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炮弹是分装的,先塞炮弹,后装发射药,请问底火是装在哪呢?要注意什么?
▎↓大口径炮弹是分装的,先塞炮弹,后装发射药,请问底火是装在哪呢?要注意什么?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一说到底火,在我们一般人的认识中,这东西应该就是装在弹药最低下那一小截,中间红红的。
撞针一撞击中间那个小红点,从而点燃底火里的物质,跟着燃烧起的这个火苗子,就会窜到发射药这一节,继而点燃发射药,从而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然后推动弹头发射的。
这我们一般情况下认识的底火,您要是这么想也是没有毛病的。
但是底火进入到大口径火炮这里,这种方法就不合适了。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具体的原因。
这个原因就要从大口径火炮的炮弹上说起。
我们一说到大口径火炮,首先想到的是火炮的口径足够大才成。
所以这种大口径火炮发射的炮弹不仅粗而且个头还大,这其实就意味着炮弹的重量就会加大。
那么一般情况下,普普通通的大口径火炮,光炮弹的整体重量大概在一百斤左右。
比方说美国的M107型榴弹炮,炮弹的重量是四十八公斤,也差不多一百斤的分量。
就这重量,如果真进入到战场上,前方急需炮弹支援,这要是打一发或者两三发炮弹进行支援,不打紧,一个人来回扛上三两趟,任务也就完成了,人也就累点而已,不会耽误发射的需求。
但如果火炮攻击就没停下来的意思,一口气要打上一个小时,甚至是几个小时。
那么在这种长时间的射击下,一个士兵能保证不断的把重达一百斤的炮弹,不停歇的塞到炮膛里头吗?
这中间速度还得上去,奔跑着把运输弹药的事给办了。
那么时间一长,显然是不可能的,超人来了也得累趴下。大体力的劳动,时间一长谁都扛不住的,毕竟人不是机器。
所以军工们为了减轻这种负担,干脆将炮弹整个就给拆分开来。
你比方说,炮弹是一截,发射药分成一截或者几截,平时分开来放,这样就会把一发炮弹的重量分摊开来。
这要是火炮要进行发射了,多派两个搬运的士兵就可以了,跑起来也没问题,这就避免士兵在连续不断地扛炮弹中,把自己给累趴下了。
那么炮弹都被拆成了几截之后,这底火在给安排到,这种分装炮弹后边就不合适了。
毕竟底火是一个受到撞击就会发火的装置。
所以通常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就不在炮弹的后边安装,他是装在炮闩上的。
这种底火个头不大,看起来就像是一颗散弹枪的子弹一样,呈圆筒状,用的时候往炮闩上一插就成了。
其实说穿了底火的作用相当一根火柴,他不再个头大小,在于能不能引燃发射药。
所以也不用惊奇,大口径火炮底火的大小。老话说得好,豆包虽小,但他也是干粮吗?
而且明确地说,大口径火炮的底火用的还是黑火药,没想到吧,不是里边装的压根就不是什么高级物,他的内部结构和一枚子弹的结构也差不多。
其实在专业术语中,大口径火炮的底火,不应该叫底火,而应该叫发火管才对。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那么普通炮弹的底火也是装在炮闩上的吗?
想多了,普通炮弹不是很重,一个人搬动也很利索,所以就没有必要分开,那么安装底火也就没有分装药这么麻烦。
所以他就跟我们知道的子弹一样,底火依然在火炮的最下边。
题主的问题算是回答完毕,接下来咱聊一聊底火的历史,再加深一下这个问题。
底火的历史。
底火在官方的解释中,是这么说的:
底火是装在枪弹或者炮弹药筒底部的一个部件,是依靠机械能或者电能刺激发火的火工品,主要作用是为了输入火焰,进而点燃发射药或者是传火药。
所以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其实就已经发现了,大口径分装弹药那个底火,为什么不叫底火而叫发火管的原因了。
毕竟发火管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装在弹药的底部,当然了在我们通常认识中,就不管这些了,把他们统统归结为底火。
一说到底火,就不得不说雷酸汞。
其实雷酸汞的发现,早在十四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记录。
当时是一位叫德雷贝尔的人发现的,至于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现的,这位来自荷兰的老爷子,在他的记录中几乎就没有,就算是有也是一笔带过的。
所以人们猜测,是这位老爷子有着对外保密的需求,这才这么做的,至于是不是的,那就不知道了,毕竟隔了这么多年了。
那么事情走到十五世纪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德国人,他叫昆克尔。
说有一次试验中,他当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把银子和金属汞先后投入到硝酸中,进行了溶解。
这位老爷子把试验进行到这一步,感觉还不够,于是又在这个溶液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酒精,就想看看会发生点什么?
