙江的乡试录取率,基本上60人之中才会有一人中举,乾隆年间甚至规定大省,80人中取一人,中省依旧是60人取一。
以至于有一个姓谢的秀才,98岁了,依旧在考乡试,而且他的三妻两妾,给他生了23个儿子,12个女儿,孙子辈29人,曾孙38人,玄孙都有两个了,真正的5代同堂,却依旧奋战在高考试第1线,精神可嘉。
会试,明清时期在京城举办,三年一次,考试时间在春天,全国来考试的举人,取前300名为贡士,第1名也被称之为会元。
会试,说白了就相当于今天的研究生考试。当然进京赶考,说的也就是会试。
比较有意思的是,乡试通过,进京赶考,官府会给发路费。
离京城比较近的河北省,清朝给的补贴是四两银子,按照清朝均价一两白银750元,算下来差不多3000块,也确实不少了。
离京城比较远的呢,多的可以发到20--30两银子的补贴,路途越遥远的考生,给的钱越多,当然危险系数也就越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进京赶考的书生,都比较有钱,如果是家里富裕的,家里也会给钱,而且在特殊时期,甚至于进京赶考的考生,一路上食宿全免,当然也是有指定地点的,如果跑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那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一般出行前,当地官员也会给配发一辆马车,公车接送,自然也是很多强盗对进京赶考考生敬而远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呢,对于这种特殊的接送进京赶考考生的马车,都会有一面专门的旗子,用来证明车内所坐的,可是进京赶考的举人。一个举人半个官,又有哪个强刀敢轻易招惹呢?
一般来说,只要是强盗胆敢劫车,死罪难逃。
殿试,就是科举考试最后一道关卡,
皇帝亲自监考,地点在皇宫大殿,前120名被称为进士,前60呢,进士及第,最厉害的前三,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自然也都是人中龙凤的存在。
话说当时的徐四,家庭条件比较贫困,路途遥远,除了官府给的盘缠,乡里乡亲还给凑了一部分。
只不过当时徐州到京城,一路上还是充满各种艰难险阻,大大小小的山寨居然有18个,徐四带的那些盘缠,即便是有公车保护,危险系数还挺高的。一路上那么多土匪强盗,难免有心术不正的。
如同往常一样,徐四为了保险起见,这一天还是天没亮就赶路了,结果走到半路,突然传来一大喝:“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处过,留下买路财!嘿,哪来的公子哥,赶紧把身上的钱财悄悄放下,我就饶你不死!”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没想到这强盗,也都内卷成这样了,居然还起挺早,所以呢,徐四爷就只能认栽,但是死也要死个明白,还是壮胆问了强盗一句:“不知大王姓甚名谁,也让小人明白!
强盗开口道:”本人清风寨大当家侯七,专门劫富济贫!“
徐四听到这人叫侯七,一下子放心了,毕竟一路过来也有所耳闻,此人可是远近闻名的义匪,说白了就是盗亦有道,从来不残害普通百姓。
于是呢,徐四也就给候七说明了自己的来历,侯七听完后心中一惊,原来此人是进京赶考的举人,立马态度不一样了,直接跪到了徐四面前,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据侯七所说,他也是被逼无奈,才上山当的土匪,自己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衙门当一名捕快,小日子还算可以,结果就因为有一天,自己的媳妇逛街被知府大人的混蛋儿子看到了,居然起了歹念,公然调戏不说,还做出了无耻的举动。
当时侯七哪能忍得住,出于礼貌,先到知府那里告状,结果不出意外,知府大人自然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一名小小的捕快,自然不放在眼里,一时气不过,侯七上去就给了知府大人儿子几个大耳光。
后来呢,侯七自然也就被捕入狱了,感觉憋屈的他,想办法越狱之后,落草为寇,打算伺机报复,今天遇到进京赶考的徐举人,自然也就被候七当成了救命稻草,希望他要是能够考取功名,将来替自己沉冤昭雪。
随后呢,侯七还好吃好喝招待徐四,并且给了徐四一大笔路费,专门派人保护徐四进京赶考。
最终,徐四也是不负众望,成功考上进士,很快就被任命为专门负责官员清廉检查的大官,于是自然为侯七还了一个清白。
尽管这个故事真实性有待考证,但是对于解决强盗为什么不敢轻易招惹赶考书生,还是有相当有用的参考建议的。
所以,一般来讲,除非是山贼,真的不知道,那是进京赶考的考生,一般来说只要是知道那是进京赶考考生的,一般来说都会礼让三分。
毕竟强盗的目的,无非就是谋财,真要害起命来,看起来残害的,仅仅是举人,但也算是半个朝廷命官了,性质完全就变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强盗真的都是坏人吗?进京赶考的书生,又一定都是好人吗?
