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赵匡胤能当上皇帝,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吗?是,也不是。
当初陈桥兵变时,赵氏一族都陷在了开封城,赵匡胤提前让心腹潘美带着一哨兵马突入城中,把赵家围护起来。赵家人不明所以,潘美就说:皇帝轮流做,今天该着赵家了。杜夫人也是女中豪杰,立刻就明白过来,命令家丁全员参与抵御即将到来的攻击。果然,没过多久,后周的兵马就开始攻打赵宅了,因为提前有所准备,所以才一直拖延到赵匡胤进城,赵氏一大家子人免于灾祸。
可是,免了一时的灾祸,赵匡胤也还是忧心忡忡。半年前,他还只是后周世宗皇帝的殿前都检点,相当于皇帝的侍卫长,跟那些外朝宰相相比,地位差了太多了。可是他能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为什么呢?因为赵匡胤处在了五代十国这样的大乱世,只要手里有兵就能做皇帝。在赵匡胤之前,53年的时间,就换了5姓帝王。骄兵悍将无从制约,他们只认钱,才不管是谁来做皇帝。
这中间出了几个强势的帝王,想要进行中央集权,结果都没有搞成,反而却让皇帝的位子变得诱人了起来。一旦老皇帝去世,手底下的几个军头就要蠢蠢欲动了,新上任的皇帝如果是个孩子,他怎么控制得了局面?即使是个成年人都未必能成。一旦皇位发生的变动,那么从至尊地位上跌落下来,就不会是做生意赔点钱这么简单,基本上一大家子人都要面临悲惨的境地了。
赵匡胤前半生都是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他看到的、听到的、体悟到的都是这样的政治生活,他本人能做皇帝,也是照搬了后周太祖郭威的“黄袍加身”的戏码,他甚至连原创都不是。大唐灭亡之后,梁、唐、晋、汉、周,已经过了5个朝代了,谁能保证他建立的宋朝不会是第6个?
他想到他的老上级,后周世宗柴荣,多么伟大的人呀,如果柴荣还活着,给他赵匡胤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黄袍加身”。可是,毫无征兆地,39岁刚过,他就病死了。郭威、柴荣两代,都是人丁单薄(被李从珂杀了一波),没有什么像样的宗族势力。柴荣驾崩之后,留下了7岁的柴宗训做了皇帝,这才有了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条件。
不管怎样,这是一种历史传承,大家都见怪不怪了。所以,赵匡胤虽然做了皇帝,可是他很忧愁。他已经33岁了,万一他也和柴荣一样(柴荣是赵匡胤的偶像,也是他的心魔),过了6年之后就病死了,也留下了一个未成年的儿子,会不会有其他的禁军将领,再来上演这么一波“黄袍加身”3.0版本?还有一次,他做了皇帝,威望未孚,出门去巡查,过大溪桥的时候,突然射过来一支箭,禁卫军都吓傻了。赵匡胤也是真汉子,一把拉开胸膛,指着胸口朗声说:射的不准,来来来,再射再射!等回到大内,禁卫军奏请全城搜捕罪犯,赵匡胤不许,后来也没有刺杀他的了。
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赵匡胤能知道自己会活到50岁吗?
他说不好。
既然做了这个皇帝,就得想办法避免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
他首先整顿禁军,用了很多招,什么兵将分离,杯酒释兵权等等,他也是个大方的人,只要这些禁军将领把兵权上交,好吃好喝伺候,共享富贵。没过几年,这些禁军将领就被赵匡胤驯服了,只要赵匡胤一句话,这些禁军将领都能以死来表忠心。可是,仅这样就够了吗?当初,赵匡胤对柴荣不也是忠心耿耿吗?结果呢?