这一到不要紧,那动静闹得那叫个大。
这些东西混合到一块之后,反应就变得相当剧烈,跟锅里煮沸的开水一样就闹腾起来了,咕噜咕噜的,这还不算又是烟又是气的,最后反应到了顶点,咚的一下就炸了。
据说这一声爆炸,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大跳,以为是什么魔鬼来了。
咋说呢?昆克尔是一名合格的科学家,所以他有所有科学家的一个优点,喜欢记录试验。
所以随后他就把当时的试验经过,以及一些配料,经过回忆,做了一个详细的记录。
那么后来的人,通过这些记录进行推断,认为昆克尔当时制作出来的就是雷酸汞。
虽然这次试验成功地制造出了雷酸汞,但昆克尔除了把他的实验室搞了一个稀巴烂之外,并没有得到雷酸汞。
这个试验之后,估计是动静弄得太大了,昆克尔就没有继续下去了。
那么第一次把雷酸汞给造出来,并看到实物的是英国的化学家霍华德,时间是1800年。
当时霍华德其实做的是合成氯酸的试验,在这个过程中无意中得到了雷酸汞。
你都不知道,后来人看了霍华德当时的实验记录,都难以想象霍华德的这番操作,也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会这么做这么一个不走寻常路的试验。
具体过程就不说了,就说最后的结果,霍华德最终得到了一些白色的晶体。
这显然不是什么氯酸,霍华德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所以当时霍华德就打算把这种白色晶体用浓硫酸给处理一下,溶解了以后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雷酸汞的一个特点,他和硫酸碰到一块,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爆炸。
所以结果就不用想了,这种白色晶体被霍华德丢到浓硫酸之后,一场让霍华德怀疑人生的大爆炸发生了。
当然霍华德本人没啥事,毕竟按照规则进行操作还是能够避免很多意外的。尤其是他加入的这些白色晶体仅仅是一小部分而已。
那么这场大爆炸,并没有让霍华德退缩,反而引起了霍华德的兴趣,最终通过霍华德的反复试验,他得到了更多的衍生品。
比方说雷酸银,这玩意的脾气比雷酸汞还要臭,不说其他的,雷酸银自身的重量要是过大,依靠他自身的重量都能引爆。
所以在那段时间里,霍华德的实验室相当危险,时不时地会传来爆炸声。
最终依靠这些东西,霍华德获得了皇家学会科普利奖章,但也是因为这个,也给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我们接着说。
咋说呢?雷酸汞相当敏感,这东西最早是被当做起爆药使用的,遇到盐酸或者硝酸直接就会分解,但是遇到硫酸,不用点火直接就能炸了,关于这一点他的发现者霍华德就深有体会。
当然这个特性不怎么使用,雷酸汞最大的优点是,干燥的情况下,相当的灵敏。
不用点火,撞击,摩擦甚至是震动都可以把他给引爆了,周围温度上了一百度同样能引爆了它,也就是沸水的温度都可以把他点着了。
它对温度的特性相当有意思,如果温度在170到180度,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发火点,如果周围的温度达到二百一十度的话,五秒钟就能到达发火点。