凡事没有绝对,强盗的本性,杀富济贫,进京赶考的,可不一定都是穷酸书生。
比如那些当地有名的富商的儿子,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还顺利考上了举人,那进京的旅途,自然也就凶多吉少了。
这是为何呢?
如果家里比较有钱,还会看得上那公车接送吗?当然不会,肯定是自己家里安排了,豪华马车,随从无数,一路上游山玩水,岂不快哉,要是官府给的公车,那这一路上得多无聊呀。
正因为如此,越有钱的书生,往往遇到强大的概率也越大。
话说在明朝正德年间,扬州府有几位举人进京赶考,也都是富家子弟。浩浩荡荡的队伍,足足有40多人,每人带着五六个家丁,衣着光鲜亮丽,这真是哪像是进京赶考呀,强盗一看,绝对是大活,根本就不给你解释的机会。
果不其然,由于他们太高调了,在距离河南荣县县城七八十里的地方,舟车劳顿一天了,实在累的走不动了,就打算找个歇脚的地方,正好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钱都没地方花,荒凉无比,天无绝人之路,一行人居然看到了前面有一座偌大的寺庙,于是就打算在寺庙借宿一宿。
结果当时的这座寺庙名叫宝华寺,唐朝时期就修建成了,寺里有个和尚叫悟石,尽管得知了,他们是进京赶考的,但是看着这群富家少爷,实在是不忍心就这样放过他们。
悟石和尚很快就吩咐准备酒菜,原来这人表面是和尚,其实背地里也经常干杀人越货的勾当,不然好端端的寺庙怎么会有酒有肉呢?
众人吃饱喝足很快就昏昏欲睡,只有一个叫杨元礼的举人,还算是清醒,因为他当时几乎没怎么喝酒。
果不其然,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客房里鼾声四起,那伙和尚开始发动了,手起刀落,一行40多人,最终只有那个叫杨元礼的半夜听到动静逃跑了。
好在最终成功考取功名,找到那伙强盗报了仇。
总而言之呢,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尽管鞋带盘缠,但遇到强盗,一般不会被抢劫的原因无非就这几个:
第一,一个举人半个官,进京赶考的书生,也算是奉旨赶考,一般土匪真不敢抢
土匪,强盗,如果真要明着抢了,那不就相当于和官府对着干吗?最终也只有死路一条。
第二、读书人的地位在古代,还是相当之高的。
市农工商,就可以看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土匪大多数本身学历不高,也没有多少学识,对于那些读书人,一般来说都会相当尊重。而且一旦将来他们飞黄腾达了,自己要是好好对待他们,提前搞好关系也很有必要。
第三、盗亦有道,土匪也有行规,强盗更喜欢讲义气
不论是强盗还是土匪,他们也都有自己道上的规矩,并不能说为了钱财,就要不择手段,对于进京赶考的书生,土匪要是抢了,还怎么在圈子里混?毕竟很多读书人都是手无寸铁的,强盗土匪真要那样干了,那不是恃强凌弱吗?打家劫舍,劫富济贫,本身还是对不公平现象的一种反抗,欺负弱小,一般的强盗还真不屑于干。
第四、土匪也是怕报复,真把读书人惹急了。吃不了兜着走
进京赶考的书生,往前一步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不能因为一点小钱,坏了将来的大事。进京赶考的还是以穷书生居多,为了保护他们,朝廷也想尽了办法,除了给路费还有公车接送,土匪强盗,基本上只谋财不害命,毕竟再多的钱,没命花,也是徒劳,三年才考一次试,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要真遇上耿直的读书人,你抢我钱才事小,耽误我前程事大,那不得和你拼命拼到底?