如果在这种对自己的皇位的合法性、寿命长短都无法确定,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硬是要立未成年的位子为太子,人为的制造出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会是一个好选择吗?柴宗训的教训还在眼前,不可不防。
所以,他想到了让自己的弟弟跟上来,在自己有个万一之后能保证老赵家接着做皇帝,起码可以保证不会出现孤儿寡母被人轻易夺了天下去。
可是,赵匡胤也不方便直接册封赵光义为皇太弟,为什么呢?一旦把储君的位子做实了,那皇帝的位子就不稳了。在皇权体系里整出来一个第二中心,这会让皇帝和储君都会有些尴尬。储君太能干,皇帝不放心。而且万一储君身边形成了势力,野心家分分钟想攀龙附凤,想做个从龙之臣,那说不定前脚把他立为太子,后脚他的那些部下们就开始琢磨怎么干掉自己——风险实在太大,得不偿失。而在那个乱世,对于储君来说,一个继承权也并不能保证他能够顺利继位,而当上储君之后,自己手上实际的兵权却很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储君也会是一万个不高兴,这还不如做一个实权节度使实惠。有兵权在手,才是王道。
不过,作为一个政治势力,没有继承制度,太不稳定了。尤其是五代的这些君主动不动就御驾亲征,万一死在外面家里又没有继承人,分分钟就又是一次改朝换代的节奏。因此五代的皇帝在反复权衡之下,就发明了一种奇葩的玩法——隐皇储制,就是我不给储君的名分,但是我让你做亲王,还兼做京兆府尹,地位在群臣之上,又管着都城的行政工作,面子和里子都有了,就差个名分。这样,大家心里都心照不宣,也都踏实,相安无事。
因为赵匡胤着力扶持赵光义,为的是他赵氏宗族这一脉势力能够守住皇位,所以他在位前期,对赵光义发展个人势力也没多少介意的。其他的禁军将领,全都杯酒释兵权了,可是赵光义就在开封府,看到好的人才苗子就延揽至麾下,有司把这个事情给赵匡胤说了,结果呢?赵匡胤反而杀的杀、贬的贬。这就能说明赵匡胤的态度了,他确实是在扶持赵光义。尤其是,还有一件事更能说明这种倾向。五代时期,皇子们只要成年,按惯例都要封个亲王。可是赵匡胤一个儿子都没封王,这让赵光义在政治地位上远远超越了赵匡胤的儿子们。
可能在赵匡胤最后的2年时间,他确实有过想法,想给赵光义挪挪位子。他想着,天下也太平稳定了,老赵家做皇帝看来也算稳当了。尤其是赵匡胤过了40岁,柴荣只活了39岁的那个心魔也没了。他看着自己茁壮成长的儿子们,动了立自己儿子为太子的念头。作为正统政权,父死子继才是儒家标准的继承制度。五代旧制,那是乱世之法,不足取。
可是,赵匡胤心里也是有一点犹豫,为什么呢?他通过迁都的事情试探了几次,发现赵光义身边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如果贸然立太子,势必形成两宫争斗。赵氏本来也不是什么大家族,没什么背景后台,如果家族内部不和,为人所乘,老赵家的皇位又是不保了。所以,赵匡胤从洛阳回来后,可能就打算跟赵光义好好谈谈,也想跟赵光义来一场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虽然他本身是武术高手,可是不喜欢以武力解决问题。
他可能是想,通过柔和的方式,慢慢的让赵光义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将权力过渡到儿子的手中,然后在顺理成章地立为太子。作为开国皇帝,赵匡胤有足够强大的自信心和威望能够实施这样的手段。可是,他没有算到,老天让他活过了40岁,却没有让他活过50岁。
他到底还是败给了天命。
为了家族的利益,他力求稳妥,还没来得及给太子铺好路,就留下了一个“烛影斧声”的谜案去世了。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赵匡胤在位的十六年时间里,他一直在谋划册封赵德昭为太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能成功,一直到他四十九岁时意外去世都是如此。
赵匡胤有过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和四子赵德芳,其中赵德秀和赵德林早夭,所以赵德昭实际上是长子,而赵德芳则是次子。
事实上,赵匡胤的四个儿子都出生在他当皇帝之前,而在他当皇帝之后,他的妃子们再也没有给他生下儿子,所以他膝下就只有两个儿子,如果不出意外,皇位继承人就将在赵德昭和赵德芳当中产生。
由于赵德昭年纪比赵德芳大九岁,且他是赵匡胤嫡妻贺贞所出,而赵德芳则是庶子,所以赵德昭显然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赵匡胤本人也是这么考虑的,但他至死都没有立赵德昭为太子,结果让弟弟赵光义抢了皇位,这是为何呢?