除此之外雷酸汞还是一种剧毒,这东西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后来出现了叠氮化铅之后,雷酸汞就从起爆药的位置上给顶了下来。
但不管怎么说吧,雷酸汞的出现确实为底火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那么到了1817年的时候,英国人采用雷酸汞和铜盂(就是一种铜制的器具)研制出了真正的底火。
而底火的出现,也让前装药的武器,变成了后装药成为了可能。
雷酸汞作为底火,一直持续到了二战,当时的底火中雷酸汞占据25%,而这种底火是具有腐蚀性的。
时间走到现在,弹药除了极少数国家外,大多数国家的底火都采用了无汞无腐蚀性的底火,雷酸汞就消失了。
咋说呢?底火的发展,到现在也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底火的种类。
到了现在底火已经有了很多的类别,比方说撞击底火,针刺底火,电底火,空压底火,甚至还有激光底火。
其中撞击底火是发明最早的一种底火,也是现如今使用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底火。
这种撞击底火,一般在各种枪弹和一些小口径炮弹中可以看到。
当然了,迫击炮当中还有一种引信底火。
相对于这种引信底火,其实我们更多地喜欢把他叫做火帽。
这种引信底火一般被安装在迫击炮的弹头最上那个位置,因为迫击炮爆炸的时候,是头朝下的,击针在地面的压力下,撞击火帽,从而引起火帽的燃烧,进而将炸弹引爆的。
这个引信底火一般情况下使用的是针刺底火,这也是为什么撞击火帽的那个部件不叫撞针,而是叫做击针的原因。
这套底火相当的繁琐,一般情况下枪弹是不使用的,都是小号的炮弹使用一下。
这里头最出名的是美国的M106式针刺式底火,以及MK102—1式针刺式底火。
当然了这种底火也不是啥新鲜东西,很多国家都会制作的。
接着是电底火,这种电底火更加的复杂,他还有正负极的区分。
其中正极使用镀银的黄铜,负极采用紫铜,什么导电药,点火药,绝缘片等等。
这东西还特别的麻烦,配药的比例还得和发火的电压要搭配,搭配不到一块都不成。
这种击发模式,一般情况下被应用了大口径机枪弹上了,比方说参加空中格斗的各种飞机,飞行员在机舱里头一按按钮,子弹就飞出去了,这个过程中子弹的击发其实采用的就是电底火。
再有一种采用电底火的武器,就是榴弹发射器这种小型榴弹,或者是适合快速发射的小口径火炮,小口径榴弹炮。
这些就包括了多管发生器,以及舰炮一类需要电驱动的小型火炮。
至于压空底火和激光底火,这都是新型的底火类型,都属于机密,别想了,知道这个名字就很不错了,至于使用过程,在什么武器上使用,这都是保密的,没有国家会把这事公布出来的。
这两种底火,就看什么时候被普及了,这才能知道个大概。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大口径炮弹是分装的,先塞炮弹,后装发射药,请问底火是装在哪呢?要注意什么?
答案可能会让人很惊讶,现代大口径分装药炮弹的底火其实是这么个玩意~
这批长得和金属霰弹壳一样的玩意是M777榴弹炮的底火,正确点的叫法是击发式点火管。
看下边这个图,它平常装在炮闩后边的一个类似弹匣的玩意里边,炮闩内留有容纳这个点火管的引火管道。
炮闩关闭后,击发这枚点火管,点火管内填充的是黑火药,黑火药被点燃后继而引燃炮弹的分装发射药包。
▎➦大口径炮弹是分装的,先塞炮弹,后装发射药,请问底火是装在哪呢?要注意什么?