当然了,并非所有的强盗,都不进京赶考的读书人,也并非所有的读书人,也都幸运到不被强盗光顾,凡事都有意外。
当然比起强盗土匪,进京赶考的读书人担心的能是这些吗?
其实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几千公里路,不论严寒酷暑,即便是有关复补贴公车接送,但是古代的医疗条件,也难免会因为生病,或者是其中各种意外,最终耽误了考试。
即便是能够成功进京赶考,万一考不上呢?即便是考中的进士,又真的能够做到称心如意的官职吗?
一个个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强到土匪只是其中的小喽啰,根本不足以畏惧,一路上披荆斩棘,需要面对和克服的困难,远是意料之外的。
▎≅古代进京赶考的考生,随身携带盘缠,为何山贼不抢劫他们?
古代山贼为啥很少抢进京赶考的考生呢?其实山贼本质上只是一个“职业”、抢劫本质上也只是一门“生意”而已,山贼们也要算性价比或者叫收支比的。如果山贼去抢进京赶考的考生的话,有一句俗话就叫做:太岁头上动土——活得不耐烦了。
说到古代进京赶考,那么就不得不说说科举制度以及进京赶考学子们的身份了。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古代能够进京赶考的学子那绝对不是普通人了,山贼大概率是惹不起的。
进京赶考,是指在古代的科举制度下,民间的学子们在通过层层极其严格的选拔后,前往最后的考点进行考试的过程。古代科举考试最后的考点一般均设在京城,故而就有了“进京赶考”这一说法。
古代京城一般都是固定的,例如:唐朝的长安、宋朝的开封和汴梁(杭州)、明清时期的北京等等。那么如果学子们要从家乡往这些地方去赶考,往往路途极为遥远了。现代有汽车、飞机、动车,所以最迟也就几天可以到了。
可是古代学子大部分都是靠双腿走去的,所以一般要走上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了。考生们难免会碰上以劫道儿为生的山贼们。
但有意思的是,即便是这些进京的考生遇到山贼,但一般都会安然无恙,山贼们对考生大多视而不见,很少会去动手抢劫他们。至于山贼为什么不抢劫这些学子,其实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两个字——不敢。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事情:在古代能够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厉害人物呢?
在古代有一句无比著名的话叫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干什么都不如读书重要,在所有的职业中读书才是最有前途的职业。
在明清时期,如果你家里不是皇族、也没有世袭的爵位的话,那么你想要做官、想要出人头地,最快、最便捷的方法只有一个:饱读圣贤书,然后去参加科举考试。古代很多有名的大官、有名的人物那都是稳稳的科举学霸,例如:严嵩、徐阶、张居正等等。
可是古代的科举考试可比现在的录取率低多了,如果现在考上个“985”大学的难度是1的话,那么在古代中个进士应该比考上清华、北大的难度都大。
其实核心原因只有两个:一是,科举的淘汰率太高了而且是层层选拔、层层淘汰;二是,科举录取的人数太少了,另外不是每年都考,一般好几年才考一次。
在古代一个考生要想去进京赶考的话,最少要过四关、斩无数的将才行。说白了就是:不是什么人、什么学子都可以进京赶考的。
我们以科举制度最完善、最成熟的明清为例,来看看要想进京赶考到底要过哪些关卡呢?
