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为何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为何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不是销声匿迹,而是英年早逝。
太史慈自从归顺孙策以后,转战江东,战功卓著,后来一直在南方与山越作战,为江东政权立下汗马功劳,后在建都海昏(今南昌一带)防御荆南刘表的侄儿刘磐,刘磐素有骁名,日后的蜀汉名将黄忠就是他的部下,所以并不好对付,但太史慈很好的抗击了入侵,挡住了刘磐在南方不断的蚕食,再后来孙策去世孙权继位,知道太史慈能够抵挡住刘磐,就委以南方诸事,意思南方这一大摊都交给太史慈打理,成了南部战区司令员,可惜建安十一年太史慈去世,终年才四十岁。
而建安十二年,孙权就发动了对刘表的战争灭了杀父仇人黄祖,刘备也在这一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转过年来,赤壁之战爆发,这些太史慈都没赶上,所以在之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都没有名将太史慈的身影,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三国演义里太史慈不仅参加了赤壁大战,而且直到合淝之战才中伏身亡,凭空给他增加了许多戏码,可读者老觉得之前太史慈这么牛,后面怎么这么平庸这么水,而且身份从曹操青眼有加、孙策恨不能拜把子当兄弟、堪比张辽关羽独当一面的战区统帅,变成了和陈武潘璋之流站班排队的部将,原因很简单,他早就不在了。
▎❋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为何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一、太史慈其人其事
太史慈青州东莱郡黄县人,勇猛善战,尤其善于骑射,又聪明好学,因此担任本郡的奏曹史。
奏曹是主持议事的官吏,而奏曹史则是奏曹的副手,这可以看出,太史慈干的是文职工作,并且还是一个小官。这和他勇猛善战,长于骑射完全不搭边。看来是太史慈没有等到属于他的机会,只能暂时在郡守府里面慢慢地等待机会。
东汉在全国设有十三个行政区域,每个行政区域设置一个刺史以监察区域内的郡国。刺史对辖区内的郡国从原则上并没有管辖权和处置权,但是有检察权。如果刺史府发现辖区内的郡守或者国有不法行为,那么可以上报到朝廷。朝廷在接到奏章后立即派人下来处置。
可见,刺史府对郡守以及国有着直接的监督权和间接的管理权,然而,权限过小的刺史府却常常和辖区内的国以及郡发生矛盾,比如对某件事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朝廷收到两方的奏章,该听谁的?
正常的逻辑是谁对听谁的,可是又不知道谁对该怎么办呢?派人积极核查?正常是这样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事情愈来愈多的情况下,总是派人去核查已经是费时费力而且不讨好的事情,在这个情况下,朝廷就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那就是先收到谁的奏章就认可谁的。
这就意味着,同一件事情,刺史府先上的奏章,朝廷就听刺史府的;如果郡或者国先上的奏章,就听郡或者国的。那么遇到这个情况该怎么办?那就抢着发奏章去洛阳上奏。
太史慈的舞台就在这个情况下登场了。
青州刺史府和东莱郡府有很深的矛盾,对于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于是都向朝廷上奏章,可是青州刺史府派出的使者早已出发了。在这个情况下,如果朝廷先收到刺史府的奏章,那么就会听从刺史府的意见,而东莱郡府的意见就不会听从,如果这事发生了,东莱郡府就处于不利的态势。
而且,青州刺史治所是在广县,而东莱郡守治所是在掖县。广县在掖县的西边,距离差不多两百公里,也就是说从广县到洛阳要比掖县到洛阳要近将近两百公里,而且青州刺史府的差人早就出发了。
在这个情况下,东莱郡的差人要赶到前面去把奏章上送,非常有难度,甚至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
在关键时刻,太史慈自告奋勇的主动接受了这个任务。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这才能够显示特别的才干。如果大家都能够干的事情,也就非常普通了。
太史慈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往洛阳赶去,终于赶到公门口准备递奏折。在这个时候,他发现刺史府的差人也准备上递奏折。如果大家一起上递,同时送上去,那么东莱郡就没有什么优势,毕竟刺史是监察郡守的,朝廷的意见肯定会倾向刺史。
因此,太史慈就和这个差人拉拢关系,骗得对方的奏折来看看。太史慈趁对方不注意,将对方的奏折用刀毁掉。
这样以来,刺史府的差人无法交差了。
于是,太史慈就撺掇他和自己一起逃亡,差人无奈只得同意逃亡。
在出城之后,太史慈借故回来将自己的奏折上交给了公门,从而完成了郡府交给的任务。朝廷也因为收到郡府的奏章而没有收到刺史府的奏章,就采取了偏向郡守府的意见。
太史慈这么弄固然为郡守府扳回了败局,可是也因此得罪了刺史府,成为对方仇视的对象。在这个情况下,为了避免报复,太史慈就远走他乡,逃往辽东避难。
太史慈的事情轰动了整个青州,大家都知道东莱郡有个厉害的人物叫太史慈。毗邻东莱郡的北海相孔融听说这事后非常佩服太史慈,就派人慰问太史慈的母亲,并且赠送了许多礼物给她。
后来爆发了黄巾起义,孔融屯兵都昌抵御黄巾军,可是他哪里是黄巾军的对手呢?不但对付不了黄巾军,反而被黄巾军给团团围住。这个时候,刚好返乡的太史慈听说母亲谈论了太史慈的举动了,就去营救孔融。
可是孔融不听太史慈的建议,坚持固守待援,因此太史慈不得不就近向平原相刘备求救,从而顺利地击退了黄巾军,解除了都昌的围困。
离开孔融后,太史慈也想在这个乱世中建功立业,于是跑去扬州找老乡刘繇。然而,扬州刺史刘繇不愿意重用这个跑来投奔的老乡,迫使太史慈最后投靠了孙策,成为孙策麾下一员猛将。
二、太史慈为何会选择孙策?
扬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同郡,以前就认识,只是太史慈自离开东莱郡后俩人很久没有见面。这次太史慈决定在乱世中做一番事业,这就想到了在曲阿做扬州刺史的刘繇。
然而,对于这个远道而来的故旧,刘繇很高兴,却不打算重用,因为他担心受到品评家许劭的讥笑。太史慈当年虽然协助郡守胜了刺史府,可是用的手段不高明,为许多人嘲笑,拉下的名声不太好,因此刘繇唯恐成为品评家许劭的口实。
刘繇知道太史慈的本事,但是不重用他,只是让他做一些侦探军情的事情。
有一次,刘繇带着一个小将一起出去侦探孙策军的军事情报,恰好也遇到孙策带着十三个人出来视察军情。孙策和太史慈均是好勇斗狠之辈,都想从勇力上征服对方。于是,双方搞起了单打独斗。结果,经过一番缠斗之后,孙策抢了太史慈插在背后的短戟,而太史慈则夺了孙策头上兜鍪。双方正准备再干一场的时候,各自的后续部队赶到,这才不得不罢手。
这一次打斗,给双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为日后相遇打下了基础。
此后,在孙策的猛烈进攻下,刘繇不是对手,在太史慈的护卫下连连败退,直接逃往泾县准备再战。可是,无奈孙策太过于凶猛,刘繇再次被击败,而太史慈在战场上失手被擒。
在孙策的规劝下,太史慈投靠了孙策,成为孙策麾下的一员猛将。太史慈之所以愿意投靠孙策主要是处于两个缘故:
一个缘故是太史慈立志建功立业。从太史慈为郡守递交公文到北海解围,再到投靠刘繇等等这些事情来看,太史慈是一个功名心非常强的人,具有极强的进取心,希望在乱世中建立功名,因此这才有不断寻找机会的过程。
另外一个缘故是太史慈认为孙策是一个可以依靠的明主。为郡守赢得了投递公文的机会,可是并没有获得郡守的庇护,反而远走他乡,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托付呢?为孔融解除北海围困,可是孔融只是一个善于清谈而没有真实才干的人,这样的人投靠他能够在乱世中做出什么业绩呢?作为扬州刺史刘繇,本应该重用这个同郡,有本事的老乡,可是却好虚名,不重实务,从而导致太史慈空有一身本领而无所事事,这样的人投靠他,最终只能一起被埋葬。
个人能力确实很重要,可是平台同样也很重要呀。没有一个良性的平台,也就没有一个发挥才干的机会,这就是太史慈的窘境。
直到,他遇到了孙策后,孙策不但原谅了他曾经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还给予他第二次生命,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给了一个更好的平台。
这对于急于建功立业的太史慈而言何尝不是一次良好的机会呢?他有得选吗?不选就是死,可是为了刘繇而死,值得嘛?他要的是建功立业而不是愚忠而死。
再说,刘繇也没有给予让他必须死忠的恩惠,既然这样,太史慈也就没有必要为刘繇而死吧。
在这个情况下,太史慈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也给孙策一个机会,因此顺势地投靠了孙策。
从郡守到孔融,再到刘繇,最后到孙策,太史慈历尽选择,终于选了一个心目中最好的答案。
三、太史慈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不同的角度,太史慈的结局不同。
先看历史的结局看。
太史慈投顺孙策后立即成为麾下的一员猛将,为孙策横扫江东立下不少功勋。
刘表有一个从子叫刘磐,骁勇善战,多次进攻豫章郡,弄得周边不得安灵。于是,孙策就派太史慈屯兵建昌。把周边的几个县如海昏、建昌都分给太史慈,并且封太史慈为建昌都尉,让他带兵抵御刘磐。
自从太史慈驻守这里之后,原本屡次入寇的刘磐再也不敢出战了,豫章郡安宁了许多。
即使孙策去世,孙权即位之后,依然让太史慈驻守此地,从而确保了豫章郡稳定。
可是好景不长,太史慈于公元206年病逝,时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死得非常不甘心,在他去世的时候依然在感叹:”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
太史慈不想死,因为他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可是不得不死,因为在疾病面前,人又何其渺小呢?
从演义的结局来看。
孙权督兵合肥久战不下,刚好遇到程普新兵到,于是张辽再次搦战。孙权欣然迎战,却遇到张辽之军的猛烈进攻,孙权不敌,折损了偏将宋谦。
在孙权非常懊悔之际,太史慈献出了内应外合之计,意图击败张辽。
可是,太史慈的内应被张辽识破被杀,并在城中设下了埋伏。太史慈不知道计策已经被迫,带着孙权给的五千兵马急冲冲地进入打开的城门,不想城中乱箭而下,太史慈身中数箭。陆逊,董袭等人拼死救护下,太史慈带着箭伤逃出包围圈。
不久,由于伤势过于严重而死,这一年是公元209年,时年四十一岁。
综合演义和历史来看,在演义中是中箭而亡,这和太史慈擅长射箭分不开的。在老罗的笔下,武将难以善终,都是死于自己最擅长的技艺之下,比如黄忠就是死于箭下。
而且,演义中,太史慈死于公元209年,实际上,太史慈应该死于公元206年,而且太史慈在投靠孙策之后的十多年都是在豫章郡一带活动,没有到过合肥,自始终就没有和张辽交过手。
但是,不管是哪种形势来看,太史慈的结局都带有一种悲情的色彩。只是,演义中的悲情色彩更加浓厚一些,而历史中的悲情更是带着一种无奈的感受。
不管是哪一种结局,太史慈都不想死,一直想着建功立业,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四、太史慈如果不死,会有什么样的成就?
太史慈死于公元206年,此时已经距离赤壁之战不足两年了。如果他有幸能够活到那个时候,那么他的功绩极有可能比死的时候更加耀眼,可是即使如此,也很难有更大的突出表现,原因就是孙权一改昔日孙策对武将的优待,反而更加重用江东士族,而武将则是孙权巩固江东基业的工具而已。
作为跟随孙策比较老的程普,在去世之时也只是领江夏,迁荡寇将军。黄盖也不过偏将军;韩当则是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蒋钦则是右护军;周泰也不过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从这些旧人老人的经历来看,太史慈即使不死,也位不过侯爵,职不过太守而已,想做到类似周瑜,吕蒙以及陆逊这样的职位以及地位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个和孙权的用人策略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太史慈想做到手持三尺剑,登天子阶堂这种几乎和天子平起平坐的地位完全是不可能的了。
五、总结。
太史慈在投靠孙策之后并没有立即销声匿迹了,而是屯兵豫章郡防守刘表从子刘磐的侵犯。太史慈驻守建昌、海昏长达十余年,断掉了刘磐企图进犯豫章的意图,为孙策以及孙权巩固江东打下了一个稳固的后方。
正是在太史慈的防守下,从而顺利的遏制了刘表对江东的觊觎,也为孙策和孙权顺利的壮大创造了机会,因此在太史慈去世后,在其子太史享嗣任,而太史享也很成器,先后担任尚书、吴郡太守,最后官至越骑校尉。
▎ℍ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为何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赤壁之战以后孙权带兵攻打合肥的时候太史慈就中箭身亡了。年四十一岁。当时合肥守将是张辽为主,张辽是帅才,警惕性非常高。刚打完了一场胜仗没有骄傲自满,而是令手下人不卸甲马不离鞍,这才发现了东吴想里应外合偷袭合肥。来了一个将计就计用乱箭射退了敌军,太史慈身中数箭身受重伤大叫而亡。太史慈是英年早逝的,临死时大叫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为何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无消失,较早离世,小说后面就没有可写的情节了
▎☹东吴第一猛将太史慈为何后来就销声匿迹了?
起初太史慈跟随刘繇,没有被重用。后来孙策很赏识太史慈,并加以重用,但孙策很早就被刺客暗杀,孙权接替孙策掌权后,对太史慈也不错,让他镇守三郡,只可惜太史慈命不长,公元206年就病逝了,年仅40!
那个时候除了有才华、有能力,还要命硬才行!
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