由于陆军用大口径火炮的炮弹太重,所以采用了分装弹药,尤其是155毫米的火炮(自行榴弹炮除外)。美国M107型榴弹炮的炮弹重48千克,也就是将近100斤了,这么重的炮弹让士兵搬也太重了,搬不了几发就没劲了,极为影响战斗力,所以要使用分装式炮弹。
一般来说,分装式炮弹是将弹头和发射药分开装的。而发射药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筒装的,一种是袋装的。筒装发射药的底火就在药管底部,而袋装发射药就是将发射药装进袋子里面,本身是没有底火的,所以就要安装额外的发火管,这里发火管的作用就相当于底火了。
袋装发射药的基本结构和火炮的设计
袋装发射药的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为基本装药,第二,第三级为附加装药。基本装药就是通过燃烧,产生高温气流给弹头一个力,让其飞出炮管。而附加装药的作用就是加速弹头的速度,提高炮口初速。由于袋装发射药本身没有发火管,也只有在火炮的炮闩上另设发火管孔,在装填好弹头,发射药后,最后安装发火管。这样的火炮射击过程就太繁琐了,不利于火炮发射的快速性。
筒装发射药的基本结构和设计
其实筒装药的结构就相当于原本是整体的炮弹,将弹头和以下的部分拆开来用。除了弹头之外的部分就是发射筒了,筒装药药筒的底部是有底火的,不用在炮闩上另设击发管孔,只需要安装一个撞针就行。就此而言,使用筒装发射药的火炮在射速上也要高于使用袋装药的火炮。像我国,俄罗斯的主战坦克的穿甲弹就用了分装药,最新的15式主战坦克的钱105毫米滑膛炮的炮弹就用了整装药,或许以后,我国也会向着整装药的方向发展。而欧美的主战坦克则使用了整装药。
像由人操作的大口径火炮的炮弹重量太大,只能使用分装药了。(图片来自网络)
▎Ⓡ大口径炮弹是分装的,先塞炮弹,后装发射药,请问底火是装在哪呢?要注意什么?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大口径炮弹?一瞅这五个字,其实有一部分小伙伴就已经想明白其中的一个原因,口径大了,这炮弹的重量自然就重了,太重的炮弹一个人抗不动,可不就得分开装吗?
您要是这么想其实也对!当然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咱先简单的说明一下这重量原因。
打个比方美国人造的M107型榴弹炮,这哥们整颗炮弹就重达48公斤,就这小体格赶上两袋面的重量了,一般人还真就扛不动。
当然您要是硬抗,似乎没啥问题,但您要记住了,这要是打起仗来,他可不是整上一发炮弹就完事了,您就可以摸着炮管子抽烟消遣了。
上级让您整一个基数的炮弹打出去,少了的是四十发,这多了能上到六十发,就问你抗压吗?您就算是回答能,可大腰子他也不乐意啊!
所以为了解决分量这个问题,军工们很辛苦的把弹丸和发射药给拆开了,这一分开,那就轻好多了。
这就是所谓的分装弹药,相对不分开的那叫整装弹药。
那么还有其他原因吗?
当然有了!
你比方说一个狭小的空间,塞入一门大口径的火炮。这火炮的口径一大,火炮的个头就不可避免的长了,空间有限,这就塞不进去了,或者不好塞。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就要问了:“嘛狭小空间?你咋不着个开阔地放炮?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您这想的和俺说的不是一个意思,您比方说坦克,这地的空间是不是很有限啊!这要是弄个大个炮弹转身都是个问题,哥们这可是炮弹啊,咱别玩这么心惊胆战的好不好!
而且现在的坦克还讲究啥自动装弹机。
就这自动装弹机往里头一搁,空间是不是更加的小了,咋弄?