第一关,考生们先要参加在本县举行的“童试”,“童试”又称童生试,是科举制度里最低级别的考试,相当于小学入门考试,只有通过这个,才有资格参与科举。如果你没有通过的话,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可是这个童试还要分三关举行,其中就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一般就在本县举行,由县里面的官员来组织考试。单单一个县试就已经刷掉了不少人,古代很多考生一辈子都没有通过县试的人大有人在,这样一来很多人基本就告别科举考试了。
县试过关以后接下来就要参加府试,府试一般分为三场,通过后,即可以获得“童生”的称号。在古代童生一般都算是一个省里面的优秀知识分子、优秀人才了。
往后接下来,省里面会把本省所有的童生集中在一起,参加院试。这基本上就属于考试高手之间的过招了,竞争往往极其激烈、比在本县举行的县试要难上几十倍了。通过院试的考生,其身份就从童生变成了我们熟知的秀才了。
秀才在古代也就不能算一般人了,古代朝廷已经明确规定了秀才是享有很多别人不具有的权力的,例如:可以免除自己徭役和税赋,见到县令可以不用跪拜等等。
那么秀才是不是可以直接进京赶考,从而成为进京赶考的考生呢?不好意思了,秀才是没有资格进京赶考的。往下秀才还要参加一场更加竞争激烈的考试——乡试。只有在乡试中胜出了以后才能进京赶考。
一般乡试同样是在各省内部举行,参加考试的人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是秀才身份。可是往往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可以参加乡试的。
在大清朝的时候,一般乡试举行之前,各省会在秀才们之间举行一次选拔考试,只有成绩优良的人,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简单点说的话,古代能参加乡试的,都是每个省里面知识分子中精英中的精英了。而乡试,则要在这些精英中的精英里面,再次选拔出最出类拔萃的人,只有通过了乡试,才可以被称为举人。
可是乡试还有一个难度那就是:乡试并不是每年都举行,一般都是每三年才一次,大部分在八月份举行。
大家仔细地想一想,在古代成为一个举人到底有多难了吧!范进当年中举之后那么激动,我觉得也是有点道理的。
在古代如果你成为了一个举人,那么我就要恭喜你了,你已经直接变成了本省的上流社会的精英人士了。古代的举人已经不是一个平民了,按照现在的话应该叫做:“准官”员了,也就是可以做官了。
举人除了可以免交赋税、有身份有地位以外,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朝廷有出缺,那么举人就可以随时上任——变成官僚阶层了。不过一般举人只能替补比较小的官、而且等待的时间巨长,很多举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当官。
于是乎,举人最厉害的一个权利就出现了:举人是可以直接上京去参加由全国统一组织的“会试”。
会试在古代属于是国家最高级别的考试,不管是在考官规模上还是阵容上,都要比乡试要大得多,同样,其难度也会高得多。
会试的举办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是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顺便说一句:在会试中考中“贡士”的学子们也就可以参加殿试了。一般殿试考中的话就叫做进士了,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历史上很多厉害的大人物都是进士出身的,例如:徐阶、张居正等等。
既然会试的考试地点在京城,那么各省的举人们要想参加会试的话,也就必须要去京城赶考才行了。考生们首先需要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如何安全准时地到达京城的考点。
可是古代的交通工具是比较单调和简陋的,既没有飞机、动车、也没有汽车。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在明清时期一个福建的考生要去北京参加会试的话,往往要走几千里地才行。
一般如果会试是在每年的二月份举行的话,那么考生们若是想准时参加考试,就必须在头一年的十一月就开始动身,才能按时赶到京城。这一趟赶考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好几个月了。