这件事其实要分几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赵德昭年幼,不适合立为太子。
种种迹象表明,早在后周世宗柴荣还在世的时候,赵匡胤就在为政变夺权做准备了,比如他在军中及朝廷广泛培植党羽,并与禁军首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结为结社兄弟,等等。
但是,由于赵匡胤并非皇亲国戚,所以军中老大殿前都点检这个职务,他一直都没有机会染指,而是被柴荣的姐夫张永德长期担任。
赵匡胤的机会出生在959年,这一年柴荣率军北伐,连克三关三州,但在准备进攻幽州的时候,他突然生了重病,最后只得班师回朝。
而在同年六月,柴荣在还未病愈的情况下再次北伐,赵匡胤看到了机会,他利用职务之便制造了一系列事件,其中尤以“点检做天子”的故事最为著名,直接导致柴荣对张永德失去信任,并在临死前撤销了他的职务,改由赵匡胤担任。
柴荣去世后,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承了皇位,由于柴宗训年纪小又没有根基,所以朝政由宰相范质等人把持,而军权则掌握在赵匡胤手中。
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制造了契丹入侵后周的谣言,范质等人不辨真假,连忙下令赵匡胤领兵出征,但他走到开封城外二十里的陈桥驿就不走了,而是停下来扎营修整,并于正月初三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带兵返回洛阳,逼迫柴宗训禅位于他,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之所以能兵变成功,与其精密的谋划分不开,但皇帝柴宗训年幼,对国家缺乏掌控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陈桥兵变前一晚,赵匡胤为了取得将士们的支持,曾派人在军中散播谣言,大意是说皇帝柴宗训年纪太小了,不是个可以效力的主,不如大家一起推赵匡胤为皇帝,大家也好有个奔头,结果大家的都觉得很有道理,便毫不忧虑地跟着一起造反了。
所谓主少国疑,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当时所处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忠君事主的思想严重被淡化,谁有实力谁当皇帝,造反的事情也十分普遍,后梁到后唐,后唐到后晋,后晋到后汉,后汉再到后周,这些朝代的更替,无一不是通过造反实现的。
所以说,当时世道乱了,国家政权稳固难以保证,更何况是幼主当国,又怎么能坐稳皇位呢?
赵匡胤就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有胆量发动兵权,他与之前几个朝代那些篡位的权臣其实没什么不同,唯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建立的大宋后来统一了全国,成为了一个正统王朝。
由于幼主根本不靠谱,所以赵匡胤在当皇帝之后,没有急着立太子,毕竟他的长子赵德昭只有九岁,而次子赵德芳更是还在襁褓之中,如果他贸然册封太子,万一他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意外去世了,他的儿子肯定是无法坐稳皇位的。
为了避免辛苦打下的江山落入他人之手,赵匡胤不立幼子为太子,但这无法保证家天下延续下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给储君之位找了个备胎,那就是他更年长的弟弟赵光义。
说白了,赵匡胤的心思就是,一旦自己遭遇不测,至少弟弟赵光义可以当皇帝,依然是赵家人坐天下。
赵光义是陈桥兵变的参与者,也是北宋建立的功臣,更是赵匡胤最为亲近之人,为了以防万一,赵匡胤册封他为晋王兼开封府尹,重点是开封府尹这个职务,因为它是五代十国时期无冕储君的代名词。
这其实是一个很巧妙的安排,因为开封府尹并不是真正的储君,认不认还得两说,一旦赵德昭成年了,赵匡胤可以册封他为太子,这样就没赵光义什么事了。
只不过,让赵匡胤没想到的是,他后来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但这是后话,事先是无法预测到的,所以赵匡胤当时这么做其实也没错。
第二阶段,赵德昭成年后,赵光义已经逐步做大,再加上宋皇后对赵德芳的偏爱,所以赵匡胤没有急着立赵德昭为太子。
赵匡胤称帝之后,很快就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他先是占领了荆南和湖南,继而灭掉了后蜀和南汉,最后只剩下南唐苟延残喘,被灭掉也是迟早之事。
到了这个时候,赵德昭已经逐渐长大了,具备成为储君的资格,赵匡胤也开始谋划册封他为太子,但现实却无比残酷,因为他遇到的阻力实在太大了。
具体说来,赵匡胤遇到的阻力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逐渐做大的赵光义极其党羽,第二个就是他心爱的宋皇后。
前文我说过,赵匡胤为了江山社稷考虑,没有立幼子赵德昭为太子,而是让弟弟赵光义作为储君的备胎担任开封府尹,这个做法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问题是赵光义可不愿意只当备胎。
大约在赵光义成为开封府尹的前十年时间里,他因为顶着无冕储君的光环,所以野心越来越大,开始有了当皇帝的野心,并广泛培植党羽,比如薛居正、沈伦、卢多逊、曹彬和楚昭辅等人。
再加上赵匡胤一直没有给赵德昭封王,导致赵德昭在实力上完全无法跟赵光义相比,所以朝臣们开始选边站队,许多人都支持赵光义继续担任储君。
由于赵光义逐步做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这就造成一个结果,赵匡胤虽然有心立赵德昭为太子,但也不能贸然将赵光义给罢黜了。
再一个就是,当时赵匡胤不过四十出头,正值壮年,已经把该打的仗都打了,再也没有大的生命危险了,所以他觉得自己还有时间和机会来慢慢将赵德昭扶上太子之位,不用急着罢黜赵光义,从而引发朝局动荡。
除了来自赵光义的压力之外,赵匡胤的第三任皇后宋皇后的态度也不可忽视。
赵匡胤登基的时候,由于嫡妻贺贞已经去世,他便立继室王氏为皇后,但王氏在963年的时候就去世了。
968年,赵匡胤册封宋氏为皇后,虽然宋皇后当时只有十七岁,但她出身高贵,祖母是后唐义宁公主,父亲是左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宋偓,母亲则是后汉永宁公主,所以说她的家族是三朝国戚,宋史称其“近代贵盛,鲜有其比”,实力非常庞大。
很显然,赵匡胤娶宋皇后为妻,有政治联姻的成分在里面,但难能可贵的是,宋皇后性情柔顺好礼,且见多识广,进退有度,赵匡胤对她感情极深,也非常重视她的意见。
那么,在储君这个问题上,宋皇后是怎么考虑的呢?
史书记载,宋皇后没有子女,所以赵德昭和赵德芳就是她的孩子,但由于赵德昭比她还大一岁,所以她每次见到赵德昭都很尴尬,一直在刻意与其保持距离。
但赵德芳就不一样了,他比宋皇后小七岁,没有年纪上的尴尬,所以宋皇后更偏爱他,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宋皇后也更倾向于他。
虽然宋皇后没有直接表面自己的态度,但赵匡胤对此心知肚明,并在无形之中成为他册封赵德昭为太子的压力。
综上,由于来自赵光义和宋皇后的压力,因此在赵德昭成年之后,赵匡胤一直没能将其立为太子。
第三阶段,赵匡胤决心易储,但因为性格原因,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关于赵匡胤的性格,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仁厚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很好地说明。
以此作为前提,我们来谈谈易储问题,这件事如果放在朱元璋身上,他绝对会使用最果断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哪怕是造成血雨腥风也在所不惜。
但赵匡胤性格仁厚,导致他无法向朱元璋那样采取果断手段,再加上他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压力也更大,所以他采取的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即通过逐步削弱赵光义的权势,从而达到易储目的。
那么,赵匡胤这么做的效果如何呢?
答案是,效果很不理想,因为赵光义也是个人精,他知道赵匡胤的目的何在,所以表现得十分抗拒,甚至在某些事上与赵匡胤针锋相对,他之所以敢如此,是因为他那时候羽翼丰满,不是可以任人宰割的,这也是他的优势所在。
为了避免因为兄弟反目而造成朝局动荡,赵匡胤始终没能下定决心罢黜赵光义,也没有急于让赵德昭拥有过高的地位,至少他认为自己还有时间来慢慢解决易储问题。
但让赵匡胤想不到的是,他这一犹豫,身体还真就出问题了,最后猝死在宫中。
从现存的赵匡胤画像来看,他身体比较肥胖,再考虑到他年纪四十多快五十岁,正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期,所以他的突然去世跟这个肯定有关系。
当然了,史书中记载赵匡胤去世当晚在跟赵光义喝酒,野史中更是记载了烛影斧声的精彩故事,无不将赵匡胤之死与赵光义联系起来,但我个人认为赵光义不敢这么干,也不会这么干。
只能说,赵匡胤是因为身体疾病意外去世的,刚好赵光义跟他待在一起而已。
但不可否认的是,赵匡胤与赵光义那时候矛盾重重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赵匡胤意外去世了,易储之事就戛然而止了,因为赵德昭和赵德芳根本就不是赵光义的对手。
从一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赵光义当时势力有多庞大。
赵匡胤去世之后,宋皇后本来准备派人迎接赵德芳入宫继位,但传话的太监王继隆根本不敢去找赵德芳,最后将赵光义带去见宋皇后。
宋皇后见到赵光义的时候,知道事情已经没有转圜余地了,于是对他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而赵光义则回答他说,“共保富贵,无忧也”。
从这一桥段我们可以看出,宋皇后态度改变这么快,跟赵光义权势熏天不无关系,她要是强行让赵德芳当皇帝,赵德芳也是无法坐稳皇位的,自身也不一定能得以保全,与其这样,倒不如让赵光义当皇帝,至少可以共保富贵。
所以说,赵匡胤的性格还是略显优柔寡断了,考虑的事情太多了,结果还没来得及解决易储问题,自己就猝死了,这或许就是天命吧。
那么,赵德昭对于储君之位是如何看待的呢,他的结局又如何呢?
实际上,在赵匡胤在位之时,赵德昭作为实际上的嫡长子,一直是郁郁不得志的,他除了担任一些虚职之外,连个爵位都没有,混得实在是惨。
当然了,这是赵匡胤有意而为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不让他成为赵光义及其党羽的打压和排挤对象,这一点他或许无法体会到。
由于不受赵匡胤重视,导致赵德昭一直不敢觊觎皇位,甚至在赵匡胤去世后,叔叔赵光义继位之时,也没有半点反抗,而是表现出拥立的态度。
赵光义继位之后,为了表明赵匡胤是有意传位给弟弟的,他也假模假式地封弟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并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
但从内心而言,赵光义对赵廷美、赵德昭和赵德芳是十分忌惮的,所以一些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
979年,赵光义北伐幽州,有一次契丹兵夜里偷袭宋军,赵光义在慌乱中走失,众臣担心军心不稳,便谋议拥立赵德昭为皇帝,但赵德昭害怕赵光义,所以根本不敢接受。
后来,赵光义返回了军营,他听说这件事后很不高兴,但没有发作,只是没有在战后封赏功臣。
有一次,赵德昭跟赵光义议论封赏功臣之事,哪知赵光义大怒道,等你做了皇帝再去封赏他们也不迟!
赵德昭听完大会惶恐,知道赵光义一直对他心存忌惮,为了保全家人,他回家后就自杀而死了。
赵德昭死后两年,发生了一件很蹊跷的事情,赵德芳在睡梦中意外去世,死时不过二十二岁,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他是因为肥胖又吃多了肉才去世的,这实在是缺乏说服力,有拍赵光义后人马屁的嫌疑。
又过了两年,赵廷美也出事了,他被赵光义诬陷阴谋篡夺皇位,剥夺了他所有官职,还被削去王爵,其全家也被发配房州,不久后他就郁郁而终了,死时年仅三十七岁。
而随着这三个人的去世,再也没有人可以威胁赵光义的皇位了,他的儿子也可以顺利被他立为太子了,大宋江山自此彻底属于他这一脉了。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答:宋太祖赵匡胤是个雄谋大略之人,他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将儿子赵德昭立为太子,是因为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首先,所谓的“金匮之盟”是赵光义坐了六年龙庭之后,和赵普合伙炮制出来的。这个以前我已专门论证过了,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不过,不可否认,“金匮之盟”里杜太后的担心,赵匡胤是有的。
毕竟,五代乱世,改朝换代快得如同走马灯,谁也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
赵匡胤自己的江山是从周世宗儿子那儿抢来的,周世宗死的时候也不过才38岁,赵匡胤登位这年,他已经33岁了。而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才9岁,赵德芳尚在襁褓之中。
一旦自己有什么意外,乳臭未干的赵德昭怎么保得住江山不被别人夺了去?!
好在赵匡胤和周世宗不同,他有两个弟弟,赵光义和赵廷美。
所以,赵匡胤是在两个儿子尚处自幼阶段,把弟弟赵光义当作备胎用的。
到了乾德二年,赵德昭17岁出阁了。
咦?赵匡胤为什么不册封他为太子呢?
主要是赵光义在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一股势力,一旦赵匡胤在这时突然定储,可能会引起赵光义不适,不定出什么乱子。
而且,这时的赵匡胤已经到了41岁,过了周世宗死亡的那个坎,人也老练了,心也稳定了,不再像早几年那个瞻前顾后了,他也觉得赵德昭毫无政治经历,嫩,需要历练。于是,不但没有册封太子,而且没有按照规矩以皇子身份封王,而是循序渐进,到了开宝六年,赵德昭的职务已经上升到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当然,为了照顾赵光义的情绪,赵匡胤也在这一年晋他封为晋王。
有人仍然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同时给赵德昭封王呢?
但必须要注意,赵光义封王前已呈尾大不掉之势,权压宰相。
赵匡胤给他封王,却也同时提升赵廷美和赵德昭的职位,加赵德昭任同平章事,增强他在中枢的影响;赵廷美则兼任侍中。另外,又把与赵光义相得甚欢的赵普解任,提升卢多逊为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
这么一来,赵光义虽然封王,名义在宰相之上,但实际势力并没有得到增长,原来的一元结构被打破,他已经遭受到了一定的钳制。
也在这一年,吕余庆、沈义伦、薛居正等人先后为相,可以说,赵光义慌得一逼。
如果赵匡胤不是在开宝九年突然遭遇了“斧声烛影”,赵德昭封王、册封为皇太子,那是铁板钉钉的事。
唉,赵匡胤老谋深算,算来算去,算不过天,算不过命,帝位落到了赵光义手上,可惜了。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在位十六年为什么始终没有立事实嫡长子赵德昭为皇太子这个问题,个人认为,要分几个阶段来看。
首先是第一个阶段,建隆时期。建隆元年,在陈桥驿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正式开元建国,建立了大宋王朝。虽然宋王朝后来成为了正统王朝,但是彼时它的性质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其他王朝并没有太多不同。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时代,扯上一面黄旗往身上一披就敢自称皇帝!周太祖郭威这么干过,宋太祖自己也是这么干的,周恭帝郭宗训不就是这么让宋太祖赶下台的吗?而主少国疑,正是后周政权倒台的一个重要原因,称帝之后的宋太祖面临着和周世宗郭荣同样的窘境。建隆元年,宋太祖活着的两个儿子赵德昭才九岁,赵德芳尚在襁褓之中。一旦宋太祖像周世宗那般英年早逝(周世宗没活过四十岁,而彼时宋太祖已经三十三岁),他的儿子将面临周恭帝同样的局面。虽然人都不希望自己早死,但是有周世宗的先例在,宋太祖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那么,该怎么办?四个字,找个备胎!那么谁最适合当这个备胎?很显然,自己的胞弟赵光义(即宋太宗,原名匡义,为避宋太祖帝讳更名光义)最合适。于是,当初周世宗的那一套行头被安在了宋太宗头上,晋王兼开封府尹,这是五代时期约定俗成的无冕储君。可见,起初宋太祖的确是将宋太宗置于了储君的地位。但是,为什么没有明立为皇太子或者叫皇太弟呢?原因很简单,宋太宗就是一个备胎,一旦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宋太祖还是准备换上儿子的。一旦明立,势必引发政局动荡。而这个约定俗成的所谓无冕储君,我愿意认、你就是,我不愿意认、你就不是!
第二个阶段是乾德时期。建隆的三年、加上乾德的六年,九年时间。这个时期内,宋太祖的儿子们在渐渐长大,到乾德六年时,赵德昭已经十八岁上下,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也已经成年了。而就在这九年的时间里,因为宋太宗一直顶着储君的光环,而宋太祖的儿子们没有任何封爵,朝中势力已经纷纷开始站队,宋太宗借机大肆发展自身势力,而这也成了后来宋太祖用儿子替换胞弟宋太宗的最大障碍!因为儿子还在成长期,而且宋太宗仍然具有其继续以储君身份存在的价值,宋太祖并没有急于易储,毕竟彼时他才四十岁刚出头、身体健康,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等,而贸然易储,除了导致政局动荡,并没有太大益处。个人认为,到乾德后期时,实际上宋太祖内心很可能已经有了易储的打算了,只不过没有公开表露而已。
第三个阶段是开宝时期,这个时候宋太祖内心实际上已经有了易储的打算。如果搁明太祖朱元璋身上,或许就直接动刀子解决问题了,可是宋太祖偏偏是个不喜欢用刀子解决问题的人,这一点从他接连上演两出杯酒释兵权也能看得出。因此,宋太祖并没有选择极端方式,而是采取了温水煮青蛙的处理方式,想逐步削弱胞弟宋太宗的势力,以达到易储的目的。从现有史料来看,这段时期也是赵氏兄弟矛盾较多的一个时期,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宋太祖彼时的心态。不过,毕竟宋太祖才四十多岁,来日方长,他并不着急,当然可能也有宋太宗尾大不掉的原因,宋太祖为了避免政局动荡而没有操之过急。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太祖的身体却慢慢等不起了。开宝晚期,宋太祖病了,还病得不轻。毕竟年近五旬,从画像来看,宋太祖比较肥胖,加之这个年龄正是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宋太祖身体变差也是正常的。到这个时候,宋太祖已然不能再等了。从宋太祖的行事风格来看,他很可能还是想再上演一出杯酒释兵权,如果动刀子解决问题,他早就应该动手了,可是并没有。个人认为,所谓“烛影斧声”很可能就是一出草草收场、未能达到目的的杯酒释兵权。赵氏兄弟为了这个问题发生了激烈争吵,毕竟让宋太宗主动交出即将到手的皇位,很难。或许有人会觉得臣下和皇帝激烈争吵不太正常,不过别忘了,二赵曾经做了二十年布衣兄弟,私下争吵并不是没有可能。或许正是因为激烈争吵、情绪激动,加之酒精的催化,最终导致了宋太祖病情加重或者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暴亡。从医学方面来看,这种可能性是相当大的。本人向来不认同宋太宗弑兄说:一来弑君这种事根本没有必要自己动手,历朝历代弑君篡位者都避嫌唯恐不及,没有是谁自己亲自动手的!二来宋太祖是武将出身、膀大腰圆,宋太宗相对要文弱许多,宋太宗想杀了宋太祖、还要全身而退,很难。三来第二天宋太祖被发现亡故后,开宝宋皇后的反应不是追究宋太宗弑君,而且想迎立赵德芳制造既成事实,这不符合常理。至于不少人所谓的下毒说,就更加说不通了。给现任皇帝下毒可不是后来给李煜下毒,彼时的宋太宗恐怕还没这个能力,更何况二人是在一起饮宴,宋太宗给他哥下毒就不怕出现意外、毒死自己?退一万步讲,即便他有这个能力、也能保证不会误伤自己,古代的毒药无非砒霜、鸩毒之类,中毒症状明显。第二天宋太祖如果被发现中毒身亡,宋太宗就是第一嫌疑人,开宝宋皇后既然有心让赵德芳即位,完全可以以此为借口,先将宋太宗弑君的事情公开,如此一来自己便占据了主动地位和道德制高点,完全没有必要先派人迎赵德芳入宫、企图制造既成事实,不是吗?因此,下毒说根本站不住脚!
不管宋太祖怎么死的,总之他死了,一切戛然而止。他的两个儿子根本不可能是羽翼丰满的宋太宗的对手,最终只能接受既成事实。如果宋太祖当夜没有暴亡,个人认为,事后或许他就没这么客气对待这位胞弟了,搞不好真会用刀子解决问题。毕竟彼时的宋太祖可是实权皇帝,宋太宗羽翼再丰满,恐怕也斗不过宋太祖。但是,历史没有如果!赵光义最终成了赵炅,成了宋太宗。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之久,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至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驾崩,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
赵匡胤长子早亡,次子德昭在赵匡胤驾崩时,年已二十五岁。但德昭并没有被赵匡胤立为太子。976年,宋太祖驾崩后,其弟赵光义登基为帝。
赵匡胤为什么不早立德昭为太子,培养接班人?驾崩不传位于子德昭,而传位于弟光义呢?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那就是“实力不允许呀!”。
不要认为是皇帝就权力无限。“陈桥兵变”应该是赵匡胤和赵光义、赵普等人共同谋划的。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做了皇帝,但赵光义等人也分享了很大的权力。
赵匡胤需要顾及和平衡各种势力。如果,赵匡胤早立德昭为太子的话,可能历史上出现的不只是“烛光斧影”还会有太子的“英年早逝”。
979年,已坐上皇帝宝座的赵光义借故斥责赵德昭有谋夺皇位之心,赵德昭退朝后惊惧不已、自刎而死。回过头来看,赵匡胤当年没有立德昭为太子,也是对他的一个保护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