您把炮弹和发射药分成两部分,这家伙好,有限空间装的弹不仅多了,自动装弹机也能灵活使用了。
所以现在为嘛讲究分装弹药,一个是为了对付重量问题,一个是为了对付空间狭小问题。
当然这么干,也是有缺点的,相当于整装炮弹来说,分装炮弹的发射时间无形之中就延长了,最长可以延长到一分钟打一发。
现在可是讲究打完就跑的策略,这无疑让火炮在有限时间里,打出去的炮弹变少了许多。
但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接着咱在说说底火的事。
咋说呢?他整个炮弹其实是分成三部分的,一个是弹头,另一个是发射药,这俩家伙的分量是最重的,接着就是这底火,炮弹的底火个头和样子,其实和散弹枪的子弹也差不多。
这玩意就装在炮闩上边,先将弹头塞到炮管里边,接着是发射药,然后将炮闩一关,把发射药往炮闩上一插,一根绳子往上一挂,耳朵听命令,拉绳子,就完事了。
所以分装弹药其实击发的是这枚底火,底火里头的黑火药一燃烧瞬间就把发射药给点爆了,接着就是炮弹吼叫着就冲出了炮管,奔着目标就砸了过去。
而整装弹药就没有这么多事了,直接炮闩上就一个根撞针,一拉绳子撞针怼炮弹后头那红点就成,和手枪击发子弹的模式也差不多,要不他的发射时间短呢?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大口径炮弹是分装的,先塞炮弹,后装发射药,请问底火是装在哪呢?要注意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说明提问者不但善于观察,更善于思考,分装式炮弹的底火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药筒发射的分装式炮弹,它的底火就在药筒底部,跟子弹的底火是一样的,比如说我国的155mm榴弹炮;另一种是采用药包发射的分装式炮弹,它的底火是独立的,外形看起来像手枪弹,炮弹装填完毕后单独塞进炮膛进行击发,比如美国155mm榴弹炮。
所谓的“炮弹底火”指的是枪炮中用来击发弹药的装置,我国的《军事百科全书》中对“底火”的定义为“装在枪弹或炮弹药筒底部,靠输入机械能或电能刺激发火的火工品,用于输出火焰引燃发射药装药或传火药”。
当火炮所使用的炮弹发射药为筒装式时,底火就安装在“炮弹药筒底部”的中心位置,火炮在开火时,击发装置的撞针会猛烈撞击这个部位,从而击发炮弹,比如我国的66式152mm榴弹炮的炮弹所使用的“底-9”式炮弹底火。
“底-9”式炮弹底火仿制于苏联的“УТ-36”型底火,它的外形像一发12号霰弹,使用时需要将它旋进药筒底缘,因此在学术研究以及炮兵专业术语中称其为“发火管”或者“击发管”。
不管是大口径火炮还是小口径火炮,只要使用药筒来装发射药的炮弹,底火均安装在药筒底缘中心位置,只有火箭弹是例外的,它的底火一般会安装在侧面,比如说RPG火箭弹。
▼下图为俄制“УТ-36”型炮弹底火,是我国“底-9”式炮弹底火的仿制蓝本,它的安装位在炮弹发射药筒的底缘中心,原理与子弹底火完全一样,只不过它的结构更复杂。
区别最大的就是用药包发射分装式炮弹的火炮了,由于采用了药包来装发射药,所以没有可供安装底火的地方,因此这样的火炮只能在火炮上安装底火。
如何在火炮上安装底火呢?简单来讲就是在炮闩中心部位开一个孔,当火炮装填完毕以后,炮兵需要将一发底火塞进这个孔里,然后就可以拉击发绳子发射炮弹了,这样的底火被称为“独立式击发管”。
采用药包发射的分装式炮弹的药包一般有3~4个小药包,第1个药包称为“基本药”或者“1号药”,第2个~第4个药包都属于附加药,按序号排列分别为“2号药”、“3号药”、“4号药”或者“全药号”,药号越高表示药量越高,膛压也就越高,炮弹射程也就越远。
而“独立式击发管”就作用在1号药上,当“独立式击发管”这样的底火被击发以后,管内炸药爆炸,向1号药传导引爆能量,1号药被激发以后引起2号药激发,直到所有的药包都被激发后炮弹就会被射出炮膛,向目标飞去。
采用“独立式击发管”底火的火炮装填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步、根据指挥官下达的指标调整炮弹引信引爆参数,将分装式炮弹的弹丸塞进炮膛,比如说指挥官下达的指标是“瞬发装填”,那么炮兵就需要把引信调整至“0”档,这表示炮弹接触目标就立即爆炸;
第二步、根据指挥官的口令装填药包,将所需药包塞进炮膛,比如说说指挥官下达的口令是“4号药装填”,那么炮兵就需要把所有的药包都塞进去,然后关闭炮闩;
第三步、二炮手装填底火,在炮闩中心小孔位置塞进一根“独立式击发管”底火,然后关闭小孔阀门,这时候火炮就相当于上了膛的枪,已经做好击发准备;