考生们进京赶考除了时间长、任务重、路途遥远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路上生病了怎么办、路上的安全如何保证、水土不服怎么办等等。
当然了,古代信息不发达、交通不便捷、摄像头也没有,考生们既然是上京赶考的,身上必然要带上为数不等的盘缠了。于是按道理说的话,很多考生应该是山贼或者土匪的重点打劫对象才对。
可是在古代的现实中来看的话,无论是山贼还是土匪都极少去打劫上京赶考的考生的。难道是这些山贼们的良心发现吗?事实当然并没有那么简单了。
下面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古代的山贼为什么几乎就不去抢劫上京赶考的考生们呢?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上京赶考的考生们可不是普通人
前面分析过了,古代上京赶考的考生们基本上都是举人的身份,在古代举人实际上已经算官员了,只不过算是还没有补上实缺的准官员而已。
大家试想一下,山贼如果去打劫这些上京赶考的考生、也就是打劫举人了、也就是打劫官员了。不好意思,不管在哪个朝代来看的话,山贼和土匪们也不敢直接去打劫官员的。
话说回来,进京赶考的考生们那都是读书人中的龙凤、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在古代的那种氛围之下,打劫这些人一般的山贼也不会这么干的。
原因二:古代朝廷对这些上京赶考的学子们都是极为重视的
历朝历代对于进京赶考的举人们,朝廷都会有一定的关怀政策的,毕竟他们都是国家的未来。
例如:在大清朝的时候,,只要是进京赶考的考生都可以在当地的府衙领取一笔路费补贴,这个补贴数额不等,根据考生所在地距离京城的远近而发放。
距离近的一般发个三、五两银子;距离远的甚至会发几十两银子的。
除了路费补贴之外,朝廷还会给举人们安排有驿马,以供举人们赶路使用,并且,还会在举人们经过的驿站中,安排驿卒帮助举人挑担行李之类的物品。
这样一来的话,上京赶考的考生们骑着马,路上也有人照应,再加上考生们大多结伴而行,并非是形单影只。因此,山贼们看到对方人多,而且还有驿卒护卫,根本就不会下手的。
原因三:进京赶考的考生们还有一样护身符在手,那就是朝廷颁发的通行证
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由于为了“安全”和“稳定”的考虑,古代的普通人是不可以自由迁移的。如果你在古代的话,一旦想要从一个县到另外一个县或者需要进城的话,往往都必须要一样东西才行——通关文牒,也就是通行证。
按照史料的记载:古代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地方,甚至连县城都没有进过。古代小农经济模式下,一般人也没有必要或者是根本就不允许出门的。
可是进京赶考的考生必然需要进城、需要穿越很多县、很多省、也是需要住店的。那么古代朝廷会为进京赶考的考试们颁发一个通行证,往往是一面特殊的旗帜。
这个旗帜(通行证),一般由黄颜色的布料制成,上面会写上四个大字:“奉旨会试”。这意思就是:持有这种旗帜的人,是奉了皇帝的命令,前去参加会试的。
如果山贼去抢劫他们,就等同于抗旨。在古代抗旨的结果,比抢劫官员的性质更加恶劣——基本属于是必死无疑了,搞不好还是被灭族。
因此,在举人进京赶考的路上,那些盘踞在各处的山贼只要看到来人持有这面旗帜,就会知道对方的身份,所以,也就不会对他们下手了。
当然了,凡事无绝对,历史上肯定有那些不怕死的山贼抢劫上京赶考的考生的事情的发生。不过这种现象是极少的,毕竟山贼只是一个职业,没有必要为抢劫几两银子而把自己和家人、甚至整个山寨人的命都搭上了——收益极低、风险巨大的买卖一般人是不会干的。
最后总结一下:为啥古代的山贼一般不会去抢劫上京赶考的考生呢?无非是因为:考生的身份特殊已经是个“准官员”了;考生是有朝廷保护的;另外就是考生们有着特殊的通行证或者说护身符在手。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山贼干活也要计算收支比的,抢劫上京赶考的考生实在是个稳赔不赚的买卖、往往赔上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命,很有可能是整个家族人的命。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不吃晚餐对身体有益还是有害呢?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