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乌台诗案”,乃是宋朝的“文字狱”,实质是政权之争,保守派和改革派因政见不一,导致对人身攻击,东风、西风互相争夺利益空间而渐行渐远离开了事件本身,走向了一个极端。
元丰二年(1079年),43岁的苏轼,被调任湖州知州。苏轼上任后给皇帝写了一封信叫《湖州谢表》,其中有几句话被“新党”拿过来过分解读,认为苏轼有讥讽的意思。
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因此被捕押往京城,同时还有数十人受到了牵连。这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尴尬了!没事你仗着有点文采胡写什么?这不被人抓住把柄了吧!
其实,乌台诗案是北宋朝廷政权斗争的一个缩影,没有这乌台诗案,也会出现“红台诗案”、“蓝台诗案”一类的东东。
而这种斗争由来已久,许多高官放着民生、民政不去管理,而专门靠整人获取资本,这也是很多封建文人的悲哀吧!
“乌台诗案”前奏
在注重以“学”治国,特别是以“儒家”学派为主的封建王朝,“理科”方面显有人去深耕,因此在中国几千年史载中,“科学家”并不多。
北宋的沈括是正史有传的科学家,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要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一心扑在科学研究上,说不定就不会有后来的居里夫人了。开一个玩笑,文章题目是“乌台诗案”,提沈括干什么呢?
因为, 沈括就是“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
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以父荫入仕 ,不过后来辞去官职,他要参加科举考试,因为那时候科举才是仕途的正途,才能登堂拜相。像是靠“荫德”参加工作,也就是类似我们的“接班”,身份不是“公务员”不能提拔重用。
直到三十一岁时沈括才中进士,黄花菜都凉了,人家苏东坡可是二十岁左右中的进士,还差点成了状元。等沈括踏入“社会圈”,苏东坡已经几起几落了,虽然官职不大,可已经赚足了资历,资历就是资本,只要皇帝一高兴,弄个宰相当当也不在话下。
可眼下苏东坡当不成宰相,因为此时的宰相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改革”呢,而苏东坡又是反对变法的。
刚刚进入部委工作的沈括,审时度势看出了门道,于是紧抱宰相王安石的大腿,竭力拥护新法。嘿嘿!王宰相,我可是拥护你的,你要提拔重用哦!
开始,王安石还是比较器重他的才能,可出来混怎么着也有点人品才行,又是谄媚、又是诋毁,别人不行就你行!
小人啊!王安石看出了沈括的丑陋嘴脸,特别提醒神宗:“沈括壬(小)人,不可亲近。”
不过,人生都有出彩的机会。熙宁六年(1073年),沈括开始得意起来,被派为两浙路察访使,成为巡视两浙的钦差大臣。
辞行时,宋神宗还特别交代:“苏轼通判杭州,卿其善遇之。”
神宗还是很稀罕苏东坡才能的,虽然苏东坡不怎么听话,可人家有才吗!估计是神宗的交代,引起了沈括的逆反心理,或者心中起了嫉妒,凭什么你二十岁就能进士,我三十一才考上?我难道不如你!
这一次去,一定找他点小辫子,关键时刻打压,犯到我手里,别怪我不客气!
沈括是“小人”,小人是最善于表演的。沈括到了杭州,与苏轼一顿神侃,忽悠的苏东坡把他引为知己。
临别时,沈括又造了点“势”,对目下苏东坡的职位发了一番不满和抱怨,这样才能引发苏东坡的共鸣。
发完一通,制造出“负能量”的氛围,要求苏东坡作诗,以示纪念这短暂的相聚。
拿到苏东坡的“证据”,哼哼!别怪我不客气了!皇帝,你不是对苏东坡有意思吗?看看这诗!
神宗看了不置可否,小苏子年轻吗!发点牢骚是正常的,谁没年轻过啊!
虽是这样,已经为“乌台诗案”埋下种子了。
以至于后来“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辙还专门上书提及此事,为哥哥辩护说:“向者曾经臣僚缴进,陛下置而不问。”就是指沈括办的这件事。
王安石二次罢相,推举吴充代替自己。这时候,沈括已经升任掌管全国财政大权的三司使,他见新宰相处处与王安石相悖,就秘密写了变法的种种弊端,献给吴充。
这种见风使舵的小人做派,真令人不耻。
可没想到吴充把他写给自己的条陈,又呈送给了神宗。世风日下,这都是什么人呢!
闻风奏言的御史蔡确知道了这件事,给皇上上言说:“新法才开始实行的时候,朝廷恐怕政令不通,因此派出臣子四处察访,看看老百姓是否得到了实惠,愿意不愿意实行新法。
当时,沈括可是作为两浙路察访使出访的。回来后,他极力称赞新法可行,百姓喜悦从行,朝廷以为他说的话可信。
如今王安石罢相,吴充为相,沈括根据宰相的好恶,又开始诋毁变法。前后自相矛盾,竟然达到这个地步。”
神宗,看了蔡确的奏疏,也对沈括的反复无常厌恶,于是免除了他的翰林学士,贬到宣州任职去了。
言多必失,三缄其口才是保身利己之道啊!
乌台诗案
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二十日到湖州任知州,根据惯例,进“谢上表”。
“……伏念臣性资顽鄙,名迹堙微。荷先帝之误恩,擢置三馆;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
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从分所局,有过无功。
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万族。用人不求其备,嘉善而矜不能。
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就是这样一篇表文,竟然会惹祸,震动朝野,造成千年奇冤,最后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以李定为首的这些御史台谏官,他们之所以要兴起这“文字狱”,目的在打击保守派的潜在势力,摧毁他们重登政坛的机会,借以巩固王安石去位后,力量渐渐薄弱的新政派的既得利益。
朝局不稳,要想自保就要发动一场自我保卫战,把神宗皇帝拉下水,只要坐实了某些保守派对皇帝、朝廷不满、怨恨的实据,就不怕整不倒、整不垮这些政敌。
因此说“乌台诗案”是利益集团的竞争,李定他们也是害怕王安石去职后,另一个反动派司马光再上位,这样就危险了,借乌台诗案把这些人整到底。
这些御史学到了当初沈括嫁祸苏东坡诗句的方法。从直率、善良的苏东坡下手找出破绽,然后,嗯……
倒霉的苏东坡,祸从天降,做了新旧政斗争中的“代罪羊”。
于是,元丰二年(1079年)六月二十七日,由监察御史何正臣率先发难,上札论苏轼到湖州任谢上表中,“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指责为“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又说:“一有水旱之灾,盗贼之变,轼必倡言归咎新法,这是污蔑朝廷。”
接着,监察御史里行的舒亶,上札说:“臣伏见湖州苏轼进谢上表,有讥切时事之言。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惋。”
苏东坡这是惹着“窝狗子”了,贼咬一口入骨三分,群起而攻之,苏东坡有多受伤啊!
舒亶是浙江慈溪人,治平二年进士,开始时只是一个县尉,后被张商英推荐,才得提拔。可他又反过来举报张商英的私事,以致张商英由中书检正降职处分。
凡是踩着别人上位的都应该是“小人”。舒亶因此被士大夫所不耻。
紧接着,御史中丞李定对苏东坡又致命一击,打出了御史们针对保守派的“组合拳”。
李定,本是王安石一手提拔起来的新政派,开始的时候欲让他做个谏官,那时候的王安石可是一手遮天的宰相,安排个人给闹着玩似的。
可后来被人检举,母亲仇氏去世后密不报丧。这在封建王朝可是大不敬之过。
司马光说他“禽兽不如”。也主要是借他之过攻击王安石的新法而已。
本来苏轼与李定没有什么个人恩怨,苏轼曾经为祝贺朱寿昌得母,而做诗:“感君离合我酸心,此事今无古或闻”句,有含沙射影,暗讽李定之嫌。
又是“诗”惹得祸,苏轼你这烂“笔杆子”咋这么不消停呢!
李定欲治苏轼死地而后快,他于这年的七月三日上奏,声言苏轼犯有四大该杀之罪。
他诋毁苏轼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贬低苏东坡的学问,这显然是小人行径,这样一来把上至皇帝下至“苏粉”不是都得罪了吗?苏东坡的学问是有目共睹的。
像是苏轼这样一个无能侥进之辈,却动辄毁谤朝政,陛下宽宏大量,不予论罪,他却怙终不悔,此该杀者一;不仅不知悔改,而且傲悖之语,日闻中外,此该杀二;蛊惑人心,不循陛下之化,此该杀者三;肆其愤心,公为诋訾,明知故犯,此该杀者四。
首先被李定这套组合拳打晕的竟是皇帝神宗。
于是下旨:
将苏轼谤讪朝政一案送交御史台根勘闻奏。
苏轼到湖州任,是五月二十日,至七月二十八日,即被御史台逮捕解往京师,在任不过两个月零八天。
解救苏轼
苏轼在御史台狱,被关在一个独居的囚房里。
御史要坐实其罪就要兴大狱,掌握置于苏轼死地的证据材料。
御史何正臣缴进的是民间出售的版本,舒亶缴进的是“印行四册”,另外还有“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全册”。
为了继续打击保守派,御史们甚至把矛头对准司马光。
他们把享有版权的苏轼作品,一条条进行勘问,这些内容都录在南宋编印的《乌台诗案》一书中。
李定作为奉诏的主审之一,他对苏轼竟也佩服起来,“一二十年前所作诗文,引经援史,随问随答,无一字差错,此非奇才而何?”
能让“敌人”佩服,苏轼的确有聪明才智。
审来审去,苏轼的罪名无非就是“登科后,入馆多年,未能进擢,兼朝廷用人,多是少年,所见与轼不同,以此撰作诗赋文字讥讽,意图众人传看,以轼所言为当。”
而李定等,累列与苏轼相识的张方平、王诜、司马光、范镇等24人,认为“其人等与轼意相同,是与朝廷新法不合,及多是朝廷不甚进用之人,轼所以将讥讽文字寄与”。这些人也应该一并问罪。
李定这是要打击一大片啊!只要给苏轼交往甚密的即是“罪行”。
苏轼入狱后,杭州父老感念这个好官,为他作“解厄道场”,祈祷神灵保佑他平安无事。
事情至此,已经完全变了性质。北宋政事的混乱与腐败至熙丰之时 ,暴露无遗。
苏轼看这群宵小之徒,欲置自己于死地,反而沉下心来,没有了开始的慌乱和对人生的贪恋,这种性格的变化其实反而救了自己。
当时有一个狱卒,叫梁成,极富同情心,对苏轼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苏轼见他诚恳,就托他把自己写的两首诗送给兄弟子由(苏辙)。
苏轼以为自己必死,所以有话要对兄弟说,诗人的境界不同,就用诗来表达,也是服了苏东坡:成也诗、败也诗,就是为诗而生的。诗曰: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苏轼这是临终嘱托,留遗言呢。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总算勘问完毕,御史台把“案卷”,献给皇帝批示。
要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乌台诗案,对苏轼的人生来说,反而是好事,在这短短的两个月中,苏轼由天堂到炼狱,他的人生观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人生哲学也有了质的飞跃。
那个曾经玩世不恭的多才浪子,补上“这一课”的学习,才真正变得完美。
所以说我们不要抱怨不如意,不要埋怨挫折,不要怨恨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是这些经历丰富了人生,增长了智慧,圆融了性格。
苏轼被捕后,苏辙即上书皇帝,乞纳以自己的官身以赎兄罪,书曰:
……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
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
臣不胜手足之情,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兄弟真情可见一斑。
另外像是已经致仕在家的范镇、张方平,也都上疏皇帝,给苏轼辩护。
而当时的宰相之一吴充,更是劝谏皇帝说:“陛下以为魏武帝(曹操)是怎样的人?”
皇上说:“为什么这么问?”
“陛下常常效法尧舜,轻视魏武帝。然而生性多疑的曹操,尚能容得祢衡,陛下效法尧舜,而容不下一个苏轼,这是为什么?”
神宗吃惊地说道:“朕无别的意思,不过是召他对狱 考核他的是非而已,这就将他放出。”
苏东坡的老对头王安石兄弟几个也直率地进谏。
而对苏轼起关键作用的人物还是神宗的奶奶--光献太皇太后曹氏。
在病中的老太太对神宗说:“我曾经记得仁宗皇帝当年策试完毕后,回到宫中,高兴地说道:朕今日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二人,我老矣,已来不及用了,朕将留给后人来用。”
接着老太太问起这二人现在何处,皇上说起苏轼因“诗”入狱。
曹太后说:“以作诗入狱,得非受了小人中伤。至于写诗,其过甚微,我现在已经病了,不可再有冤滥,致伤中和。”说着老太太流下了眼泪。
神宗是个孝顺的孩子,对待长辈,恭谨有加,见奶奶哭了,也流着泪答应道:“我听奶奶的话,一定处理好。”
十月十五这天,皇上以太皇太后“服药”之名,下诏:“死罪囚流以下,一律开释。”
后来虽然李定、舒亶还不死心,无奈神宗已无杀苏轼之意。
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苏轼终于获开释,代表着“乌台诗案”的结束。接着,贬谪黄州,职名黄州团练副使。
其实,乌台诗案苏东坡还是收获满大的,最起码在心智上成熟了,人还是要经过磨砺的,不然人生不会圆满。虎口余生的苏轼,对于官位已经满不在乎,自己暗暗发誓将来如果有完全恢复自由的一天,再也不能矜才使气了。
人的本性是很更改的,苏轼后来又陷入“元祐党争”,真是不让人省心呢!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乌台”专指御史台监狱,“乌台诗案”是指苏东坡因诗歌内容被御史弹劾,被逮捕审讯一事。
“乌台诗案”发生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3月。事情的导火索是他给朝廷的谢恩表说了几句可以挑出毛病的话,“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一词,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之辈。根据苏东坡心直口快的性格,他是有可能讽刺这些人的。
御史李定和舒直就是这样的无能之辈。王安石变法,朝廷上形成了变革派和保守派,李定和舒直属于变革派的人。现在苏东坡直接讽刺他们,他们心里痛恨。皇帝很喜欢苏东坡,他们害怕苏东坡有朝一日受到重用,他们会受到打击,他们决定搞死苏东坡。
御史台的人从苏东坡写的诗中找毛病,说他对朝廷不满,对皇帝不敬,对变法有怨言。御史弹劾他,苏东坡被关进御史台监狱。
起初,苏东坡不承认御史的指控,后来他承认有批评新政批评朝廷之意。
经过40多天审讯,案件审理完毕,证据材料交给皇帝。
皇帝不想杀苏东坡,让亲近的人认真查阅案卷,派人到监狱偷偷观察苏东坡。
同样的一句诗歌有多种理解,与所站角度有关。
最后因证据不足,苏东坡没被判刑。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有39人受到本案牵连,受到处罚。
“乌台诗案”发生的背景是党争,苏东坡所做的诗是对朝廷新政坦诚的批评,他被别有用心的恶意中伤诋毁。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苏轼(别称苏仙,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苏洵)次子。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宋仁宗嘉佑时进士,宋神宗时曾任礼部员外郎。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苏轼是宋代文学的代表者之一,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要说清清楚“乌台诗案”,必须将这一“文字狱”冤案起因、背景和过程讲清楚,否则,没有看过这段历史的朋友还是搞不清楚,下面就多说几句:
熙宁二年(1069年),49岁的宰相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实行变法。苏东坡不是保守派,和王安石有诗文联系,相互唱和,两人应该说关系不错。苏起先并不反对变法,只是对王所谓的改革派大刀阔斧的做法不满意,继而对改革派的政见主张产生了不同看法,再后来对“变法”实施过程中老百姓遭到很大地损失不满意。按说这不是王安石的本意,是他手下执行偏差和改革阵痛造成的。这让苏东坡很不满意,继而对“变法”产生排斥。特别是苏东坡的恩师(当年的主考官)欧阳修被“改革派”排挤,任安徽滁州太守。按说,欧阳修是老改革派,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和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过“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王安石新改革派应该接纳才对,因为王安石用人不当,把本应该结为统一战线的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这里对王安石用人不当、改革失败不展开说,有机会专门谈)。让苏东坡心灰意冷,对王安石等借变法改革之名,行排挤打击之实非常不满。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很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皇帝跟前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四月调往湖州任知州。苏东坡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苏东坡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百姓爱戴。此前,苏东坡担任考官时,借用“独断专行”的典故出题,得罪了王安石等人。此时,王安石的变法正处于焦头烂额中,认为苏东坡是蓄意挑衅,默许(一说下令)手下暗中调查、罗织苏的罪名。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特别是苏轼曾写了一首诗《戏子由》,其中有这样一句“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些话被新党(变法改革派)抓住了辫子,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职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偏偏凑巧,当时出版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给御史台的新人提供了收集材料的机会。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音dǎn)经过四个月潜心钻研,找了几首苏轼的诗,就上奏弹劾说:说苏轼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7月28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此案主谋是改革派的李定。李定(1028—1087),北宋大臣。字资深,扬州(今属江苏)人。少受学于王安石。进士及第后,历定远尉、秀州判官。熙宁初,赞助变法,任以集贤校理检正中书吏房,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等职。弹劾苏轼《湖州谢上表》等诗文攻击时政,怨谤君父,逮捕苏轼赴御史台问狱。宋哲宗时,司马光执政,李定被贬,知青州,移江宁府, 谪居滁州。元祐二年卒。说实话,对苏轼的指控,大部分有些牵强附会,比如《咏桧诗》就是一例。面对审讯、指控,苏轼坦承在诗中批评了新政。1079年10月15日,御史台申报“乌台诗案”的审理情况,其中辑集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文字的人物名单,计有: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二十九位大臣名士。李定、舒亶、王珪等欲置苏轼于死地而后快,宋神宗开始并没有想杀苏东坡的意思,李定等人决不罢休!说什么不杀苏东坡,变法就无法实现等。弄得宋神宗一时举棋不定,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苏东坡在狱期间,他的儿子苏迈经常来送饭,父子约定:当案子没有转圜余地时,就送一条鱼。过了几天,苏迈有事离京,委托朋友送饭,朋友不知道他们父子约定,送来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绝望了,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遇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急得苏辙也抓耳挠腮,四处打探,准备后事。等苏迈回来,才知道是个大乌龙。
与此同时,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早有誓约,除叛逆谋反罪外,一概不杀士大夫、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变法派首领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宰相吴充直言:“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就连宋神宗身患重病的老祖母、太皇太后曹皇后都惊动了:“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可笑的是,同属于苏轼口中的“新进”(改革派)章惇,也积极的营救了苏轼,并不惜与宰相王珪翻脸。要求宋神宗不要杀掉苏东坡!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 苏轼坐牢103天,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复为朝奉郎、登州(蓬莱)知州。后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礼部贡举等职。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为“文忠”。
【附 《戏子由》原诗:】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斜风吹帷雨注面,先生不愧旁人羞。任従饱死笑方朔,肯为雨立求秦优。眼前勃谿何足道,处置六凿须天游。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劝农冠盖闹如云,送老齑盐甘似蜜。门前万事不挂眼,头虽长低气不屈。余杭别驾无功劳,画堂五丈容旂旄。重楼跨空雨声远,屋多人少风骚骚。平生所惭今不耻,坐对疲氓更鞭箠。道逢阳虎呼与言,心知其非口诺唯。居高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如今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在宋神宗赵顼统治期间,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之所以发生,主要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是谁?乌台诗案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乌台诗案中的诗又是哪首诗呢?
上面说到,乌台诗案的发生,主要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苏轼,苏轼家的基因是真好,一家之中出了三个著名的词人,还都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一个便是苏轼的父亲苏洵,第二个是苏轼他自己,第三个是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一生的经历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不过难得的是,苏轼并没有受到这些复杂经历的影响,依然保持着宽容大度,爱好美食的品性。
苏轼第一次进京考试时,并不是像其他人那样独自一个去考试,苏轼是和父亲苏洵,还有弟弟苏辙,一起进京考试的,当时担任主考官的人,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领袖。
另外还有一个小试官梅尧臣, 梅尧臣虽然没有欧阳修和苏轼有名,但是也是当时在文坛上排的上的人物,这两位考官,都致力于诗文的革新,苏轼考卷内容的文风是洒脱豪迈的,这种文风在当时并不多见,因此苏轼的文风令欧阳修和梅尧臣眼前一亮。
尤其是欧阳修对苏轼更是十分赏识,称赞他以后的文章,必定独步天下,因为有了文坛领袖欧阳修的称赞,使得苏轼很快便声名鹊起,每当苏轼有新作品发布的时候,必定传遍京城,连带着他的父亲苏洵也一起名满京城。
正当父亲苏洵和儿子苏轼在京城想要大展身手之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在京城大展身手,急匆匆的赶回家乡,因为苏轼和苏辙的母亲因病去世了。
父亲苏洵在接到妻子去世的消息后,连忙带着两个儿子,赶回家乡奔丧,按照制度,苏轼和苏辙作为儿子,需要为母亲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很快守孝期满,父亲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再次来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皆都考中,苏轼被朝廷任命为大理评事,苏辙则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
而父亲苏洵与两个儿子不同,他是由当时的宰相韩琦推荐,被朝廷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后来又成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不过苏洵只当了五年的官,后来因病去世了。
父亲苏洵的去世,也暂时中断了两个儿子的仕途,苏轼和苏辙需要处理父亲苏洵的丧事,之后扶着灵柩返回家乡,守孝三年,这短短的三年,朝中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苏轼和苏辙在回到朝中的时候,朝中的环境已经跟之前的有所不同,因为此时在朝廷中出任宰相的人,变成了革新派王安石,王安石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同样也是一个正面人物,只不过与当时的欧阳修和苏轼,以及苏辙这三人的政见不合。
欧阳修就是因为反对宰相王安石的变法,受到宰相王安石的排挤,只能暂时从朝中退出,回到家中休养,苏辙经过实际调查后,看到宰相王安石所实行的青苗法,并不可行,于是便给宰相王安石写信,竭力劝阻宰相王安石停止青苗法的实行。
宰相王安石此时实行变法的势头正猛,加上也急于证明变法的成果,自然不能轻易放弃,因此王安石在看到苏辙写给他的信后,十分生气,于是就把苏辙贬到了河南府做官。
苏辙和苏轼的兄弟之情实在是令人羡慕,看到弟弟苏辙贬官之后,苏轼自然气不过,后来苏轼向宋神宗赵顼谈论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中的弊病,朝中的很多大臣都是向着宰相王安石这边的。
苏轼谈论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中的弊病,自然是招来了朝中其他大臣的攻击,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宰相王安石,因为受到宰相王安石的排挤,在京城肯定是混不下去了。
于是苏轼不得不向朝廷请求将自己外放,苏轼的这一请求得到朝廷的批准,于是苏轼之后,前往杭州任职,出任杭州通判一职,之后苏轼又被先后调往密州,徐州和湖州,出任知州一职位。
苏轼在地方任职时,勤于政务,革新除弊,获得了百姓的称赞,同时也做出了政绩,苏轼在湖州最初担任知州时,给宋神宗赵顼上了一封湖州谢表,本来这就是一份普普通通,带有一些个人色彩的谢表,由于被朝廷的一些别有用心的官员,利用其中的文字,并加以曲解。
给苏轼带来了麻烦,由此也正式揭开了乌台诗案的序幕,朝中的大臣们不光在苏轼的这一篇文章里挑苏轼的毛病,从苏轼很多的作品中挑出很多文字,借机污蔑苏轼藐视朝廷,对当今皇上不忠。
宋神宗赵顼在看到此情况后,自然十分生气,于是命御史台的吏卒逮捕,仅仅才担任三个月的湖州知州苏轼,押往京城,此案牵连的人数达到十多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弟弟苏辙。
御史台周围因为高大的树木,引得乌鸦经常在此驻足停留,因此也被称为乌台,加上苏轼被挑毛病的大部分都是他的诗词,而苏轼又是被御史台的人所告发并且逮捕的,因此这个事件,也就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之后的一段时光是在牢狱之中度过的,这段时光也是苏轼人生中最为低谷的时期,弟弟苏辙虽然受到牵连,但是没有入狱,只是被贬到黄州团练副使,弟弟苏辙一直向宋神宗赵顼请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哥哥苏轼苏轼赎罪。
不过此时的宋神宗赵顼因为苏轼的事情,还在气头上,因此并没有准苏辙的请求,反倒还将苏辙贬为筠州盐酒税,五年不能升官和调任,不过乌台诗案并没有因此结束。
乌台诗案从审理到判决历经三年,大理寺在审理此案时,发现御史台在审理此案时有很多不妥之处,审理此案的大理寺官员,认为苏轼虽然有错,但罪不致死,应当轻判,而且大理寺还对此案给出了合情合理的判词,让御史台的人挑不出有什么错误之处,只能就此作罢。
最终因为大理寺的在乌台诗案中的轻判,影响了宋神宗赵顼对此案的态度,使得最终苏轼免于一死,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自此乌台诗案就此结束。
苏轼也因为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就此得以跟弟弟苏辙团聚,苏辙和苏轼兄弟二人相聚后,一起游览了周围地区的大江大河,苏辙并没有因为受到哥哥苏轼的牵连而怨恨哥哥,反倒还因为能与哥哥苏轼共患难,而感到高兴,这样深的兄弟之情,真是令人羡慕。
苏轼也正是因为有弟弟苏辙的陪伴,才会能够宽容大度,爱好美食的品性,不过在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文风有所改变,过去的文风时豪放且率真的,带有很多的个人色彩。
而在乌台诗案后,苏轼的文风变得含蓄而内敛。经历乌台诗案后的苏轼,虽然在仕途上几经沉浮,苏轼与苏辙均都相伴不弃,彼此作为对方的依靠,两人最终结局都是善终的。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乌台诗案”是北宋著名的冤案。乌台,就是御史台。陆游还为此写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就叫做《乌台诗案》,专门收录苏轼所做的讽刺诗和记载他在御史台的受审经过。
何为“乌台诗案”
苏东坡从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秒杀周围的小伙伴,《宋史》里是这样记载的: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就是说在他年幼时就对历史很有见解。
到了22岁参加科举时,他的文章震惊了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
宋仁宗看了他和他弟弟苏辙的文章后高兴坏了,认为他给子孙物色了两个优秀的宰相,而神宗看了苏轼的文章后,竟然忘了吃饭。
凭借才华的苏轼自然仕途顺利,没经历过什么坎坷,所以他在为人处事上不够圆滑。
后来到了王安石变法时,朝廷里的斗争非常激烈。
吕惠卿为了重新掌权,便打压王安石,一群奸佞之徒独霸朝廷,这让苏轼非常看不惯,他多次上奏,于是惹怒了吕惠卿等人。
公元1079年,苏轼在《湖州谢上表》中对朝廷奸佞表达了不满,成为了“乌台诗案”的导火索。
为了报复苏轼,他们开始从苏轼的诗里找破绽。“乌台诗案”不是由一首诗造成的,而是由多首诗引起的。
正好此时,苏轼文集《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刚刚出版,也为朝中的小人提供了便利。
苏轼有诗“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他们就说,苏轼这是指责“青苗法”不好。
苏轼的诗“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他们则说,这是在反对“农田水利法”。
总之,他们就是在不停地揣测苏轼的诗,企图制造“文字狱”。
一开始,宋神宗还不愿意理会这些小人,可实在架不住成天耳边不清净,于是便让御史台来彻查此事。
因为苏轼名气太大,所以此事一出,立马引来了朝廷内外的关注。
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对神宗说:
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
皇太后曹氏也为苏轼求情。杭州、湖州一带的老百姓虽然无法上书朝廷,便家家求神拜佛,为苏轼祈祷。
神宗无奈,只能冷处理此事,以贬官结案,并未判罪。苏轼被关了100多天之后,从湖州太守贬为了黄州的一个团练副使。
苏轼的态度
当时苏轼已经40多岁了,再也不是那个意气少年了,重整旗鼓无望,他也见识到了官场的险恶。
1083年,他的儿子在黄州出生了,不知悲喜的苏轼为儿子写了一首《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也知道,自己就是因为太聪明、太清醒才招致了如此下场,所以他不愿意儿子重走自己弯路。
结语:“乌台诗案”可以说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如果没有这件事,他的仕途会非常顺利。
当他从海南儋州被赦免回家后,他给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短短的总结,那就是: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东坡一生坎坷,可他却非常乐观,即使处于人生的低谷,他也能悠然自得,不但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长篇,还留下了许多美食,这是最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地方。
------------------
推荐阅读:
县级乡镇派出所(正式警察编制)和地市级市直参公单位,选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