第四步、开火,当指挥官下达“开火”口令后,一炮手拉动击发绳索,炮弹射出,火炮完成击发。
▼下图为正在为大口径火炮装填发射药包的炮兵,红色箭头指示的是位于炮闩上的底火安装位置。图中炮兵正在装填4个药包,说明他们得到的口令是“4号药装填”或者“全药号装填”。
很显然,火炮每击发一次就装填一次底火是非常麻烦的,尤其是夜间实施炮击时,当照明条件较差时,塞底火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毕竟炮闩上的小孔只有霰弹枪的枪管那么大,底火塞不进去就意味着火炮不具备击发条件,这也是我国采用分装式炮弹的大口径火炮不使用“独立式击发管”底火,而钟情于金属药筒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金属药筒完全可以省去塞底火这一操作,操炮作业也就简便了许多。
而那些使用“独立式击发管”底火的国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了击发管自动装填装置,它采用手枪弹匣的供弹原理,将每一发“独立式击发管”底火像子弹一样装填在外形酷似弹匣的装填槽里,当火炮装填完毕后会自动向炮闩小孔塞进底火,这样一来底火装填的操作繁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比如说美国的M777超轻型榴弹炮就采用了该技术,击发管自动装填装置的使用除了解决底火装填操作繁琐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意外收获”般的功能,那就是防止火炮被俘获以后被敌方利用,因为击发管自动装填装置采用“弹匣”装填底火,撤退时只要带走装置上的“弹匣”,那么火炮也就不能为敌所用了。
至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相信答案与其他军火基本一样,那就是妥善保管,其次就是“药弹分离”,不使用的时候药包不能与底火同时存放在一起,如果是药筒,那就不能将发射药装填进药筒内存放,避免因此引发安全事故。
▼下图为装填在“弹匣”里的“独立式击发管”底火,每一个“弹匣”能装10发底火,关闭炮闩后自动装填装置会自动向炮膛内推进一发底火,其原理与手枪基本相同,必须承认发明该装置的人真的很聪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大口径炮弹是分装的,先塞炮弹,后装发射药,底火的安装位均在发射药的后面,如果是药筒装的发射药,底火就在药筒底缘的中心位置;如果是药包装的发射药,那么底火就是独立的,需要单独从炮闩小孔内塞进炮膛。
第二、分装式炮弹的底火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安全存放,不能与发射药同时存放在一起,避免安全事故。
结语
很久以来我国军迷都存在这样一个争论:为什么美军使用分装式药包,而我军则一直使用药筒装填发射药?为此许多人还得出这样的主观猜测:我军火炮技术落后美军!
其实大口径火炮的分装式炮弹不论采用药包发射药还是药筒发射药,都跟火炮技术落不落后没有半毛钱关系,它只跟实际情况有关系 。
我国大口径火炮使用药筒装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上述中提到的在操炮过程中“独立式击发管”底火的装填是一件麻烦事;第二是我国习惯于防范于未然,因此弹药生产量十分巨大,但是又不喜欢挑起战争,这就造成了弹药长期储存的问题,药包装极易受潮,因此并不符合我国国情。
而美国就不同了,不但自己到处打仗,而且军火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弹药的库存只是中转需求,并无长期储存备战需求,使用药包装最合适不过,重点是能降低生产成本,因为金属药筒就跟子弹壳一样是一种一次性用品,而制造金属药筒的材料是很昂贵的,因此一直以来大口径火炮的分装式炮弹都使用药包,这也促成了底火自动装填技术的发展。
▼下图为正在为大口径火炮底火自动装填装置安装底火“弹匣”的美国陆军炮兵,由于美国大口径火炮习惯于使用药包装发射药的分装式炮弹,因此底火是独立的,自动装填装置技术的采用能提高炮兵的操炮效率。我国也有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但是鉴于我军习惯使用药筒装发射药,因此没有实用化。
------------------
推荐阅读: